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初三作文

丫丫家庭社区范文精选3篇(全文)

全民阅读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2-12 10:49:15

丫丫家庭社区篇1

【摘要】本文以培养幼儿园小朋友从小养成环保意识为出发点,设计了组织孩子开展美丽家园活动。首先明确活动目的,设计了活动思路,活动重点,做好准备;其次,开展活动,通过活动使小朋友了解文明和不文明行为,从小养成环保意识;第三,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使环保教育成为常态。

【关键词】幼儿;美丽家园;环保教育;文明行为

一、教材要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子目标科学探究中要求:5-6岁幼儿要“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指导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小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从内心唤醒孩子对自然的呵护和热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孩子熟悉的生活事件中寻找教育契机,选择了《美丽的家园》这样的教育内容,旨在通过直接感知生活中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亲身体验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后果,帮助儿童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设计思路

本活动以“美丽小区”环境变化的现象,激发幼儿探讨影响环境变化的原因,引导幼儿调动生活经验,明白不文明行为习惯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同时,探讨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习惯哪些是文明的,是大家应该遵守的基本社会规则,哪些是不文明的,是需要克服的坏习惯。让孩子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知道保护自己生活的环境,做个环保小卫士。

幼儿阶段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培养是需要持续巩固的,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大班幼儿已经有了基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能够明白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愿意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因此,设计者不仅考虑到孩子的自我教育,同时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认识,在家庭互动中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爸爸妈妈及家庭其他成员,为建立美好的家园从自家做起,贡献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对于社会交往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培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作者在活动设计时,从培养幼儿环境保护意识出发,但不限定于单纯的科学领域目标,同时整合了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等相关领域,希望通过综合活动,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三、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1.发现人们的不良行为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和污染;

2.初步了解文明行为规范,自觉维护优美环境,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以自己的方式制作环保警示标志,能准确反映环保主题;

4.敢于与社区居民大胆交流,积极宣传环保知识。

四、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文明行为规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自觉维护周围优美环境,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大胆以自己的方式制作环保警示标志,在老师带领下,以小组的形式向周围居民进行环保宣传。

五、教学准备

1.活动前 :让孩子观察自己生活环境中哪些地方很美,哪些地方不够美;

2.制作课件:《美丽的家园》,内容包括优美的小区环境图片和被破坏的小区图片各一张;

3.教师编排情境表演:《谁的行为美》,道具:香蕉皮,垃圾桶,纸巾等;

4.手工材料:绘画纸,画笔,剪刀,胶棒等;

5.环境保护家庭协议书。

六、教学过程

1、观察图片,引出话题

(1)出示课件《美丽的家园》,引出环境破坏的话题。①第一幅图片:“丫丫的家住在‘美丽小区’。小区的中心有一个很大的中心花园,花园里有青青的山坡、蓝蓝的湖水,绿油油的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

丫丫最喜欢中心花园了,每天早晨,都要高高兴兴地到这里锻炼身体,傍晚,她会和妈妈一起来这里散步。”

②第二幅图片:“可是,渐渐地,丫丫发现:花园的小路上会有一些纸屑、烟头和瓜子皮,花园的座椅上常常会有一些废报纸和果皮之类的垃圾;玩的时候不小心还会踩到狗屎。丫丫不再喜欢到这个花园去了,她天天呆在家里,心情变得很糟糕。”

(2)引出话题:“为什么丫丫再也不喜欢去街心花园了?”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中两幅环境图片的差别,运用生活经验分析丫丫不愿意再去中心花园的原因。

“花园了变得很脏,有很多垃圾。那里已经不美了,所以丫丫不愿意去了。”

2、情景表演,探讨哪些是文明行为

(1)情景表演:谁的行为美。“请小朋友看一看小区中心花园里三个人物的不同表现,想一想哪些做得是对的,哪些做得不对。”三个人物来到公园时的不同表现。

乱丢垃圾:一位漂亮阿姨边走边吃香蕉,吃完后随手将香蕉皮丢在地上。

不随地吐痰:一位老奶奶正在行走,突然难受地咳嗽起来,然后她把咳出的痰吐在纸巾里,扔进了垃圾桶。

宠物要方便应该怎么办? 一位阿姨带着自己的小狗在街上散步,小狗突然转来转去的还大声地叫,原来小狗要大便。可是在中心花园里,阿姨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突然灵机一动,掏出刚买的报纸铺开,把小狗抱了上去。

(2)幼儿讨论:哪些行为是文明行为。第三位阿姨的宠物小狗要大便,主人知道让小狗随地大小便不好,她开始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后来使用了刚买的报纸。请小朋友帮她想想,还有什么办法。

(可以建议阿姨在带小狗外出前准备废报纸和塑料袋等,将小狗的粪便收集起来,丢到卫生间。)

第一位阿姨随手丢垃圾对吗?随手丢垃圾可能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如果你看到这个阿姨丢香蕉皮你会怎么做?(应该制止阿姨的行为。)

乱丢垃圾会有哪些危害?(造成环境污染,破坏优美环境,垃圾里的病菌还可能传染疾病。)

第二位老奶奶想吐痰时是怎么做的?她做得对吗?她什么地方做得很好?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可能会给人们带来那些危害?(随地吐痰可能传染疾病,因为痰里面有很多细菌,应该像老奶奶一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随手带些纸巾,不随地吐痰。)

(3)说一说:不好的行为会给环境或者周围的人们带来哪些危害?(乱丢垃圾、随地吐口香糖;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带着宠物随地大小便;在墙上、桌子上乱涂乱画;公共场合 吸烟、大声喧哗;踩草坪,摘花;等等)

(4)讨论:我们小朋友可以为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做些什么事?(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可以提示周围的人们注意行为文明,保护美丽的家园。)

3、制作环境警示标志,进行环保宣传

(1)选择文明行为提示的内容,自主制作环保警示标志。如:人群容易聚集的地方制作禁止吸烟的标志,草地上制作保护草地的标志,花园里制作不摘花、爱护树木的标志,图书室禁止喧哗等。鼓励幼儿用图标、文字、绘画等多种形式表现标志内容。

(2)小组交流,各组讲一讲自己标志的意思,准备设置在什么样的地方。

(3)社区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将自己制作的小标志赠送给大人,并做相关的环保宣传。

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警示标志,布置在社区内合适的位置,提示人们保护环境。

4、活动延伸:亲子活动《签订家庭协议书》

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签订良好行为习惯协议书,召开家庭会议寻找每个人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家人共同制订改进计划。督促身边的人一起为创造美丽的家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七、教学启示

本活动来源于儿童生活,都是幼儿熟悉的生活事件,容易被幼儿接受和理解。通过活动,幼儿认识到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可能对身边环境造成的危害,能够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同时反思家人、朋友、小伙伴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树立起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注重幼儿在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中学习,是符合幼儿特点的学习方式。活动第二部分情景表演《谁的行为美》,直观再现常见的行为习惯,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行为实例,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准确认识文明行为与不文明行为的区别。

活动组织循序渐进,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在对人们的文明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调动以前的生活经验,讨论生活中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行为属于不文明行为。让幼儿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明行为有一个广泛而又准确的认识。这样的认识是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认识,认识过程是幼儿亲身参与的,因此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接下来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带领幼儿参与到小小的社会宣传活动中,带着自己制作的环保标志到小区开展宣传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的社会互动中提升交往能力。

活动并未就此结束,考虑到幼儿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还设计了家庭互动的环节,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制订家庭环保协议书,旨在让家庭共同协作强化幼儿的文明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这样也同时增强了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贴近幼儿生活,每个孩子都愿意发表自己对文明行为的认识。在制作环境标志过程中,幼儿运用绘画、剪贴、文字等多种制作方式,形式多样,作品充满童趣,反映出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力。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在小区花园内进行环保宣传,每个小组中都有大胆的幼儿带头,主动与居民交流,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会得到小伙伴的帮助和影响,大胆地和居民交流。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反响。

丫丫家庭社区篇2

暑假到了!娃儿们欢呼雀跃,妈老汉却抓破了脑袋——怎样安排孩子的暑假,成了每一个刃职王家庭家长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你的孩子,准备“圈养”还是“放养”?

一家之言

从圈养到放养

“如果你要爱我你就亲亲我,MUA!MUA!”这首平均每天在办公室响起5次的,被本报美编张媛称为“充满妈妈浓浓爱意”的歌曲,已经赶超《最炫民族风》,成为让每一位编辑记者上脑的妈咪卖萌之歌。

没错,本周的“一家之言”个案,来自本报编辑部。

4岁女儿丫丫的妈妈——本报美编张媛正常工作时间是朝十晚六,但做媒体的,即使是美编,加班也总是不期而至。最“惨”的一次,她次日凌晨3点才关了电脑。这样一个工作时间极其不规律的女人,遇上了同为加班狂的做广告的老公,然后有了爱情结晶。

“所以你们丫丫是咋个健康成长起来的?妈老汉居然都是加班狂!”

“没法嘛,所以平时她都是住在奶奶家,周末我才把她接回来。”

“一周才见两天,好狠心的妈哟!那寒暑假咋办?你也陪不到!”

“啥子寒暑假?!我们丫丫懂不起,她根本没得放假的概念。”

因为夫妻俩都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张媛就把丫丫送到了奶奶家,而丫丫的第一个暑假,也是在幼儿园度过的。针对双职工家庭假期无法带孩子的情况,目前成都市大多数幼儿园都推出了暑期班。“家长就跟平时一样,把娃娃送过去,娃娃在幼儿园看动画片,耍游戏,到了下午你再去接。除了不教文化课,其他和平常一样。”在丫丫奶奶居住的小区里,几乎所有家有小孩儿的双职工家庭,都选择让孩子去幼儿园上暑期班。丫丫因此可以继续与她口中的“男朋友”磊磊、小浩……黏在一起耍。

“她开心得不得了,我也放心。”话虽如此,但从进入暑假后,张媛手机响起的频率和内容来看,即使她想宽心,也必定常有揪心的事儿。“还没去接丫丫?我接?我哪里走得成!”“妈,朋友给了我两张话剧票,你快去把丫丫接出来,然后打车来我公司取票。”“乖乖,不哭嘛,妈妈不是不要你了,过两天就来接你。”……

这两天,张媛接到了个好消息,老家的大姑决定带着孙子来成都耍一阵。张媛当机立断把丫丫从幼儿园接回了家,一来终于有“靠谱”的大人能照顾她,二来女儿和小侄儿的感情素来很好,很玩得来。所以,最近妈咪爱心CALL的频率少了起来,普遍发生在下午6点,内容多为:“妈咪,你女儿喊你回家吃饭了!”

“过段时间,大姑就带着丫丫回老家,让她到外婆家耍一个月。”这个暑假,如何安排女儿的问题就这么被张媛应付过去了。但对于像张媛家这种典型的双职工家庭而言,想要照顾孩子却心有余而“闲”不足的矛盾一直存在,只是因为暑假不像寒假与春节公众假期重叠,而显得矛盾集中爆发。针对孩子怎么过暑假的问题,更多的双职工父母也在抓脑壳——“圈养”吗?把孩子锁在家或者报几个培训班,但孩子不开心怎么办?“放养”吧?让孩子自己安排,那安全又怎么保证?耍疯了开学收不到心咋个整?!

“媛姐,等丫丫再大一点,你咋个办呐?”

“大了好办些,报各种培训班,充实又放心。”

七嘴八舌

孩子要的暑假VS父母给的暑假

不想上培训班的儿子开心地上了培训班

孩子:李浩字4年级

家长:妈妈张琴银行职员

爸爸李立房地产策划

孩子有想法:我不要被人管着

浩宇是个性格腼腆的男孩,看见陌生人都会害羞,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他才会变得活泼。放假后,他没有主动向妈妈提起过他想要什么样的暑假,妈妈问起时,他答道:“上午写作业,下午看电视,上网,找同学耍一下。”浩宇很害怕妈妈提出“给你报个补习班嘛”的想法,他一个英语学得不好的同学,已经在上补习班,经常在网上向他抱怨。家长有话说:他的暑假他做主

作为双职工家长,张琴和李立实在没办法在家陪着儿子。最初,张琴确实萌发过那个令儿子“惧怕”的念头——报个培训班,让他学点儿东西。暑假长达两个月,每天让孩子一个人呆在家,夫妻俩有些担心他的安全问题。但在试探性地与浩宇沟通后,即使儿子没有直接表现出讨厌上培训班的想法,做妈妈的还是感觉到了点什么。“我听了他自己的安排,也算是有序,那我就随他吧。我的要求很简单,每天我下班回到家,他必须在家里,并且让我检查作业。”其实,在张琴心底有一个想法,但从来没有告诉过儿子,怕这个想法成为不能兑现的承诺。“我希望在暑假的时候,和老公一起带他出去旅行,但就目前情况来说,这个想法暂时不能实现。我想,等浩宇读高中后,暑假就让他和朋友结伴到成都周边的景区旅行。”

暑假这样过:社区兴趣班浩宇很开心

浩宇最终还是去了培训班,一个“他可以接受”的兴趣班。这个兴趣班是由小区的社工自发组织的,社工多为利用暑期时间做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兴趣班推出的自选课程一下就吸引了浩宇,没有英语和奥数,有的是太极拳、跆拳道、羽毛球、美术和作业辅导。“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课程。”浩宇自选了跆拳道和作业辅导,大学生老师每天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上课,这种方式既让浩宇觉得新鲜,又让他感到了“被在乎和肯定”。每天晚上,浩宇还会把当天学的跆拳道动作表演给妈妈看,兴致勃勃地给父母讲他和老师之间发生的趣事。“作业也做了,又可以学喜欢的运动,还碰到其他同学,比自己一个人在家上网看电视好耍多了。”迪斯尼乐园,吕胖娃儿要来了

孩子:吕洋5年级

家长:妈妈梁建英公务员

爸爸吕育军牙科医生孩子有想法:反正不想呆在屋头读书

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吕洋从读小学开始就在离学校较近的姑姑家吃饭、写作业,晚上再由爸妈接回家。姑姑对他采取“放养”政策,只要按时完成了作业,随便他怎么耍。遇到情人节、母亲节,吕洋还会批发点玫瑰、康乃馨到街上卖,然后把收入用来吃顿烤肉。年纪小小的他非常独立,10岁时已经可以独自坐长途车到昆明的表姐家。“这个暑假,我先把作业做完,然后就开开心心地耍。羽毛球队要集训,我要痛快地打球,然后再去昆明找大姐耍。反正,我才不想天天呆在家读书,也不去参加什么兴趣班。”

丫丫家庭社区篇3

如果说“妈妈帮”已发展成为一个可以伴随妈妈们从备孕、孕期、新生儿出生到陪伴宝宝童年成长的伴随式应用,那么“好玩星球”的诞生就是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延伸至下一个阶段。

张良是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公司成立于2003年,专注互联网母婴社区10多年,创立并运营了母婴社区产品“丫丫网”(PC端)以及“妈妈帮”(APP)。2014年末,依托“妈妈帮”社区,丫丫信息科技上线了针对3-14岁亲子活动平台――“好玩星球”。

2015年5月,为了更全面地展示活动信息以及功能,并且完善售前与售后服务,“好玩星球”APP正式上线。“最开始只是微信公众号的形式,从‘妈妈帮’积累起来的用户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个新项目的种子用户。”副总裁吴凡是“好玩星球”项目的负责人,他告诉《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截至2016年2月,已达成日均1000单的销量。

谈及方兴未艾的亲子活动市场,张良在接受《21CBR》记者专访时关于父亲节的作文称,这个市场,其实机会很多,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正式落地,时间窗口也刚刚好。

延伸服务

“好玩星球”的创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吴凡自己的经历。

“我女儿5岁半,我平时工作很忙,周末想找一个对孩子成长有帮助,又可以让孩子玩得开心的场所,但是很难找到合适的,而且也不知道去哪里可以找这样的地方。”吴凡觉得这样的忧虑肯定也困扰着不少孩子的父母,他便开始意识到,亲子活动的需求可能是很大的痛点,并且市场广阔。

“好玩星球”团队先期做过一个估算,仅上海地区每年有18万左右的新生儿,如果按照服务周期10年来估算,目标用户有180万,用户正常一年在亲子游玩或者学习方面的花费约在5000-8000元左右,还不包含业余培训班的费用,市场规模就有百亿,全国来看,千亿量级也是有的。

“好玩星球”平台的两端要连接用户与商户,用户端可以借助“妈妈帮”的品牌进行导流,但商户却需要“好玩星球”团队“白手起家”。

他们随即组建了一支商户拓展团队,将每一个人细分至亲子旅行、手工DIY、儿童乐园等8个板块,依此来拓展自己的商户。与此同时,“好玩星球”团队还招募成立了300位爱玩、善发现的妈妈体验团:“她们经常会带孩子到不同的场馆去,我们会通过她们获取到哪里好玩,哪里比较适合孩子玩等信息,方便我们跟进。”

吴凡坦言前期与商户的合作洽谈过程中存在现实的难度。“尤其像星期八小镇这样的亲子乐园,周末用户很饱和,他们对于平台的合作意向不会很高,传统OTA平台与他们的合作都是保证票务数量的。作为新平台,我们对用户量又没有底,谈判就会冗长。”如果说“好玩星球”的弱势是“新”,可优势也正是“新”,全新的亲子类垂直平台,更为精准的用户定位,可以弥补星期八小镇等乐园周一到周五档期的流量:“我们平台有不少全职妈妈,可以最大程度地集中导流。”

对于用户来说,“好玩星球”的宗旨只有一个,帮助用户筛选出好的猜猜他是谁三年级作文300字活动内容,提供优质的服务。吴凡告诉《21CBR》记者:“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有24项标准的打分,包括游玩场所的环境、周边交通、装修,还有可玩性的项目的打分,是否心仪、安全,综合起来,就会形成商户在我们平台的排位。”

除此以外,“好玩星球”还成立了上海亲子联盟,把上海300多个商户联合起来,吴凡解释说,这样既可以通过平台的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又大大拓宽了用户的选择面。“孩子兴趣的转移是非常快的,可能玩了两三次就不感兴趣了,家长手里有三四张卡。我们需要想办法避免这些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张良补充道,相比价格,妈妈们其实更担心值不值得去。“好玩星球”在筛选项目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不爽退”的保险赔付,尽可能规避各种风险与担忧。

事实上,随着用户数量的逐渐增加,“好玩星球”团队也感受到了商户态度的转变,他们开始在意来自“好玩星球”用户的评价,并且开始主动邀请团队参与服务规划。

社区3.0

试水亲子活动平台后,张良开始意识到,亲子游市场的非标化势必需要让平台走向一个定制化的过程,为此,“好玩星球”又在2015年8月升级提供定制活动。

定制活动分为两类,一类与平台活动订购类似,由平台来发现好玩的项目、制定游戏规则,开放约30个名额,更类似于由单一家庭游玩变为集体游玩;而另一类则是个人用户提出个性化需求,例如生日聚会、班级秋游等,然后由团队来执行完成。

相比平台服务,定制活动对于团队的策划与服务能力的考验更甚,“每场活动会有我们的活动策划,也会有专业的户外教练,确保安全又能调动现场活动气氛”。截至2015年12月,“好玩星球”推出的定制活动共计122场,共服务近5000个家庭,用户满意度达100%,活动复购率高达75%。

张良表示,“好玩星球”是公司O2O战略的重要环节,他打算将“好玩星球”打造成为传统广告业务、社区电商、O2O外的“第四条腿”。

“O2O的面会比较广,我们线下服务将覆盖备孕女性、育儿妈妈等年轻家庭,从妈妈怀孕开始,就有孕期摄影、孕期瑜珈等服务,宝宝出生以后也有一些宝宝的新生儿服务,游泳、摄影、早教等。其中‘玩’是这条服务链中核心的部分,它是一个高频的需求。而‘好玩星球’主要服务孩子在3―14岁的年轻家庭中‘玩’的部分。今后我们将逐步向俱乐部方向发展,用社交元素来提高用户黏性,做一个具有强消费黏性的平台。同时,‘好玩星球’计划深耕上海市场,并将在年内陆续布局北京、广州。”张良说。

未来,张良对于‘妈妈帮”的全新定位就是打造社区3.0年轻家庭生活服务链。“在小孩1岁以后,之前的用户就会自然流失,相比花成本重新抓取用户,不如用新产品来尽可能避免客户流失。”吴凡补充道,希望能够为每一位用户提供长达至少10年的服务周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