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初三作文

【(宋)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原文、翻译及赏析-【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原文、赏析】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3-16 08:46:01

(宋)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原文、翻译及赏析

(宋)晏几道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这也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侧重叙写往昔歌筵上的一次相逢,下片则着力描述缱绻难忘的相思深情。 小令尊前,是相逢的特殊环境,点明在歌筵酒宴之间。歌酒二意统摄上片,因歌而见玉箫,因酒而醉意未消,歌酒相连,既写出相逢之境,也写出了相逢之情。玉箫,是所见者,也就是工以清讴娱客的莲、鸿、蘋、云等歌儿待女(晏几道《乐府补亡》自序),但联系范摅《云溪友议》,玉箫作为姜辅家的青衣,与韦皋有一段两世姻缘的故事,这里以玉箫指称,可能在侑酒应歌的侍女身份外,还应包含着彼此目成情通的相爱经过。虽然是一次偶然的相见,但却留下永难忘却的印象:银灯光华璀璨,歌声婉转悠扬,而特别令人目眩心动的是歌者玉箫的俏丽妖娆。银灯一曲太妖娆,灯光、歌声,固然很美,但在这声光衬托之中的歌唱者玉箫却显得分外美丽动人,所以作者在妖娆前加一太字,表露了这种惊叹赞美之情。 如此良宵,如此佳会,身逢此境,谁能不为之动情!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写因歌而饮,饮而至醉,虽唱罢归来,而酒意未消。当年拚却醉颜红,此酒此醉,看似因歌声之美所致,而实际上则是因歌者之美而饮而醉。听悦耳之歌声,观如花之玉箫,岂能不举杯畅饮;所听无尽,观而不已,而饮亦随之,如此饮来,又岂能不醉;因此而饮至醉倒也是心甘情愿之事,又有何憾恨可言?词人所以饮而至醉,且颓然醉倒,固然有酒饮过多的缘故,但玉箫之美,更令人心醉。酒浓、歌美、人艳,从人们的味觉、听觉、视觉上引起强烈的反应,三者有一,已足使人如痴如醉,何况此三者齐集一时,共集一身,谁能不为之醉倒!唱罢归来,酒意仍然未消,是因为醉得太沉,但这未消的酒意之中,最主要的还是偶然相逢所产生的深情,已化为芬芳浓郁的醇酒,时间愈久,就更令人魂销神迷。说酒意未消,实际上是说情意的无尽。 下片转写歌停人散后的刻骨相思。春悄悄,夜迢迢,与上片的小令尊前、银灯一曲,在时间上是承接,而在内容上则是对照,春夜的冷寂与银灯一曲时的喧阗,相逢时的短暂欢乐与辗转难眠的长夜,这种环境上的变化,反映了心情上的变化,显露了欢会难再美人难逢的孤独和相思之情。碧云天共楚宫遥,碧云天,是说美人的缈远;楚宫遥,则是指佳期的渺茫。江淹《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宋玉《神女赋》欢情未接,将辞而去,因而回肠伤气,颠倒失据。小晏这里以碧云与楚宫的同样遥远,不仅是写道路上的距离,更主要的还是反映人事上的遥隔。森严的等级制度,在青年男女的爱情长河上构筑成分隔的坝闸,使情人如碧云缥缈,佳期似楚宫迷离,在模糊的希望和黯淡的期待中忍受无穷的折磨。然而,重重的阻隔和羁锁,可以在人们的形体上架叠沉重的桎梏,却无法限制人们从精神上寻找解脱,追求现实中无法得到的欢乐。词中的梦境描写就是这一心理状态的反映。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在梦境中才能觅取些许的自由,摆脱现实生活中种种戒律严规,坦露强自密封的真情,听任梦魂的飞荡,去寻访日夜相思的情人居处。只有在这种虚幻境界中,碧云天共楚宫遥的邈远阻隔才能逾越,相望而不能相闻的情人才能互通情愫。春夜宁静,杨花如雪,梦魂轻灵飘忽,随着迷茫的夜色,飞踏纷舞的杨花,无声无息地悠浮。过谢桥,去谢桥。谢桥,即谢娘桥,亦即谢娘家。谢娘,六朝时已有此称,《玉台新咏》有徐悱妇《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唐时名妓有谢秋娘,此处用以指擅歌的玉箫。这多情无拘的梦魂,踏杨花、过谢桥已非一次,句首的又字,说出了这是多次寻访。几回魂梦与君同,梦魂犹且如此,则恋情之深挚和追求之执着可以想见。小晏这首词的结拍两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北宋道学家程颐曾称之为鬼语,意思也是赞赏这两句所表露的哀激情思和缥缈的境界。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原文、赏析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南,作者在上饶的带湖闲居时,常经过这里。别枝:树的另一枝。旧时、路转两句:转过小溪的桥头,那家熟悉的茅店就在土地庙的树林边忽然出现。社:土地庙。见:通现。 【鉴赏导示】 辛弃疾的词,本以沉雄豪放见长,但这首《西江月》和《清平乐·茅檐低小》都很清丽。可见杰出的作家写法是不拘一格的。 【鉴赏】 这首词,描写了在黄沙岭途中所见的农村夏夜的美丽景致。 上阕头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写晴天夏夜的静谧景致。明月惊起了鸟鹊,清风吹得蝉儿鸣叫,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鹊惊是因为月明如昼,蝉鸣是因为夜风清凉。同时鹊惊蝉鸣既打破了月夜的幽静,也越加显出了月夜的幽静。词人抓住了夏夜景物的特点从所见所闻着笔,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一下子就勾画出了一种清幽宜人的境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二句,写夏夜的闹景。整个田野里散发着稻花的清香,一切都浸在浓郁的稻花香中。这时有一种嘈杂的声音,好像在热烈地谈论着丰收的年景。作者摄取了农村夏季的典型景物特征,并且先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然后点明是蛙声一片。这就收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下阕接着写所见所闻。先写半晴半雨的夜景,天外有疏星,山前有阵雨。一明一暗,景色奇特,这是南方夏雨的情况。上句写七八个星,下句写两三点雨,既给人以虚疏的感觉,而星和雨又像是矛盾的,构成了一种淡远奇特的境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语言组合形式看,对仗工整自然,十分别致。作者用疏星、淡雨略一点染,南方清幽的夏夜被描写得非常迷人。最后两句描写山回路转、望桥投店的情景。上句写夜行人在雨来时着慌的神情,这突如其来的雨,使他措手不及,慌乱起来,连旧时歇过的茅店也一时记不清了,焦急的心情和慌乱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下句写夜行人忽见茅店的喜悦。正在焦急的时候,走过溪桥,拐了个弯儿,就忽然见到了土地庙树边的那所茅店了。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该是多么的欢乐啊!忽见二字很有分量,它把夜行人寻不着而突然见到的惊喜神态全都表现了出来。这首词通篇写景,生动活泼,情景交融,格调轻快明丽,在优美的景色中,传达出词人无限喜悦的心情,不用典使事,纯用口语和白描,质朴自然,素淡清新。 【鉴赏要点】 []名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情景交融,格调轻快明丽。[]质朴自然,素淡清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