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不相能

积不相能

出版时间:1989-01

    积不相能 : 词源: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范鞅以其亡也怨栾氏 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
词由: 这是说的春秋时期晋国公卿之间明争暗斗的事。栾氏和范氏都是晋国的六大公卿之一 两姓虽有姻缘关系 在政治上的分岐却不能因此而消除 相反却被政治斗争利用了。栾桓子娶了范宣子的女儿为妻 生了个儿子 就是栾盈。栾盈和范宣子的儿子范鞅一同为晋的公族大夫 但是两个人合不来 总是疙疙瘩瘩的。为什么呢? 因为范靼在公元前559年时 被栾桓子逼迫得逃到秦国去过。栾盈的母亲就利用两人之间的不合 挑起两人的争斗 遮掩自己的丑事。栾桓子死后 她就和栾氏的家宰通奸。栾盈看到母亲做这样的丑事 心里当然不满。她怕栾盈惩处 于是就去对范鞅说栾盈将要谋害范氏。范宣子本来就对栾盈有戒心 听到自己的女儿又是栾盈的母亲这样说 当然就相信了 于是就派人去把栾盈赶走 栾盈只好逃到楚国去了。
词义: 双方一直不和善 合不来。积: 积久而成的; 不相能: 不能共处; 能: 亲善。
书证: 《后汉书·吴汉传》:“初 其妻知光武不平之 常戒躬曰:‘子与刘公积不相能 而信其虚谈 不为之备 终受制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家人识袁行牒追捕。邻院屠氏 与生家积不相能; 因其土木大兴 阴怀疑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