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拔苗助长的故事】
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词源:《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词由:宋国有个农民性子很急。他把禾苗栽下去后天天跑到田边去看总嫌禾苗长得太慢。有一天他又到田里去看禾苗见禾苗还是没有长高心想:我何不帮助禾苗长得快一些呢?想到这里他立刻卷起裤脚下田把每棵禾苗都拔高一点。一直忙到太阳落山他才拖着疲倦的身体走回家去。他气喘吁吁地对家里人说:“我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儿子听了他的话感到很奇怪就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禾苗已全部枯死了。
词义:把禾苗拔高以帮助禾苗生长。后一般用来比喻只求速成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反而把事情弄糟了。原作“揠苗助长”。
书证:宋·吕本中《紫微杂说》:“学问工夫全在浃洽涵养蕴蓄之久左右采择一旦冰释理顺自然逢源矣非如世人强袭取之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