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

出版时间:1989-01

    得心应手 : 词源: 《庄子·天道》第十三:“以臣之事观之 斫 (zhuo) 轮徐 则甘而不固; 疾 则苦而不入; 不徐不疾 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词由: 传说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经常在厅堂上读圣贤书。有一次 在堂下做木轮子的木工轮扁突然放下工具 对桓公说:“圣人都已经死了 他们的书都是些糟粕而已 你读了用不上呀。”齐桓公非常生气地说:“你一个木工怎么胡乱议论呢? 你刚才说的话 如果能讲出个道理来就罢了 如果讲不出什么来 就处死你。”轮扁从容地说道:“凭我多年做轮子的经验看 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啊。比如砍削 若太慢了轮子就不坚固; 如果心急求快 凿子就深入不下去。只有从木材的具体特性出发 不急不慢 宽紧适中 心手相应 默契配合 才能做出合乎规格的轮子。这里 我虽然说不出多少道理 但古人说的是解决不了眼前的实际的。”
词义: 心有所得 手即与它相配合。得: 得到、想到。应: 反应、配合。形容技术熟练 心手配合得好。也形容做事顺手 运用自如。
书证: 宋·欧阳修 《书梅圣俞稿后》:“乐之道深矣 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 应于手 而不可述之言也。”清·赵翼《瓯北诗话》十 《查初白》:“气足则调自振 意深则味有余 得心应手 无一字不稳惬。”秦牧 《在词汇的海洋中》: “而且 即使这些都做到了 还不能说在写作时就一定十分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