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的第一次范文精选3篇(全文)

新教师的第一次篇1

真心沟通,细心了解。抓好“第一次”

第一次入园的接待。我们的做法是:简要地向新教师介绍幼儿园的情况、特色,赠送一些反映幼儿园各方面情况的资料;请优秀见习教师谈谈自己一年工作的体会。同时认真倾听新教师对选择岗位的想法,以及自身对未来的打算。

第一天工作后的交谈。这是了解新教师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可以针对实际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如去年开学第一天工作结束后,我们请来新教师小杨,想了解她第一天的工作感受,可她还没开口就已泣不成声。原来性格内向、自己还是个大孩子的她被刚入园孩子的哭声弄得手足无措。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先向她解释小班幼儿入园哭泣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然后提供了几种常见有效的安抚幼儿的方法,并且请她注意观察指导老师的教养方法,鼓励她树立信心,自信地面对第二天的挑战。而与进入我的双休日作文大班带班的小陆老师交谈时,我们感到她自身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开朗的个性已让她得到孩子们的喜爱。我们一方面肯定她一天工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她注意处理好与幼儿亦师亦友的关系,为今后抓常规作准备。

第一篇教养日记的阅读和反馈。认真阅读新教师的第一篇教养日记并及时进行反馈非常重要,从中,新教师会体会到园长的真诚帮助,园长也可以了解到新教师的特点,实施有的放矢的培养计划。

第一次的公开亮相。新教师工作一段时间后要上汇报课,她们都很重视自己的第一次亮相。我们就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支持,对于自信的新教师,在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后大胆放手,给予她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对于胆小、内向的新教师,我们先请指导教师进行示范说课,让她自我消化后再在指导老师面前讲课,最后展示,帮助她们建立自信心。

桃红柳绿,因才施培,助其“争一流”

先专一门,后融会贯通。我们要求新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先选择一个领域进行深入钻研,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目标和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尝试、反思、调整,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然后把相应的观念、方法、策略融会迁移到其他领域。我们还选择与其有同样特长的骨干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平时遇到困惑可以共同探讨,这样使新教师的成长速度加快。

一课三研,以实践为先。我们每学期组织新教师开展“一课三研两实践”活动。首先新教师根据课程的进展选定活动内容,教研组共同设计好方案,新教师进行第一次组内公开活动。然后针对活动的设计、教学的过程以及效果,在教研组内进行研讨,提出修改方案。最后新教师再实践,组内再研讨。这样的锻炼健新教师把握课程及现场应变能力很快得到提高。

早作培养,再大胆重用。我们意识到工作中的缺点一旦淤积,想彻底除垢绝非易事,再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婚姻、家庭、孩子等问题接踵而至,即使该教师工作热情依旧,钻研业务的时间和精力也可能得不到保证,因此,对新教师的培养我们是早早人手,并且大胆重用。幼儿园的很多开放活动或外出借班上课都有新教师的参与,在一次次锤炼中,新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飞速发展。

重艺重德,加开放培养。我们不仅注重新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而且双管齐下,艺德并重,在提高新教师教育教学艺术的同时,不忘经常组织新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真诚奉献挥洒青春”演讲会,“我身边的好老师”故事会,向家长发师德调查问卷等形式,提高新教师的师德修养。在营造良好师风的基础上,我们对新教师进行开放式培养。根据个人的特长和自身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新教师送出去培训。

换种眼光看新教师,换种方法培养新教师,那么,不管她们自身差异如何,她们都会很快进入角色,成为一个好老师,为幼儿园这个百花园争艳添春。

新教师的第一次篇2

摘 要:新教师入职后一年的发展情况对她们的后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幼儿园来说,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我们应该牢牢抓住第一年的这个关键期,给予她们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在“五课”――亮相课、团队课、常态课、模仿课、汇报课的一轮实践中,让她们在职业生涯之初起好步、开好头。

关键词:亮相课; 常态课; 团队课; 模仿课; 汇报课

“一年看三年,三年管五年;五年看十年,十年管一生。”很显然,教师入职后的第一年就像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这一年的工作状态与工作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今后几年、十几年乃至一生的专业发展。因此,在我园新教师大量涌入的这几年,“如何让新教师在一年之内基本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一直是我们的首要课题。为此,我们全力探索、积极实践,逐步找到了工作抓手――立足“五课”,引导新教师在工作中学会工作,有质量地走过工作的第一年,顺利实现华丽转身。

一、全力以赴第一次――亮相课

人的一生有无数的第一次,对所有新入职的教师来说,第一次在园内的公开亮相有着非凡的意义。在我们幼儿园,新教师亮相课通常安排在九月的最后一两天,且活动安排早早地列入了幼儿园全年工作计划。所以,新教师在第一天上课前就知晓一个月后的那一天、那节课。从正式面对孩子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的那一刻起,她们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

对于新教师而言,亮相课是轻松的,因为作为她们,首次亮相的好与坏似乎大家都能宽容以待。但同时也是压力巨大的,作为她们,都希望入职以后的第一次亮相能够圆满,或者一鸣惊人,给所有的同事留下深刻且美好的印象。因此,她们对亮相课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手段的运用等若干因素充分考量,并反复试教,主动邀请自己的带教师傅以及园内其他骨干教师共同出谋划策。在此过程中,反复施教,反复修改,往往需要四五轮的锤炼。“好活动是磨出来的”,“好教师同样也是磨出来的”,经过反复修练,新教师对如何组织好一个教学活动有了第一次直观而深切的体会。她们也在这样的一个研磨过程中,对这一个月的教学进行一次有效的梳理,从而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新教师全力以赴以最佳状态展示时,同事们也纷纷出谋划策。因为谁都明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的涵义,我们都会倾尽全力帮助新教师设计活动方案,帮助她们组织教学语言,逐句整理对幼儿的回馈,在数次的实践中帮助她们达到各自现阶段的最高水平,甚至帮助她们超水平发挥。同事们所做的一切只为辅助新教师品尝初次成功的喜悦,并在得到同行肯定的同时获得最大的自信,开好头,起好步,为以后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累积最初的实践经验。

二、横向比较促学习――常态课

对于在反复研磨基础上产生的亮相课来说,花费的时间、人力等成本也是较高的,经常组织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常态课也就有了诞生的需要。相对全力以赴的亮相课,常态课则走得更加扎实。但也就是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中,新教师获得了源源不步的进步。

常态课要求新教师从每个主题出发,从每周的集体教学中挑选一个活动作为常态课的组织内容。常态课以同年段教师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即两到三位新教师依次组织同一教学活动。每周五上午,新教师的常态课以年段为单位分别组织开展。为此,新教师各自解读活动内容,分别设计活动方案,并做好相关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中,由于新教师学识、能力、特长的不同,组织的活动往往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每一个活动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也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而且,她们彼此也是需要听评课的,因此,互相听课的过程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作为当事人的她们,此时的反思也许比其他同行要来得深刻。她们能在与她人照镜子的过程中更好地看到自己,更有效地反思教学活动的组织,获得全面的进步。在活动结束后的交流中,首先是新教师的彼此点评,接着是年段其他教师的建议。这样的交流对新教师而言是珍贵的、有效的,她们在一次次的常态课中看到了同是新教师的她们的优点与缺点,能主动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更可贵的是,新教师在同题异构的比照中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的基础上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金诚团结展风采――团队课

正如许多人所担心的那样,这群八零后后(八十年代后期)和九零后新教师明显缺乏合作意识,缺少合作方法。因此,这给她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为此,幼儿园在她们入职的第一年中开展一次团队课活动,如果人数多的话还可以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新教师团队课赛课即将开始,但此次赛课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赛课。它不再是一个单人项目,而是小集体项目,即以抽签的方式,三人一组,以三人研讨、三个分别上课的形式进行,最终以三人总成绩为最后得分。活动方案一出,新教师们表现出了较大的热情,她们很快就在抽签中找到了合作伙伴。在准备过程中,她们进行了适当分工,备课、制作课件、准备材料,各有侧重。一边准备,一边研讨,努力做到发挥各自特长,随时沟通,随时调整。当第一位教师组织活动时,其他两位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将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表现详细记录在案。第一教结束后,她们迅速集合,上课教师说说自己的上课心得,提出组织得较好的环节、使用得较适合的方法,当然更是指出自己的疑惑或处理的自觉不妥的环节,给后续的两位必要的提醒。听课的两位教师则以参与者与旁观者的双重身份提出值得商榷的环节。在三人的互动中,活动方案日臻完善,方案实施日益成熟。而且,这样的上课后的互动一共有三次(包括第三个上完)。三次活动结束后,比赛结果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在三次活动中,她们已经结成了同盟,她们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互学互补,通力合作。在合作中,她们看到了她人的长处,学会了欣赏,学会了帮助,学会了共进退,真正达到相互交流,分享观念、体会、经验,共同进步提高的目的。

四、我离经典这么远――模仿课

常听新教师这样说,“她的课上得真精彩”、“方案设计得多么巧妙”、“对于孩子的反馈是多么地充满了智慧”这类的话语,钦佩之情溢于言表,羡慕之意自然流露。是的,对于她们而言,这样的教师就是她们的偶像,这样的课例自然就被她们奉为经典。但仅仅是钦佩,仅仅有羡慕,这并不能给她们带去更多的收益。因此,如何让她们去感受偶像在组织此活动时的心路历程,就需要我们为她们创造适宜的机会,此时,模仿课应运而生。

新教师的第一次篇3

摘 要:新教师入职是一直困扰教师自身和学校用人的实际问题。高的学历如何尽快转化为高的职业能力,如何能把新教师“扶上马送一程”,也是学校教师培训的核心工作。为此,学校用入职培训“三步走”,让新教师培训更贴心、更实际、更有效。

关键词:新教师;入职培训;“三步走”

把新教师高学历快速转化为高的职业能力,是目前学校师资培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新教师自身亟待解决的问题。每一个新学年,我们在和新入的教师座谈时,都会问起同一个问题:“你们现在面临的最困难是什么事?”老师们的答案每次几乎都一样:“不知道怎么上课,不知道能找谁寻求帮助,心里很忐忑,也很迷茫。”的确,对刚跨出校门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来说,如何上课是一件迷茫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事。为了能消除新教师面对新岗位时内心的焦虑,帮助他们尽快在讲台上找到方向,我们有针对性地为新教师制订了为期一年的新入职教师成长培训“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手把手,站上讲台

站在讲台上发怵,或许是每位教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最真的感受。看着几十个学生端端正正地坐着,瞪大眼睛盯着你,满心期盼地等着你发出第一声指令……那一刻的景象将会伴随一个教师一辈子。为了能让新教师第一次开口就能用自信的、响亮的声音传递自己的力量,一方面,我们采取前期跟岗的形式,让确定入职的新教师,在兼顾大学毕业事项的同时,提前进校由教学处组织安排跟岗学习,通过参加听课、评课以及各种教研活动等形式,一是拉近内心与讲台的距离,逐渐转变教师的心态和状态;二是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不断适应自己的新角色。此外,在跟岗期间,学校也不断观察新教师的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为新学年安排任教学段做考虑。另一方面,在新教师入职后,我们也为教师准备两个“礼包”:一是踮起脚尖 作文开展入职培训,让各部门负责人讲解学校办学特色、日常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等,激发新教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开展青蓝工程,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方式,为新教师配备学校各学科经验丰富的导师,从而手把手地引领他们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梳理教学流程,学会处理师生和家校关系……让新教师知道自己“背后有人”,可以放心、大胆去摸索、实践和研究。

第二步:肩并肩,站稳讲台

“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好,一群人走。”新教师在学校对老教师而言是作为“另一类人”的存在,他们有活力、有学历,处事方式和言谈举止也烙有新青年的印记,新老教师之间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隔阂。但是对一群新教师而言,他们又是“同一类人”,有着相似的亲近感。为此,学校以“借助同伴的力量,与同龄人前行”为口号,组建“教师共同体”,成立“青年教师读书会”,开设“教学问题策略论坛”等教师团体活动,以活动提升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增强新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他们感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比如,新教师不时会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遇到学生间的矛盾冲突、个别家长不配合、学生不交作业等小问题。于是学校每周固定时间举办“策略论坛”,每次就一个问题进行研讨,让新教师各抒己见、出谋划策,以集体的智慧“消灭”小麻烦。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锻炼了教师分析、思考、谋划的综合能力。

第三步:脚跟脚,站好讲台

近期,马云送给年轻人的一段话火遍互联网:“年轻最大的好处就是容错率高,不要怕,勇敢闯!”所以,学校借着新教师“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在学年的第二个学期,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比赛项目包括教学案例分析、粉笔字比赛、课堂教学展示三个方面。赛前,由结对师傅和新教师一起确定授课主题,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磨课研讨,以最佳的状态参赛;赛中,邀请校外专家做评委对三个环节不记名、按权重评分,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赛后,组织研讨专场,邀请评委对每一个教师进行点评和指爬山作文导,让新教师聆听表扬和批评,思考自己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教学再设计。学校将每一位教师的参赛照片和文案编印成精美的画册,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颁奖。经过这样的历练,比赛的名次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新教师们能真正回顾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历程,并通过别人的评价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团队中每一位新教师“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意识。当然,最值得骄傲的是新教师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人生总有第一次,每一个人的第一次都将影响自己的一生。让新教师的第一次能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是我们共同的愿景。

参考文献:

[1]张宁新.新教师组团跟进式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继续教育研究,2013(8):68-69.

[2]石 莹.我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政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天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