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特三姐妹-田汉的《关汉卿》】

勃朗特三姐妹

【介绍】: 英国三姐妹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勃朗特(-)称为勃朗特三姐妹。她们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山区的贫苦牧师家庭,幼年丧母,生活十分凄苦,不得不在为穷苦牧师的子女设立的寄宿学校度过一段童年。她们从小随父读书,思想十分早熟,对文学、美术、音乐、时事政治都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写作。姐妹三人因生活所迫,先后离家当家庭教师。姐妹三人于一八四六年出版了一本小小的诗集,主要以艾米莉的诗为主,一八四七年,夏洛蒂的《简·爱》和艾米莉的《呼啸山庄》陆续出版。翌年艾米莉和弟弟勃兰威尔相继去世,一八四九年最小的妹妹安离开人世,夏洛蒂婚后仅几个月于一八五五年病逝。但是,他们留下的作品,至今还在扣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他们都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家,尤其是夏洛蒂和艾米莉。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小资产阶级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她的代表作是《简·爱》,其他还有《教师》、《谢莉》等。这些作品以作者自己的生平和生活感受为基础,真实、细腻、感人。艾米莉的代表作是《呼啸山庄》,它以奇异的想象力,描写一个复仇的故事。在小说中,现实经过作者近乎病态的想象力的点化,获得了超越具体历史社会的神秘色彩,他的描写自然环境的浪漫主义笔触,增强了神秘和狂暴的气氛,给人以深刻印象。安也写过诗歌与小说,但远不及她的两位姐姐。

田汉的《关汉卿》

田汉(—),现代著名的剧作家、戏剧活动家,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者。建国后一直在文化部门从事领导工作,写有话剧《朝鲜风云》、《关汉卿》、《文成公主》及戏曲《白蛇传》、《西厢记》、《谢瑶环》等著名作品。《关汉卿》()是为纪念我国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七百周年,以关汉卿生平为题材的话剧,演出后获得广大观众和文艺界的高度评价。许多评论者认为《关汉卿》不仅是田汉戏剧创作的高峰,而且也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不多见的优秀剧作之一。剧本没有泛泛地去写关汉卿的生平,作者集中选取了关汉卿与同人创作排演《窦娥冤》的一系列事件,以史实为本,兼以虚构,突出了正义与邪恶间的冲突,刻画了关汉卿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和勇于抗争的思想性格作品。热情地歌颂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富于正义感和战斗精神的人民艺人,抨击了元朝反动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揭示了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剧作十分成功地塑造出关汉卿、朱帘秀等一批人民艺术家的感人形象。剧中的主人公关汉卿不仅是一个受到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剧作家,而且是被压迫人民的代表。他对元朝统治者对汉族人民群众的野蛮而残酷的统治十分不满,他以笔为斗争武器,申张正义,抨击当朝的黑暗统治。他带领人民艺人写作、演出《窦娥冤》,惹怒了反动统治者,面临杀身之祸,关汉卿被关在狱中,仍坚贞不屈。他对朱帘秀说:“‘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这也正是我今天的心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关汉卿思想性格的核心。作品中的朱帘秀是一个出身卑微而情操高尚的妇女形象。她原是良家女,因为还不清花王爷的租子,父亲坐牢而死,她被卖给妓院当歌妓。她虽地位卑微,但对朱小兰的冤情和关汉卿一样愤愤不平。为了反抗元朝的黑暗统治,她把生死置之度外,毅然主演《窦娥冤》。当阿合马逼迫她们按他的意旨演出时,她宁肯被杀头,也不改一字,面对死亡威胁,“虽九死其犹不悔”。她在狱中,和关汉卿互相鼓励,坚持斗争,表现出高尚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剧中其他人物性格也都很鲜明,赛帘秀的不屈不挠,王著的正直豪爽,叶和甫的猥琐奸诈,阿合马的凶横残忍,都跃然纸上。 田汉的剧作,大都具有传奇色彩和诗情画意,《关汉卿》尤为突出。《关汉卿》在构思上有独到的匠心,作者写关汉卿的思想性格紧紧围绕创作、演出《窦娥冤》来开展戏剧冲突,使整个戏具有一种传奇色彩。这个剧洋溢着强烈的诗情画意,作者常常用饱含着激情的诗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剧中关汉卿和朱帘秀在狱中相见,互诉衷肠时,通过《双飞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两个人坚贞不屈、忠于爱情的崇高精神世界。整个剧围绕创作和演出《窦娥冤》还穿插了一些唱词,十分贴切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具有浓厚的诗意,使整个剧本大为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