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简谱C调)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作文

作文一: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张晟华/鼓楼实验小学/5年5班

妈妈是个爱唠叨的妈妈,经常说起过去,我惊讶地发现妈妈小时候的生活与我现在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区别,30年来,衣、食、住、行、通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说说衣吧。30年前妈妈还是个小学生,据她说,小时候最喜欢过春节了,因为过春节不仅可以收到大人的红包,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最高兴的是有新衣服可穿了。平时妈妈很少有新衣服,穿的多是大姨剩下的旧衣服,所以每年最盼望的是大年三十,那天吃过晚饭,洗过澡,才能换上漂亮的新衣服。可我现在,随时都有新衣服穿,有些衣服只穿一个季节就送人了。比起妈妈,我是多么幸福啊。

再说吃。每次我不愿吃饭时,妈妈就开始数落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妈妈说她大学时才第一次吃了汉堡包,小时候喜欢春节,还因为只有到春节时,外公才会买一些零食,妈妈可以一根接一根地啃甘蔗,可以吃好多糖果和水果,可以吃到年糕,还有好多猪蹄,我很不理解妈妈说这些时幸福的表情,这些东西不是随时可以吃的吗?而且我们现在几乎每周都要去餐馆吃一次饭。

住不得不说。妈妈小时候住在外公单位宿舍里,宿舍里没有私人卫生间,只有一个公共卫生间,卫生条件很差,妈妈小时候特别害怕上厕所。所有人的宿舍都没有装修,地板是水泥的,夏天没有空调,只有一台电风扇拼命转,电视是14寸黑白电视,而且还要不停地用手拨拉电视上面的天线,以便收到信号,好寒酸啊,现在我们住在宽敞的套房里,有阳台、有卫生间、有大厅、有书房,各种电器应有尽有,方便极了。

妈妈说近年来交通变化是惊人的。妈妈住宁德城关,而妈妈的外婆家在偏僻的乡村,最早乡村只有土路,每次才8、9岁的'妈妈都得徒步往返8公里的路,才能到镇里坐车,后来妈妈十几岁时土路经过改造可以通三轮摩托车了,妈妈就幸福地坐三轮摩托车回大外婆家,这几年那条土路已经改造成水泥路了,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小车,现在我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小汽车里回大外婆家探亲。宁德和福州的交通也日新月异,妈妈上大学时要坐四五个小时的长途客车,现在坐动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妈妈自己开车也只需要一个多小时。

通信手段的发展更让人惊喜。20年前外婆家里还没有电话,妈妈上大一大二时,都要通过信件才能与外公外婆联系。后来外婆家有了固定电话,妈妈才能通过学校小卖部的公用电话和外婆通话,妈妈读研究生时有了BP机,十多年前,妈妈工作时才买了第一部只能通话和发短信的手机,现在我们有些小学生都有手机啦,听妈妈说,大学生更是人手一部,通讯非常方便。

我很难想象妈妈小时候的生活,才三十年时间怎么就发生这么大变化,妈妈说,是因为祖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才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是啊,祖国进步,才有我们的进步。我爱我们的祖国。

福州市鼓楼区鼓楼实验小学五年五班

作文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严诗韵/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七班

远在永泰乡村小镇的奶奶家,前几年购买了一块宅基地,去年盖起了一幢四层楼房。今年春节回家探亲,一家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房间里,看着门前静静流淌的大樟溪,屋后青葱碧绿的翠竹林,看着我兴奋地在称为“别墅”的房前屋后奔跑、嬉戏,妈妈不禁感慨万千,给我讲起许多过去的事情……

听妈妈说,从她记事起,外婆一家就租住在一个大杂院里。那是一座木结构的老房子,公共的大厅就是饭厅,四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阴暗窄小不透气的厨房里永远飘着呛人的蜂窝煤气味儿。一个稍大的房间用三合板隔成两个小间,一间外公外婆住,一间妈妈和大外婆住。屋顶常常漏水,家里常年备着塑料布,一遇下雨,塑料布加各种脸盆就派上了用场。妈妈印象最深的是她6岁那年的一场大冰雹,把屋顶的瓦砸了个通透。当时妈妈和大外婆头上各顶一个铁盆,以防被冰雹和落下的瓦片砸伤;外公外婆则顾不上危险,忙着抢救各种物品。那时,家里最值钱的就是外公戴的手表和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幸好这两件“宝贝”没有受损。灾后,家里一片狼藉,花了一个多星期才整修完毕。那时妈妈盼望着,要是能住上楼房那该多好啊!

改革开放像一股春风,带来了新鲜的气息,新鲜的生活感受,更带来住房的巨大变化。

妈妈上中学时,家里分到了一套小居室。那是一座三层楼的砖混房,一房一厅一厨。虽然上卫生间得去公共厕所,但已告别了大杂院的“马桶”生活;虽然公共澡堂总是人满为患,但已可以享受“淋浴”的乐趣。家里还添置了黑白电视机、半自动洗衣机、电风扇等电器。后来的几年里,黑白电视换成了彩电,又购买了双门冰箱。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福州市容日新月异。一条条宽敞的道路横贯城市东西南北,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爸爸妈妈结婚时,分到了一套近60平方米的套房,他们用上了全新的家具,各种电器一应俱全,外公外婆羡慕极了,梦想着也能和我们一样住上楼房。

我出生后,小套房变得拥挤起来。2001年,爸爸妈妈又购买了一套95平方米的住房。我拥有了自己的小房间和书房,玩耍的空间也更大了。小区里还配套了公园、卫生所、幼儿园、超市,方便极了。

从无房到有房,从小居室到大套房,从“纸褙福州”到高楼栉比,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在为中国梦努力奋斗,点亮他们的中国梦。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是抒情性的少年叙事歌曲,是几代儿童久唱不衰的优秀作品。歌词优美抒情,有着诗一般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绘,给人以美的熏陶。全曲感情细腻真挚。表现了妈妈(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历尽苦难,才盼来新社会的内容。

惊爆:《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的真实作者

在正在进行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一道视听题,播放了一段《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片段,问歌曲的作曲者为谁,青年歌手答不上来,这时评委徐沛东给出标准答案:知名作曲家:瞿希贤.我听了后窃笑,因为我知道一段关于这首歌的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的原词曲作者叫常应鑫,原雅安草坝小学教师,作于创作于1963年的雅安草坝小学中。 该作者现于乐山某监狱服刑。

创作完成后常应鑫将《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的词曲稿件投于某音乐杂志,后杂志社没有联系上作者,著名作家管桦和瞿希贤是剽窃它的,据真实作者本人叙述,当时发表的作品和作者本人的手稿曲谱是完全一样,词只改了一个字,就是"妈妈却穿着破烂的烂衣裳"中的"破",改为"蒌"(音),但实际上还"破"字,可能是作者记忆有误,但他说的的确是他创作的.当时电台播出后,全国都在放,

常应鑫也听到,但播出的作者不是他,却是管桦和瞿希贤,他心灰意冷,从此放弃了音乐创作,至少是投稿,他还给我讲了创作这首歌时的情形:

歌曲中有这么一段大家的印象最深:"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大家知道这个谷草堆的原型吗,还有歌曲中的"我们"的原型,据作者讲,有一天傍晚,月亮很大, 月亮真的好象在云朵中穿行,这时(其实一到傍晚),草坝小学的学生就要在学校旁的一个谷草堆边跳橡皮筋啊什么的,作者是这里的老师,就在那里看学生天真的玩,看着看着,进入了创作状态,那天籁之音就从天际飘入耳际,这首曲子

就这样诞生了,那歌曲里的"妈妈"又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呢?其实"妈妈"的原型是作者的"妈妈"和"姐姐"的混和体,后面那些悲惨故事是他的"妈妈"和"姐姐"讲给他听的,"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的情型其实只是艺术加工,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这是作者亲口对我说的,他还为我完整的唱了一片,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原人原唱啊.他还送比给我一份他重写的词曲,现在我还保存着这一张小纸.我想,这也算证据吧!他在狱中还创作了一首(应该是几十首)我只记得这首,叫"健康快乐歌",还是儿歌,因为曲子比较简单上口,我就记住了.有时间贴出来,可惜我不会记谱.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管 桦词 瞿希贤曲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

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

妈妈却穿着破烂的烂衣裳,

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

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经过了多少苦难的岁月,

妈妈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什么歌?

当然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