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饥似渴

如饥似渴

出版时间:1989-01

    如饥似渴 : 词源:《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天启其衷 得会京畿迟奉圣颜 如渴如饥。”
词由: 曹丕、曹植都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 三国时有名的诗人 (后人称曹氏父子为“三曹”)。曹植自小聪明过人 富于才学 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原打算将曹植立为太子继承自己的事业 这就引起处于长子地位的曹丕对弟弟的妒恨。后来 曹丕逐渐取得了曹操的信任并在曹操逝世以后继承了王位 (即魏文帝)。从此 曹植备受曹丕的迫害 他的封地三次被改换。公元223年 曹丕要他的弟弟陈思王曹植、任城王曹彰、白马王曹彪到京都朝会。曹植上了一道奏章 向曹丕请罪。其中有这样几句:“皇上爱怜我们 使得我们能到京城相会可我却未能尽快赶来拜见您 现在我等待拜见皇上的心情就如又渴又饿的人急于要喝水吃饭一样迫切。”
词义: 就象饿了渴了急需吃饭喝水一样。比喻要求十分迫切。原作“如渴如饥”亦作“如饥如渴”。
书证: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十六:“母曰:‘吾儿一去 音信不闻令我悬望 如饥似渴。’”郭沫若《革命春秋·学生时代》:“我如饥似渴地把那二十几页的长文 一口气读下去。”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永远前进》:“我如饥如渴地读着各种文学书和理论书 也学了外科医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