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杜牧全集

    杜牧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时期人。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

    论文摘要:在“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下,构建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中,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主体的职责、学校主体的使命和社会主体的作为;

    二是要围绕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开展监控;三是要构建质量监控的队伍支持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四是要运用单项监控与综合监控相结合、个体监控与群体监控相结合、静态监控与动态监控相结合的方法;

    五是要遵循质量监控的规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基础教育质量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两基”攻坚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基础教育工作的重心已逐步从促进规模、数量的发展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构建科学合理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促进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线长、量大、面广,

    发展不平衡,各地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因而,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构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还有一定的困难,区域构建应当成为一种重要策略。尤其是在“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下,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

    笔者拟对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思路作一粗略探讨,以期能对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有所裨益。

    一、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多主体确认

    监控主体是质量监控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要件,监控主体的构成状况直接影响着监控体系的优劣,最终影响到质量监控的信度与效度。

    基础教育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举办者、办学者的利益,而且与社会、民众特别是受教育者的利益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多种力量要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因而,

    要构建县域基础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

    首先必须明确质量监控的主体及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

    。政府主体的职责

    在“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下,

    地方政府作为基础教育投入的重要主体,是区域教育发展的规划者、决策者与执行者,拥有教育执法权、行政权、较大规模的资源调配权、区域教育规划权和实施行政奖惩权,在区域教育发展中始终处于领导地位,理应成为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强力控制主体。

    但政府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强力控制并不意味着政府应承担无限的责任,相反,

    “政府应从没完没了的琐碎小事所淹没的平原上撤退,进而在明朗的、可策略性‘总揽全局’的制高点避难”。换言之,政府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控功能主要应体现在宏观层面,

    其主要职责是通过制度化、常态化、周期性的督导、检查和评估活动,了解区域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

    进而利用政策和法规进行宏观管理,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不断改善与提高,使其更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需要。

    。学校主体的使命

    学校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发生地,是体现县域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窗口,

    同时也是开展教育质量监控的主阵地。因而,

    构建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必须确立各级各类学校在质量监控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等“教育当事人”在质量监控中的积极作用,

    从而不断提高质量监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政府权力部门相比,学校主体属于弱势控制主体,

    拥有有限权力、控制有限资源,主要在教育系统内发挥局部作用、有限作用,在权限范围内发挥根本性作用。但从教育质量的生成和发展的视角来看,

    学校则是更具专业监控能力的主体。

    他不仅可以监控教师素质的合格情况、教育投入的到位情况,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身心发展情况等进行有效监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加以调控。尤其是在监控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这一点上,学校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更具优势。

    因此,在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确立和保障学校的主体地位,学校自身也应积极、主动地开展内部质量监控。

    。社会主体的作为

    基础教育必须确保每一个受教育儿童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确保”呢?一个有效、便捷的方法就是要实现社会对基础教育办学质量的有效监督。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和经验也表明:当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受到社会有效监督时,

    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就有了比较可靠的保证。

    因此,构建县域基础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还应把以学生家长为代表的社会主体纳入质量监控主体的范畴,

    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稳定的质量监控的三角形主体。但现实中,大多数学生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

    他们只关心有没有优秀的教师,有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

    而对教育质量关心不够,尤其是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的关注不够。

    几乎没有家长主动要求去听教师上课,多数家长不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学生家长应该在方便的时候到课堂听课,了解孩子的课堂反应,

    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学校也应该为家长提供了解孩子课堂表现的便利条件。

    二、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多对象考量

    基础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要素涉及众多领域,

    加强质量监控,应把对基础教育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个要素全部纳入监控视野,突破只对个别领域、个别要素监控的局限。但长期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主要集中在政策执行和学生学业质量两个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结合我国当前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

    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对象还应在以下三方面有所拓展和深化。

    。教育目的监控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按照《教育法》的规定,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教育目的内在地规定着受教育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既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标准,也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基础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普及教育,

    教育目的应该是其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因而,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必须将教育目的纳入监控对象的范畴。要通过监测,

    全面准确把握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科学诊断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律、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管理的规律,

    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实践中,

    对教育目的的监控主要应考察“三个符合度”,

    即: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

    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

    。教育过程监控

    教育过程是教育要素在时问维度上的互动。教育过程监控就是对教育诸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运行情况进行的监控,

    其主要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各教育环节的工作状况与质量状况。

    教育过程监控的具体指标可以有:学校人力资源使用情况;学校财力资源使用情况;学校教学资源及办学条件使用情况;

    教育质量研讨情况;各教学环节实施情况;教改情况;

    教学奖励情况;学校教学督导组织与活动情况;课程开设与开发情况;

    教育科研情况;

    德育工作情况;心理教育情况;学生课外组织与活动情况等。教育过程监控是教育质量监控中最难进行的监控,

    因为成功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在充分的教育资源的支持下,

    利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积极影响学习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习者获得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形成了习惯,还伴随着态度和情感的变化。

    一般来说,教育过程监控可以采用对不同主体访谈、不同主体间相互认证的方法进行。

    。教育结果监控

    教育结果是教育活动与教育过程的结果,也即是教育要素互动和经历一定教育时间之后的结果。教育结果历来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理应成为质量监控的重点。但长期以来,

    我们对基础教育结果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学生成绩、社会满意度、升学率、毕业率、家长满意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而,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县域基础教育质量,还需要我们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监控教育结果。

    从纵向来看,就是要考察经过基础教育的学生的进步程度和进步速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可以通过基础教育的效能来考察其水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屏蔽”学生原有水平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影响;从横向来看,就是要比较不同地区基础教育、城市与农村基础教育的结果和效能,以明晰教育系统的相对贡献。

    三、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多机制保障

    监控实施是质量监控工作的主体部分,

    监控工作效率的高低关键取决于监控实施的质量与水平。为此,我们还要着力构建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保障机制,确保质量监控制度的持续、正常运行。

    。队伍支持机制

    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工作是一个多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不仅涉及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学科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学以及教育管理与政策分析等多个领域的专家,

    还涉及到怎样进行有效的社会宣传、传播宣传等方面的专家。因此,在实施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来参与这项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们现有的基础教育质量管理队伍中,具有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教育统计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还相当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深入开展。

    这就需要我们依托专业的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机构或有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监控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壮大专业队伍,努力形成一支由课程、学科和教育评价、学业测量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专兼结合的专门化队伍,为教育质量监控工作提供理论咨询和技术支持。

    。投入保障机制

    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监控工作是一项持续稳定、科学规范,具有很高技术性的系统工作。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实施和建立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创建基础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等,必然需要大量的专项经费的支持。

    西方发达国家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此非常重视,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质量监控工作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实践推进。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联邦教育进步评价项目的费用直接由美国国会拨付,

    每年高达亿多美元。考虑我国基础教育量大面广的特点,建议国家和地方财政均应划拨专项经费,

    用于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其中,应以县级人民政府的专项投入为主。同时,在现阶段,

    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国家的教育质量政策,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领域。

    。信息反馈机制

    监控的核心是反馈。

    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反馈是质量监控的基础。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所获得的信息是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判断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是修正教育政策、调整教育质量发展目标的主要依据。

    因此,

    构建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信息反馈机制十分必要。一方面,

    要把监控所获得的信息及时通报给相关质量主体,使其改进工作。另一方面,

    要通过质量监控报告,让公众、社会其他部门了解基础教育的质量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引导社会舆论正确评价、判断教育质量,形成有效的教育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

    同时,还要及时把监控对象存在的质量问题向监控对象反馈,以便监控对象及时改进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强调的是,教育质量监控重在根据监控结果对学校和区域性教育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而不能对学生个人、学校或区域教育质量发展情况进行排队,搞成教育质量评比。

    四、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多方法运用

    教育质量监控的方法很多,

    但没有哪一种方法是绝对优异的,它们都有各自的适应范围,只有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才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基础教育质量的实际状况。

    因此,在实施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时,还应使用多样的监控方法,

    从而提高监控的有效性。

    具体来说,主要应注重以下三个结合。

    。单项监控与综合监控相结合

    单项监控是对监控对象的某一方面进行的监控,或者是对监控对象在某一时间范围内的变化情况进行的监控。单项监控不仅能为改进某一方面的工作提供依据,

    而且能为被监控者提供改进和努力的方向。综合监控不是单项监控的累加,而是对监控对象全方位的、多角度的综合各种因素的系统监控。

    基础教育本身是一个多边系统,而这些系统又有相对独立性,质量监控需要与各层次的教育活动同步进行,以判断各层次、各方面的效果,从而改进各层次、各方面的工作。

    因此,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必须坚持单项监控与综合监控相结合。这也是提升质量监控效果的重要方法。

    。个体监控与群体监控相结合

    个体监控是对教育者或受教育者的个体进行的监控。如:对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评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测试。这种监控的作用在于使被监控对象提高水平,

    达到预期的目标。群体监控是针对某一群体或几个群体进行的监控,其主要目的是为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的教育决策、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服务。

    在群体监控的各种活动中,通常都采用不记名的形式,这样既能减轻监控群体中的个体的心理负担,又较易获取真实的信息。为了充分整合这两种监控方法的优势,

    需要我们在监控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

    将二者综合运用起来。

    。静态监控与动态监控相结合

    静态监控的重点在于考察基础教育现有的实际水平,

    判断其是否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

    并据此予以认可,其主要目的是考核教育任务完成的程度和水平。

    动态监控则更注重对教育过程的监测和调控,其主要目的是对基础教育质量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价值判断。

    对基础教育而言,其质量保障和质量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一劳永逸就可以实现的。

    仅仅依靠静态监控不能反映整个发展过程,也无法把握其发展方向。而仅仅依靠动态监控也无法判断其是否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

    因此,在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中,必须坚持静态监控与动态监控相结合,

    但要以动态评价为主,注重对学校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和提高,

    使基础不同、条件不同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经验。

    五、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多规范遵守

    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是拥有一定权力的群体的工作,也是利益相关者的工作。为了避免权力群体的权力滥用和利益相关群体单纯地维护一己之利,县域教育质量监控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不仅有利于将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变成一种专业权力的行为,

    而且有利于通过质量监控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功能的实现,在理性监控中提高教育质量。

    。规范性原则

    基础教育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同样也要体现出这种规律性。换言之,

    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必须要遵循规范性原则,

    保证教育不是按照某些人的意志进行,不是违反教育规律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

    对基础教育的各种主体关于基础教育的观点和看法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长要了解基本教育规律,

    了解和遵守教育法规,努力按教育法规和教育规律办事。要把教育渗透到与学生相关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境中,

    使学生在有教育意义、体现教育规范的事件、活动、环境中成长。相应地,这些事件、活动、环境就变成了现实的教育资源和积极的教育影响。

    。整体性原则

    县域基础教育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无论是教育机构、学校、教师、学生等内部要素,

    还是县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要素,都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过程面对的是整个教育工作,如果只抓局部不顾整体,只强调某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必然导致整个监控体系失去平衡,作不出全面的价位判断,也难以反映监控对象的真实情况,难以提供可靠、有效的反馈信息,

    从而影响县域基础教育的发展。所以,改革和完善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必须坚持“全面评估、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整体性原则,以县域经济文化、社会对教育的综合要求作为质量监控制度的范围。得出有代表性和科学性的结论,

    从而充分发挥监控的引一导和控制功能,促进县域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

    。发展性原则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

    质量;质量管理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在我国转型性社会变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被极大地凸显出来。

    并日渐成为我国政府和的中心话题。

    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管理,教育部于年月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组建成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养、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学业水平和学习素养、艺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六个方面对全国基础教育质量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评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纲要还对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教育质量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以及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评价问题作了一系列纲领性的阐述,

    这也为我国未来基础教育的质量管理指明了方向。

    基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提高质量的时代挑战和政府在实践操作层面对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重视和加强,我们迫切需要对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和讨论,以便对这些问题时刻保持一种开放式的思考态度,甚而形成一些清晰的认识,

    借此不断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工作本身的质量,唯其如此,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获得坚实的认识基础和可靠的管理保障。

    一、基础教育质量内涵上的认识不足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

    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这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质量”这一核心要素展开的,因此,任何质量管理工作的起点便是对质量内涵的界定。内涵不清,

    整个质量管理工作就会方向模糊甚至偏离方向。而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的认识不仅应包含对“质量”这一概念的一般性含义的理解。同时更应该重点厘清“质量”在基础教育这个具体领域所特有的含义。

    什么是质量?不同的学科和语境之下的理解是不同的。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可以通过天平来进行测量并用具体的数值表示;从哲学的角度看,质量是由质与量两部分组成的,

    两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其中质是指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而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或形状表示的规定性。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质量的理解主要来源于质量管理学中对质量的界定,是指实体所固有的一组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

    可以有高低、好坏、优劣之分。综合这些理解,对于“质量”概念本身的理解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质量同时包含着一定质的标准和一定量的标准;

    第二,质量总是与某种主体的需求相联系的。对质量的理解不能抛开具体主体的具体需求去谈。

    因此,当把对“质量”内涵的理解拓展到基础教育这个特殊的具体领域时,

    我们首先要思考两个问题:基础教育质量所蕴含的“质”和“量”的标准有哪些?

    基础教育是为了满足哪些具体主体的需求?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重点思考的是:基础教育质量在这两个方面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什么地方?反观我们现在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工作中的现状,从基本理论层面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进行思考和讨论的文章非常少见,

    这一状况直接导致了我们对于基础教育质量内涵认识上的不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的理解基本停留在等同于用一系列传统的测试所得分数的高低,在我国主要是通过考试的优秀率、升学率等指标衡量质量,

    而对这种考试所蕴含的质量内涵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科学的改进。第二,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中“质性标准”的思考很少。例如,“素质教育”虽然作为一种重要的质性标准要求提出来了,

    但对于素质教育,“尚未清楚区别以提高民族素质为价值的教育和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对学生素质是什么,当代学生素质与以往有何不同……对可被称为‘素质’的理解之基本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在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在质量管理中对于素质教育的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化和肤浅的执行。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还必须把基础教育置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的高度来重新思考它的质量内涵,并把这种新的内涵融入到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第三,

    注重从社会和政府这类宏观和抽象主体去思考基础教育的质量内涵,而忽视从家长、学生、基础教育学校这些具体主体的具体需求的角度去思考基础教育的质量内涵。有论者提出:“教育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这种服务有其自身具体的服务对象如家长、各类接受基础教育学校生源的学校和学生(在质量管理中,

    不能仅仅将学生视为进行质量评价的载体,还应充分认识和发挥他们作为质量需求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反映自身规律和特性的服务质量。因此,我们还应从服务的角度去思考基础教育工作本身的质量,

    提高基础教育服务的质量,这也应该是基础教育质量内涵中的应有之义。只有从这些具体主体的具体需求去不断明确质量内涵,质量管理才会有更为具体现实的目标。

    学校才能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基础教育的质量改进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具体支持。

    二、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的思维弱区

    长期以来,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中心任务,

    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的完成,得益于依靠法律和行政命令等强制性手段,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政府强势推进,不断追求各项硬性数量指标达成的方式逐步实现。

    当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重心开始逐步转移到以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时,我们发现,

    “普九”过程中形成的管理基础教育的惯性思维在当前以质量为中心的基础教育管理工作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使得质量管理工作出现了诸多的思维弱区。归结来讲,

    这种思维弱区主要体现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的“三强意识和三弱意识”。

    质量口号意识强,惯量管理研究意识弱。“提高教育质量”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然而,“普九”过程的中心任务主要是外延式解决基础教育在数量、规模和基本标准上落后于人民需要以及各地区之间不平衡的矛盾。

    为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对于大多数的地方政府来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体上流于一种口号。

    随着“普九”工作的节节进步,“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一种口号仍然被不断地提出和强化,但是真正在实践中把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的,

    则少之又少。在中国知网上以“基础教育”并含“质量管理”为主题进行搜索,仅能搜索到篇文章,

    如果去掉各种年鉴和关联性不大的的文章,

    专门论述基础教育质量管理的文章不到篇左右。如果把“基础教育”换成“高等教育”,

    可以搜索到篇文献。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感到惊异的现象,这种理论研究的缺乏,必然会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

    在当前质量问题成为基础教育管理中心任务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管理的相关研究。

    终结性质量管理意识强,

    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弱。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主要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受终结性管理意识的支配,依靠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权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基础教育学校的各类已有成果进行阶段性的督导、检查和评估,

    以此来确定基础教育质量。从质量管理模式的角度来讲,

    这是一种典型的终结性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这样一种管理模式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讲简单易行、省时省力且能充分体现行政权威,但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改进来讲却收效甚微,

    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管理总体来说还处在这样一个阶段。这种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进入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日渐受到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挑战,这种思想主张对质量的管理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设计,

    通过全面设计、全程跟踪、全员参与才能真正保证高质量的产生。

    西方许多国家将这种思想引入到教育管理领域,形成了一种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的新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在赵忠建教授的大力推广和辅导下,上海市不少学校通过运用这种管理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绝大多数地方基础教育的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中,

    这种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依然十分薄弱。

    控制性和惩戒性意识强,服务性和促进性意识弱。在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

    由于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评价过程的组织实施、评价结果的认定都由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所掌握,

    同时这些部门又掌握着学校发展所需各种资源的分配权,而教育质量评定的结果与学校生存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往往紧紧联系在一起,于是各种质量评定便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奖优罚劣的杀手锏,

    因此学校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动作在运转。主要的精力放在致力于实现管理部门所指定的显性质量标准上,

    甚至为了结果,采取各种非正常的竞争手段。

    这种质量管理体现出明显的控制性和惩戒性的意识特征。而基础教育质量的改进,一方面需要管理者尊重学校的自主办学的权利,

    学会放权。通过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为学校发展营造和提供一个富有支持性的外部环境,这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转换角色认识,

    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管理者还需要充分意识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而非通过简单的奖惩就能获得直接的改进,即使惩戒性措施使学校获得了质量改进的动力,

    但学校未必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管理者通过科学的监测和评估手段去帮助学校发现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帮助学校去逐渐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必须具备这种促进性的意识。

    遗憾的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实践中;这种服务性和促进性的意识总体来讲还依然薄弱,未能形成气候。写事的作文100字

    三、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评估失衡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为保证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的热潮。从主要发达国家采取的措施来看,

    构建一个科学、公平、高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已经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围绕着这一体系的构建,各国确定自己的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研制科学的评估技术、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监测机制、完善本国的质量保障机制。

    我国近几年来已经充分意识到质量评估在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例如教育部在年和年在上海和北京分别成立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在年的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等。但由于我国在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上起步较晚,

    还存在着诸多有待发展和完善的地方,

    主要表现为评估体系构建中的几大失衡状态。

    评估机构类型的失衡。从质量评估机构的类型上来讲,主要有五种:由国家立法确立的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专门机构,如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项目()、英国的英格兰独立教育标准办公室(-)等;

    政府委托的各类研究型的中介机构,如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自身的职能机构,

    如日本文部科学省下辖的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完全独立的社会评价机构;国际教育评价项目,如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的项目和经合组织的项目。

    从性质上来讲。这五种机构又根据与政府的关系可分为政府主导性质的评估机构、政府委托性质的评估机构和独立自治性质的评估机构。由于文化和体制上的惯性,

    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一直被视为教育行政工作的一部分。由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来组织实施。这种单一化的评估机构极大地影响了基础教育质量评估的专业性、权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我国可选择通过立法成立独立的专门机构、委托大学中的专业评估机构、支持培育社会评估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评估项目等多种途径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机构的多元化,

    形成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分工合作的良性运作机制,从而不断提高评估的效率和质量。

    评估中的主体地位失衡。从对基础关于亲情的初中作文教育质量的需求来看,政府、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相关的社会团体都是这种质量需求的主体。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群体在质量评估的过程中理应成为评估的主体,能够通过稳定畅通的渠道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对质量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估。这样才能够提升质量评估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然而,

    在我国现实的质量评估管理体系中,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学生往往只是被视为评估的对象和客体,

    因而在面对各级各类的质量评估活动中总处于一种疲于应付的状态,主体地位严重缺失。

    而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家长和相关的社会团体这类社会力量在质量评估中主体地位基本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他们的声音和态度很难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得以体现和获得经常性的反馈。我们必须重视质量评估中这种主体地位缺失和边缘化的状态,研究能够保障这些主体主动参与质量评估的形式和方法,

    制定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富有实效性的制度和程序,这样的质量评估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高质量的评估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评估标准和内容上的结构失衡。

    首先,

    在质量评估标准上。结构失衡的突出表现是重视量的标准而忽视质的标准,正如耿申所说:“当前,基础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重量轻质,并把量当成质,是当前的一个主要问题。”所谓质的标准,

    就意味着质量评估关注的根本点在于是否完成教育目标和任务,达到教育标准。这是一种国家为保证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强制性标准。

    而量的标准则是关注把不同的教育

    结果进行量化比较后评出优良中差等各种等级。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质量评估中首重质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关注量的标准的逐步提升。我国的质量评估则首先强调的是量的标准。

    导致的现实就是使得我国的质量评估往往异化成对地区、学校、班级、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排名分等。

    其次,在质量评估内容上,同样表现出一定的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往往重视对学业质量本身的评估,而忽视对学业质量影响因素的评估,如上海通过参加的测试后反思发现,这个测试不仅评估阅读成绩本身的质量,

    在设计中还评估了导致这些差异的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政府因素。第二。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中往往重视各种“硬基础”,如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估,

    而忽视对各种终身学习所需的“软基础”,

    如学习态度、学校园生活的作文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社会责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评估。

    第三。我国的质量评估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

    往往重视对办学硬件、学历水平、成果数量、分数排名等各种显性指标的静态评估,而忽视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管理者领导能力、学校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方式、学校文化建设等更能反映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隐形指标的动态评估。这些评估标准和内容上的结构失衡,都是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工作中去努力加以改进的地方。

    四、结语:为了公平的基础教育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质量内涵上的认识不足,

    管理惯性所形成的思维弱区,质量评估中的种种失衡是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目前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只有通过在管理实践中的不断反思和反思之后的不断改进,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在未来的发展中才能不断得以提高。然而,

    基础教育的质量管理对我国发展的现实意义还远非如此。

    纲要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从我国目前的现实发展阶段来看,

    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又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开始了从追求以规模、数量和物质标准为核心的外延式均衡向追求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历史转向,只有实现这种以质量为基础的内涵式均衡发展,才能为教育公平进而为社会公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基础教育的质量管理,

    不仅关乎着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关乎着亿万儿童和青少年的愉快成长和终身幸福,还关乎着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社会里公平与正义的实现。为了公平,应该始终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的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省略//-//_。

    []百度百科[/][--]。://。省略//。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一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郑杰,教育服务是一项特殊的服务[],全球教育展望,()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

    一、突出“融入”和“全过程”,着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等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当前,要着重在改革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两方面下工夫,

    遵循青少年的成长和认知规律,

    确定不同年龄段学生德育的内容,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探索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有效育人途径,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二是加强专题研究和队伍建设。

    要组织精干力量,围绕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校园文化的环境育人功能、社会实践的道德体验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干预作用、班主任的人生导师作用以及优化全社会的德育工作环境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力争推出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抓紧研究制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相关文件。

    要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加强全体教师德育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提升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及“五老”和身边道德楷模等的独特作用。

    三是切实加强对学生发展的科学指导。各中小学校要在现有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围绕提高心理素养、增进学习能力、加强自我认知、了解周围环境、开展生涯规划等进行科学指导,增强学生自主选择、服务社会的意识,

    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适应社会需求,科学规划生涯。四是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抓紧研究制订《江苏省校外教育工作规程》,

    进一步规范校外教育工作,切实增强校外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各类社会实践基地创建工作,

    精心实施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有效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基地等在引导学生增强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突出“普惠”和“普及”,

    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学前教育仍是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必须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着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一是全力推进行动计划的实施。行动计划已由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国家将围绕推动计划落实组织开展专项督导评估。省里也将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检查考核,

    对按序时进度扎实推进的地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进展缓慢、力度不够、政策措施不到位的县(市、区),将给予扣减专项资金、通报批评等处理,同时还要提请上级党委政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地务必按照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任务,

    逐条逐项研究工作措施,细化配套政策,

    落实任务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

    确保按时序进度稳步推进行动计划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按照省政府去年批准印发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主要指标和与各市政府签订的创建目标责任书,全省各县(市、区)到年都必须达成示范区建设目标。各地要对照示范区建设各项指标,

    按照创建目标责任书的约定,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全面统筹推进,狠抓工作落实,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省教育厅将根据省政府印发的示范区建设主要指标,

    精心组织首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申报评审工作,同时抓紧研究制订评估办法,全力推进示范区创建,加快提升学前教育水平。

    三是着力健全经费和质量保障机制。要围绕强化经费保障,着力完善公办幼儿园经费保障机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经费扶持机制、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确保支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条件的地区,要勇于探索,

    先行一步,积极实施免费一年学前教育。

    要围绕提高质量,着力健全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学前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

    落实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

    推动各类幼儿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四是切实避免“小学化”倾向和园际差距扩大。

    要切实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格禁止以集中授课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字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等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行为,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

    严禁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各级教育部门要组织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检查,对于存在“小学化”现象的幼儿园、举办招生选拔考试的小学要限期整改。要着力缩小园际差距,这是我省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的重点。

    各地要将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根据人口规模和城乡差异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

    着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每个乡镇至少要建成所不低于省优质园标准的公办幼儿园,切实办好不低于省合格园标准的村幼儿园。同时,

    切实落实农村幼儿园运转经费、师资配备及待遇等方面措施,建立农村学前教育长效发展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着力缩小城乡和园际学前教育差距。

    五是不断加强保育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幼教专业建设水平。

    继续实验免费幼教男师范生的试点工作,努力实现~年全省每所公办幼儿园至少一名男教师的目标。加强幼儿保教人员的专业培训,实施职业准入制度。

    当前要着重抓好音乐、美术、体育教师的培养培训,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编制和职称管理制度。

    三、突出“优质”和“均衡”,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十二五”期间优先发展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采取多种措施,

    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

    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建立义务教育质量标准。缩小校际差距,

    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是要确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标准,明确今后发展方向。各地要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

    加强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

    努力解决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二是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点在农村,重点在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

    省政府已将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列入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实事项目,

    明确提出要培训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加固改造、重建新建农村校舍万平方米,推进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

    启动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省统一部署和要求,

    结合当地实际,科学规划,周密组织,

    精心实施,

    同时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

    着力办好一批实事项目,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根据近年来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结果,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实施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今年首先从最薄弱的乡镇初中入手,

    按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贯彻实施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版),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施农村初中学科课程建设,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缩小义务教育校际和城乡差距,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整体水平。三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省教育厅正在研制具体的评估办法,

    并在今年对首批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的县(区)组织评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

    确保示范区在推进校长、骨干教师合理流动,教师师德建设、业务水平提高,“填低谷”、“筑高原”、“造高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四是落实弱势群体帮扶措施。

    要按照“纳入规划、政府主导、多种模式、明确分工、发挥优势、齐抓共管”的思路,围绕“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自我保护、学会交往”的目标,健全留守儿童普查登记和结对帮扶制度,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及家长、学校、社会联络机制,

    切实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和管理。实施民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支持、规范民办随迁子女学校发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订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

    启动特殊教育发展工程,扩大高殊教育招生规模,推动特教学校举办学前教育。

    四、突出“多样”和“特色”,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

    总体而言,

    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进入稳定期,教育模式进入转型期,管理水平进入提升期,但也存在办学目标和发展模式单一,

    学校面貌同质化、单一化等突出问题,必须以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着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优质特色发展。一是继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要深入总结课程改革的成绩与经验,

    找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完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着力推进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倡导小班化和分层教学,坚决消除超班额现象。进一步加强课程基地建设。课程基地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

    今年省里将在建好已有个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基础上,

    再新建个左右普通高中课程基地,

    同时加强课程基地建设的培训研讨、指导督查。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和改革力度,确保基地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是扎实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普通高中教育是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关键阶段,

    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目前,全省共有所普通高中参与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省教育厅将继续大力支持这些学校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

    共同实施面向部分高中学生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使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学有余力、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高中学生得到更合适的教育和培养。

    三是开展好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工作。

    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有关地区和学校要在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着力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探索尝试多样化、特色化办学途径,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努力提升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成人成才。要大力支持学校彰显办学特色、发挥传统优势,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发特色课程,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形成一大批文化内涵丰富、教育方式独特、学科优势明显、活动富有创意的特色高中。

    五、突出“内涵”和“质量”,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

    提高质量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永恒主题和学校办学的生命线,

    也是人民群众对满意教育的根本追求。各地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积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把提高质量作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根本,突出重点,综合施措,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一是深入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育评估和考试命题的根本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各地各校务必认真学习贯彻。要精心组织开展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

    省级层面着力组织好以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培训者培训”,各地主要抓好校本培训和个体研修,确保新课程标准顺利实施。

    二是健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监测工作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

    按照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进行,监测的范围要覆盖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要重视监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要继续组织好教育部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测试、分析与反馈、指导工作,抓紧建立我省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点。三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依靠。要继续开展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去年举办的首届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为广大青年教师搭建了学习借鉴的平台、实践锤炼的平台、研讨交流的平台、展示成就的平台,深受广大青年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和学校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大赛组织工作,

    要通过比赛,在全省基础教育学校营造刻苦钻研业务、苦练教学基本功的浓厚氛围,激发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貌,

    促进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结合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作室建设标准,推动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四是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制度。

    进一步深化中考制度改革。要在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的同时,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中考改革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全面推进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逐步推行统一考试录取与多样化选拔相结合的招生方式。要严格中考改革方案审批制度,

    今年起,各市中考方案经省教育厅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五是高度重视教育科研。要坚持科研兴教,

    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健全教育科研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教育科研的主动性,积极开展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及时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

    答疑解惑、出谋划策、破解难题,

    为推动教育科学决策、提高教育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事关长远、意义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正确领导下,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南京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

    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前期要掌握的知识。从世界发展的历程看,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的逐步提升的过程,

    “在义务教育还未普及的时候,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价值取向是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在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是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的教育;

    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进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好的基本教育。

    由此可见,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第一,

    要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这是本质和前提;第二,要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确保教育的民主与公平,

    这是保障基础;第三,要让更多的人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这是更高发展。

    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往往是由于社会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现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而引起的,

    在很大程度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结构不均衡的制约。因此,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政府应当对基础教育投入进行适应性的提高,

    通过扩大基础教育资源总量来改善基础教育需求与供给不均衡状况,通过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来不断缩小基础教育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受教育者同等的教育权利和义务。

    现阶段,

    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初中、高中),其中,小学和初中共九年为免费义务教育阶段。

    因此,我国的幼儿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不包括在义务教育范围内,因而也就不在财政经费保障的范围内。

    但自上世纪年代以来,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义务教育年限逐渐延长已经成为世界基础教育的普遍事实,

    多数国家开始义务教育的年龄为-岁,完成年龄在~岁之间。

    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即教育财政投入、设备设施、师资配备、学生生源等,

    通过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以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包括各类教育)实现均衡配置,这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二是在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应侧重保障基础教育入学的平等权利和均等的入学机会;三是在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应侧重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为目标,来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和优化发展。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及其优化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国家将用于基础教育的财政资金,按照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初中、高中)发展的客观需要,

    形成各类支出的集合和一定的数量关系。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基础教育的阶段结构和收益结构来决定的,

    但也受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国家制度体制和财政收支状况等因素影响。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是基础教育财政管理的核心和关键,

    对于提高教育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础教育的阶段结构,

    是由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构成的,每一阶段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基础教育的收益结构。则是指各阶段基础教育所能实现的不同的教育价值或教育成果的社会价值。由于基础教育的各阶段都是人类个体成长发育、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

    因此,政府应当对各阶段的基础教育进行充分的投资,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同等地、充分地接受各阶段基础教育。但相对而言,小学教育和普通初中教育则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积累知识、形成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更为重要的时期。

    并且在幼儿教育阶段,家庭教育能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部分替代。因此,在国家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的前提下,

    把小学教育和普通初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实施阶段和财政重点支持阶段,也是比较合理的。

    实际上,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对社会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或教育价值是不同的,会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越来越小。希腊经济学家萨卡罗普洛斯在年对个国家的教育进行研究就发现,

    教育投资收益率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下降,即初等教育投资收益率最大,

    中等教育次之。

    高等教育又次之。因而,基于这样的效率的考虑,

    国家在分配教育经费时由多到少地用于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使资源主要向社会收益率高的基础教育倾斜,

    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收益回报,

    也是合理的安排。

    要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及教育发展的整体规模效益,不仅在于有效地增加财政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提高国家或地方教育财政投入在整个国民收入和财政总支出所占的比例,而且更在于加强管理和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合理性。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合理性最终体现在基础教育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上。即如果教育财政支出的各种资金。最大限度地推动了各级各类基础教育事业有计划地按比例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了基础教育的整体规模效益,

    那么我们便可以认为基础教育投资的效果是好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是合理的;

    反之,则投资和支出的效果是差的。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一是合理安排原则。它要求政府在安排教育财政支出的使用上有其合理性,做到既能保证各项基础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

    又能有所侧重。二是动态优化原则。它是指依据财政支出能力,以及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要求,而对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各种经费比例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

    使之始终处于最优组合状态,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公平原则。

    它要求政府对基础教育应该创造一个机会平等的大环境。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同等地享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特别是使那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也都能平等地接受较好的基础教育。四是效益原则。

    即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不仅要在经济上实现低投入和高产出的效益,还要在教育价值或社会价值方面获得效益的最大化。因此。

    这就需要采用最佳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首先,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人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经济社会对人才资源需求增加,等等,带来了老百姓对高质量教育和均衡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加,电促进了政府教育职能特别是基础教育职能的提升,

    政府对基础

    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能责任明显增强;其次,

    政府基础教育职能的提升必然要求改变原有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使新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能够适应和完成政府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能责任;第三,新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体现了政府基础教育职能的变化及其要求,

    但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程度和最新状态,也反过来决定了政府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职能责任的实现程度,影响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结果的好坏;

    最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好坏,必然影响政府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能责任的强弱,也必然影响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速度的快慢。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对人才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普通老百姓迫切需要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愈来愈明显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逐渐成为当前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和责任;

    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较突出,要短期内快速实现均衡发展并不现实,也存在巨大的财政支出压力,

    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因而,除了继续提高基础教育财政的支出规模之外,努力优化基础教育财政的支出结构,

    使之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产生更大的绩效,也是政府必然要选择的一个努力方向。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当前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政府根据职能重点转变来调整和优化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

    以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尽可能地实现教育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建设、教师队伍素质、学校管理教学理念等基础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合理和均衡的配置,

    最终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均衡和结果均衡。

    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总体结构

    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总体上是与基础教育的功能结构、收益结构相一致的,体现了教育财政的理念、状态和政策,

    在国家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的前提下,体现对小学教育和普通初中教育的重点倾斜,最大限度地为公民素质教育、国家人力资源积累等打下坚实基础和提供有力保障。从表可看出,年用于小学教育和普通初中教育的国家财政性经费分别为万元和万元,

    远远大于用于幼儿教育财政性经费的万元和普通高中教育财政性经费的万元,前两者分别是幼儿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倍和.倍,分别是普通高中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倍和.倍。

    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也大致类似。

    二、南京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状况

    目前,南京全市有各类中小学、幼儿园余所,

    在校生约万人,在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基本普及了年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指标;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普遍达到现代化标准,全市所有中小学%实现校舍标准化,%实现网络教室“校校通”,许多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

    家庭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和学生多样化的成才追求已基本得到满足;现在每年通过保送、提前被国内高校录取以及直接考入国外高校的南京学生近人;南京已与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

    在宁留学的外籍中小学生多人,每年还选派多名骨干教师赴境外培训。

    南京力争到年,全市基本实现较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主要发展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同期的水平。

    南京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在总体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更高水平、相对于普通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对于全面协调高水平发展来说,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阶段结构的发展失衡十分突出

    学前教育是起点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公平的起点,

    是应该惠及全体儿童的普及性教育。

    尽管目前南京市学前教育普及率达.%,适龄幼儿在园人数的比例较高,但有限的学前教育财政经费通常只投向公办园,导致公办幼儿园和优质幼儿园“僧多粥少”、“一票难求”,

    “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在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都十分突出。

    整体上,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和规模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形成了十分突出的矛盾。学前教育成为南京市年高水平基础教育的“短板”,

    这与政府的相关财政投入严重不合理有关。

    据台盟南京市委员会年月提交的一份集体调研报告显示,

    目前在南京市教育局的教育专项经费中,还没有设立学前教育专项,也没有明确学前教育分配比例,从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上来看,幼儿园与其他阶段教育的相差比例很大。

    以鼓楼区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例,幼儿阶段为元,义务教育阶段为元。由于教育财政经费有限,

    投向重点不在学前教育上,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仅占教育附加费的%左右。而相邻的苏州市,

    年幼儿园共有所,享受政府财政扶持的幼儿园达所,古到了总数的%;

    而在南京市享受政府扶持的幼儿园的比例则只有%。

    ()城乡区域结构的发展差异较明显

    从全国情况看,

    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均经费投入等方面,是城区好于郊区,

    而郊区好于县乡。

    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和大力建设教育名城的南京市,

    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在教育事业发展指标方面,从个区(县)的年数据比较看,

    小学升学率最高的为.%,最低的为.%。二者差距高达个百分点;初中升学率最高的为.%,最低的为.%,

    差距近个酉分点。从城区与郊区、县的升学率差异上看,城区的初中升学率较之郊区、县高出近个百分点,而普通高中的升学率前者比后者高出-个百分点,

    反映出郊区与县的升学水平相对较低。

    从办学条件上看,

    以普通中学为例,年全市学生生均占地面积为,平方米,

    其中城区占地面积最少。为.平方米,郊区占地面积最大为.平方米;城区生均拥有图书量最多为.本,

    县最少为.本;

    计算机人机比城区为.:,县为.:,郊区、县和城区差距较大。

    从师资水平上看,

    不论中学、小学还是幼儿园的专任教师,高层次学历和骨干教师数量都呈现出从城区、郊区、县学历水平越来越低的趋势,城区教师的学历水平总比例最高,县与之有明显差距。

    就“区(县)与区(县)”之间而言,全市幼儿园、小学和普通初中教师学历达标水平。最高的区都达到%,

    最低的则分别为.%、.%和.%,

    差距依然明显。

    从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看,

    经费投入的区县差距,直接导致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可能出现失衡。

    年度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最高的区为生均.万元,而最低的区为.万元,相差近倍。年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最高的区为.万元,最低的区为.万元,

    相差近倍。初中

    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最高的区为.万元,最低的区为.万元,相差逾倍。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最高的区达.元,

    最低的区为元,相差逾倍。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最高的区达元,

    最低的区为元,相差近倍。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最高的区为.%。最低的区为.%。

    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占教育经费总支出最高的区为.%,最低的区为.%。

    三、南京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思路

    树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理念

    均衡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常规的教育,均衡教育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包融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教育理念,

    并且有相应的方式和策略来确保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利、均等机会和公平结果,来实践这一更为先进和现代的教育理念。树立了均衡教育的新理念,才能确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思路和策略,

    才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力量,以引导一般常规教育向均衡教育的转型,有效推进基础教育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发展。

    当然,均衡教育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因为一方面,一般常规教育向均衡教育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由于受教育者客观上存在个体的、内因的差异,外因作用不可能完全消除教育结果的差异,

    因此,教育机会、结果的公平和均等是相对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均衡教育的这一特性要求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方略也是动态的和发展的。惟其如此,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

    确立在更高水平上发展均衡基础教育的新方略

    对于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水平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南京来说,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不可能是“削高填低”、“削峰填谷”模式的,不可能把投入教育发展水平高的领域和部门的公共资源拿出来,投向教育水平低的领域和部门,否则,必然使南京市的基础教育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愈来愈远。

    因而,当前只能继续扩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使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领域和部门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和公共资源,

    以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只有以这种逐步“填平洼地”、“多造新塔”的方式实现各个学校的“共同富裕”,

    才能既保证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内涵不断丰富,也在此优质的基础上实现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确保规模增长和重在优化结构

    基础教育具有巨大的社会溢出效应,是一种准社会公共品,推动基础教育发展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这已成为一个基本的、历史的和世界的共识。近年来,

    南京市基础教育财政支出规模较大,且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也较高,但在中的比重却相对较低,因此,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由于南京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将要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的,

    是“填平洼地”式的发展,而不是“削高填低”式的发展,

    因而,确保基础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也是南京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前提。

    基础教育财政资金在不同用途、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形成了基础教育财政的支出结构,明确地反映出政府在基础教育发展方面的职能状态、发展理念和政策取向,

    也最终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完成效率和基础教育的发展结果。因此。在基础教育财政支出规模既定的前提下,南京市应大力调整和着力优化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

    以全方位适应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和新取向,显著提高财政支出在新情况下的产出效率,有力推动基础教育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发展。因此,当前着力优化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四、南京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对策

    大力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是教育公平的起点。政府应该从战略高度审视学前教育的意义,明确政府职责,扩大学前教育的普惠性。

    ()强化政府职能,

    完善管理体制

    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职能,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专项预算,在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同时,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支出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

    建立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省定标准)拨付制度,切实提高政府保障水平。实行“区县为主负责。

    区县、乡镇(街道)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全市所有学前教育机构,

    均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把幼儿园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教育体系,

    建立教育、财政、规划、建设、人事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协调机制,

    建立和完善市、区县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

    ()将新建公办园作为政府重点工作

    新建小区、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必须按省级优质园标准配套建设幼儿园,建成后移交教育部门统一管理,

    不得改变性质和用途。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严格执行办园标准,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办好两所达到省优质园标准的公办幼儿园,

    村办园全部建成合格幼儿园。年,

    全市省优质园应达到%以上。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为主的办园体制

    每个区县每年应新建―所达省优质园标准的公办幼儿园。到年,全市公办幼儿园数应达到幼儿园总数的%,

    其中,教育行政部门办园达到总数的%,公办幼儿园数达到幼儿园总数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扶持、提升非公办园的办学水平。

    对那些已经合格的,有一定规模的非公办园,

    政府要用补助基金进行适当补助,帮助他们提升质量,降低收费。对那些质量有保证,愿意承担普惠任务的幼儿园,

    政府也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支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幼教质量

    加强培训现职教师(包括公办和非公办),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

    逐步提高在编公办教师、保育人员比例,

    依法落实幼儿教师身份、地位和待遇,

    着力解决幼儿教师的基本待遇、保障等问题,稳定教师队伍。拓宽幼儿教师来源,吸引体育、美术、音乐等多学科非幼教专业的师范院校优秀人才,

    在获得教师资格后充实到幼儿园中。提高学前教育科研效能,推进幼儿园内涵建设与科学发展,支持幼儿园在保育、教育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鼓励优质示范幼儿园通过“集团化”等途径,放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帮助和扶持薄弱幼儿园不断改进管理,

    提升办园的质量和水平。

    统筹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教育发展机制

    积极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制度上鼓励探索,

    勇于创新。具体应从以下方面人手。

    ()在办学条件上力促均衡

    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化,应加大对财力困难区县和相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

    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要加大县级政府的统筹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扶持农村地区的弱势学校,使全市每一所中小学校都能按照法定的标准,

    拥有大致均等的物质条件,从而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

    服务均等化,

    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教育发展环境。基础教育阶段一律不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积极扩大普通热点高中指标生分配计划,促进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明显缓解择校矛盾。

    ()在师资队伍调配上力促均衡

    积极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和交流机制,鼓励优势学校中的优质师资和薄弱学校之间的交流,通过师资轮换调整,

    保证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

    同时,

    从政策、经费、机制等方面对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区域内名优教师和优秀校长的有序流动,搭建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名优教师、优秀校长互动、共享、交流平台,

    促进师资队伍均衡协调发展。

    ()在教育管理水平上力促均衡

    在保持规范管理的连续性的前提下,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优化学校发展思路,

    努力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实践证明,

    实行教育组团,不仅能够节约教师人力资本,

    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而且也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统一管理,对推进城区和乡镇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发展

    鼓励普通高中自主发展,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树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质量观,

    促使普通高中内涵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高中。鼓励学校立足学校传统、地域文化、社区资源、学生需求以及办学条件,创新育人模式,改革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

    创建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教师和学生共同建设的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形成学校教学有风格、学生发展有特长的局面。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渗透,创新综合高中发展模式,

    鼓励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

    积极开展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合作与交流,探索高中与大学相衔接的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探索普通高中与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工作机制,为特长学生、超常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积极与境外优质教育机构合作,

    在高中学校开设国际课程,

    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跨文化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一是要强化民办教育发展规划,合理定位民办教育的功能、层次、类型、结构和比例。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出资办学,

    努力办好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学校和民办幼儿园。二是要制定落实民办教育发展政策。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

    维护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确保在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政府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资助制度,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发展民办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学校和个人应给予奖励和表彰。

    三是要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管。

    加强对学校在招生考试、入学收费、教育教学、学校资产、财务会计、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促进民办学校提升教育质量,

    规范办学行为。

    完善民办学校变更和退出机制。探索建立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制度。鼓励民办学校对岗位设置、师生管理、班级体制、教学管理等学校内部民主管理进行创新。

    完善政府助学制度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

    基础教育是论文有机的整体,

    是个动态系统。这符合生态学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自然、社会和教育生态危机的凸显,

    生态学的地位与作用也日渐增强。

    可以说,当生态学上升到人、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具有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

    基础教育的生态适切性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整体性

    生态学打破了传统二元论的思维模式,挑战和突破了传统思维所设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二元对立。基础教育不是一座孤岛,它是整个教育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一个节点。

    从纵向结构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当高等教育在招生、就业、课程、教学和管理等方面都发生变革的时候,基础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具有规划人生的能力。当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求的纳什均衡形成时,

    这种均衡将层层向下传递,

    最终形成人们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追求的纳什均衡[];从横向结构看,基础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育结构和社会结构相互联系。

    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最终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够跟社会结构合拍,

    而不是脱节。

    。动态平衡性

    生态教育是一个不断运动和生成的过程,

    不能把基础教育均衡理解成一个静止的文本。雷尼尔()批判了教育上的形而上学和缺少对整体相互联系的重视,提出“神圣循环“的方法,它象征着和谐以及对生命形成于一系列的循环运动中的信念[]。在生态系统里,

    所有的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依赖,在连续的循环中交换物质流和能量流,

    这些生态的循环犹如回馈的环线。基础教育系统中,

    除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之外,还包括信息流和价值流,这些生态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换和相互影响,保证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平衡。

    它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一个不断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

    。开放性

    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必须海纳百川,要有包容的心态,

    跟系统外的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借助一些平台,

    及时争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同时,系统也应该敞开大门,让社会能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成果。

    就教育系统内部来说,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不能固化在一个部门,需要构筑一个能让它们自由流动的渠道,

    这样才能使它们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自组织性

    自组织性就是指系统自发形成组织结构、自我发展和自我运动的过程。自然界中的组织不应也不能通过中央管理得以维持,

    秩序只有通过自组织才能维持。影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策、管理和社会等,但是当基础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这些因素作为外因所产生的影响效应会逐步递减,渐渐让位于系统内部的生态因子。

    这些内部的生态因子整合在一起就是教育结构。因此,自组织性就是让教育结构充分的优化,发挥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以期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

    二、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失衡分析

    。基础教育供给和需求失衡

    为了维系基础教育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特定的、充足而持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

    也就是教育资源的输入。它是基础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交换的基本内容。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在相对不变的“输入—输出”比的作用下才能建立“稳定态”[]。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

    基础教育飞速扩张,广大群众对基础教育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较为强烈,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却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年至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的比例开始由.%增至.%,

    可是这仍没有实现《教育法》规定的至年末达到%的目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三级学校生均教育经费与人均的比例为.、.、.,同其他国家相比,是所有国家中相差最悬殊的[]。

    教育质量是靠教育资源来保障的,而教育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加剧我国基础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之间矛盾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现在,基础教育生态系统面临两个突出问题,

    其一,教育投资总量不足;其二,投资结构不合理。

    所谓结构是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合理的结构有利于基础教育系统功能的发挥。有限的教育资源怎样在区域、城乡、学校和群体之间进行配置,成为了影响教育均衡的最主要的因素。

    这其中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就教育经费而言,根据《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年全国普通小学生人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元,

    其中城镇?.元,农村?。元,

    农村比城镇少.元,是城镇的.%;而东部小学生人均?元,中部小学生人均?

    元,西部小学生人均?元,东部比中部和西部分别高出?元和?

    元[]。

    。教育质量失衡

    生态理论认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因子的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的。数量是质量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数量,

    质量无从谈起;质量是关键,

    没有质量,再多的数量也没有任何意义。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已经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正逐步从外延式向内含式发展转变。

    其具体表现,就是从追求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均等到追求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构均等的转变,

    这是生态系统内部的质量均衡使然。

    可是从一线教育教学实践来看,与实现这个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就宏观来讲,由于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

    优质教育资源已经被优势群体和优势学校所垄断,弱势群体和薄弱学校陷入了恶性循环发展的怪圈,更谈不上创办地区特色和学校特色了;就微观来讲,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个性被埋没,变成一个个只会学习、不会思考、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读书机器,素质教育最终沦为让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盾牌。这是基础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质量最深层次的失衡。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生态学对策

    。运用耐度定律,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谢尔福德()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

    必然要依赖各种复杂条件的全盘存在,达不到或超过“度”,就会产生不利的或相反的影响[]。

    就基础教育的发展来说,也要符合耐度定律。当前,

    我国基础教育在各个地区和各个学校之间的发展明显存在着失衡的现象。

    有的学校非常豪华,堪比贵族学校,而有的学校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针对这种情况,

    政府应该承担起主要责任,适当地调整教育资源配置,让教育政策向薄弱学校倾斜,

    给予它们适度的补偿,使它们的办学条件能从“不及”向“适度”提升,获得基本的生态承载力。当然,这种生态均衡并不是“削峰填谷”,

    人为地遏制优势学校的发展,而应是“造峰扬谷”式地发展,要千方百计把薄弱学校扶上去。

    。运用限制因子定律,

    改变学校的限制因子

    所谓限制因子定律,又称木桶理论,指限制因子决定着生物的存在和发展,即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木桶的容量[]。这个定律经过拓展和完善应用到基础教育领域,

    就形成了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在教育的生态环境中,

    几乎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如经费、师资、教育结构和政策等。当前,

    对基础教育研究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找到影响本地区学校发展的限制因子,对症下药,尽量消除它们的限制作用和影响,

    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

    。运用自组织原理,对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优化

    基础教育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并不仅仅是低层次的数量和种类的均衡,而是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就是要实现内含发展,

    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趋向。内含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组织的过程。自组织原理强调的不是依靠外部力量,而是依靠自身的力量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其中,

    教育结构自身的优化调整是自组织的主要方式。一方面,调整教育结构跟社会结构的关系,使基础教育能反映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

    保证系统内外信息畅通;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就是要调整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层次、各个类别学校的前后和上下的衔接,让所有的生态因素都能发挥作用,

    形成整体的合力。

    。运用输入和输出定律,加强教师队伍和网络建设

    教育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

    它与系统外的生态环境需要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也就是经过“输入一输出“,

    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就基础教育来讲,我们觉得可以从人力资源(教师)和网络资源入手去探究生态的输入和输出平衡。在目前情况下,

    要建立教师自由流动机制,使教师不再是“单位人”,而是要成为“系统人“和“部门人”。

    从当前我国教师流动管理的现状看,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可分为短期交流、柔性流动和刚性流动三种模式[]。

    通过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使优质的教师资源能在区域和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这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同时,

    加大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充分整合优秀的师资资源,

    使优秀教师能在网络上成为一个地区所有学生的教师,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这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刘贵华。试论生态学对教育研究的适切性[]。教育研究,

    ()。

    []杜东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江西教育科研,()。

    []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何绍福。论生态学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

    教育科学,

    ()。

    []杨兆山。标准化学校:教育均衡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路径[]。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教育研究,()。

    []吴鼎福。教育生态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段仁霞。生态学限制因子定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安徽农学通报,,

    ()。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

    评价不仅仅是教育质量的检测工具,它还可以辅助教师掌控教学细节和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而后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对学科目标的认识和教学过程会有很大差别。

    教师教学包含对学科教育目标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把握能力,这种能力上的差别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评价可以向教师提供教学细节和过程掌控的要领和方法,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现有的基础教育评价项目,主要方向是审视教育,观察教育的发展动态,如,

    对各地区教育的结果分类、排队以及做一些初步的原因分析,没有深入探究学科教育内部问题,这样的评价不会对基础教育产生本质的影响。

    基础教育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制约是客观现实。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经费、教师资源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了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而非经济状况。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聘请到优秀教师,

    教学信息闭塞是问题的关键。因此,在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全体教师和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同一个平台上完成教育的过程,

    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还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建立新型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使每一个教师都了解学科教学的标准,知道学生的问题出在什么环节,正确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简要说,就是将优秀教师具有的基本素质推广到其他教师身上,使教学整体水平上一个台阶。

    利用评价,我们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相当于为每一个学生请一位辅导教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是在现有评价项目的基础上将评价延伸到学科教育中,使学科教育体系更加清晰,

    教师教学操作性更强,教学效率更高。换句话说,新型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使课堂教学目的性更强,

    缩小教师教学水平的差距,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进而达到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首先要建立学业成就评价标准。学业成就评价标准也有人称为学业评价标准。

    学业成就评价标准是一个量具,是根据学科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建立的规格、操作和检验标准。目前,在基础教育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控制力较弱。

    在基础教育流程中,总体目标是由一个个单位任务组合起来的,

    课程标准只是明确了学科教育的总体目标和教学内容,没有教育过程标准和检验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学只能跟着感觉走,经验在这时起决定作用。

    建立学业成就评价标准就是要解决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将学科内容分类、分层,建立教学分项标准和分项评价标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并能够检验教学的实施效果,

    使教学过程变得容易操作和清晰可控。学业成就评价标准是学科教育研究和测量技术在评价理念指导下结合的产物,它既要分解学科体系,

    又要对学科体系进行评价解读,

    是一个整合了学科教学和教学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学业成就评价标准还可以起到培训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作用。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

    论文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一个人成年后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生活所应当获得的基拙知识和墓本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基拙教育要有自身的质量评价体系,高考不能替代基拙教育质量的监浏与评价,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基拙教育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我国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占据了一个人生命历程的十几年光阴,决定着一个人成年后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生活所应当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基础教育必须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一、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应有之义

    关于教育质量,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所持的定义往往存在差异。

    这种质量观的不同又决定了监测与评价标准的差异性。

    那么,

    基础教育的质量应该如何定位呢?必须看到,不论教育目标有多大差异,

    教育价值观有何不同,

    都不能否认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活动的核心产出是学生。我国从事基础教育的每一所学校所开展的工作、每一个教师所进行的劳动都是为了保证针对学生而存在的教学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因此,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最终体现于该校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

    我国制定的教育方针对于基础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质量是有明确要求的,而对如何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实施素质教育也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根据这种理解,要界定基础教育质量,

    可能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对于教育提供者来说,

    教育质量应指教育的成果或结果达到国家教育目标所规定的标准的程度(包括学校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等)。

    、对于教育接受者来说,

    教育质量应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素质状况,对应于教育目标、要求以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所达到的程度与水平。

    、对于教育评价者来说,教育质量应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测量与评价,以及由每一个学生个体汇聚起来的每一所学校学生群体状况的衡量与比较。这种综合测量与评价,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定与全面发展的要求,

    应该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水平,而不能只是其中的某一项,

    比如只考量学科课程的文化书面考试成绩。

    遗憾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不少地方的中学对于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对其自身质量观的把握也产生了失误,并由此导致质量检测与评价标准的异化。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各中学都热衷于以高考成绩来评价自己的教学成果与办学成就。每年高考一结束,

    校与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就开始互相比较“上线率”、“升学率”,比较全省“状元”、“单科状元”、全市“状元”、全县“状元”等等,这些指标甚至决定了校领导的进退荣辱以及对教师的奖励程度。使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依据,严重地扭曲了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干扰了中学既定教育目标的实现。

    当然,不可否认高考成绩是中学教师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中学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之一,间题的实质在于,

    它毕竟只是某一方面的成果,仅以这一方面的成就能够反映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吗?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真的就只有依附在高考身上才能体现吗?

    高考能作为对中学和教师进行管理和问责的唯一依据吗?答案自然都是否定的。

    二、高考不能替代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对于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当然都要通过一定的测验(也就是考试或考查)来得出结果,

    才能产生具体的评价标准。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考试,

    其特点也不同,所得出的结果也必然不同,最终也决定了评价结果的不同。

    高考,全称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这是我国确立的一项专门为普通高校选拔人才而组织的考试。它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态是一种“选拔性”考试,

    就是要把整个考生群体通过这种考试形成必需的、合理的“区分度”,也就是要人为地把考生分成为“三、六、九等”,从而适应高校招生的“分数优先、择优录取”的需求。

    这种选拔性考试由于有了“区分度”的要求,对试卷的难度系数以及考生群体“及格率”就有相应的规定,

    因此根本无法科学地、准确地反映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学生所具有的实际能力与水平,甚至常常会出现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的现象。为了达到合理的区分度,许多通过率(或者称之为及格率)高的试题就不宜采用,一般选择通过率为%一%之间的题目。

    中学课程标准规定的一些重要内容,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导致试题通过率会比较高反而难以进入高考试卷。

    尽管一再强调要依据中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来制定考试大纲和编写考试说明,命题中不能“超纲”,不要出“偏题、怪题、难题”,但是受难度系数的客观制约,

    不出一些“难题”是不可能的。

    另外,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考尽管在不断地进行改革,

    但至今仍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笔试,所检测到的只不过是学生对学科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尽管兼顾了一些对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检测。但这种检测结果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

    从而也就难以对一个学生群体进行全面的正确评价与比较。

    高考虽然有着这些局限性,但它毕竟是在同一个标准、同一种条件下让学生自主竞争,反映出来的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具有相对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而“公平、正义”又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是社会成员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所以高考能够获得社会成员的高度认同。再者,从历史经验和现实条件来看,

    也还没有其它的形式可以取代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理想形式。所以,尽管高考也招致不少批评,暂时还是不能废除,

    仍需继续对其进行改革。

    然而高考的性质、特点、作用决定了它的考试结果与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应有之义无法吻合,因此绝不能让高考替代基础教育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三、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升学教育”既然不是基础教育办学活动的全部目的,

    甚至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质量观相抵触,高考由于自身的缺点与局限性更不能作为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检测与评价的工具,那么基础教育如何尽快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呢?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不断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教学改革,也始终坚持不懈地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反对把学校的工作绩效和教师的劳动报酬与高考挂钩,但收效甚微。

    反而出现一种怪象,一方面是口诛笔伐高考的“指挥棒”作用,

    把追求升学率现象,

    把互相攀比、互相竞争的压力和苦衷都归究到高考身上,认定“高考”是罪魁祸首;另一方面又把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奉若“神明”,恨不得把它运用到极致,让它产生最大的功效,

    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紧盯高考、研究高考、应对高考的机制与措施不断健全、完善,

    以致“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成为长盛不衰的潜在规则,教学研究演变成高考研究,

    教学质量检测演变成模拟高考。究其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应该是基础教育尚未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伴随着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取得了不少历史性的成果,但也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教学改革的长期不稳定性。每隔几年,就推出一轮改革,

    往往旧的改革成果还来不及总结、稳定和延续,新一轮改革又启动了。在这种不稳定性的制约下,自然无法建立起稳定的质量评价体系,也就不可能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借用“高考成绩”这个很不合理、很不全面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衡量、比较和互相竞争只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当前基础教育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时候了。这基于以下三点依据:

    、课程改革的规范性。我国已在实施新轮中学课程改革,

    明确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改始终秉承这样的理念:教育的成功不仅仅是一张高分数的成绩单,也不仅仅是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培养一个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的人。

    因此要从以升学论英雄转到以综合素质论英雄的轨道上来。

    新课程标准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

    是国家教育部门管理和评价中学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制定考试评价标准的依据。它确立了一种新型的行为规范并具有法定的性质,

    必须坚决执行。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几个方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了课程的目标,并且对各学科内容领域都有很详细的要求,这就为建立基础教育自身的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确了具体的规范要求。基础教育必须以新课改为契机,尽快建立自身对中学教育阶段的质量评价体系。

    这个评价体系就其本质特征和基本形态来说,应该与高考完全不同,是一种“水平性”的考试与测量,它应该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纸笔考试外,

    还要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各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

    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并通过对同一所学校学生群体的分析与评估,

    来检验和比较学校的工作成果,

    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真正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努力实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宽厚基础的教育目标。

    、高考发展态势的严峻性。就高考而言,

    年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

    过去年来,我国致力于分步推进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义务教育,

    逐步普及高中教育,

    同时也在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因此,在高中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得到迅速的扩大。

    以福建省为例,

    年全省考生万多人,高校只能招收万多人;而年考生为.万人,

    高校则招收.万人。同时,还有一个新情况不容忽视,

    即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之后考生数量却开始减少。根据福建省教育厅教育统计资料显示,年福建省应届高中毕业生数达到历史最高峰,从而也是高考考生数量的最高峰,高达.万人,

    同年招生.万人;年高考考生数在历经十几年持续抬升之后开始出现历史性的下降,比上一年减少.万人,但是招生数反而增加.万人,

    年的考生数和招生数之间只相差万多人了。照此趋势发展,今后几年,

    高中毕业生数还将逐年下降,招生数和考生数将逐年持平。面对这种新的发展态势,迫切需要对高考进行体制性和机制性的改革,

    否则其也就失去了“选拔性”考试的功能与作用。而这种改革的战略选择,

    从我国现有的国情出发,比较可行的是实行“高端多元、中端稳定、低端放开”,即把““,

    ””等一批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作为“精英教育”的基地,视为高端,坚持以国家统考统招为主,辅以保送生、特长生等多元化的选材形式,

    培养国家需要的一流的专门人才;把其他的本科高校视为“中端”,在国家有关机构的指导与规范下,由各省自行组织考试与招生,

    立足于培养当地社会大量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而高职高专院校则作为“低端”,突出其自身的技能性与实践性,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因而在招生上要“放开”,

    不能再像现在这样都凭一张文化考试试卷来选拔,应该由高校自主招生,即由高校根据考生在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教育成绩,

    辅以必要的实践技能测试来选择。届时,基础教育的质量评价结果必定会在高考高招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甚至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显然,

    由这种发展变化了的客观条件所决定,

    今后高考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为中学提供互相比较和评价的某种标准和条件,因此基础教育需要尽快建立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才能帮助推进高招改革。

    、管理方式变革的制约性。长期以来,高考考生的成绩都是由省里按地区逐级下发,最后由县一级招办统一打印高考成绩单送达考生。

    正是在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各校之间、各市之间都可以很方便地获得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与竞争,以致县里可以据此给教育部门以及中学订立“上线率、升学率”之类的责任目标并进行考核与奖惩,甚至中学也会据此给高三年段的年段长、班主任和各科课任教师订立目标和进行奖惩。

    从年开始,福建省高考建立了网上信息查询系统,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高考成绩的获取方式由之前的逐级下发改为考个人凭自己的账户与密码直接上网查询并打印,这就在客观上阻断了以高考成绩作为基础教育评价标准的源头,

    有效地制约了互相攀比的现象和借此实施片面评价与奖惩的行为。

    不过,

    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机构乃至学校抓教育质量并没有错,反而是十分必要的,不抓才是失职行为,

    关键是怎样抓。不管是“升学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需要对其进行监测、评价与管理,

    放弃监测与评价也是一种缺失。现在连原有的高考成绩这个参照物也失去了,又该用什么对班级、年段和各地之间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呢?因此,

    建立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进而确立基础教育的质量评价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篇

    [论文摘要]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山东省要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几乎很困难,怎样缩小区域间的教育不平衡,挖掘发展基础教育的有利条件,

    是山东省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出发点,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措施,

    希望能给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山东是一个经济大省,

    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为发展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现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有的教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具体而言,

    教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是基础教育不平衡的一个表现。为此,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

    一、山东省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

    (一)蓬勃的经济发展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省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走到目前的水平,是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已改制的省重点企业有.%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

    全省已有上市公司多家,

    数量居全国第位,流通股总数超过亿股。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在这样经济发展背景和条件下,

    山东省教育的发展,无论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

    还是师资配置等方面都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二)丰富的传统文化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气氛

    自古以来山东就被成为人美物丰、山灵水秀之城,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富饶的人化自然。山东地区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数千遗址却证明这是一个文化发达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其中,最为璀璨夺目、最核心的是儒家文化。

    在中国历代杰出人才名录中,都占全国之首。

    加之山东父母对教育的特殊重视,特别对于孩子教育的投入,

    在这种环境下,促进了当地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

    从现代政府职能管理上来说,政府提供社会公平和资源的均衡配置,

    而市场提供经济效率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山东省政府等领导对于教育的关注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重视,为山东省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舆论氛围。

    省政府把科教兴省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战略,

    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积极实施政策倾斜。

    二、山东省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建议分析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内规划和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首先要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优先发展义务教育。要将义务教育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不断加强政府的责任,发挥政府统筹与协调的作用。其次要依法加大投入,

    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资基础。政府部门要提高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保障范围,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向农村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

    促进教育公平。最后要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政府要拉动社会、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扩大教育融资渠道。

    (二)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义务教育发展实施分区规划,

    分类指导

    目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应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呼应、相协调,

    发展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创造出一条均衡发展与优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让尽可能多的人享受到好的教育。

    山东省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有一定的区别和差异性,这必然会影响到各地的基础教育,为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就应因地制宜,实施分区规划,

    分类指导的方针,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要大幅度增加教育基础设施,完善经费补偿制度,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切实采取有力措施,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三)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教育预算过程中要加强农村和城区薄弱学校建设,

    坚持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对初中进行相对公平的生源分配,立足办好每一所学校,

    着力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缓解初中的升学竞争压力,深化高中招生改革,

    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障碍。各地要严格依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编制本地区村小布局调整的总体方案,

    并按“一次规划、分类达标、典型引导、示范导向,对达到基本标准的学校授予“合格村小”,达到较高标准的授予“示范村小”,要改革村小的管理制度,

    在考核评估镇中心小学时,将重心放到其下属小学、对通过考核评估的学校给予褒奖。

    (四)完善机制,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

    从整体上看,

    基础教育均衡是全方位的均衡,因此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第一,

    加大弱势群体的资助力度,

    认真做好免费义务教育工作,对低保家庭、特困家庭提供必要的补助,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搞好特殊教育办学条件,让全社会积极投入到这项活动中去;

    第二,加强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管理工作,

    要让外来务工子女享受到同等的教育,同时要制定相关的政策,

    规范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另外各级教育部门要做好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检查与指导工作,进一步促进办学质量。

    (五)加大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力度,

    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

    学校要围绕新课程标准,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保证就是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深化教学改革。

    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便于学生获得新旧知识和感性知识,

    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认知规律。

    其次要优化教学过程,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具体而言要强化教学目标意识,

    强化反馈矫正意识,

    树立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总之学校要以校本课程的建设为核心,以校本管理为纽带,全面推动学校的自主发展,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