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范文精选3篇(全文)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2-14 19:03:52

导语:读后感

本命年的回想篇1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文章是作家刘绍棠在花甲之年创作的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散文。《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依靠童年视角,抒写了故乡新年所具有的独特、热闹的风俗习惯,情绪基本是欢快而温馨的,读者也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那种“返老还童”的特殊感悟。

我们都能够了解到,不同作者如果有不同的情感,那么受情感影响,其回忆文本也会呈现出完全个性化的色彩。比如巴金的很多作品都是反映和封建旧家庭相决裂的;鲁迅的很多作品虽有反映童年友情和温暖的意味,但其笔调却更多深沉感慨。那么刘绍棠这篇《本命年的回想》又是什么样的色彩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还是要从下述几个维度加以解析吧。

一、新年的“发烧”

按照作者的描述,几十年之前,在全部腊月的时间里,京郊运河家乡,已经有了越来越浓厚的过年氛围,这种氛围是处在升温状态的:“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在一句话里面接连运用了“预热”、“增温”、“红火”、“发烧”等词汇,让腊月整月的行动过程置于叙述的纲要控制之下。

具体地讲,在腊月初一的时候,当天晚上每家都会炒年货,过几天以后又会吃腊八粥,这分明是对大年的“预热”;而等到腊八粥喝完,各家里又都会买糖果、挑绒花……年味儿变得更加浓重,“增温”明显;待到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节日氛围变得“红火”起来,无论是送灶王爷,还是换门神,都让人有新年来临之感;最后的“发烧”是守岁和拜年的活动。在作者笔下,《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文章写出了春节时期的完整活动,这些活动是作者父老乡亲祖辈相沿的,这“发烧”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形象地反映出过节氛围之热烈,一方面也是作者情感态度的必要载体。

二、故乡的“风味”

在当代乡土文学作家里面,刘绍棠先生无疑是其中的举旗者,《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文章重点摹写京郊运河故乡的过年场景,文笔生动道来,犹如一幅幅风俗画面,“乡土风味”自然非常浓厚。比如奶奶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炒玉米粒儿的场景就是其中的典型范例,另外像送灶王爷的场景,虽然稍显过时,但其中蕴含的虔诚之感又是令人怀念的。除此以外,像“年根”、“小疙瘩鬏”、“蹲篱笆根”、“脚丫子朝天”、“天麻麻亮”等一系列词语的灵活应用,其中所展现出的北国乡村风情是相当浓郁的。

应当说,《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文章里所描述的对大年的点滴回忆,都是民风民俗图画的一部分,这些描述让作者当之无愧地成为“京郊风俗画家”。而作者的这些描述,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则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带领学生从专业视角进入本文,相信定可入宝山而不空回,从中截取到许多有意义的东西:比如教师可以站在社会功能的视角,带领学生进行节日方面的研究,分析人们为什么要过节,过节在故乡的“风味”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等,诸如此类问题,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具有启发性的。

三、笔下的“童”和“老”

《本命年的回想》是作者年届60时的回忆往事之作,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自然包括童年和老年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相辅相成,都有可堪回味之处。

在童年方面,“童”字所体现出来的应当是一种愉快和兴奋之态。在小孩子那个年纪,最重要的是过春节有吃的,比如炒货能够“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而腊八粥则让我“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除此以外,过年还有穿的、有玩的、有“装满了荷包”的压岁钱,这些从儿童视角写出来的内容,满是纯真与热烈之感。在文字里面,作者身处小时侯,其回想过程是快乐的。

而在老年角度看此文,则又是另外一种味道,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即将进入老龄阶段,实际上刘绍棠创作这篇文章一年之后即病逝了。写文章的时候,作者已经远远不是昔日运河故乡的儿童了。因为经历了人生巨大的改变,再加上世风与人心同几十年前存在着天渊之别,作者的心境当然不再是童年的心境。作者创作文章的过程,相信也是用近乎琐碎的回忆方式,享受着曾经的快乐二年级作文大全时光,那时是没有伪善的、没有欺诈的,其中包藏的纯朴和本真,是值得深切怀恋的,这种老年对童年的怀恋,更是值得读者细细品味的。

刘绍棠先生曾有“天才神童作家”的美名,他同时也是一位真正的以民俗创作著称的作家,其作品像《花街》《鱼菱风景》《渔火》等,都是现代中国在乡土文学方面的奇珍。不管是小说创作还是散文创作,刘绍棠先生都极力关注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使乡土风味真实地呈现于其文字之中。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面选择的这篇《本命年的回想》,完美地展示了作家在乡土文学创作方面的优势,刘绍棠用其妙笔,给读者描述出一幅北方大地的春节画卷,无论是其中的“发烧过程”,还是“乡土风味”,抑或是作者本人对于“返老还童”的怀想,都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天山初级中学(225651)

本命年的回想篇2

  充满稚气的眼中闪动着好奇的光芒,倔强的嘴角微微抿着,脑袋上竖着两只羊角辫,忽高忽低,像个快乐的小精灵。

  以前的我完全是个单纯的丫头,相信嫦娥玉兔的存在,整天乐呵呵地捧着童话书,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念着,期盼长大,憧憬未来,

  坐

  做

  着很可爱的梦。但是十二岁那年,我明白了很多……

  那天我生日,爸妈都没有回来,我孤单地独自守着冷清的家面对苍白的墙壁,终于无力的看清:原来现实没有童话书那么好看……(

  很好的转折句)

  过了很久,星星都躲到月亮阿姨的臂弯里沉睡了,妈妈才拖着疲惫的脚步回来,沉重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

  我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特别观察了妈妈的脸色。妈妈的脸上布满乌云,阴沉沉的,一触即发!我害怕的转过头不敢再看。这时,妈妈看到餐桌上一片狼藉,一下子火了,开始像以往一样唠叨起来。于是,一场可怕的“长征”开始了……

  等妈妈唠叨完毕后,我舔了舔干涩的嘴唇,低头小声说:“妈,今天还买蛋糕吗?”

  妈妈快速地扒着饭说:“蛋糕有什么好吃的?”

  我听了这话像触电了似的,一声不吭地低下头使劲扒饭,最后终于鼓足勇气抬起头直视妈妈的眼睛说:“妈,但是我想好吃蛋糕啊,没有蛋糕的生日有什么意思呢?”

  “问你爸去。”妈妈面无表情地说。

  我低着头,慢慢地走向卧室。这时,爸爸刚好回来了,手里拎着一个大蛋糕,我的眼睛刷的一亮,刚才的不愉快全都消失瓦解了。我满心欢喜地接过蛋糕,乐呵呵地准备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品尝,庆祝我又长大了一岁!

  这时突然听到客厅里妈妈和爸爸又为了一件小事而争吵了起来,爸爸好像还动手打了妈妈……我的身子立刻僵住了,手中的动作定格在空中……他们每天都这样吵来吵去的,就连我过生日还要吵架……我“霍”地一下站了起来,流着泪冲出家门大声喊:“吵吧吵吧!每天都是这样,再吵会连家都吵散了!……”

  (孩子的愤怒与失望)

  爸爸和妈妈的吵声戛然而止,呆呆地站着,一动不动……

本命年的回想篇3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命年的回想》,随着著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到他的家乡――北京郊外运河边的村庄作一次民俗风情游,去过一个旧时的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板书课题)

师:谁能告诉老师题目中的“本命年”是什么意思?

生: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

师:第一个“本命年”是几岁?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分别是12岁、60岁。课文最后一段有说明。

师:大家知道过本命年有什么讲究吗?

生(讨论):红腰带、红裤头、腰上系钱……辟邪、祈福。

师:看得出同学们都经过了认真的预习,那么我们下面一起来做几道练习题,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如何。(出示检测练习)

师:同学们,作家刘绍棠的家乡过年时,年味很浓,而且比起我们城市过年要热闹多了。他们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了,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在忙些什么?请大家放声朗读,在朗读声中观摩农家过年的活动。文章介绍了旧时过年的哪些习俗?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生: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杀牲畜、备糕点、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拜新年。

师:观摩了这十项过年活动,你们最想参与其中的哪些活动?说出你的理由。

生:我最喜欢的是“送灶王爷”,在灶王爷的嘴唇上抹点糖,就能骗他上天说好话,这些神仙居然如此好糊弄,多好玩啊!……

(学生畅所欲言)

师:过年这么热闹,家人团圆,大家的心情也格外舒畅。想一想,过年的习俗中寄托了人们哪些美好的愿望呢?

生(讨论交流):一家团圆,身体健康,来年好运,邻里和睦,恭喜发财……

师:是啊,刘绍棠的家乡过年可真是热闹啊!那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自己家中过年时会有些什么活动吗?比较一下,看看和作者的家乡习俗有什么不同。

生:看电视,春节联欢晚会。

生:电话、短信祝福拜年,方便的很。

师: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不少人将我们民族的习俗抛之脑后,却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而且还搞得很隆重。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生:我觉得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应该维护本民族的文化,继承民族习俗,不忘祖先。对于西方的节日完全没有必要去热捧,那是很浅薄的,也会被西方人耻笑,因为他们会认为我们没有骨气,连自己民族的根本都忘了。

生:我觉得可以过西方的节日,让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有什么不好?再说了,本民族的节日也不是不过,可是你们看看,像端午等节日,我们国内有多少过节的气氛呢?本身自己不重视,当然传不下来了!

……(师生共同探讨、交流)

【课后练习】

调查家乡的民俗风情,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意义的节日,将过程写下来,与同学共享。

【教后评析】

教者在教学中没有满堂灌,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想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精神。

其一,设身处地参与过年

学生对过年一向很向往,也很喜欢,他们很乐意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因此,课堂气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生很活跃,积极动脑,思考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对课文的分析大都很到位。这一环节的设计效果好得很。

其二,说自己的过年

说到联系自己的过年,同学们很有兴趣回忆,并且积极向同学炫耀,以显示自己的年过得很有意义,很好玩。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们发言踊跃,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再与课文进行比较,印象更为深刻,与老师一味强调不可同日而语。

其三,辩论中西节日

中西不同的文化方式对学生们影响也不同,绝大多数的学生本着爱国思想,还是站在维护本民族文化的角度,积极倡导宣传、继承民族文化,反对西方文化入侵,发言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力求必胜。少数学生追求潮流,喜欢西式文化,也有各自的理解,自是不甘示弱,拼命反驳,因而场面十分热烈。教学效果自不必担忧,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对课文的拓展,同时也是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课堂本是学生的,我们理应让课堂重回学生的手中。教者为课堂主宰的时代已不适用现下潮流,学生已经成为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和学生一起追随作家刘绍棠的思绪,去他的家乡逛一逛,同时也在课堂上去看看学生如何一展自己的风采,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从而也更好地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精髓。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