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高二作文

【刘少奇新闻思想概述与评析】刘少奇传简介

全民阅读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2-25 15:04:21

【刘少奇新闻思想概述与评析】刘少奇传简介

发布时间: 影响了: 人 校园安全作文

摘 要:刘少奇同志的新闻观涉及了很多方面,不仅谈及了新闻的真实性、新闻舆论的方向,同时也对多种新闻媒体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要求,其新闻思想被学人评价为“特色鲜明,富有创见,自成体系,务实开放,乃国之瑰宝”[]。在他的革命生涯里,他灵活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入到实践中,不但创办了许多报刊,还大力支持很多报刊的发展,关心它们的报道及其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并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刘少奇同志为中国报刊事业尽心竭力,他的新闻思想是我国报刊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刘少奇;新闻思想;评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刘少奇新闻思想产生的背景

刘少奇同志的新闻思想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以及列宁的党报理论,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和党的新闻实践形成发展而来的。马克思的自由报刊理论、无产阶级党报理论、列宁的党报思想等,都为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了理论基础,剩下的就是实践和经验的总结了。年,刘少奇同志领导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时期,《安源旬刊》的领导工作以及华北《工人周刊》特约通讯员的工作是他新闻实践的开始,其后的年,他领导了机关刊物《出路》,年支持邹韬奋创办《生活日报》,年他先后领导了《抗敌报》、《江淮日报》等多份报刊,并在报刊上发表过大量的文章,在创办报刊时,他十分重视报刊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利用报刊指导革命工作,直至年,他的新闻工作和新闻思想大部分都呈现鼓励和支持的态度。

年至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但同时,新闻报道脱离实际、盲目效仿、教条主义和党八股都十分严重,作为主管新闻工作的领导,刘少奇同志意识到,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改革党初中说明文作文的新闻体制,转变工作思路,因此在这一时期,刘少奇同志的新闻工作和新闻思想多呈现批评和指正的态度。刘少奇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三次谈话,正是他对新闻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概括和反思,对于整个新闻界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

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刘少奇同志这些远见卓识的新闻思想同他本人一起受到了四人帮的破坏。在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控制下,我国新闻事业成为他们煽动极左思潮,鼓吹个人崇拜,阴谋篡党夺权的舆论工具,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备受摧残,优良传统遭到严重践踏。可真理往往是经得住时间的捶打和考验的,刘少奇同志的新闻思想没有淹没在文革的浪潮中,并且放在今天来看,他仍旧不显得落后,其对于当今新闻传播学领域乃至新闻实践工作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教育指导意义。

二、刘少奇几次谈话中的主要新闻思想概述及评析

(一)新闻报道要真实、客观,为读者服务

几十年来,我们的报纸,特别是我们的党报,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通常情况下,各个报刊都有着自己明确的读者定位,都本着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到最好。可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利益驱动下,不乏有报纸赚取利益的同时忽视了职业道德,编造假新闻吸引眼球,大篇幅地刊登广告,全然不顾对读者造成的影响。比如有些报纸用整整一两个版刊登多种性病治疗广告、减肥药广告,其中很多都有夸大事实,过分宣传的嫌疑,给读者带来的危害不可估量,就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有新闻的危害比没有新闻的危害还要大。新闻工作人员在撰写和选取新闻时,不知道哪些新闻是读者真正关心和需要或想要获知的,对于这一点,刘少奇曾说,新闻工作人员“要很好地研究报纸的需要……适合报纸,自然最后是适合读者的需要。你们要调查报纸的读者对象,究竟某一家报纸的读者是些什么人,他们的要求是什么。”但也不乏很多报刊即使知道了读者需要什么,可在报道的时候缺乏自己的特点,一味地在形式上下功夫,忽略了运用文字语言的灵活表达来塑造报纸的形象,使报纸上的新闻花里胡哨,鱼龙混杂,同样也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刘少奇曾这样指点新华社的报道:“新华社的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和其他通讯社相比,尽管观点不一样,但是新闻报道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这就能在世界上建立威信。”从刘少奇同志这些简短通俗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适合报纸的,适合读者的,才是最好的。刘少奇同志的这个观点,放在今天仍旧意义非凡。如今新媒体迅速普及,读者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报刊更是名目繁多,而如何提升报纸的质量、树立别具一格的特点却不乏服务性、可读性,是报纸值得思考的首要问题,也是报纸继续存在的理由和正确的发展道路。

(二)报纸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这里之所以只说报纸,是因为在当时,报纸是最主要也最普遍的新闻媒介。年,刘少奇同志指出:“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人的“耳目”是用来听和看的,“喉舌”是用来说的,那么“报纸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顾名思义,就是报纸要把听到和看到的关于党和人民的现状,说出来,这样就起到了它的作用。可说要怎么说呢?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刘少奇同志对在场的记者说道:“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戴有色眼镜。群众对我们是反对就是反对,是欢迎就是欢迎,是误解就是误解,不要害怕真实地反映这些东西。”但这种反映又不能盲目,更不能断章取义,因为政策的制定是需要考虑这些真实的声音的。同时,对于党的政策要认真研究,深刻理解,只有媒体理解正确了,报道才能正确,人民才不至于误解党。刘少奇还指出,新闻媒介与其他联系群众的方式,如人民代表大会等相比,有着传播及时性、连续性、广泛性的优势。也正是因为这种优势,媒体才更应该做好这项“喉舌”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避免党和人民产生矛盾,或是党的政策人民不理解,而人民的不理解党又无从知晓,以致引出诸多不和谐因素,影响人民的生活,不利于党的工作和国家及社会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