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高二作文

总体城市设计案例范文

全民阅读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12-10 14:52:20

总体城市设计案例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建筑学,城市设计,教学改革

中秋节的日记200字

引言

“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设计师能够始终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去思考设计对象,

能够从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绿色生态等角度切实地去应对现实社会环境中的具体问题,

城市设计是联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重要纽带。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发展至今,

在指导中西方城市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特色营造、传统风貌保护、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区场所空间营造等方面[]。城市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其课程体系通常包含城市设计概论(理论课)、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实践课)两门主要课程以及城市设计相关专题。目前的城市设计教育延续传统的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学生较为注重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注意力和着重点大多落在建筑空间及形态组合的“创新”上,而相对忽略甚至无视周边城市环境、居民风俗习惯及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延续。

实践活动为城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设计实践层面而言,主要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概念性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等;

)详细规划层面的地段级城市设计、街区级城市设计、旧城有机更新等;)具体建造层面的城市小品、广场、公园景观等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等。当前,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结合具体设计项目,

加强设计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状环境、挖掘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充分理解城市、建筑与人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当前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议题[]。

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城市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城市面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在全国各城市不断涌现,

其与周边整体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不相协调也越来越多地被公众关注,不断挑战着公众的审美底线。

因此,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的建筑实践往往容易走入误区,忽视宏观的城市环境,而沉迷于建筑单体的创作。奉献精神作文

因此,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应加强“城市思维”的培养,而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

“城市设计”获得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传统的培养模式势必随着设计实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本科阶段城市设计教育中,适时的培养基于城市思维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而影响其后续的建筑设计实践尤为关键[]。

城市设计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实践中被人诟病的问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追根溯源,专业教育的误区及对人才培养的片面甚至错误导向责任无法推卸。当前建筑学本科培养模式中,

建筑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安排通常是按照项目类型难易程度逐步深入的,而城市设计相关课程往往在高年级独立设置。

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课题也独立设置,

缺少必要的联系,而从细部入手的惯性建筑思维已经相对定型,使高年级学生较难理解或接受近似“变革”城市设计思维,

也较难充分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由于不能充分认识或接受从“城市思维”来指导建筑设计的新设计手法,

从而其从复杂城市环境入手来分析解决建筑问题的能力也较弱,导致往后的工作实践中建筑较“自我”,

成果说服力不强[]。目前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合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的城市设计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城市设计概论》课程以理论讲授,原理讲授为主,结合教授设计方法;

而《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结合具体实践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是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的具体运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

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强调城市设计的内容、设计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

而对案例的分析往往更加注重平面分析层面,从而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教条的学习案例,只注重案例形式学习,

而对案例内涵挖掘不够,运用到课程设计中往往就容易忽略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公众的参与,导致片面的案例学习;

此外,许多学初二期末考试作文生过分强调“设计创意和设计理念”,而忽视了对基础资料的调研分析,造成创意和理念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地[]。

为此,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完成好因地制宜的城市设计作品,对今后培养优秀的城镇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基于实践教学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结合设计项目实施环节,

强化实践控制要求

我校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安排在大四年级,《城市设计概论》开设在先,

《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环节在后。而在课程实际教授过程当中,

学生较为教条的理解课本及教师讲授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运用的都是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具体形态设计,这就使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常常忽视,

缺少对地块周边区域乃至是更大层面的认识,缺乏对城市设计实施策略的深入了解,

对实践项目的推进过程缺乏整体认识。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在方案设计层面过分注重设计概念,而缺乏对实际项目的可操作性的考虑,最后设计变成墙上的一张“蓝图”。

因此,在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践中加重实践环节的比重显得尤为必要,如实地踏勘调研阶段加强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

搜集项目基地的历史环境、风俗习惯、地域特色等资料。与此同时,

在现状调研的过程中注重任务的合理分配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让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设计与管理工作的流程[]。

.结合设计项目推进过程,

着重沟通交流能力培养

城市设计项目的推进过程,

包括现场踏勘、资料搜集、问卷调研、方案生成及成果交付等,同时也包括贯穿设计乃至实施全过程中的与各方沟通协调的过程。城市设计成果不仅是规划设计师个人设计理想的表达,同时也包括了与委托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公众等进行多次讨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

是规划设计师解释、坚持甚至让步的结果[]。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今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能自如的面对各方的质疑,并有充分的应对能力。

在教学环节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注重现状调研环节的训练。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前期阶段,

专门安排了综合调研作业,调研的对象就选择在设计地块,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并做汇报交流。由学生分组进行,时间安排周~周。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基本的调研方法、手段,并鼓励创新调研方式方法,

以及调研过程中对现状问题的敏锐洞察力。

同时,

学生在调研和访谈过程中,就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这对其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提升大有益处,

并直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这对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们而言,将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成长机会;其二,在设计过程中,

分阶段设置多种形式的汇报答辩。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通常分为现状调研阶段、一轮草图阶段、二轮草图阶段、正式成果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多方沟通能力,在每个阶段结束时,

均安排一次公开的答辩,其他同学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作为甲方、行政主管部门、专家以及公众等,站在不同的立场,提出尖锐的问题,在与答辩人唇枪舌剑的交锋中,

学生们不但很好地训练了思辨及表达能力,

还能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相应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结合设计项目利益协调过程,

注重综合决策能力的培养

城市设计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利益相关方综合协调的过程,各方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甚至风俗习惯也各异,均有各自的利益诉求,

都希望自身的利益得到维护,话语权得到关注。社会文化的魅力,

在于其包容性,

在于多姿多彩文化及风俗恰当融合。而城市设计的核心就在于其协调及决策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协调及决策能力,

我们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尤为注意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搜集整理实践项目中的中标及陪标方案,让学生进行详细分析,

提交简要的专题研究报告并进行简要汇报,

点评过程中特别强调“参考答案”观念:即设计方案没有“标准答案”,

没有终极蓝图,

更谈不上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结合不同立场,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其合理与否。要使一个设计成为“优秀设计”,就必须综合各方观点,

协调各方的矛盾甚至冲突,

并综合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设计及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

让学生们明白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灵活性,结合利益协调过程,逐步培养其协调与综合决策的能力,

为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做好充分的思想及行动准备[]。

结语

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当前部分地区城市缺乏特色、建筑求新求怪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结合我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提出了结合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践教学思考。

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

笔者的部分思考及教学实践也处于探索阶段,

需要结合各高校城市设计课程成功的经验加以整合和优化。

参考文献:

[]汤慧,宁启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山西建筑,,():-。

[]王引,

袁方。见微知著设计有道———城市设计专题会议综述[]。城市规划,

():-。

[]雷捷。结合实践、强化特色———《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

[]李昊,裴钊,鲁旭,等。结合设计竞赛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探索———以年度第届国际建协世界大学生竞赛为例[]。建筑与文化,

():-。

[]肖哲涛,郝丽君。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华中建筑,():-。

[]何韶颖。结合实践的“城市设计”教学新探索[]。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总体城市设计案例篇

了城市设计目标在城市设计全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确立城市设计目标的方法及切入点。

关键词:城市设计目标;黄骅市中心区;生态智城

:,。。

:;

-;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城市设计目标理解

我国的城市设计不具有独立的运作体系,

它可以贯穿于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之中,也可以独立编制,但不具有法定作用。城市设计与控规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它可以在控规之前、过程之中以及在控规之后编制。

但是,不同阶段的城市设计作用不同,

偏重的内容方面也有所不同。

控规前期的城市设计偏重战略性的设计理念和构思。

目前我国许多新区在编制控规之前或同时,进行独立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或城市设计招标,

这类规划设计更偏重功能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为控规编制内容的合理性提供科学分析,

包括功能布局、容积率、建筑高度、开敞空间等,给予法定规划前瞻性和战略性建议,使之能够更正确地落实和实施。

贯穿于控规中的城市设计,主要研究一些专项内容,如风貌特色、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开敞空间和步行系统等,

为规定性指标的确定提供城市设计上的依据,或者作为指导性内容进行设计引导。

控规之后的城市设计具有两种功能,

一种是深化控规内容,为实施管理服务的功能,

即技术功能;另一种是彰显文化人文特色的功能,即文化功能。

前者给予城市设计可操作性的理性主义色彩,后者赋予城市设计若幻若真的非理性主义魅力。这两种功能以“出世”或“半入世”的姿态在规划体系中发挥着作用。

在控规确定前的概念阶段,或者控规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城市设计出来确定方向和思路,

之后在规划管理阶段,控规又起主导作用。

在充分理解了城市设计的作用及其与控规的关系之后,再来看城市设计的目标。宏观来讲,

城市设计的目标大致可概括为以下点:()彰显城市风貌,增强城市可识别性()营造良好城市环境,

提供指导性概念,

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诠释、深化和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探索贯穿编制和实施的有效管理机制,促进规划管理工作发展。

而从城市设计方案确立阶段出发,则城市的宏观把握,整体定位,发展目标,

指导概念则是城市设计的目标重点所在。明确了城市设计的目标内涵,才可以将城市设计做到位,

真正发挥城市设计的作用。

以下以黄骅市中心区城市设计作为案例,

对这一城市设计的目标进行科学性评价。

黄骅市中心区城市设计解析

.背景分析

黄骅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西连沧州与石家庄,南接海兴县,

北与天津市接壤,并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黄骅市还拥有约.公里的海岸线,是华北地区陆上最近的出海口。

黄骅市地处生态湿地,

河道纵横;历史悠久,名人辈出;

自然资源方面,农矿盛产,

海产丰富。核心工业有三大支柱产业:资源化工业、五金制造业和塑料模具业。服务业方面有两大特色服务业:商贸业和物流运输业。

农业则主要是冬枣加工业。

从全国层面来看,

黄骅市自身环渤海的战略位置凸显,同时位于京津冀城市群内,

又面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宏观来看,区位优越性彰显。黄骅市应紧紧抓住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的机遇,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港口优势,主动与天津渤海新区对接,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互动和产业分工中去,形成重要的区域经济节点;

应利用环渤海交通走廊的建设,

充分融入一线城市群发展框架,同时依托三省两市的提升带动,成为区域资源整合、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黄骅港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港口,

如何依托港口由专业向综合转变为契机,以港兴城,以城促港,引导港口周边产业发展,打造黄骅港口服务后台,

将是黄骅中心城未来发展中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总体定位

通过背景分析,可以挖掘出黄骅存在六大发展优势:()战略优势:港口带动()交通优势:交通枢纽,

港口运输()区位优势:依托旧城,联结东西()生态优势:天然廊道,景观引导()产业优势:产业支撑,特色发展()科教优势:高校集聚,产研促进。

将理论与黄骅自身优势相结合,

可以提出三大宏观发展策略:()区域协同:协同产业布局,优化渔区联系()中心极化:极化优势功能,形成区域中心()三元共生:科技、自然、文化三元和谐共生。

规划整合黄骅市中心区的发展比较优势,

融入创新要素,结合对渤海新区的整体钻研,提出本次城市设计的总体目标:()智慧创新:形成财智要素汇集,自主发展创新的动力之源()文化休闲:设计现代服务集群,功能多元复合的魅力之都()生态宜居:打造水绿交融共生,

人文多元和谐的活力之地。

.方案剖析

整体概念性总平面图

黄骅市中心区规划结构概括为:

)一核三心,

一带两轴

规划以麒麟湾构筑城市核心,

功能辐射。规划商业休闲中心、行政中心以及体育中心,

通过南排河生态景观带、学院路城市发展轴、海丰路城市景观水轴等轴线共同构成城区基本架构。

)一湾引领,指状放射

规划依托麒麟湖及南排河周边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构建本次规划的生态休闲绿色核心区;以斑块、廊道和基地形成生态骨架,

核心放射多条绿色生态景观廊道,串联生态斑块节点,构成完整的生态网络。

)内外双环,板块联动

规划根据区域、城市的职能特点,提出中心区的主要功能设置,通过公共设施的带动,

内外环道路体系将不同的功能组团联系起来。

黄骅中心区规划结构图

功能布局方面,

构建九大分区,多元功能复合。规划强调功能的多元与复合,通过建成区、现代产业区、创新科技区、特色产业区、传统产业区等五大各具特色的产业功能集聚区,

促进经开区产业链的提升和集聚群的形成、并且配置文化休闲区和综合新城区,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必须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服务,整体构建七大功能板块,

多元功能穿插,促进经开区从传统产业园向产业新城转变。

黄骅中心区功能分区图

案例城市设计目标评价

该城市设计对黄骅市背景条件及现状条件进行了充分的踏勘调研和资料整合,并深刻解读了黄骅市相关上位规划,准确地挖掘了黄骅市由其区位条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其城市自身的资源、产业优势及缺陷。在充分分析项目前期内容之后,提出了宏观层面的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建设策略,进而深化到城市设计的总体目标。层层递进,体系明晰。

城市设计目标的第一层面为智慧创新:形成财智要素汇集,自主发展创新的动力之源。这一目标的确立源自黄骅市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产业优势,结合其自身城市性质,

进行准确定位,将黄骅市设计为发展创新产业,与区域进行经济、科技积极交流的智慧城。第二层面为文化休闲:设计现代服务集群,

功能多元复合的魅力之都。

这一目标更多从城市设计理论出发,在黄骅市打造现代城市风貌,

形成中心区多功能集聚的效果,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满足了市民文化休闲各层次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品质。第三层面为生态宜居:打造水绿交融共生,

人文多元和谐的活力之地。这一目标则巧借黄骅市优良的自然生态条件,将水、绿最大化引入城市中心区,结合田园城市相关理论进行设计,

不止保证了城市风貌,打造了城市景观,更提升了黄骅市的整体宜居性。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到黄骅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的目标定位明确,分三个方面囊括了一个优质城市应该具备的基本元素。而落实到具体的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案中可以看到,轴线的打造,

节点的确立,斑块的融合,功能的分区都是按照城市设计目标去进行布置。

发挥出了一个明晰合理的城市设计目标对于整个方案的引导性作用。

结语

一套完整的城市设计的精髓其实就是在于其目标所在。城市设计目标定位成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成功的方案建立在明确的设计目标之上,

而具体设计内涵的表达又需要通过设计目标来传达。

于是,

在做城市设计时一定要充分理解设计对象,对城市的背景,现状做充分的解读,

从而对城市进行准确的宏观战略定位,最终确立科学的城市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王其钧

[]《设计理想城市》刘亚波

[]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编制过程的探索朱峰徐克明

[]“内外兼修”的城市设计张秋凡

总体城市设计案例篇

关键词:南昌;控规;

城市设计运作

现代城市设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其理论和实践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伴随城市的高速发展,

城市管理者已意识到控规在城市空间塑造、建筑形态控制等方面的不足,纷纷利用城市设计来辅助城市管理,

各地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例如重庆市规划局将城市设计的部分成果明确地纳入到法定的控规编制中[],深圳市于年通过《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将城市设计融入法定图则[]等。

本文重点对融入南昌市中央商务区控规的城市设计运作进行分析,

结合实施的案例,

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

融入控规的城市设计运作特点

年,

南昌市启动跨江发展,

构建红谷滩新城,至年新城已成雏形。年至年期间,红谷滩新城基本实现了控规的全覆盖,

上述控规有效地指导了新城的初期开发。伴随城市建设开发的快速变化,地方政府企业化[]、开发行为复杂化、规划管理法制化,原有控规已难以适应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的需要,

控规指标的调整频繁,在年住建部开展的对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的检查中,红谷滩新城中土地出让前控规指标调整比例较大,这也是国内控规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的普遍困境,

总体来说,我国现行控规存在以下五个方面问题:一是控规编制组织粗放,缺乏统一的技术、管理平台;

二是与总规相脱节,偏重于地块控制;三是控规指标拟定的上位依据不足;

四是不分地区差异,雷同化、无差别的控制模式;五是控规调整导致控制总量的不断突破[]。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

目前控规的法律地位空前提升,

“控规成了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最直接的法律依据,是国有土地出让使用权出让、开发和建设管理的法定前置条件”[]。为适应新的形势,减少对控规的调整,南昌市规划管理机构在控规的基础上,

先后委托编制了多项城市设计,例如金融大街城市设计、红角洲沿赣江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前湖卧龙山景区城市设计等等,

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多项城市设计根据区域特点,

其编制的内容仍希望突破控规指标的界限,是否可以批准?如何批准均使管理部门陷入尴尬的境地,

为使此类城市设计具备合法性,最终管理部门还是执行对控规的调整程序。

为此,规划管理部门意识到在控规编制时应同步进行城市设计,这样控规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借鉴深圳市的做法,

年规划管理部门将城市设计融入到南昌市红谷滩中央商务区控规编制中。

.城市设计融入控规后在程序上更具有操作性

南昌市中央商务区控规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本和图则,

第二部分为规划研究报告(技术文件),在规划研究报告中含有专门的城市设计图则。上述两部分文件编制完成后报南昌市人民政府批准。

规划管理部门在出具土地规划设计条件(或选址意见书)时,

明确了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也明确了须满足城市设计的要求。

这样城市设计有效进入了“一书两证”为核心的规划管理体系,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城市设计融入控规后在技术上有效地完善控规

控规中地块的主要指标一般为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

这些控制指标往往只是简单的确定的数值。容积率的限定,只控制了建筑的总量,建筑密度的限定,

只控制了建筑在二位平面上的最大数值。显然,上述数值对建筑设计在二维平面及高度上的控制是不够严格的,在此基础上将会导致变动范围非常大的建筑形态,这对城市的整体形态控制十分不利。

城市设计主要研究的城市空间形态等方面内容,同步编制的城市设计在技术上可以对重要节点进行城市空间研究,

对一些区域的建筑高度、建筑形态均进一步强化,在技术上形成对控规的完善。

.城市设计融入控规后在机制上形成对控规的反馈

随着时间、外部环境、城市发展方向等因素变化,控规的指标体系不可能一直保持不变,

对控规中地块指标体系的调整可以从城市设计着手,

首先对城市设计进行新的研究和论证,在此基础上,

对有必要的地区可以科学地调整地块的指标体系,不仅仅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方面,甚至在建筑高度、建筑立面风格、交通体系等方面均做好基础研究。

显然融入控规的城市设计起到了先期作用,也为控规中地块指标的调整提供了参考,

形成了对控规的反馈。

案例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中央商务区控规编制后,城市设计成为了项目建筑设计的前置条件,

在实践中有效地指导了重点地区的城市空间构建和建筑形态塑造,下面就总部基地一期项目进行简要分析。

.总部基地一期案例

总部基地一期在控规中由两个地块构成,用地北侧临红谷五路,

东侧临碟子湖大道,西侧临卫东大道,地块之间为规划二路(图)。在地块出让时,

分成了六个小地块,每个地块用地面积约亩左右。

出让时在用地规划条件中明确了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指标等,也明确了须符合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的要求。

在程序上已经将城市设计纳入了规划要求,城市设计具备了法律依据。

该城市设计主要构思在三个方面,一是建构有整体感的街区空间,主要表现在共享庭院绿地,

对建筑的基座和塔楼位置进行控制;二是合理组织各类交通流线,地下室统一构建等;三是统一街区的建筑形式,

强调塔楼落地等(图)。

总体城市设计案例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理论课程;城市设计概论;开放式;教学模式

当今城市设计教育的背景

城市设计概念自世纪年代引入中国后,

国家建设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先后对城市设计立项进行重点研究,各高等院校也逐渐把城市设计纳入到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教学计划之中,并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设计教学体系。目前城市设计已成为横跨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新常态下,

中国城市建设进入有机增长阶段,过去大拆大建的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城市建设模式,全国上下都在探索一条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

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年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法规、行政和技术个层面推进城市设计[]。在此大背景下,

城市设计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城市设计教育体系的改革再次进入了政府、专家和学者的视野。城市设计教育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主要包括理论课和设计课两大板块。由于设计课在专业必修课中所占比重较大,且设置灵活具有较多创新改革的可能性,

往往更能吸引高校教师和学者的注意力,

在此方面已形成不少教学改革的成果。而理论课由于教学模式相对固化难有突破性改进,

在讨论城市设计教育时常常被忽视。本文根据作者对城市设计学科及教育理念的思考,

结合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的经验,提出开放式教学模式,试图对城市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优化提供一些建议。

现状教学的困境

城市设计集中授课的理论课程主要是《城市设计概论》,

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和核心,是开展城市设计实践必要的先修课程。这门课是典型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课程,以往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暴露出以下问题。.理论与设计实践脱节一方面是指理论课与设计课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实际教学安排中,城市设计的理论课和设计课往往分开进行。

在学习理论课程的过程中,由于未参与过城市设计的过程导致对城市物质形态和设计方法不熟悉,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深入理解,学过之后印象不深,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而到了设计课阶段,学生很难自主地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设计思路,经常表现出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和融会贯通方面比较欠缺。

另一方面是指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目标的脱节。传统理论课教学是以客观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通常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是单方向的传递知识,即教师讲、学生听。

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听课过程中往往缺乏思考的过程,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课堂信息量掌握的比例较低,更不用说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设计实践过程中,因此与“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相背离。加上传统理论课的评价体系通常是以试卷为中心的考察方式,

更加剧了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忽视灵活运用知识的问题和矛盾。.知识体系庞杂,教学内容没有定式中国城市设计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体系不甚完善。城市设计在学科上跨越城乡规划、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等几个不同层次学科专业[],

在实际工作中又涉及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多方面专业人士,大家都是从各自关心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城市设计,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国内的城市设计教材就有十多本,

除了较为经典的金广君的《图解城市设计》、王建国的《城市设计》(第版)、段汉明的《城市设计概论》[],近年来徐雷()、丁旭()、冯炜()、王一()、孙贺()、胡纹()、赵景伟()等学者都编写了城市设计的相关教材。各教材在知识构架、专业侧重、内容体系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导致教师在选用教材时无从下手,加之目前国内针对城市设计教育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

在某种程度上使城市设计理论教学实践变得更加混乱。

教学改革的思路

对于城市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即课程学习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师应传授给学生的是什么。

金广君先生认为,学生在城市设计课程中应被赋予个方面的能力训练:组织和管理规划过程的能力,环境分析及把分析结果转换成计划与设计目标的能力,精心计划、协调复杂关系的能力,

方案创造或指导方案创造的能力,方案的比较、评价和修改的能力,

城市设计成果的实施能力,交流、交往的能力[]。基于以上目标,城市设计理论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改革应当遵循以下思路。

.《城市设计概论》学习的重点城市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传授的不应是教条主义,而应是一种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教师应将社会价值观、城市设计与分析方法等融入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中,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同时训练职业素质,

提升社会责任感。基于以上目标,

《城市设计概论》课程学习的重点是:()构建理论框架。

正确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发展历史及理论思潮,掌握城市设计的要素,即“设计什么”的问题。()熟悉设计方法。

理解城市空间构成要素并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程序及设计方法,即熟练掌握“怎么设计”的问题。()掌握调研、分析方法。学会运用城市设计的基本分析方法与调研技艺,对基地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

这是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实践的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路通过对学习重点的剖析,

《城市设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主要遵循以下两个总体思路:()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融合。在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指导设计实践,

《城市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和技艺,通过解读城市设计案例,

总结设计策略和方法,

为设计实践工作奠定基础。因此,

城市设计理论教学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学生除了具备城市设计理论知识和基本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学会活学活用,

能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通过理论与实践反馈的过程来提高理性分析能力和感性空间形态设计水平。()强化知识框架体系的构建。

接受教育的学生将来除了设计工作,还有可能从事政策制定、商业开发、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工作,这就更加要求授课内容多元、覆盖面广,能够适应学生未来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方向[]。

因此,《城市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从单个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转向知识框架体系的构建,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教学目的不在于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在于锻炼思维、发展能力,要突破传统教学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过程。

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城市设计理论课教学明确的目标导向,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在《城市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等方面探索了优化改革的策略,提出开放式教学模式,包括多元的教学内容、互动的教学方法、综合的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多元的教学内容城市设计知识体系庞杂,

而且近年来相关研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成果丰富,

许多新方法、新理论不断充实现有的理论系统。即使现有教材不断修订,也远远不及知识更新的速度。如果仅以一本教材为参考资料,

很难覆盖最广、最全、最前沿的城市设计相关知识,不利于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体系。苏州大学《城市设计概论》课程在选择教材时,教师充分发挥了教材开发的自主权,形成教材+辅助材料的教学参考资料(图)。

课程设置在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三年级的下半学年,课时为周共学时,以王建国的《城市设计》(第版)为主导教材,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城市设计理论、城市设计案例研究、城市分析方法与调研技艺个模块(表)。教师备课时,一方面,

从最新出版的著作、杂志和媒体资料中选择具有研究性、讨论性、开放性和前沿性的资料作为教材的扩充;另一方面,积极从城市建设的成果经验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中直接挖掘有意义的素材,

并根据特定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改组使之作为补充教材。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坚持不断学习的精神,还要对专业动向保持较高的敏感度。

此外,在城市设计理论的教学模块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了本易读的城市设计书籍作为拓展阅读资料,都是翻译自经典的外国理论著作(表),

课堂上概括介绍了每本书的主要思想,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任选本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通过补充阅读的方式,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知识架构,对当下流行的城市设计理论追根溯源,通过阅读著作对作者的思路和理念有全方位的了解,

掌握一手资料。.互动的教学方法理论课教学往往灵活度比较差,

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经常导致学生学习被动、教师授课吃力、教学效果欠佳的结果。苏州大学《城市设计概论》课堂上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组织方式,

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课堂上除了教师的讲解,更加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讨论和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赛、互评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对应不同的教学内容模块,

采取相应的教学组织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城市设计理论模块知识时,

教材内容虽然整体比较系统化,

但就具体知识点而言又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尤其是对于一些关注度和引用率比较高的理论观点,

教材中仅有片段化的引用,

离开了上下文语境,学生只能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一知半解甚至曲解。因此,在该阶段授课的同时,

要求学生从教师推荐书目中挑选本著作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通过这个方法培养学生主进行详细的研读,

变被动接纳知识为主动钻研知识,可以调动大脑思考的积极性,强化记忆,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此外,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检验学习成效,

在学期末还举办一次班级辩论会,题目为“开放社区和封闭社区哪个更适合中国”,选择当下国内最具有时效性的话题,有助于学生置身于社会背景下运用所学知识,

缩短了课堂和现实的距离。辩论过程中鼓励学生从多维的角度去自主思考,包括政府、开发商与公众利益等,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案例研究模块的教学尤其强调活学活用,

目标是让学生能把从案例中学习的设计策略和方法灵活、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

上课时采用师生同讲的方式,该模块根据功能和特征,将城市设计实践分为、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历史地段、滨水区种类型,

学生相应分为个组,每组选择种类型进行详细的城市设计案例研究并轮流在课堂上汇报研究成果。该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案例并引导学生从合理性、客观性、可实施性等角度去衡量社区开放与否的社会价值与意义。辩论会被证实效果非常好,

一方面,课堂氛围活跃深受学生喜爱;

另一方面,

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们能在短时间内提炼所学知识并用来解释和支撑观点。.综合的评价体系多元的教学内容和互动的教学方法决定了评价体系不能仅仅通过期末试卷成绩来衡量,而是在平时的过程中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果表现。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

侧重全面评价、综合评价,

改变了传统教学以考试分数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单一评价体系。该课程是专业必修课,按照学校要求必须有期中和期末考试环节。上半学期完成理论模块的教学,学生同步进行课外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

期中考试采用开卷形式,重点加强学生对城市设计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下半学期讲解案例模块和城市分析方法模块,与此同时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案例研究工作,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每位学生的最终总评成绩由上半学期的读书笔记(%)+期中考试成绩(%)和下半学期的案例研究(%)+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由此降低了期末试卷成绩的比重,加大了平时的考核力度,顺应学校教学改革的整体主导方向。在试卷考核的知识点构成上,降低了教材中死记硬背内容的占比,

加大了主观题的比重。期末试卷中客观题占比%,主观题占比%,

主观题中%的内容是开放性的题目,

从课本中找不到参考答案,需要学生自己总结和发挥。这样达到了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点全面理解和总结能力的目的,

与本次教学改革的初衷相一致。

结语

城市设计是当今国内外城市建设中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一个正在发展完善、逐渐成熟的学科领域。城市设计工作本身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征,这要求城市设计教育要有明确目标导向,

不断地对教学内容、体系、方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开放式教学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立足发展的教育理念[],依据多元的教学内容、互动的教学方法、综合的评价体系制定一系列城市设计教学改革策略与措施,有利于培养与时俱进、适应性强、具有客观评价、清晰思路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总体城市设计案例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相关案例;技术标准;

保障;特点

:,

,。,,,,

,。

:;

;;;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不断开展,城市设计主题正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城市设计编制方法和成果表达形式也在向多元方向发展。由于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

存在成果深度不统一、城市设计成果与规划管理脱接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通过对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的系列与长效的研究,并在对年所做的城市设计项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进行研究,找出城市设计编制全过程的理念、标准、路径、深度和方向,探索城市设计成果的实施对策,

改进工作的思路,将有利于今后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和规划。

城市设计工作历程分析

国内城市设计工作历程概述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施行,并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确定,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

年中国建筑学会在上海举办以城市设计为主题的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提出“关于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倡议。

经历近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现代城市设计正逐步走向成熟。

全国近座城市先后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研究的范畴大至整个区域,

小至一个广场、建筑、小品,甚至广告,因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有总体城市设计、新区开发设计、历史地段保护设计、步行商业街城市设计、中心区城市设计以及以指引性条例和控制导则为主的城市设计,如香港城市设计指引。类型的多样化表明了我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武汉市城市设计工作历程

武汉市城市设计工作历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

陆续编制完成城市设计项目近项,但涵盖区域较为分散、关联性较差,城市设计成果及编制手法缺乏系统性指导。

第二阶段(年),在新的总规修编工作完成后,

近期已启动了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研究、武汉市高层建筑布局研究、武汉市空间特色研究、武汉市滨江滨湖控制研究等各种宏观层次的前期专项技术研究,为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体系的建立指导下为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年),在前期专题研究的基础上,

武汉市初步确立了与各层面法定规划体系相对应的城市设计编制体系,分总体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及局部城市设计等三个层次。结合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的编制,武汉市于年下半年全面展开了从宏观范畴的总体城市设计到中观层面的分区城市设计,再到二环线以内重点区域、道路及节点等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编制工作,

并在对已编制城市设计项目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制定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的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自此,武汉市城市设计体系整体框架、相关技术标准与相关管理规定基本确定。

三、武汉市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

武汉市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体系主要可概括为支撑研究、项目编制、制定标准等三个阶段。

.前期支撑研究阶段

年,我市结合控规导则的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了二环线以内重点区域、道路及节点城市设计工作,

编制了《武汉市总体城市设计》、《二环线地区整体城市设计纲要》,制定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讨论稿)》,并于年月邀请国内知名城市设计业内专家召开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及二环线地区城市设计纲要专家研讨会”,明确了下步城市设计编制任务和编制技术要求,

并陆续完成了《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武汉市景观干道空间景观设计通则研究》等支撑性空间理论研究。

.。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

随着武汉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土地日趋紧张,

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以其巨大的体量和绝对的高度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和天际轮廓线,为有序引导和控制武汉市高层建筑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塑造城市特色,武汉市规划局委托规划咨询中心在已编制完成的《武汉市高层建筑分布》以及东南大学编制的《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概念规划》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提出武汉市建筑高度分区、分级以及相关控制要求,

编制《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及相关导则,

为城市规划管理和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

在《武汉市城市空间特色研究》、《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概念规划》等专项规划的基础上,

武汉市对城市空间特色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以此两项研究为基础,结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年)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整合研究成果,编制《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

划分空间特色分区、划定武汉市特色意图区,提出特色控制要素,明晰武汉市主城区内能彰显城市空间特色的区域,在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具体建设行为中加强城市空间特色的控制与引导。

.。《武汉市景观干道空间景观设计通则研究》

城市干道是城市道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展现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路径,为建设和谐、有序、富有特色的街道空间,

特对形成良好道路空间景观的组成要素和共性的设计规律进行研究,以指导同类型道路的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通过该研究,

改进和提高城市街道空间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探索良好的城市干道街道空间景观构成要素和设计控制原则,提供科学合理的、可操作的景观综合性干道的设计导则,

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提供方案比较和评价的平台,

规范规划设计成果内容。

.城市设计编制与反思阶段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以二环线内重点片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为设计重点,

全市共完成“两江四岸滨水区城市设计”、“武昌主城区东西山系景观体系”等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和二环线内“解放大道城市设计”、“徐东大街城市设计”、“武珞路珞瑜路城市设计”等重要景观干道及“沙湖周边城市设计”等重点特色区域共计个城市设计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

设计道路长度约公里,基本实现了二环线内重点特色区域城市设计的全覆盖,

主城区覆盖率达.%。

在已编制的城市设计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设计成果的运用和实施成效分析,

武汉市对城市设计编什么、如何编、如何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总体、分区、局部、街坊等不同层面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衔接、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的衔接等进行了梳理,为城市设计标准的制定进行了实践探索。

.标准制定阶段

在总结已编制城市设计项目的基础上,武汉市陆续出台《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武汉市局部城市设计导则管理规定》(试行)、《武汉市城市设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等城市设计技术标准文件,

为下步城市设计的编制提供了技术标准及规范。

四、城市设计实施保障手段

为更好地引导城市设计实施,武汉市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保障工具和诱导工具,

有效地实施城市设计构思中的刚性和弹性要求。

主要手段有法规和政策、财务手段等。

法规和政策是指从法律文件到地方政策、法规等以不同的法律作用方式全面保障城市设计之设计原则的核心手段。

财务手段包括直接经费援助、税收政策、信贷支持以及其他激励性机制。例如在城市设计关键地区,

由政府基金直接补助,促发核心公益性项目的开发,

并以此为媒介,

引发相邻地区的发展。

五、总结思考

国外城市设计起步较早,

现已进入成熟期,对城市面貌、城市形态塑造已然发挥出其显著的作用。城市设计的编制已从传统物质、空间形态规划层面上升到城市发展、竞争力及城市振兴的层面,体现了城市设计与城市发展要求息息相关的良好局面。通过对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的梳理和研究,

武汉市基本解决了城市设计编制管理体系中的最重要一环,为武汉市精细化规划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李美岩;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研究[];天津大学;

。周建军;

论新城市时代城市规划制度与管理创新[];

城市规划;

年期

总体城市设计案例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过程导向老城更新城市问题

什么是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为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社会生活、市民行为和空间形体艺术对城市进行的综合性形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英文)的具体定义在建筑界通常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

城市设计的重要作用

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依据,是对城市未来景象的描绘,现在的城市设计满足了通过设计改变城市面貌的作用也描绘出了美好的城市景象,

众多城市也正是通过这样具体的城市设计来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

但是这样的城市设计偏向于建筑形体等的设计,过于细致,过于重视美学、建筑表现。从当年柯布西耶对巴黎的城市设计,到如今的这些标准化批量产生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缺乏的不是能否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符合规制的图纸,而是缺少适合不同城市,具有指导意义的城市设计。

各个城市设计日渐趋同,大广场、大马路、大高楼,

各式各样的形象工程,似乎成为了当今城市设计的统一标准,各个城市毫无特色而言,留给世人的城市印象相差无几。

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无异于缺少对城市设计的正确认识。城市设计只是需要设计出各种精妙的图纸,还是应当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引导?城市设计是寻求一个最终的结果,

还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具有引导作用的城市设计,在解决城市问题中能够起什么作用,应该起什么作用?

是否应该将城市设计作为一个过程导向性的公共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本文带着这些问题,结合百色市解放街区老城更新改造的实例,以寻求城市设计面向过程导向性的老城更新所可以并应该起到的作用。

城市设计的引导作用

在老城保护的过程中,

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城市设计进行引导。

城市设计不同于建筑设计,

并非需要像建筑师或其他设计师一样直接设计出具体的对象,城市设计的目标也不只是局限于塑造良好的空间形态,而是应当设计出一个科学的发展计划或是发展策略,从单一的城市空间设计扩展为对城市发展全过程的决策、改造城市的公共方针,

建立城市发展的远期目标;运用设计技巧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设计城市,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加入公众参与过程,让居民参与到整个设计过程中来,

与政府、开发商等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组织工作,通过对塑造城市力量的更深刻的理解,

尝试在更新、更好的方向上加以引导。

百色老城更新案例

在百色老城更新中,总结了扬州老城更新的经验加以运用。在设计的初期,

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整个老城区建筑形式多样,建筑产权混杂,人口组成复杂,历史建筑掺杂其中,

商业业态混乱,基础设计配置不全,公共空间缺失,

交通可达性差。针对这些问题,

政府与开发商原本采取自上而下的更新方式,对破旧的街区进行拆除,对具有历史意义的街区加以建设和改造,并且在技术方参与进项目之前已进行一些改造,但改造尽限于对建筑表面墙体的粉刷,

对建筑表面的设计。

在总结了当地各种情况之后,设计者决定运用扬州成功经验,对百色老城进行过程导向性的更新,重新制定具有引导性的城市设计。

.公众参与城市设计

公众参与是城市设计作为一项公共引导性政策在老城保护中的重要部分,贯穿于整个城市设计始末,在项目设计开始之前,

聚集当地居民对此次项目进行讨论,汇集了城市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种种问题,例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环境改造等问题。在讨论过程中,针对设计者所关心的问题居民们提出了意见和看法,

还提出了设计者所没有考虑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参与的结果使得设计者掌握了居民的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更加能把握各方的需求。在城市设计过程中,设计方案基本确定之时,

向公众公示,听取居民意见。

老城保护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参与过程,在此过程中,公众的利益诉求需要这样在每一个环节得以充分体现。

.制定分区改造策略

在了解了整个区域的整体情况之后,发现整个片区情况较为复杂,

各部分情况各不相同,于是否定大面积统一改造的方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情况提出分区改造策略。

在规划过程中主要将整个地块分为三个区域(图),对这几个区域的主要策略为:片区历史风貌较好片区,

此类片区应优先考虑下列议题:城市保护和遗产管理,开发旅游业,发展旅游商业,完善排水设施;

片区历史风貌犹存片区,

此类片区应优先考虑下列议题:适度发展公共活动空间,

加大绿化种植,完善市政设施和交通设施,

加大对有价值的建筑的保护力度;片区历史风貌已无片区,

此类片区应优先考虑下列议题:社会性公共基础设施,开放绿地及公共活动空间,

交通作用。在大的分区之下又根据各个区域的不同情况更进一步的提出更新策略。

.制定改造原型

城市设计主要是针对老城区展开,并且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结合的方式,

由于是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因此制定城市更新模型,指导城市居民展开自我改造极为有意义。

根据广西地区城市建筑特征明显,如骑楼、面宽窄进深长等特点,对窗、门、挑檐等分别制定设计措施,

逐步改造。整个设计方案具有普遍适用性、并且可行性强可复制性强。

结语

城市设计成果是否反映能够作为一项政策,

发挥过程引导性作用将最终影响到城市公共生活品质和城市活力。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多,

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城市设计需要的不仅单纯的街景设计、建筑设计的片面化做法,

能够把城市设计作为一项引导性的公共政策,无论是在新城建设,还是老城更新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引导性的城市设计具有可复制性,

将有利于指导城市的建设并指导城市的建设管理。

扬州老城更新的成功案例和百色老城更新的顺利实施,不止一次的证明城市设计要面向过程导向性的老城更新,

并且在老城更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陈乃华。非政府组织在规划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以社区规划师制度为例[]。城市规划,,

():~。

[]孙施文,殷悦。西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国外城市规划[]。,

():。

[]阳建强。中国城市更新的现况、特征及趋向[]。城市规划,

,():~。

[]孙彤宇,管俊霖,方晨露。城市设计与公众意志表达[]。城市建筑,,

():~。

[]许光华,宋智勇。论城市设计与我国的城市历史保护[]。城市建筑,

,():~。

[]陈济凯。适应性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朱隆斌。城市提升[]。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总体城市设计案例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中小城镇城市中心区功能配比产业选择

现今,中小城镇多数进行了或正在进行总体规划,

但中小城镇的规划主要停留在总体规划阶段和随后的各个小地块的详细规划,

对于中小城镇中心区这一极其重要的发展核心考虑并不多,并未深入考虑如何体现中心区的特点和优势。如何能将城市设计的导控手段引入中小城镇中心区的规划和建设,对于指导中小城镇中心区的城镇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全面推动中小城镇的发展。

本文将以《常平镇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对规划区的现状进行分析,

在研究中小城镇中心区的定位、功能配比、产业选择等方面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内外中小城镇中心区的建设发展,

指导本规划区的城市设计,从而对中小城镇中心区的城市设计进行思考。

一、中小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的现状分析。

、中小城镇中心区主要类型、特征和组成要素

()社会实体的小城镇中心区

即行政中心小城镇中心区,其特征为一定区域内的整治、经济、文化中心,

包括县政府所在地的县城镇中心区、镇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中心区和乡镇府所在地的集镇中心区。其公共建筑设施相对层次较高,

中心区的城市设计尤其是公共建筑设施的城市设计可不同程度参考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经济实体的小城镇中心区

作为经济实体的小城镇中心区,

包括工业型、工矿型、农业型、渔业型、牧业型、林业型和旅游服务型。是分别以一、二、三产业为经济支柱小城镇的中心区,以中心区的公共建筑设施为例,带有一定产业性倾向。

()物流实体的小城镇中心区

包括交通型、流通型和口岸型小城镇中心区。这些类型的小城镇中心区成为一定区域内的客流、物流、商品流的中心,多以陆路或界河的水上交通为主,由于中心区的地理优势,常设置有贸易市场或专业市场等,

这类小城镇中心区体现了以贸易为主导的特征,其城市设计也应主要围绕交通流线进行设计。

()综合型小城镇中心区

同时具备上述全部或几种职能。

县城镇和中心镇一般多为综合型城镇,常常同时承担社会实体、经济实体、物质流通实体等功能,也是目前进行中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的主体小城镇中心区类型。

、中小城镇中心区的空间形态分类

如果按构成小城镇中心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大致可分为:

()十字型

以河道或道路交叉口为中心区展开,

前者多见于江南水乡的传统小城镇,后者则在现代许多沿路发展起来的新建小城镇中时有表现,其基本特征都为依附交通而出现并发展,由贸易而成为中心区。

()一字型

与十字型的产生及特征基本相同,当骨干道路交通量很少或无机动车辆时较为合适,同时要求规模较小,

控制在一定的长度内。一字型还分为单侧和双侧两种,单侧发展受道路条件影响较小,

而双侧则较大。

()枝状型

沿主干线由多枝分叉伸展,呈鱼骨状。空间丰富多层次,一般在较大规模的小城镇中心区才采用。

()核心型

围绕着一至数个公共空间或核心建筑而成片布置,形成街区。便于组织多样化的交通和空间结构,适合于各种规模的中心。

核又有单、双、多核之分,中小城镇一般以少核为主。核心型是现代小城镇中心的常见形态。

、中小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的现状分析

()定位不准。

不顾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盲目建设大马路、大广场,追求大气魄,

倡导“做大做强”。空间尺度上与周围建筑物体量、尺度、比例不协调,

使用率低,造成极大浪费。

()特色不突出。

没有以中心区自身特点为基础,抹杀城镇个性,导致整体空间失衡。

二、中小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的特点

、规模特点

中小城镇中心区规模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有限的特殊性,

城市设计应考虑到发展需求的阶段规模,具有应变能力,同时应注意规模效益与便利性相结合。尽可能的提

供城市设计的参与性,

将调查分析、交流协调、修正评价等过程,

广泛的进入城市设计过程,提高决策的客观性。

、居民生活模式特点

中小城镇中心区居民生活在模式上存在一定数量的产、销、居一体的方式,城市设计应抓住这一特色,在空间、功能、景观等方面组织出多种形态,

避免简单搬用其他城市设计的做法,体现灵活性的特征。

、经济差异的特点

中小城镇的财政与城市相比,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政府的调控在经济上较弱,

更多依赖集体、私人和外来多渠道的投资。城市设计应注意到这种特殊性,

制定相应的城市设计导则,

使实施管理在各种利益和原则之间既有原则又有灵活性。

三、中小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实践——《常平镇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

、项目概况

规划区位于常平镇中南部,规划区西至规划道路常发路,东至规划道路常达路,南至环城路,

北靠中央公园,总面积约.公顷。

、项目背景

“六个东莞”政策的提出,对常平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重大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为常平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常平打造东莞东部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亟需新城中心区的带动和支撑。

、规划目的

此次规划我们面临以下核心问题:中心区的开发建设模式;打造中心区的区域定位与职能;

中心区的活力营造;中心区的生态环境与整体形象。

通过结合中心区案例研究,确定合理的时间、资金、土地出让方式;

增强并完善城市功能,构建具有区域价值的和广泛影响力的功能构成,促进东部地区的快速崛起;

打造多样化的、充满活力的商业、商务街区;加强中心区整体开发强度的控制,创造疏密有致、生态优美的城市空间。

、资源条件分析

()区位条件

常平镇位于珠三角广深经济走廊的黄金地段,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是东莞东部的交通枢纽和综合服务中心。

规划新城中心区位于常平镇中南部。南临环常南路,北至南城路,位于常平六个片区中的新城片区,与旧城区相距约,

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穿过,区位优越。

()交通资源

常平镇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规划区内有已建成的潮莞高速,通过潮莞高速便捷地与莞深、深汕、广深等高速公路连接。规划区的区间交通依靠周边的环城路。

来往常平旧城中心主要依靠常黄路、常东路。规划区居民现状出行主要依靠新城大道及各条支路。通过新城大道可与现状东莞火车站及镇中心区。环城路、常黄路等城市主干道将本区域与镇区联系起来。

现状路网不成系统,

断头路较多;现状出行强度较低,

未来发展潜力大;静态交通设施缺乏;公共交通系统缺失。

()景观资源

常平镇总共规划有个公园,

规划区与中央公园(社区级公园)相邻,区内现状生态景观环境条件良好,地势平坦,整体起伏不大,

有大片农田、水塘和植被。其中在规划区东北部有一山体,在中部地区有一条东西向的泄洪沟,宽约米。

规划区应将东西向的泄洪沟作为重要的景观要素,并依托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中心区景观带。

()空间资源

现状规划区基本未进行开发建设。规划增量用地.公顷,存量用地.公顷。

、发展定位与产业选择

()区域中心职能分析

常平由最初的农业小镇,发展成为工业重镇,

再到现在的向地区性中心城市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其城市职能也从传统单一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复合型的辐射周边地区的综合服务职能转变。常平要发展成为地区性中心城市要具有区域带动作用,

而成为东部地区的龙头城市,则需要承担区域中心的核心职能,需大力发展现代商业服务业、金融贸易、现代信息服务业、中小企业总部等产业。

()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本次规划的发展目标是:依托存量土地集中开发,打造“三心一区”,

即服务东莞东部的区域性商业文化中心、生产性服务中心、区域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宜居、宜业、宜乐的低碳、生态、高品质活力新城区。

本次规划的功能定位是:“东莞东部中心”“商务办公、商业服务”,即构建以中小企业总部集聚的核心商务办公中心,

着力打造以商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区,

提升新中心城区的综合实力,打造拥有带动区域发展、服务周边镇区的活力新区。

()产业选择

>

新城中心区的总体产业发展策略为:“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商业娱乐等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以生产促生活,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强化商务办公的核心功能,以生产性服务业带动物流、金融等其它产业的发展。以现代商业服务业、文体娱乐业进行补充优化、完善配套产业,增加片区活力,提高生活质量。

、中心区案例研究

()中心区的建设规模及强度

通过对国内外的开发建设规模及强度的研究总结,可归纳出城市中心区的普遍的建设规模强度,可供本项目参考:用地规模多在公顷以下;建筑总量在万平方米以下;开发强度之容积率一般在.以上。

()中心区的开发周期

成熟的中心区的开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长期的开发过程,

并且需要合理适宜的开发策略。从国内外中心区的成功案例来看,开发周期一般要经历起步、快速发展、逐步发展成熟等几个阶段,

开发成熟周期普遍在年以上,甚至更长的周期。

()中心区的开发模式

中心区应分期有序地开发,遵循住宅—商务—商业的开发次序;

采取复合开发模式,使其能适应不同的投资者;采取先小地块出让,聚集人气,

再进行大地块、大型开发商的土地出让策略

、总体城市设计

()功能布局

城市功能的确立应嵌入其所处的环境并能发挥其最大优势,建议新城中心区应发展以下功能: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对建设区周边缺失功能加以补充完善。强化现代商业服务业的功能,发展相关配套服务。

主要划分为北、中、南、东四个功能片区。北部片区毗邻旧城,规划为商业区;中部片区承担行政文化中心的职能,

规划为行政办公区;南部片区规划为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东部片区规划为居住区。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轴一心多廊多节点”的空间结构。

一轴——新城大道功能复合轴;一心——区行政中心;多廊——规划范围内形成纵向活力商业廊道和活力商务廊道,环城路和南城路两条横向城市发展廊道以及十五号次干道生态景观廊道;

多节点——商业广场、商务广场、市民休闲广场、企业文化广场、生态休闲广场。

()土地利用

本次规划的用地布局与土地价值相匹配,采用高强度开发,

中心绿地周边采用低密度开发,核心区适宜居住区的开发;

根据用地功能合理划分街坊尺度,控制单一地块的规模,以控制合理的开发门槛,并提供灵活的组合机会。街坊内再划分地块,

最小地块不小于;用地以商务办公功能为主,同时兼容商业、文化、公寓等功能。

在用地开发方面,允许复合功能的用地布局,如商业和办公、文化的综合用地。

()城市设计目标与理念

本次规划的目标是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遵循节地高效的原则,

塑造高度集聚的城市空间形态,打造区域和地区重要核心。充分结合开发时序与实施策略,采用渐进式的发展,

逐步推进地块开发,引导城市空间发展。

通过功能、空间、交通等多种复合,营造地区活力。本次规划的理念是明确中心、功能复合、分区特色、强化门户、紧凑舒适。以行政中心为核心进行圈层式开发,

以塑造高度集聚的城市空间形态,

强调单位面积的高产出和立体开发,使得规划区成为城市的重要核心。根据片区和场地区位的不同,

划分不同的功能单元,引导功能提升和建设。根据不同地块的场地特征,

通过空间设计和功能组织,体现每个场地的特色和价值。

重点强化新城大道两侧以及环城南路与新城大道的门户区域的设计,打造常平的门户形象。选择与新城中心区相匹配的公共空间尺度,采用灵活适中的街坊尺度。

()城市设计重点

本次城市设计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使用需求,

重视人的步行体验,创造良好的步行空间,结合中心绿地与泄洪沟旁的绿带,设置生态的慢行系统,提供最大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

界面——沿新城大道东侧塑造裙房连续、塔楼韵律起伏的商务办公界面;商业区形成裙房连续、商业氛围浓厚的且能体现本地建筑特色的商业界面。

轴线、节点——规划范围内形成北、中、南三个城市广场作为三个功能片区的公共开放空间,南北向沿新城大道形成商务休闲轴、以行政办公为核心向南北形成中央景观轴。三个广场通过中央景观轴相连,中央景观轴与商务休闲轴并列,

东西

向沿十五号次干道形成人文生态轴,

与人文生态轴相衔接,形成本片区主要的公共空间构架。

标志——拟建标志物建筑于新城大道南北两端可作特色地块处理。

区域——采用密集宜人的小尺度街坊模式,打造中小企业商务区,

提升该区的商业价值的同时创造具有活力的、高效的城市中心。

公共空间——设定服务半径良好的新城中心区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创建生态和谐的城市。将半公共绿地及半私密绿地空间通过人行步道与周边邻近公共绿地空间连接,将绿化带到每一个地块。

()道路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强调对外交通的快捷性和内部交通的可达性,建立与常平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发展相适应的高效率、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实现居民出行快速化便捷化的总体目标,

同时通过调整交通组织方式降低开发强度对交通出行的影响,保障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构建分层服务的城市道路网络、公交优先、强调慢行、完善静态交通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体系、加强交通管理。

()绿地系统规划

依托现状景观格局,结合规划区定位及总体空间布局,

动态构建“一主一副多廊一心多点”的绿地系统。通过加宽《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退线,

形成个性化退线界面,从而预留出景观廊道。景观轴线、景观视廊和景观节点用地性质与地块用地性质相同,轴线、视廊和节点的形成是用控制图则的形式进行建筑退让管理,形成景观视廊和节点。

()城市风貌规划

本次规划分以下七个风貌分区:

新城大道景观廊道风貌区:新城中心区的核心风貌区,城市干道两边的形成开放、连续、通透的城市界面以及生态绿色廊道。

行政办公休闲风貌区:市属办公、非市属办公结合中心绿地,打造中心区的生态核心区,

创造市民休闲游憩的场所。

现代文化商业风貌区:结合城市综合体、综合商业、文化、娱乐等多重功能,是吸引人流、体现新区活力的重要区域。

企业总部风貌区:以企业总部和商务酒店为主,依托规划区完备的服务支撑体系,

形成企业区域性的商贸办公区。

现代商贸办公风貌区:以高端商务以及中小企业总部为主,形成高质量的现代商贸办公空间。

城市生态居住风貌区: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建设吸引精英阶层的高品质生态居住区。

现代时尚居住风貌区:该区与邻近的工作区域紧密相连而又有适度分割,是周边工

作人士的理想居住空间。

、实施策略

建议本项目开发模式采取:政府主导,

市场化运作的复合型开发模式。即根据本地具体的政策及市场的变化情况,选取灵活的开发策略。分期、分区开发,不同地块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

使能适应政府、大型开发商、个性开发商、中小企业等不同的投资开发者,

以全方位推动中心区开发建设。分期,

有节奏地进行土地开发建设。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中小城镇中心区的现状和空间形态说起,

此研究基础上,从上层次规划、相关案例研究、现状分析、经验数据的纳入等几方面指导本次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案例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设计;作用;

关系

风景园林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分析

首先,风景园林设计与城市设计在对象及目标上带有显著的同一性。一般来说,风景园林的设计客体主要是现代城市中的城市环境、绿色空间以及公共空间。风景园林设计的最关键目的在于以风景园林为手段,

为现代城市社会大众提供更加安逸、舒适与和谐的生活环境,以此适应社会大众不断提升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说,城市设计的主要对象是指整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在这一环境中展开各种创造性设计工作最关键的目的同样是优化现代城市社会大众的生活环境,

这一点与风景园林设计是不谋而合的。

其次,风景园林设计与城市设计在理论与学科上带有明显的互通性。无论是风景园林设计还是城市设计,其产生、发展与传承均受到了哲学思想、艺术思想以及科学思想的共同作用。

不管是功能主义理论或是人文主义理论,其对于社会大众审美意识的提升与现代经济社会潮流的发展而言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无疑有着明显的互通性。简单来说,

城市设计工作人员不仅肩负着城市设计的主体性任务,同时也要完成城市风景园林的总体性设计工作。城市设计人员需要在打造整个城市硬质景观的同时兼顾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自然环境与城市景观环境的协调性。

与此同时,风景园林设计工作者也需要在对整个城市设计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对总体设计进行规划,进而使设计出的风景园林景观能够兼顾人、自然以及环境的和谐统一。

我国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作用分析

第一,我国古典化的风景园林在古代社会道家思想的熏陶之下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意”文化思想,

从园林设计的角度上来说,这种“意”就是指园林所需要表达的意义与情感。在这一思想作用下,风景园林设计需要将多种园林要素综合应用起来,

达到自然要素(花、草、水、木、生物)以及人工要素(建筑物、人造物)的和谐统一。这种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对我国古典园林乃至现代城市设计最大的作用体现在城市设计的立意与布局这个方面。纵观我国的城市设计案例,

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古代封建主义社会下的城市设计还是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城市设计,

均是将“经营位置”作为了整个城市设计的最关键原则。在这一设计原则指导下,整个城市区域内的空间以及各种城市设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了城市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第二,

我国风景园林对于风景园林所处空间的层次感、延伸感以及渗透感尤为注重。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在我国现阶段的风景园林作用之下,城市设计最关键的目的在于在有限的空间设计限制下确保整个空间设计层次与空间形态表现效果的强化。换句话来说,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古典园林更多的倾向于以设计场地及周围环境,

以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为载体实现整个城市设计空间的协调性发展目的。基于这一因素,我国大量的城市设计工作人员都借鉴了这一手法进行城市设计工作——新时期的城市设计不仅需要集中反映与体现整个城市设计的出发点与基本意旨,同时也需要使整个城市的整体性功能能够与环境和谐统一,据此达到园林空间和城市空间相互延伸(消除城市设计原有的边界感与距离感)并相互渗透。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设计空间延伸感的重视也在无形中作用于城市设计,

这突出表现在:城市设计倾向于以空间分隔为手段来满足社会大众差异性的行为需求与心理需求,以此最大限度的契合社会大众对于城市设计的满足感与归属感。

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城市建设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要求。新时期的风景园林对现代城市建设而言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观赏性需求满足,

它更多的倾向于一种推动城市健康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需求满足。从这一角度来说,风景园林对于城市设计的作用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针对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作用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实践与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刘定华,应旦阳。城市道路景观与市民的“共生、融合、互动”——上海市金山区中央大道道路景观设计[]。中国园林。()

徐晓丽。西安曲江城市设计再思考——雁塔“轴线段”城市设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李晓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