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高三作文

初三政治教案模板(精选6篇)_初三政治教案

全民阅读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2-11 11:24:17

初三政治教案模板(精选6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 href="/zt/cszzja/" target="_blank">初三政治教案”。

第1篇:初三政治教案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案

href="/jiaoxue/xuexiaoguanli/7324709" target="_blank">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学习铭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懂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内容。

②通过学习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③根据自身经历,结合搜集的资料,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宣传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感悟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特殊重要性。

②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意识到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重要性。

③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教学难点

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四、教学方法

教师点拨与学生探究相结合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名人名言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 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通过学生阅读名言,让学生们自己谈谈阅读名言之后的感受,我们一定要弘扬民族精神。

2.正式讲课:

板书:

一、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

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中的鲁迅的文章,并思考: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及其表现是什么?

表现: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在当代,中华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为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必要性: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擎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极为重要的任务。活动二:阅读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并回答以下问题: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描绘了中华儿女坚贞不屈,英勇的抗击日本侵略者历史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命运、全民族奋起抗战、不屈不挠、英勇抗战,为争取民族独立不惜牺牲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感。

(2)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活动三: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3)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不竭力量之源

确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文化。一个民族只有拥有了根植于民族灵魂的爱国情怀,才敢言凝聚力和向心力,才敢言伟大和不朽。爱国主义既是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支撑民族发展的力量之源。活动四:阅读教材,说说长征精神是什么?

长征精神,可以说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也可以说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等。

(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民族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②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板书:

二、民族精神我传承

活动五:当雄壮的国歌奏响时的感受。

思考:这些中学生的行为为什么会赢得热烈的掌声?

这些中学生的行为是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等,这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

当雄壮的国歌奏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⑴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

伟大的名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

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活动六:

提问:结合今天的民族精神的表现,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⑵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青少年要把自己培养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呵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3.课堂小结: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七、板书设计:

第五课 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伟大的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

3.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二、民族精神我传承

1.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第2篇:初三思想政治教案

第二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二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学重点:新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根本原因。教学方法:

对比法、讨论法、材料事例分析法。教学过程:

5分钟复习:第一框重点知识: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什么?

2、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出发点、改造的对象、完成的时间、意义?

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4、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

5、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是什么? 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图片1997年三峡实现长江截流、申奥成功万民奔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神州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同时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主义好!这是亿万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和高度责任感。社会主义给我们祖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讲授新课:

二、翻天覆地的巨变 阅读教材:p50——52,了解巨变表现在哪些方面?生答,师归纳、补充并讲解:独立、民主、富强、统一(p54)

1、独立——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

展示资料:近代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六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或: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片段)

说一说:看了这些,你有何感想?回顾历史,同学们知道有哪些不平等的条约?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近代的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被迫割让的领土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近代的中国,国家四分五裂,人民贫困交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播放电影《开国大典》片段;阅读课本p51,“恢复联合国席位” 说一说:看了这些,你有何感想?

生回答,教师归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驱散了近百年来因饱受外国欺诲而笼罩在我们民族心头的阴霾。我们的祖国终于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的人民终于站了起来,扬眉吐气,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信任。

2、民主——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忆一忆:在阶级社会,广大的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如何? 学生阅读p51楷体字,“人民制定宪法”。

图片: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正在按表决器,行使神圣的权利。

强调: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忆一忆:结合初二思想政治课中学过的内容,谈谈我国是怎样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我国人民依法享有哪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3、富强——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图片展示:我国的经济、国防、科技实力,和工、农业等产品在世界的领先情况。

顺口溜: href="/fanwen/7324710" target="_blank">关于20世纪我国看时间的方式有这样的说法——60年代在天上(看太阳高低),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传呼、手机)。= 说一说:请学生谈谈,20多年间,你们的家庭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日用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从他们所听到自己家人的生活经历,更能深切感受到新旧社会的不同和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快速发展,从而激起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4、统一——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状态。

出示图片:澳门、香港回归(或播放录象:香港、澳门回归盛况)想一想:巨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巨变表明了什么? 生答,师归纳并指导学生在课本上做笔记: 根本原因:社会主义本质。

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历史性的转折

说一说:回顾历史课上所学的,谈一谈以下阶段的历史情况。

1、十年探索、曲折前进。图片资料:《公社食堂大锅饭》、《石油工人欢呼探井喷出油流》

说一说:看了这组画面,请同学们结合初二学过的历史知识,想一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1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了怎样的发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956年——1966年,这十年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纠正“左”的错误,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十年。其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但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曲折中前进。

2、十年浩劫、缓慢发展。图片资料:《大字报铺天盖地》、《红卫兵任意抄家、查封私宅》

说一说:看了这组画面,同学们想起了什么?

读一读,想一想:阅读教材p52-53相关内容,思考:“文革”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怎样的重创?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正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的时候,中国却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那是一个“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疯狂年嗲,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的年代,是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文化遭受空前浩劫的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相当曲折的弯路,发展相当缓慢。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党严重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正当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重创、陷入危难之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我们的祖国又迎来了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春天。

3、改革开放的光辉标志 多媒体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况片段》、《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片段》(背景音乐:《春天的故事》)(或:展示有关图片资料,邓小平同志的介绍)读一读,写一写:十一届三中全会:(1)召开的时间:(2)确立的思想路线:(3)确定的工作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现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a 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b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c 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d 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读一读:p54“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等图表,想一想:从图表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教师归纳小结:(播放背景音乐《走进新时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共和国历史上不朽丰碑。它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新起点,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我们正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努力吧,同学们。我们坚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第二课 第二节 第二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课堂练习:

一、辨别题

1、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2、社会主义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002贵阳中考试题)()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广州市2001年中考试题)a实行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 b保障人民享有民主和自由 c尊重和保障人权 d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标志是()a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 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

c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3、在近代中国,独立、统一、民主、富强,是亿万人民的百年梦想。今天,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梦想才终于变成了现实。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表明()(2002呼和浩特中考试题)

a 中国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b中国已经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c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d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从根本上看,这体现在()(2002南京中考试题)

a设立国家奖学金资助贫困大学生 b人民是国家政权的主人 c五十六个民族成一家 d工农群众占我国人口大多数

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这一论断的是()(2002南京中考试题)

①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 ②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7.3% ③“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④中国政府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三、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括号内。如果漏选得1分,不选、错选、多选均不能得分。

1、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 1919年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d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2、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 的思想路线()a 实事求是 b 解放思想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实行改革开放

3、十一届三中全会()

a 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b 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c 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d 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4、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表现在()(2002长沙中考试题)a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 b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状态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d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四、简答题: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我国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情况表(单位:元)年份 1978年 2001年

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 134 2366 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 343 6860

(1)上述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

(2)运用所学的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4分)

2、简答题:

某地居民人均年收入情况如图所示。看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图中反映了该地二十多年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2)列举家庭或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实例证明这一变化。(2分)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们的历史选择 第二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活动课 “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教学方法:

自学、材料事例分析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p54-56,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实施?

2、“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3、“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主体又是什么?

4、“一国两制”的意义?

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状况,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生答,师分析并指导回答。

二、阅读材料:上网查询

1、有关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的。

2、台湾人民对祖国统一的看法。

3、“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主要观点和可耻行径

4、中国政府对台的有关政策课堂分组讨论

选择下列问题进行讨论(每一组选派一名主要发言人):

1、从有利于祖国统一富强和世界和平稳定等方面,说明“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针;

2、回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过程,说明香港、澳门为什么能够顺利回归祖国;

3、结合香港、澳门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说明中国政府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立场。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与台湾的某些人的“特殊国与国关系”的主张,其根本区别在于:

a台湾能否保留自己的军队 b台湾能否具有独立的司法权 c台湾能否具有独立主权实体性质 d台湾能否保留现行法律2、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澳门驻防部队从珠海的基地出发,几百名解放军将士分乘70辆军车缓缓经过悬挂有“驻澳部队是最可爱的人”等横幅的街道,驶向与澳门连接的珠海拱北口岸,当天正午进驻澳门,澳门回归祖国。我国顺利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这是 方针的伟大胜利。()

a 三个代表 b 一国两制 c 一个中国 d 两种制度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a 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b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d 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4、下列说法符合“一国两制”基本含义的是()

①“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有自治权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它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③ 统一后的中国,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只有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特别行政区与中央人民政府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④ 统一后的中国,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奥、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境内外部分“东突”势力公开宣扬,要通过暴力手段达到在新疆建立伊斯兰国家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至2001年,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在中国新疆境内制造了至少二百余起恐怖暴力事件。中国政府对“东突”恐怖势力所从事的暴力恐怖活动坚决依法予以打击。我国政府的态度表明()(2002青岛中考试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地方政府要服从中央的统一管理 d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分裂国家政权

6、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三大任务之一,其基本方针是()(2002南京中考试题)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两岸直接通商、通邮、通航 c尽快实现高层互访 d实现两岸产业全面分工与合作

(二)、不定项选择:

1、国务院《关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时升挂使用国旗的规定》指出:

一、方国旗和区旗同升挂、使用时,应当将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

二、凡国旗和区旗同时或者并列升挂、使用时,国旗应当大于区旗,国旗在右、区旗在左。

三、列队举持国旗和区旗行进时,国旗应当在区旗之前。这个规定的政治含义是:a、“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香港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下的特别行政区

b、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c、香港之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两者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d、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abc)

2、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始终致力于台湾海峡两岸的统一,这是因为()(2002河北中考试题)

a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公民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祖国统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课后练习:小论文:结合自己查找的有关资料,写一篇论文,阐述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和行径都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

第3篇:初三政治第二课教案

初三政治第二课教案

第二课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一、教学要求: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包括辛亥革命在内一次又一次探索最终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选择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3、“三个代表”的含义。4、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6、“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及用辩证方法看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觉悟目标。

使学生理解“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中国不具备走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2、中国人民走上由新民主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3、“三个代表”的含义。4、社会主义本质。5、“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图示法。

四、教学时数:6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艰辛的探索

教学目的:通过三大历史事实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教学重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教学方法:讲授法、例证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社会,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专政,却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这是为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又是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内容,我们就必须要学习第二课的有关内容,通过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白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惟一正确选择。

二、新课教学:

1、百年悲怆

阅读指导:P38-39第一段

1840年后,中国一步一步论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中国何处何去何从?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但种种救国尝试都失败了。

2、路在何方

阅读指导:P39页的“路在何方”

问:近代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救国历程?

答: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讨论:太平天国运动、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

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

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A、脱离广大劳动人民;B、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君主身上;c、幻想某些帝国主义大国的同情用支持。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胁迫

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艰辛的求索,明确地证实了一个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为什么?(板书)

因为: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总之,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

3、小结。

三、课后复习指导。

1、巩固练习:做相关练习。

2、布置作业: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四、教学后记:

第4篇:初三政治总复习教案

初三政治总复习教案

【篇1: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

花果山乡一中思想品德复习学案(一)

时间: 授课人: 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一、填空

1.责任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责任与角色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为子女,_______________,是我们的责任。

(2)作为学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的责任。

(3)作为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义不容辞。

(4)作为普通公民,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4.谁对我负责?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承担责任的回报:这种回报既包括____ ___也包括____ ___。其中,更重要的是___________。

6.我们周围有许多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

7.集体和个体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1)集体离不开 ;个体只有,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 的。只有,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 的结果。8.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关爱集体的表现:

(1)。

(2)。

(3)。

9.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热心公益,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又在并使。10.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维护国家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坚决,表现出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与国家共度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1.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

(3)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

(4)我们要不断成长。

二、短材料训练

三、主观题

1.过去的2011,一个又一个草根英雄出现在我们面前:

他们的事迹未必轰轰烈烈,但他们点滴的付出却让我们感动。运用责任的知识,谈谈他们是如何让我们为之感动的。(根据设问要求,请运用责任的知识将下面的答案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10分。)

①“火把女孩”张华英举着火把走过艰苦“求学路”,是对

▲ 的表现;作为学生,她履行了 ▲ 的责任;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②“最美妈妈”吴菊萍救助他人,是对 ▲ 的表现,对陌生人,体现出了 ▲ 的美德;这种在危难时刻毅然而出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③“无腿老兵”马三小扎根太行深处,义务植树10年,让荒山因他而绿,作为社会成员,他履行了 ▲ 的责任,体现了他能够 ▲。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守墓老兵”欧兴田在国家安危之际参加革命,体现了他能够 ▲,这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60年前一句承诺,为战友们守墓30年,体现了他 ▲,这是负责任的表现。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以及重信守义的品质,让我们感动。

⑤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共同营造“ ▲ ”的社会氛围

①自己负责;认真学习;②他人负责;扶危济困;③保护环境;关爱社会;④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担;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⑤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2.某班级同学开展“勇敢承担责任,与祖国共成长”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同学们通过全校问卷调查采集的数据:

运用责任的有关知识回答,你对数据中反映的问题有何认识?

花果山乡一中思想品德复习学案(二)

时间:授课人: 课时:

一、填空

1.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1)中国是 的国家之一。中国的 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 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我国还属于,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我们只有在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得到了初步显示。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

道路,形成了。

4.我国的基本国情

(1)基本国情:。

我国的基本国情表现在:

①还比较低。

②还不够高。

③ 还不完善。

(2)所谓初级阶段,即阶段。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至本世纪中期,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国家的根本任务

(1)主要矛盾: 的矛盾。

(2)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坚持,坚持。即“ ”。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 ________,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 ;四项基本原则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 ;改革开放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

(3)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和。

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8.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改革是,发展是,稳定。

(3)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1)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的重要内容。

(2)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①。

【篇2:初三政治上复习课教案】

思想品德学科初三年级上册、备 课 笔 记(复习)学 校:十六中 年 级: 初三 姓 名:

使用日期:09年9月

目 录

期中政治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课本基础知识、标准化测试相关材料题,相关时事和社会热点专题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第一课二课三课为重点,挑选有代表性的课题作为重点复习三、复习时间及内容: 前后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知识的夯实,串讲。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反复落实基础知识,先概念后原理,学会整理知识,查漏补缺,认真钻研教材,在练中发现问题,不留知识疑点,达到“准、全、牢、熟”,把知识梳理一遍。因此,复习时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先按照“课题——节题——框题——目题”的顺序再次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一棵知识大树的枝干。然后回归课本,仔细阅读教材,把每一“目题”下的知识点填充到图表的对应位置,使知识大树枝叶丰满。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全面,有利于同学们把握知识之间、节与节之间、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一来同学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这些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第二轮,整理理阶段。以知识的联系运用为主,进行整理。复习要注意:

(1)着重各课的重点、难点及重难点之间的关系。

(2)适当地打乱章节顺序,将相关知识合并,做到融会贯通。

练习以选择和资料分析为主,加强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多选典型的题练习及历年的较好试题。

克服懒惰思想和松劲情绪,要培养综合能力,因为在复习中,常有综合性题目,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工作,在总复习这段时间里,要学生牢固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同时要具有更广的时事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五个环节:(一)上课专心听讲:

就是集中精力,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听清楚。要记好课堂笔记,课堂上积极发问,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的理解。中考复习不同于平时的复习,要以实际出发,凡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一带而过;凡是容易误解的,要正误对比;凡是难以理解的,要重新学习。在方法上,不要象平时学习新课一样一节一节的慢慢学习,要将教材上的知识串起来,要认清各部分知识横向、纵向之间的相互联系,虽然打乱了教材的编排顺序,但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更牢固的掌握知识。

上课专心听讲,还要把握住识记、理解、运用的要求。首先,识记:是对有关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现和再认,就是记住。新课改后,虽然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减少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还是需要识记,这类知识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其次,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概念、原理、观点进行转换或解释、推理。理解可分为理解概念或原理。理解概念,也就是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懂”字当头,不是“背”字当头。再次,运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应用于新材料、新问题中,分析解决那些教师未曾讲过的问题。即“情境出在课本外,道理落在课本中”,有较强的时代感,不仅要“懂”,而且要在“用”上下工夫。这一层是对知识掌握提出的更高要求,把知识和材料巧妙地结合起来,出人所料又不出所料。(二)多练:

复习中的“多练”并不是搞题海战术,使学生负担加重,而是通过多种题型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掌握基础知识。“多练”要求我们首先要精心选择题目,由浅入深,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口头回答、讨论、试卷分析等。在复习教学中要积极创设一些模拟现实问题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情境中,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和理解。多练要注意练习的题目要对应中考,其次,要培养临场经验,经过平时考核和模拟,力求把题答准答全,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知识水平。(三)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生活:

【篇3:人教版九年级思品复习教案和综合试卷】

九年级思想品德

习 教 学 案

教者:袁海成复

九年级思品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重点是第三课至第九课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从本校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严格依据2012年中考考纲的要求,认真研究考纲的内容变化,关注新增、新调的分布,研究课标与教材的结合点, 准确把握中考方向.本着面向全体抓平均成绩,服务学优生抓优秀率的原则,夯实基础训练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理解更全面,对时事了解更具体,对问题的解答更准确,对材料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在中考中取得佳绩。三、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掌握不牢,且易相互混淆。对教材中基本观点还 不能清楚认识,还需进一步理解识记。

2、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较差,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存在着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等现象。缺少必要的应试方法和能力。

3、一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依赖教师的指导和硬性识记,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四、复习措施

1、充分发挥共享的优势,多渠道准确把握考点,中考信息.2、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学生分类.学优生侧重课堂教学渗透,课堂上反馈教学效果.学困生则课后过关,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放过每一道题.3、复习过程中注意研究课标,通过实效性备课,及时有针对性的演练考点.针对两种题型,把知识筛选分

类.选择题训练准确性,材料分析题训练考点的判断和准确表述能力.4、复习中注重知识系统归纳__基础知识检测__综合习题演练__矫正与强化这四个环节的实施,复习操作

要坚持始终.五、复习方法 “ 三轮复习法” 六、复习过程:(一)“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单元复习

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侧重选择题训练。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根据2010年考纲逐条复习,侧重材料分析题训练。以模拟考题的形式强化。第三轮:模拟训练:

套题检测与讲解.对于命题角度较好,能够考察重点知识,设问有层次、综合性比较强的符合中考命题的特点的题,一定要举一反三,作为范例给同学们讲解。(二)考前指导

在“三轮复习”结束后,结合学生在总复习后存留的考前困惑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对于知识、考点进行查缺补漏,针对中考的答题技巧进行辅导,并结合考前的社会热点对学生进行材料分类和考点分析的追踪,让学生从心理、能力、知识等方面做好应试准备。

六、时间安排:

1、总复习从4月5日——6月18日。大约11周。2、时间分配:

七、具体操作:

第一轮复习:全面梳理教材,基础知识训练 目标要求:确立各章节内容的大纲和考纲的要求,对每章节的重点知识,难点内容,考试热点进行复习。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使复习、巩固、提高的过程更加科学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归纳复习的习惯。辅助性材料:去年的中考必备、各章节的测试题、模拟题。具体时间安排

第二轮复习:分类专题训练

内容安排:精心整合时政热点专题,分四部分内容:背景材料部分;与教材的链接点;中考命题角度预测;题型示例。特别是在知识链接题型示例部分,要紧抓住考点内容,捕捉有效信息,抓住主要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注:专题根据时政的变化,教师灵活掌握。

专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知识专题。第二部分是:时政热点专题。

知识专题:按课标分块复习,打破教材顺序,形成知识体系,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帮助学生理顺教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进一步强化常用的解题思想和方法。讲解要抓点带线,理清知识系统,寓于启迪刺激,在基础知识上讲求灵活。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基础性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时政热点专题:1、老师要指导学生按考纲要求,归纳考核时间范围内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本省大事、百姓关心的“小事”,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到热点与教材考点的结合点,形成专题。2.、在找到了今年中考对应的相关热点材料后,要用教材知识去多角度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分析时政热点时,要分析其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落实到教材中。3、专题复习题量上要做到少而精,借助这些专题训练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分析时政热点的能力;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也就是说“专题复习”。教会学生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即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目标要求:

1、把有关时政资料结合教材内容分类.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将考点与材料综合.2、分析的问题设疑要规范,考察面要广泛,考点要明确.3、教师的讲解要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供模式性.方法性的帮助.具体时间安排

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测试,提高答题技巧

内容安排热点复习,各地模拟试题,模拟考试,模拟综合训练阶段。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意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是开放性的,以贴近国家重大时政热点、社会焦点和学生生活实际为切入口,体现思想品德课的鲜明时代特征、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此,要善于捕捉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焦点,结合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寓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把教材知识爱国作文800字高中加以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挑选各类型题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这个阶段重点是通过模拟考试做好试卷的分析与评讲,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目标要求:

1、熟悉中考题型,全面演练解答知识的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解决问题能力。2、对学生进行应试训练,提高应试能力。3、查缺补漏答疑,适时补充信息。具体时间安排

考前指导

在“三轮复习”结束后,结合学生在总复习后存留的考前困惑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对于知识、考点进行查缺补漏,针对中考的答题技巧进行辅导,并结合考前的社会热点对学生进行材料分类和考点分析的追踪,让学生从心理、能力、知识等方面做好应试准备。

第5篇:初三政治复习课教案

初三政治复习课教案

【篇1: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

建设中原经济区,描绘美好大中原

一、中考考情调研

(一)考向瞭望: 1、政治文明 2、经济建设 3、文化建设

(二)中招命题分析

结合近几年中考试题分析,此部分内容属于时政热点,主要考查一下内容;

1、列举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及宣传标语 2、建设中原经济区青少年的做法 3、河南的文化

(三)复习指导

1、政治文明,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通过那些渠道行使批评建议权 2、经济建设是热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列举、谈感想、成就、方针、国策等来说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意义 3、文化建设 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及热点材料进行训练

二、基础自主回扣

考点一 政治文明

1、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我们中学生通过那些渠道行使批评建议权? 2、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全民行动,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那些观点? 考点二 经济建设

1、河南省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200原因:

主要原因:

2、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哪些优势?

3、近年来,国家和我省开展有利于中原崛起的政策,战略和方针政策有哪些?

考点三 文化建设

1、你对河南文化了解多少?

(1)河南古都:

(2)中国民间文化之乡:(3)河南特产:

(4)河南风光:

2、“建设文化强省我有责”向广大中学生发出倡议

三、中考热点突破

1、分析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发展的意义 2、为建设中原经济区,青少年可做些什么?

四、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

一、中考考情调研

(一)考向瞭望: 1、科技、教育创新 2、公平、正义 3、生态建设

(二)中招命题分析

结合热点材料,本节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发展科技提建议

2、河南怎样从人口资源大省转化为人力资源强省?

3、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注重和改善民生?

4、中学生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参与建设生态文明?

(三)复习指导

1、科技、教育创新 从基础知识入手,考查科技、教育在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性

2、公平、正义 通过列举实例引出民生问题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之间的关系

3、生态建设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注意保护环境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

二、基础自主回扣

考点一 科技、教育创新

1、为实现中原崛起,我省实施的战略有哪些? 2、科技、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

考点二 公平、正义

1、列举你身边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2、谈谈民生问题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之间的关系

考点三、生态建设

1、列举我省的环境问题 2、青少年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如何参与建设生态文明?

三、中考热点突破 1、辨析

河南是人口大省,优先发展教育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

科技创新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过程中,为什么重视生态建设?

四、反思总结

关注教育改革,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一、中考考情调研

(一)考向瞭望: 1、教育公平 2、教育优先 3、人才强国

(二)中考命题分析

结合近几年中考试题,本节主要考查一下内容:

1、列举我们身边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并说出党和政府为落实教育公平实施的政策及意义

2、为实现教育公平出谋划策

3、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个人与国家可做些什么? 4、为建设人才强国,国家和公民应如何做?

(三)复习指导 1、教育公平

着重从身边的实例入手,以此来说明如何来实现教育公平 2、教育优先

从我国实施的战略来说明如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人才强国

结合当前时政热点分析实施人才强国的原因

二、基础自主回扣

考点一 教育公平

1、实现教育公平的意义

2、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公平体现了教材上那些观点?

考点二 教育优先

为什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篇2: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

花果山乡一中思想品德复习学案(一)时间: 授课人: 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一、填空

1.责任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责任与角色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为子女,_______________,是我们的责任。

(2)作为学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的责任。

(3)作为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义不容辞。

(4)作为普通公民,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4.谁对我负责?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承担责任的回报:这种回报既包括____ ___也包括____ ___。其中,更重要的是___________。

6.我们周围有许多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

7.集体和个体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1)集体离不开 ;个体只有,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 的。只有,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 的结果。8.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关爱集体的表现:

(1)。

(2)。

(3)。9.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热心公益,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又在并使。10.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维护国家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坚决,表现出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与国家共度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1.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

(3)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

(4)我们要不断成长。

二、短材料训练

三、主观题

1.过去的2011,一个又一个草根英雄出现在我们面前:

他们的事迹未必轰轰烈烈,但他们点滴的付出却让我们感动。运用责任的知识,谈谈他们是如何让我们为之感动的。(根据设问要求,请运用责任的知识将下面的答案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10分。)

①“火把女孩”张华英举着火把走过艰苦“求学路”,是对

▲ 的表现;作为学生,她履行了 ▲ 的责任;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②“最美妈妈”吴菊萍救助他人,是对 ▲ 的表现,对陌生人,体现出了 ▲ 的美德;这种在危难时刻毅然而出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③“无腿老兵”马三小扎根太行深处,义务植树10年,让荒山因他而绿,作为社会成员,他履行了 ▲ 的责任,体现了他能够 ▲。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守墓老兵”欧兴田在国家安危之际参加革命,体现了他能够 ▲,这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60年前一句承诺,为战友们守墓30年,体现了他 ▲,这是负责任的表现。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以及重信守义的品质,让我们感动。

⑤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共同营造“ ▲ ”的社会氛围 ①自己负责;认真学习;②他人负责;扶危济困;③保护环境;关爱社会;④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担;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⑤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2.某班级同学开展“勇敢承担责任,与祖国共成长”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同学们通过全校问卷调查采集的数据:

运用责任的有关知识回答,你对数据中反映的问题有何认识?

花果山乡一中思想品德复习学案(二)

时间:授课人: 课时:

一、填空

1.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1)中国是 的国家之一。中国的 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 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我国还属于,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我们只有在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得到了初步显示。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

道路,形成了。

4.我国的基本国情

(1)基本国情:。

我国的基本国情表现在:

①还比较低。

②还不够高。

③ 还不完善。

(2)所谓初级阶段,即阶段。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至本世纪中期,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国家的根本任务

(1)主要矛盾: 的矛盾。

(2)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坚持,坚持。即“ ”。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 ________,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 ;四项基本原则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 ;改革开放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

(3)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和。

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8.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改革是,发展是,稳定。

(3)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1)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的重要内容。

(2)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①。

【篇3: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 在社会生活在承担责任

第一课 公平、公正——人们永恒的追求

第1课时 我们向往公平 [知识点讲述]

1.什么是公平?

答: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2.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够按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到的利益。3.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维护社会公平,能促进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②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第2课时 为正义高歌 [知识点讲述]

1.正义行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答: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 为。

2.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3.实施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分别有什么结果? 答:正义行为应该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非正义行为必然遭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

4.怎样做有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答:①要为人正直;②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③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表现;④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⑤在日常生活中,有正义感的人应当鄙视不正当的手段多的利益的行为和逃避规则约束的行为。4.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应怎样做?

答:当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第3课时 责任对于你我他 [知识点讲述]

1.责任的含义是什么?

答: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它产生于人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之中,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责任的来源是什么?(p17的相关连接)

养育;承诺;分配;任命;职业;法律;习俗;公民原则;道德原则等九大来源。

第4课时 面对责任的选择 [知识点讲述]

1.承担责任的代价是什么?

答:①承担责任需要消耗许多时间,影响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承担责任要承受心理压力,耗费体力和精力,甚至有可能影响健康;承担责任可能会使自己的一些利益受到损失;在危机和危险的时刻承担责任,还有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②承担责任总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人们不能因此逃避责任、推卸责任。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不承担责任有什么后果?

答:一个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人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它必然会受到道德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对他人的利益和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的还要受到法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