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高一作文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范文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8-01 20:33:33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篇

关键词: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贫富两极分化和平发展

一、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世纪的后期,随着科技的发展,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提升,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同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寻找到了新的载体,各种商业信息通过信息技术得到更广泛的传递,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力地助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的结构此时也开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于物质生产所创造的利润越来越少于金融产品所带来的利润,人们也将目光转向了金融行业,将其作为新的获利工具,

虚拟经济所占的地位愈发突出,它带来的利润也越来越大,

促使国家将物质生产转向了非物质生产,从实体经济转向了虚拟经济。资本主义的形成也经历了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再到金融资本垄断主义,

科技的进步促使资本的技术提高,金融资本作为资本构成的一部分也同样提到提高,

这就导致实体经济下的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下滑,

由于市场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市场的作用下人们便向那些能获得高额报酬的行业移动,加速了金融资本主义的扩展。

垄断是指少数的资本主义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便联合起来对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控制和操纵。

垄断是市场经济中最低效率的表现,

常见的垄断有卡特尔、康采恩、辛迪加和托拉斯。

对“金融资本”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著作中,但是这个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法拉格。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那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占有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通过对自身生产规模的调整,

同时市场对想要新加入的厂商是关闭的,这就是垄断形成的原因。

同时工业垄断资本对银行信贷的依赖逐渐增强,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资本,

即金融资本。法国学者让?克罗特?德罗奈提出了“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这一概念。金融资本垄断主义是以金融垄断为主导的一种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形式,

并且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最高形态。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特征

其一,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促使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各国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向全球的扩张而处于不断变动中,

它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在局限于过去对该国家的宏观经济的调控,它必须主动去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由于货币主导国家的地位和实力,使得它通过操纵本国货币将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卷入到世界经济的浪潮中,

这些国家不得不去主动去适应主导国家的“游戏规则”,即相关的货币政策和贸易制度,

而主导国家便通过金融扩散的方式对这些国家进行剥削和压制,谋取高额的利润。跨国公司的崛起,

在世界内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它们也主导了世界上该行业的进程,同时通过向大银行借款,也形成了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化。

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提高,加速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形成,

为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其二,

金融资本的自由化。资本主义国家主张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削减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以美国为例,

美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已经到了一种膨胀的状态,它所带来的利润远超过实体产业所创造的利润,金融产品本身不属于商品,它不具有价值,但是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在虚拟经济中,金融资本通过其本身具有的高回报率的特点吸引着人们对它的青睐,人们将他作为资本保值或增值的手段,

金融产品作为一项资本,它不能创造出价值,

而它所获取的利益便来自于剥夺实体产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其三,金融资本的独立性。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它带来的利益越来越大,

使得它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传统的经济结构由实体产业附着部分金融部门转向了金融部门拥有了很大的独立性,与实体经济剥离开来,

并且榨取实体产业所带来的剩余价值。生产的停滞使得资本家愈发依靠金融资本给他们创造的财富。

三、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和金融危机

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一个重击。美国在上世纪的后期为了促进经济的繁荣,通过降息的方式鼓励投资,

因为较低的借款利率让人们开始购置房产,人们便不顾后果,大量借贷,不考虑风险。

但美国人崇尚信贷消费的方式也着实拉动了当时的总需求,使得经济快速繁荣起来,美国政府没能有效控制经济过热的风险,

反而放宽了借贷的标准,金融机构也开发了多种贷款方式,不清醒的头脑让他们忽略了信用风险所能带来的后果,最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经济泡沫的破裂。

市场的繁荣总会促进利率的抬升,利率升高了,人们发现自己还不了贷款,自己的负债过高,

房价开始暴跌,同时人们在证券市场中投资大幅缩水,利率的上涨使得债券的价格大幅下降,人们也开始抛售股票,

股价也大幅下跌,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牵连了全球,

进而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

处在世界金融体系霸主地位的美国无疑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最大的获益者。美国作为在多边贸易关系的主导国家,通过以美元为国际结算的方式,

将自己的金融资本注入到其他国家中,

获取了廉价的产品和劳动力,

同时美国金融市场中来自多国的投资继续催生了大量的资本,

在金融全球化的步伐中,美国的金融垄断地位使得它获得了高额的回报,然而美国却不加以反思,反而更加贪婪地榨取其他国家创造的剩余价值,

分割利润。

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使得实体经济走向了分裂的边缘。希法亭在其著作《金融资本》中就已提到过资本扩张悖论的问题:在经济繁荣时期,劳动力价格上涨,利息率超过正常水平。

这两个要素同时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

然而银行资本的利润率却增加了。

虚拟经济泡沫的破裂便来自于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使得实体经济畸形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必须有坚实的实体经济作为基石,而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分割实体经济所带来的利润,

并且积累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发现通过虚拟经济所创造的价值比实体经济所创造的价值更多并且更迅速,

实体资本的扩张受到了阻碍,

一旦虚拟经济的泡沫破裂,实体经济也将走向衰退。

经济泡沫破裂的时刻,人们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正是由于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导致人们出现了富裕的幻觉,完全没有意识到社会实际的生产力和人们对于生产所创造的需求不再匹配,因此,

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能力与相对有限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基本矛盾。

四、当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如今,金融垄断资本已经成为某些金融巨头国家剥削剩余价值的工具,金融垄断资本资本主义也成熟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它使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脱节,

并且造成了实体经济的瓦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处于金融专制统治的地位,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和资产的证券化,加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它对资本实施了全面的控制,实现了资本的增值,作为资本主义的最高形态,

虽然它给资本主义带来一次新的洗礼,但是实质上它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区别,只是在于形式上的变化。

随着金融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到来,金融资本主义以快速的步伐扩散开来,加上世纪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资金信息化,更加剧了金融资本主义向世界各国剥削的步伐。

科技尤其是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使得金融资本的流动速度加快,

而它所创造的利润也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爆发式增长,导致工业垄断资本势必要依靠于金融资本才能发挥作用,

而且金融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在全球化经济的条件下,如果稍有不慎,必定使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从而将痛苦的结果交给人们来承担。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最根本便是垄断性质,它将所创造的社会财富集中。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一端积累财富,

一端积累贫困。而金融资本主义将实体产业资本牢牢控制住,

也就将利润紧紧控制住,它不能够改善国民的收入分配,反而造成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剧,富人更加富有,穷人更加穷困。

同时它通过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财富,也拉开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导致了世界经济水平的参差不齐。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立足基本国情,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有机结合,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学会适应国际机制,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的潮流中立足自我,

全面地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费利群。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及其当代启示[]。东岳论坛,,

()

[]王明哲,王复兴。从金融资本全球危机认识资本主义趋势[]。社会政治研究

[]王莉娟。当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初探[]。河北学刊,,

()

[]费利群。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山东社会科学,,()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爆发原因;观点综述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一、美国房贷危机是这次危机的触发点

黄朝翰认为,

美国目前的金融风暴根源于次贷危机。王自力认为,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在“新经济”泡沫破灭后,

房地产成为美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抵押贷款公司、商业银行把各自放出去的次贷,打包卖给“房地美”和“房利美”(即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和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

“两房”却忽视资产质量,

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温床”。杨圣明也指出,次贷危机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由于“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泛滥,

加之―年期间,美国的房市火爆,

很多金融机构把这种次级抵押贷款权的证券同其他行业真正的次级证券甚至垃圾证券“打包”出售,使得多年积累下的大量金融残次品涌向金融市场,

出现金融危机就不足为奇。

二、金融体制结构不合理,缺乏金融监管和风险预警机制

黄朝翰认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其金融部门的结构性问题。美国金融管制框架仅仅适用于金融部门的正式机构,

却不适用于迅速扩张的“非正式机构”。当产生信贷紧缩、金融机构之间失去相互信任时,就引发整个金融市场信用危机乃至金融危机。

秦汉峰提到,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暴露出一系列漏洞,例如,监管机构交叉重叠、监管部门过于依赖“市场纪律”等等,

是最终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王自力认为,

金融外部监管的严重滞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步伐不一致,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之一。

朱金玉指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内部管理机制失误造成的。杨伟、黄贤福、杨选奎认为,

忽略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特别是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彭俊明认为,金融监管不严,导致华尔街金融机构杠杆过高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三、流动性过剩引发金融危机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过度依赖金融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使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晓健认为,

流动性过剩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贸易顺差偏大和外汇储备过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货币供应过多和银行体系资金过多容易造成资金泛滥,引发金融危机。

左小蕾认为,金融危机的缘由是全球过剩资金的过度流动。美国“?

”事件后经济放缓,

为了恢复经济增长,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使美元的流动性大大增加。

陈华、赵俊燕指出,流动性过剩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年后美联储开始连续降息,

低利率拉动了经济增长,

同时也带来了流动性过剩。王喜梅认为,

流动性过剩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年以后,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低利率金融缓和时期,

低利率带来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

四、盲目创新金融衍生品

年以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金融规模超常扩张,金融创新及其金融衍生品空前发展,

导致金融工具风险加大。曾康霖认为,当代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的切入因素是金融创新。骆克龙、朱德政、贾殿春认为,

世纪年代以来,美国金融管制放松、金融创新泛滥以及风险评估滞后,导致金融工具风险增加,

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刍议认为,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各经济体都经历了年以来的金融规模超常扩张、金融创新及其金融衍生品空前发展、房地产超常增长的“经济繁荣”时期,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胡俞越、孙提出,金融危机的爆发要归功于场外金融衍生品()这一金融创新,

衍生品市场的放大效应与监管缺失,

使得金融衍生品市场成为金融危机的催化剂。

五、经济制度不合理

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生产与消费等各种矛盾并没有随经济的发展减弱,而是不断变化,暴露出经济制度存在缺陷。

瓦迪?哈拉比(美)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可以追溯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能力和收入之间以及生产商和消费者的需求之间的内在的深刻的不平衡。高巍指出,美国的经济制度存在缺陷,

违反客观规律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仍是金融的基础,金融创新若脱离经济,让金融衍生品无节制地蔓延,就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彭俊明指出,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可以追溯到社会制度缺陷,

即奉行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再灵验了。

六、新自由主义时期的金融自由化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奉行过渡自由化的市场模式,包括金融自由化,

导致金融系统的崩溃。朱安东、尹哲认为,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主要是近三十年来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金融自由化。陆源京也谈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金融市场自由化和资本账户开放。

蒋定之提到,美国自由金融主义的发展模式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产生。衍生品过度泛滥,

盲目信奉市场主义放松监管,最终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

何钦梅认为,美国金触市场过度自由化的发展模式走到了极端,

衍生品过度泛滥,

监管长期缺位,直至出现系统性的崩溃,这是导致金触危机的重要原因。

七、不合理的货币政策

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通过不断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的衰退和反弹,宽松和骤紧的货币政策交替实施,

成为危机爆发的隐患。肖才林认为,

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事件后,美联储连续降息,贷款买房又无须担保,

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为放贷危机乃至全球金融危机埋下伏笔。徐明祺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扭曲是形成金融危机的原因,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

王自力指出,美国不合理的货币政策对金融危机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为了应对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年月至年月,美联储连续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

这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然而,

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上升,由此引发次贷危机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朱金玉也提到,美联储政策的失误可能是较为严重的一个导致危机的因素。在―年之间美联储所采取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在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董洪日谈到,

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危机产生埋下祸根,而扩张政策则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年前后,

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美国经济的反弹和通胀压力的增大,从年月开始美国政府连续次加息,骤紧的信贷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八、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长期的超前消费经济模式

西方国家长期存在的超前消费习惯,

加之政府的支持,导致了经济泡沫。

刘玉霞认为,

美国长期超前消费的经济模式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董洪日认为,超前消费、借钱消费是危机产生的社会基础性原因。长期以来,美国人的消费观念就是不储蓄光消费,

而且是借钱消费,加之政府的支持,一旦环境改变使多数人不能还贷且不得不违约时,

危机的爆发则不可避免。

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金融业的过快发展,使得虚拟经济过度膨胀,

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王静认为,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是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何维达认为,

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产生严重的泡沫风险,

最终引发金融危机。杨圣明认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就在于虚拟经济(其主要代表是金融业)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

吴晓求指出,此次金融危机是对全球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严重脱节的重大调整,

目的是实现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与实体经济相匹配。

十、金融业在全球经济所占比重过高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篇

政府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全国的百姓、土地和财产。

它怎么会欠债?

因欠债而引发危机更是不可想象。但是,现代社会中的政府是一个有人承担责任的机构,它的财务是有约束的。

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水危机等诸多危机,只要市场还在运作,这些危机都能被市场化解,不过价格可能会上涨。如果东西缺,

价格也必须涨,缺而不涨价,那才真是危机。下面试图分析一下为什么金融危机不可避免。

第一个原因是市场的基本规则有时候会逆转。

正常的市场中,价格有平抑需求的功能。当供不应求时,

商品会涨价,涨价后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供需恢复平衡。

但是,

在投机需求占主导时,投机者多半买涨不买落。这种违反市场基本规律的现象是造成泡沫的主要原因。泡沫一旦破裂,

金融危机往往接着发生。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交换延长到未来,于是引入了不确定性。

一般的交换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立刻就完成了。但是,有不少交换会延长到未来,

只有双方遵守合同,

按期如约实现,交换才算完成。一旦发生违约或情况变化,交换就变了样。

受损的一方如果自己能够补偿损失,不再牵连他人,那么交换可以到此结束,也没有更多的不良后果。如果牵涉到第三方或更多的人,

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危机。

第三个原因是金融业中常用的杠杆放大作用,就是用一元钱做几元钱的生意。买一套住房不需要将房款一次付清,

这就是杠杆的用场。杠杆放大,能够使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原本是一件好事,

但同时也是一件冒险的事。尤其在某些金融机构中,

操作者负盈不负亏,赚了钱,他和投资者分成;

赔了钱,完全由投资者承担。

这种赏罚关系鼓励操作者去冒险,

这种盈亏不对称的规则也使得市场发生扭曲。

第四个原因是纸币的发行。纸币在许多方面都远优于贵金属货币,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引诱有权发行货币的人或集团超发货币。

这个引诱力太强了,

很少有人能够抵挡住,其结果就是通货膨胀。激烈的通货膨胀会引发抢购和挤兑银行,

造成金融危机。

第五个原因是监管不力,

发生欺诈。像麦道夫案就是一例。小的欺诈经常发生,并不会引发金融危机,但大的欺诈牵涉人数众多,

而且会发生连锁反应,就能够形成金融危机。欺诈的事情被揭发之前,好像一切都很正常,

但是一旦被揭穿,许多上当受骗的人都会遭受损失。如果其他金融机构也因牵涉其中而跟着倒台,就可能发展成为金融危机。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篇

关键词:货币金融危机理论;

美国金融危机;虚拟经济;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一、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中“虚拟经济”的考证分析

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在分析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时,把金融危机分成了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两种。

特别是在分析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时,强调了信用、“虚拟资本”、“虚拟经济”对于产生金融危机的影响。

。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写道:“本文所谈的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后者可以单独产生,

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种危机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

”[]同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一样,首先,商品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货币和商品的转化出现随机性、不确定性,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

因为“流通所以能够打破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

正是因为它把这里存在的换出自己的劳动产品和换进别人的劳动产品这二者之间的直接的同一性,

分裂成买和卖这二者之间的对立。”[]这样以来,商品和货币的转换即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就包含着中断或危机的可能性。

其次,随着信用的发展,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包含着危机的另一种可能性。在物物交换时代是不可能有危机的,

只有在货币时代或商品经济时代,“如果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彼此的债权相互抵消,也就是说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中潜在地包含的矛盾没有成为现实;

因而,如果危机的这两种抽象形式本身并没有实际地表现出来,

那就不会有危机。”[]而当这种矛盾实现时,危机的爆发就有其可能性了。

。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现实性

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是不以经济危机爆发为条件的金融危机。

它产生的现实条件来自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

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信用、银行金融和在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虚拟资本交易日益重要,形成所谓“信用经济”、“金融经济”、“虚拟经济”。

特别是虚拟资本如债券、股票、汇票等的发展有暂时超越和背离生产系统而发展的趋势。这时,货币与虚拟资本商品与信用货币的对立显露出来,

其矛盾的积累导致了货币金融危机。

因为信用和信用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不是真实的财富,和普通商品一样最终要向货币转化,

因此“在危机中,会出现这样的要求:所有的汇票、有价证券和商品应该能够同时一起转化为银行货币,所有的银行货币又应该都能够同时一起再转化为资金。”这时,

以虚拟资本为主体的虚拟经济中就会出现所谓“金融过剩”,危机一触即发。马克思又说:“劳动的社会性质一旦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表现为一个处在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

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在这里,马克思在论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时,都特别强调了信用的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进而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虚拟资本的自我膨胀运动是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机制[]。

。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扩散性

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的分析虽然是以国内系统为基础进行的,但并没有限于国内系统。他已经认识到资本的国际流动对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过程中,各国金融、贸易和生产密切关联,

金融系统特别脆弱,而资本的国际流动更加速了普遍性危机的产生。马克思指出:“在普遍危机的时刻,支付差额对每个国家来说,

至少对每个商业发达国家来说,都是逆差,不过,这种情况总像排炮一样,

按照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

并且,在一个国家比如英国爆发危机……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金融危机就这样在许多国家依次发生了[]。国际信用的发展推动了一切国家的出口和进口膨胀,

加深了各国间经济贸易和资本金融的相互依赖,但信用支持下各种商品和债务的价值最终仍然都需要货币来实现和清算,从而就可能使国际性和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特别容易发生了。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探析

按照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

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多种矛盾激化的表现,但这又是一场并不伴随经济危机而发生的独立性的金融危机。年这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持续恶化酿成的金融风暴,几乎波及到了楼市、股市、债市、汇市、银行、保险、大宗商品等所有经济领域,

其影响范围也几乎扩大到了全球的各个角落。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无论从其可能性,

现实性还是其全球性上,都印证了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那么,它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中的信用和虚拟资本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而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也就是所谓的虚拟经济。美国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

使其金融系统非常活跃,金融创新更加迅速。其金融衍生产品如按揭抵押债券()、债务抵押凭证()、信用违约掉期()等等(也即虚拟资本)的产生,

大大延长了货币支付链条,一旦某一环节不能实现,就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紊乱,引发如马克思所说的:“……同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一起自然发生的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

”[]马克思当时对于信用和虚拟资本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的论述,

恰恰说明了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导火索:无论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还是次贷危机都是美国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直接原因或导火索是美国次贷危机或房地产泡沫

由美国房地产经济泡沫破灭所引发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甚至全球性的信用危机和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其危机的源头就在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为了应对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年“?”事件的冲击,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从年月至年月,连续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降至%的历史最低水平。

这使得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而在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下,房贷规模进一步扩大,

埋下了危机的隐患,而年美国房价的普遍下跌,以及利率的上调,使房贷者无力还款,

造成了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根本原因在于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

尽管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主要是从实体经济的生产过程周期(繁荣、衰退、停滞、复苏)中来分析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的,

但当时,

他已经意识到了信用发展和虚拟资本的产生对独立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决定性影响。并且,马克思还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信用经济,这种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

是虚拟经济。美国金融危机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其最大特点就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做了系统论述。

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包括股票、债券、汇票、土地所有证等带利息的有价证券或所有权证。虚拟资本不代表现实的资本,

但它通过深入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生活中,推动实体经济运转,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无差别劳动。因此,

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而一旦脱离了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

因此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存在虚拟经济而在于它的过度发展。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关于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

而且对于我们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分析现代金融危机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理论中关于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的研究,为我们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虚拟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此,

我们应该完善商品交易的法律规范,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完善银行信贷等信用支付系统。并且要在充分利用虚拟经济发展的优势的同时,

防止其过度发展所造成的“金融过剩”而引发危机。此外,

还应在国际贸易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国际信用体制,

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外部传递性的继续扩大。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雨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特区经济,,():-。

[]马克思。资本论: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德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金融危机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周纪信。运用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探析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当代经济科学,,():-。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篇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总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第一,破坏性极大,

本次次贷危机对美国的投资银行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的打击,美国的前五大投行中有三家濒临破产,

另外两家也面临着转型困境,

其他金融机构也是惨不忍睹,欧洲的主要经济体也陷入经济衰退的漩涡中;第二,影响范围特别广,

全球的金融市场都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很多边缘小国都难以幸免;第三,

持续时间长,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始于年美国的次贷危机,

到目前为止已有年的时间,很多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未能完全摆脱自身的财政危机,以希腊为例,

财政危机不仅没能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开始向周边国家蔓延。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首先,财政危机与货币危机陷入恶性循环,年,就在全球经济出现好转的前夕,

美国经济突然二次探底,

欧债危机也愈演愈烈;其次,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作用,从而引发了连锁反应,除了存在以往传统的生产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的问题,

在借贷消费或消费过度和财政、债务等虚拟经济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在金融创新产品领域爆发的;再次,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并存,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金融危机的反应变化也不同,金融衍生品系统又比较复杂,这些问题都使得金融危机变得更为复杂和不确定[]。

二、基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分析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

(一)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经济学者对这种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探讨和争论,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立场的经济学者认为本次危机是监管不当、低估风险、政策失误等因素造成的,甚至对危机抱有一定的乐观态度,

但是随着危机的持续,影响范围的扩大,在危机现实面前,这些经济学者却显得极为尴尬;而持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立场的经济学者对危机的严重程度评估得比较现实,

看到了这场危机的严重性,他们认为通过国家对经济强有力的干预,完全能够抵御这场危机,但是在年,美国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后,

反而引发了更为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

凯恩斯主义随后也受到了各国的质疑。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的逻辑出发,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援引了一句英国评论家邓宁的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如果有%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在此验证了这句话,

同时也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又一次强有力的证明[]。事实证明,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脱离实体经济的,

其想获得无限发展只能是一种幻想,当泡沫膨大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发生破裂,从而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因此,无论是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立场,还是持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立场的经济学者,其论述的观点只是引发本次危机的表层原因,

他们并未触及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深层次原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借助《资本论》来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趋势进行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资本家无休止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

这一本质并未改变,我们也可以由此得出结论,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从表面来看,是由虚拟资本盲目扩张、过度膨胀引发的,

政府监管不力、低估风险、政策失误等因素也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实质上,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则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救市措施起到的只是暂时缓解作用,治标不治本。

金融危机发生后,资本主义各国对本国的金融机构的救助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其原因在于这些机构所代表的正是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在年,世界开始进入后危机时代,美国在积极救市后,

开始大量发行国债,致使金融危机尚未解决,国债危机又开始震荡世界,美国的财政危机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恐慌。与此同时,

此次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年上千示威者发起”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

从中也看到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

(二)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启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年月日,第六届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论坛发表了一篇题为“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回应:超越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共同宣言,

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马克思经济学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解读以及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对我国的启示是:要把握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涵,

坚持用马克思经济学指导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马克思经济学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的逻辑出发,我们能够看到,

国际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向新生产形式的过渡,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由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引发的危机,为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充分借鉴《资本论》的经济观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努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

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三、结论

综上所述,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的逻辑出发,

透视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干预经济的手段,我们不难看出,资本主义出现的这些新变化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仍是资本主义本身存在的基本矛盾,我们现阶段借助《资本论》来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趋势进行分析,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比较

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经济与金融危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与货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金融危机理论,这些理论精华都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巨著《资本论》中,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后,

金融危机同样的出现,

并有加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出发,分析两次金融的成因,

从中找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

一、金融危机概述

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危机是只伴随经济危机爆发而爆发的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

狭义的金融危机则是指单纯的货币危机。在广义的金融危机当中,生产即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剩余价值的生产,

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的生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的趋向。这个本质就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现实运动的起点和驱动力,

也是商品和货币走向绝对对立的基本线索;狭义上的金融危机是当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尚未拉紧到极限、全面的生产过剩尚未发展到临界程度时所产生的金融危机。

马克思在当年总结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就必然会造成经济危机并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曾指出,

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下,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就不可能消灭,

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自资本主义制度确定以来几百年的历史中,世界上发生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危机,世纪前后就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持续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

二、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按照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亚洲金融危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多种矛盾激化的表现,既有国际经济市场化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经济格局、尚未形成新的经济秩序必然引发的矛盾,也有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对外开放、追求经济增长中缺乏对外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经验而引发的矛盾。亚洲金融危机是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失利的表现,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苏联、东欧和我国先后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反观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它的诱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委托链过长。

金融创新并不能有效解决资本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随着抵押债券层层证券化,

必然使委托链条越来越长,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道德风险问题更加严重,从而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过度消费。美国式的文化模式使其居民过度消费。

美国只有依靠大量发行负债才能满足其消费欲望,从而造成美国债务存量持续增加,最终影响了国家信用,引发了经济波动。美国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超过其收入水平,

因此只有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才能满足需求。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债务越积越多,无论政府执行何种政策,

无节制的负债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三、对比两次金融危机的相似处

金融监管不健全是这两次危机产生的相似原因。金融资产质量差是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政府对金融部门的监管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资金的分配总量和结构,

关系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金融机构设立比较混乱,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薄弱,经营水平不高。

同时,

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对贷款风险分析重视不够,而只是较多地照顾各种关系,最终导致银行出现大量坏帐。

这次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是由于本国金融监管不力造成的。

随着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涌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已有的分业监管模式失去了效力,

这必然增加了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因而政府的不力监管就成了危机爆发的主导因素。

从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金融危机真正的根源在于美国监管机构失职、在于美国监管体制存在重大漏洞,在于对投资银行的监管不到位、对次级贷款等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也不够重视。

美国的监管标准不仅单一,而且明显滞后。

从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市场经济绝不是自发的自由经济,绝不能放松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尤其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经济中国际间竞争十分激烈,政府若放松对本国经济的组织和管理,

或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就可能在竞争中失利,

就可能发生危机。四、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和对我国化解金融风险的建议

我国在整顿金融秩序、强化宏观金融调控、实行汇率并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而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们作出的调整和回应,

不应是补救性、缓解性的,而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在更高的程度上作出战略性的选择与规划。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加强金融监管,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建立金融预警机制;()优化外汇储备结构。

在美元汇率面临较大压力情况下,

中国的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也面对着巨大风险。中国外汇储备应考虑币种多元化,并适当增加黄金储备。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比较

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纪中后期,

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经济与金融危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与货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金融危机理论,

这些理论精华都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巨著《资本论》中,

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后,金融危机同样的出现,并有加剧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

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出发,

分析两次金融的成因,从中找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

一、金融危机概述

马克思认为,

金融危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危机是只伴随经济危机爆发而爆发的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狭义的金融危机则是指单纯的货币危机。在广义的金融危机当中,生产即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剩余价值的生产,

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的生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的趋向。这个本质就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现实运动的起点和驱动力,也是商品和货币走向绝对对立的基本线索;

狭义上的金融危机是当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尚未拉紧到极限、全面的生产过剩尚未发展到临界程度时所产生的金融危机。

马克思在当年总结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就必然会造成经济危机并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下,

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就不可能消灭,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自资本主义制度确定以来几百年的历史中,

世界上发生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危机,世纪前后就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持续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

二、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按照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亚洲金融危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多种矛盾激化的表现,

既有国际经济市场化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经济格局、尚未形成新的经济秩序必然引发的矛盾,也有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对外开放、追求经济增长中缺乏对外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经验而引发的矛盾。

亚洲金融危机是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失利的表现,进入九十年代以后,

苏联、东欧和我国先后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反观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它的诱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委托链过长。

金融创新并不能有效解决资本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随着抵押债券层层证券化,

必然使委托链条越来越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道德风险问题更加严重,从而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过度消费。

美国式的文化模式使其居民过度消费。

美国只有依靠大量发行负债才能满足其消费欲望,从而造成美国债务存量持续增加,

最终影响了国家信用,引发了经济波动。

美国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超过其收入水平,因此只有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才能满足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进,

其债务越积越多,

无论政府执行何种政策,无节制的负债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三、对比两次金融危机的相似处

金融监管不健全是这两次危机产生的相似原因。

金融资产质量差是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政府对金融部门的监管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资金的分配总量和结构,

关系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金融机构设立比较混乱,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薄弱,经营水平不高。同时,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对贷款风险分析重视不够,

而只是较多地照顾各种关系,最终导致银行出现大量坏帐。

这次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是由于本国金融监管不力造成的。

随着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涌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已有的分业监管模式失去了效力,这必然增加了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

因而政府的不力监管就成了危机爆发的主导因素。从一定程度上,

我们可以认为金融危机真正的根源在于美国监管机构失职、在于美国监管体制存在重大漏洞,在于对投资银行的监管不到位、对次级贷款等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也不够重视。美国的监管标准不仅单一,

而且明显滞后。

从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市场经济绝不是自发的自由经济,绝不能放松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尤其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经济中国际间竞争十分激烈,

政府若放松对本国经济的组织和管理,或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就可能在竞争中失利,

就可能发生危机。

四、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和对我国化解金融风险的建议

我国在整顿金融秩序、强化宏观金融调控、实行汇率并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而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们作出的调整和回应,

不应是补救性、缓解性的,而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在更高的程度上作出战略性的选择与规划。

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加强金融监管,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建立金融预警机制;()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在美元汇率面临较大压力情况下,

中国的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也面对着巨大风险。中国外汇储备应考虑币种多元化,

并适当增加黄金储备。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篇

【关键词】马克思金融危机

年春,美国“次货危机”开始显现,

最后发展成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对其原因分析,成为理论界研究热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规律,对预测美国金融危机、解释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我国宏观调控要以此为鉴,主动作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美国金融危机形成和扩散的一般原因

、次货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触点论”

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市场内因论,认为没有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导致美国次贷市场运转失灵引发金融危机。次贷是美国房产贷款中面向信用纪录不佳或收入证明缺失的持“次级信用”的客户而产生的贷款。

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美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房价-年上涨了%-%。在房价上涨预期下,银行降低信用门槛,

推出了“无本金贷款”、“循环贷”等贷款品种,助长了投机,推动房价继续走高。美联储年开始将利率从%提升到.%,

促使经济降温,房价下滑。房价下降预期增大和还贷压力增大的双重约束,使次级贷款违约率在年底上升到.%。

违约率持续上升,带来债务状况恶化,导致美国大型次级房贷公司纷纷破产,

前者的破产和倒闭带来越来越多的金融集团和公司破产,造成整个金融市场动荡。

、金融政策导致金融危机的“政策论”

这种观点的实质是政府外因论,认为次级贷款仅占美国房贷市场的%-%,

次贷危机之所以形成金融危机,

金融自由化政策是根本原因。一是金融工具创新过度。次级贷款被房贷公司购买后,

资产证券化成为债券在市场发售。经济繁荣期,它们被投行和对冲基金看好并购买,投资银行利用金融创新再出售,一元贷款被放大为数十元的金融衍生品。

信用链条拉长,

导致金融产品的基础价值被忽视,助长了极度短期投机。美国还依靠政府信用成立国家保险公司对债券违约进行保险,总额从年的多亿发展到年底的万亿美元。这种情形下,

总额不大的次级贷款危机产生了规模巨大的债务危机,

政府已难以挽救。二是金融监管不力。美国鼓励自由的跨国金融活动。对新金融产品,

政府主要依靠市场评级机构的评级、研究报告和资本抵押标准要求来化解金融风险,缺乏审查和监管以及对金融泡沫的预警。这样,当投机盛行时,投机主体和评级机构结成利益共同体,

评级机构做出背离信用基础的评级行为,向市场释放错误信息,便会提升系统风险。

、经济全球化形成全球经济危机的“桥梁论”

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外部条件论,

认为经济全球化活动使美国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一是金融活动全球自由化使美国金融危机向发达国家扩散。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商业银地普遍购买美国次级债券,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汇丰银行、德国工业银行、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集团等相继暴出巨额坏帐,引发本国金融动荡。二是金融危机的财富效应和政策效应使危机延伸到实体经济。

金融危机爆发后,

消费者个人财富缩水,银行紧缩银根,消费和投资下降,导致总需求减少。三是全球经济活动依赖性增强使金融危机向全球实体经济漫延。

美国在全球几大经济体的出口市场中占据很高比例。

美国国内经济衰退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出口大幅下滑,

导致经济增速下降。

二、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看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经济危机成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本上是生产过剩导致剩余价值无法实现引发的。

生产过剩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消费者购买力不足;购买力不足在于私有制引发的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资本主义银行制度、信用制度、分配制度等制度结构的冲突把生产过剩矛盾推向不可调和地步时,潜在危机便转化为现实危机。

()克服经济危机的途径。一是根本性制度变革。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只有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变革,才能根本化解经济危机。二是政府宏观调节。通过调节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创造新的投资和消费机会、实行信用扩张、扩大政府公共支出等宏观政策,

刺激需求,

缓解生产过剩。

、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依靠信用过度扩张化解需求矛盾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追求剩余价值。生产力越高,

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量越大,在市场上实现的困难也越大。解决这一矛盾,

一个途径就是依靠信用支持消费和投资创造需求。年代末,

伴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实体经济投资需求锐减,全球范围内出现大量资本过剩。

年,全世界有多个对冲基金,总额.万亿美元,世界各国主权财富基金达.万亿美元,

占全球的%,全球储蓄的%。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开始公开或非公开鼓励房贷公司、金融机构通过过度扩张信用支持消费。

所谓信用过度扩张是指不顾信用风险、超过偿还能力的信用扩张,表现为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放松风险监管、放松交易监管等。信用的过度扩张在刺激消费同时,也拉动了投资,

更重要的是由于信用被转化为证券出售,为全球巨额流动资金提供了短期投机机会。短期看,信用的过度扩张缓解了生产过剩和资本过剩,但长期看,

信用过度扩张把问题从“当前”转到了“未来”,当金融投机不再延续、债务链条无法维系时,危机便会显现。

()信用过度扩张的危害。一是增加了不良债权,加剧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对客户信用层级、偿还水平不加审查,会导致不良债务累积。

年,美国住房贷款达万亿美元,政府公共债务达.万亿美元,金融债务占的比例从年的%上升到%。信用的本质是债权,

如果大家都遵守信用,

当然没有问题。但若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特别是信用质量较差时,债务风险就变得十分巨大。二是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虚拟经济背离服务经济职能。

虚拟经济本质是使有能力的人利用有资本的人的闲资为社会和资本持有者创造财富,这对于分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信用的过度扩张,

使虚拟经济背离了这种职能,

产生一种“钱生钱”的错觉,自身迅速膨胀。在美国,

企业盈利的%来自金融服务业,制造业仅占%。-年,

美国金融公司盈利年增长.%,非金融公司盈利每年增长只有.%。年,美国金融业占据了的%-%。

金融机构对高管的激励措施也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促使他们利用金融创新技术把金融杠杆率提高到几十倍。

房贷机构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金融机构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据统计,

美国金融机构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就占全球的%,

年全球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交易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额为名义的倍,全球长期证券的总价值超过了万亿美元。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使虚拟经济重心转向短期投机,在证券、楼市造成巨大泡沫,最终导致经济危机。

三是引致虚假需求,造成虚拟繁荣。信用过度扩张刺激楼市,导致投资性资产价格和证券价格上升,

为投资性基金和银行提供了短期投机机会。

当生产过剩矛盾得到解决,各类资本竞相追逐高额投资回报时,所有人都受益,进而产生了螺旋式的信用扩张,如果哪一期资产价格开始缩水,

消费者和投资人便成了最大受害者。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启示

市场经济国家经常存在结构性生产过剩矛盾,也就存在着依靠信用过度扩张来化解生产过剩的潜在风险。

我国要吸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既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解决生产过剩矛盾,又要防止走上利用信用过度扩张化解生产过剩矛盾的不良路径。

、坚持依靠创新刺激实体经济有效需求

一是通过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刺激消费。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欠缺,国民需要较高的储蓄率才能应对各种风险,导致总需求中消费所占比例一直不高。

因此,国家要加快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制度改革,解决百姓后顾之忧。通过转移支付、救济等制度创新,

防止贫富差距扩大,刺激消费。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吸引投资和消费。熊彼特指出,技术创新使资本主义在毁灭中重生。

技术创新既可以创造新的投资机会,使多余的资本找到生利机会,又可使消费者产生新的换代需求。三是通过市场创新扩展投资机会。要实行宏观经济政策,

促进地区间经济均衡发展,特别是开发农村市场。实行优惠政策,

鼓励资本到海外投资。积极开展贸易摩擦协调,促进出口稳步增长。

、以国家为主体有效控制金融系统风险

一是政府承担起风险集中管理的责任。

市场经济不可避免会产生信用过度扩张,产生金融泡沫。防止资本经济中的泡沫转化成危机,

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协调和制约。由于金融产品很少受知识产权保护,任何金融机构都不愿意别人看到自己产品的交易情况。政府要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窗口,

集中清算,统一监管,准确评估,避免各个金融机构各自为政。二是善用金融创新,

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国内金融系统在危机中受到冲击较小,主要是我国金融体系不发达,没有投行、评级机构和复杂的金融衍生品,

没有形成危机传递的链条。这种状态虽然安全,但却牺牲了效率。在未来,

我国既要稳健地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效率,又要有效控制和化解市场风险。

对新推出的金融新产品,

政府要认真审核,对产品的价值、价格要实时监控,

避免过度放贷,努力做到多方共赢。三是积极培育理性投资。从强化风险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出发,

加强对投资者教育,使投资者的投资趋向更加理性。严格杜绝非法市场操作行为,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提高政策透明度,使市场充分相信政府的决心,防止错误信号引发的错误导向。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宏观经济政策,

特别是货币政策必须要连贯和平稳,这一点对整个金融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美国在年前后的货币政策大拐角就是造成经济危机的一个诱因。当前,我国货币信贷速度极快,

一季度新增信贷完成全年的%,这可能会对后期经济发展又造成通胀压力。应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调控重点和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比如利率、汇率和货币供应量等,并与财政政策、行政手段相结合,互相弥补,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参考文献】

[]蒋定之、郑学勤:美国次贷危机研究(两篇)[]。新华文摘,()。

[]谢丽威: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环渤海经济望,()。

[]王国民:浅谈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启迪[]。知识经济,()。

[]苏昊成:试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启示[]。华商,

()。

[]黄纪宪:流动性过剩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与借鉴[]。金融论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