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2-12 11:29:55

导语:看图写话

南海问题论文篇1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及现状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无论从南海诸岛的考古发现还是从历史典籍,都证明了这一客观事实。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社会也都承认中国队南海诸岛的主权。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质考古发现我国南海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后,相关的周边国家开始蚕食、侵吞其中的一些岛礁。而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加刺激了这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分割占领。这些国家利用《海洋法公约》中的某些对其有利的条款,在南海领土主权问题上与中国公然抗争,大大提高了南海问题解决的难度,从而逐渐造成了今日南海的局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600字六年级势。目前,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在中国政府管辖之下。南沙群岛虽然主权属中国,但189个已有命名的岛、礁和暗滩、暗沙中,中国仅控制着9个岛礁,其中包括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大部分岛屿都不在中国控制之中。有关国家抢占我南中国海岛礁约50个。其中越南占据着南沙的29个岛礁,菲律宾占据9个,印度尼西亚2个,马来西亚抢占9个,文莱1个。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国家开始分别在所占据的岛礁上修建飞机跑道,建渔港、灯塔和旅游观光点,并纷纷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沙地区的油气资源。一些国家自从涉足这一海域后,短短十几年时间,已从南海获取了重大经济利益,有的甚至从贫油国变成了油气资源出口国。到90年代末期,这些国家已经在南沙海域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余个和油气田180个,仅1999年就年产石油4043万吨、天然气310亿立方米,分别是我国1999年整个近海石油年产量和天然气产量的2.5倍和7倍。目前,南沙海域已经有200多个油气田,超过1000口油井被东南亚国家勘探和开发,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5000万吨。各国对中国渔业资源的掠去是惊人的,并且还经常抓捕中国渔民。90年代东南亚的中国威胁论风嚣尘上,也是中国开始关注南中国海时,中国所处的地位十分被动。主要岛屿除太平岛为台湾所占之外,其余均控制在越、菲、马等国手上。

对于东南亚相关国家来说,南海问题主要包含着主权、领土、资源之争。但对于中国来说,则更事关国家崛起的大业。综观近代世界大国历史,海洋权益与其兴衰紧密相关——荷兰、英国都是借海洋而登上历史舞台,俄国彼得大帝发动对瑞典的战争、数次瓜分波兰以获取出海口,美国的领土扩展到太平洋东岸,才有了今日美国。今天,美国无疑要借南海问题遏制中国的发展,而一个国家海洋权益的强弱,事关一个国家对海洋权力的争取、保护能力。中国的崛起,解决南海问题是题中应有之意。

其次,南海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对于中国来说,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缘价值,它是我国东南部战略防御的前哨阵地和华南地区的海上屏障。获得对南海(尤其是南沙)的支配地位,使中国的战略防御纵深向南推进数百海里,对于保障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有重要意义。南海问题不解决,则中国与东盟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也将长期存在。而且南海是海上交通要道,控制南海,对于中国的海上贸易安全有重要经济意义。

二、中国政府南海政策的执行阻力分析

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政策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关于政策的提出、发展等与本文关系不大的地方不再论述)。这一政策使争议双方有可能将注意力放到经济的优先发展上来从而有利于将双方引向和平解决争端的轨道上来,“共同开发”也可以避免南海问题被美日等国利用。为此,中国在经济、外交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签订了中、菲、越《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发表了中越双方《联合新闻公报》,但从目前南海各国所发生的事端来看,这些条约、公报都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实质的约束作用。

中国的政策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认为,其原因在于:

1.大国的介入,南海地区国际形势复杂。南海各相关国家为造成既成事实,加紧对南海资源的开发,借助美日等国家的力量抗衡中国;其次,南海是重要国际贸易通道,主要各国(美、日、印、欧)在此有重要利益。而且,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地区不稳定、中国的崛起,美国加紧对中国的遏制等因素,利益纠缠,国际形势复杂。[1]

2.南海争端复杂。南海的争端,不仅仅在于南海相关国家对南海的资源开发,更在于对我主权的侵犯,使“主权在我”的前提形同虚设。各国在所占的岛屿上修筑机场、跑道、灯塔,并通过各种海基法案,无视本国政府的一再警告,肆无忌惮地侵犯我国主权。

3.南海各相关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共同合作,抗击中国,使中国面对一个国家利益集团,外交上十分被动。

显然,要解决南海问题,必须排除或者最大可能减少美、日等国的干预,加强军事建设,分化瓦解东南亚各相关国家,争取各个击破。

三、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四政策的要素及其可行性

1.经济政策

通过发展对东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大东盟各国对我之经济依赖。

历史上,德国首相俾斯麦曾经用经济手段达到加紧联系德意志诸邦、孤立奥地利的目的,并最终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联邦。今天的欧盟,也正走着通过市场的统一走向政治的统一的进程中。古今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决定政治,市场的统一使双方休戚相关、产生共同利益,最终导致政治上的统一。这是值得我们在南海问题上进行借鉴的。我们当然不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达到与南海各相关国实现政治统一的目标,但通过发展东盟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可以大大加强南海各相关国的在华利益,从而增强其对华的经济依赖。这对于中国在南海争端较为不明显的时代,可以随时约束相关国家在此问题上不轻易作出冒进的政策举措。而日后在南海争端激化的情况下,则也给中国增加了一份筹码,中国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南海各相关国家进行经济制裁,这对于经济上严重依赖中国的相关国家来说,将造成极大打击。

但是增加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人口、科技等方面的禀赋差异不如东盟与美国那么明显,中国于东盟处于同一国际市场梯次,传统经济领域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对东盟吸引力不大。在国际社会,我国生产的那些基于科技地段、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玩具等)甚至与东盟相关国家存在竞争的局面。因而中国政府应在非传统经济领域与南海各相关国家展开合作。中国应当积极与东南亚努力建立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开发的合作机制,在不同的国际市场梯次中实现进一步的合作。以“海洋开发为例,如果各国能够从海域管辖权划分、油气田勘探开发、资金投入、技术开发、产品加工等多个层面探讨对争议海域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问题,那么在外部环境日益改善的前提下,南海问题争议各方将很可能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形成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2]一旦这种合作形成,经济的力量将把东盟与中国紧紧捆绑。而随着南海相关国家在这一领域经济利益不断扩张,它将很难离开南海。而中国根据现有的南海开发状况,保持对南海资源的较低依存度,就可以使中国在南海争端激化时游刃有余,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

其次,中国应加强同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欧盟等的经济联系,因为当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轻易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发展与中亚、俄罗斯、非洲的友好关系,保证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

相比较纯粹军事行动的政策而言,使用长久而渐进的经济政策显然不损国力,不伤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感情,不引起国际舆论对华的指控和世界大国对华的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孤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外交政策

在南海争端中,美国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区外角色。中国欲解决南海问

题,首先必须排除或者尽量减少美国在此区域的干预和对我国在南海行动的阻挠。在地缘经济、政治战略的影响下,出于对海上贸易通道、南海油气资源等的考虑,美国积极干预南海问题。美国通过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军事合作,加强在此区域的军事存在,争取在此地的安全主导权,以南海问题为契机打压中国的崛起。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和东南亚国家合作展开的军事演习更显频繁,“肩并肩”、“金色眼镜蛇”、“卡特尔”等的展开,使中国南海的周边环境急剧恶化。中国的崛起必将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排挤美国在东南亚的势力,因而美国与东南亚的军事合作,其战略意图是十分明显的,即构成东南亚-台湾-朝鲜半岛三位一体的“环形岛屿链”,从而达到压缩中国向太平洋发展的战略空间,遏制中国的崛起的目的。而南海相关国家也正好借美国之力打压中国,双方于是一拍即合。

但是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上政治大国地位的确立是无法遏制的,美国急需中国在诸多重大国际事务中对其予以支持。因此,我认为,中国对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应当由如下构成:1.尽可能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外交关系,如召开“东盟外长会议”、“东盟首脑会议”,发展“东盟10+3”等经济合作,排挤美国在此区域的势力;2.在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反恐等重大外交事件上对美国予以合理的支持,以要求其在南海问题上对我国的支持。

此外,因尽量发展海军,弱化美国在此区域的军事优势。

对于日本,则首要应在外交上承诺保证其南海贸易航线的安全,以此力争其对南海问题上持中立态度。

明治时期日本外相伊藤博文曾经说过:“在实力相当时,外交就是力量;在实力悬殊时,力量就是外交。”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外交政策——从这一点说,我们发展海洋军事力量,建造大型水上作战舰艇、建造航母的确已是燃眉之急。军事上的支持对于此类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外交谈判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我国在南海问题相关谈判中的最主要目标是确立中国对南海岛屿的主权。我们必须加大外交斡旋,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以支持其对南海资源的开发为诱饵,逐一展开对南海相关各国的外交攻势,力求通过经济和军事上的压力,迫使其对南海(尤其是南沙诸岛)主权归我的外交要求达成妥协。之所以必须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原因在于如果东盟相关国家出于其共同利益的考量,达成外交一致,这对于中国在外交谈判桌上的形势将极为不利,一个国家对抗一个国家利益集团,其信息之不对称不言而喻。毕竟对于东南亚相关国家来说,少一个分蛋糕的庞然大物显然更加符合其国家利益。

谈判期间可派遣渔民和渔政船在有争议的海域展开大规模捕猎、巡逻行动,力求制造事端,如造成对我军民伤亡,则可借此加大对相关国家的外交压力,并博得国际舆论之同情,减少国际舆论对华政治压力。同时,在历史和法理两个维度上向世界宣布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取得国际舆论对华支持。

待主权问题解决后,亦可如上制造事端,借机收回部分开发权,或者真正实现“共同开发”的既定政策,其底线是中国必须在南海拥有大部分利益。

3.军事政策

首先,应加快建设航母、新型核潜艇和大型海上作战舰艇,加强远洋作战能力。综观二战以来海战经验,以制空权夺取制海权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以中国目前的海空军实力,尚不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严格来说,打击海盗并不算是远洋作战),完全无法与美国抗衡。一旦美国介入南海事端,则中国将处于极端劣势的地位。中国海军之所长仅在近海作战(有沿海空军、陆军和二炮部队的支援),而远洋作战,非有航母不可。中国一日无航母,则一日不可轻易与日美交恶。

其次,中国若对东南亚相关国家中的某一国发动战争,考虑到唇亡齿寒,相关国家极有可能相互联合,共同抗击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而美国、印度等国出于对华遏制政策的考虑,日本出于对海上生命线安全的考虑,极有可能出兵干预,届时中国将处于极端恶劣的军事环境,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建设、海军发展将是一场灾难。战争只因当是政治的延续,单纯以军事手段解决南海问题可以说是下策。

第三,与南海各相关国家展开广泛的非传统安全的合作,促进军事互信,通过军事合作,打击该海区的海盗,展示中国海军实力,对南海各相关国家产生威慑作用。

当前中国所能采取的仅仅是一些“准军事”手段,比如,海洋渔政船巡航等,这样能在目前能力范围内既不引起外交事件也能有效维护我国主权,并且比较经济的手段。

4.政治策略

首先应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各领域加强与台湾地区的友好关系。

第三次“陈江会”签署三协议、发表一个共识,宣布将开通两岸定期航班、就大陆资本赴台投资达致共识,两岸“三通”已经全面实现。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友好发展,可以逐渐打破美国对华的军事遏制,而且,两岸的友好发展将大大有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大陆应力求与台湾达成共识,在军事上加强合作。甚至共同在太平岛驻军,这对于南海相关国家的威慑力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加强全国人民的海权意识,保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有足够的群众基础,减少在非正常时期的舆论压力和政策执行难度。

以上4个政策,当然是不能割裂来实施的,其中经济合作和军事建设将贯穿整个南海问题解决的过程,外交斡旋以求突破是其重点,造成敌我军民冲突、获取国际舆论同情是外交辅助,排除或减少美日压力是关键,与台湾达成政治和解与合作、唤起民众的海权意识是前提,4方面的政策应当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在南海问题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渊:《冷战后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载《学术探索》,2008年1月,第一期

[2]刘中民:《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论述》,载《东北亚论坛》,2006年9月,第五期

[3]王秀英:《南海权益与中国崛起》,载《理论界》,2005年6月

[4]范晓婷:《对南海“共同开发”问题的现实思考》,载《海洋开发》,2007年12月

[5]刘中民:《被觊觎的岛屿》,载《海洋世界》,2007年10月

摘要:自1986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一贯坚持“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但从今日南海局势来看,这显然是中国的一厢情愿,中国在南海的岛屿大量被东南亚国家侵占,传统的“九段线”早已不复存在。海权问题历来是重大的战略问题,维护海洋利益和海洋主权,是中国走向世界、成为真正的大国的必要步骤。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者主权的问题,更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与长久的国家安全。因而,南海问题所面临的也将不仅仅是东南亚国家,更在于美日印等国家。本文试图论证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四大政策相互配合解决南海问题的可能性与优势。

关键词:南海问题;政策;配合;崛起

南海问题论文篇2

[摘 要]目前,中国南海领土问题研究正逐步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传播学即被融合的学科之一。本文从传播学和风险管理的视角,探讨了南海领土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的由来、南海领土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以及创新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研究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042 ― 03

本文探讨的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主要指东盟相关国家和欧美国家在国际公共空间对南海问题公开表明的态度和意见,是南海问题引发国际舆论聚焦的产物,现已对中国造成极大的外交压力和舆论风险,增加了南海问题双边和平解决的不确定性。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南海领土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舆论在国家外交决策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被视为执政要素之一。作为亚太政治的一个焦点,南海问题既是关系领土和资源的实利之争,也已成为关系国家形象、国际道义的舆论之争。目前, 随着南海周边国家和某些大国不断出台南海新政策,南海地区形势发展及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也不断出现新动向。新形势下,中国欲有效开展南海维权维稳,国际舆论是必须关注的因素,亦是可借助的工具。在风险全球化与社会媒介化互相叠加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运用广泛,传播方式日新月异,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日具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和突发性,一旦处理不好,就会迅速出现负面影响和风险。如果应对和利用不当,国际舆论也可成为风险因素,给南海维权维稳带来直接冲击。因此,中国新闻传播学界要加强研究有关南海问题国际舆论的形成机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之间舆论冲突的根源和动力,为我国有效化解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提供政策选择和智力支持。

二、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的具体表现

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东盟关系的重要议题之一,对中国和部分东盟国家双边关系影响极大。由于涉及国家主权,该问题导致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不时发生海上摩擦或舰船对峙,南海成为亚洲的“火药桶”,损害了中国和东盟国家政治与战略互信关系和安全合作关系。

南海问题虽然多次升级至军事冲突边缘,但目前仍然主要处于外交范畴,舆论则是主要博弈工具之一。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体和东盟国家媒体以南海问题为中心,大量设置针对中国的各种议题,以图通过舆论影响维护和拓展本国利益。有些东盟当事国媒体攻击中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理念,质疑中国有关南海的九段线主张,曲解中国颁布《海岛保护法》的意图,炒作“中国威胁论”,中国形象被抹黑和丑化。这些新闻舆论与外交和军事行动相互配合,试图整合东盟内部意见、争取欧美的国际支持,以图政治上的主动,为侵占南海行为合法化服务。

近几年,美国大力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高调重返亚洲,并拉动日、澳、印等国染指南海,南海问题事实上也已成为中美之间绕不开的一个重大议题。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在南海问题上已从以前的中立不持立场转向支持偏袒东盟相关国家,如以支持“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为名,策应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国际仲裁;又如,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帜在南海大肆炫耀武力;与此同时,他们凭借国际话语权优势, 不断搅动国际舆论,给中国在南沙岛礁的合法建设工程扣上“军事化”的帽子,制造“中国威胁论”的翻版,与一些东盟国家相关舆论一唱一和,对我们施加压力,给我们造成了极大舆论风险。如,据《参考消息》2016年5月2日报道,美国媒体鼓噪菲律宾、越南等国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打所谓“羞辱战”,提出对与中国渔船、海警船和军舰纠缠对峙的实况进行录音录像,并通过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向国际社会展示北京的所谓侵略意图,把中国推向全球舆论法庭,让中国丢面子,以此羞辱中国等。此外,菲律宾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从舆论战的角度而言,也是在南海域外大国支持下策划拼凑的对中国的一次舆论大围堵。以至有人认为目前中国最危险的敌人是国际舆论。

一直以来,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其伴生的舆论风险也已成为南海问题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加强研究,主动谋划,积极应对,将风险消解在损害后果发生之前。

三、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我们可以将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研究分为两个方面加以探讨,一是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二是风险管理,下面分述之。

(一)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研究

先从南海问题的研究说起,南海问题涉及国家主权、历史问题、法律问题及敏感现状,早已成为国际法学、国际关系、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专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大量著述,从各个角度对南海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1〕总体而言,南海问题的研究以法律研究和史地研究为主线,并正逐步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传播学即被融合的学科之一,如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鞠海龙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南海问题主张的国际传播战略与国际话语权体系研究”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重大项目 “中国南海问题主张国际传播机制研究”,就是这种多学科融合研究的典型。此外还有甘莅豪关于中美报道南海问题的隐喻建构、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南海问题的话语分析》、白天依的《国家修辞学视角下的南海争端话语研究--美国介入南海争端话语的实证分析》等,也体现了国际关系学、语言学、传播学融合研究的特色。

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界,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新闻舆论已开始引起关注。张昆教授、陈雅莉以《海峡时报》和《雅加达邮报》南海争端报道为例,考查了两报的主导性框架、意见话语和对华态度,研讨了东盟英文报章在地缘政治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建构。〔2〕王乐萍以菲主流媒体《马尼拉时报》近五年的涉华报道为样本,归纳了其呈现给国内外受众的中国国家形象,并从多角度探析这种呈现角度背后的动因;〔3〕李德霞以菲律宾第一大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为例,分析菲律宾主流英文媒体对黄岩岛事件的报道; 〔4〕叶淑兰对南海问题的中国公众舆论及其对决策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南海领土冲突的国内公众舆论具有“强群体极化”与“弱群体极化”的区别,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相矛盾性与非理性特征;〔5〕苏莹莹从马来西亚官方媒体的报道解读该国政府的南海政策,探寻有助于我国应对南海困局的“马来西亚因素”;〔6〕吕正韬、曾率通过分析各方舆论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与互动,探讨了南海问题中的媒体作用;〔7〕刘笑盈从国际新闻与外交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媒体南海问题报道的现状和不足;〔8〕周庆安则从公共外交的角度研究南海问题;〔9〕刘大勇研究提出了南海问题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长期策略。〔10〕此外,还有崔晓玲基于南海问题的汉语军事新闻评论的极差研究,以及一些相关的硕博士论文。

国外尚未发现南海问题舆论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但国外在舆论学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多,具有借鉴价值。以往研究对加强南海问题舆论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有需要深入改进之处:研究成果基本以零星论文为主,以应用对策研究为取向,没有专著,与其它学科领域的研究相比,还不够全面,深入而系统,在学术性和应用性方面都还大有拓展的空间。

(二)风险管理研究

如前所述,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本质上是中国目前面临的诸多风险之一。因而,风险管理研究应该是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研究的根基和前提。

早在1986年,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就首次使用“风险社会”的概念描述了充满风险的后工业社会,并提出“风险社会”理论。〔11〕

其他代表性成果还有英国芭芭拉?亚当的《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谢尔顿?克里姆斯基的《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等。

中国学者申凡、陈奕认为,社会风险是一种将导致社会既有运行机制和稳定局面遭受破坏的不确定因素,其核心特质为一种导致社会危机与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在共时态上表现为一种社会不安状态,在历时态上表现为一段持续发展过程。〔12〕

中国近年有关风险社会的研究的有一批专著问世:如张乐的《风险的社会动力机制》、杨雪冬的《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刘岩的《风险社会理论新探》、庄友刚的《跨越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潘斌的《社会风险论》、陈秋玲的《社会风险预警研究》、丁烈云的《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等。

上述有关风险社会的研究有些涉及了风险社会中的大众传媒和信息沟通。在大众传媒广泛渗透并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及舆论已成为风险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贝克曾论及大众传媒与社会风险之间的密切关系;马凌认为,在风险社会中,新闻传媒的风险放大功能得到强化,导致新闻传媒与政府的关系需要在风险社会的语境下加以重新审视。庹继光提出,大众传媒理应在风险社会中发挥其社会监测功能。这些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大多从公共管理视角或哲学层面切入,少有论及舆论风险管理,从而给我们留下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研究在学术价值方面,一方面可丰富舆论风险管理理论,为舆论风险管理提供实践资料;另一方面可扩大南海问题研究的领域和视角,在风险管理、国际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剖析造成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的内外原因,提出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治理的相关策略,为打破中国在南海问题方面所面临的国际舆论壁垒服务。

四、如何创新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研究

首先,如上所述,以风险管理为理论工具,分析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及其对中国造成的舆论风险和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建立舆论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丰富南海问题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在研究的基本思路方面,可在风险管理、国际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国际舆论风险的内涵界定,分析国际舆论风险的主要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生成机制,并以南海问题为例,剖析造成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的内外原因,提出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策略,力图打破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壁垒。

具体而言,可深入探讨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内涵、形态、主体特征、与国际政治关系的互动机制、管理方法等,并结合南海问题的具体情况,对中国提升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能力的指导方针、原则战略、策略技巧、效果把握进行对策分析。

可重点研究我国在南海问题方面所面临的国际舆论风险及其对南海问题解决的影响,尤其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东盟相关国家南海问题舆论战略的转型变迁历程和发展趋势,包括域外国家对南海问题的舆论干预、相关国家在岛礁建设中的舆论策略等,特别要关注菲、越等国家和地区领导人更替后其南海政策和相关舆论的新变化和新动向。

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为我国海洋战略实施和南海维权维稳提供舆论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可采用以下具体研究方法:

(一)案例分析

以西方和东盟媒体为重点分析对象,探讨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对不同管理效果的比较,归纳出其中的规律。案例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选取欧美和东盟各国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它们都能在数据库中找到比较完整的数据。其次,选择南海问题中的重要议题,如有关中菲南海仲裁、马来西亚南海政策、越南南海政策、印尼南海政策的新闻舆论作为研究案例。

(二)文献分析

舆论风险管理涉及舆论学和风险管理等多个研究领域,可在查阅汇总经典著述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分类和归纳,提出关于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界定,对其内涵、主体、管理方式进行分析,搭建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总体研究框架,并由此深入探讨中国对南海问题所应采取的舆论风险管理策略。

(三)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东盟不同国家,如南海问题争端方和非争端方国家的南海政策和相关舆论,也可对比分析东盟相关国家和我国的南海问题的舆论特征,并采用具有说服性的实例和数据来探讨不同的舆论风险管理对南海问题国际舆论的影响。

结语

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是当前中国面临的诸多风险之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既面临军事冲突的风险,也面临舆论围堵的困境。因此,中国各界学人,包括新闻传播学界应携起手来,从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角度加强对南海问题的研究,为中国在南海问题突破国际舆论壁垒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

〔参 考 文 献〕

〔1〕刘中民,滕桂青.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南海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2〕张昆,陈雅莉.东盟英文报章在地缘政治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建构――以《海峡时报》和《雅加达邮报》报道南海争端为例〔J〕.新闻大学,2014,(02).

〔3〕王乐萍.菲律宾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与动因――以《马尼拉时报》为分析样本〔J〕.传媒观察,2015,(11).

〔4〕李德霞.菲律宾主流英文媒体对黄岩岛事件的报道分析――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为例〔J〕.当代亚太,2013,(04).

〔5〕叶淑兰.南海问题的公众舆论及其对决策影响的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4,(12).

〔6〕苏莹莹.从马来西亚官方媒体的报道解读该国政府的南海政策――以马新社及《使者报》1999年至2013年的相关报道为分析依据〔J〕.南洋问题研究,2013,(04).

〔7〕吕正韬,曾率.南海问题”中的媒体作用――谈各方舆论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与互动〔J〕.对外传播,2011,(12).

〔8〕刘笑盈.国际新闻与外交――以媒体南海问题报道为例〔J〕.电视研究,2011,(10).

〔9〕周庆安.从南海问题看“争端中的公共外交”〔J〕.对外传播,2011,(09).

〔10〕刘大勇.南海问题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长期策略粗探〔J〕.军事记者,2012,(07).

〔11〕黄庆桥.浅析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社会,2004,(03).

〔12〕申凡,陈奕.试论传媒化解社会风险的过程管理〔J〕.理论月刊,2008,(08).

南海问题论文篇3

[摘要]本文总结了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近年来职称评聘工作的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该工作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机制高校;职称评聘;实践;思考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步伐,利用高校扩招和鼓励高校创新办学机制的有利时机,200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批准,华南师范大学与佛山市南海区(原南海市)政府共同创办了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以下简称南海校区)。南海校区作为新型的校区,从性质上来看,其创办主体是政府,也就是公办学校,这是与一般民办高校的主要区别之一;从师资管理模式来看,南海校区实行的是全员聘任制,与一般民办高校相类似,即除了部分学校本部派出的教师外,南海校区招聘的教师没有国家事业编制,其人事关系均挂靠在人才市场,这是与学校本部在人事管理体制上的一个主要区别。由于实行了新型的师资管理模式,南海校区的职称评聘工作也与学校本部有所不同,在创办初期,南海校区实行的是双轨制,一方面参照国家事业单位的做法,对于部分按照国家认可的方式取得职称的教师,在其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就予以聘任;另一方面,对于校区急需的人才,则实行低职高聘。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对校区创办初期的人才引进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吸引了各种高层次人才加盟到南海校区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及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客观上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现行职称评聘模式已经成为校区良性发展的“瓶颈”。分析南海校区办学8年来的职称评聘管理方式,既可以作为华南师范大学全面推进人事改革进程中的经验,又可以作为同类型院校人事管理的参考。

一、南海校区职称聘任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南海校区实行以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模式,除了部分学校本部派出的管理干部之外,多数教师没有国家事业编制,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与具有国家事业编制的公办学校相比,在人才引进工作方面校区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人才引进举步维艰。为此,南海校区实行了弹性的聘任制度。一方面,出于对稳定教师队伍的考虑,参照传统国家事业单位的做法,在教师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就予以聘任;另一方面,我们认识到校区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靠一批高素质的骨干人才队伍。为此,对于校区急需和高层次人才,实行低职高聘的政策,例如,将一些不具备副高职称的博士聘任在副高岗位上任职。客观来讲,这种做法对校区创办初期的人才引进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吸引各种高层次人才加盟到南海校区来。但是,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越来越壮大,和许多同类型院校一样,我们注意到以往的职称聘任工作遇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

第一,聘前重科研轻教学、教研。当今,国内许多大学在追求“建设国际或国内一流大学”的浪潮中,科研工作被置于学校头等重要地位,忽略了大学的培养人才功能,给职称评审工作带来过分强调以科研和论文为导向的副作用。在现行的职称评审条件中,尽管全国不同省份或同一省份内不同地区的高校要求不一,但总体来说,对教师的著作、论文、科研项目鉴定、获奖等都有具体规定,而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等却被放在次要地位。这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反映一个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标志就是科研成绩,科研能力强、成果多的教师就是优秀教师。于是,很多教师在评上职称前把主要精力用于搞科研,轻视教学工作,不愿意多上课,只要能应付学生就算了,没有深入研究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部分教师在教学督导的评估中,教学能力一般,但凭几篇论文和几项课题照样能评上副教授、教授;而教学水平高、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却因为论文和课题的数量较少,连申报职称的资格都没有。我们应该承认,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既要把课上得精彩,受到教学督导的肯定和学生的欢迎,又要有突出的科研业绩,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同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有持续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于是,“教不成教授,教授不教”的思想流行,教书只能成为教书匠,没有纵向科研课题,没有在高级别期刊发表的论文,评教授几乎没有可能的观点成为不少老师的共识。

职称评审中以科研和论文为中心是对教学中心的否定,因而是本末倒置的,与高校首要的“人才培养”功能背道而驰,产生了大量“业绩教授”而不是“学术教授”,这种现象会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的素质下降。

第二,聘后考核机制不完善。南海校区在这方面的工作既有许多传统高校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南海校区所自有的个性问题。南海校区对教师的聘后考核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学生、教学督导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科研工作的评价以及部门领导对教师的评价。和许多传统高校的聘任工作一样,南海校区的评聘工作还没有实现正真意义上的评聘分离。一般情况下,对于通过正常评审取得职称的教师,校区一般都会予以聘任。但是,对于聘后如何评价教师是否履行了岗位职责,我们现有的岗位考核机制显得不健全、程序不科学。由于一段时期内校区的定位是以教学型为主的学校,我们对教师的考核一定程度上侧重了教学部分,为了督促教师履行教学任务,我们将学生和教学督导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引入到考核方案里去,考核结果是教师是否续聘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是,从近几年来的实行情况来看,出现了一些有悖于考核目的的现象。我们发现部分老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投鼠忌器,因为担心学生做出不利于自己的评价而不敢严格要求学生乃至过度迁就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奉行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在科研业绩评价方面,由于我们对教师的论文和课题要求相对较宽松,教师对论文和课题的动力主要源于职称的评审,“评前使劲干,聘后死不干”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师在聘后主要是为了应付考核任务。

上述这些现象的出现是与我们的初衷相违背的,折射出单一的考核机制容易走向极端,长此下去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第三,不利于人才流动。在现行的国家政策下,社会人才流动机制尚不健全,在具有国家事业编制的公办院校中,国家高度指令性的劳动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直接影响教师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度均与职称挂钩,“评聘教授”的各类待遇基本上由国家财政保障,实质上是为人才的单位所有制和用人的终身制保驾护航;而在没有国家事业编制的民办或公办新机制院校中,情况则大不相同。“聘任教授”的工资待遇等要由聘任单位来决定,养老保险等只有社会化这条路可走,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突出问题。首先,具有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的公办院校的“评聘教授”一旦离开了具有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的公办院校系统后,其各种待遇将得不到国家财政的保障;同样道理,由于国家只认准评定职称,民办或公办新机制院校中的“聘任教授”,到具有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的公办院校后将不会被承认,“聘任教授”只是“地方粮票”,这就为人才的流动设置了障碍,无形中在这两个不同人事系统中的中间修建了一堵墙。其次,关于退休金的问题,“评聘教授”。

按国家现行的规定,大体上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待遇来核定,由国家的财政保障;但是,对于“聘任教授”来说,基本上是参照社会化的企业模式来走的,干了一辈子“聘任教授”,到退休时可能拿很低的养老金。

二、对新时期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改革的若干思考

第一,让大学教师回归课堂。目前我国高校职称评聘政策对大学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由此衍生出很多老师都忙着搞科研、拿项目,尤其是教授越来越“远离”课堂的现象层出不穷。虽然不少人对此提出批评,但是在目前“科研强校”的浪潮中,高校为职称评审设定了教学和科研业绩的条条框框,教师要想晋升职称就只能按照学校制定的游戏规则来走。无论是在教学岗位上还是科研岗位上做出贡献的,都是教师劳动成果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理应受到尊重和肯定。学校和奥运作文专职科研机构不一样,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首要强调是人才培养的功能,这并不意味着因此忽略了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功能,两者并不是矛盾的。

高校不应该要求所有教师都要达到同样的教学和科研业绩水平才能晋升相应的职称,而是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区别对待。不同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定位,设置相应的教学、科研岗位,然后通过岗位要求来聘任教师,不同的任务由相应的教师来承担。我们要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业绩上脱颖而出,使他们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荣誉感,而且还要让他们因教学成绩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政治待遇。要把教学业绩作为评价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利益导向引导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引导到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育人水平上来。在申报相应职称时,对教学名师、教学质量优秀、获得一定级别竞赛奖的指导教师、教学建设项目等在课堂教学一线、教学建设一线取得的实践性成果视同教学成果奖或教改项目,用以替代部分论文和科研成果,而不是以规定级别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来作为评聘的惟一标准,也就是说,教书教得好,同样可以作为评职称的重要条件。

第二,完善聘后考核机制。教师的聘期考核要把日常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相结合,并以日常考核为基础。考核要以平时教学检查和教学督导的结果、被评对象的教案、完成教学计划情况、科研情况等作为重要依据,对教师全面履职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教学管理部门每学期组织一至两次学生对教师评价的调查,对于学生反应强烈、评价较差的教师,由教学督导进行情况核实并督促其限期改进,学生的评价不直接纳入考核指标,但作为督导评价其教学结果的参考。在聘期届满后,由学校聘任委员会统一打分,确定考核等级。

对于连续两次考核优秀者给予奖励;考核合格者继续聘任;对于考核不合格者,第一次不合格的在原职称基础上低聘一级,高职低聘教师的待遇等同低聘职称相应的待遇,低聘教师参加原职称考核,若下一次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则自动恢复相应待遇;连续两次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第三,完善退休养母亲的眼睛作文老保险机制。2009年1月28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下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国务院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而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这将拉近国家事业编制院校教师和新机制院校教师在退休后的收入,使大家一定意义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当前,我国企业养老保险改革已经取得了可贵的阶段性成果,正逐步进入正规运行时期,为立法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行的现实条件。

参考文献:

[1]吕镇城,秦继红。实施全员聘任制的成效———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的实践[J].经营与管理,2008(03).

[2]孙福兵。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何新征,张理中。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改革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03).

[4]王冲,崔贵军。关于高校职称改革诸问题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7).

[5]高江宁。试析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山东劳动保障,2006(04).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