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流工程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8-04 22:10:02

导语:看图写话

对物流工程的认识和理解篇

:',

。,

,。

关键词:职业能力;物流人才;教改方案

:;

;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物流行业所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进一步凸显,并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与此同时,大批的物流专业方向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

迈入社会,为物流行业提供很好的供给和充足的人才储备。

然而面对日益变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物流专业人才的供需关系上是否能达到平衡,

具备专业知识但是缺乏从业经验的高校毕业生是否能够达到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要求,无疑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物流从业者素质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对于高校教育来说,怎样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角度为重点,

更好的进行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为解决的就是当前的物流人才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手段之一。

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

①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表现为任职资格;

②指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

③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由此可见,

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

因此,我们可以把职业能力具体化、形象化为个人综合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在本文里我们所指的职业能力可以狭义的理解为第二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即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为了适应社会需求,

满足各个岗位要求而具有的与专业知识、技能相关的能力。

.物流相关岗位既然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是使学生快速、较好的适应和满足物流相关岗位的要求,

那么,

在谈到培养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物流相关的岗位进行了解和划分。物流相关岗位,

粗略的可以包括以下的三大类:操作层次的物流岗位、物流管理层次岗位和物流决策与规划层次的物流岗位。其中,

操作层次的岗位包括司机、叉车工、库管员、理货员、订单员、采购员、质检员、保管员、拣货员等一线岗位;物流管理层次包括仓储经理、运输经理、物料经理、物流营销经理等中层管理岗位;物流决策与规划层次包括物流企业高层决策岗位、供应链管理经理、供应链规划等高层物流管理岗位。

通过对物流相关岗位的划分,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岗位大多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然而,目前部分的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视的多为讲授专业知识,

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认识、实践的操作能力等培养尚有欠缺。

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需要,

挖掘影响物流专业职业能力的相关因素,体现在教学方式方法中的培养上,

加强实际的模拟与操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革,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教改方案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作为物流工程本科教学的专业限选课程,既对物流、供应链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有一定的讲解,

又介绍物流以及供应链的形成、特点、规律与控制等内容;

既包括国内外较为前沿的先进理念的说明,又剖析了一些优秀企业在解决物流和供应链问题时的举措。

同时,《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融合工程、管理、经济、信息等多方面的内容,

如果单纯的按照教材进行讲授,侧重于课本纯理论知识的讲解与灌输,

停留在纸上谈兵,

无法给学生更形象直观的概念,无益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更谈不上实际的应用,

这样的教育方式完全不符合现代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和诉求,

因此,笔者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角度,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出以下的改进:

.调整教授内容,突出实践教学根据大纲的总体要求,

适当的扩充学时数量,

由原来的学时调整为学时,主要是增加了实践教学和案例讨论的部分。另外,

在讲解过程中,如表,

以物流系统概念、功能和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供应链的构成、特点等基本理论内容为辅,这些只是让学生具备物流系统化、供应链的基本思想;

而以调动学生的想象、感观认识、学习热情的实践教学为主,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环境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物流管理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

成绩构成也做出了适当的调整,如图、图一般传统的课程考核主要由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加权平均而成,

这种考核方式对理论要求较高,只能反映学生对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

却无法体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也缺乏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反映。而在本次改革中,加大了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这种考核形式既能够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

又能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把握程度。

.调整授课关系,换被动为主动,搭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通常来说,

一般的管理学课程大多数是以老师的单纯讲授为主,学生只能通过课堂上的理解,课后对教材的复习来加以熟悉,这样带来的问题往往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不完整,

对关键内容的认识不形象,

留于表面,

所以很多学生虽然接受了专业的教育,但是最后只记住了几个知识点或是分散的几个概念。

因此,

根据这种情况,笔者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课程的三轮教学,

对沈阳建筑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学校内部的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如表所示,其中,

改革的主要一项内容就是借鉴国外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逐步的尝试。

.。按照教学大纲的章节安排,对学生进行分组,通常是-人一组,

这样基本每个核心章节都对应一组同学,人数的控制比较有利于前期的讨论、准备,和给每个学生表现与施展的机会。

.。进行任务的分配,重点章节对应知识点串讲和案例分析两部分,

一般章节只有案例分析一个部分。

知识点的串讲,是要求学生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总结,然后拓展,制作成详略得当的幻灯片对全班进行讲解。

而案例分析,则由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关案例的信息和数据,

案例可以是单独的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案例的组合,只要其内在有一定的关联性,

提倡学生能够搜集多个案例,分析比较后得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简单的复述案例背景和内容。

.。以组为单位,根据内容制作分钟左右的幻灯片进行报告,在报告过程中,必须包括提问、回答、总结等内容。由发言同学提出案例或知识点的相关问题,

进行随机提问、或展开小组讨论,让其他学生对案例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复述、回答问题等,调动其他组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整个课堂的听讲效果,

.。由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和知识点的补充引申,或者对个别理解有误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纠正,并按照每组同学的表现和承担的工作量进行评分。

.适当应用道具,

实现“角色扮演”为了加深学生对于“供应链”、“牛鞭效应”、“信息共享”等相关专业词语的理解,利用一定的课时带领学生模拟“啤酒游戏”的过程,在游戏中,分配给每位学生扮演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的机会,

通过周的模拟,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采购、销售与库存之间的内在联系,形象的帮助学生认识到库存对于企业的实际意义,以及供应链上下游各个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的“牛鞭效应”,

并启迪学生如何改进和解决这一问题。相比之下,这些内容如果只依赖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讲解,学生很难有这样的感性认识和深刻的印象。

同理,

在学习到制造过程中“看板原理”时,让学生自己制作取货看板、生产看板和生产产品零部件的道具,并模拟生产组装流水线,让学生同时生产组装、同时更新和传递看板,启发学生观察看板的有效流动,

以及看板的使用对于生产控制、库存、精益化生产的意义。在学生理解纸质看板传递的原理与作用的基础上,再讲授其他看板模式就容易理解的多了。

.实践环节贯穿知识体系积极开展学生外出实习,

广泛联系生产类企业,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笔者认为现场的参观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

如果只是纸上谈兵,学生永远无法了解到企业的真正管理与操作,所以只有走进企业中去实际的观察,

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积极联系和邀请企业中的物流从业人员来学校定期开展讲学交流活动,学生可以就正在学习的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这也是对课堂知识的有效补充。

另外,

沙盘模拟也是很好的教学补充内容,

分组协作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而小组讨论,给予学生发挥思考的空间。灵活多变的沙盘内容,

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不仅仅只涉及到物流的专业知识,

而是把专业的知识贯穿到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去。最后的填表总结,教会学生反思游戏过程与实际知识的联系,

更好的体会专业知识概念,在游戏模拟中去学习,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实习参观,实践演练鼓励学生外出实习参观和“创业”,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比如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手段,

鼓励学生在课余可以集体展开“超市”的模拟,

通过对多种产品的展、供、销的过程,使学生对于怎样采购、采购时间、采购量的控制、库存管理、陈列商品、订单处理、分拣、运输等基本的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此外,也可以就实际的案例,

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模拟有实际需求的生产企业和几家第三方物流企业,

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按照真实的数据进行讨论和方案的设计,最后提交正式的“标书”,

举办“招标”、“投标”的演练,举办“商务谈判”等。

总结

笔者作为沈阳建筑大学物流工程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在学校教学改革倡导下,

通过三年的实践教学,逐渐摸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对于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了全新的认识,

理解也更加深刻,运用知识的实践意识在不断增强,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获得了较好的反馈。而对于任课教师老说,

也是对专业知识的总结与提炼的一个过程,促进教师换位思考,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和方向,

不断探求教学的新思路。

但我们要看到,《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作为物流工程的一门课程,进行尝试和改革,

对于整个学科的改革完善来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怎样从整体角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使学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挥更大的才智,

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

参考文献:

[]孙跃兰。《物流管理》课程教改的实践[]。机械职业教育,():-。

[]洪琼,万玉龙。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改设计[]。物流科技,():-。

对物流工程的认识和理解篇

实验室的建设思路

实验室的建设思路是将“工业工程专业”同“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进行有效融合,

又不失各自特色,

更好地体现工业工程的系统性和现代工业信息化的发展。

实验室模拟生产制造企业布局,

以工厂物流设施及装配流水线为平台模拟典型的生产运行流程,结合先进的物流理念,进行“模拟、综合、设计”多层次的实验研究工作。

.以“基础理论为依托,理论体系为架构”的工业工程实验设置思路

“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等各门专业课根据工业工程专业总体培养目标,

结合该课程本身知识点,围绕统一的实验对象开发实验,体现课程间的联系,从而突出的系统性,

建立有效贯穿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系统规划和实验设置要充分考虑的系统工程的特点,不仅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训练,

更要注重训练学生采用系统论的方法,

综合所掌握的工程理论知识来解决工业现场的实际问题;

能够合理调度工业现场的各种资源,使效益实现最大化。这就要求实验系统不但能够使学生对相应专业课程得到认知和训练;更要求实验系统能够综合贯穿理论体系,通过一个共同的实验载体,

将各项实验联系起来,形成有机整体,

让学生以面向现代工业制造、体现供应链流程的实验系统为平台,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实践与管理作业。

实验设置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工程基础认知层面

以工程实际为背景,提供工业化设备,

并且保证设备中基本涵盖工业领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各种先进控制技术和正处于物流前沿领域的物流装备,

得以让学生接触实际的工业设备,且营造一个模拟离散型生产制造企业的实验室环境[],增加学生对工程实际的感性认识。

()基础工业工程理论层面

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模型亲自进行生产并分析,延续经典工业工程实验如工作研究、时间测定、动作分析等,

旨在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树立工业工程意识,为日后应用技术和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工程实际研究层面

使实验体系能够模拟企业的生产制造、供应,物流、质量管理、信息交换等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大部分综合活动,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接触活动来增强“应用手段提高生产率和保证质量”的各项技能,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程体系和研究方向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工程分析、规划、设计和方案优化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理念的宏观企业及第三方物流实验设置思路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为反应敏捷()和能让各方利益协调一致()、适应性强(-)。对供应链进行综合分析,

应用供应链的策略、基本方法,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降低成本、提升反应速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物流实验室的建设要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

以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以先进的物流设备如立体库、条码、射频、电子标签为实现手段,搭建一个兼具前瞻性、实用性、开放性的现代物流综合模拟实验室[]。实验设置通过物流流程让学生体验现代物流的核心活动:订单、仓储配送、运输、库存控制、客户服务等,达到让学生体验真实物流场景的效果,

培养学生对复杂的物流系统进行设施规划、设计、过程优化以及流程管理的实际能力[]。

实验设置可划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了解体验供应链的流程

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模拟:从货代/报关/检验/检疫等进出口货物的管理,以及货物到达物流中心、通过入库线进行货物入库操作、到原材料出库送至装配流水线加工、到成品入库等一系列的供应链流程;

还可进行成品出库、终端配送等第三方物流流程,及超市仓储物流的管理和配送实验,从而提高学生对物流综合知识的理解,扩充感性认识,综合培养学生库存管理、生产物流方面的意识和理念。

()物流系统规划与研究

结合理论知识和经典案例,鼓励学生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实验实践活动,

运用运筹学的知识进行库存管理、资源优化配置和决策分析等,利用系统仿真软件进行生产物流设施规划方案的设计优化等,以加深对现代物流工程的理解,培养自身的物流规划执行能力[]。

.建立适应“教学+科研+培训”三层需求的综合实验室平台

()工业工程及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基础性教学实验平台

以“工业工程和物流专业”本科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为指导,

进行基础的“动作研究”、“标准工时”、“操作分析”、“流程程序分析”等实验;更可作为“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物流装备”等课程的配套实验平台,

将典型的物流流程设计为实验,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供应链管理研究方向的科研平台

实验室的硬件设备灵活性强,且软件的源代码公开,可作为研究生进行相应课题的研究平台[]。

如:可以通过修改“自动化物流系统终端任务执行软件”的流程来重新规划物流过程,以用来模拟宏观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

包括供应商供货、立体仓库补货、立体仓库出货、给超市终端配货等一系列的供应链运作和管理流程。

()可作为“物流工程与管理”方向的培训开放平台

利用实验室空闲时间,广泛开展校外及社会物流人才的专业物流培训,以达到最佳实验室利用效率,更可以对实验室维护资金形成有效的补充来源。

实验室的主要建设内容

实验室的平面布局如图所示,全部硬件设备通过工业现场总线和计算机网络互相连通。实验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重组性,

基于-工业现场总线的/模块的研发,使得流水线设备的任意组合得以实现,而基于开放式编程平台的程序架构及-的专用通讯协议的定制,使得软件修改相对容易,

更易于满足实验系统要根据教学任务进行调整的需求。整体上可划分为物流仓储系统和生产工程系统。

.物流仓储系统

硬件以自动化立体库为中心,

配置多种周边输送设备,包括辊筒式输送线、倍速链输送线、皮带线及平移机等,

还配备有小车,电子标签货架,终端手持,自动标签机等设备,

并且模拟实际企业物流中心的布局特点和作业流程。软件包括仓库信息管理系统()和输送设备控制系统()。用于实现管理自动化仓库中心的库存物料,

管理出库、入库、盘点、拣选、补货等任务的生成、执行和结束,管理有关的查询及报表等。用于处理来自和自动化设备的信息,调度并控制自动化设备的动作,

并提供设备运行的监控界面给操作人员。

.生产工程系统

硬件以装配流水线为中心,各工位配置一体机,摄像头,(射频识别)读卡器,

光传感器,电子卡尺,电子千分尺等,

模拟小型企业的组装车间;此外还配有小型数控机加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配有台),分别模拟企业的制造车间和信息中心。软件包括(制造执行系统),达宝易工业工程软件,

生产与服务运作仿真系统,仿真系统等。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系统通过电子看板,

卡,

传感器,测量仪等设备采集实验过程中的生产数据(如合格数,加工总数等),

学生可根据采集数据进行在线质量监控,生产计划调整等实验。

工业工程实验平台的建设

.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平台的构建

集成生产物流设备、柔性制造系统、生产信息管理软件、实验信息采集与分析工具等[],考虑面向现代大制造、全过程[],

构建一个融合工业工程与物流工程、兼顾基础与现代、为学生提供体验供应链流程的综合实验平台。实验平台结构图如图,

该平台配置有三个模块。

()基础知识技能模块

该模块是整个实验平台的基础模块,为工业工程及分支提供普遍适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与方法。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对象(提供两类工艺不同的产品),延续经典的工艺程序分析、动作研究、工时评价、秒表测时、环境照明、环境噪声、劳动强度等实验,

培养其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下一实验模块奠定基础。

()生产运行模块

该模块是实验平台的核心模块,既巩固第一模块的知识技能,又为下一模块做必要的准备。搭建接近生产制造企业的物理环境,模拟企业从订单、采购、生产计划、现场加工、检验、直到成品入库整个生产运行过程,

尽量再现生产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通过体验供应链流程来联系和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增强对工业工程综合知识的理解。该模块开设了软件熟悉、物料需求计划、生产线平衡、生产线混流装配、应用、在线质量追踪、仓储与分拣、牛鞭效应等综合性实验。

()数据分析研究模块

经过前两个实验模块的锻炼,学生增强了对生产系统实际运行的理解,

也应具有一定的应用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学生采用上一模块的实验数据进行生产物流追溯、过程能力分析、流水线仿真实验,同时配以案例实践活动,

进行精益改善降低成本沙盘模拟,优化库存、仿真建模优化设计生产物流设施和决策分析等综合实践活动。

.实验平台的特色

()创新性

实验平台以培养学生应用系统论的方法综合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素质为目标,有效融合工业工程与物流工程,兼顾基础与现代,

涉及多学科的专业技术,

不过分强调学科化而割裂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开放性

实验平台选用的基于和运动器的开放性硬件平台,硬件可拓展,

软件提供完善接口;且软件采用模块化及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源代码开放,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开发控制软件。

()先进性

实验平台使用了主流的运动控制技术、交流伺服技术、现场总线等技术,

与同类设备相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实践性

单元设备具有较好的拆装方便性,

允许学生对某些设备进行拆装、更改,且实验平台强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打破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实验过程为学生与平台系统的信息交换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实践性。

结束语

对物流工程的认识和理解篇

综观现有相关研究文献,

有关双导师制的理解可归结为两类:一是单纯从数量角度理解,双导师即由两名导师组成,一名校内导师(或理论导师)、一名校外导师(或实践导师);二是从运作机制来理解,

双导师不局限于两名导师,

可以依据现实条件和需要扩展成两个导师团队。第一种理解比较直接,第二种理解则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师资充裕、各方沟通顺畅、协作良好的前提下是可行的,笔者倾向于第二种理解。

二、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的必要性

物流工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交叉的、复合型的新学科,

与工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工程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

发达国家对物流工程较早、较全面的研究,已形成了一系列的成果,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据统计,

经济越发达国家越重视物流专业教育,从分布上看,美国院校最多,其次是英国,再次是德国、日本等。

我国从世纪年代后期开始重视物流工程高级人才的培养,截至目前,全国共有所院校取得了物流工程硕士招生资格。相对于学术硕士和在职硕士,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有其独特的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实施双导师制的必要性。

。生源质量不同

专业型硕士主要为一线企业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要求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从近年来全日制物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生源来看,学生主要来自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而且大部分是学术型硕士落榜考生的调剂,受考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收费较高也限制了部分优秀学生的报考,

因而生源质量相对不如学术型硕士。

。培养目标不同

物流工程硕士应具有物流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物流设施应用、系统规划设计和评价及物流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并具有独立担负物流技术和运作管理工作的能力。

而学术型物流硕士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应掌握坚实的企业管理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具有国际思维和创新能力,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物流管理和研究人才。

很明显,两者的培养目标不同,工程硕士更加看重实务运作能力,

学术硕士更加看重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过程不同

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个别院校采用年制,培养过程包括三大模块:课程学习、实践教学、论文撰写。实践教学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年。

可见,实践能力在培养全过程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是影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培养过程的实践性不仅要求要有足够的实践平台,

还要求要有专业的实践指导,仅凭高校的自身条件和校内导师的力量很难达成。

。导师队伍建设模式不同

近年来,

我国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招生比例逐年增加,

因此要求培养单位不仅要从数量上建设导师队伍,而且要在质量上下功夫,衡量导师队伍质量的高低要以是否能胜任物流硕士培养工作为标准。一些院校物流专业研究生教育沿袭学术型培养模式,多由学术型导师单一指导,

而他们相对缺乏物流实务运作经验。如果与企业导师的合作进行培养,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务知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的挑战性

。思想与认识上的挑战

首先,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

专业学位教育虽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公众对专业学位教育并不太了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见,认为专业学位教育属于职业教育。

其次,

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缺少必要的政策保障,经费、师资等投入均不足,没有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同等对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奖助力度不够。

第三,由于没有国家政策支持,加上生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一定差异,

学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也普遍不高。第四,

由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在我国仍居主导地位,

加上社会存在一定偏见,很多学生也不太乐意就读专业学位研究生。

。导师队伍建设的挑战

首先,

校外导师选聘存在困难,

尤其是物流专业,因为物流行业刚刚在全国全面发展,社会上还没有积累足够的导师资源。

其次,在实施双导师制时,部分院校由于对两种导师之间的分工不明、职责不清,

容易出现重复指导或指导意见出现较大分歧的现象,使研究生有时无所适从,

甚至会因此而影响了师生关系和指导效率。第三,

大部分院校认为校外导师只是其聘任的兼职导师,

其人事关系不在本单位,无法制定具体措施对校外导师进行有效管理。第四,还有部分高校对校外导师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挫伤了校外导师参与培养工作的积极性。

。双导师制落实的挑战

首先,

许多院校虽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对实施双导师制作了明确的规定,

但却没有具体落实“分类培养、分类指导”的制度。比如,

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共用一个培养方案、一个培养平台,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兼任专业型研究生导师。其次,校内导师不注重对专业型研究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延袭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第三,校外导师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

校外导师只是充当辅助角色,基本不参与校内任何环节的指导和实践,实践和学位论文阶段基本上由校内导师安排。第四,

校企之间在双导师制建设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协作机制。如在管理、技术、制度及人员配备等方面缺乏协作机制来进行约束。

四、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协作培养对策

。去除各方思想误区,充分落实双导师制

要让参与的校企师生各方认识到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深刻认识到双导师制的优点及在物流工程硕士指导中的必要性,

去除思想误区,充分落实双导师制。

。构建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构建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单位的多方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位授予标准,

共同搭建人才培养所需的优质资源平台,

共同按照物流行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加强学校实习基地建设,增加学生就业机会,解决企业人才需求难题,实现多方共赢。

。建立多维导师遴选机制,

优选专业导师

导师遴选工作由研究生所在高校负责,在选聘时要严把质量关。特别是在实践导师的遴选上,应关注不同维度: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二要能够为研究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三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和高水平的职业素养。另外,在导师聘任中要充分考虑到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的结合,

避免研究生理论学习内容与实践需求脱节。

。开设校企合作课程,促进各方协作交流

为促进校外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培养阶段的工作,可以在课程学习阶段由校内外导师共同开发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实践和科研一体的校企合作课程。校企合作课程的开设,

可以提升校内导师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提升校外导师教学指导能力,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制定导师培训计划,提高导师指导能力

校内导师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对企业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导致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存在缺陷。

校外导师虽有企业工作经验,但其理论知识不足,亦会影响指导工作。

因此,要鼓励校内导师积极深入企业,了解社会需求、学生需求、校外导师工作及研究现状,鼓励校外导师积极重返校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从而提高两方导师的指导能力。

。深化双导师制,严把研究生培养质量关

深化双导师制,

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明确双方的工作任务,避免互相推脱责任。要督促校方导师加强与校外导师的联系,

充分尊重校外导师的工作,

充分承认校外导师付出的劳动,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提高校外导师指导的积极性,最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对物流工程的认识和理解篇

【关键词】工业企业价值链物流成本控制

本文主要以第三方物流()为考察对象,来讨论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问题。

之所以强调是工业企业,归因于这样几点认识:()在社会分工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中依赖于上游供应商的原材料和中间品输送。()在当前实体经济发展严重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情况下,是否获取“第三利润源”则是关系到自身盈利问题的大事。

因此,这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与供应链不同,价值链是从货币评价的角度来理解纵向联盟关系的。

以特定工业企业为核心企业,其上游企业一般向其提供原材料、中间产品,而下游一般为其提供销售渠道。

从而,在广义价格体系下,物流系统就决定着工业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

可见,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价值链视角下对物流成本构成的认识

尽管价值链是从货币评价来界定的上下游关系,

但其实物形态仍是供应链系统。

因此,以特定工业企业为核心企业,那么该供应链系统则由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构成。

由此,对物流成本构成的认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对采购物流所发生成本的认识。

由于工业企业所需原材料和中间品具有专用性特征,使得其与上游供应商之间往往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长期合作关系所衍生出的交易频率高,

又使得上游供应商的产品供应与工业企业的之间可能形成高度匹配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成本发生主要在运输环节。

(二)对生产物流所发生成本的认识。

生产物流则体现为,把原材料和中间品输送到具体的工作段位上去。实践表明,

这里的物流活动一般由工业企业的自营物流体系来开展。但在精益化生产模式下,

也可以借助来为其开展。

那么此时的成本发生主要在仓储环节。

(三)对销售物流所发生成本的认识。

工业企业因所生产产成品的性质不同,其所面临的销售物流也会不同。

所谓性质不同可理解为,产成品或属于工业制成品(如机床),或是最终消费品(如家用电器)。

若是前者,往往采取订制化生产模式,此时的成本主要发生于运输环节;

若是后者,此时的成本出了发生在运输环节,还存在于流通加工环节上。

二、认识引导下的成本控制目标定位

上面以工业企业为核心,分别在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阶段进行了成本项目解构。在成本控制整体最优的原则导向下,

工业企业需要协调价值链各节点企业的利益,毕竟纵向联盟往往崩溃于利益分配失衡方面。

在以上思路指引下,成本控制的目标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采购物流方面的目标定位。

在借助来开展原材料和中间品运输业务的情况下,应寻求物资装载的机载率最优效果。不难理解,

这样一来才能保证单位物流运输成本的最小化。

同时,最大化的降低装卸次数。

(二)生产物流方面的目标定位。

上文已经指出,生产物流阶段主要存在着库存成本。诸多工业企业凭借自身的市场地位,将库存压力向上游转移,

从而无形间增大了上游供应商的运营成本。笔者认为,在维系价值链稳定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引入第三方仓储节点。从而,

这里的成本控制就存在着一个节点布局的问题。

(三)销售物流方面的目标定位。

相对于工业制成品的销售物流而言,最终消费品的销售物流更具有复杂性。

针对它的物流成本控制应值得注意的是,

其关乎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从而应在流通加工、运输网点布局上下工夫。

这就意味着,此时的成本控制应做到刚性和柔性兼容的效果。

三、目标定位下的实践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目标定位下,物流成本控制的实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对运输成本的控制。

由于运输成本在发生时直接受到油耗、路桥费用的决定,因此对它的成本控制需要采取间接措施来控制。

针对原材料的运输成本控制,需要增大单次机载率。

具体的做法包括:重质在下、轻质在上的装载策略,以及通过拖挂箱车来提高单次运输量。

针对中间品的输送,因其主要以配件为存在方式,从而可以直接进入工业企业库房来减少装卸次数。

(二)对仓储成本的控制。

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提供的仓储设施,其成本的发生往往取决于进出次数的多寡,以及衍生出的运输成本项目。

因此,针对这一现实问题需要优化仓储设施的布局和数量。在存在着前向和后向关联的中间品可以存在一个库房中,从而减少库内运输成本和节约拣选时间。在布局上,

应根据外部交通条件靠近上游供应商。

(三)对流通加工成本的控制。

如必要的物流包装、理化处理等措施,都构成了流通加工活动。

此时因直接关系到产成品的市场形象,所以在成本控制上应规避不必要的浪费(即提高原料成材率),另外在遵循绿色、环保理念可以适度加工其中的经费投入,

从而使工业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度。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针对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

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四、实证分析

年有色行业物流同比增长.%,其中,

运输成本占.%,

是控制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运输成本仍保持较快增长,

但与上年同期相比,所占比重下降.个百分点,近三年来,运输成本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

这主要是受利息等其它成本大幅增加的影响。

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

年有色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为.%,高于年.个百分点,高于年.个百分点。在整个工业行业物流费用率逐年下降的趋势下,

有色行业不降反升,显示出有色行业的物流布局有待优化、物流组织管理能力需要提升。

年有色金属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仍低于调查的全部工业企业平均物流费用率.个百分点。而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视角看,

我国仍有较大差距。年,

日本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物流费用率为.%,我国比日本高.个百分点,而在其它年份,这一差距一直在个百分点以上。因此,

在降低工业企业的物流成本上,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五、小结

本文以特定工业企业为核心企业,

其上游企业一般向其提供原材料、中间产品,而下游一般为其提供销售渠道。从而,在广义价格体系下,物流系统就决定着工业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

此时的目标应定位于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阶段,在此基础上完成成本控制实践。

具体而言,在借助来开展原材料和中间品运输业务的情况下,应寻求物资装载的机载率最优效果;

在存在着前向和后向关联的中间品可以存在一个库房中,

从而减少库内运输成本和节约拣选时间;在遵循绿色、环保理念可以适度加工其中的经费投入,从而使工业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度。

参考文献:

[]段琼。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研究[]。价值工程,,

()。

[]鲍炯钧。企业在工程管理中的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物流技术,,()。

对物流工程的认识和理解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物流管理实训教学体系

。研究背景

是国际工程教育的一种先进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为主要目标,倡导在(―――)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整个过程中,

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与学、实践场所、教师能力提升、学生能力评估和改革质量评估等全方位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链路。

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以为代表的先进管理思想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在供应链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企业日益强调对以为载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深入理解以及对系统的熟练应用。为与之相适应,

当前各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中更加强调集专业管理理论知识传授与专业实践工程能力培养于一体,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工程教育有着一致的理念。

在教学实践中,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建立实训教学体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并已取得相应成果。

但仍存在诸如相关实训项目局限于沙盘和系统的操作,

尚未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训项目间的前后续关系不够清晰,

各项目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未能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没有形成有效的提升阶梯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为此,

本文在已有教学实践探索成果的基础上,

从的一体化教学思想和企业物流管理活动中对人才信息化素养的要求出发,构建一个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融合多门课程,经“认知――应用――提升”三个能力跃升层面共五个渐进等级的多阶段一体化综合实训体系,并对保障这一体系有效运行的条件进行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训体系的构建目标

.总体设计思路

落实教育理念,

针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深入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并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

将传统上隶属于不同课程的、分散的理论与实验、实训教学项目,

围绕专业背景下应用技能的培养与提升进行整合。并且,从知识体系和项目操作难易程度上形成由包含于三个上升阶段的五个基本环节组成的渐进阶梯,使各环节和阶段不同课程的理论及实验、实训教学目标具有明确一致的指向性。

.目标内涵分析

.。与教学目标相匹配

从相关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中普遍开设的理论与实训课程来看,

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上具有明确的共同点,

即:一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中所蕴涵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二是培养学生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意识;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专业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从供应链层面上对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运营管理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

四是掌握系统在本专业领域应用中的基本操作。为此,一体化实训体系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涵盖上述的四个方面,

并且在实施中得以很好体现。

.。多课程、多项目融合衔接

针对对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运营管理专业知识高度融合的特点,结合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设置以及教学运行的要求,

在构建一体化实训体系时,需要打破传统狭义的围绕课程组织实训的理念,而将与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业务运营管理有关的课程与实验、实训项目都经过重新组织后,融入到多阶段综合实训平台之中。

并且这种重组不只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建立于渐进式一体化教学思想基础上,对相关课程与实验、实训项目根据内容与目标层次的不同进行重新梳理和组合后的结果。

.。符合学习过程中的进阶规律

由前述分析可知,

所构建的一体化实训体系建立在对多课程、多项目融合的基础之上,因而在实施中需要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由点到面,

逐步深入提高的进阶规律相符合。即,该体系应是从简单的、单项技能的信息化应用切入,在对企业信息化和物流业务运营管理建立起充分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再向相对复杂的、综合性的应用技能培养与提升进行深入。

。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训体系“五级三层”进阶模型

针对上述一体化实训体系的构建目标所包含的四方面明确要求,结合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普遍规律和课程开设的共性,提出该体系的逻辑架构,如图所示:

.项目集中实训

为更好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在教学运行安排中,

每学年单独设置一个专门用于集中开展专业项目实训教学的阶段,即项目集中实训阶段,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并且根据集中实训的目的和支撑项目的不同,

项目集中实训按实施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概念性项目集中实训”、“技能性项目集中实训”和“综合性项目集中实训”三个阶段,并存在以下逻辑关系:

.。“概念性项目集中实训”是基础阶段的实训,其目的在于通过相对简单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开发,

使学生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建立概念性的认知;

.。“技能性项目集中实训”建立在“概念性项目集中实训”的基础之上,其目的在于通过企业级系统中供应链模块的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真实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操作技能;

.。“综合性项目集中实训”是对以上两个阶段实训技能的综合应用,其目的在于当学生完成主要专业知识学习后,通过以企业项目实施为背景的综合性实训项目,

对学生在物流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性的演练与检测,使学生对的理解从操作上升到实施层面。

.五个渐进等级

在该体系中,

围绕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将相关课程与实验、实训项目从知识体系和项目操作难易程度上分解为五个逐次渐进的等级进行教学,其中每一级都以前一级的有效完成为基础,

并且实现逐次提升。

第一级,

概念性项目集中实训阶段的《基于的中小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系统开发》项目实训。

使学生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

第二级,《原理与应用》课程学习与实验操作。使学生全面地学习基本思想,

认识系统,

了解的基本操作。

第三级,

《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训》项目教学。锻炼学习应用管理思想解决企业物流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级,技能性项目集中实训阶段的《系统操作实训》项目。

培养学生熟练操作系统的能力。

第五级,综合性项目实训阶段的《系统实施实训》项目。在完成前四个环节教学与实训的基础上,开展“系统供应链模块实施实训”,

使学生能初步接触更高层面的实施领域,了解实施的基本步骤和主要工作,学习实施中的基本方法。

.三个跃升层面

由上述五个渐进等级串接而成的能力培养链,

分属于三个由低向高的能力跃升层面,即“认知层面”―“应用层面”―“提升层面”。

.。认知层面。

包含“概念性项目集中实训”、“基础课程及配套实验”、“企业运营管理体验”三个环节。其目标使学生建立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应用层面。由“技能性项目集中实训”环节构成。

其目的在于在前一阶段认知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结合具体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物流管理业务,对系统进行独立操作的能力,并深化对思想体系的理解与掌握。

.。提升层面。由“综合性项目集中实训”环节构成。在熟练掌握系统供应链模块操作的基础上,

拓展其就业领域,

提升信息化应用的综合素质。

。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训体系的运行保障

根据一体化实训体系的运行要求及“五级三层”的架构特点,为保障该模式得以有效实施,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方面:

.打造符合要求的一体化教学团队

高度重视一体化教学团队的作用。

基于一体化实训体系贯穿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以及多课程、多项目融合,逐次递进的特点,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必须依赖于一支具有深厚的物流专业造诣并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能够有效地组织开展相关实验、实训教学的高水平、复合型的一体化教学团队。

.按逐次递进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

根据该体系的“五级三层”架构,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培养需要逐次递进。

因此,在教学运行实施中,需要首先从课程体系设置上充分体现这一思想。

具体到“五个渐进等级、三个跃升层面”而言,“三个跃升层面”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上都存在明显的递进关系,

因此前后逐次递进的顺序必须遵循;而在“五个渐进等级”中,同处于“认知层面”的前三个环节既可以按逻辑架构模型所示关系逐步实施,也可以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并行开展。

.以项目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教学

倡导学生以团队方式开展学习,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实际应用技能,

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学习项目从准备到实施再到总结的整个过程,

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职业综合素质。

因此,以项目学习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实施是必然选择。

.实施全程一体化的项目考核

在一体化实训体系的教学效果考核中,除需坚持目前普遍实施的实验、实训环节项目考核外,

在整体和阶段性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考核实施的方式以及考核成绩的评定等方面,还必须充分融入和体现出与该体系相适应的知识与能力逐次递进和一体化教学的思想,开展全程一体化的项目考核。在考核成绩的评定方面,

在对各子项目的考核设定成绩标准的同时,

还需要在最后对各子项目的成绩进行加权汇总,最终形成反映整体综合教学成果的总成绩。

参考文献:

[]刘荣佩,史庆南等。工程教育模式[]。中国冶金教育,

()

[]傅永华。基于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改革[]。物流工程与管理,

()

[]刘广斌,景永平。沙盘实训教学在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黑龙江高教研究,()

[]王其中。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职业教育研究,()

[]魏玲。基于的综合实训体系的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

()

基金项目:年度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基于一体化平台的高校经管类专业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主持人:余真翰;

年度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专项研究课题“高校多阶段综合项目实训平台的构建与运行研究”(项目编号:),主持人:余真翰。

作者简介:

对物流工程的认识和理解篇

关键词:物流信息管理;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渗透到各行各业,物流信息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其建设与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同时,

物流人才的信息化水平也成为企业考核员工的主要指标。面对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各大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课,

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的人才。

但是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各行各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因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物流信息管理》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应用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物流人才。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对物流人才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尤为突出。

但是,当前《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教学尚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

主要是老师讲解理论知识,由于该课程融合了物流和计算机的知识,对于计算机能力较薄弱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课程内容抽象难以理解。老师授课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化,

纯理论化的讲解,缺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容易使学生感觉内容枯燥乏味,很难理解知识,

失去学习的兴趣。

.缺乏案例教学

在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各种物流数据和单据的传输都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物流各项活动的信息化对于提高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极为重要,面对信息化的冲击,

高校毕业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当前物流信息管理的授课过程中,更多的是在讲解理论知识,缺乏典型实际案例的启发,学生无法理解物流管理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缺乏社会实践

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信息管理》这门课的目的是培养具备信息处理能力的专业物流人才,而目前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重于实践的现象,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好,

但面对实际操作便无从下手,各大院校虽然开设了实验课,但是实验教学内容简单,

主要物流软件的操作练习,学生没有真正的去开发物流系统,实现物流的七大功能,

因此,

对物流活动的理解欠佳,

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差,

严重影响了物流人才的培养效果。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为了改善当前《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现状,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针对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本人结合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的经验,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尝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在高校教学中基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往往是有限,

为了增加课堂的教学气氛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感受不一样的学习氛围,首先,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

每~人为一小组,设立一名组长,并制定出任务分工表,选择和物流信息管理相关的知识点或者典型案例,小组成员合作制作;

其次,由一名学生作为代表走上讲台向大家讲解,

老师则扮演学生的角色听课;然后,老师对各个小组的汇报工作进行整体点评,

指出各组的优缺点,指导学生相互学习,鼓励学生做得更好。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加强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讲解章节内容的基础上,引用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先进真实的物流信息管理案例,通过案例总结章节内容,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案例分析课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章节主要内容,

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熟悉案例,引导并启发学生哪些理论知识可以应用到案例中,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需要注意选择有代表性、关联知识点较多、联系实际较强的案例,以便让学生了解物流在实际企业中的应用。

.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模式

借助企业实习软件与校园的网络资源,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对不同行业、企业物流活动实际流程的了解和认识,

以便今后步入社会能够较快的适应工作。院校主要负责制定教学计划,进行理论教学,

企业负责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

提供实践学习的软硬件环境。学生真正进入生产和管理的实际,了解并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规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一方面,

利用多媒体教学,放映有关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设施设备等相关视频,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必须掌握好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很好的运用,同时增加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另一方面,将、手持终端、条码打印机等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亲自试验,学习并掌握应用操作。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类物流技能大赛,

一方面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操作计算机及各类物流设施设备的能力。

结论

本文基于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任务的要求,

分析了当前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加强案例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模式的几点思考,通过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也为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黄颖。《物流信息系统及开发》的教学探索[]。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

[]周敏。现代企业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

,():-。

[]黎晗。高职物流信息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物流工程与管理,,

():-。

对物流工程的认识和理解篇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工业工程;情景教学;

仿真实验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论文编号】―()――

一引言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自年陶行知先生提出将学的思想和方法放到“教学法”的重要位置以来,

国内外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法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如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三中心”、比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等,虽然这些理论对教育过程中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关注不足,但却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特色。

世纪年代以来,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以及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论等,则集中反映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

目前,我国创新教学法研究主要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等,

还针对注入式教学的弊端,提出了新教学环境下的“感知―理解―深化”三阶段教学理念。但总体而言,

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仍较为普遍,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理论讲授多于互动、实践教学形式多于内容、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等。

工业工程是涉及人、物料、机器等要素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善、控制和创新的边缘学科[],其相关基础理论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控制工程、运筹学、系统工程、设施规划设计、物流工程、质量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信息管理等,

主要研究对象是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需要考察企业生产系统及物流管理各环节的运行、规划及设计,其教学过程必须先建立生产现场及企业物流的物理概念和感性认知。

近年来,随着生产实习机会的减少,学生对企业生产物流及供应链运行缺乏真实感官,加上教材抽象的数理阐述,极大影响了工业工程相关课程的学习效果。

为此,本研究以软件为基础,

试图通过工业工程专业情景教学平台的建设,系统仿真企业物流及生产系统的运行,使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活动和供应链运行的虚拟环境中,

并充分运用系统提供的设计方案与优化功能,

引导教学环节的创新思维、教学互动过程,优化工业工程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工业工程专业情景教学平台的内涵与功能

情景教学与情景教学平台

情景教学是提炼了实际生产后将教学目标、内容及角色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能够刺激学生的真实感官,提供调动学生理性认识的基本线索,通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结构,这是情景教学的基本机理。

情景教学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场景,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践,

理解和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符合人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因此能较好发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教学平台则以经典实例为实践背景,

将学生带入特定场景和角色,通过调动多维感官,加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实现从“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飞越,从单调紧张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解脱出来,

激发学习乐趣,

提高学习效率,克服了常规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等弊端,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提供了可能性,对培养学生情感、想象力、创造性思维,

开发智力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在工业工程及企业现场管理等专业课程教学的总体趋势是,

压缩课堂教学课时,

增加生产一线的现场教学。发达国家采用的双导师联合教学的两阶段模式,同时附以案例教学、实验室模拟演练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从一定意义上说,情景教学平台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和案例模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感知―理解―深化”的学习过程中,

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从而改变学生技能培养中局限于的注释与理论阐述的局面,突破有限课后上机实验的离散性实践约束。

工业工程专业情景教学平台的功能要求

根据现代工业工程学科的特点,

这一专业实践教学应强调学生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企业生产系统方案设计和优化方法的掌握。情景教学平台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互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习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强化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实践特色。为此,工业工程专业情景教学平台的设计主要体现:学生动手操作与情景分析相结合、演示性与研究创新性相结合、计算机仿真与案例相结合等三个基本原则。

通过创设生动的生产物流和供应链情景,引导学生从系统工程的视角去观察企业生产流程、思考企业生产现场供应链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以案例库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仿真系统则使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活动和供应链运行过程的虚拟环境中,参与供应链规划与设计。根据情景教学平台构建的指导思想,

工业工程专业情景教学平台的功能要求是:

可参与性

区别于以往工业工程教学法,本平台首先强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打破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注重训练学生基本技能,这一过程充满了学生和平台系统的信息交换过程。学生可以参与的环节主要表现在:参与实验模拟和角色体验场景,

培养学生对生产现场的认知;参与仿真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案例环节,

为学生进一步自己动手优化方案打下基础,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可控制性

情景教学平台尽可能模拟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为了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和教学效果,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应当在教师严格控制之下,

由任课教师引导运行。平台的可控制性表现在:控制情景教学的进度,

确保实验过程顺畅进行;

控制访问权限,提高教学平台的安全性;以学生创新性学习为中心实行控制管理。实现整个教学平台全面控制与仿真实验重点控制相结合;

尝试实验案例刚性控制与示范案例柔性控制相结合。

可优化性

本平台通过机器分析,可输出模拟系统本身的运行状态,从而为系统参与主体反馈系统(方案)参数,

设计仿真实验和实施生产方案,引导学生对既定生产方案做出评价。其次,平台在运行过程中,

应根据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案和仿真模拟结果,引导学生进一步优化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可更新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实践等外部条件的变化,本平台提供的情景库、案例库及方案优化方法等,

应根据生产实践和参数要求,

可以进行相应的变化和更新,从而保证模拟教学平台的广泛适应性,为不同生产环境及系统要求,

提供不同的方案库、模拟案例库、方法优化以及方案设计思路。

三工业工程专业情景教学平台的模块结构

工业工程与管理涉及企业物流系统设计、诊断、优化和信息管理等过程。

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系统工程、物流工程、设施规划与设计、生产运作管理等)均可以使用该情景教学平台进行实践教学。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情景教学平台的功能要求,情景教学平台的核心系统包括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模拟与仿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管理、师生共享的资源案例库等基本功能模块,还有方案优化与系统分析、学生考核、系统输出等辅助功能模块。(如图所示)

在情景教学平台系统中,

为了向学生直观地展现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描述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物理模型设计的全过程,系统设置了实物模拟场景、角色体验场景、仿真实验场景设计等三个依次递进的过程,实物模拟场景能让学生了解现代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等设施的布局。角色体验场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进入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角色中,体验情境。

仿真实验场景设计是情景教学系统的重要内容,可根据生产环境具体要求,

引导学生进行虚拟的实验场景自主设计。

软件作为新一代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有效工具,

它可以建立集建模、仿真和可视化于一身的真实生产系统的模型,能快速进行企业生产物流系统建模并改进,从多个备选方案中找出最优方案;

还可以用动画演示的方式模拟生产系统的运行流程。

操作简便,

易于学习,非常适用于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根据生产系统的设计要求,通过设定和选择生产系统参数对企业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仿真,并在中编制相应程序,

模拟实际生产物流系统运行状况,

并统计和分析模拟结果。仿真实验的一般步骤为系统调研与问题分析、制定方案与目标、系统描述和假设、收集数据和信息初步处理、系统模型构建、确定仿真算法、建立仿真模型、运行验证和确认模型、系统方案分析、修改系统参数、重复仿真运行和分析,直至输出最优方案。(具体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系统参数决定生产物流系统的运行状态,建立的模型又制约生产及物流系统运行中的逻辑过程。通过查询资料库,引导学生修正系统参数;

模型确认旨在判断前期建模是否存在逻辑性错误;关于最优方案,

通过优化及重新设计实现最优方案。

案例库是情景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包括示范案例及实验案例。示范案例用于初学者了解及掌握仿真软件,并熟悉仿真实验的整个流程及操作,学生可随时访问。实验案例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编写,

对每一实验均有标准模型、运行结果及系统分析,学生只有完成每次仿真实验,才能查看案例运行的结果,他们可自行对照标准运行结果,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

并提出改进模型及方案。案例库的建立和情景教学系统两者互为补充,

情景教学系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弥补生产实践感性不足的缺陷,真正学会如何进行生产系统、生产物流设施规划方案等的设计,而案例库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一定的内容,使情景教学的功能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教师管理系统设置教师访问和更新指令,

用于教师相关教学与案例资料、安排实验内容等,指导学生参与实验,同时监控实验教学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检查。

四工业工程情景教学平台的运行:企业生产与物流系统分析流程

现代企业生产与物流系统实物模拟场景

在工业工程实验室建立一个柔性化的、可组合式的现代生产企业小型生产过程及物流模拟系统,

按照生产及物流设施布局图,装配物流设备,包括生产企业原材料入库、出库、半成品加工、生产流水线装配到成品入成品库各个功能环节的物料搬运过程,真实模拟制造型企业物流与生产计划控制的集成过程(如图所示)。

企业仓储管理系统的角色体验场景

企业仓储管理系统的角色体验场景的设计,是以真实的工业产品为对象,在对产品结构分析和设计实验的基础上,

利用物流仿真系统开展货位规划与设计的技能训练,设计立体化仓库(如图所示),

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货位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

企业流水生产线仿真模拟实验

生产与物流系统实物模拟场景和企业仓储管理系统的角色体验场景,是从两个不同角度,简要说明模拟教学平台的基本运行条件。当然,不论是实物模拟场景和系统角色体验场景,

均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视系统情景库的更新频率而定)。工业工程情景教学平台的仿真实验采取个人单独实验,完成实验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探讨设计的方案并进一步优化方案。以下以企业流水生产线方案设计与仿真模拟实验为例,简要描述工业工程情景教学平台的运行过程。

企业生产线系统描述及仿真实验目的

本模拟生产线系统是某生产车间的一条由简单的道工序组成的“流水生产线”。在仿真模型中,原材料被运入车间的生产线,原材料经过加工、包装、检验三道工序,将加工好的成品通过运输机运送至货架。

仿真实验的目的是:①让学生了解流水生产线的系统设计;②学会添加、设置、生成器、暂存区、处理器等常见实体;③利用系统,

运行流水生产线的设计,并设法优化流水生产线。

仿真实验原理

通过模拟微型企业简单的生产线设计过程,在完成产品结构分析及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建立流水生产线的仿真模型,

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理解生产线布局的基本方法。

仿真实验的步骤及内容

首先通过系统创建生成器、暂存区、处理器等实体,

具体包括三道工序对应的三名操作员。其次,

对各实体设置合理的运行参数。通过一个全局表来设定原材料到达时间,设平均每分钟上流水线的原材料为件,即每秒到达一件,相应参数设置如图所示。

由于本生产线仅模拟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所用原料均相同,各道工序加工后形态均不同,

最后它将被加工成为成品运送至货架。本例中,利用发生器生成种不同颜色的临时实体来模拟各工序完成后的产品形态。红色代表原料,

黑色代表经第一次加工后的半成品,蓝色代表第二次加工后的半成品,

浅绿代表成品(参数设置如图所示)。最后,原料被加工成为成品后,由传送带传送至成品暂存区,任务执行器运输机将它们送至货架。

整个实验过程运行结果如图所示,此为工业工程情景教学平台模拟运行中的某一时刻截图。

其中,红色实体(原材料)经第一道工序加工转变为黑色(在制品),

再经第二道工序加工转变为蓝色(半成品),第三道工序加工后成为浅绿色(成品),最后输送机将它们从暂存区送至货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操作者会发现系统空闲时间分布以及生产线的均衡状态。系统的运行过程同时也能引导学生进行优化方案的设计。

通过方案优化和调整,学生在设计、运行、操作自己设计的流水生产线并与原有方案对照,通过运行结果分析,

不断提出更加合理、优化的新方案。

另一方面,在撰写实验报告并提交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查看实验案例库中关于流水生产线系统设计要求、参数和规范,

对照学生自己设计的系统,总结设计经验、分析教训,加深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五情景教学平台的使用的效果评价及结论

工业工程情景教学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信息技术等,

可以同时满足工业工程专业多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

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利用工业工程情景教学平台,工业工程专业将为更多学生提供完成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的机会。经过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西安部分高校的推介,

反映良好。特别是对于生产管理与企业物流设施规划、生产运作管理等课程的教学,

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有所加强。应当说,工业工程情景教学平台为探索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也为我国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相关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学过程的规划等,

提供较为系统的借鉴。

从长远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学乃至研究生教学,都应该从物理模型的角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能力训练,

将更有利于学生加强对工业工程系统理论的理解,促使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同时,工业工程情景教学平台也有利于在借鉴和引入西方的“两阶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使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所有实践教学朝着更加系统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将更好帮助学生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则适应现代工业管理不断发展的教学理念和信息化环境,

完善、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感性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

[]郑春龙。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中国大学教学,():-。

[]胡宗武。工业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万绍玫。情景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运用[]。考试周刊,

,

():-。

对物流工程的认识和理解篇

关键词:范例教学;物流信息系统;

策略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涉及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及辅助决策优化等教学内容,

属于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其中,信息系统开发更是涉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及软件工程等知识,使得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融合了物流管理专业多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内容,进而要求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融会贯通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时不产生畏难情绪,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内容,

本文以德国著名的物理和数学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教授提出的“范例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究范例教学在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

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后续课程涉及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掌握及后续灵活使用物流信息技术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辅助管理、决策及优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然而,

这门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多而难,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所适从,很难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尤其是对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面涉及的教学内容难以理解、难以编程实现,进而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出对这方面的选题十分畏惧。

这主要是物流管理专业目前的课程体系有所欠缺及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本身的“面向对象”等知识难度较高导致的。

目前,兰州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对于物流信息系统这方面课程的学习主线是:语言程序设计(学时)数据库技术基础(以为背景)(学时)大型数据库技术开发(以为背景,学时)物流信息系统(学时)程序设计(学时,

开设在大四第一学期)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

对于这样的学习主线,导致的缺陷是学生虽然学习了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语言,但对于管理类的学生而言,难以使用语言开发交互式的图形用户界面,

更难以和后续的数据库技术相结合来开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而对于具有面向对象优势的程序设计课程开设在大四第一学期,

导致与学生就业高峰时期的应聘有些许冲突,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时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难以触及真正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教学内容。为此,拟调整教学学时及课程学习主线来改变这样的现状。

优化后的课程学习主线为:语言程序设计(学时)数据库技术基础(以为背景,

学时)物流信息系统(学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周)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

这样的教学主线有效地去除了对于管理类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数据库技术,同时,又能使学生集中主要学时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主流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开发以及后续的课程。

新的课程设置主线更具循序渐进的特色,有利于学生逐步学习、理解、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以为建模工具的软件工程等方面的难点知识。

二、范例教学理论的主要思想

范例教学理论中的“范例”一词来自于拉丁语,它的含义为“例子”,或者说“典型的、言简意赅的例子”,总的来说就是“好的例子”[]。

范例教学的主要思想是:让学习者从选择出来的有限的例子中主动获得一般的、本质的知识。即期望借助这种一般的知识、能力来理解并解决一些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单个现象或问题。运用教学范例的目的是使得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及原理,同时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进而为学生照猫画虎及举一反三式的创新打下基础。

三、范例教学在“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除了课程设置体系方面的优化有助于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教与学的效果的提升之外,采用范例教学理论来克服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本身的难点知识是另外一条重要途径。

(一)面向对象主要技术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面向对象分析及设计、数据库设计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其中,

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技术概念主要有:类、对象(或实体)、接口、继承、多重继承、封装、重载、泛型、设计模式以及建模方面的知识等。

为此,期望采用建模语言对这些概念进行可视化的同时,借助一种先进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

以强化学生采用建模分析的能力及提升学生编程实现的能力,

起到通过感性认识加强理论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建模及程序设计语言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过程中,

一般使用统一建模语言(,)来实现系统分析员、领域专家及需求客户等不同角色人员之间的沟通。在具体的建模过程中,一般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工具来可视化相关分析与设计的内容,即在采用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时,可选择一些可视化的工具,诸如,,

以及。其中,以其简洁、小巧及开源等优势特性获得广泛青睐,

可以用于绘制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状态图、活动图、通信图、模块图、部署图以及复合结构图等,同时可以多种图形图像格式(、、、和)导出建模结果,更是与、++、#等程序设计代码之间实现了正向逆向工程。

因此,选用作为建模的工具来讲授教学范例是非常合适的。

对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而言,存在以#、++、等为代表的许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其中,

又以语言最具特色。

是一种纯粹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所有的事物都封装在类里,

不像/++在类之外还存在非类的特性――全局变量,而且,

语言及其相关的大都不像微软的平台那样产生研发的框架,即每一行代码都是程序员自己设计、输入、调试等,这有助于初级程序员对开发内容的全面理解及掌控。而且,

是易学的,尤其是相对于++而言,学习难度曲线要平缓得多,同时,又是解释型的,

具有天然的跨平台特性,这显著优于#,

因而,选择作为范例教学过程中面向对象实现的程序设计语言是恰当的。

(三)教学范例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理解、掌握能力,

消除学生的恐难心里,

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

对于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教学难点内容,在实施教学范例选择及设计时,应遵循背景易于理解,便于初学者进行需求分析及基于的面向对象分析及设计,

而且编程实现的代码量要尽量少。这里,

拟以“基于/结构的大学生教材进销存管理系统”为选题,这是因为大学生每学期都面临到教材管理中心以班级为单位采购教材的现实,信息系统管理员仅涉及二级学院教务员、学校教材管理中心管理员,业务流程是教务员根据二级学院教师的教材订单(请购单)录入二级学院教材订单信息,

教材管理中心的管理员则依据各二级学院的订单汇总信息及库存信息,

进一步确定向各出版社或出版商所下的订单信息,然后是各种教材运抵教材管理中心之后的入库管理,现有库存管理,

以及开学时面向学生领取教材业务的出库管理。

总而言之,这个教材进销存业务信息系统既满足了背景知识简单,

又涉及物流领域的进销存环节,同时又能以较小的代码量实现完整的信息系统功能。这样的范例应该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样短小精悍的范例可以让学生不产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同时完整的功能又能激发学生尝试的激情,进而实现学生轻松学习、领会相关知识,

让学生体会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后的成就感,最终提高独立实践和进一步创新的能力。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从课程设置主线的角度依据知识掌握上的循序渐进特点,对物流管理类专业中的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群设置提出了优化设置方案。

此外,针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教学难点内容,提出了以范例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作为可视化建模的工具,

以作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选择或作为集成开发环境,以及以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综合性的实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例设计及范例教学来提升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

进而提升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群的建设效果,促进学生在物流信息化方面有模仿的意识和进一步创新的潜力。

参考文献:

[]王霞,

夏国坤。高等数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范例教学[]。大学数学,

,()。

[]王璐,

马爱莲。范例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时代观照[]。教育与教学研究,,()。

[][德]。克拉夫基;

徐长根译。范例教学[]。外国教育资料,,()。

[][][德]。克拉夫基;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