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李商隐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文言文两则(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两则原文)

    “文言文两则”是一篇介绍古代文言文的文章。文章中分别介绍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聪明自负》两篇文言文作品。通过对这两篇作品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写了离别之情,以草原为背景,表达了人生无常的哲理。而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聪明自负》则讲述了一个聪明自负的人的悲惨遭遇,警示人们不要过于自信。通过这两篇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言文的深邃、优美和哲理性。

    1、文言文两则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下面,我将讲述两则有关文言文的故事。

    第一则故事是关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据传,杜甫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常常使用文言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一次,他写了一首名为《登高》的诗,其中有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用的是文言文中的“风流人物”这个词语,意为英俊潇洒的人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江东流不息,千古英俊潇洒的人物也随之消逝。这句话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二则故事是关于清代学者戴震的。戴震是一位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的学问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文言文。有一次,他在写一篇文章时,用了一个叫做“鸷鸟”的词语。这个词语在文言文中意为猛禽,用来比喻英俊勇敢的人。当时的一些读者却不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认为它是一个生僻字。于是,戴震便写了一篇文章来解释这个词语的含义,让读者明白其真正的意思。

    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文言文虽然已经成为了古代的语言,但是它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文言文的使用需要适度,不能过于繁琐和生僻,否则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2、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两则原文

    六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课程是学生们接触古代汉语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学生们需要掌握基本的文言文语法和词汇,以便能够理解和翻译简单的文言文原文。

    下面是两则六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供学生们参考:

    第一则原文:

    《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诗》云:“彼其之子,三百赤贼,腾如邱山,凤翥起舞。”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第二则原文:

    《史记·太史公自序》

    余尝览晋书,悲夫旧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间,有古人之衣冠,轩车御宝之家;有桑弧蓬矢之盗,有杞梓之林,而以后世之目睹,成一片烟尘。人生忽如寄,乘舟浮于海,随风波而漂荡,何知此乎萌芽之时,已为藤萝缠绕乎?而彼童子掣肘,学古人之作文者,不亦悲乎!

    这两则文言文原文都是古代文学名篇,有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意境。学生们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原文,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翻译能力。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原文,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古代文化,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3、故事两则文言文翻译

    故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

    唐代文学家王勃曾经写过一篇《滕王阁序》,以记述他在滕王阁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这篇序文既是一篇游记,也是一篇文学批评,被誉为“千古文章第一序”。

    序文开头即以“登高壮观天地间”为题,描绘了登上滕王阁后的壮丽景象。接着,王勃通过对楼阁历史和文物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的忧虑。他认为,古人所创造的文化和建筑是需要珍惜和传承的,而当时的社会却缺乏这种珍视历史的精神。

    王勃的《滕王阁序》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篇传承文化的呼吁。它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赞美,引导人们珍惜和传承古代文化,以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故事二:《孟子》中的“梁惠王三问”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的“梁惠王三问”被誉为“孟子之精华”。

    故事中,梁惠王问孟子:“民有不食之食,有不戴之禄,有不履之地,如之何?”孟子回答:“臣之所谓不食之食者,谷不入口而入耳者也;不戴之禄者,德不加身而加名者也;不履之地者,义不通言而通行者也。”孟子通过这种比喻的方式,让梁惠王明白了“名实相割”的道理。

    接着,梁惠王又问:“何谓大人?”孟子回答:“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认为,一个人只有保持赤子之心,才能做到真正的大人。

    梁惠王问:“如何才能做到不失赤子之心?”孟子回答:“父母能够教育孩子,使他们保持赤子之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大人应该保持赤子之心,而这种品质需要从小培养。父母的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引导孩子保持纯真和善良的本性。

    4、文言文二则原文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的正式书面语言。下面分别介绍两篇文言文的原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和文化魅力。

    第一篇:《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中的一篇名为“学而”的章节。其中,孔子告诫人们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他还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认为有朋友相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孔子提出了一个高尚的品德标准,即不被别人的无知所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

    第二篇:《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道德经》中的第一章,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道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只有通过自己的体悟才能真正理解。他还讲到了名与实的关系,认为名是对实的一种表达方式,但名并不等于实。他强调了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才能看到世界的真正奥妙。

    这两篇文言文虽然来自不同的经典,但都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品德修炼。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