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六年级作文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范文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8-03 19:39:18

?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篇

关键词: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引言

航空航天代表了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最前沿,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满足经济建设、增强国防安全和加快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加强航空航天类高校教育,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人才是服务我国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

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关键。当前,

以美、俄为代表的航空航天大国都建设了自己特色的航空航天专业院系,开展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经验。论文旨在通过材料的梳理,了解国外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生培养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一、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一)美国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航天类研究最发达、人才培养最成功的国家,其人才培养主要依赖其国内的大学。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教学与科研由航空航天系负责,

下设三个部门,

分别是信息部、航空系统部、飞行器技术部。信息部分主要研究航天系统有关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技术,如卫星通信、高空侦察、空中通信、集成防御系统等,负责教授导航、制导、控制、通信、网络、实时软硬件系统等课程。

航空系统部门主要研究航空航天高复杂性系统的设计、制造、操作方法,教授最优化方法、故障诊断、系统容错等课程,

建有人机实验室、空间系统实验室、国际空运中心、操控台研究中心、复杂系统研究实验室等。飞行器技术部门负责计算方法、流体力学、推进技术、材料科学、结构技术等的研究和教学,建有宇航计算设计实验室、空气涡轮实验室、宇航微小结构协会、空间推进实验室、先进材料和结构技术实验室等。

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隶属于工学院,承担航空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

该系的研究领域包括空气弹性变形及流体仿真、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应用航空动力学、空气声学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动态系统计算、机器人控制、复杂材料与结构、湍流模拟、推进、高超声速流体、导航、控制系统辨识与优化、卫星工程、湍流与燃烧等。

(二)俄罗斯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俄罗斯也是航空航天强国,开设航空航天专业的主要学院有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

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建于年,拥有个学院,个系,

个实验室,个设计局,几个计算机中心,一个实验工厂,一套运动航空训练设施,

一个莫斯科附近的飞机场,两个科研机构(应用力学和电气力学,低温研究)。该学院通常以数字编号代替学院名称,从一院到十二院分别为航空工程院、发动机院、控制系统院、信息与电力院、无线电电子学院、经济与管理院、航空航天院、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院、应用数学和物理院、应用力学院、人文科学院、预科院。

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拥有空间研究及高技术学院和航天技术学院,设置了飞机制造系、航空发动机与能源装备系、飞行器管理系统系、航空导弹技术系、飞行器无线电技术系统系。

(三)欧洲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在其工学院设置了航空系,主要负责飞机设计制造方面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包括航空动力学与航空结构学两个研究方向。

航空动力学方向包含流体基础、航空飞行器设计、控制、生物医学、环境与工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航空结构学方向包括计算力学、冲击与损伤、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法国国家高等航天航空学院已经有多年的历史,

它位于欧洲航天业发展的中心地带,

致力于培养顶尖的技术工程师,在研制协和式客机的工程师当中,有许多就是从法国高等航天航空学院毕业的。学院下设个系和一个研究中心,

分别是空气动力学、能源、推进系、结构与材料力学系、光电子与信号系、语言文化艺术系、航空宇航中心。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一)学位与专业设置

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多数是本科四年,研究生二年,英国有本科年,研究生年。

俄罗斯不同,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预科年、本科年、硕士年、博士年。在学位设置上,各个院校有所不同,

归纳起来,

主要有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学学士、航空工程理科硕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与宇航工程学士、航空学理科硕士、航空与航天学理科硕士、机械与航天工程理科硕士。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课程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与航天专业是美国同领域中最有名的专业,

其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世界闻名。航空与航天系设有两个本科专业方向:航空与航天科学工程专业和航空与航天信息科学工程专业,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都建立在航空航天基础(核心)课程上,下面分别以和代指这两个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和系课程构成。

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包括基础科学课程(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门)、科学与技术限选课程(门)、实验课程(门);系课程包括系核心必修课程、专业课程、试验与进展课程,其中系核心必修课程包括一体化工程、、、,计算机和工程问题求解引论,

自动控制原理、动力学、随机系统分析、微分方程;专业课程中专业包括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推进系统引论、航天工程中的计算方法,专业包括航天系统的评估与控制、数字系统实验室介绍、实时系统与软件、交互系统工程、人为因素工程、自主决策原理;试验与进展课程包括飞行器工程、空间系统工程、试验项目、试验项目、飞行器进展、空间系统进展、空间系统进展。

(三)学时学分要求

。学分组成。课程学分组成考虑教学环节,如飞行动力学课程,

总学分分,构成包括课堂分、实验分、预习和复习分。另外还有无学分课程,课程必修但无学分,如普林斯顿没有学分制、强调上课门数,

斯坦福大学基础课程要求门航空航天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选。英国大学一般不设立学分制,所有学生都按部就班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

。学分要求。美国大部分学校有明确的毕业学分数要求。

如航空航天工程系根据培养计划设课程学分,又分成类,分别是核心课()、专业领域课(-

)、实验和综合应用()、非限制性选修课(),总学分大于学分。但是在学分数量并不统一,

差异很悬殊,

如密歇根学分、大于学分、宾州州立学分。航空航天专业必修课比例很高,有的高达%以上,如斯坦福、佐治亚理工、普渡。

另外还有只要求课程而不要求学分的,如普林斯顿毕业要求共门课。

。学时要求。

有些大学要求学时达到一定数量,如悉尼大学本科至少学时,研究生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至少学时。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基础课程设置门数要求,其他按学时要求,数学(个学时)、技术选修(学时)、人文社科类选修(学时)。

三、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培养特色

归纳起来,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在专业培养上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设置宽、窄各有特色。美英等专业设置以宽口径、大类培养为主,

基本不针对特定航空航天器划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只是体现在个别课程的选择上。

俄罗斯、乌克兰等的专业划分细而精,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几乎整个大学的院系专业就代表了航空航天器的各个不同部分,

专业面向具体而明确。二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少而精且多样化特色。美英等课程每学期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但课业工作量不少。

学生毕业所需学时学分也不少。美英等航空航天专业的课程必修多、选修少,完全学分制的作用并不明显,反映了航空航天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学习课内外并重,

还有较多实践环节、交流讨论、项目设计等。课程的环节丰富多样(如剑桥)。

教授授课。

三是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在通识教育上,在课程设置中有重视科技写作、科研道德规范、表达与交流、团队协作、人文素质培养和工程师就业指导。

在专业教育上,强化多样化实践环节、注重专题课程和生产实习。四是注重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培养。

例如南安普敦大学设置有工程管理与相关法律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在工程实践中如何领导团队、进行项目管理与风险评估、做出决策以及熟悉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

还会从工业部门请来客座教师来协助授课,并安排有相应的实践环节。针对个性化培养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大的选择基数。

四、总结

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是航空航天类研究生人才的后备军。论文主要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位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时学分要求点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人才培养特色,

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田正雨,李桦。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本科生课程体系分析[]。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航空航天系战略计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译。。

[]雷庆。航空航天系的课程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篇

众所周知,航空航天技术是信息、能源、制造等综合性尖端技术的集合,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象征和衡量标志之一,

在国家的军事国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中,所有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

都是我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和研制的。我们国家对于航天事业的投入可以用不遗余力来形容,在如此好的政策环境下,航空航天事业备受瞩目。

当然,与航空航天有关的专业,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学子:周刚

心声:智慧蓝图的描绘者

谈及航天航空类专业,重中之重当属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这是为什么呢?你想想,无论是制作飞机还是其他飞行器,

首先必须得设计成图,然后才能投入制造环节。究竟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什么如此重要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专业纵览】

通俗地来说,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主要是指设计飞机、直升机等飞行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

比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等。

当然,所有的设计都必须付诸于实践才有价值,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最终目的也是设计出先进的飞行器。

需要提醒的是,本专业一般分为飞行器设计、直升机设计、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与控制、飞行器结构强度等几个方向,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

要学好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想成为优秀的飞行器设计人员,

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力学、电工电子、物理、数学、自动控制理论等基础(所以你在决定选择该专业之前,要认真考量自己是否对数学、物理、力学等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其次除了学习机械制图、结构力学、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基础、飞机结构分析与设计等理论知识外,

平时还需要多多关注新型飞行器,增加自己对飞行器各种机械原理和构造的了解等等,这样才能把本专业学好,

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器设计工程师。

【就业前景】

目前,我们国家正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以及相关事业,各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公司、卫星发射中心、软件开发公司、高新技术开发部门、空间技术研究所、高等院校等大批用人单位十分需求该专业人才。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于开办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需要很高的软件和硬件要求,全国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仅仅十几所,每年的毕业生可谓少之又少。

可以说,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成为了人才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很多同学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提前“预订”了!

既然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如此受欢迎,那么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呢?根据实际就业情况来看,

该类毕业生不仅可以从事民用机械、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飞行器结构工程、软件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方面的设计与科研、教学工作,还能在火箭、航天器、导弹等行业从事设计、实验、研究、运行维护等工作。

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

学子:张世伟

心声:低调而沉稳的制造者

无论怎么设计,

产品都是需要通过生产最终制造出来,才能创造价值。

众所周知,能够设计出来的东西往往不一定能够制造出来。其实,很多关键的技术瓶颈并不在设计能力上,而是在制造能力上。

制造水平越高,

能设计的范围空间就越大,技术水平就越高。

从字面上来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相当于是设计出蓝本和模板,而飞行器制造工程人员则进行具体生产和功能实现。

而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就是如何把纸上的蓝图制造成实物!

【专业纵览】

如果你简单地认为飞行器制造工程只是简单地加工和处理,

那就“奥特曼”啦!

殊不知,制造出一架好飞机,飞行器制造商从接受任务到批量生产,

以及产品的实际测试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通俗地说,飞行器制造工程就是以机械制造工程为基础,

广泛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和科学理论的成果,针对飞行器的特点,研究各种制造方法的机理和应用,探究制造过程的规律,

高效率地制造先进优质飞行器的一门技术科学。

同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一样,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也有多个研究方向。在宽厚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该专业设置了航空航天产品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特种材料加工技术、航空航天产品系统集成理论与方法、军工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飞行器模拟与仿真技术等专业方向。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不仅是实现人类航空航天理想的基础,

还是使先进的飞行器设计思想变成现实的重要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涉及诸多领域,

比如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管理工程、控制工程和系统工程等等。

【就业前景】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同学毕业后主要从事有关制造方面的工作,可以在现代飞行器、现代集成、模具、装备的数字化控制等技术生产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生产等相关工作。

不可否认的是,在航空航天、民用运输和军事用途的强烈需求的大环境下,飞行器制造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学子:吴名

心声:重量级的光荣使者

众所周知,

在飞机的各种部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发动机了,它堪称飞机的心脏,而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研究的就是怎样去设计、制造、维护飞行器的心脏。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不仅要研究飞行器的动力系统,还要研究飞行器的动力控制系统和操纵系统。其实,这个专业从广义上来说就是能源动力工程,

而相对于航天航空行业的飞行器来说,

就是研究诸如飞机和火箭的发动机。

【专业纵览】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需要掌握有关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高等数学等课程。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学习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需要有一种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奉献的爱国精神。很多时候,

你只能面对一系列零件做着很枯燥的事情,

所以你要耐得住寂寞!因为航空发动机对性能、精度、可靠性都要求相当高,

在制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

然而,发动机又是飞行器的关键部分,

大部分情况下都占去了飞行器总成本的一半。正因为如此关键且又复杂,所以这个专业学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要学好这门专业,可是需要花很多心思和精力的!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动手能力是吃透本专业的必胜技。需要提醒的是,学习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时,

不仅仅要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吃透,

还要把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学得很扎实哦!大学四年中,要参加许多金工、工程图测绘、计算机应用与上机、课程设计(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热工综合实验、自控综合实验)等多个实践课程。

【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

以及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工作。

由于我国的航空航天近年来快速发展,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每年都供不应求,用“炙手可热”“高薪行业”等词语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

据悉,

大部分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都在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对口从事研究工作,如:飞机设计研究所、上海飞机制造厂、航空公司、飞行试验研究院等。除此之外,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去能源、管道输送、交通等部门大展身手。所以说,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仅仅可以在航空航天领域内大展宏图,还可以到很多其他领域中一展身手。

专业: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

学子:纪佳奇

心声:神圣的贴身“保镖”

在地球上,人们需要空气、食物、水等生存下来。那如果人离开地球环境,

进入太空需要怎样才能生存呢?宇宙飞船进入轨道后,就会处于一个真空环境,没有空气的情况下航天员怎么生存呢?

别担心,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就是要给航天员如何创造一个能够生活和高效工作的环境!

【专业纵览】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空间环境工程理论与试验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航天专业研究、设计型人才,培养适应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宽广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航天专业技术专门人才。

记得刚进大学那会儿,

学长们常常开玩笑说,我们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就是一个“保姆”专业!最初我还挺纳闷怎么是个“保姆”专业,后来经过深入了解才发现,原来这“保姆”有着大学问呢!

我觉得,与其说是“保姆”,还不如说是“保镖”呢!本专业主要分为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保护两大块。

首先来说说环境控制,

它主要是研究如何解决压力、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研究如何控制好这五大参数,找到一个适合航天员舒服的生存环境。其次就是生命保障保护,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如何照顾好航天员的“吃、喝、拉、撒”。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芝麻绿豆的小事,那么可就大错特错啦!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地面喝水的时候,你拿一杯水,水在下面,很容易喝,

端起来就可以喝了。

如果在天上,你把这个杯子端起来,这个水是流不到你嘴里的,

要有专门设备把这个水送到你嘴里。

想要干航天,首先得敬业,因为航天技术难度很大,

不仅必须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地从事科学研究,

还需要扎实的功底。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间,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如航空航天生理、空间环境工程、热控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人机系统工程、航空航天环境控制系统等。此外,

了解本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熟悉飞行器内温度、压力等环境参数控制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方法也很重要。

【就业前景】

经过四年深造后,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航空、航天、民航、机械、建筑、化工、部队等部门从事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设计、空调与制冷技术方面的技术研究、管理、教学及研究工作,在民用领域从事热能利用、空调、供暖等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工作。

温馨小贴士

与航天航空有关的专业是高、精、尖专业,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除了学好理工科的基础课程之外,还要学习大量专业课程。

此外,学习航空航天类专业,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需要具备很强的学习钻研和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考生学这个专业很适合。如果想在大学里混日子、热衷于打游戏的考生不宜学习此类专业。

很多同学和家长误认为报考航空航天类专业,体检的标准是按照军检标准来进行的。其实不然,

航空航天类专业主要是培养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对考生的身体条件基本上没有特殊要求,同学们只要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就可放心报考。

因为航天航空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国防、军事特性,

因此很多高校在录取时会更加倾向于男生。此外,

这类专业一般要求同学们视力较好,裸视达到.以上,

很多高校还要求考生无色盲、色弱。

高校链接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篇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概况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一般由八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学生、专业教育目标、学生成果、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校支持等。

其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课程设置,为了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

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我国各高校在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过程中,

发现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会规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可达性。因此各高校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提出了各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做法和经验。西北工业大学的张清江等通过调研我国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发展历程,

对我国航空航天专业与其他已获得资格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国际航空航天质量体系认证中的要求,

从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专业特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现状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结合现代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针对航空航天类专业认证的新方式、新方法,

并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注意的特性进行讨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会强等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解析培养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任红卫等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背景下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浙江工业大学姜理英等人基于对工程教育专业论证的国际比较,结合环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从培养计划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强化和师资队伍的提升四个方面,

综合系统地提出了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的路径。张秋根等人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要求,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其核心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了优化与规范的探讨。

为了重视国际认证的引领作用,加强专业办学品牌建设,

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的航空航天办学特色,紧跟国内能动专业人才需要,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竞争力,从而拓宽自身生存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开展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能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南航能动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通过对国内外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分析与研究,利用对中国近几年的专业认证与评估成果的调查与研究,对其进行梳理,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设置要求,依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能动专业建设相关内容与特色,以培养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工程教育专业人才为目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以培养要求为基准,

着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本科培养大纲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而实现培养目标。

确定能源与动力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总学分数不能少于学分。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是指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学分)、大学物理(.学分)、大学英语模块(学分)、++语言程序设计(学分)等方面共六门课程,

总共.个学分。因此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的要求。

.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而专业类课程主要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其中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电子电工技术(学分)、理论力学(学分)、材料力学(学分)、工程图学(.学分)以及机械设计基础(学分)等课程,总共为.个学分;

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流体力学(学分)、工程热力学(学分)、传热学(学分)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学分)等课程,总共为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必须要修满至少.个学分。对于专业类课程,由于能源与动力专业具体有两个培养方向:方向一为热能动力方向,

主要陪养就业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等相关单位;方向二为能源利用方向,主要培养的就业方向为电厂、新能源以及制冷等相关单位。因此其专业类课程既有相同的专业课程,

也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其中燃烧原理(.学分)、燃气轮机原理与构造(学分)、热能综合利用(学分)、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学分)以及热工测量原理与方法(学分)等,

总共个学分,

这些课程为能源与动力专业两个培养方向都必须学习的专业类课程。另外每个培养方向又有其特定的专业类课程必须选修,其中热能动力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叶轮机原理(.学分)、燃气轮机控制原理及应用(学分)、燃烧技术与分析(学分)、内燃机原理与构造(学分)、工程传质与应用(学分)等共门课程;能源利用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泵与风机(学分)、供热工程(学分)、锅炉原理(学分)、制冷原理与技术(学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学分)以及热力发电技术概论(学分)等共门课程。

无论学生学习哪个方向,共同学习的专业类课程与特定选修的专业课程之和必须要修满至少个学分。

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必须要修满的学分数为:.+=.学分,因此该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

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的要求。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能源与动力专业设计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力与过硬的身体素质;()各种课程的课程设计,

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语言课程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对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实际应用能力;()工程训练,

主要包括机械加工方面的车、磨、铣、刨、铸造以及焊接等金工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下厂实习,

大三暑假期间,

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去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企业或电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下厂实习,锻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中的能力;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开设的毕业设计题目一般都来源于实际工程问题,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大四下半年开展为期半年的本科毕业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源与动力专业要求学生在实践能力与毕业设计方面修读的总学分不低于.,占总学分的.%,

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的要求。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能源与动力专业在人文社会科学类通适教育课程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通适基础教育平台,主要包括形式政策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共.个学分;()国防军事模块,包括航空航天概论、军事高技术概论等,

至少修满.个学分;()文化素质模块,主要包括文化历史、艺术鉴赏、科技基础、哲学社会等课程,至少要修满个学分;

()创新创业类模块,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创业基础以及经济管理等课程,共.个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总共需修满.个学分,

占总学分的%,

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的要求,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航空航天特色类课程的设置为了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专业的航空航天特色,

在开设的课程中,如国防军事模块、专业类课程以及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中,

课程教学内容包含浓郁的航空航天特色,

由于指导老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都是来自于国防工业集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因此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课过程中,所列举的实例都是以航空航天为背景的工程问题,特别是毕业设计和下厂实习,

因此在能源与动力专业课程优化过程中,充分突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特色。

.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直观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积极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类竞赛,

如:流体力学大赛、节能减排大赛、开设卓越班等,并且科技竞赛获得奖励的同学在保研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让学生在参与科研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好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

.学习进程大学生本科期间的各门课程是相互衔接的,因此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匹配与衔接,如图所示。学习进程主要分成了三部分:一是基础课程,

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等;

二是学科基础,包括结构和流体力学、热学和电学方面的课程;三是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了热能动力和能源综合利用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三条线:第一是流体和热学相关的课程,

如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第二是结构力学方面,

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第三是计算机语言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期上需要考虑上述课程衔接问题,从而最终制定出合理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结论

该文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设置要求,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能动专业建设相关内容与特色,以培养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工程教育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培养要求为基准,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最终制定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设置要求为指引,对能源与动力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其中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等课程学分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占总学分的要求。()在能源与动力专业课程优化过程中,

充分突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特色。

()在各门课程设置以及相互衔接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篇

[关键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专业研究生;创新型实验;

特色实验课程;功能材料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事物;

三是改变。

创新性人才指掌握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中能推陈出新,

以自己的创新性意识和行动,

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推动社会进步中做出贡献的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创新人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战略性资源和决定性因素。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和国家发展的要求。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国的研究生数量已跨入世界大国行列,研究生成为目前参与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知识创新能力与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至关重要。

而大量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国际性的学术论文数量偏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稀少等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我们国家自己创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大学,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航空航天发展的前沿,为国家经济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为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培养了万学生,这些高素质人才大部分在我国的航空航天领域担当重任,

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提供了人才支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年来服务大局、特色兴校、培育人才、不断创新,

突出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了新时期“重基础、强交叉、拓视野、推创新”的研究生教育思路,对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提高生源质量,

改革招生指标分配办法,修订培养方案,促进研究生课程国际化,推广试点班教育模式,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

创新学科交叉机制体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学位论文研究三个阶段。在强化研究生理论教学和学位论文研究的同时,

采取了重大举措来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增加了研究生教学的实验环节;

通过“”和“”条件建设逐步构建了开放适用的研究生实验教学设备条件,并构筑人性化的实验环境;

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确立了开放式的多元化的研究生公共实验和研究生专业实验课体系;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研究生的知识潜能,养成创造性品格,

掌握创造性技能,最后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中得到深入和升华,使得研究生培养的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

在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在一级学科层面,将关联密切的研究生理论课程的实验整合成数门独立设置的综合性实验课。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其他相关课程,建立一个包括基础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创新型实验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构建了整体性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基地。例如自年以来,先后建设了“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生创新基地”“复杂产品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生创新基地”和“先进航空航天飞行器创新基地”等开放性的创新实践基地。

基地以航空航天与信息类优势学科群为中心,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材料专业研究生特种功能材料特色试验课程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及内容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材料学院研究生的实验设备主要来自各科研课题组,设备种类、台套数、完好率受限制,

特别是使用时间无法保证,影响研究生试验运行。课时数虚,

授课内容待充实。

随着多年来对实验室建设的不断投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实验室建设遵循“以软带硬”的原则,即以教学改革为前提,

投入的实验设备要服务于所开设的实验项目,硬件建设服从软件建设。目前材料学院用于研究生实验教学的设备已经初具规模,拥有多套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射线衍射仪、分析仪、拉曼光谱分析仪等先进的分析检测设备,

并对各学科实验室进行了优化整合和重组资源配置,

发挥了实验室的复合功能和规模效益。

材料学院还承担着大量部级和省部级的重大科研项目,

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培养研究生的客观条件。

材料学院将逐步彻底改造研究生实验课内容和实验条件,建立具有航空航天特色、涵盖材料学科重要研究方向的材料制备、测试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

以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重大需求为导向,

确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验课程的具体设置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以教育部“空天材料及其服役性能实验室”为依托,开设了“先进结构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研究生创新型实验课。该实验室多年来立足于航空航天材料前沿研究,

旨在将先进的和学科交叉性强的科研成果高质量地融入到研究生实验教学上,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下面以“特种功能材料”的设置为例,从创新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的区别、创新型实验课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实践的区别、创新型实验课与研究生创新基地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创新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的区别

创新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在内容上都涉及到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差别在于综合实验课相对而言内容更为固定,比如“材料电镜分析实验”是侧重于使学生理解各种电子显微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仪器结构,掌握样品制备方法及实验参数选择,

并学会对各种电镜图像及信息进行识别、计算和分析处理等。而创新型实验课是在课程内容、形式和目的上存在更多的创新元素。这类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完成,或者在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上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索研究,

其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经验和体会,如大的创新团队(课题组)和实验室就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沃土。

以“特种功能材料”为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天材料及其服役性能实验室”针对智能机翼、机载设备和航空发动机等的应用,在航空航天特种功能材料上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其科研设备齐全,在“特种功能材料”实验课中设立了相变材料、磁性材料等相对宽的方向,

在实验中指导教师演示其中课题组“成熟”材料从设计-制备-功能特性研究的完整的实践过程,

然后在大方向内自由选题,运用理论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综合设计实验方案和内容,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研究。

如果说综合实验课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那么创新型实验则是学生开展创新科研工作的第一步。

。创新型实验课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实践的区别

这两者同为科研训练。创新型实验课是“常做常新”的实验课,指导教师要不断开发新的实验方法,

搭建不同的新架构。

学生则应该不断丰富自主实验的新内容,

成为填充架构的新单元。从时间尺度上来说,创新型实验课比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短的多,创新型实验课会对科研的过程有完整的体验,为了保障进度,

增强协作沟通能力,

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成小项目组,分工共同完成实验内容。

实验课的考核以小组答辩的形式,根据选题的创新性、综合性、协作情况等打分。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一般都是学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单独完成的。限于不同实验条件、经费保障条件、课题组的创新实践成果积累等的不同,

毕业论文研究的创新实践程度会有很大差异,研究生也往往得不到自主选题和自主研究的机会。

。创新型实验课与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区别

两者的教学资源开放程度和范围不同。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是一个面向全校开放的,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活动平台。研究生创新基地在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上,可以面向更大范围的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研究生,

实现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学科的集中交叉得资源能更集中整合,如“复杂产品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生创新基地”和“先进航空航天飞行器创新基地”等开放性的创新实践基地就是如此。目前,“特种功能材料”研究生创新型实验课还是材料学院研究生实验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特种功能材料”与物理、化学、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领域有广泛的学科交叉,可以成为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设计和研究探索创新能力的有效平台。随着教学实践成果的积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增强,

材料学院可以向学校申报加入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实践活动内容,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实践机会。

三、结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特种功能材料”研究生创新型实验课的教学实践才刚刚起步,

深厚的科研成果积累和良好实验课程的资源配置,以及是否能高质量地转化到研究生实验教学上,这些都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如何利用崭新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未知的能力,还需要不断创新教学,

与时俱进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才能真正在教学改革中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郑冬梅,

王悦。构建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实验技术与管理,,():-。

[]王悦,

冯秀娟。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陈建中,赵剑曦,黄长沧,

等。以科研训练为主线培养研究型人才[]。中国大学教学,():-。

[]庞强强。关于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析[]。出国与就业,():-。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篇

关键词: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办学

。国内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飞机保有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长,以及为实现从“航空航天大国”向“航空航天强国”发展、提升航空航天工业水平而实施的“大飞机”等项目产业政策的推进,我国对飞行器制造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加大。

近些年,各类高校依托教学科研优势,不断加强或开设了飞行器制造方面的专业,

提高了行业参与度。至今,办此本科专业的有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十多所高校。

各高校依托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专业特色化建设,培育自身的专业特长。

如西北工业大学偏向于/集成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突出于板料成型技术专业教学和实验、中北大学以飞行器特种制造为特色等,

形成了面向飞机制造、适应航空航天发展要求的课程培养体系,

培养出一批具有飞行器制造工艺技术的航空航天类人才。

从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重视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如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企业人员为学生讲课(讲座)、征求企业意见制订专业培养计划、订单培养等。我校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主要面向航天航空飞行器产品制造等相关产业培养钣金、铆接、装配技术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由于本专业开办时间短,目前我校在飞行器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

加强实践教学已成为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而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

+校企合作办学指前三学年的培养在校内进行,第四学年除部分课程及实验教学在学校完成之外,

其他现场课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均在企业内实施,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简称“+”合作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这种合作教育能够实现工学结合,

为学生提供在真实工作环境下学习的机会,是实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与就业联系最密切的一种教育模式。

由于有很多限制条件,学校无法投入过多资金购置像企业的一些精密加工设备作为教学仪器设备,

所以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只能在理论上了解基本成形原理和方法,根本看不到实际的设备及生产工艺过程,也就无法掌握一些知识。而合作教育提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资源,

弥补了学校的教学条件的不足,解决了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甚至落后于生产现状的严重问题,实现了校企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

学生在航空航天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会认识到,一个不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人是无法发挥才干的。

到企业后,

学生清楚地了解了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目标,了解了作为飞行器制造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方向,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在专业知识对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亲身体验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危机感,

提高了学习兴趣,明确了专业思想,树立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使就业观念和定位更符合社会与航空航天企业的需求,且学生就业之后,

表现出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都明显增强。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析

我校长期以来,一直与一些航天企业有着较好的合作关系,

并与其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每年都会吸收一批本科毕业生,以补充和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本科生在外语、计算机及基础知识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普遍存在本科生专业知识与航空航天生产过程的需求脱节比较严重、独立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薄弱,

同时表现出对社会及企业的了解甚少,融入工作环境的协作精神比较欠缺等问题。这正是毕业生和企业共同担心的问题。这些公司在航天专业技术领域与我校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需要的全部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可见校企及学生三方都有合作办学需求的基础。

.合作办学模式的定位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采取校内培养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学制年采用“+”模式,即年校内通识类课程、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核类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

着重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锻炼和培养;累计年(主要集中在第四年)校外企业核类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

重点是最后一个“”的环节,具体而言在这一年的校外企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行“部分专业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集成化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特征

.。规范选拔机制,组建一支优秀学生队伍。

第四学年初,学校需要在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组建实验班进行统一编班授课。

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前三年在校成绩及获奖等综合素质表现,

择优选拔出一定数量的学生,成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试验班”。规范的选拔机制应公平公正,

公开透明,

也是对低年级学生的一种激励。

再则,一支高素质学生队伍是校企合作有效办学的重要保障。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和实施培养计划。试验班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应由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牵头,与企业共同协商制订,

将学校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掌握一定飞行器构造、飞行器制造工艺与工艺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上,具有钣金、铆接和装配等基本操作技能,能够从事飞行器产品零件的设计、生产及装配、工厂生产管理和服务于第一线的工作的能力。

实验班往往会加入部分企业需要的专业课程,

学校无法完成的可由在企业中聘请的兼职教师到学校讲授。部分实践教学依据学校实验设备条件和企业生产进度协调安排。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选题应尽量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实际。

.。建立校企双向管理制度。

学生实践活动期间,不仅要保障学生安全和日常教学活动,还不能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因此,

应严格实行校企双向管理制度。学生的劳动纪律考核应由企业负责,尽量与员工保持同步。

校企双方应各派一名专职辅导员,有利于学生日常行为和具体事务协调与管理。由于航天企业有其特殊性,教学管理程序要适应航天企业产品研制与生产中的相关保密规定。

.“+”校企合作办学实施的保障措施

许多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

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教学主体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企业的实际参与和互动等问题。为了实现校企双赢的合作关系,保障校企关系持久稳定,

要在以下两方面下工夫。

.。寻求学校、学生与企业三方协调。学校有教学任务,学生有就业任务,

而企业有其生产任务,校企合作教育应该在学校、学生与企业三者间寻求协调和统一,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二级学院和专业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周密安排下,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加强与企业兼职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校企之间要协同制定相应制度,明确各自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协调校企合作各项事宜,

真正做到有政策制度的保障。特别要健全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阶段的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

优化企业对试验班毕业生的择优录用机制。

.。培养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为了加强师资力量,学校引进不少拥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补充到我校飞行器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

他们虽然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但工程实践背景比较薄弱。

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中,除注重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外,

还特别强调教师的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和工程实践背景。为了加强专业课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要鼓励或创造条件让来自高校或没有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挂职,

增强实践能力,以促进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

。结语

合作办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在合作教育所有效益中,适合人才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利益的核心。

校企合作办学让高校走向企业,也让企业走进高校,将高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融为一体。这种办学模式对促进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思路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蔡向朝。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西安航空技术高等志科学校学报,,

():-。

[]张凌云,周丽琦,王巍,贺平。厂校合作办学模式在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中[]。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

[]蔡文芬。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篇

关键词: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航空概论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一、航空类专业课程体系简介

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

航空航天类专业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和航空航天工程等个。

目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开设了前个专业,

均归属于航空工程学院。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为例,

在第学期设置了“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学时)、第学期设置了“航空航天技术基础”专业必修课(学时)作为专业学习的前导课。第―学期,

学校设置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第―学期则按照飞机设计的各个子学科,设置了“通用航空技术”、“空气动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无人机系统导论”、“飞行器专业英语阅读”和“飞行器专业技术讲座”等专业课程。

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和“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专业基本情况和学科领域的整体性把握,属于专业通识性课程。

而在专业课中渗透通识意识,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这两门课程的前期引领和必要的数理、力学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再按照飞机种类和飞机设计各分支学科的特点进行专业课学习。可以说,“航空航天技术基础”的各个章节基本上对应了后续专业课的主要范围,

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

激波、升力、机翼结构、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等概念尽管在“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中已讲授,但在相应的专业课学习中,学生仍觉吃力。

调查发现,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专业课程数学公式较多,

而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效果一般,有畏难心理;第二,不知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针对航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研究专业通识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航空概论”通识类课程的建设情况

航空概论是学校面向非航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学时),

内容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基本概念、航空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我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原理、航空发动机等[],

考核方式为期末半开半闭考试。此外,针对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的双语版航空概论(学时),

内容较普通版更为丰富,更强调课堂参与和团队协作,考核方式为平时作业、表现和期末设计报告。

航空概论被列入学校的特色课程组合中,除航空专业外,

其余专业的学生均须从特色课程组合中选修一门。

学校每年的本科生招生人数近人,日常教学任务较为饱满,

考虑到学校招生专业包括财经类、管理类和艺术类等,学生数理基础参差不齐,

在讲授时一般避免进行复杂公式的推导,多采用类比法和案例法讲解。

此外,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与传统的三所航空重点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其他高职高专类院校存在明显区别,

市场上已有的航空概论教材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经过多年的建设,

学校主编并出版了《航空概论》教材,

并将“航空概论”课作为学校慕课平台课程体系的第一批建设项目立项,通过网上课堂与实际课堂相结合的形式,

探索“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航空类通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现在,此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中。

三、航空类专业课程与“航空概论”课程贯通建设

为了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我们对航空类专业课程和“航空概论”课程进行了统筹处理,

并尝试进行贯通建设,主要包括如下措施。

。教具的开发和使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开设于第学期,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其中理论课为个学时,主要介绍专业课程特点、发展现况和就业方向;实践课为个学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飞机模型,主要培养学生对飞机的认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专业综合性设计与制作”开设于第学期,为专业必修实践类课程,为期两周,要求学生按照总体设计指标完成飞机的总体概念设计,制作出模型。

这两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首尾对应,从中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阶段对飞机的理解程度。学生提交的实践作业中,

不仅包括典型的现代民用喷气客机和战斗机,还有螺旋桨飞机、双翼飞机、高超声速飞行器等。

为了突出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部分优秀作品作为教具,在讲授“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和“航空概论”等课时进行展示。如此,

后掠翼、上反角、滚转运动、翼身融合体等概念被具体化,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篇

关键词:产学研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

教育部自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年全国计划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万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为宗旨,以培养工程实践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探索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高素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满足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我国自年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社会影响不断增强。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对在职人员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教育部自年起,

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类型实行重大改革,

增强研究生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除继续实行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外,开展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而且对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年即将启动的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其研究生培养过程、培养环节质量监控和学位论文要求等相关规定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如何使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内容高起点、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标准、创新实践能力高要求,

使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探索出一套符合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制订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规章制度,是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重要工作。

.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

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堂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

例如,

北航材料学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上,

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核心基础理论课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完全相同,

其核心基础理论课包括:固体物理、材料近代测试方法、固体化学、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先进复合材料等。

在方向课程设置上,

拟针对北航特色增加有航空航天特色的“航空航天材料工程”,包括:航空航天发动机用高温结构材料、航空航天飞行器用轻质结构材料、热防护和机载设备用特种功能材料和航空航天关键材料的服役特性与寿命评估,以及“航空航天关键结构件无损检测技术”等应用性强的课程。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上,

请工程背景强的优秀教师、航空航天大型企业的总工程师或总设计师主讲相关课程,以飞机、运载工具和空间飞行器为对象,分解其不同部位的材料组成和材料特点,

结合航空航天企业的实际案例,讲授航空航天领域关键材料,

形象地再现关键材料的加工过程。这样就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课程设置,在强化基础理论的同时,突出了应用知识的课堂教学。

.依托学校科研优势,

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除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

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外,还建设和建成了一批校级研究生公共实验课和学科专业实验课。

学校特别重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即研究生教学实验的环节。

依托学校科研优势,

将科研成果高质量地转化到实验教学环节上,建成研究生公共实验室,以提供系列化、层次化的实践能力培养环境,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学校通过“工程”、“”教育振兴计划等教学实验室建设专项,

从实质上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实现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

建成了一批研究生公共实验室,包括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和研究生专业实验平台。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目的。通过将前瞻性、先进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科研成果高质量地转化到研究生公共实验教学上,形成跨一级学科或在一级学科框架下的研究生公共实验教学内容,实现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面上培养,

夯实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宽口径”总的基础,再通过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在其研究方向上实现“点上提高”,

从而,形成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立体全方位培养。

学校十分重视通过机制体制创新使高水平教师参与到实验教学工作中,在实验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明确要求课程团队中要由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领衔组建教学团队。

.产学研相结合,

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

对于年即将招收的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要求其学位论文选题均耍来源于企业合作的应用课题,或直接将他们派往企业,以突破企业关键技术来命题,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北航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作为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强有力的纽带、学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学校参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有力切入点。仅材料学科,学校就与所、所、所、所、所、所、所、上飞公司、厂等一大批重要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单位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协议。

北航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共同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论文工作,

不仅提高科研工作水平,而且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增强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

结束语

航空航天类就业方向篇

随着国家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

航空类高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民用航空的发展带来地方经济起飞和空港城市建设兴起,同时引发机场周边社区重建等问题。国内航空类高校凭借自身渊源很容易对具体问题展开调研活动,这就需要社会学专业知识及团队。

通过梳理国内七所航空类高校的社会学专业及课程体系,发现存在边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不完整、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因此,

航空类高校应当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加大社会学及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投入,完善课程体系。

关键词:

航空;

高等学校;社会学;课程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民用航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舒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出行者的青睐。在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背景下,民用航空却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客运量和货运量不断增加,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增长很快。这一变化,在民航强国背景下,必然引起更多的社会变迁。

一、航空类高校社会学专业及课程建设的现实基础

。民航强国战略为航空类高校社会学专业建设提供了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出行方式上,

人们可以选择汽车、火车和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在中长距离出行方面,尤其是山区和高铁不发达地区,飞机以其方便、快捷、舒适的优势,

日益受到人们青睐,航空运输成为国家重要的先导性产业。[]为了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家民航局提出民航强国战略[],从指导思想、目标、战略、保障措施和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谋划。

战略目标是到年使我国民航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战略性作用,并且综合业务排在世界前列。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中,

民航强国战略没有详述如何处理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怎样发挥社会协同作用。扩建、改建、新建一批机场必然会引起土地置换、拆迁安置、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加强社会学专业课程建设。

。机场、航空城与地方社会问题民航强国战略提出,

年后要在国内至少建成个国际枢纽机场,

个全国性和区域性航空枢纽机场,机场数量及布局将满足%以上的县级行政区需求。[]从目前形势看,很多县城还没有机场,年后要弥补这一缺失,

需要建立支线机场或者直升机停机坪。

此举必然引起地方经济的变化:一方面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加速对外开放,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另一方面排挤现有资源,使当地政府改变发展路径。建设机场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

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加速城市扩张,

对国家基本农田形成巨大压力,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一些地方实验区发展的“瓶颈”。[]另外,新建或扩建机场一般伴随周边居民拆迁安置和社区重建,

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补偿、就业、社保等事项,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最后,有些地方政府以发展民用航空为由,

圈地造城,带来所谓以机场为核心的航空都市建设,

这就是卡萨达教授提出的“航空大都市”。[]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指标,提出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未来十年是我国民航事业大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一批社会学专业人才,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航空类高校社会学专业及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般分为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两大类,

从研究层次看又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面向。社会学宏观层面研究社会发展特点和规律,中观层面研究一个地区局部的社会变化情况,微观层面研究社会小群体、家庭、个人的变化及其关系状况。社会学研究的使命是立足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背景,

依据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变化情况,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局部的经验,

并上升为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和形态,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因此,

航空类高校应当立足民航强国战略的发展背景,立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实际,重新审视学校社会学专业及相关课程体系,

突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增加学生对社会变迁基础理论的学习和运用。

二、航空类高校社会学专业及课程建设的现状

。我国七所航空类高校的发展概况国内航空类高校主要有以下七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工程”“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管副部级综合性大学。学校由中国工程院、工信部、教育部、北京市共建,设有研究生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南航,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同建设。学校是航空、航天、民航特色显著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工程”“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

设有研究生院。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为特色,

理工科优势突出,

兼有管理、人文、经济、法学等学科,是国家“工程”“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管副部级建制,设有研究生院。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的前身是年月成立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年升级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年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以航空、航天为特色,以工学为主,兼有理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多学科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现有个本科专业、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

工、理、文、管、经、法、教等诸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原隶属于航空航天部,航空、国防特色显著。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属于省部共建学校,现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

以管理学、工科为主要学科,涵盖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属教学研究型高校。

。航空类高校社会学专业及课程体系建设现状七所学校在办学特色、理念、专业设置方面既有共同之处,

又有明显差异,一般属于理工和管理类院校。就社会学及相关专业来看,

各高校都有涉及,一般开设有社会学、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或课程,个别设有社会学研究所(室),

南昌航空大学设有社会工作系,

具体情况见表。

。航空类高校的社会学专业及课程体系建设特点北航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设有社会保障硕士专业,有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两个方向。学院每年研究生招生人数超过本科生,

属于研究型大学,没有社会学本科专业,但人文社会科学整体比较弱。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设有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学院涵盖法学、哲学、管理学和教育学四大门类,

成立了社会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有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及其课程建设是六所航空类高校中最为完善的。

西工大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隶属于人文与经法学院。

西工大人文与经法学院是西北工业大学既体现“三航”特色,又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特色的学院。

中国民航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个本科专业,该院主要从事民航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及工程、职业健康安全、质量环境安全等五个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其课程设置偏理工,所以在社会学及相关学科方面非常弱。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社会科学部设有社会学(心理)研究室,但是实力很弱。年成立社会科学部,年改为社会科学系,曾先后开设了公共关系学、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下设社会工作系,挂靠了学校农村法治发展等多个研究所。

学院开设了社会工作、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等五个本科专业,设有社会工作实验室、公共事业管理实验室等,成立了“心航”社会工作事务所等学科专业实验实践工作室,为该校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支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设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每年招一个班,开设有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等相关课程,但整体实力较弱。另外,学校于年成立了社会发展研究所。

三、航空类高校社会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重视程度不够从发展历史看,国内这七所航空类高校都是为了适应国家的航空事业需要而建立的,特色鲜明,有的以飞行动力学为主,

有的以航空机电为主,

有的以飞机组装和试飞为主,诸如此类。多年来在航空系统中都有自己的对口单位和毕业生就业渠道,

但是,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几所高校下放地方,

不得不考虑转型发展问题。

。课程体系不完整现阶段航空类高校的专业和课程体系多以理工科为主,

但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企业和高校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航空工业企业和高校面临市场化的冲击,

专业调整、课程改革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改变传统重理轻文、重科研轻转化的现状,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是建设综合性大学的必然要求。

。人文社科专业与航空类专业结合不够紧密传统航空类高校的理工类学科都很强,代表了国家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最高水平,

但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度不够。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较少,

师资队伍亟待优化,课程体系亟待完善。另一方面,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

有限的资源,使人文社会科学不能很好服务核心学科发展和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建设,

不能适应网络化、信息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态势。

四、航空类高校社会学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调整社会学专业定位航空类高校应当结合自己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面向航空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制定社会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主动适应社会变迁。

中国社会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城乡、工农的二元社会,国家提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国计民生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所以,

航空类高校应当优化学科结构,增加并完善社会学及相关专业课程体系。

。加大教学和科研投入围绕航空工业企业以及政府和社会的需求,航空类高校应当加大社会学及相关专业的经费、人员和设备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引进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以高水平科研为专业教育提供动力,坚持专业、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同时,

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社会学及相关专业教师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拓展研究视野,

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

。逐步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是专业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抓手。航空类高校应当根据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

逐步完善课程体系,以学生就业需求和生活需要为中心,

突出航空特色,面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完善课程体系,形成不同级别的重点学科,

组建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流动性增强,生活节奏加快,

民用航空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选择。国家民航发展战略已经为这一变化做好了准备,作为航空类高校,也应当认识到这一变化,

适时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更好地服务于航空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李家祥。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中国民用航空,,():。

[][]国家民航局。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民航发[]号,

[]杨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中的“瓶颈”及对策[]。管理工程师,,()。

[](美)约翰?卡萨达,

格雷格?林赛。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