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何草不黄》——流浪的君子志在何方?

《小雅·何草不黄》是《诗经》雅当中的一篇,雅在诗经中共有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两类,大多为周代的朝廷乐歌。这首《何草不黄》是小雅中的最后一篇,诗名本身极有特点,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就是:哪有草儿不枯黄?

全诗用反问的语调,诉说了征夫所过的非人生活,感情强烈,接连五个“何”字句的责问喷发而出,既是一种强烈的抗议,又是一种愤怒的揭露。


小雅-何草不黄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注释

行:出行。指行军,出征。

将:出征。

玄:黑,草枯烂的颜色。

矜(guān):通“鳏”,无妻者。征夫离家,等于无妻。

兕(sì):野牛。

率:循,沿着。

有芃(péng):即芃芃,兽毛蓬松的样子。

有栈:即栈栈,役车高高的样子。

周道:大道。 


蔡被困,断粮七日,从者皆病。在困厄之中,孔子不畏艰难,仍保持乐观态度,继续讲诵,弦歌不废。《何草不黄》原本是一首周代征夫抨击时政的抱怨诗,却被孔子引用到弟子们对于人生志向,君子固穷的再次思考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