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十二》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出自唐代钱珝的《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十二》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注释

江行无题:钱珝的《江行无题》共一百首,写了诗人沿江而行时的所见所闻,也写了诗人的感想。这首诗是第十二首。

翳:荫蔽。

乔木:高树。

维:系住。

束薪:一捆柴薪。

江叟:江边老翁。

厌兵:厌恶战争。

译文

许多乔木遮住西下的夕阳,我系住行船取来一捆柴薪。

静听那江边上老翁的谈话,原来都是厌恶战争的人们。

创作背景

  《江行无题》组诗作品是作者被贬为抚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晚唐朝庭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不宁。当时,杨行密与朱全忠等在长江一带混战,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诗人对混战的军阀十分痛恨,有感而作这组诗。

 纵观古今中外,我们不难发现夺得皇位不易,守住皇位则更难。曾经有一位皇帝,他当上一国之君后,为了活命不得不装瞎3年。让他没有料到的是,就在这段时间中,他的妻子以为他真的看不大,竟然在他的面前光明正大的出轨。当他睁眼之后,就立即下令将妻子和妻子的哥哥都处死,这位皇帝就是杨行密。

  五代十国是历史上极为动荡的一段时期,而他原本也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权势的小人物,在当时集合了一批兄弟就开始起义,没想到他的队伍越来越大,后来他干脆建立了吴国,当上了开国皇帝。在跟随他的人中,有一个将领名叫朱延寿,此人脾气火爆,有能力也有野心。在建国之初,他为了稳定大权,就迎娶了朱延寿的妹妹,却没想到朱延寿产生了其他的心思。

原来在朱延寿心中,一直觉得自己的能力不亚于皇帝,甚至远超于皇帝,所以他不满足于只当一个将军,一直有着谋权篡位的想法。对于他的野心皇帝一清二楚,但当时刚刚建国,皇帝最要紧的事情是稳固人心,不能随便斩杀功臣,所以就一直放任他不管。

  渐渐的朱延寿的野心越来越大,皇帝为了活命,更位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就想出了一个计谋——假装自己的眼睛已经失明,以此让对方放松警惕。但是没想到,在他假装失明之后,他的妻子也露出了真面目,仗着他已经失明,就敢在他身边为非作歹,竟然还当着他的面出轨。妻子的丑恶嘴脸都被他看在眼里,但他却不能有任何举动。

  在他隐忍的这3年当中,他每天都目睹着妻子不忠的行为,这是极大的侮辱和折磨。所幸,自从他装瞎之后,敌人不再对他有杀心,他还借此机会收集了对方很多罪证,尤其是他发现朱延寿身为将军却欺辱士兵、压榨军粮,早就惹得士兵们非常不满。皇帝恰好利用这一点,让所有的士兵都死心塌地效忠于他。当他真正把握所有的大权之时,他觉得时机到了。

  在他睁眼之后,立即下令将这罪大恶极的兄妹两人处死,他的妻子至死也不敢相信他这3年是装瞎的。不得不说,他可以算是史上最憋屈的一位皇帝了,所幸,他多年的隐忍都是值得的。

朱全忠原名叫做朱温,在他称帝之后则改名为朱晃,也就是梁太祖。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朱全忠是如何灭掉延续了20多个皇帝的唐朝,而建立梁国的。

实际上在唐朝的末期,唐朝的积弊已经非常的严重了,无论是宦官专政还是藩镇割据,这些都深深的动摇着唐朝的根基。不但如此,作为一国的君主唐懿宗,唐僖宗都非常的昏庸,所以百姓的生活更加困难。

唐朝的百姓甚至到了家破人亡的地步,唐朝开国时期的那种繁荣昌盛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无数的人到处逃亡,农民再也无法生活下去,所以这些活不下去的农民便聚集在一起。理所当然唐朝末期也爆发了一场又一场的农民起义,而在农民起义当中最为猛烈,攻击力最强,实力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就是黄巢所带领的那次了。

黄巢起义一共历经了7年,一个镇子一个镇子的打了过去,跟随他的人越来越多,实力也越来越强,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在唐僖宗时期黄巢的进攻迫使这位唐朝的君主向四川逃亡,而黄巢率领着他的60万大军进入了唐朝的都城长安。但是他并没有像安禄山那样,纵容手下的士兵去抢劫当地百姓,相反他宣称自己本身起义就是为了百姓,绝对不会像那昏庸的皇帝一样剥削百姓,所以获得了长安百姓的热烈欢迎。

没几天黄巢便在长安的大明宫登基称帝了,建立了他自己的政权,可惜这个政权却并不是那么稳固的。虽然黄巢手下的兵是非常的多,但是因为黄巢的作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当他攻下一座城之后,他从来都不会留下兵士进行防守,他攻下城池之后便离开了。

这种安排虽然可以一直维持自己的战力非常的充足,但是却没有为自己留下后路。在前期的反抗当中,这样的做法当然会很有效果,但是在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若是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那么便会埋下很大的隐患。

毕竟之前耗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和损伤了很多人员的情况下才攻打下的城镇,在他们撤出之后又会被唐朝的官方军队所占领,所以打来打去虽然人数增多了,当地的官员也被他打败了,但是真正属于起义军的城镇却是很少的。现在黄巢带着60万的军队进入到了长安城,那么他所占领的城镇就只有长安城这一个。

了解了他这一缺点的唐僖宗便派自己手下的各路兵马,将长安城围了个水泄不通,60万人的要消耗,使城中的粮食很快就不够了。在这个时候黄巢手下的大将,也就是后期的朱全忠,这时他还叫做朱温,他便投降了朝廷,做了起义军的叛徒。

实际上起义军的内部并非个个都是忠义之士,像朱全忠这样的人也有很多。朱全忠从小便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泼皮无赖,在黄巢的起义军经过他的家乡的时候,因为他也生活困苦,便加入了起义的军队,其实只是为了混一口饱饭而已。所以眼看着城内粮草将要用尽的情况下,朱全忠毫不犹豫的就背叛了黄巢,背叛了起义军,投入到了唐朝军队的麾下。

黄巢的军队后来在官军的猛烈攻击下只能撤出了长安,自此之后黄巢的起义军便一蹶不振,被穷追猛打,最后黄巢率领着自己的起义军将士,在耗尽了唐朝的兵力之后,在泰山狼虎谷内自尽了。浩浩荡荡的十年起义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背叛了他的朱全忠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朱全忠以农民起义军作为自己的踏板在投靠了唐朝之后,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到处攻伐曾经的同伴。慢慢的朱全忠的势力越来越大甚至成为了唐朝末期割据势力中最大的一股。

在唐僖宗的势力把黄巢灭掉之后,作为这场大戏中的黄雀的朱全忠终于显露出自己的面目,朱全忠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势力,他知道唐昭宗想要摆脱宦官的控制,所以就帮助唐昭宗来对付宦官,但是在对付宦官之后却并没有把宦官的势力交还给唐昭宗,而是据为己有。这时的朱全忠势力更大了。

而宦官认为之所以自己的势力会被削弱全部都是因为唐昭宗的原因,所以便将唐昭宗劫持到了凤翔,想要投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可是朱全忠此时的势力远远要大于李茂贞,李茂贞哪敢与朱全忠对抗啊。李茂贞只好束手就擒,朱全忠在把唐昭宗抢到手之后,便回到长安。

他要求唐昭宗迁都洛阳,没有办法的唐昭宗只好听从朱全忠的所有要求,但是在他们前往洛阳这一路上,朱全忠几乎把唐昭宗的所有亲信都杀光了。最后唐昭宗也死于朱全忠的亲信手中,而朱全忠最后立了一个13岁的孩子为皇帝,也就是唐哀帝。这下没有了宦官专权,没有了有实力的皇帝,连忠于大唐的老臣也没有了,朱全忠便要求唐哀帝亲手写下要禅位于他的诏书,正式的称了帝,并且更改国号为梁,自己坐上了皇位,成为了梁太祖。

纵观朱全忠的整个人生经历,他可谓是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运用得非常到位了,螳螂是谁呢,螳螂就是唐朝的官方势力,而蝉就是黄巢,螳螂与蝉相互缠斗两败俱伤,最后蝉被螳螂吃掉,而螳螂的实力也已经衰弱到了一定程度,而朱全忠就是那个黄雀,最后一口将唐朝这个小小的螳螂吞入腹中,成全了自己的皇帝梦。

赏析

  作者对军阀所进行的战争持否定批判的态度,对遭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怀着深厚的同情。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末长期战乱后沿江农村的残破景象和人民强烈的厌战情绪,富有时代气息,为唐末优秀的诗作之一。

  这首诗开始塑造了凄寂悲苦的意境,描写了诗人自己的活动。在乔木遮住了西下夕阳的时刻,诗人系住行船,取来了一束柴薪。这就使三、四句的描写有了着落—诗人停船之后自然听到了江边老翁的谈话,而江边老俞谈话的内容便是这首诗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厌兵”是江边老翁谈话的中心,也是诗人的现点,也是这首诗的主题。一个“尽”字说明人们(包括诗人自己)“厌兵”的程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多么深重。

  在表现艺术上,诗人直接出场,录其所闻;结句含意比较外露,但却不是诗人直抒胸臆之辞。由于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客观抒情诗人的姿态出现,故而使人更加感到诗境、诗情具有冷静的客观真实性,从而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