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是什么节(我们这里有吃饺子送寒衣烧纸钱的风俗)

七月半是什么节,我们这里有吃饺子送寒衣烧纸钱的风俗?有,在北方一些地区,上坟烧纸分四个节日。一、 清明节,一般城市公墓都是水泥石头做的,需要扫扫墓,搞搞卫生,向故人献花祭祀。在农村地区,大部分都是土坟。因为一年四季,风吹雨淋,坟头的土会有不同程度的流失。所以,后人在清明节去祖坟弄一些土,每个坟头添上一些新土。把流失的土补上,同时显得坟头干净整洁。二、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意义的中元节,俗称鬼节,即阴间的节日。人们带上纸钱,贡品去祖坟为故去的先人祭祀过节。三、农历十月一日也是活着的人为故去的人烧纸钱的日子,或许象题主所说为故去的人送些钱,买些冬季所需。四、春节,十里不同风,我们地区大年三十或大年初二带上贡品、纸钱、鞭炮到祖坟。摆上贡品,烧完纸钱,在长辈坟前磕头拜年,然后鞭炮齐鸣,等于为故去之人过年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都是民间传统风俗。至于大家所做的一切,故去之人能不能看见,贡品能不能吃到,纸钱能否收到,不做讨论。但人们都是带着对故去之人的缅怀与崇敬而做,以求心安和对自己心灵的慰藉。故去之人走了,活着的人还要好好的活着。人没了,烧多少纸钱,送多少贡品也换不回生命。所以,还是趁活着的时候珍惜生命,尽自己所能多为长辈尽孝,少留一些遗憾为好!年为什么有阴历三月份不烧纸的说法?“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唐诗,相信大多数人都再熟悉不过了。幼时不懂其间深意,待到而今与亲人永隔,才真切体会到清明时节“欲断魂”的无限悲思与伤感。孩童时期,每到清明时节,老父亲都喜欢会带着我行走山水,给逝去的祖辈亲人挂纸扫墓,在我的记忆里,清明当天扫墓的次数极少,几乎都是提前两三天或推后三五天完成祭扫,我当然不明白缘由,只是顺从地跟在老父亲后面,多几分在青山绿水间的玩兴罢了。百草千花寒食路。山乡老家的清明,大山披绿装,田野踏青草,山间繁花盛开,杜鹃绽放红艳艳。小时候的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的庄严仪式,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与小伙伴们放纵玩乐的纯真童趣,到田里捡田螺、抓泥鳅、捉黄鳝,到山上找茶疱(发育不全变异的茶子果)、采羊耳朵(变异的油茶嫩叶)、挖竹笋、折野花,最爱吃那红艳艳、酸溜溜的杜鹃花了。在我的印象中,清明是山乡老家人除了春节之外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这或许与客家祖辈重亲情、崇仁礼、守孝义不无关系。上了中学后,我才知道老家先祖在清朝中叶从福建龙岩上杭迁居赣南、繁衍生息,他们代代相传承袭了客家人诸多民风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前,老家不少长辈每年都还要先到龙岩上杭扫墓祭祖,上杭祖籍的亲友也极为重视亲情,每次都热情招待。山乡老家,清明节有诸多不成文的规矩礼俗,这些都是祖辈口口相传留下来的,小时候父母亲就特意告诉我们兄弟姐妹,清明当月避免去走亲戚、看望老人,不要在别人家吃饭,晚上少走夜路、不去串门、不在外过夜。还有,清明上山扫墓,要事先选好日子、排好行程,岁以上老人、岁以下小孩尽量不参加,参加祭扫时不要穿红色靓丽的衣服,爷爷奶奶的墓地要放置一颗出土的春笋、一把鲜活的生葱,等等。过去,我对老家清明节的众多禁忌习俗不以为然,总觉得有些落后古板、不近人情,所以也没有太在意,直到两年多前老父亲去世,当年清明期间修建坟墓,请了几位老家的邻居帮忙做事,才知道这些口口相传的规矩早已刻印在了乡亲们的脑海里,并且落实在生活行动上,那几天堂叔婶在山上帮我们家干活,无论我怎么邀请就是不在我家吃晚饭,后来老哥准备给他们结算工资更是严词拒绝。堂叔说,帮忙干点活都是应该的,不吃晚饭、不结工钱这是老辈留下来的禁忌规矩坚决不能破。老父亲去世以后,我对山乡老家清明节的各种习俗寓意、规矩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体悟,为什么堂叔婶帮老父亲修墓不吃晚饭、不接工钱?内含着亲人的体恤、亲情的关怀,是亲帮亲、邻帮邻的纯朴真诚;为什么清明当月避免走亲访友?其实表达的是对逝去亲人的敬畏与怀念。在清明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应该慎终追远、怀思故人,把悲思寄予远去的亲人,把伤感留存自己心底,走好脚下的奋进之路。最后的结语回到楼主的问题上来,清明节到底要提前几天烧纸?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习俗,应该没有固定的说法,我的山乡老家虽说大会在清明前几天时间开始上山扫墓,但最早也得过完春社日才会开始,最晚不能过了清明一周后再祭扫,清明当天祭扫的真比较少。至于楼主提出的“年阴历三月份不烧纸的说法”,这个真没听说过,或许只是民间传言而已。现如今,每到清明时节各地森林防火的压力非常大,许多地方扫墓都移风易俗,不让点香烛、烧纸钱、放鞭炮,禁止带火种上山,提倡带鲜花祭扫。其实,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一个怀念、追思、感恩的节日,文化内涵远远不止于扫墓祭祖这一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学会追思亲人、寻根感恩,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让心灵有皈依、精神有托付,在奋进之路找到源动力。中国传统节日还有什么?感谢邀请回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传统节日形成的起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远在上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充满了未知的敬畏,于是有了对天地山川河流或者一些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逐渐开始祭祀行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祭祀行为演化为对天地的信仰和祖先的信仰。基于这些原始信仰以及后来为了适应生活需要,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演变为传统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区生活的人民历史、民族、信仰都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各地方、各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传统节日,我们这里列举了一些大家众所周知的传统节日。、春节 正月初一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全世界有华人的地区都过春节。春节的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习俗:祭祖、办年货、扫尘、贴福字、吃年夜饭、守岁、压岁钱、放炮竹、拜年、舞龙舞狮等。不同地区还有相应的独特习俗。、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元宵节和春节一样,也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传统习俗: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有些地方在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年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抬头 二月初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中华民族自称是龙的传人,“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传统习俗:南北方在二月二龙抬头节这天的习俗各有不同。北方地区的习俗有:理发、煎焖子、吃猪头肉、吃面条、吃水饺、吃糖豆、吃煎饼、忌动针线的习俗;南方在江浙、福建、两广地区在传统龙抬头节习俗之外还有祭社习俗,即为奉祀土地神。、花朝节 二月十三二月十七花朝节俗称“花神节”、“挑菜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是为了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气候不尽相同,南方的花朝节要比北方提前几天。传统习俗:在花朝节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此外还有插花、扑蝶、挑菜、吃花糕、吃花、吃春菜粥等习俗。、上巳节 三月初三对于上巳节恐怕很多人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上巳节在古代是我国汉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古代的三月初三,官民都必须到水边洗濯除垢,意在祓除不详,称为祓禊。此外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记载了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在兰亭举办的“曲水流觞”雅事。现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三月初三仍然是个盛大的节日。比如大理的“泼水节”就是在三月三举办。农历三月初三,相传也是轩辕黄帝的诞辰,每年这一天,全球各地的华夏子孙都在举办祭祖大典。传统习俗:祓禊、曲水流觞、郊外春游、煮鸡蛋、赏桃花等习俗。、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一个具有两千余年的传统节日。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曾被成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唐代诗人韩翃有一首七绝描写了寒食节这天的情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现在并入到了清明节。不过在我国有些地区,依然有寒食节的传统。传统习俗:吃冷食、祭祀、踏青,在后世的发展中又逐渐增加了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清明节 公历月日前后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民间,清明节也是三大鬼节之一。尽管全国各地在清明期间的习俗细微差异,但都是扫墓祭祖、踏青的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清明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习俗: 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各地区不同还有插柳、 游乐、 拔河、 植树、 放风筝、 荡秋千、 射柳、 蹴鞠、 斗鸡、 蚕花会的习俗、端午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是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端午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祭祀,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五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 ,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年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传统习俗:祭祀屈原、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饮雄黄酒、栓五彩丝线、打午时水、铸阳燧、画额、佩香囊、避五毒、打马球、躲午等等。、七夕节 七月初七七夕节发源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巧夕、牛公牛婆日、双七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七日晩上举行,故名“七夕”。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因被赋予了与爱情有关的内涵,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传统习俗: 香桥会、 接露水、拜七姐、斗巧、 乞求姻缘、 迎仙、 游七姐水、 种生求子、 储七夕水、 为牛庆生、 拜牛郎、拜床母、染指甲、七夕观星、听悄悄话、结红头绳、姑娘洗发、书晒衣、穿花衣等等。在七夕节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月半(中元节) 七月十四/十五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是民间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中元节”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中元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年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习俗: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习俗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年节齐名,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被人们赋予了团圆的情感内涵,月亮的圆满预示着人间的团圆,游子们都要在这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回娘家的女子在这一天也必须返回夫家,共度“团圆节”,以求家庭圆满。一家人围坐在庭院中,赏月玩乐,其乐融融。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们纷纷借月抒怀,尤其是苏东坡的一首《水调歌头》流传千古,诉尽离思衷肠。一轮中秋圆月,也成为人们心灵的依托,承载了无数人的思乡之情。 传统习俗: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重阳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晒秋节、敬老节、老人节、重九节等,在《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登高和插茱萸都是重阳节的习俗。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年月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传统习俗: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寒衣节 十月初一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也是民间三大鬼节之一。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传统习俗:扫墓、祭祀、送寒衣。寒衣节主要在北方流行,南方鲜有耳闻。、下元节 十月十五下元节同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并成为三元。下元节也是来源于道教。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主要活动也是祭祀祖先。传统习俗:祭祀祖先、修斋设醮、祈愿神灵。、腊八节 十二月初八“腊八”一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腊日”。“腊”古称蜡,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是祭祀神农和祖先的重大典礼。腊祭原为农历十二月,此月在民间成为腊月,故十二月初八被成为腊八。古时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也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十二月初八这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汉代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不过在这一天并不喝腊八粥,而只是作为祭奉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是源于佛教,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传统习俗:喝腊八粥、吃腊八蒜、腊八面等。、祭灶节(小年)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祭灶的传统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俗称为“送神”,在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要放鞭炮。据说每年年底,灶君、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诸神与灶君。腊月二十三小年也被视为过年的开端,祭灶节在古代其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古时在外面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麻糖,以求灶神祈福、全家来年平安。有的地方在腊月二十四这天祭灶。传统习俗:扫尘、洗浴、剪窗花、吃灶糖、吃饺子等。、岁除(除夕) 腊月廿九或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传统习俗: 年夜饭、 贴年红、 燃爆竹、 祭祖、 守岁、 挂灯笼、 压岁钱等,当然还有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其由来和文化内涵是什么?类似的问题以前曾经回答过,今天再说一点。个人认为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伴随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非一时一地一人之创造,端午节也不例外。一、端午节的起源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四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禁忌说,这主要来自北方。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很不吉利,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出生的婴儿难以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这一习俗差点要了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田文的命。这家伙的生日恰巧是五月初五,刚一出生便惹得其父田婴十分不快活,几次三翻想把他干掉,多亏其母庇佑才得以成人。第二,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祭拜活动的节日。这个观点主要源自南方地区,迄今南方还有赛龙舟的习俗。据近代考古发现推断,新石器时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着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百越族,而端午节很有可能是他们因祭祖而创立的。第三,据今人黄石、刘德谦等人考证,“吃粽子”“斗草”等是夏商周时期夏至的风俗,所以端午节应源于夏至。第四种观点则认为端午节为纪念屈原、或伍子胥、或曹娥等人而设立的,其中以纪念以身投江殉国的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但似乎不太靠谱,连距今一千多年的唐人都不太相信(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文秀)。考究端午节的风俗,许多在屈原之前早已有之;再者,屈原身为楚国贵族大臣曾力挺联齐抗秦,秦始皇一统华夏后怎会允许百姓祭奠屈原?如果把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放到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去考量,以上说法似都比较偏颇。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伴随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非一时一地一人之创造。中国疆域幅员辽阔,古代交通不便,人们的生活圈子相对封闭,风俗自会因时因地而异,有“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规矩”之说。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地风俗在相互吸收融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具有普遍性的节日风俗。就端午节而言,在先秦时期,南北方的“节日”风俗是单线发展的,各有所侧重,秦朝统一全国后,南北经济文化得以快速交融,端午节在此基础上正式形成。二、端午节主题的演变推测人们设立端午节的最初原因,大概是为了避恶、祛病、防疫。端午节时逢夏至前后,天气逐渐炎热,各种戾气和疫病开始滋生和传播,于是祛病防疫就显得十分重要。洗兰浴(“五月蓄兰为沐浴也” 《礼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荆楚岁时记》)、插艾草、吃大蒜、擦雄黄酒、戴香包、避五毒等习俗,无不彰显了端午节避恶祛病防疫的主题,这个风俗至少传袭到汉代(“是月蓄药,以蠲除毒气” 《夏小正》;“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后汉书》)。后来到隋唐时期,原来具有特定意义的节日风俗活动,逐渐演变为带有娱乐性质的节日活动,原来的祛病、防疫主题,则逐渐淡化了。三、中韩端午之争因为端午节,中国还跟韩国起了一点争执。年,中、韩两国几乎同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递交了端午节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但遗憾的是最终由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胜出,对此国人颇有微词(据专家说,韩国的端午祭与中国的端午节不是一码事)。直到年,中国的端午节才成功申遗(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近年来,国家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一方面积极向国际组织申遗,一方面通过立法、成立相关组织、设立保护基金等,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侵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些曾经风靡一时的,与中国国情八竿子打不着的洋节基本销声匿迹。图片源自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祭祀烧纸到底是民俗还是迷信?明天就是七月十五了,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中,把这一天称为中元节。不过每个地方对于这一天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西南一些地方是过月,也有些地方过的是今天月,多数地方是过月的。那么在这一天祭祀烧纸,是属于民俗还是迷信呢?我个人觉得在月半这一天,祭祀先人烧纸,可能确实是在现今不太妥当,有更文明、更安全的方法。但要讲祭祀先人,是迷信就有些过了,应该是属于民俗才对。原因下面我给您们讲下:在我们传统的节日当中,对于祭祀先人的节日有清明节、重阳节、冬至节(我们当地有几个乡镇,他们给先人扫墓,不是在清明,而是在冬至)。至于为何要祭祀先人呢?我觉得是因多数的人,都有着追根溯源的思想。并且很多人对于现今所能过的生活,都应怀有感恩的心。我们不去讲那些大的道理,有了先辈的付出,才能过上现今的生活。就以自己小家来讲,对于家中逝去的长者们,是不是该怀有一种缅怀亲人之情呢?有人可能会讲,缅怀亲人非要选择中元节或清明节吗,其他时间就不能缅怀了吗?这其实就涉及到农村的民俗文化了,大家为何要都选择在这一节日去祭祀。主要是在传统的文化当中,对于这个节目有神话的故事,虽然这些神话故事是封建迷信的。但之所以让广大农民们接受,不正因为那些故事是有好的意寓在里面。至于有人讲到祭祀非要烧纸吗?这个在现今确实是不提倡的。但不提倡也不是因为迷信的原因,而是有人讲到祭祀烧纸会污染空气,也容易引发火灾。可以用鲜花祭祀的方法去代替,这样会更加的环保些。综上所述,月中元节,是传统的民间祭祀节日,这个肯定是属于民间的传统的习俗了,并不能把它们归纳成迷信的行为。就是祭祀时烧纸,也只能讲是农民们思想还没转变过去,他们不像城市一样,是用鲜花去祭祀。你可以讲这种原始的祭祀方法,不符合现今,但不能说祭祀烧纸就是迷信。对于七月中元节祭祀先人,您觉得是烧纸好,还是用鲜花祭祀呢?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chunfazhu@foxmail,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