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精选篇)

为了保障公司职工健康地工作、生活,促进公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

从公司实际出发,

特制定本预案。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报告程序:

()部门领导

()公司领导

()公安消防部门

、报警程序:

()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

()在向公司领导汇报的同时,

派出专门人员到显眼位置或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现场。

、组织实施:

()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办公室内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孕妇及行动不便者除外)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消防车到来之后,办公室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办公室人员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

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

以便于工作,便于消防车辆驶入或操作。

、扑救方法:

()扑救固体物品火灾,

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

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注意事项:

()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

边报警。

()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向消防指挥中心报警时,并立即报告公司领导。

()办公室人员迅速疏散公司职工,撤离到安全区域。

()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二、被盗案件应急预案

、报警程序:

及时将情况报告部门领导,经领导同意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处置措施:

()接报后,

部门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公司领导报告。

()接报后,行政部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安排人员保护现场,

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注意事项:

()此类案件一般内部掌握,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宣扬。

()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做好工作,

不要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产秩序。

三、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报告程序:

()部门领导

()公司领导

、处置措施

()公司任何人员在大型活动中,发现或确认建筑物或构筑物出现严重安全隐患、电器设备或其他物品爆炸、收到恐吓电话、发现可疑物品、电线断路起火、发生火灾事件、活动特别拥挤且无序进行、人员伤亡、自然灾害无法进行等,要在第一时间报告部门领导。由行政部请示公司领导后根据预案和实际情况现场发布停止或疏散命令。

()应急预案起用后,

办公室人员按照分工和职责要求,全面进入紧急工作状态。

()如果公司职工出现伤情,立即组织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情况紧急报警求助。

()立即确定疏散路线,并组织人员疏通所有安全通道,

排除障碍,引导人员分流,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相关区域。

、注意事项:

()行政部根据险情结束、隐患消除后宣布应急状态的终止。

()原危险区域、事故发生点的警戒撤除与否,必须公司主要负责领导决定。

()应急预案终止后,办公室应立即组织人员对事故的发生原因作出调查,并就事故原因、事故过程、经济损失、经验教训等作出书面报告。

四、房屋倒塌事故应急预案

、报告程序:

()部门领导

()公司领导

、处置措施

()发现房屋倒塌,第一知情人立即报告部门领导,请示公司领导后组织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疏散围观人员,各部门负责人立即集合各部门员工点名清人数,

发现有缺席人员要逐一将缺席人员的去向了解核实清楚。

()公司立即报告当地政府、监管主管部门。

()有伤亡人员,要立即拨打“”请求救助。

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并随即通知受伤人员的父母。

()保护好现场,

为堪测现场、确定事故原因提供依据。

()安抚职工情绪,维护好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

、注意事项

()一旦发生房屋倒塌事故,措施要果断。

稳定职工情绪,不能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如有媒体采访,必须请示公司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

以避免报到失实。

五、紧急事态预案

、“紧急事态”是指暴力、恶性伤害、严重殴打、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

、报告程序:

()部门领导

()公司领导

()根据需要由主要部门领导确定向相关部门报告。

、处置措施

()公司一旦发生紧急事态,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部门领导,

部门领导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拨打报警电话或拨打救护电话。

()控制事态发展。

()救护救治公司职工。

()配合公安干警制止不法分子,直至抓获。

()保护现场,保存物证。

()协助有关部门调查、了解事态发生的真实情况。

()总结经验教训和书面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六、外来人安全管理预案

、报告程序:

()部门领导

()行政部

、处置措施

()公司每一位职工都有权利和义务,依法、规范对到公司的外来人员严格盘查登记,

防止有不良意图者进入公司。

()全体职工遇到陌生人或可疑人员应上前询问,做到防微杜渐。

()出现外来人员肇事时,职工应尽可能地稳住肇事人的情绪,

机智冷静地确保公司其他职工和自己的安全,

同时设法通知办公室主任。

()行政部根据情况机智、冷静、果断处置或拨打报警。

()行政部在到达出事现场后应立即参与解决问题。

()在警方到达后,公司职工应积极配合警方解决问题。

为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搞好厂区安全工作,

认真做好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降到最低限度,根据《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和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公司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小组,

组长支部书记担任,

副组长由生产经理、技术经理担任,成员由部门、车间负责人组成,小组下设指挥组,抢险组和后勤保障组。

。指挥组由、组成。

在第一时间发布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

第一时间组织员工疏散,

第一时间组织员工自救,保证员工人身安全,第一时间保证公司财产和员工财产安全,

第一时间组织协调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抢险组:由名员工组程:由任组长,任副组长,

组员由、承担危难工作,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任务。

。后勤保障组:由名同志组成,任组长,为副组长,

组员由、担物资装备供应,

切实保证突发事件工作所需。

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措施

。发生一般火警、火灾事故、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当班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车间、部门和公司,逐级上报。

火警火灾拨打请求救援。人身伤亡事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或拨打请求救援,但不管是哪类事故,

抢险救护时都要先切断电源或采取防护措施后再组织救护,防止事态扩大。

。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应立即切断电源,迅速向公司汇报,公司逐级向上反映。岗位人员拨打救援电话请求援后,首先组织自救,

使用现场的灭火器进行灭火,根据着火部位、性质也可用现场备用的防火沙、土、水进行灭火,电气火灾要用干粉灭火器,变压器、油罐等用水冷却时,人要远离,

严防爆炸伤人,待消防专业人员赶到后,在专业人员指挥下配合灭火。

。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发现人员要立即向班组长、车间主任、部门、公司逐级上报后,还要通知医院工伤抢救小组,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

若伤部位属擦伤、碰伤、压伤等要及时用消炎止痛药物擦洗患处,若为出血严重,要用干净布料进行包扎止血。若伤者发生骨折要保持静从事静卧。

若发生严重烧伤、烫伤,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分钟以上,若伤者已昏迷、休克,

要立即抬至通风良好的地方,

进行人工呼吸或按摩心脏,

待医生到达后立即送医院抢救。

。若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救援人员在救援时要了解中毒原因,迅速把中毒人员抬至通风良好处进行一般性抢救,并立刻送往医院抢救。

。发生重大设备事故,

要立即报告,

同时停止设备运转,处理事故时,要有专业人监护。

严格执行检修程序和停送电确认制度,防止打乱仗,

冒险作业。

。发生爆炸事故,要立即关闭爆炸源,若有人员伤亡,

按人员伤亡预案救援。

。发生各类事故都要保护好现场,待事故调查分析处理。

三。注意事项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小组成员要保证小时开机,认真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随时准备应付各类突发事件发生。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要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本预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

。总则

.。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应对重大水体污染事故,规范和强化我县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提高县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城市水污染事故发生,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共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共和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共和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新闻发布管理办法》。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提高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加强对水污染事故源头的监测、监管,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水污染事故发生,

保障县城饮用水供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水体污染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身体健康的损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作用,

坚持属地为主,实行分级响应。水污染事故实行县、乡(镇)、企业三级负责制,

统一协调各有关部门按照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的职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不断提高我县的水污染应急反应与处置能力。

()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与合作,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根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级别,实行分级控制、分级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水污染事故引发的危害。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建立我县水污染事故风险防范体系和响应联动机制,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作用,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建立健全联动协调制度,

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完备、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科学处置,

措施果断。加强水污染防治科学研究,

采用先进的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防和应对水环境污染事件科学技术水平,

并及时、果断地处置水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县境内和涉及的跨县界的各种水体功能的河、库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等,由于单位或个人活动与行为、意外因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等原因,

使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危害了各种水体的使用功能,造成了水体污染突发事故的发生。具体包括以下六类:

()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事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使用、贮存、排放不当等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非正常排放所引发的水体污染事故。

()易燃易爆物品泄漏污染事故:煤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氯气、氨气、苯、甲苯等气体和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的泄漏所引起的水体污染事故。

()油类污染事故:原油、燃料油、润滑油等各种油品在生产、贮存、使用等过程中由于意外造成泄漏所引发的水体污染事故。

()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事故。

()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引发的突发事故而造成水体污染事故。

()由交通运输事故造成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而引发江河水体污染事故。

.。。根据水体污染事故的类别及危害程度划分。

分为一般水体污染突发事故(Ⅳ级)、较大水体污染突发事故(Ⅲ级)、重大水体污染突发事故(Ⅱ级)、特大水体污染突发事故(Ⅰ级)。

.。。一般污染事故(Ⅳ级):是指发生一般水环境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因发生水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

()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

发生人以下死亡。

.。。较大污染事故(Ⅲ级):是指发生较大水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因发生水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

()发生人以上,

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人以下;

()因发生水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重大污染事故(Ⅱ级):是指对水环境造成重大污染与破坏事故,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因发生水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万人以上、万人以下的;

()发生人以上、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人以上、人以下;

()致使区域生态环境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造成重要河流、水库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特别重大污染事故(Ⅰ级):是指发生特大水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因发生水环境事故须疏散、转移群众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

()发生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人以上;

()致使区域生态环境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因发生水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因水环境污染造成镇区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组织机构与职责

.。应急处置组织机构与职责

共和县水体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指挥部),

是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专门负责应急处置水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工作的领导机构,为非常设机构,共和县水体污染事件发生时自动成立。

指挥长由县政府主管生态环境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县生态环境局根据不同的环境污染事故性质进行调整。

应急指挥部成员,

根据不同的环境污染事故性质,由以下部门(部分或全部)的主要领导组成:县纪委监委、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县人武部、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农牧和科技局、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消防大队、海南州正源供水公司、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县指挥部办公室下设在县生态环境局,办公室主任由县生态环境局局长担任。同时,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置工作需要,共设立应急处置专家咨询组、污染事件调查处置组、医疗救护及卫生防疫监督组、治安交通通讯组、后勤生活保障组、饮用水供应保障组、应急资金物资保障组、工程抢险机构、信息发布组等个应急现场处置小组。

以上组织机构作为县水体污染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决策部门,组织、协调、指挥本县的应急响应工作。

.。。县应急指挥部职责

()领导全县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研究部署应急处置方案;指导各乡镇制订和组织实施本辖区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制定控制措施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决策。

()指挥我县重、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和事故责任认定。

()负责组建事故调查组、应急监测组、专家咨询组等技术支持机构。

()督促各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置、现场救援、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及生产和生活秩序恢复等工作,并对各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督察。

()统一对外发布事故所造成水体污染和处置的权威信息,

负责向县政府报告情况。

()负责危急情况下,联系上级部门、周边城市的支援。

()负责协调启动饮用水备用水源和组织应急饮用水的供应。

()开展水环境污染事故防控及应急的公众宣传和教育。

.。。县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在县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工作,

做好应急监测和监督工作,组织应急支援;

()及时向县政府、州政府和省有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负责重大水体污染事故的新闻和信息发布,审查事故或应急情况的通报或通告。

(联系电话:)

.。。应急现场处置办公室职责

应急现场处置办公室作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执行机构。

主要职责:

()开展水环境应急处置人员培训,

制定应急处置演练计划并组织演练,检查、落实应急器材和装备。

()了解掌握水环境污染源规模、分布情况及有关情况,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和环境应急资料库。

()接收上级部门水环境污染应急处置命令、指示及水环境污染事件的有关通报,

接收事件责任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水环境污染事件报告。

()综合协调本系统内各有关应急单位的行动,

传达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通报有关单位应急工作情况,

接收、指导下级部门应急处置工作。

()负责应急处置过程记录,对应急行动结果进行评估,编写水环境污染应急处置的工作总结报告,

提出改进应急工作预案建议。负责组织环境应急处置工作的各种保障。

.。。应急现场处置小组及职责

个应急现场处置小组在县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应急响应与处置要求,履行相应的职责。

各工作组组成单位及具体职责如下:

.。.。应急处置专家咨询组职责

由县直相关管理部门专业管理人员、直属及有关单位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公共卫生、医疗、水利、应急管理、农牧、渔业、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等行业专家组成。

主要职责:指导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及修改完善。

掌握本地区水环境污染源的产生、种类及地区分布情况,了解国内外的有关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对突发性水污染环境事件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做出科学估计,

为应急领导小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

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负责环境应急工作结果以及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工作。

.。.。污染事件调查处置组职责

污染事故调查处置组内设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调查处置小组和船舶污染水域事故调查处置小组。

()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调查处置小组由县生态环境局牵头,

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县水利局、县农牧和科技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船舶污染水域事故调查处置小组由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监察局、县公安局、县生态环境、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县水利局、县农牧和科技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水污染事故的现场调查、取证及污染现场监测工作,收集河流流量、流速等水文资料,

对事故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判断事故的变化趋势;组织有关部门对污染损害进行评估,

并提出必要的处置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减轻污染及损害。

.。.。医疗救护及卫生防疫监督组职责

由县卫生健康局牵头,县水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紧急医疗救护队伍,

对受伤人员和抢险救援的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组织对自来水公司供水水质进行监测;负责污染区和疏散区疾病预防工作和污染区的消毒工作,对疫情进行监测和防治;

做好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卫生安全设备的准备工作等。

.。.。治安交通通讯组职责

由县公安局牵头,

县交通运输局、县交警大队和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应急处理与处置过程中交通运输的管理,控制无关人员车辆进出危险区域,

负责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对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撤离,对人员撤离区域开展治安巡逻,确认人员伤亡情况,打击各种违法活动;

协助生态环境局做好污染调查,落实各项强制隔离措施。优先安排应急物资和人员疏散的运送;

在水污染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

做好保障交通安全和通讯畅通。

.。.。后勤生活保障组职责

由县民政局牵头,县财政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妥善安排因水环境污染事故转移、疏散群众的生活、筹集和发放救援物资工作等。

.。.。饮用水供应保障组职责

由县水利局牵头,县卫生健康局、县消防大队、海南州正源供水公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启动《饮用水水源污染应急预案》,协调启用饮用水应急水源,组织应急饮用水供给,

对应急水源水质组织监测,保障居民生活饮用水的供应。

.。.。应急资金物资保障组职责

由县财政局和应急管理局牵头,

县民政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处置资金和救援资金保障,确保应急环境污染事故处置所需的装备、器材和经费,

并做好经费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调度,维护市场秩序,保证物资供应及物价稳定。

.。.。工程抢险机构

重大水体污染应急处置的工程抢险机构由全县各部门及所属技术单位的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在现有的检验、鉴定、监测、污染治理等技术力量和装备的基础上,增加污染检验、鉴定、监测设备的配备,

特别要配备水质快速应急监测设备,增加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物资的储备,不断提高应急监测、动态监控和消除污染的能力,保证在发生重大水体污染事件时能有效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扩散。

.。.。信息发布组

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政府办、县生态环境局、县文体旅游广电局等部门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水污染应急处置工作的宣传报道,按规定向公众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预防预警机制

.。建立水体污染预防预警信息监测与报告体系

.。。全面掌握重要水体水质状况。县生态环境局对本辖区内重要河、库地表水和集中饮用水源地、重点地下水源地水质进行定期常规监测,

根据地表水水质功能区划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进行常规监测断面的布设、监测项目与监测频次的确定和监测数据结果的报告。按照国家和省州环境监测和数据传输、报送的技术规范执行。环境监测是全县各类水体水质监测的技术中心、数据中心,

县生态环境局负责对水体水质监测数据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并定期、及时将水质监测情况按规定报送州生态环境局。发现水质异常情况,

应立即向州生态环境局报告,并初步分析问题发生的可能原因。同时,县生态环境局应会同县交通运输局对本辖区内经过或穿越重要水体的公路、城市道路、桥梁进行调查,对事故易发路段、敏感路段进行登记建档,

对经过这些路段的化学物质运输实行申报审批制度。

.。。全面掌握污染源排放情况。

对本辖区内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和单位污水排放情况进行调查,

对污水排放口进行定期监测。根据企业和单位的污染物排放特征,掌握企业和单位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对排污企业和单位的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和监督管理,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按照排污许可证监控排污企业和单位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

.。。建立畅通的数据库。

要建立全县水体水质状况监测数据信息库和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和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的数据信息库,并建立管理档案。

.。开展水体污染预防预警行动

()根据可能向水体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和特性,配齐相应的监测仪器、设施以及分析监测试剂和数据分析系统等,明确和研究相应的水质监测方法,

加强水体污染的环境监测能力。

()县生态环境局应组织专家,对辖区内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和单位的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和处理设施进行技术论证和评价,

在建设、运行阶段定期对处理设施进行事故风险评估,提出杜绝废水排放事故的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并进行验收和日常运行的监督检查、管理,

确保各项机制正常启动、有效运行。

.。建立水体污染预防预警支持系统

建立全县水体污染预警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快速预警监控系统、技术支持系统、预警服务系统、预警报警系统。

县生态环境局水环境污染报警电话:

。重大水体污染应急响应

.。分级响应程序

县指挥部办公室接到重大水体污染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县指挥部,并传达指挥部的命令,

按应急处置程序通知应急现场处置办公室、应急现场处置小组、应急处置专家咨询组和县公安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水利局、县农牧和科技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管理局等有关部门,

立即携带仪器、设备赶赴事件发生现场,调查、核实、监测分析,对事件的类型、级别、性质做出恰当的认定,

提出控制措施。跨行政区域的水体污染事故及情况复杂有争议的水体污染事故及认为需要州级处置的水体污染事故,报请州级应急处置机构处置。

.。信息共享和处理

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各种常规信息、现场信息、监测数据及结果、专家分析评估意见、控制处置措施及意见、污染控制效果及结果等各种信息经现场指挥部审查后,

及时报送县指挥部。县指挥部设立信息分析组进行信息分析、综合,归纳整理后,形成概要文字材料,报县指挥部领导。

县指挥部及时将有关信息报告县政府并通报相关部门,确保信息共享。

县指挥部的总体工作部署、处理安排意见和指令,由专门工作人员迅速以电话、传真等方式向现场指挥部下达。

.。基本响应程序

.。。重大水体污染应急响应程序:

()值班人员接到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水体污染应急报告后,记录水体污染事件的有关情况(包括事发时间、地点、污染区域及影响、损失的初步情况、可能的污染原因等)。

同时立即向县指挥部办公室或县指挥部领导报告。

()水污染应急处置机构根据有关情况报告,调派专家到达现场做进一步评估,确属重大水体污染事件,

应立即上报县政府,启动县级重大水体污染应急预案。

()县指挥部负责全盘指挥,紧急调集和征集相关人员、物质、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备、装备,组织相关部门协助环保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组织有关方面的力量进行应急支援,并做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工作。

()重大水体污染事件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县应急处置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

启动水体污染应急处置预案,成立由相关部门参加的事件救援现场指挥部,落实有关控制措施。

()县生态环境局在实施应急工作的同时,要及时将水体污染事件情况、采取的处置措施及效果上报州生态环境局。

.。。扩大应急

在事件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和发展的趋势时,水体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外援力量要统一听从县指挥部的指挥,

配合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作好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协调程序

县指挥部按照相应的职责和权限进行开展指挥工作,制定决策机制、报告、请示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县生态环境局和相关部门的各专业应急机构、应急中心、现场指挥部按各自的职责开展应急工作,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

.。新闻发布

慎重做好重大水体污染事件的新闻报道、宣传和沟通工作,统一报道口径和报道意见,正确引导舆论,避免产生混乱和误解。在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

县指挥部制定新闻发布的原则、内容、规范性格式,审查发布时机、方式、途径等。新闻发布前,报县委宣传部审定。

.。应急处置结束

应急处置结束条件为:重大水体污染事件得到控制,

事件条件已经消除;污染源污染物的排放和事发水体及下游水体污染物指标已降到规定限值之内;事件造成的危害已被彻底消除,

且无继续发生可能;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工作的必要;

已采取并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水体污染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后果趋于合理且尽量降到最低的水平。

。后期处置

.。善后处置

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由生态环境局委托第三方机构或由其指定的专门处置单位处置;人员安置、补偿、灾后重建等工作由县指挥部根据所受的污染程度提出合理处理建议,报县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处理。

.。社会救助

对社会、国外机构和个人所捐赠的救助资金要妥善管理,设立专门的资金账户,做到专款专用,由县指挥部根据所受的污染程度提出补偿处理建议,

包括所捐赠物资都要由县指挥部提出建议报县政府。

.。保险

各保险公司要深入水体污染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线,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最大限度地进行理赔,县指挥部如有异议,

可提出建议报县政府。

.。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意见

县指挥部应当在应急工作结束一周内对应急过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

组织撰写应急总结报告和突发事件调查报告。日内上报县政府,同时由县生态环境局上报省州生态环境部门。

.。。应急评价依据

应急过程记录;

现场处置组及各应急机构的总结报告;其它应急情况;

应急的实际效果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公众反映等。

.。。突发事件调查报告

包括突发事件起止时间及地点;参与处置人员构成情况;突发事件情况及起因、事件等级和开展的应急工作,

采取的应急措施及处置效果,应急工作总体完成情况;应急措施是否得当,

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要求;出动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应急程度与速度是否与任务相适应;

应急处置中对利益与代价、风险、困难关系的处理是否科学合理;发布的公告及公众信息的内容是否真实,得当,

对公众心理产生的影响及其它情况和结论。

.。。应急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县生态环境局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对事发地继续实施必要的环境跟踪监测与监督的措施和安排;总结经验教训,

修订应急预案;指导各应急机构补充、更新装备,培训人员;

完善避免类似污染事件再次发生的防范措施。

。应急处置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保障

全县要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应急通讯、信息传输、应急指挥系统,

建立环境应急处置联动系统和环境安全科学预警系统,建立系统维护和信息采集制度,确保应急方案启动时县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及现场处置工作组间的联络,

确保信息畅通。

.。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

县生态环境局及所属执法、监测等技术部门,

要在现有检验、鉴定、监测、污染治理等技术力量和装备的基础上,增加和加强污染检验、鉴定、监测设备的配备,特别要配备水质快速应急监测设备,增加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等物资的储备,不断提高应急监测、动态监控、消除污染的能力,

保证在发生重大水体污染事件时能有效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扩散。

.。应急队伍保障

县生态环境局要加强环境执法、监测队伍的建设,

加强应急业务、技术的培训,提高人员应对污染事件的素质和能力。

县生态环境局要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环保应急知识和技术、充分掌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保证突发污染事件发生后,能迅速进入应急状态,迅速参与并完成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交通运输保障

县生态环境局要配备应急处置、应急监测专用应急车辆,应急期间所有车辆要保证随时服从县指挥部的征用和调动。

.。医疗卫生保障

总指挥部协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专业分预案组织实施。

.。治安保障

总指挥部协调公安部门制定相应的专业分预案组织实施。

。附则

.。预案管理

本预案《共和县水污染防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由县生态环境局负责解释与实施。

.。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为确保我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有关法规,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减少伤亡,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应急措施

、疏散。

当事故突然发生后或接到上级的环境污染的警报后,各位教职工必须遵守“学生优先,

伤员优先”的原则开展疏散、抢救工作,

帮助学生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清点人数。撤离到安全区域后,班主任应立即清点人数。

、及时抢救。保持镇静,沉着应付,面对事故,

决不能惊惶失措,手忙脚乱。事故现场的最高或组织者必须立即采取防护措施,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抢救工作,有受伤师生即报送医院救治。

、应急小组在接到险情报告后,

应迅速向环保、消防、教育等上级部门报告。

在救治伤员的同时,要安排专人做好现场秩序的维持工作,

以利于各种抢救措施的顺利实施。要尽快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到医院陪护。

、做好广大师生的工作,

维护学校和当地的安定局面,尽快恢复学校的教学秩序。不要因事故本身导致其他不应有的事端。

、要特别注意做好受伤学生及受惊吓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调节工作,

逐步消解他们的恐惧心理和其他不良心理反应。

本预案启动时间为:发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时启动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健全市、区环保系统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联动机制,建立统一指挥、综合有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

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与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环境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以及《武汉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或发生在周边地区及跨流域的江河上游可能波及到武汉市行政区划范围造成较大以上级别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一般级别的突发环境事件适用于区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武汉市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武汉市放射性污染应急预案》另行制定)。

(四)事件分级

按照事件严重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加强对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隐患的排查及日常监测、监管工作,建立完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及时督促整改和消除污染,有效预防污染事故的发生。

(二)统一,属地管理。各区环保局应当坚持统一、属地管理、协同应对、分级负责的原则,负责组织开展、落实辖区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三)整合资源,

加强演练。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发展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适时组织市区联合环境应急实战演练,

提升全市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科学决策、快速高效、分工明确的环境应急处置体系。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武汉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小组(以下简称“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环境应急工作、环境监测工作的局任副组长,局办公室、污染防治一处、污染防治二处、环境影响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自然生态保护处、政策法规处、局机关委、财务处、市环境监察支队、市环境监测中心、市辐射和危险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中心、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市环境信息中心、事发地或可能波及辖区区环保局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工作。

小组下设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由分管环境应急工作的副组长兼任主任,由市环境监察支队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承担环境应急管理日常工作。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协调各区和社会化专业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组建现场处置组。

(二)职责分工

。小组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提出预警信息发布建议,根据政府授权,

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协调各区人民政府及跨市、跨流域的市级环保部门参与环境事件调查与应急处置工作;

()组建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

()批准对外发布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信息;

。应急办

()承担环境应急管理日常事务工作,经小组同意后下达应急工作指令;

()组织组和相关处室对突发环境事件等级进行评估,提出初步建议,

为小组决策依据;

()及时传达与贯彻落实小组的决策、决定和指令,有序开展环境应急管理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协调、调度工作,

通报相关信息;

()根据现场情况和监测结果,提出预警等级建议;初步判断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范围,提出区域隔离、人员撤离及其他防护建议;

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突发事件的责任认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

并监督相关单位完成后续处置工作,及时上报应急处置信息;

()组织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与应急处置工作,根据情况成立现场指挥部并邀请环境应急赴现场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报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

()组织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应急处置和评估工作;

()组织应急物质储备与调度。

。现场处置组

根据应急组的建议,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成员单位

()局办公室负责与市相关部门的联系衔接、综合协调等工作。

()污染防治一处:参与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的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

参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水环境损害生态恢复的制定。

()污染防治二处:参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环境空气污染损害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和生态恢复的制定。

()环境影响处:参与建设项目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提出处理建议。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参与土壤、化学品、重金属、持续性有机物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

参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土壤环境损害生态恢复的制定。

()自然生态保护处:参与发生在湿地、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和生态恢复的制定。

负责组织组和污染防治一处、环境影响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等,拟定生态恢复和重建,

报小组研讨和决策。

()政策法规处:负责指导对污染事故责任单位进行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命令等工作,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局负责行政监察职能部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中环境执法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

()财务处:负责保障突发环境事件调查与应急处置、防护装备与仪器设备采购、应急演练等相关工作经费。

()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负责编写突发环境事件调查与应急处置情况新闻通稿,协调新闻媒体发布相关信息。

()市环境信息中心:负责监控络舆情,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局应急办;

建立内部环境应急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局站、微博等平台发布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

()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源排查,负责和组织突发环境事件(放射源、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除外)的调查、取证,

组织对事发地周边敏感点、敏感企业进行调查,对市直管的事故责任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处理。

()市环境监测中心:负责组织开展应急监测工作,确定污染物及污染范围,

分析预测污染情况的动态发展,提出污染防控和初步处置建议;及时将环境应急监测信息报应急办;参与事件现场调查、取证和原因分析。

()市辐射和危险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中心:负责对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提出预警等级建议,

初步判定危险废物的种类、危害程度、范围,提出区域隔离、人员撤离及其他防护建议;

组织突发环境事件产生的危险废物的处置工作;

及时向应急办报送信息;配合对危险废物污染事故责任单位进行立案调查、处理。

()各区环保局:编制本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辖区人民政府和市环保局备案;在发现或知晓本辖区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

迅速赶赴现场开展事故调查、应急处置和环境监测工作。根据对应职责,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及时将相关信息分别报辖区人民政府、市环保局应急办、并对辖区内管辖的污染事故责任单位进行立案调查;及时修订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完成小组交付的其他任务。

四、环境应急响应与处置工作流程

(一)接报

市环保局值班室人员小时值守并确保值班电话、传真电话畅通,在接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应如实记录接报时间、信息来源、事发时间、地点及现状等信息,立即通知发生地区环保局(自行报告的除外)进行核查。

应急突发事件发生地和所受污染影响地的区环保局在获知或接到市环保局值班室通知后,应立即组织环境应急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开展调查处置工作,并将相关情况及突发环境事件等级初步评估结果回告。

突发环境事件初步评估结果在较大级别以上或发生地区环保局需要支援的,市局值班室应立即向应急办值班报告。

应急办对事件等级做进一步评估并及时向小组报告,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协助区环保局开展应急处置或监测工作。

(二)应急预案的启动

应急办对突发环境事件等级评估结果在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以上的,报请小组宣布启动本预案。

预案启动后,

应急办立即按照职责分工通知成员单位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和应急处置或监测工作。

各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

立即组织人员携带必备的防护用具和仪器设备赶赴事故现场,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应急处置或监测工作。

(三)现场环境应急处置

环境应急人员赶赴现场后,应核实以下情况:发生事故的企业名称、地址、发生时间、类别、现场人员伤亡情况、环境影响范围及可控程度等,对发生地区环境应急现场处置工作进行指导和协助,并进一步提出科学、有效的处置建议。

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切断污染源,

对洗消废水全部收集,妥善处理,防止污染扩大和造成二次污染。对事故现场需及时处置的危险废物,由市辐危中心联系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进行收集处置;

根据现场需要,可向应急办建议成立现场指挥部,邀请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赴现场参入、指导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指派现场处置组,

携带救援物质和器材赶到事故现场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四)信息报告

相关区环保局、现场处置组应及时向应急办报告突发环境事件调查与应急处置工作的最新情况,应急办汇总后报小组。经小组批准后,由应急办向相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

同时协助市政府应急办对新闻媒体统一发布信息。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要求如下:

。对初步认定为一般(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在小时内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在小时内向湖北省环保厅报告;

。对初步认定为较大(级)以上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在分钟内向市委、市政府和省环保厅应急办电话报告,小时内书面报告;

对省环保厅要求核报的信息,电话反馈时间一般不超过分钟,要求书面反馈的,

时间一般不超过小时。在紧急情况下,

在向市政府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同时,

可直接向省环保厅报告情况。

。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事件级别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变化后的级别报告信息。

。报告采取初报、续报、处理结果报告三种形式。初报应在上述规定时间内上报,采用电话报告加书面补充报告的方式,主要内容包括: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能判明的主要污染物和数量、能及时出具监测数据、人员受害情况、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受影响情况、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应急现场指挥员和联络员的联系方式等情况。

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及时上报,

采用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

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事故处理完毕后上报,采用书面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

事故的危害与损失,责任追究、查处等详细情况。

(五)应急终止

满足以下条件时,事发地区环保局商现场应急处置组可向应急办提出终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

。现场环境应急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事故装置处于安全状态;

。已采取有效措施,

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基本消除,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

。已制定和实施环境恢复计划,环境质量正处于恢复之中。

小组宣布环境应急处置工作终止,应急办负责通知相关成员单位。相关成员单位在未接到通知以前,不得擅自停止环境应急处置工作,

环境应急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六)信息发布

经小组批准后,应急办将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交由市环境宣教中心形成新闻通稿并协调新闻媒体对外发布,或通过站、微博等平台进行信息公开。未经批准,

任何参加环境应急处置工作的单位和人员不得擅自接受媒体采访或对外传播和发布相关信息。

(七)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相关成员单位应及时进行分析、,

并在个工作日内将书面材料报应急办。

五、应急保障

(一)值班制度

建立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小时值班并保持通讯畅通。值班表报应急办备案,内容发生变化的,至少提前个工作日重新报备。

(二)培训与演练

各成员单位应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监测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和能力。

(三)经费保障

市环境监察支队、市辐危中心和市环境监测中心应将相关环境应急处置经费纳入预算,及时购置、更新环境应急装备,

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应急演练,保证环境应急工作正常运行。

六、预案的发布和修订

本预案经小组批准后,

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应急办结合实际情况,适时组织预案的修订工作。

、总则

.编制目的

进一步建立健全霍山县人民政府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以下简称“霍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快速、科学地进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和社会影响,确保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安徽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六安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因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由危险化学品泄漏、废水事故、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事故、水体富营养化等事件引发的水环境污染事件,

包括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造成的污染饮用水源事件,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以及因自然灾害和人为投毒而造成的污染饮用水源的事件。

()由危险化学品燃烧(或爆炸)、工矿企业废气事故、大型建筑工地扬尘等事件引发的大气环境污染事件;

()由危险化学品泄漏、废水事故、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事故、自然灾害等事件引发的土壤污染事件;

()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件;

()放射源因管理不当、遗失或被盗等原因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群健康的事件。

.预案体系

构建霍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各有关部门负责制定本系统的相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报县应急局备案。

()企事业单位制定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存在环境风险源的重点单位,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县生态环境分局和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主管部门备案。重点单位名单由县生态环境局确定并实施动态管理。

对霍山县范围内可能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新建项目,在环评阶段应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县生态环境分局审核备案。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宣传普及环境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环境污染事件,

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向相关部门报告。

()属地负责。发生突发事件由霍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

各乡镇及县经济开发区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乡镇的,由县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分级控制。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危害情况,

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四个等级进行预警,并实施分级控制。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处置方案。

()快速反应。

建立预警和环境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财力、物力储备,

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处理、善后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突发环境事件,

快速启动应急预案。

()有效应对。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种类,

环境危险源理化性质,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及时准确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善后工作等实行依法管理。对违法行为,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事件分级

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

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预警信号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详见附件。

组织机构与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霍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霍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简称“应急指挥部”)是在霍山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专门负责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工作的领导机构,为非常设机构,

事件发生时自动成立。

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县政府办联系副主任、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担任,下设霍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公室,霍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公室主任由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兼任,

副主任由县生态环境分局分管副局长兼任。

应急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应急处置组、应急监测组、医学救援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舆论宣传组、社会维稳组及专家技术组等共个应急工作组。

.应急组织机构成员

霍山县应急组织机构成员以县直相关职能部门为主,应急组织机构成员单位及主要职责详见附件。

.职责

()应急指挥部职责

指挥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

副指挥长:县政府办联系副主任、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应急指挥部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国务院、省、市、县有关环境污染应急工作指示和要求,并具备以下职责:

①建立和完善环境应急预警机制,

组织编制和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②部署全县环境应急工作的公众宣传和教育,统一发布环境预警信息,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信息的发布;

③负责事故应急的日常准备协调工作,

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事故应急的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④根据报警信息和现场情况初步判断环境事件等级,

决定启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负责指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⑤负责事故应急行动期间发布命令、批示,负责应急救援行动的总体协调。

⑥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县人民政府和六安市生态环境局报告有关突发环境事件以及应急处理情况。

⑦突发环境事件影响范围跨乡镇行政区的,应急指挥部负责与受影响区域的乡镇人民政府沟通协调,

对接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办公室职责

主任: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副主任:县生态环境分局分管副局长

应急办公室设在县生态环境分局,主要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

检查、落实应急物资、器材和装备的储备,并监督日常管理工作;

了解掌握全县环境污染源的种类、性质、规模、分布及流向情况,汇总风险源分布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建立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系统;

负责接受突发环境事件报警信息及环境事件信息的报告、传递;

有计划的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并向企业、居民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的特性、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资料。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根据突发事故应急响应与处置工作的需要,设立个应急救援响应小组,分别是综合协调组、应急处置组、应急监测组、医学救援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舆论宣传组、社会维稳组及专家技术组。

各小组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应急响应与处置要求,履行相应的职责。

各组成员单位及职责分别如下:

综合协调组组长单位:县应急局

成员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及其相关单位

主要职责:对有关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报告,及时传达县委、县政府关于突发环境事件的指示和领导批示,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协调调配救援人员、物资、设备器材等;

联络各应急小组并根据应急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命令,迅速及时地联络救援力量。

应急处置组组长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

成员单位: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应急局、县市监局、县林业局、县城管局、县气象局、县消防大队、县人武部、武警中队、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主要职责:对引发环境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和对事故责任的认定,

制定处置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等。

应急监测组组长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

成员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卫健委、佛子岭水库管理处、县气象局、县清源供水公司。

主要职责: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及时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结果等情况。

医学救援组组长单位:县卫健委

成员单位:县民政局、县交警大队、霍山县医院、霍山县中医院、县医保局、县疾控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主要职责:组织有关医疗机构对伤员实施救治,对现场进行防疫处理等。

警戒疏散组组长单位:县公安局、属地乡镇人民政府

成员单位:县教育局、县交运局、县消防大队、县人武部、武警中队。

主要职责:迅速对事件灾难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实行交通管制,维护事故灾难现场交通秩序,保障道路畅通;

负责事故灾难现场群众的防护指导,引导群众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组织好特殊人群(如学生)的疏散安置,

维护安全区域内的稳定和治安等。

后勤保障组组长单位:县财政局

成员单位:县应急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城管局、应急通信及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

主要职责:落实应急物资、应急通信、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生活方面的保障措施。

舆论宣传组组长单位:县委宣传部

成员单位:县网信办、县融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

主要职责:统一组织有关新闻单位及时报道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等。

社会维稳组组长单位:县委政法

成员单位: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信访局

主要职责:负责对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和慰问工作,

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

消除不稳定因素等。

专家技术组组长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

成员:有关专家

主要职责:组织有关专家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等。

()成员单位职责。各成员单位要同时按照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

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预测、预警、报警、处置、终止、善后等环境的相应应急处置工作。各成员单位职责详见附件。

预防预警机制

.信息监测

霍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机构中各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开展对霍山县内环境信息、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常规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风险评估工作,包括对发生在县外、有可能对我县造成环境影响事件信息的收集与传报。

有关部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工作由县生态环境分局总体负责,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大队负责协助处理涉及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相关信息;

()林地等生态环境破坏事件的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工作由县林业局负责,

县农业农村局协助做好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事件的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预防工作

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县各自类别存在环境污染风险的污染源和危险物的普查工作,掌握、筛选和确定对环境构成危害的重点污染源,

对居民集中区、江河流域沿岸及水源地上游污染事故隐患企业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和意见,

加强管辖区域范围内重点潜在环境污染风险源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开展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管理及应急技术的科学研究,组织环保事故防范和处置的宣传教育,建立第一时间获取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有关渠道。

.预警发布

()预警级别: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

突发环境事件分为四个级别,即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预警级别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共四级预警,

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预警发布程序:根据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突发环境事件预警信息分为三个层次发布,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级别可升级、降级或解除。

预警发布程序为:

①一般(Ⅳ级、蓝色)环境事件由县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在本行政区域内发布;

②较大(Ⅲ级、黄色)环境事件由县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在本行政区域内发布;

③重大(Ⅱ级、橙色)和特别重大(Ⅰ级、红色)环境事件由县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及安徽省人民政府后,

由安徽省人民政府统一发布。

.预警行动

进入预警状态后,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下列措施:

()发布预警公告;

()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转移、撤离、疏散并妥善安置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

()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

随时掌握并按规定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

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调集环境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应急处置

.先期处置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得到核实后,在尚未确定突发环境事件级别之前,

由事发单位负责先期处置。先期处置可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向社会发出避险警告,必要时实施紧急疏散;

()调配区域内的应急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尽快组织开展应急监测,标定污染物性质、浓度及可能的影响范围;

()波及其他乡镇,

要及时相互通报;

波及邻县区的,及时报请市人民政府相互通报。

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应急指挥部尽快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初步评估,

并按照本预案有关规定及时报告。

.扩大应急处置措施

在采取先期应急处置措施基础上,根据事发单位和县生态环境分局报告情况,达到一般(Ⅳ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由县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决定后启动本预案,

采取进一步措施进行处理。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抽调人员集中办公;

()发布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指令;

()尽快开展应急监测,标定污染物性质、浓度及可能影响的范围;

()对事发区域做出具体行动指示,责成县直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派出现场工作组和专家组。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级别和发展态势,

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到现场指挥;

()向县生态环境分局报告应急处置的相关情况,必要时由县人民政府请求省、市级有关部门给予支持;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有关指示或批示。

在采取先期处置措施的基础上,

达到较大(Ⅲ级)、重大(Ⅱ级)或特别重大(Ⅰ级)突发环境事件条件或事件已得到控制的,

县人民政府在按照本预案进行处置的同时,逐级报请启动或解除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应急处置措施

.。突发水污染事件

()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或爆炸。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或爆炸事件时,大量含有毒有害污染物排入水体,由应急处置组相关单位负责事故救援,

采取向泄漏区投放吸附剂、中和剂、围油索,投放沙袋围堵消防废液等措施进行应急处置;

警戒疏散组相关单位负责组织周围居民、学生及教职工进行疏散并建立隔离区,及时清除路障,对事故发生地主要交通干线实行交通管制;

医学救援组负责事故伤员、中毒人员的救治;

应急监测组对现场地表水、地下水进行取样监测;

事故可能危及饮用水源地时,立即向上级政府部门报告,请求支援。以县人民政府为主体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县直各有关部门配合。

后勤保障组相关单位负责协调应急物资的供应。如泄漏区域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由县消防大队协助县水务局负责对影响区域内居民进行饮用水供应。

社会维稳组相关单位负责受灾人员的安抚和维稳工作。

()废水事故。

由应急处置组负责事故救援,对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生产废水,县生态环境分局及时通报污水处理厂排放的生产废水(或医疗废水)类型、提出强化处理的建议措施,

要求污水处理厂加强对进出厂水质监测频率直至应急响应结束。

应急监测组对溢流现场及附近地下水、地表水进行取样监测,根据水体受污染情况通知水务部门协调支流或下游水库调节流量,

及时通知河流下游区域注意人畜饮水安全。

后勤保障组相关单位负责协调应急物资的供应和受灾人员的安抚、善后工作。

如下游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受到威胁、由县消防大队协助县水务局负责对影响区域内居民进行饮用水供应;霍山县城区、各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则由县消防大队协助县城管局、县住建局负责对影响区域内居民进行饮用水供应。

当县内污水处理厂突发设备故障或停电导致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进入地表水体,可能引发跨区域污染的情况下,

应急指挥部及时向六安市生态环境局报告,由市生态环境局向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报告。

()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事故。

由应急处置组负责事故救援,

对撒落废物进行打捞、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应急监测组负责对废物撒落现场附近地下水、地表水进行取样监测。

根据水体受污染情况通知水务部门协调支流或下游水库调节流量,应急指挥部根据监测结果及污染蔓延趋势,及时通知河流下游区域注意人畜饮水安全,

如下游区域饮水安全受到威胁,由县消防大队协助县水务局负责对影响区域内居民进行饮用水供应。

()水体富营养化。境内饮用水源地爆发水体富营养化事件时,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及时发布暂停取水的命令。应急处置组立即开展事故处置工作并调配备用水源,应急监测组负责对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

县消防大队、县水务局协助藻类打捞以及灭藻剂、消毒剂的投放,霍山城区淠河段由县消防大队、县城管局协助藻类打捞以及灭藻剂、消毒剂的投放。后勤保障组相关单位负责协调应急物资的供应和受灾人员的安抚、善后工作。必要时上报六安市生态环境局,请求支援。

.。突发大气污染事件

()危险化学品燃烧(或爆炸)。当发生危险化学品火灾或爆炸事件时,大量燃烧废气进入空气中,由应急处置组相关单位负责事故救援,

采取向火灾或爆炸区喷洒水雾、稀酸或稀碱液进行紧急处理,

防止危险物质挥发,同时在较低处投放沙袋围堵消防废液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

警戒疏散组相关单位负责组织事发地周围居民进行疏散并建立隔离区,及时清除路障,

对事故发生地主要交通干线实行交通管制;

医学救援组负责事故伤员、中毒人员的救治;

应急监测组对现场及下风向敏感保护目标进行布点监测,县气象局负责配合应急监测组对当时的天气、气象信息进行预测预报,参与污染物扩散趋势的判断;

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监测组监测、预测结果,及时通知下风向可能受影响区域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紧急疏散准备,

并采取必要的身体防护措施。

()大型建筑工地扬尘。当大型建筑工地施工扬尘引发雾霾天气时,

由应急处置组相关单位负责事故救援,县生态环境分局和消防大队采用除霾车喷洒水雾消除雾霾,同时由县住建局下令所有大型建筑工地暂时停工,必要时由县气象局实施人工影响天气措施。

医学救援组负责事故伤员、中毒人员的救治;

应急监测组对全县范围内及下风向的环境敏感目标进行布点监测,县气象局负责配合应急监测组,对当时的天气、气象信息进行预测预报,参与污染物扩散趋势的判断;

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监测组监测、预测结果,

及时通知下风向可能受影响区域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紧急疏散准备,并采取必要的身体防护措施。

()工矿企业废气事故。

当工矿企业废气事故排放时,企业应启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向霍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公室报告。

应急处置组相关单位负责事故救援;

医学救援组负责事故伤员、中毒人员的救治;

应急监测组对事故发生地内及下风向的环境敏感目标进行布点监测,

县气象局负责配合应急监测组,对当时的天气、气象信息进行预测预报,参与污染物扩散趋势的判断;

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监测组监测、预测结果,

及时通知下风向可能受影响区域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紧急疏散准备,并采取必要的身体防护措施。

.。土壤污染事件

()危险化学品泄漏。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附近土壤时,

由应急处置组相关单位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采取向泄漏区投放吸附剂或中和剂进行紧急处理,防止泄漏物质进一步扩散,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对受污染的农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警戒疏散组相关单位负责在事发地建立隔离区,

对事故发生地主要交通干线实行交通管制;

医学救援组负责事故伤员、中毒人员的救治;

应急监测组对污染区域下层及周边土壤进行布点采样监测,初步判断污染物扩散趋势,

划定污染范围;

应急处置组根据应急监测、预测结果,深挖被污染区域的土壤,将受污染土壤收集起来后进行无害化处置,

深挖区域覆土回填,并进行绿化。

()废水事故。当发生工业废水事故排放污染附近土壤时,由应急处置组相关单位负责事故应急救援,

及时切断污染源,

设法将废水引流至附近污水管网,

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对受污染的农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警戒疏散组相关单位负责在事发地建立隔离区,

对事故发生地主要交通干线实行交通管制;

医学救援组负责事故伤员、中毒人员的救治;

应急监测组对污染区域下层及周边土壤进行布点采样监测,重点监测重金属离子、氰化物等,

初步判断污染物扩散趋势,划定污染范围;

应急处置组根据应急监测、预测结果,深挖被污染区域的土壤,将受污染土壤收集起来后进行无害化处置,

深挖区域覆土回填,并进行绿化。

()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事故。

当发生固体废物事故排放污染附近土壤时,

由应急处置组相关单位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及时切断污染源、组织有关人员将废物清运并无害化处理。

警戒疏散组负责在事发地建立隔离区,对事故发生地主要交通干线实行交通管制;

医学救援组负责事故伤员、中毒人员的救治;

应急监测组对污染区域下层及周边土壤进行布点采样监测,

重点监测重金属离子、氰化物等,

初步判断污染物扩散趋势,划定污染范围;

应急处置组根据应急监测、预测结果,深挖被污染区域的土壤,将受污染土壤收集起来后进行无害化处置,深挖区域覆土回填,并进行绿化。

.。放射源泄漏污染事件

当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事故时,由县生态环境分局负责组织协调事故救援,县公安局负责放射源的追查,

县卫健委负责安排接触、超剂量受照射人员的医疗救治。

.应急监测

.。监测组织

由县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建立各部门、各行业、企业检测系统组成的全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网络,负责应急监测工作的总体协调安排。

霍山县范围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以霍山县环境监测站为主导,

逐步建立和完善监测联动协调制度,整合监测资源,

调动全社会的应急监测力量共同参与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工作。

.。监测方式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的性质、扩散速度和事件发生地的气象、地形特点,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在此范围内布设相应数量的监测点位。事件发生初期,

根据事件发生地的监测能力和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按照从多从密的原则进行监测,同时应随着污染物的扩散情况、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适当调整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

()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

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的依据。

.应急物资储备

()专业应急物资储备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维护稳定为宗旨。

通过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确保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应急物资准备充足,及时到位,有效防治和及时处理突发性重大污染事故,

为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提供有效服务。

()专业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统一调配,

资源共享。

()全面建立分级负责的储备制度,专业应急物资以霍山县各部门实物储备为主,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

委托企业储备及要求相关企业保持一定量的商业储备为辅。

.应急物资征用

()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服从应急征用决定,

履行应急征用义务,配合应急征用措施。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征用物资、场所工作,

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计划、就近征用、便于调运、保证质量、均衡负担、合理补偿的原则。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

征用单位应当及时返还被应急征用物资、场所。被应急征用物资、场所毁损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毁损程度经相关部门鉴定认证后给付相应的补偿金;

被征用物资、场所灭失的,按照被征用时的市场价格给付相应的补偿金;征用物资、场所造成被征用单位停产停业的,补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程序

()环境事件发生后,

县生态环境分局和责任单位立即将事件情况报告霍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公室,同时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启动企业级别环境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公室对接报信息及时研判后,向县人民政府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

()根据县人民政府的决定,启动霍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立即通知应急工作组相关成员单位及人员赶赴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

调配所需应急资源;

()现场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各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如事态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由现场应急指挥部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请求实施扩大应急;

()应急处置结束后,

转入后期处置工作阶段。

.分级响应机制

发生环境事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上级预案的启动在下级预案先行启动响应的状态基础上进行,上级预案启动后,下级预案处于启动状态。

一般(Ⅳ级)环境事件:由县人民政府负责第一响应,启动本级预案实施处置;

较大(Ⅲ级)环境事件:启动本级预案的同时,

及时报告市级及以上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请求启动市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由市人民政府启动市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响应;

重大(Ⅱ级)环境事件:启动本预案的同时,及时报告市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由市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省级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请求启动省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启动《安徽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响应;

特大(Ⅰ级)环境事件:启动本预案的同时,及时报告市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由市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省级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请求启动省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启动《安徽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徽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响应。

.信息报送与处理

.。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报告时限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立即进行核实,并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

对初步认定为一般(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报告,

对初步认定为较大(级)、重大(级)或者特别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向市人民政府、市生态环境局报告,经核实后再书面报告市人民政府和六安市生态环境局。

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事件级别发生变化的,

按照变化后的级别报告信息。紧急情况下,

可以越级上报。

()报告程序

发生下列一时无法判明等级的突发环境事件,县生态环境分局按照重大(级)或者特别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程序上报:

①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影响的;

②涉及居民聚居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和敏感人群的;

③涉及重金属或者类金属污染的;

④因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的事件,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

⑤县生态环境分局认为有必要报告的其他突发环境事件。

()特殊情况下的信息报告

县生态环境分局在接到下列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后,须同时通报有关部门:

①辖区内饮用水源发生水污染事故时,

需向各自来水公司通报,由霍山县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应急处置工作,霍山县各部门配合。

②环境事件的伤亡、失踪、被困人员中有港澳台人员或外国人,或者事件可能影响到境外,

须通报涉外部门、港澳台事务管理机构。

.。突发环境事故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环境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即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事件后首次上报;

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事件发展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上报。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并提供可能受到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示意图。

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

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是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以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

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事故报告内容。事件发生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并在小时内填写事件紧急报告,内容包括:

①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排放污染物类型、数量及潜在危害程度;

②造成污染事件的单位(人为因素引起时)类型、经营规模;

③事件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④事件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⑤事件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并附示意图;

⑥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件抢险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⑦事件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指挥和协调

.。指挥和协调机制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

根据需要成立霍山县现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

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情况,通知有关部门,

通报事发地相邻乡镇政府。各应急机构接到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后,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赶赴事发现场,

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

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处置行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必须在应急指挥部的协调指挥下,

迅速实施先期处置,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态,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的发生。

应急状态时,专家组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

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

供指挥部领导决策。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测;

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为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应急处置行动;

指导对环境应急工作的评价,

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的有关责任单位及时主动向应急指挥部提供与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生态环境、水务等有关部门应提供事件发生前的有关监管检查资料,

供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

.。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办公室的应急指挥工作;

()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和六安市生态环境局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信息发布

应急指挥部按照规定职责,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由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签署意见后按程序上报和发布。在县人民政府的组织、协调下,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责任单位指派专人负责新闻报道工作,

并负责起草新闻发布稿和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情况公告,经指挥长签署意见后,

及时、准确报道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应急终止

.。解除应急的条件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的解除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得到控制,

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已消除,

无继发的可能性;

()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经没有继续进行的必要;

()已经采取必要防护措施,能够防止公众再次受到危害,

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应急解除的程序

()应急指挥部确认解除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应急指挥部批准;

()应急工作指挥部下达应急解除命令;

()应急状态解除后,

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须继续进行为止。

善后工作

.善后处置

()在突发环境事件终止后,县生态环境分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影响范围和损害程度进行评估,

并提出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社会保险机制,

对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要合理引导办理相关责任险或其他险种。

.社会救助

()政府救助实行归口管理、统一组织、动态实施的原则。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提交相关报告,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适时启动救助机制,统一组织实施救助相关工作。司法部门应适时启动相关机制,

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县民政局负责救灾捐赠活动,捐赠款物由县民政局管理,

由纪检监察等部门实施监督,由审计部门依法进行审计。

.后果评估

由应急响应主体单位负责对灾害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对处置的经验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应急保障

.通信保障

应急指挥部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环境应急处置联动系统和环境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必要的通信器材,确保联络畅通。

.装备保障

县生态环境分局及相关部门要建立现场救援和抢险装备电子台账,电子台账应当载明现场救援和抢险装备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等。在积极发挥现有检验、鉴定、监测力量的基础上,加强重要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元素、危险废物检验、鉴定和监测装备建设,

特别是要加强快速、现场检验监测设备的配置。要增加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物资的储备,确定人员负责对装备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及时更新、补充,使之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要不断提高应急监测和动态监控的能力,保证在发生环境事件时能有效防范对环境的污染和扩散。

.队伍保障

县生态环境分局要加强环境应急队伍的建设,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素质和能力。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环境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

要对全县企业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组织和培训,形成县生态环境分局和相关企业组成的环境保护应急网络,保证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

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

.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责,

做好交通运输和运输秩序的保障工作,及时对事件发生地的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并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开辟快速运输通道,

确保人员疏散和物资输送以及现场处置人员快速抵达的需要。

.资金保障

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需要,提出项目支持预算,按程序审批后执行。各项捐助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由县应急指挥部统一掌握、集中安排使用。

.技术保障

应急指挥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

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以及先进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科技研究工作,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技术保障。

监督管理

.预案演练

各应急响应主体单位要根据职责范围编制对应方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

每年开展一次以上。

.宣传和培训

县生态环境分局要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向公众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以及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

加强对环境污染事件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业人才。

.奖励和责任

县人民政府对在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中,

组织严密,指挥得当,有力抢险,

出色完成者;在危险关头,

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抢救群众有功者;及时准确报送重大事件预测信息和动态信息,为事件处置赢得时间,成效显著者;

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献计献策,

措施得当,成效显著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中玩忽职守,迟报、漏报、瞒报、误报事件情况,延误处置的;

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

或在紧要关头临阵脱逃的;挪用、盗用、贪污抢险救灾款项和物资的;

阻碍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其他危害应急救援工作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事故调查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除按照上级管理部门要求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外,应急指挥部自身应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查清事故原因,

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和事故责任处理意见。事故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附则

.名词术语

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

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

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

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

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

“以下”不含本数。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制定,报霍山县人民政府批准,由霍山县人民政府印发实施。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

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

县生态环境分局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报霍山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县生态环境分局负责解释。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经评审、修改并报上一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备案,经指挥长批准签发后实施。

为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保障学校和师生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措施

、学校各科、室、图书馆、实验室的和工作人员,

应严格执行防火部位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经常对本部位消防栓、灭火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保持其良好状态。认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要懂得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栓。保卫科每年组织一次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灭火演练。

、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化学危险品存放室、电教中心、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下班前应切断室内电源,

关闭用电设施。对本部位防火工作经常检查,做好记录。

二、应急处理:

、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时,

应急小组迅速下达疏散警报,报告火警的同时,立即报告市教育局。

、疏散组迅速组织疏散师生,

撤离到安全区域。

、后勤组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积极配合消防人员救火,

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大火蔓延。

、一般火灾情况(火势较小、火势发展慢、损失小、靠学校自己力量可以扑灭)应立即组织自行扑火,

事后将火灾发生时间、地点、情况、扑火经过、采取的灭火方式和起火原因与后果等以书面形式报校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三、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灭火行动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根据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迅速检查是否切断起火现场电源、火源和气源,

检查是否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启用携带或利用就近配置的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器材进行扑救(油漆、衣物起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扑救;电器起火应用二氧化碳气体类灭火器扑救)。如火势较大,

暂时扑灭不了,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冷却、隔离等措施,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待消防队赶到,配合完成灭火任务。

四、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安全防护及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①疏散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根据预案或总指挥的指令,疏通紧急疏散通道,

疏散现场师生。

②通讯联络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按照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及时通知相关各组,迅速投入灭火战斗,

同时注意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及时准确地将各种指令、情况及信息上传下达。

③后勤组接到报警后,

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

按照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对现场实行警戒,保证消防车行进畅通无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维护好现场秩序,避免人员伤亡。应按照预案或总指挥的指令,

迅速调集准备灭火所需物资、设备为完成灭火、疏散救护任务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并疏散危险品及物资。

④救护组配合医护人员抢救火场内被困伤员。

五、现场保护

灭火战斗结束后,

警戒保卫组要派专人对着火现场实施警戒保护,

严禁非现场人员进入现场,确保现场的原始状态,并配合调查人员做事故现场的调查工作。并在总指挥的安排下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一。防台抗台领导小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组员:

二。抢险突击队:

设备科--、电工、维修工值班人员(设备科确定);

起重组---、;基建科---;

行政科---、驾驶员;安环部-----全体安全员、保安队员;各科室---班组长。

三。准备抢险物资

在台风、汛期来临之前,

要组织力量做好抢险物资的储备。并逐步按时到达船台应急位置。明确抢险到位的设备物资主要有:

。卡吊一辆(制造部准备)

。应急汽车一辆(附带担架一副)行政科与安环部准备

。货车一辆、叉车二辆、翻斗车一辆;(制造部生产保障科准备)

。电焊机二台(制造部准备)

。电筒盏(制造部准备盏,安环部准备盏)

。沙袋只(制造部生产保障科)

。对讲机公司内调整不少于部(制造部部安环部部设备科部,

自用);

。其他抗台防汛设备物资备足(仓库负责)

四。要求

、根据突发事件的先兆立即启动本预案。

、预案启动时,所有人员要立即上岗到位,

所有负责人全力以赴,无条件自觉服从现场抢险指挥、调动。

、一旦突发事件来临,

公司由左总带队,制造部凌拥军、设备科、基建科、行政人事部、安环部、仓库组成的检查组对码头、船台等防台工作进行检查。

各部门、科室按照责任区的划分各自组织防台工作的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在台风来临前整改完成,

同时要求对所有门窗、配电箱做好检查关闭工作,制造部要做好码头船舶的缆绳检查紧固工作和所有行车在台风来临前的锚定工作。

、所有防台抗台领导小组人员和抢险小组人员在台风期间手机必须保持小时开机状态。

、市防台防汛办公室热线电话:

、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一、总则

、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编制依据:

根椐《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综合楼、生活区以及宾馆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二、应急救援组织

、应急救援的组成:

指挥:、宾馆经理

成员:、

三、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

、组织体系:

宾馆火灾应急救援组织由宾馆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综合协调指挥成员共同组成。

、指挥职部责:

提出修宾馆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召开例会、组织指挥演练,对发生火灾事故时,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决策,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

及时掌握事故现场的态势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联系援助力量。

应急预案启动后,指挥部各成员及相关负责人应迅速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指挥。同时按各职责分工作出迅速反应。

、指挥成员职责:

()负责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抢险、抢救的联络、协调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修订和更新预案;对预案进行备案;组织事故的调查工作。

()负责迅速控制危害源,

营救受害人员,监控有关责任人,保障救援时交通畅通、人员疏散,实施交通管制,组织安全警戒,

维护现场及周围的治安秩序。

()负责医疗救护,

组织救援物资、通迅联络、环境保护及善后工作。

()负责救援物资及救援人员的运输保障。

()、其他成员及各自职责履行责任。

四、救援组织及其主要职责

为确保及时、有效、顺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救援人员分救援排险,现场警戒、医疗抢救、综合协调。其职责如下:

、救援排险:

根据火灾事故发生的不同类型,特征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

当发生火灾事故时,第一发现者应迅速向保卫值班人员或相关领导报告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说明火情和燃烧物及准确地点,并等候消防车,指引行车路线到火灾现场。

()当发生电器火灾时,配电室值班人员应立即截断电源,义消队员根据燃烧物的特性,

分别使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当火势较大时,迅速调集其它部位大型手推式灭火器,从不同角度对着火点,夹击,

将火灾扑灭。

()发生火灾时,配电室值班人员迅速截断电源,

由负责,协助,组织义消防队员和人员进行扑救,

使用干粉灭火器或高压水枪射击,

高压水枪可同时使用室内消防栓和室外消防桩内外夹击,使用室外高压水枪射击前应先将窗户玻璃击碎,从窗户将水射入,

对准着火点射击。未着火的办公室切忌开启窗户和门避免火源窜致其它办公室,

水枪在射击着火点时同时对着火点的上下楼层及左右实施降温,降低燃点避免火势蔓延,直到扑灭火源。

()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按程序及时启动消防应急系统,

由负责,及各车间负责人配合组织义消队和内保分队实施灭火,根据燃烧物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灭火措施。采用阻隔、移位法,

明火则采用消防的枪喷射,燃烧局部用灭火器,大面积则采用消防水枪喷射。

在能够控制的情况下采用灭火器,在灭火器不能控制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自动化程度高的消防系统科学有效地灭火。

、现场警戒:

()负责划定现场的警戒区并由内保分队组织警戒、维护现场治安和交通秩序。

()负责疏散事故区域内的无关人员。

()营救火灾被困人员。

()负责救援车辆的畅通。

、医疗救护组

、综合协调:

()负责向各个组传达指挥部负责人指令。

()负责联系和督促各组工作。

()报告各组救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负责向政府相关部门请救援助。

五、预警预防机制

、事故灾难监控与信息报告。

各人员应当加强对重点防火部位的监控,对可能引发火灾事故的信息应及时向救援组织报告。

火灾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宾馆有关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预警行动:

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信息后,

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六、应急响应

发出启动预案指令后,各人员应迅速投入应急救援工作,并履行其相应职责。

七、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

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由现场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八、保险

应急救援结束后,

财务部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和受灾人员以及财产损失的保险理赔工作。

九、演习

宾馆根据预案的编制每年一次定期组织演习。演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预案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存在问题,

及时修订预案。

十、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十一、相关部门及人员通迅录

()市政府值班室电话:

()市安办电话(兼传真):

()火警电话:

。总则

.编制目的

为确保洞口二大桥加固改造工程顺利进行,规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维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益阳远程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洞口二大桥加固改造工程项目部(以下简称我部)特制定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京广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事件范围

本预案中的突发事件是指我部施工中突发的特、重大、较大、一般安全质量事故及人身伤亡、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集体性职业中毒、事物中毒及传染病爆发流行事件等)、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事故和自然灾害等。

.适用范围

本预案指导我部工程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适用于应对以下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

()超出事件发生地突发环境事件处理能力的应对工作;

()相临参建单位区域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预案体系

我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我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我部所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对有可能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产生有毒有害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我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措施。

。组织指挥体系

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由: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机构、有关类别事件专业机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各级领导和应急救援队伍组成。

.领导机构

我部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

各部门、专业施工队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统一指挥、协调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综合协调机构

我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综合协调和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部,联系电话:。

.

有关类别事件专业机构

各部室、专业施工队按各自职责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应急支持保障部门

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力、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工作,保障部负责物力保障,

财务部负责财力保障工作,工程部负责技术保障工作,各专业施工队负责突发事件的报告和配合各部室工作。

.各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

突发事件发生后,各专业作业队上报指挥部,由指挥部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综合协调和日常工作。

.应急救援队伍

我部应急救援队伍由项目经理、副职、各部室及专业施工队负责人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应急管理职责:

.组长职责

在接到应急救援险情报告、了解事故详情后,发布救援指令。电话上报项目部、上级领导,

告知险情及伤员人数,事故地点及联系电话,

应急救援抢险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紧急救援预案。

.副组长职责

按组长指令及现场报告的情况,组织小组成员按照预案分工,

指挥小组成员和抢险救援小分队人员正确有序地进行抢险救援,同时做好与外界的协调工作。

.工程部职责

()在技术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和工作建议。

()参加信息研判、参与事故和评估的相关工作

.综合办公室职责

()负责及时联系或急救电话,

报告事故地点及伤员受伤情况,并安排护送伤员到指定医院或安排车辆送入指定医院进行紧急救护。并妥善安排现场人员组织救援抢险。

()负责组织现场安保人员进行警戒,维护现场秩序。

()负责组织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信息通报。

.安质部职责

()负责定期对职工进行应急救援知识的教育培训,

使其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素质。

()组织、实施施工现场应急预案的演练,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预测报警、应急处置等,并对各个阶段安全情况进行分析,

确定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

()根据工程进度,

对各个阶段安全情况进行分析,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方法和应急救援重点,制定专项应急救援,安全技术措施。

.保障部职责

()负责组织人员对现场物质材料的调运及储备物资材料的搬运。

()负责组织人员起动应急抢险救援的机械设备。

()发生突发事件后,

道路受损时迅速组织抢修。

.财务部职责

负责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

。事件分级

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较大突发事件(Ⅲ级)、一般突发事件(Ⅳ级)四级。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Ⅰ级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

为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发生人以上死亡,或人以上重伤(中毒);

或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的事故;

()既有线施工发生有关行车大事故以上;

()施工中发生特大安全质量事故、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重大火灾、自然灾害等造成()项损失的;

()因环境污染或区域生态功能丧失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需疏散、转移群众人以上;

()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重大突发事件(Ⅱ(Ⅱ级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事件:

()发生人以上、人以下死亡,或人以上、人以下重伤(中毒);

或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下、万元以上的事故;

()施工中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造成()项损失的;

()进口原材料环保超标和进口货物含有爆炸物品的事件;

()非法倾倒、埋藏剧毒危险废物事件;

()因环境污染或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需疏通、转移群众人以下,人以上。

.较大突发事件(Ⅲ(Ⅲ级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

为较大突发事件:

()发生人以上、人以下死亡,或人以上、人以下重伤(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下、万元以上的事故;

()既有线施工发生有关行车一般事故;

()施工中发生较大安全质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造成()项损失的;

()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市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需疏散、转移群众人以下。

.一般突发事件(Ⅳ(Ⅳ级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

为一般突发事件:

()发生人以下死亡,或人以下重伤(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下的事故;

()既有线施工发生有关行车一般事故;

()施工中发生一般安全质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造成()项损失的;

()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的群体性影响。

。信息报送与处理

.突发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发生突发事件的责任单位应在分钟内向我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和安全质量部报告。我部接到报告后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在突发事件小时内向项目部领导报告,同时向公司安质部、公司主管领导报告,

本分本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和先期处置。

()发生突发事件,如波及周边的社会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在突发事件小时内向项目部领导报告,

同时向公司安质部、公司主管领导报告,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

.突发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突发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

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及时上报。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型、发生事件地点、人员受害情况、设备损失、设备损害、对工程影响程度、经济损失概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等初步情况。

()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传真),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

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传真),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

主要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损失的范围和程度、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救援处置工作的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单位和工作内容。

。应急救援的宣传、培训和演练

.宣传

我部组织应急救援法律、法规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同时,与地方政府建立互动机制,向周边群众宣传相关应急救援知识。

.培训

所有应急救援队伍的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业务培训。组织所有施工人员每半年培训一次,

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

.演练

每年组织一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演练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向项目部上报演练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

.接待采访

()集中管理

接受新闻采访时,就有关方面的情况,

理顺轻重,尊重事实,写出接待纲要,上报有关部门,在得到上级领导认可后,

方可对外发布。

接受新闻单位的采访时,坚持由概括到具体,在事件的初期或事发原因不甚明了、模糊的情况下,采取概括方式向外界透露;

在事件原因逐步明朗清晰后,采用较具体的方式向外界澄清事件核心,将事发时间、地点、正在采取的措施一一道明,谨防出现误解。

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绝不擅自接待采访。

()分级发布、设立分级发言人

新闻单位如在现场进行采访,由项目经理作为发言人负责过渡性接待。

如公司人员已到现场,则由公司指定人员接待新闻单位。

。应急设施配置

.机械设备准备

序号机械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指挥车台现场指挥

抢救车台运输伤员

装载机台现场抢险

发电机台现场抢险

载重卡车台现场抢险

自动装卸车台现场抢险

挖掘机台现场抢险

.物资材料准备

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方木立方米临时支护

铁锹把消防

灭火器个消防

担架付救援

氧气袋只救援

。附则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

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以及演练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或出现新的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本应急救援预案。

.奖励

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的单位和个人,

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奖励__元;

()防止或抢救事故灾难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的奖励__元;

()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

实施效果显著的奖励__元;

()有其它特殊贡献的。奖励元;

.责任追究

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视情节和危害后果,

情节和危害后果轻微的由我部或者建议公司给予行政处分,并处罚款-元;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

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

()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灾难真实情况的;

()拒不执行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在应急响应时临阵逃脱的;

()盗窃、挪用、贪污应急救援工作资金或物资的;

()阻碍应急救援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进行破坏活动的;

()散布谣言,

扰乱社会秩序的;

()有其他危害应急救援工作行为的。

。应急预案实施时间

本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

、洞口二大桥加固改造工程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

、洞口二大桥加固改造工程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

、常备药品

、抢险救援措施

、现场伤亡急救常识

一、油品的特性,

可能发生事故情况:

、储油容器:当油品在装卸作业时,静电连接不合乎要求、油品静电的产生速度远大于流散速度、油蒸气未发散聚集过浓、冒油、油品热胀冷缩损坏储油容器发生漏油时,遇有火源,则易引起油品着火,到达一定极限范围则易由着火燃烧转为爆炸。

危险范围:油灌区易着火,火情严重时可能危及整个加油站及油站附近的人员及财物的安全。

、加油现场:

①加油机穿孔、破损发生漏油遇火源着火。

②加油机电气着火都可能引起加油机着火。

③加油时冒油、加油车辆漏油等原因使地面上留下未清除的油品遇火源着火。

④加油车辆油箱静电放电或碰撞及点燃着火、电气线路短路或损坏着火、排气管冒火星着火。危险范围:加油机着火,

火情严重时可能危及整个加油站及油站附近的人员及财物的安全。

、加油站作业时,吸入油蒸气,引起急、慢性中毒及职业病;如待在油蒸气过浓地区时间过长,

严重的则易导致人的死亡。

危险范围:油罐内和排气口。

二、应急救援的组织和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加油站发生火灾后,班长应立即报警,

同时报告应急指挥组组长,立即下达启动本应急预案。

()在下达命令的同时,要制定出有效地《灭火作战方案》根据火势的具体情况进行灭火战斗,

同时负责向地方政府报告,并由经理向消防部门说明火灾的‘具体情况。

()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单位负责组织好火灾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

积极抢救物资和人员疏散;

()火灾扑救过程中,

通信站要保证联络渠道畅通,联络要及时准确。

()组长要采取应急措施,做好事故预想,保证生产车辆用油,

并对起火的部位,灭火经过要全面掌握,

并做好记录,为事故调查备好原始资料。

三、报警与通讯

报警电话:火警、急救中心、匪警

如站内发生火灾,当事人应迅速拉响报警器连续响十分钟;及时拨打报警并报有关领导。

做到迅速、准确、全面。防止火势的快速蔓延,防止加油站造成巨大损失。

四、现场抢险

在发生火灾时,站内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听从指挥,各负其责参加灭火救援工作。

灭火工作要做到迅速、准确、全面,救人重于救火。根据可能发生的险情,

指定如下几个预案:

、扑救油罐车火灾的预案

卸油时,油车着火,油车司机应立即将油车驶离油站外,再进行灭火,

拨打报警及时通知相关领导。

(此时注意要有相关人员疏导通道)

、扑救加油机发生火灾的预案

①加油机漏油遇火星着火,要迅速切断电源,关闭阀门,使用站内消防设备进行扑救。

②雷击频繁使加油机着火,

应立即停止加油,

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扑救油罐发生火灾的预案

①卸油时油品冒油或者油罐漏油渗透外流,

被人点燃。应迅速用消防沙和泥土切断外部油品与站内油品的连接,用灭火器进行扑救。

②在收发油品时罐口着火,使用灭火器对准罐口进行灭火,

并迅速使用石棉被将罐口盖上闷死,使油火得以熄灭。

、扑救站内加油车辆发生火灾的预案

①汽车着火:()如果车辆油箱口着火,

可脱下衣服或者其他适当的物品将油箱口堵严使其窒息。()发动机着火,

把发动机盖有火星冒出,应首先将车辆推出站外,

然后打开发动机盖使用灭火器灭火。

②摩托车着火:()摩托车油箱漏油着火,应马上把车辆推出站外,使用灭火器及时切断火源。()摩托车发动机着火,

应立即停止加油,先设法将油箱盖盖上,

然后推离现场再使用灭火器进行扑灭火源。

、电器发生火灾的扑救预案

站内发生电器设备着火,通常由于遭受雷击或是因为电线老化、电源接头松动等引起着火,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严禁用泡沫灭火器、水或湿棉被等进行扑救,

以免触电,并要注意室内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灭火后对其要进行及时的检修。

、检修人员中毒救援预案

对油罐进行日常检修的人员进入油罐内清淤、修理等作业人员被油蒸气致晕:作业人员要立即停止作业,

迅速到罐外呼吸。

进入油罐内作业人员必须系好用于安全救护的拉绳,且一次只能进入一人,

一次作业时间不能过久,罐外一定要有两人以上作好救援准备。

、邻近单位发生火灾时的防卫预案

如邻近单位或公路上发生火灾时,加油站应停止营业,迅速拨打向消防队报警,

现场的站领导应迅速组织全体人员进行自我防范。

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①控制电源,

加油员应立即指挥站内车辆撤离加油站。

②站内人员也要进行防范,做好临战准备。

③清除迎火方向的易燃物,必要时支援邻近单位灭火。

、站内因油蒸气燃烧或爆炸的扑救预案

①立即停止加油,使用石棉布包住罐口、加油机等,切断电源,清理疏通站内外消防通道。

②拨打报警并联系有关领导。

③指挥加油车辆迅速离开加油站,并派一人在路口等待和引导消防车。

④组织在场人员利用灭火器及其他器材对油火进行扑救,转移地面上的油桶等小型储油容器,

最大限度减少火灾的损失。

⑤配合消防人员投入灭火战斗。

⑥如火势无法控制应采取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

、防盗安全预案

如发现加油站内被盗,应立即拨打和声光报警器报警,保持好现场。

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加油站发生火灾事故应注意:

①首先加油员要保持镇静不要慌乱,马上疏通道路,以免堵塞通道,避免消防车无法进入。

②加油员要引导车辆安全有序的撤离现场。

③及时拨打进行报警并通知相关领导。

④发现火苗时应及时处理避免火势的蔓延。

⑤如果是卸油时发生火灾应立即使油车驶离油站。

⑥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时刻注意加油站内外的动向。

发现问题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⑦并且加油员要维持油站周边的秩序,协助公安、消防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

⑧清理现场,

并清除易燃物,防止火势扩大。

⑨临时划定危险区域,并派人对火灾现场进行监督。

⑩如火势过大无法控制必须坚持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

五、条件保障

、站内灭火器材配置: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型、泡沫灭火器、石棉被、消防沙。

、灭火器材由专人负责进行管理,定期检查,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分级落实安全工作,

对灭火器材要经常养护,定期换药,保证灭火器材的质量,

防止在危机时刻出现故障。

、保证全天侯站内有人值班,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特别在重大节假日期间更要对加油站内设施进行一次大检查,

对隐患要及时上报并限期整改好。

、保证电话线路的畅通,

每月测试一次报警铃是否能正常使用。

、保证接地装置完好,加油机、卸油区必须有完好的静电接地线。

六、培训和演练

、加油站应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考核。成立义务消防组织,站长是防火第一责任人,每个员工都是义务消防队员,应做到四懂四会,

即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的方法;会报警、会使用防火器材、会扑救火灾、会逃生。

、员工要进行岗位前安全教育,经考试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员工每年必须签定《安全责任书》,员工还必须认真做好本岗位安全工作。

、每季度组织一次消防实战演习,要全体员工参加,

合格为止。且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由领导统一组织并系统的在场指挥。

②每个员工必须了解站内的情况,对油罐位置、加油机位置等关键地理位置要掌握,便于发生火灾时进行救火。

③每个员工必须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还必须对通道进行疏通以便站内人员的逃生。

为确保混凝土的拌和质量和施工生产的有序进行,若遇暴雨、意外停水、停电或机械设备故障等突发性情况时,

为能使混凝土正常供应、搅拌站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拌和站应急预案。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方案。

人员组成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搅拌站所有管理人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由调度室当日值班人员负责当日应急方案工作指挥。

一、正常生产时突然下暴雨时,启动暴雨应急预案

①当班调度就暴雨情况及时与工地现场沟通协商做好现场的处理工作,并巡视料仓和料斗的彩钢瓦是否完好,

各处是否有漏水飘雨情况;

②当班质检注意观察每盘混凝土出机的坍落度、和易性等情况,在排队等候接灰的混凝土罐车到出料口后接灰前再次放水,

并检查运料车辆的料斗及时装好防雨布;

③试验员应及时复测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并根据含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

④搅拌司机注意在监控器上观察地料仓是否有漏雨水,

上料过程中斜皮带上砂石料的。变化,出机砼坍落度的变化情况;

⑤安全员及时检查拌和站的防雷设备是否完好;

⑥站长及时巡视整个拌合站并检查机械的运转情况,各负其责,

坚守工作岗位;

⑦总调度就站内外情况与工地现场负责人及时协调,

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二、连续阴雨天,

启动阴雨天应急预案

①站长巡视整个拌合站,各岗位人员各负其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搅拌站正常生产运转;

②地磅房收料员保证进料和运料车辆在进场之前对车辆进行清洗,

以防带入泥土等污染物;

③实验员随时抽检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并及时调整好配合比,

确保砼的拌和质量。

④当班质检注意观察每盘混凝土出机的坍落度、和易性等,如有必要,检查每一次罐内混过凝土情况;

⑤搅拌司机注意巡视地料仓是否有漏积水,

上料过程中斜皮带上砂石料的变化,出机砼坍落度的变化情况;

三、正常生产突发停水时,

启动停水应急预案

()两台生产线配有一个可储水的地下储水箱,以及一个可储水的备用蓄水箱。

在生产之前搅拌站的储水箱以及备用蓄水箱都受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水箱为蓄满状态;同时在两水箱被抽水时或额定蓄水量水位有变化时,控制系统开始工作,

不间断蓄水,直至水箱内为蓄满状态。

()混凝土每方用水量为左右,两条生产线同时运转,正常生产量约为/,一小时用水量约为.。施工时如突然发生停水故障,

拌和站水池里的储水及备用蓄水箱的储水约能满足生产混凝土,

可保证一天正常的生产及抢修排除停水故障所需时间。

四、正常生产突发停电时,启动备用电源应急预案

()正常生产时如突然停电,相关当班负责人要立即与生产调度或现场值班电工联系,

值班电工要尽快赶到变配电房查明停电原因(同时机电班要安排发电机司机到位,

做好发电前的准备),分清是外部电网停电,

还是配电设施发生故障,如是外部停电,则由生产调度安排在分钟内启用备用电源。

()站内备用电源为台装机功率为的柴油发电机,在停电时为混凝土拌和站启动供电,

为保证生产对办公生活区一般不实行临时供电。

()在启用备用电源前,电工要先切断配电总柜内的隔离总开关,

发电机司机要再次检查发电机组各部是否正常,确认无误后,

按发电机操作规程正常启动,此时由发电机司机和电工查看各部参数正常后,并具备送电条件时,由电工进行倒闸操作,把电送出去。

()为保证备用电源随时正常可靠运行,

设备部制定了相关备用电源管理制度,

对发电机组实行严格的定机定人管理制度,并要求保管司机每周进行一次走合保养,随时了解发电机工况,如有异常现象及时排除,

决不带病运行;另每天灌注桥梁前保管司机要提前小时启动发电机运行分钟,确认发电机是否正常。

()机电班每月针对发电机组、砼搅拌站的维护修理情况,

每季要做好各类配件购置计划,保证易损件的贮备工作。

五、生产关键设备突发故障时启动备用设备应急预案

()在拌和站进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关键设备主要指为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其他机械设备有大量的备用储备,

并易于修复。

()配置有生产线两套,

进行混凝土灌注时启动一套,其中一套可为备用,当生产过程中出现意外机械故障时启动备用设备。

()平时做好关键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设备部每月针对设备的维护修理情况,每月要做好各类配件购置计划,

保证易损件的贮备工作,当设备因故障停机必须及时进行修复。

六、突发火灾启动应急预案

火灾事故发生后,必须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根据火灾发生的规模、危害程度及火灾不同阶段,

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和策略。

前期处置:火灾初期,规模不大,此时要迅速组织力量,

赶赴现场,进行火灾扑救工作,同时马上向领导小组报告火灾大小、势态、危害及现场扑救情况和人员物资等基本情况,根据火灾情况,及时拨打火警电话及与电力部门、医院取得联系,

做好情报信息传递工作。

初始阶段要发挥工地现场人员力量,

及时进行火灾扑救,力争将火灾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

七、搅拌站扬尘、外加剂泄露应急预案

。在搅拌站的生产中如发现扬尘相对正常生产中有异常增加。应立即检查是否有除尘设备损坏或者是封装部分破损泄露,及时进行处理。

如粉尘量大可采用喷雾降尘措施。

。外加剂因老化而造成泄漏后,

应该及时将外加剂进行更换和堵塞泄露部位。泄露的外加剂用水稀释,

导流至污水沉淀池。

防止外加剂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一、修订背景及过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安徽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

我县需编制《歙县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__年月,

完成《预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县相关部门、镇政府、居民意见,并组织专家评审,

根据各方意见对《预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__年月日由县政府办公室印发。

二、编制目的

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主要是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科学有序高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最大限度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和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

三、预案主要内容

歙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主要内容由突发环境事件分级、应急组织体系、应急准备、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应急响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及后期工作、应急保障等部分组成。

歙县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歙县人民政府设立歙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简称县指挥部),歙县县长任总指挥,分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工作副县长任副总指挥。

成员单位有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委宣传部、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林业局、武警歙县中队、县气象局、县消防大队。

县指挥部根据需要,

设立综合协调、污染处置、应急监测、医疗救治、应急保障、转移安置、新闻宣传、社会维稳、调查评估等工作组,在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采取应急处置行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将根据应急物资调查情况补充歙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结合歙县行政区域内风险源情况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五、咨询电话

如有对《预案》不理解之处,请咨询黄山市歙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春运从月日开始至月日结束,为期四十天。为做好我公司年春运工作,为旅客提供安全、优质的出行条件,保证旅客走得及时、安全,

科学有效地防止春运期间道路旅客运输紧张,圆满完成年春节旅客运输保障任务,结合本公司实际,针对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指挥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物质到位、施救及时,提高道路运输事故快速救援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旅客滞留应急处置能力,

确保春运期间我公司道路交通运输状况安全、有序、畅通、便捷。

二、机构设置

为切实加强我公司春运组织领导工作,确保安全、顺利、有序地推进春运工作,特成立公司春运工作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运力保障

年春运期间,

我公司现有县内客运线路二条,每天投入营运车辆七辆,

一般情况下运力足够保障,如遇有雨、雪、雾、低温等恶劣天气特殊情况,发生运力不足或者其它突发事故,我公司还另外配备适量的机动运力作为应急之用,参与公司的应急车辆由贵、贵、贵、贵、贵成共计辆组成。

执行应急任务的车辆要经常保持技术状况良好,按时进行例检、审验,驾驶员年龄不超过岁,

年内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记录。

四、预案启动

春运期间,

容易出现雨雪雾、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天气,造成道路封、堵、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

影响班车正常发车或停班,造成旅客滞留的情况;车辆在行使途中发生故障或者肇事,旅客急需疏送。一旦发生以上情况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妥善做好社会公告、旅客分流安置等工作,并确保储备机动运力和应急物资迅速投入使用。

五、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行动

应急响应启动后,公司实行小时主要负责人带班值班制度,及时了解事态发展情况,

做好相应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相关情况,各春运车辆从业人员、应急车队救援人员开通所有通信设备,随时待命。

、参与应急救援的客运班车简单配备普通应急药品、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等,

如车辆发生事故或路堵时供旅客使用,停车时间过长,关闭窗户,车内有空调设备的必须开启空调,

保证车内温度适宜。

、公司充分利用车辆监控平台与车辆司乘人员之间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沟通有关信息。如遇车辆无法按时返回,

驾驶员应立即通知公司,并告知预测返回时间。如期间有等候旅客,

应及时做好等候乘客的解释、安抚工作;若延误时间过长,不能及时投入营运,等候乘客较多,旅客严重滞留,

为防止发生问题,公司应向上级部门申请同意,立即派应急运力顶替发班。

、出现车辆故障或事故,出现旅客严重滞留等事件及时逐级上报,

在取得上级同意后,由春运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机动运力,在短时间内赴突发地,

配合、协助做好输送、分流旅客工作,故障车辆应立即拖至应急修理点,快速修复,尽快上路。

、春运期间正值严寒季节,雨、雾、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如雨雪天气影响车辆运行,造成旅客滞留,应及时做好滞留旅客的安抚工作,

并向公司报告处理。

(二)信息发布

通过车辆监控平台、乘务员宣传、信息网络、宣传喇叭等方式,

及时发布气象、路况、班次等春运动态信息,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参考和帮助。

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让旅客理性选择出行时间,共同创造良好的春运和节日期间运输秩序。

六、值班制度

春运期间要建立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按时在岗,

值班电话。

要保持畅通,值班人员要明确职责,

掌握辖区运力储备情况,接到应急救援报告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

一、指导

提高认识,

加强,把维护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减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

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

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即适应对学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二、成立食物中毒预防应急小组

学校成立应急小组,

由学校主要任组长、副组长,成员由总务处、团队和值日老师、食堂管理员等组成。

三、对中毒者采取紧急处埋

、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采集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组织医生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包括急救(催吐、洗胃、洗肠)、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四、食物中毒的报告和紧急报告制度

、及时逐级报告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班主任或分餐老师应及时向校或镇卫生院报告,学校则向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和城厢区教育局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中毒的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

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以利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抢救、调查分析中毒原因和预防方法。若怀疑投毒则向公安部门报告。

、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

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

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可靠的情况。

、如实反映情况

学校负责人及与本次中毒有关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及病人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

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五、防范措施

、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学校的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的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学习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六、突发性事件的处置

、在食品加工、供应过程中或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时,

经确认后,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

、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时时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班主任发现可疑病情后(食用某一食品后,两人以上出现同一疑似食物中毒症状),

及时报告救治,由初步检查确定,

采取以下措施:

()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如确定食物中毒,

做好以下工作:

、对患病的师生进行初步诊断、治疗、护理。

、立即报告学校安全工作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采取抢救措施。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者与医院联系,救治患病师生。

、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学校主管指挥抢救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抢救,向教育局主管及相关部门汇报,指挥以下部门工作:

()、责令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由校长办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

报告时间距离发病时间不得超过小时。

()、负责保护好现场,

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

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班主任负责协助医生护理患病学生,

如发现人数较多,治疗护理在班级进行。中毒师生病情较重、人数较多时,

应立即就近送医院抢救或向求援。

()、政教处负责做好师生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学校落实专人接受新闻部门采访、应对社会质询;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教务处要深入各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保障抢救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到位,

保障抢救中心必须品的供应。

()、食堂负责人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有关材料和样品。

七、事后处理

根据查明的事故原因,向上级和卫生部门递交书面事故分析报告,

对发生的事故做到“三不放过”,对所有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引以为戒,并对造成中毒的责任人、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其责任。

如故意破坏造成中毒事故,将当事人交司法机关处理,如因工作疏忽造成中毒事故,

对当事人进行扣发工资、辞退或进行行政处分的处理。

一、适用范围

暴雨天气,校园积水,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的情况下。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暴雨天气校园积水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协调作战,共同完成应急工作任务。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班班主任当天值日教师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员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应急措施

(一)一般情况(暴雨天气还能维持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当天值日教师坚守岗位,加强管理,维护学生活动秩序,

值日领导加强巡视,及时处理偶发事件。

、放学时段,领导小组成员全部到位,有效组织学生放学,

维护学生放学秩序,确保学生安全放学。

、学生中餐由食堂送到各楼层分发,学生打饭后到各自教室进餐。各班班主任协助楼层值日教师组织学生打饭;

人员协助食堂从业人员把饭菜送到各楼层。

(二)特殊情况(暴雨天气不能维持教育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在第一时间内,

由人员向人员汇报,

再由人员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请示学生放假。

、得到放假批准后,由人员通知各班班主任电话联系学生家长,将每个学生交到家长手中接回。

、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到现场,维护放学秩序,

有序组织学生放假,

做好相关工作。

楼层蹲点领导到位:

一楼;

二楼;

三楼。

、雨晴后,

由人员组织人员清理校园卫生,进行校园杀菌消毒工作。

四、责任追究

在应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人员视其情节追究责任,

造成安全事故的,

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不服领导小组指挥,且迟迟不按要求执行的。

、未到现场履行职责的。

、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

出现失误的。

为及时有效地处理重大事件突发对工程正常施工秩序的影响,我公司从工程开工就建立以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为首、公司总部领导班子为辅、总部各部门支持配合的总承包现场应急响应小组。

在紧急情况发生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机制,一小时内上报有关部门。保证做到:统一指挥、职责明确、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果断,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

一、应急准备及响应组织准备

⑴为了保护本企业从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本企业在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

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给本企业及本企业员工所造成的损失,成立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成员经培训,

掌握并且具备现场救援救护的基本技能,施工现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必须配备相应的急救器材和设备。小组每年进行—次应急救援演习和对急救器材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

从而保证应急救援时正常运转。

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公司及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小时轮流值班。

如发生产安全事故立即上报,

具体上报程序如下: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公司值班人员——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向上级部门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

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现场发现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告

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

送往最佳医院。

公司值班人员: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情况

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各简况及采取的措施,

成立生产安全事故临时指挥小组,进行善后处理事故调查,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落实。并上报上级部门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⑴组织检查各施工现场及其它生产部门的安全隐患,

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执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⑵进行教育培训,使小组成员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常识,同时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相应的素质水平,小组成员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素质。

⑶制定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确定企业和现场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验收、监控和危险预测。

施工现场的应急处理设备和设施管理

⑴应急电话的安装要求

工地应安装电话。

电话可安装于办公室、值班室、警卫室内。在室外附近张贴电话的安全提示标志,以便现场人员都了解,

在应急时能快捷地找到电话拨打报警求救。电话一般应放在室内临现场通道的窗扇附近,电话机旁应张贴常用紧急急用查询电话和工地主要负责人和上级单位的联络电话,

以便在节假日、夜间等情况下使用,房间无人上锁,有紧急情况无法开锁时,可击碎窗玻璃,

便可以向有关部门、单位、人员拨打电话报警求救。

⑵应急电话的正确使用

为合理安排施工,事先拨打气象专用电话,了解气候情况拨打电话,掌握近期和中长期气候,

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组织施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环保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以积极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完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加强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和环境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工作为重点,

有效保障了我县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现将全年开展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年我县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和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相关事件,环境信访总量继续维持下降趋势,全县共受理各类信访件,

比年有所下降,信访件%按时进行了调处并及时回复,回复反馈率%,

信访人满意率达%以上。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我局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对全县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

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成立了单位重要领导任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认真研究部署了年应急工作,报请政府批转下发了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督促企业分别研究了符合各自实际的应急预案,全面提升了全县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二)强化监管,深入推进应急管理

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不断深化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一是加大监管力度,

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现场检查,对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污情况进行动态检查,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二是指导督促企业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积极开展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指导企业实时开展环境安全风险讨论、评估,帮助企业分析判断所面临的环境隐患威胁,

采取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做到重点防护,有效提升环境应急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四是加强部门联动,

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有效提升应急队伍组织协调、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应急处置的能力。五是强化应急意识,加强内部应急制度建设。

县环保局和各企业都建立完善了应急管理的有关规章和制度,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构,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六是组织开展了环境突发事件的环境应急演练,增强了企业应对突发环境的能力,提高了我局在解决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指挥能力。

(三)加强排查,

全面整治安全隐患

按照省厅、市局有关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治文件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了“鸳解两库环境监督”、“重金属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整治”、“饮用水源保护专项检查”、“两考期间噪声专项整治”、“环境风险和化学品检查”等环境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余人次,检查企业余家次,

重点对位于居民集中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以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事故隐患防范情况进行了细致的督查。

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了环境应急预案,

配备足量的应急物资,提高了应急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加强信访,切实解决环境纠纷

加强“”环境信访热线建设,配备信访受理专用手机,实行“环保热线”小时接听;建立完善信访工作领导批办和限期反馈、信访接待日、信访终结等制度,

热情受理、积极调处各类环境投诉;

对重复访,

群体性上访设立领导包案制度,责任到人;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以及处理难度大、案情复杂的信访积案,实行挂牌督办;

按照“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注重效果、落实稳控”的工作要求,

采取疏导、劝导、思想教育等方式,理顺群众情绪,

缓解社会矛盾,

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有效地遏制了越级信访、重复信访和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并使环境信访数量不断下降。

年虽然我局在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和处置上做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上级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应急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企业负责人环境安全应急意识仍然比较淡薄,

对应急工作认识不到位,对环境安全应急工作存在应付心理,缺乏针对性的环境应急知识培训。二是应急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

部分企业应急池、应急阀门等环境应急设施未落实专人进行管理;个别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不完善、应急预案责任落实不到位、应急物资储备不完备、应急演练针对性不强。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和完善。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明年,我县将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

进一步提高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预案体系,

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乡镇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队伍;

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区域联动机制,积极预防和处置跨界环境污染纠纷,进一步提高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抓好企业应急工作的落实。组织企业开展应急预案编订工作,

指导企业制订科学、适用的应急处置预案;督促企业完善应急设施、应急物资储备。深化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指导企业实施开展环境安全风险评估,掌握企业环境的风险识别并组织企业适时开展应急增强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演练。

三是加强环境应急工作的保障机制。积极开展应急管理检查,

对部门、各企业的应急预案、应急设施、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加强应急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对液化气站发生事故,

要采取果断处理措施。

对液化气站一旦发生事故,

要针对液化石油气的性质及液化石油气的特点,对控制着火储罐的燃烧,防止相邻储罐被烘烤爆炸是最基本措施,

也是较为有效的办法。

对已着火的储罐,要尽量采取可控制减少其储量的有效方法。

()强行倒罐

减少着火储罐的液化石油气数量,

采用液化石油气泵倒走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倒走的液化石油气最好往液化气槽车中装,以便于迅速疏散。

如能往较远的储罐中倒气,

也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控制不能超装。

我国燃气规范中要求储罐数量不少于两个,实际也考虑了这一安全因素,为了防止在事故中,

本站的槽车不能满足要求,

所以液化气管理部门应掌握全市或相邻县市的槽车的状况,以便调度解决应急使用。

()放空燃烧

如无法切断泄露气液,为防止液化石油气的继续扩散,应将漏气的裂口孔洞或安全排放管点燃。

点火时人要站在上风头的气雾区以外,将火种抛向漏气点,

不能在气雾区点火。采用此办法是在不得已情况下有组织的在统一指挥下,而且要求雾区不能太大,液化石油气的浓度尚不十分大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及伤亡。

()冷却喷淋

对已着火的储罐和着火相邻储罐的冷却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对液化石油气站本身要求有足够的储水量,

因为水在受热变成水蒸气的时候,每公斤水要吸走大卡的热量,同时水蒸气会减少溢出的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的速度,所以对着火储罐用喷淋降温管喷淋,再加上水枪的补救淋水降温,

可控制燃烧的速度,而对邻罐的冷却喷淋更是起到降温保护作用,避免因着火储罐的烘烤造成邻罐内压力升高而涨破爆炸的可能。

为了保证事故发生时能有电源,

确保消防水泵能启动,所以我站专门配置一台柴油发电机组。

并保证事故发生时消防车补水用的结合器顺畅使用。

()疏散小钢瓶

对充满液化石油气的小钢瓶,一旦事故发生要采取迅速转移的办法,

避免火焰窜向瓶库时再点燃这些小钢瓶,对停在站内的液化气槽车及其他车辆要迅速转移,

如果措施得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液化石油气事故的损失。

二、我站对液化石油气站事故的处理措施

(一)基本预防措施

()从上风向接近火灾或气体泄露区。

()所有人员不得接近油气雾区,要从雾区撤出的人员时立即执行。

()消灭一切引燃源,设立警戒区。

(二)对泄露没有燃烧的液化石油气的处理机制

()把所有能切断气流的阀门关闭,关闭不了的则应用堵塞法,如果采用木塞子或将小型管线用钳子夹扁等方式,

防止液化石油气的流出,操作要迅速,要站在上风向,尽量离开雾区。

()在上风向用喷雾开花水枪或蒸气由下向上的方法驱散液化石油气愤的油雾,

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喷水方向对着液化石油气流动的途径。

()在无法切断气源,为防止液化石油气的继续扩散,应将漏气裂口孔洞点燃。

()用足够的水冷却着火的储罐及着火的管线,尽量不使液化石油气在燃烧前出现容器或管道的破裂。

(三)对已燃烧的液化石油气的补救措施

()如果储罐阀门已经着火,此时应通知专业防火队前来救火,

此时储罐的操作人员,应在消防队协助的情况下(向着着火的储罐阀门处大量喷水冷却,打出一条通道)将控制阀门关闭或切断液化石油气供应渠道。

()立即组织人员疏散,

撤离各种液化石油气槽车及钢瓶(非空瓶)到安全地点。

()在没有具备堵漏的条件下,在泄露不能控制时,

不要轻易的进行储罐灭火,因为液化气属于压力型燃物,在储罐的破裂着火后,

是以脱水形式燃烧,一时半刻着火储罐不能爆炸。

()对着火及相邻罐大量的喷水冷却,尤其是受火直接烘烤的邻罐,

对它受热面积大的部分更应加大喷水量,尽量降低着火储罐临近储罐中的压力。

()有条件的开起放空线,

并允许其燃烧。

()在要求扑灭火焰时,要采用有效的灭火剂如干粉、二氧化碳、等使用的灭火器材要对准火焰燃烧的根部灭火,灭火后一定要防止复燃及液化石油气雾的增大。

()不要移动着火储罐,

如有条件移动,也一定要立着移动,

不能滚动同时要注意经过着火燃烧的储罐其金属表面强度降低,

形成薄弱点,易洞穿及破裂。

液化石油气站的安全工作,重点要注意防,而不是消,一旦发生事故,如果组织严密,

措施得当、处理及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