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环境整治措施范文

乡村环境整治措施篇

一、工作目标

在全镇个行政村全面达到一星级“康居乡村”、环境整洁村以上标准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巩固提升。

力争全镇三星级“康居乡村”累计达个以上,二星级“康居乡村”累计达个以上。

二、推进措施

(一)夯实一星级“康居示范村”基础,

大力创建二星级“康居乡村”。

按照村庄环境整治的总体步骤,分类分层分步制定完善二星级“康居乡村”整治规划。实施建筑物出新,对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等进行绿化。在村庄适宜位置至少配建座三类水冲式公共厕所;

村内主要道路实现硬质化,合理设置路灯照明;村级公共服务功能、公共活动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配套建设。

(二)打造优美康居环境,

鼓励打造三星级“康居乡村”。各村(社区)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时,要选择有户左右相对集中的居住规模;具有相对完备的硬件基础设施;村级集体经济有配套资金;

创建范围没有改厕、污水处理设施、村庄绿化率等未达标的一票否决项目;村民积极参与创建意愿强烈;村“两委”领导班子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号召力和执行力。

按照村庄环境整治的总体步骤,科学制定整治规划。在整治之前要对照标准,制定一套完善的整治方案。加强对村口、重要节点的绿化景观、路灯设计安装、农民健身广场、小游园、水冲式公厕、生活污水处理、破旧房屋的拆除或整修、村庄建筑物的统一出新、村庄特色的塑造、历史文化的保护与挖掘等村庄风貌的整治。

要坚持“绿、曲、土、小、新”五字原则,确保集约创建、节俭创建、科学创建,对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村庄,要结合村庄的自然禀赋和文化传承特点,

着力保护自然形态,弘扬历史文化,彰显建筑特色。

(三)不断创新长效管护工作机制。村庄环境整治巩固提升推进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

要积极开展思路创新、工作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整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前瞻性。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村庄环境整治投入方式,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引导各方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村庄环境建设,努力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先行推进村庄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等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村庄环境管理引入市场机制,

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整治管理水平。

加强对各村(社区)村庄环境的整治,保持镇容村貌整洁;积极开展居住小区合格、示范、样板居住小区创建活动,

强化小区物业管理,不断提升小区管理水平。

(四)深入开展创建评选活动。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康居乡村”示范户评选授牌活动,由村(社区)根据年度农户庭院整治和参与村(社区)村庄环境整治的程度,

向镇村庄环境整治办进行“康居乡村”示范户申报;在逐一核实的基础上向市村庄环境整治办申报验收;

市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抽验,每年评选不超过总农户的%,由镇进行授牌。

三、考核与奖惩

(一)二星级“康居乡村”的资金补助。对通过南通市验收和省级抽验的二星级“康居乡村”,市级补助万元,镇级补助万元。

(二)三星级“康居乡村”的资金补助。对通过省级验收的三星级“康居乡村”,每个行政村省级补助万元,南通市级补助万元。

(三)严格考核。各村(社区)要对照二星级“康居乡村”、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标准,

精心组织,

不断提高村庄环境整治巩固提升质量和水平,强化特色风貌塑造。并将村庄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工作列入村级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市级所配套的村庄环境整治资金全部作为长效管护考核资金,同时,

将市、镇“四位一体”抽查和考评结果,纳入对村(社区)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考核,

村(社区)每抽查一次不合格扣除万元配套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资金。

四、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强化统筹,

确保村庄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强化宣传引导。各村(社区)要认真筹划加大宣传力度的相关工作措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公益宣传,及时报道整治进展情况,生动展示整治实际成效,

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开展“康居乡村我的家、村庄整治我参加”、“小手牵大手”、“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活动,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宣传教育,

强化农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文明素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维护环境整治成果。

要认真总结、大力宣传、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典型示范更好地推动各项整治任务的落实。

。加强督查指导。

各村(社区)要坚持把村庄环境整治巩固提升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全局性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真正做到在统筹规划、工作部署、财力投放上下功夫,在落实任务、强化指导、加强监督上见实效,

在提升质量、强化特色、持续发展上求突破。要健全工作网络,完善协调机制,明确目标责任制,

逐级分解责任,逐项明确责任,逐条落实责任,严格按序时进度强力推进,狠抓各项关键措施落实。

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乡村环境整治措施篇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

用到年时间对全市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加快改善村庄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使全市农村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配套,

努力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建设“创新、精致、幸福”。

二、主要任务

、实施规划布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和河道沟塘,

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和村庄环境管理水平,切实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严格按照《省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标准》进行综合整治,

整治后的村庄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康居乡村”标准,其中建成经济条件较好和重要窗口地带二星级“康居乡村”个以上,三星级“康居乡村”个以上。

、实施非规划布点村庄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突出整治生活垃圾、乱推乱放、河道沟塘等环境卫生问题,

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庄环境。

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后的村庄全部达到《省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标准》中规定的“环境整洁村庄”标准。

、实施村庄规划优化行动。

调整优化镇村布局规划,

合理确定镇村人口规模和空间布局,积极稳妥推进镇村撤并,

提高重点中心镇、中心村和农村新型社区的人口集聚效应;根据村庄自然地理特点和历史人文特征,进一步完善村庄建设规划,

统筹安排村庄各项建设活动,强化对村庄环境整治的引导作用,有效保护村庄的地形地貌和传统机理。

、实施特色村庄保护行动。全面开展特色文化村庄调查,摸清全市特色村庄的数量、现状等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保护规划,

制定保护政策。

在保护过程中,把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放在重要位置,

挖掘展示村庄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培育特色文化村庄。

、实施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行动。广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宣传教育,

强化农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倡导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引导制定能为农民群众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巩固和完善全市农村公路养护、河道管护、村庄保洁、绿化管护“四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

进一步拓展管护范围,提升管护水平,推动农民群众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使村庄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

三、实施步骤

、突出重点、初见成效阶段。

完成市域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和城镇、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周边村庄环境整治,全市共完成%以上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其中建成三星级“康居乡村”个以上,二星级“康居乡村”个以上,

村庄环境整治初见成效。

年春节前,全市完成个位于城镇主要出入口附近的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完成高速公路两侧米范围内自然村总数%(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年月底前,全面完成高速公路、宁启铁路仪征段沿线两侧,以及城镇、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周边和其他重要窗口地带共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

年底前,

全面完成一级公路、铁路沿线两侧共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完成个其他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

、全面实施、显著改善阶段。

全市村庄全部整治到位,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立,

村庄面貌普遍改善,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年底前,

完成自然村总数%(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村庄环境面貌有较大改善。

年底前,完成剩余%自然村庄(个)环境整治任务,全市村庄环境面貌有根本性改善。

四、政策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市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设局,

负责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制定、目标任务分解、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等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党工委、管委会)要对本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

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职责分工,完善政策措施,

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是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要组织专门力量到村到组,具体指导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各行政村要发挥村庄整治的主体作用,广泛发动群众,

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共建美好家园。

、加大资金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投入,市财政设立村庄环境整治“以奖代补”资金,对各地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进行奖励。

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

分年度制定资金筹措方案,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资金筹措渠道,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要有效整合和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农村公路建设、电力、通讯等涉农资金投入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充分发挥各类资金的叠加效应。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捐资捐建等方式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强化扶持指导。探索研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政策,

试点实施跨村组宅基地置换。对于符合规划要求的村庄环境整治用地,各级国土部门要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理效率,

保障村庄环境整治用地需求。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服务机构建设,组织开展基层干部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技术培训,提高村庄环境整治的指导服务能力和组织实施水平。

注重典型示范,选择不同类型村庄开展试点示范,

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技术咨询组,深入村庄进行技术指导,

大力开展科技、规划、技术下乡活动,建立科技、规划、设计单位“一对一”技术帮扶机制。

、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措施,

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和参与村庄环境整治,

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乡村环境整治措施篇

实施《健康行动计划》,是一项牵动全社会的大卫生行动,是一项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启动这一行动计划,

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分步抓好组织实施。

就我县来说,在全面实施这一行动计划的同时,当前重中之重要抓好乡村卫生环境的综合整治,要把乡村卫生环境的综合整治作为突破口,

乡村卫生环境整治不好,

实施《健康行动计划》就没有基础。我县目前出现的手足口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群众不良的卫生习惯和不洁的卫生环境造成的。因此,整治乡村卫生环境,

不仅是实施《健康行动计划》的紧迫任务,也是防控手足口病等各类传染病的当务之急,更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县里决定,

从月日开始,

县级领导包乡镇,乡村干部包村屯,

全民参战,

大干天,对全县乡村卫生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打一场乡村卫生环境集中整治大会战。这次会战总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进行动员部署,二是开展集中整治,

三是进行检查验收。关于乡村卫生环境整治的标准,

刚才蔡光县长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希望各乡镇严格按照蔡光县长讲的标准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

就抓好这次乡村卫生环境整治,我讲五点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

切实把乡村卫生环境整治当做大事来抓

整治乡村卫生环境能否取得实效,

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组织领导的力度。前段时间,针对防控手足口病工作,县里对整治乡村卫生环境进行了安排部署,

提出了具体要求,收到了一些成效。我县这次将要开展的乡村卫生环境整治,远远超出防控手足口病期间卫生环境整治的范围和标准,这次要对乡村卫生环境进行综合集中整治,

使乡村卫生环境有大的改观。但从前段情况看,

有的乡镇对整治卫生环境不重视,没有把这项工作做为事关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没有在思想上挂上号,在工作上摆上位,

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畏难情绪;

有的乡镇主要领导不过问、不调度、不检查、不落实,工作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没有真正落实责任,

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氛围;

有的分管领导工作不负责任,

不能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有的村组干部对村屯卫生环境不管不问,不能很好地把群众组织起来。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这次乡村卫生环境的综合整治,

为防控手足口病等各种传染病也带来较大隐患。因此,开展好这次乡村卫生环境的集中整治大会战,首先必须认真解决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

在思想上切实提高重视程度,

在工作上真正加大组织力度。为切实加强对整治乡村卫生环境工作的领导,县里成立了会战领导小组,

我担任组长,王伟、广君、蔡光、云琴、广涛为副组长,“两办”、卫生、农业、建设、财政、工商、行政执法、环卫处、督查室、“创城办”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创城”办,

全权负责全县乡村卫生环境整治的综合协调和指挥调度。

各乡镇、各部门要无条件地服从指挥,听从调度。

县里抽调名县级领导,带领个县直部门主要领导,分别包联一个乡镇,从明天开始,要入乡入村入屯,

具体帮助指导乡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包乡的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积极为乡村整治卫生环境献计出力。各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协调调度、亲自检查验收;其他领导要全天候深入到村屯,

具体抓好组织实施。村组干部要组织带领群众逐屯逐条道路进行清理。要层层落实责任制,

做到县领导和部门主要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乡镇机关干部包屯,通过会战,使全县乡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特别是对城乡结合部、乡村结合部等要明确责任,不留死角。

县城的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由镇负责,其他部位由县环卫处负责。

二、要坚持标准,

立即掀起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高潮

乡村卫生环境得到明显改观,是这次会战的基本要求。前段时间,

由于我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很高,各乡镇按照县里要求,对乡村卫生环境进行了整治。

但按照《健康行动计划》,按照防控传染疾病、建设新农村和“创城”活动的要求,

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在:有的乡镇政府所在地,

街路凸凹不平,路面泥泞不堪;街路两侧和农贸市场周边堆满垃圾,

污水乱排,长期无人清理,周围蚊蝇乱飞,脏乱差问题非常严重;乡容乡貌管理缺失,

商户牌匾规格不一,安装各异,

街面上私搭乱建,野广告比比皆是;商业店铺货物占道经营,各种车辆乱停乱放,

街面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十分混乱。有的村容村貌破烂不堪,

村部院内长满杂草,生活垃圾长期堆在院内,无人清理;村屯畜禽散养,道路上堆放土堆、粪堆、柴草垛等,

道路两侧和边沟的垃圾污水乱排乱放,蚊蝇孳生,

农户厕所长期不清理消毒。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了生态环境,也严重地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对村屯卫生环境,

不一定像城里那样有水泥路有绿化才算干净,哪怕是土路也要清扫得干干净净。为此,县里要求各乡镇要迅速行动,

立即掀起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高潮。要科学安排,

合理调度,全员参战,全民上阵,通过这次会战,努力使乡容村貌得到较大的改观。

关于乡村卫生环境整治资金问题,可从三个途径解决:一是县里支持一部分,县财政计划拿出万元用于乡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每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元,每个村元;

二是乡镇自筹一部分;三是组织群众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一部分。

三、要广泛宣传,

大力营造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浓厚氛围

整治乡村卫生环境,首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事情,

同时也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

对这次乡村卫生环境集中整治,必须切实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更加有效措施,

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

这次会议后,各乡镇要首先搞好调查,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要立即召开会议,

层层发动,造势鼓劲。宣传部门要根据乡村卫生环境整治的总体要求,

研究制定好宣传方案,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强化干部群众对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认识,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乡村卫生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县电视台要把近期宣传重点放在整治乡村卫生环境上来,除了在《新闻》栏目集中报道外,

还要开设“乡村卫生环境整治”专题,逐乡镇报道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进展情况。

县“创城”办要随时编发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简报,全面宣传报道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动态。要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在全县广大农村形成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浓厚氛围。

四、要抓好督查,强势推进乡村卫生环境整治任务圆满完成

整治乡村卫生环境,

必须切实加大督查力度。在防控手足口病工作期间,县里成立的个督查组还要继续工作,近期除了抓好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督查外,重点要加强对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督促检查。

县电视台要抽调记者跟随县里的督查组,采取专项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各乡镇整治卫生环境工作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县电视台全程纪实。对领导重视、行动快、效果好的乡镇要进行表扬;

对行动迟缓、问题突出、工作流于形式的乡镇,要在县电视台曝光,在简报上通报批评。县里派出的督查组,要本着对县委、县政府和百姓卫生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

认真履行督查职能,对每个乡镇、每个村屯都要进行认真地督促检查,

发现问题要及时通报给相关乡镇,限期整改。组织部门也要介入,

跟踪考核,并把考核情况作为评价乡镇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县整治乡村卫生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要随时听取各督查组汇报,随时掌握进展情况。对各督查组的工作,也要进行抽查,对工作不负责、检查不认真的,

要进行严肃处理。这次会战结束后,我们要采取事先不通知的办法,

对各乡镇卫生环境整治情况逐乡镇进行抽查,每个乡镇抽查几个村屯。对卫生环境整治不达标的乡镇,主要领导要到现场说明情况。

五、要常抓不懈,

建立健全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长效机制

整治乡村卫生环境,

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这次会战后,各乡镇要把整治乡村卫生环境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要专人管理。

各乡镇安排专人专职负责卫生保洁。二是要对商业店铺和农贸市场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确保乡容乡貌整洁干净。

三是要建立定期集中清扫制度。定期组织群众对村屯卫生环境进行集中清扫。四是要制定卫生环境管理村规民约。教育引导群众讲卫生、讲健康、讲文明,

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环境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

使群众养成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还有哪些办法和措施更有效、更管用,各乡镇要进行研究探索。

制度制定后,要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广大群众有一个卫生、优美、文明的生活环境。

乡村环境整治措施篇

一、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年初以来,

我们按照县委的统一要求,

结合本乡实际确立了“打造清洁乡村,建设文明家园”的总体思路,同时提出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巩固提高”的工作方针。经过近一年的努力,

以个达标村为重点的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从责任落实入手,建立乡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

随着“畜牧立县”方针的提出,使全县乡村经济实现了快发展,农民收入得以显著提高,但是脏、乱、差等传统的生产生活陋习,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制约了乡村的和谐发展。县委提出环境整治活动以来,我们便把此项活动作为暖民心、赢民心之举,

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一是纳入日程,加强领导。乡村环境整治活动开展以来,

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环境整治工作,

制定了三年规划,年度方案和考评细则,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召开了由机关干部、乡直单位领导、各村支部书记参加的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

就宣传发动、分片包干、责任落实做出了具体部署,统一了思想。各支部均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入户宣传。对重点户进行包扶,促使其思想转变。有声宣传。

为了使群众提高认识,烟屯村将环境整治活动的内容录制成磁带,

指定专人每天早晚按时循环播放,扩大了宣传面,我们在全乡推广了烟屯村这一好作法。通过这一有效形式,全乡大部分群众积极踊跃地参加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

有形宣传。

为了保证宣传的效果,

我们还通过张贴标语、印发宣传单、制作板报、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宣传,形成声势。

目前,全乡共张贴、书写标语条,印发环境整治宣传单余份。

三是分片包干,落实责任。活动开展之初,我们便把环境整治工作确定为乡村“一把手”工程,

采取“乡干部包村、村屯干部包户”的办法,层层落实责任,签定了责任状,

把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年初定标、季度检标、年未兑现,

把此项活动直接与乡村干部工资奖惩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

此外,

党委书记抓全乡,

农业乡长抓奶牛户和奶站,人大副主席抓机关及乡直单位,宣传委员抓示范屯、示范街,

妇联、共青团、司法齐参与,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从而形成了乡主要领导抓面,

村干部、部门领导抓块,

业务中心抓线,人人有行动,

齐抓共管的环境整治局面,

为此项活动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从抓机制入手,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落实

一是坚持标准,统筹规划。

我乡距县城较近,乡内又有齐杜路、双烟路两条柏油路通行,交通便利,这就决定了我乡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

我们采取一村一策,因户制宜的办法,

科学划分了柴草区个、垃圾区个、粪肥区个,严格杜绝畜禽散放、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粪肥乱堆、污水乱泼五乱现象。

二是履行程序,修规定距。

结合草原禁牧工作,全乡个行政村均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的形式重新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增加了畜禽舍饲、柴草粪肥出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门前三包等内容。同时,对奖惩也进行了明确。

由于《村规民约》经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且符合乡村实际,既具有可操作性,

又具有约束力,对保障乡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是建立队伍,

日常保洁。我们投资万元,

为乡物业公司购置了车辆,雇佣了人员,常年负责政府大院,两栋住宅楼及中心村主要干路的卫生清扫,坚持日清扫,

周清理。并在中心村新增设垃圾箱个。各村屯均成立了专业清扫小分队。全乡卫生清扫组织达个,队员达人。

同时,我们把突击性会战和长期活动相结合,把每月的日确定为全乡“清理生活垃圾卫生日”,

使环境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协调配合,

人人参与。我们要求乡政府各部门、乡直各单位在乡村环境整治工作中紧密配合,

把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完成与否作为年终评优的一次重要标准。

乡武装部制发了《克尔台乡民兵突击连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强化民兵在乡村环境整治急、难、险、重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年初以来,

全乡共出动民兵人次,清理生产、生活垃圾立方米,平整巷道条。乡妇联制发了《克尔台乡妇联开展“美在农家”活动实施方案》,

把环境整治与“畜牧兴家”活动结合了起来,提高了广大妇女参与乡村整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涌现出了苏立荣、白永华、孔庆霞等洁净女主人典型。乡团委下发了《克尔台乡团委“小手拉大手”共建清洁家园活动方案》,开展了“一生带一户,

小手拉大手,户户讲清洁”,“千个卫生袋清理家园”等活动。

五是完善制度,扎实推进。

在乡村环境整治活动中,我们实行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分期、限时完成制,

确保各项工作开展落实到位,

确保不反弹;实行了齐杜、双烟干线公路沿途村屯分段负责制,实现了公路两侧二十米内无白色垃圾的目标;实行了个体工商户、乡直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完成了绿化、净化、硬化工作;

实行了日常保洁与每月集中整治结合制,确保无新垃圾堆的产生。在剖析上半年环境整治工作的基础上,

实行了实名通报制,各村利用广播喇叭对庭院不利索,柴草粪肥乱堆放的农户进行为期天的播报;

实行周联检制,每周集中“改、塑、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重点针对个达标村开展一次卫生联检,并把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三)从抓载体建设入手,

将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环境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我们积极搭建有效载体,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与牧业发展相结合。在牧业发展上,结合奶牛标准化饲养示范样板街,

辟建了条“改、塑、树”样板街,号召党员、村民代表在规范牛舍、粪肥出屯、饲草入院等方面加大力度。全乡标准化畜舍入户率大大提高,而且都是“四配套”(暖舍、凉棚、青贮窖、运动场)。

养牛户粪草囤门、臭气熏天的恶劣状况得到了较好的转变。

抓好环境整治,促进奶牛提质增效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二是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实施整修村屯路、挺进巷道的推进机制,克尔台村投入万元资金,出动大型车辆台次,四轮车台次,整修村屯路及巷道条,

公里;太平庄村投入万元资金,

出动大型车辆台次,四轮车台次,

整修村屯路及巷道公里;烟屯村投入万元资金,出动大型车辆台次,四轮车台次,整修村屯路及巷道公里。

实施红砖路铺装项目,

硬化了个自然屯的村屯路,彻底改变了过去风天扬尘、雨天泥泞、无法清扫,满路垃圾的被动局面,

烟屯村在抓村屯路硬化的同时,开展了净化、美化工作,在红砖路过境段修了排水沟,

栽植了松树。

三是与春耕生产和秋收相结合。以春种为契机,结合“超星级文明户”预选,引导群众实行粪肥出屯集中堆放,

并加强对柴草出村规范堆放的管理。烟屯、克尔台、太平庄村协调推土机、铲车配合农户清理柴草粪肥,全乡大部分粪肥实现出屯。

个别屯受集中堆放场所面积小的限制,粪肥未全面出屯,但都堆放规整。

烟屯、克尔台、太平庄、前伍代等村未雨绸缪,在秋收开始之前,

便结合安全放火工作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开展了柴草、秸秆屯外集中堆放活动。并加强指导,不,

搞连片堆放,且远离放火道和高压用电线路。同时,

责成村民义务联防员加强柴草、秸秆屯外集中堆放点的防火巡逻。柴草庭院内适量留取、规整码放,屯外集中堆放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

二、存在问题

随着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深入,

个达标村及其余个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个别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还存在不到位问题,各村活动开展得不平衡。部分干部群众还存在认识不清、办法不多、措施不够有力的问题,

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二是由于乡村两级财力有限,致使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

绿化、硬化程度不高。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实行资金报批制,扶持村级兴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

三是个别村屯柴草粪肥集中堆放场地小,

不能全部出屯。

三、明年工作打算

×年,我们将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黑龙江省文明村镇建设管理办法》、《黑龙江省爱国卫生条例》和县《城镇建设管理条例》为依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紧紧围绕建设“精品型、环保型牧业大乡”这一目标,认真汲取××年的工作经验和教训,

进一步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和资金补助机制,确保个达标村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环境整治任务。

一是在责任落实上下功夫,全面约束干部群众。层层签订责任状,

使乡村干部常思环境整治之事,常务环境整治之实。进一步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将群众环境整治行为与资源发包、小额信贷信用户评比结合起来,

并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学习,真正调动起群众积极性。

二是在推进机制上下功夫,

确保环境整治活动不反弹。全面实行实名播报制和领导小组、支部书记月联检制,

并实行随机抽查、考评制,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纵深开展。

三是在典型示范上下功夫,尽快掀起活动高潮。以村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

评选“党员清洁卫生户”,扩大典型示范覆盖面,提高典型示范水平。

四是在巷道整治上下功夫,

柴粪全面出村。推广西新村满代屯成功经验和全乡重点村好做法,

组织各村出动车辆、出人力平整村屯路和巷道,修排水沟,确保村屯路和巷道畅通。

以巷道整治,加快柴粪出村步伐。

乡村环境整治措施篇

一、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年初以来,我们按照县委的统一要求,结合本乡实际确立了“打造清洁乡村,建设文明家园”的总体思路,同时提出了“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巩固提高”的工作方针。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以个达标村为重点的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从责任落实入手,建立乡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

随着“畜牧立县”方针的提出,

使全县乡村经济实现了快发展,农民收入得以显著提高,但是脏、乱、差等传统的生产生活陋习,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制约了乡村的和谐发展。县委提出环境整治活动以来,我们便把此项活动作为暖民心、赢民心之举,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一是纳入日程,

加强领导。乡村环境整治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环境整治工作,

制定了三年规划,年度方案和考评细则,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并召开了由机关干部、乡直单位领导、各村支部书记参加的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就宣传发动、分片包干、责任落实做出了具体部署,统一了思想。各支部均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

二是广泛宣传,

营造氛围。入户宣传。对重点户进行包扶,

促使其思想转变。有声宣传。为了使群众提高认识,烟屯村将环境整治活动的内容录制成磁带,指定专人每天早晚按时循环播放,

扩大了宣传面,我们在全乡推广了烟屯村这一好作法。通过这一有效形式,

全乡大部分群众积极踊跃地参加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有形宣传。为了保证宣传的效果,

我们还通过张贴标语、印发宣传单、制作板报、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宣传,

形成声势。目前,全乡共张贴、书写标语条,

印发环境整治宣传单余份。

三是分片包干,落实责任。活动开展之初,我们便把环境整治工作确定为乡村“一把手”工程,

采取“乡干部包村、村屯干部包户”的办法,

层层落实责任,签定了责任状,把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年初定标、季度检标、年未兑现,把此项活动直接与乡村干部工资奖惩挂钩,

并实行一票否决。

此外,党委书记抓全乡,农业乡长抓奶牛户和奶站,人大副主席抓机关及乡直单位,宣传委员抓示范屯、示范街,

妇联、共青团、司法齐参与,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从而形成了乡主要领导抓面,村干部、部门领导抓块,

业务中心抓线,人人有行动,

齐抓共管的环境整治局面,为此项活动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从抓机制入手,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落实

一是坚持标准,

统筹规划。我乡距县城较近,乡内又有齐杜路、双烟路两条柏油路通行,

交通便利,这就决定了我乡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我们采取一村一策,因户制宜的办法,

科学划分了柴草区个、垃圾区个、粪肥区个,严格杜绝畜禽散放、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粪肥乱堆、污水乱泼五乱现象。

二是履行程序,修规定距。结合草原禁牧工作,

全乡个行政村均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的形式重新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增加了畜禽舍饲、柴草粪肥出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门前三包等内容。

同时,对奖惩也进行了明确。

由于《村规民约》经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且符合乡村实际,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约束力,对保障乡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是建立队伍,日常保洁。我们投资万元,

为乡物业公司购置了车辆,

雇佣了人员,

常年负责政府大院,两栋住宅楼及中心村主要干路的卫生清扫,坚持日清扫,

周清理。并在中心村新增设垃圾箱个。各村屯均成立了专业清扫小分队。

全乡卫生清扫组织达个,队员达人。同时,

我们把突击性会战和长期活动相结合,把每月的日确定为全乡“清理生活垃圾卫生日”,使环境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协调配合,

人人参与。我们要求乡政府各部门、乡直各单位在乡村环境整治工作中紧密配合,

把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完成与否作为年终评优的一次重要标准。

乡武装部制发了《克尔台乡民兵突击连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强化民兵在乡村环境整治急、难、险、重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年初以来,全乡共出动民兵人次,清理生产、生活垃圾立方米,平整巷道条。

乡妇联制发了《克尔台乡妇联开展“美在农家”活动实施方案》,把环境整治与“畜牧兴家”活动结合了起来,提高了广大妇女参与乡村整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涌现出了苏立荣、白永华、孔庆霞等洁净女主人典型。

乡团委下发了《克尔台乡团委“小手拉大手”共建清洁家园活动方案》,开展了“一生带一户,小手拉大手,

户户讲清洁”,“千个卫生袋清理家园”等活动。

五是完善制度,扎实推进。

在乡村环境整治活动中,

我们实行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分期、限时完成制,确保各项工作开展落实到位,

确保不反弹;实行了齐杜、双烟干线公路沿途村屯分段负责制,实现了公路两侧二十米内无白色垃圾的目标;实行了个体工商户、乡直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制,

全面完成了绿化、净化、硬化工作;实行了日常保洁与每月集中整治结合制,确保无新垃圾堆的产生。在剖析上半年环境整治工作的基础上,

实行了实名通报制,各村利用广播喇叭对庭院不利索,柴草粪肥乱堆放的农户进行为期六一儿童节作文三年级300字天的播报;实行周联检制,

每周集中“改、塑、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重点针对个达标村开展一次卫生联检,并把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三)从抓载体建设入手,将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环境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我们积极搭建有效载体,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与牧业发展相结合。在牧业发展上,结合奶牛标准化饲养示范样板街,辟建了条“改、塑、树”样板街,

号召党员、村民代表在规范牛舍、粪肥出屯、饲草入院等方面加大力度。

全乡标准化畜舍入户率大大提高,

而且都是“四配套”(暖舍、凉棚、青贮窖、运动场)。养牛户粪草囤门、臭气熏天的恶劣状况得到了较好的转变。抓好环境整治,

促进奶牛提质增效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二是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实施整修村屯路、挺进巷道的推进机制,克尔台村投入万元资金,出动大型车辆台次,四轮车台次,

整修村屯路及巷道条,

公里;太平庄村投入万元资金,出动大型车辆台次,四轮车台次,整修村屯路及巷道公里;

烟屯村投入万元资金,出动大型车辆台次,四轮车台次,整修村屯路及巷道公里。

实施红砖路铺装项目,硬化了个自然屯的村屯路,彻底改变了过去风天扬尘、雨天泥泞、无法清扫,满路垃圾的被动局面,

烟屯村在抓村屯路硬化的同时,开展了净化、美化工作,在红砖路过境段修了排水沟,栽植了松树。

三是与春耕生产和秋收相结合。

以春种为契机,

结合“超星级文明户”预选,引导群众实行粪肥出屯集中堆放,

并加强对柴草出村规范堆放的管理。烟屯、克尔台、太平庄村协调推土机、铲车配合农户清理柴草粪肥,

全乡大部分粪肥实现出屯。个中秋节作文500别屯受集中堆放场所面积小的限制,粪肥未全面出屯,

但都堆放规整。

烟屯、克尔台、太平庄、前伍代等村未雨绸缪,在秋收开始之前,

便结合安全放火工作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开展了柴草、秸秆屯外集中堆放活动。并加强指导,

不,搞连片堆放,且远离放火道和高压用电线路。

同时,责成村民义务联防员加强柴草、秸秆屯外集中堆放点的防火巡逻。柴草庭院内适量留取、规整码放,屯外集中堆放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

二、存在问题

随着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深入,

个达标村及其余个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个别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还存在不到位问题,各村活动开展得不平衡。部分干部群众还存在认识不清、办法不多、措施不够有力的问题,

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二是由于乡村两级财力有限,致使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绿化、硬化程度不高。

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实行资金报批制,

扶持村级兴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

三是个别村屯柴草粪肥集中堆放场地小,不能全部出屯。

三、明年工作打算

×年,我们将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

以《黑龙江省文明村镇建设管理办法》、《黑龙江省爱国卫生条例》和县《城镇建设管理条例》为依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精品型、环保型牧业大乡”这一目标,认真汲取××年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和资金补助机制,

确保个达标村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环境整治任务。

一是在责任落实上下功夫,全面约束干部群众。层层签订责任状,

使乡村干部常思环境整治之事,

常务环境整治之实。进一步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将群众环境整治行为与资源发包、小额信贷信用户评比结合起来,并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学习,真正调动起群众积极性。

二是在推进机制上下功夫,确保环境整治活动不反弹。全面实行实名播报制和领导小组、支部书记月联检制,并实行随机抽查、考评制,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纵深开展。

三是在典型示范上下功夫,尽快掀起活动高潮。以村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评选“党员清洁卫生户”,扩大典型示范覆盖面,

提高典型示范水平。

四是在巷道整治上下功夫,柴粪全面出村。推广西新村满代屯成功经验和全乡重点村好做法,组织各村出动车辆、出人力平整村屯路和巷道,

修排水沟,确保村屯路和巷道畅通。以巷道整治,加快柴粪出村步伐。

乡村环境整治措施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

坚持政府主导、镇(开发区)村实施、政策扶持、资源整合、科学组织的方针,坚持近期整治与长远设、整治改造与出新提升、群众参与与政府推动、镇(开发区)为主与部门支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改变面貌与富民兴村相结合,

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加快改善村庄设施条件,推动农村集中居住点设,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努力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

(二)基本原则

政府组织、群众参与。通过政策鼓励、典型示范等措施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优先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以及影响村庄环境最突出的问题。

整治方案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方案制定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做细做实解释说服工作,

取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科学规划、注重特色。

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空间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特色彰显等要求,优化村庄布点,完善村庄规划。切实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倡导集约设,

突出整治重点,挖掘地方特色,展现乡村风情。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结合各地村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条件,确定不同的整治目标和方式,并正确处理近期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村庄的分类指导,科学有序实施环境整治。

健全机制、协调推进。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各镇(开发区)、村是村庄环境整治实施主体,要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保证;

各相关部门要整合各方资源、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立区、镇(开发区)、村三级联动机制,形成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合力。立健全管理机制,

努力巩固整治成果,持续改善村庄环境。

二、目标任务及实施步骤

(一)目标任务。用年时间对全区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推进村庄净化、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普遍改善环境面貌。

规划布点村庄突出抓好“六整治”、“六提升”,

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筑风貌特色化、村庄环境管理水平;非规划布点村庄要结合实际,

突出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河道沟塘等环境卫生整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庄环境。主要目标是:

村容村貌更加整洁。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

乱堆乱放得到全面清理,村容村貌得到普遍整治,环卫保洁机制基本立。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各类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集约利用,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河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提高。

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山水田林自然风貌得到保护,历史文化得到弘扬,

筑特色得到彰显,地区更具田园风光,

区更具山村风貌,水网地区更具水乡风韵。

公共服务更加配套。推进乡村道路、给水排水、绿化环卫、清洁能源、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达村到户,村庄公共管理、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二)实施步骤。全区村庄环境整治分两个阶段推进。

、突出重点、初见成效阶段。

全面动员部署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组工作机构,制定考核标准及办法,开展技术培训,兼顾不同区域和村庄类型实施示范项目。全区%(个)村庄实施环境整治,

完成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开发区以及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周边村庄环境整治。

年春节前,完成个位于城镇主要出入口附近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

完成高速公路两侧米范围内个自然村的环境整治任务。

年月底前,

全面完成高速公路两侧,

以及城镇、开发区和其他重要窗口地带共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创个三星级“康居乡村”。

年底前,全面完成一级公路、其他铁路沿线两侧共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创个三星级“康居乡村”。

、全面实施、显著改善阶段(—年)。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

实现环境整治目标,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普遍改善,

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其中年完成%、年完成%。

、巩固提高,

长效管理阶段(年)。对全区村庄进行复查、完善、提高,落实长效管理责任、机构、资金,

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高整治效果。

三、全面整治村庄环境

(一)整治生活垃圾。

立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设,集中清理积存垃圾,配置必备的环卫设备设施,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

积极推动村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源头减量、资源利用。

到年,立比较完善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以上。

(二)整治生活污水。

突出蔷薇河、鲁兰河、妇联河等重点区域,优先推进位于环境敏感区域、规模较大的规划布点村庄和新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立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已设施正常运行。

加快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步伐,完善村庄排水体系,

实现污水合理排放,有条件的村庄实行雨污分流。根据村庄人口规模、卫生设施条件和公共设施布局,配水冲式公共厕所,

原则上每个村庄至少配座。到年,

基本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全区%的规划布点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三)整治乱堆乱放。加强村容村貌管理,

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整治露天粪坑、畜禽散养、杂物乱堆,

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整治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闲置宅基地及闲置用地,做到宅院物料有序堆放、房前屋后整齐干净、无残垣断壁。

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线路敷设以架空方式为主,杆线排列整齐,尽量沿道路一侧架设。

(四)整治工业污染源。加强村庄工业污染源治理,立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监督机制,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制度。开展小化工、小制革、小漂染等“十五小”企业专项清理整治,对已审批的落后、淘汰工艺,

责令企业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对未经审批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以及未取得资质认可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加工点,要坚决依法取缔、关闭。

(五)整治农业废弃物。

推广畜禽养殖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禁止随处堆放和就地焚烧秸秆,推进秸秆工业原料化、能源化、饲料化等多形式综合利用,加快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设。

积极引导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设施设,对污染物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到年,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

(六)整治疏浚河道沟塘。

全面清理河道沟塘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

疏浚淤积河道沟塘,突出整治污水塘、臭水沟,拆除障碍物、疏通水系,

提高引排和自净能力。加快河网生态化改造,加强农区自然湿地保护,提高水系自净能力。

推进河道沟塘轮浚机制设,实现农村河道沟塘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到年,全区村庄河道沟塘基本疏浚一遍;

到年,全面立农村河道轮浚机制。

(七)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按照村级“四有一责”(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设行动计划要求,实施面积较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改扩。

结合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设,优化配套教育、卫生等资源,强化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平安服务、文体活动、群众议事等功能,形成功能完善、覆盖面广、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基本满足城乡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

到年,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更加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八)提升绿化美化水平。

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突出自然、经济、乡土、多样,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村庄绿化应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少用草坪;

注重与村庄风貌相协调,通过植被、水体、筑的组合搭配,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到年,全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以上。

(九)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使用自备水源的村庄要配套设净化、消毒设施,

满足村庄用水水量和水质要求。靠近城镇和基本具备区域供水条件的村庄,优先选择城镇配水管网延伸供水。

大力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集中开展水源地整治,

有效改善水源地水质。

(十)提升道路通达水平。结合村庄规模形态、地形地貌、河流走向和交通布局,合理确定村庄内部道路密度、等级和宽度。

村内道路铺装形式根据道路功能确定,

主要道路实现硬质化,并合理配套照明设施;次要道路及宅间路可采用砖石、沙石等乡土生态材料进行铺装;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村庄道路宜采用传统筑材料。

到年,全区规划布点村庄道路和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

开通镇村公交的乡镇比例达%以上。

(十一)提升筑风貌特色化水平。

引导促进农村民居筑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

充分体现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特征,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既有筑物出新。严格规划管理,

依法处置违法违章筑。对具有传统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宅,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

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和救灾救济工作,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十二)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引导制定农民群众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落实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公厕保洁队伍。立专项规章制度、固定管护队伍以及村民参与的监督制度,

做到运行有效、管护到位、群众满意,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确保环境整治有成效、不反弹。

四、提高村庄规划设水平

(一)优化完善村庄规划。结合城镇总体规划修编,适时优化调整镇村布局规划,综合考虑当地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乡村特色保护等因素,

合理确定劳作半径和集聚规模,

选择与生产相适应的居住方式,科学确定村庄布点和数量。根据实际需求充实完善村庄规划,统筹安排村庄各项设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等工作,强化对村庄环境整治的引导作用;

注重保护村庄地形地貌、传统肌理,营造优美环境和鲜明特色。

村庄规划报批前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依法批准的村庄规划要在村庄显著位置予以公布。

(二)推进康居乡村设。以“布局合理、道路通畅、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为目标,组织开展省级康居乡村设试点示范,

引导各地加快推进康居乡村设。在优先引导和鼓励有条件农民迁入城镇的同时,以改善农民最需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

有序推进康居乡村设。

(三)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采取自、联与统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稳妥引导农民向规划布点村庄有序集中。

以第一产业为主的村庄以低层独院式联排住宅为主,引导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村庄设多层公寓式住宅,限制设独立式住宅。新农房要结合地形地貌及道路走向等灵活布局。

加强农村集中居住点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新农房符合节能、节地、节材、节水、抗震等要求,切实提高农房筑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成立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住房和城乡设局,抽调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组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制定、目标任务分解、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等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镇(开发区)对本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将这项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结合实际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职责分工,落实政策措施,切实加大统筹推进力度。

(二)突出工作指导。

根据各地村庄基本条件,分区域、分类型指导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加强环境卫生治理,营造整洁、自然的村容村貌。

突出规划布点村庄的环境整治,靠近城镇的要按照城镇社区标准进行整治,具有自然和人文特色的要注重特色保护和培育,

经济条件较好的要加快配套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经济薄弱的要优先设和改善农民群众需求最迫切的道路、供水、排水、垃圾收运、河塘疏浚整治等基础设施。

加强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结合,整合资源,

集中力量,促进村庄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和措施的落实。

(三)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农村集体设用地政策,探索跨村组宅基地置换,

保障村庄规划设整治用地需求。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农村设和集体经济发展。

加快农村土地和农民住宅确权登记发证,探索立城乡统一的设用地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严格执行各项惠农政策。

加大对村庄环境整治和康居乡村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并按照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有效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类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对符合支持范围和条件的项目给予补助。通过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村集体经济收入、区镇财政补助等,

筹措河道管护、道路维护、污水处理、垃圾收运、绿化养护等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经费。鼓励社会力量以捐资捐的方式,支持村庄环境整治。

(四)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设管理服务机构设,提高指导服务能力。

组织开展基层干部村庄规划设和环境整治技术培训,

提高科学组织实施村庄规划设和环境整治的能力。选择不同类型村庄开展示范,

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环境条件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的有效途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庄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大力开展科技、规划、技术下乡,立科技、规划、设计单位“一对一”技术帮扶机制。

(五)深入宣传发动。广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宣传教育,

强化环境卫生意识,引导农民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大力宣传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维护和长效管理中来,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乡村环境整治措施篇

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层次众多、目标宽泛、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

也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面貌,

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年月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启动以来,无极县各乡镇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当做一项重要的“三农”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获得了人民群众广泛的认可。

年月此项活动正式更名为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随着活动的进一步推进,

各地区反馈出一些问题,如重整轻管,农村环境反弹现象严重,很多地区出现了“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究其原因,

主要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长效管护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并发挥相应的作用。本文就以无极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情况为蓝本,分析当前农村环境整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建立起“多元立体”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无极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进展情况

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无极县自年月启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以来,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强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绿化工作:目前,

全县个重点村已完成环村林带等村外绿化平方米、植树棵村内绿化平方米,栽植各种苗木株。道路硬化:截止目前,总投资万元、总长度公里的项硬化项目,已完成项,

里程米,

投资万;正在施工项,

里程米。“四清”工作:目前,全县已有各村建立了保洁队伍。其中,

个重点村共清运垃圾杂物,立方米,清残垣断壁和路障处。改厕工作:目前,

重点村已经改造连茅圈座、旱厕座。

与此同时,

无极县还着力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危房改造、农村能源清洁开发利用等工作。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无极县部分农村的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

农民生活方式得以转变、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柳见村被评为“年度石家庄市美丽乡村”荣誉称号;

西罗尚被评为“年度河北省美丽乡村”,马古庄、袁流村、南朱村被评为“年度石家庄市美丽乡村”等。

反馈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有的领导不重视、群众参与度不高

首先,

俗话讲“领导抓、抓领导”强调的是领导要起好带头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当前,仍有个别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整治问题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农村环境整治问题的严重性及治理工作的紧迫性。

其次,因为个别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造成了农村环境整治宣传力度不够,措施不力,

没能有效的发动群众,

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再有,农村面貌改造行动的主体是农民。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分散性强的特点仍十分明显。

所以怎样把农民发动起来、让农民参与进来,是搞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第一个难题。

.整治与管护资金相对缺乏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的有效整治、村庄的绿化美化,

还是环境的长效管理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市县财力拨付有限,

以及镇村两级财力不足,致使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缓慢。

.工作进展不平衡,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各村的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基础不同、整治力度不一,

导致各地区工作进展的不平衡。从总体看,县重点村及位于公路沿线的村好于非重点村及较为偏僻的村,经济基础条件好的村好于经济薄弱村,村级领导班子强的村好于领导班子涣散的村。

此外,

部分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成后,出现无人管理等问题。

如,

有些村子卫生管护、绿化管护、污水处理等管护问题和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不能满足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对农村环境整治“多元立体”长效管护机制的构建与思考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强化领导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有助于全方位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对农村环境整治可以起到组织保障作用。建议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前提下,

各地区还可以实施驻村帮扶。从上级市、县选派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进驻到各村开展帮扶工作。这样既可以了解村情民意,也能够同村两委先行编制规划,

推进项目建设。

.建立健全资金的多元投入机制

农村环境整治的核心问题始终在资金的筹集上,

建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农民自筹、社会赞助等”多渠道投入机制。

一是建立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

各级财政应本着支持“三农”的理念,增加对农村环境整治的投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无形巨手”作用,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

三是探索建立村民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农村环境整治应正确处理农民自力更生与政府政策扶持的关系,健全农民自助筹资酬劳的机制和办法,把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和农民自主投入紧密结合起来,

用足“一事一议”筹资酬劳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优势互补、有机结合的良性互动。四是多渠道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各乡镇要做好这方面工作,

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慈善资金,动员企业捐资捐助,为农村环境整治出力。

.建立健全农民主体机制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群众,只有群众的真正参与,

农村环境整治的效果才能得以巩固。如在管理模式上,可以尝试创建村民自助的管理模式。像“四清”问题就可以划分出独立的卫生区域,

分户管理、独立负责、张榜公开、惩差奖优,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此外,发挥农民主体性还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可以从建立宣传发动机制入手,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

营造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建立健全各部门协作共管机制

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加强指导、督促、检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整治长效管护的总体要求和职责分工,狠抓措施到位和工作落实,形成合力,整体推动。

.建立健全督导检查机制

制定督导检查方式、落实考核办法。对于督导检查的方式可采取日常督导和集中督导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加强对落实规划、发动群众、资金筹措等各环节的督导检查,及时研究解决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奖惩机制

乡村环境整治措施篇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迎省运城乡环境整治暨文明建设工作会,春节的脚步渐渐临近的时候。会议的主题是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投入到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行动中来,

改善乡村环境、营造文明乡村,以良好的乡村形象和精神风貌迎接省运会的召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

(一)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建设是人民的需要。

对政府来说。这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当前,随着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市长信箱中,

有相当部分的群众意见建议是关于乡村环境和社会文明的内容。群众的呼声就是工作的指针,

必需把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把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全力以赴抓紧、抓好、抓落实,努力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

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发展带来的实惠,让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二)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建设是发展的需要。一个乡村凝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一个地方的环境越美,

文明水平越高,形象越好,就越能集聚人气,吸引财气,

提升商气,就越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发达地区之所以发展得快,

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用良好的城乡环境,吸引大批高科技、大项目落户,

这就是乡村形象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可以说,

抓城乡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对外开放,就是抓招商引资。

当前,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爬坡上坎、蓄势突破”关键时期,缺乏资源和外力拉动因素不明显的形势下,

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项目为总抓手,夯基础、兴产业,加速发展;

另一方面,就是要把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

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好、抓落实,不时完善乡村功能、提升乡村档次,以良好的乡村环境和人文环境吸引投资、留住人才,

从而推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三)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建设是办好省运会的需要。四年前。

取得了省运会的举办权,这既是市的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省运会举办期间,

将有个市州的多名运动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以及四面八方的各界朋友汇集自贡,全省的目光将聚焦盐都,环境面貌、精神状态、服务水平将接受一次集中检阅。

举办省运会的初衷,不只是要向全省人民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体育盛会,更是要通过省运会这个平台,进一步提振信心、凝聚合力、加快发展。如果没有好的乡村环境、没有好的人文环境,

就谈不上胜利举办省运会,花了钱,

事没办好,不只影响我市的对外形象,影响自贡目前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而且群众的荣誉感、自信心也会受到极大的挫伤,

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也会大大降低。

因此,必需把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检验工程,

争分夺秒地抓紧、抓好、抓落实,让省运会因自贡而精彩、让自贡因省运会而自豪。

(四)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我省加快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安排安排,

充分体现了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去年月日,奇葆书记在市调研期间,专门视察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并就健全治理长效机制、突出整治重点、强化社会动员等方面,

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不只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一项政治任务,更是自贡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

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再次做专项部署,今天。

就是要向全市上下传送一个强烈的信号,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上,

不是刮一阵风,不是搞突击,

而是要按照人民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办好省运会的需要以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锲而不舍的抓紧抓好抓落实,

不时提高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时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明确目标。

全民动员、全民参与,

开展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承办省运会为契机。

共建环境、共创文明,努力实现城乡环境大改善、社会文明大进步、对外形象大提升,凝心聚力,

加快发展。

(一)做好四篇文章。

抓住重点环节,要严格依照全年城乡建设工作计划和开展城镇风貌塑造、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要求。

解决难点问题,大力度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努力实现“半年大变样、一年上台阶”目标。

提升乡村功能。

要坚持把推进乡村建设与提升乡村功能有机统一起来,一是做好基础文章。全力推进恐大路、东环线等道路建设,加快构建“一环三横五纵”大城市骨干路网;加快水、电、气、排污、通讯等网络改造建设,

完善车辆停放、人行通道等交通设施和垃圾收集、清运等环卫设施,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凡是列入计划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要严格规划和质量管理,

按进度推进、按标准施工,确保建成一个项目,完善一项功能,形成一处亮点。

优化环境秩序。

要坚持从城区到乡村、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地面到空间,二是做好治理文章。对城乡环境进行全方位治理,

特别要重视城乡结合部这个环境管理的单薄环节和乡村出入通道这个涉及乡村“脸面”特殊地带,

对影响城乡环境的问题,不论困难大小,

都要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见效一处,切实把影响环境的难点、焦点问题解决掉。要做好乡村秩序整治工作,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违章建设等突出问题,

要坚决进行整治,抓住反面典型,严管重罚,

以儆效尤。

塑造乡村风貌。要高标准做好重要节点、重要地段、重点区域的乡村设计,三是做好品质文章。启动釜溪河水系和插旗山等山体景观打造,

规划建设龙湖、汇东、南湖等城市公园。要高标准做好乡村绿化建设,实施恐大路、迎宾大道、线等出入城通道的景观绿化,建设一批城乡社区绿化健身小广场,

通过拆地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使自贡的山更秀、景更美。要高标准做好乡村亮化工作,结合第届国际恐龙灯会的举办,

做好彩灯景观、建筑灯光、干道路灯等建设工作,大力提高亮化水平,充分展现“南国灯城”风采。

强化长效机制。三分建设,

四要做好管理文章。七分管理”抓好乡村管理的关键是要建立长效机制,

过去我乡村管理方面制定了很多措施,提出了很多要求,

但最根本还是要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各个环节不只有具体的人去管,

而且知道怎么去管。因此,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

统筹发挥好城管、工商、公安、建设、房管、环保、卫生、林业、水务等部门,以及街道、乡镇、社区、村组等基层组织的作用,真正做到工作职责落下去、工作人员沉下去,确保每一块区域、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具体负责,并做到张榜公示、落实到位。

另一方面,

要通过各种规范的制定,让管理人员知道怎么去管。各区县、各职能部门不能闭门造车,

要在实地巡查的基础上,分区域、分环节研究制定科学、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管理规范。

(二)加强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一是提高市民文明水平。市民的文明水平决定着城市的精神气度和风貌。要切实把举办省运会作为一次难得的市民素质教育机遇。

采取立体化、多方位的综合培育措施,努力提升市民的文明水平。要广泛开展市民“文明行为”规范教育,

坚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引导市民遵守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比方:不随地吐痰、不乱倒乱扔、不乱贴乱画、不乱摆乱设、不争吵斗殴、不毁坏树木、不违反交通规则、不损坏公物等等。

要弘扬先进文化,

让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感召人、启发人、引导人,让广大市民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做一个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奉献家乡的人。

扎实做好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突出主题,二是提高行业文明水平。

要坚持突出主题、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就是要在当好东道主,办好省运会”这个总前提下,始终围绕“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这一主题,通过建制度、抓规范、严管理、强素质,擦亮服务“窗口”塑造“文明开放,

诚信守业”形象。突出重点,

就是要以与群众关系密切的住宿餐饮、公交出租、景区景点、购物娱乐、交通管理、行政执法等窗口行业为重点,围绕管理服务好、行业风气好的创建目标,

引导各行各业科学管理,合法经营,不时完善窗口行业功能,

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办事公道、老实守信的职业道德风尚。

突出特色,就是要结合行业特点,创建各自的品牌。

比方:公交系统要大力推行公交文明线路,真正做到车行一线、文明一片”成为自贡的流动文明窗口”餐饮行业要以特色菜品、优质服务打响“盐帮菜”品牌,

让各方宾朋真正体会到吃在味在自贡”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是提高地方文明水平。要深入开展平安自贡创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重点领域的平安治理,

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平安感。要深入开展和谐自贡创立,

扎实开展干部“六下访”活动,疏通诉求渠道,妥善化解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要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大力弘扬邻里和睦、友善互助、尊老爱幼等优良激进和先进的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夯实地方文明建设的基础,

引领社会风尚。要深入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各级干部要带头学习,

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活动,形成充溢活力、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全力塑造文明礼仪之都的良好形象。

(三)突出宣传塑造。

从某种水平上说,

乡村形象是乡村环境面貌和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

乡村形象是乡村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一种整体感觉。强化和提升这种感觉,

既需要通过不时地改善环境和提高文明水平来实实在地支撑,

又需要坚持不懈地强化宣传塑造。

进一步强化全市上下“人人当好东道主,一是着力加强全民行动的宣传塑造。要通过对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系统、广大市民积极投身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行动的宣传塑造。处处展现新盐都”主人翁意识,让全省人民感受到盐都人民参与、支持和奉献省运会的浓厚氛围,

以及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与合力,从而不时增强盐都市民的对外亲和力、感染力。

充分展示自贡优美、整洁、有序的乡村形象,二是着力加强特色亮点的宣传塑造。

要通过对乡村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工作效果、特色亮点的宣传塑造。展示自贡人民容纳大气、热情友善、老实守信的东道主”形象,让外地游客、外来投资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贡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

享有千年盐都、南国灯城、恐龙之乡的美誉,三是着力加强乡村文化的宣传塑造。

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都是响当当的乡村品牌,要通过对这些乡村品牌的宣传塑造,

充分展示我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高我市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通过大力度的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总之。把一个城乡环境更加优美、经济社会更加繁荣、群众生活更加富足的新盐都呈现在全省人民面前,以全新的乡村形象迎接省运会的召开。

三、严格要求、狠抓落实

最终见到效果,

环境治理和文明建设能不能顺利推进。关键在干部,

核心在落实。

(一)责任落实要到位

纳入城管、建设、环保、卫生、交通、工商等部门的履职内容,要切实把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职责。纳入各社区、村组、学校、企业的日常工作,将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

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身先士卒,

主要领导必需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全力以赴具体抓,其他领导要积极主动配合抓,

真正形成事事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具体负责的良好局面。这里,着重强调三个责任:

制定好本部门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

市级相关单位的责任:市级单位在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工作中起着牵头抓总、指挥协调和督促检查作用。

市级各责任部门要认真依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限、定措施、定责任,确保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地推进。特别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建设、城管等一线部门要坚决从最薄弱的地方入手,

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发明性的抓好重点区域、关键节点的环境整治工作,切实落实环境保洁、市政维护、绿化养护等工作,

组织建设好环卫设施、市政设施和绿化设施,并在必要时对重大问题和重要区域组织联合整治。此外,水、电、气、通讯、消防等单位要全力配合、服从大局。

逐项对照,区县的责任:各区县和高新区管委会是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围绕工作方案所确定的目标任务。精心组织,

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责任就是做好具体工作,

基层组织的责任:社区居委会和村民委员会是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积极动员城乡居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

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二)宣传发动要到位

必需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开展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发动群众是关键。

宣传、新闻部门要突出教育引导、鼓励发动和氛围营造,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既要教育干部,

也要教育群众,既要总结推广先进典型,

又要敢于揭短亮丑,

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损害城乡环境的反面典型进行亮相曝光,

形成政府推动、群众主动、舆论鼓动的工作局面。

(三)保证措施要到位

资金保证要到位。各级财政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一方面。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

完善乡村建设配套费、清扫保洁垃圾清运费等征收机制,加大对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的投入;要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投资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多渠道投入,弥补财政资金的缺乏。

另一方面,人员保证要到位。要坚持专兼结合、干群结合,着力打造一支有技术、有水平的建设队伍,

打造一支懂管理、会管理的管理队伍,打造一支积极性高、责任心强的维护队伍,动员组织一支覆盖面广、甘于奉献的群众大军,为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