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3篇)

?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篇),

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历史街区保护、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北京都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也越加明显。

在传统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倡导者过分强调经济的效益而忽视了文化对于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历史街区多样性的破坏。

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系运用到城市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

有助于从社会文化的多重角度对历史街区进行分析,

为其可持续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关概念界定

.历史街区概念界定

年的国际雅典会议首次提出了“历史街区”的概念,此后对于历史街区的研究也开始不断增多,但历史街区的概念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历史地段是“历史的、传统的建筑群地区”。

历史街区则可以理解为包括街道围合而成的片区以及街道本身在内的区域。历史街区比历史地段具有更大的范围,它不仅包括具有历史价值、历史风貌的建筑,同时也包括生活在历史建筑群周边的人以及周边环境,是充满活力的、有生机的,

而不是裸的古建筑体的组合。

.文化生态学概念界定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环境及人工环境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

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这种观点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文化生态学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中的各类因素交互作用来研究人类及其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变异的。与运用自然生态学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一样,

把文化生态学运用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相关理论现状

.国外相关理论现状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最初从对历史纪念物和文物建筑的保护开始,后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人们对于历史遗产范围的认识逐渐增大。有关历史街区保护方面的主要理论发展历程如下表:

表-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方面主要理论发展历程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国内相关理论现状

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发展相比国外较晚。

世纪年代北京大学成立了考古学研究所,这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开端和雏形,随后国内众多学者开始对有关文物保护的工作进行研究。

表-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方面主要理论发展历程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总体来讲,

我国对于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以及有关方面的立法也逐渐完善,

国内学者对于文物保护的认识在逐渐改变和积极化。

文化生态学理论现状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利安于年首次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世纪年代末,

出现了许多有关文化生态研究的著作,其中最著名是年。贝内特的《北方平原居民》。年代,哈里斯提出了“文化唯物论”,

有利地深化并拓展了文化生态学的研究。

世纪年代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和文化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同时,

将文化生态学的领域扩大到全球多个学科。此时,

文化生态学已经基本成熟,众多学者也开始应用文化生态学来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

文化生态学要素引入历史街区保护

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应该重点从文化的角度入手,

只有了解历史街区所处地段的文化底蕴,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本文将从文化生态学的主要观点来进行历史街区保护方面的讨论和剖析。

.整体性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讲,

历史街区是一个能够实现各种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的整体。对历史街区的整体性保护可以从以下主要方面进行:

()以小范围更新带动整体有机更新。

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内部总是存在小范围的更新。城市的更新过程是依托于城市内部小范围更新的。

比如北京市什刹海历史街区内的建筑单体更新不是同事进行的,而是分时段的进行,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整个街区的更新。

()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进行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要抓住文化的主线,发展历史街区的文化产业,实现以文化带动经济的作用。

比如,

北京市前门历史街区,

虽然以传统商业街的发展为主,

但是同时也注意保留传统手工业。

.多样性

历史文化街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复杂的文化系统。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的多样性是保持文化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条件。保护历史街区文化多样性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文化本身多样性的保护。

历史街区的文化都是经过长年累积下来的,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底蕴。

它既包括由建筑、街巷、空间格局等构成的物质文化,又包括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构成的非物质文化。如北京南锣鼓巷“鱼骨状”的街巷空间格局。

()文化生态环境多样性的保护。

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和生态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文化对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环境又是文化表达的物质载体。

维护历史街区文化的多样性,就必须对文化、环境两者都保持足够的重视。

.动态性

与文物建筑的静态保护不同,历史街区的保护过程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动态过程。正如自然生态系统所体现的动态平衡一样,

文化生态系统其实也是一个各种文化元素在不同时期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体。而历史文化街区这种文化上的平衡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相互转换。文化有时也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而发生着变化,因为人本身也是文化载体的一部分。

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居民,就像我们今天说老北京人,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元素的表达。

结语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传统的保护与复兴方式,

大多以经济为中心,造成了传统历史街区多样性的破坏,对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和提升也极为不利。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中引入文化生态学的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相比传统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文化生态学理念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则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行为取向。

因此,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进行历史街区保护的研究可以从根源上改善现有保护更新工作的弊病,为今后旧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胡晓玲。

以文化的视野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城市发展研究,():-。

阮仪三,王景慧,

王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张洪波。文化生态学理论及其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现代城市研究,():。

关键词:环境税;

双重红利;效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一、引言

如何有效地解决资源耗竭与环境恶化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环境保护税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手段,学术理论界与政策制定者层面对该问题已达成广泛的一致认识。

但是,针对于环境保护税的宏观经济影响的认识,理论界学者们的分歧很大,

争论的理论焦点就是环境保护税“双重红利”假说。

“双重红利”(),也称为“双赢效应”:通过征收环境保护税,一方面加强了污染治理,提高了环境质量;

另一方面,由于征税所带来的净经济效益,导致了更多的个人财富、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就业的增长等,即实现了所谓的“绿色红利”与“蓝色红利”。

“双重红利”思想最早由()提出来的。()在论述碳税改革时第一次正式定义了“双重红利”的概念,认为环境保护税可以为政府实现其双重目标,一则改善环境质量,就为环境目标;

二是减少超额税负的扭曲性,此为非环境目标。

()认为征收环境保护税,除了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绿色红利”目标之外,环境保护税所增加的税收收入还可减少已存在的其他税收扭曲,将弱化税制对于劳动与资本的负效应,

并促进税制效率的提高和就业的增加。

和()实证了“双重红利”效应的存在。但是,

随着对环境保护税“双重红利”研究的日益深入,不少学者开始对这一理论假说提出质疑,

例如。。等()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证明了西班牙环境保护税“双重红利”的不存在性。

对于“双重红利”到底是否存在的命题一直都没有定论,

许多学者就综合研究“双重红利”的存在条件,对“双重红利”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等()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保护税“双重红利”的存在性,和()在叠代模型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环境保护税“双重红利”实现的条件。这些影响“双重红利”存在的因素,

主要包括经济模型以及假设条件、环境保护税的返还机制、环境保护税改革涉及的具体税种、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竞争性、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生产要素的价格弹性、非自愿性失业、价格与工资的刚性等。国内的许多学者也研究验证“双重红利”假说在我国的存在性。李洪心和付伯颖()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税制改革的影响,

论证了环境保护税的“双重红利”效应假说的可行性。司言武()构建了一个加入了污染品消费和环境质量的家庭效用函数,运用最优税收理论分析环境保护税的效应,

证明了环境保护税“双重红利”假说不成立。

如今环境保护税之所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特别重视,要归功于近年来理论界对其“双重红利”效应假说的争论与研究。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肯定了“绿色红利”的存在性,同时,对于环境保护税的设计和实施、改革与完善税收制度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评价“双重红利”效应假说至关重要。正如等()认为:环境保护税制改革是否会存在“双重红利”效应,它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却是一个实证问题。从理论模型方面,可能永远也得不到关于“双重红利”假说以及环境保护税改革研究的完美诠释,

而是需要立足于各国具体实践,运用相关现实经济数据进行跨国的实证研究。由于各国税制等国情不同,环境税的效应还有待于实践检验。我国“十二五”期间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借鉴国外的环境保护税改革政策,运用对我国经济的实证分析的相关结论,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税政策的科学决策。

本文通过对环境保护税的“双重福利”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从经验上验证“双重红利”假说成立与否,以期为我国引入环境税制提供借鉴。

二、我国双重红利效应的实证检验

目前中国还没征收独立的环境保护税,只有一些具有环境保护功能的相关税收政策措施零散于各个税种中。

在目前我国的税收体系中,一般而言,只有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车辆购置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被认为是与环境相关的税种,但这些税种设计初衷大都并非是为了环境保护。

所以,我国的税制体系中还未有一个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种,并且相关税收政策制定时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较为淡薄。当前我国已处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

研究环境保护税的作用机制,对于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根据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并保证数据分析具有统一性,本文将选取我国分税制改革后-年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其中,

环境保护税是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关的各种税收总和,

即消费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和车辆购置税的加总;工业废水污染强度代表工业污染强度,工业废水污染强度是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工业增加值之比,工业废水排放量是指经过企业厂区所有排放口排到企业外部的工业废水量。

其中:为我国的相关环境保护税的税收总额;即国内生产总值,考察环境保护税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工业污染强度,考察环境保护税的环境保护效应;

是失业率,

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考察环境保护税的就业效应。数据来自于—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税务年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第一个主要的角度,

主要从经济出发,

更多反映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兴趣,叫作“可持续发展研究”。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它要求在考虑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力求实现一种比较协调、均衡、有连续性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和认识,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两个世纪以前写下的《人口原理》,

简单说,作者的预测是,如果听其自然,

人口增长会呈现几何图式(、、、……),而人类所需的食物的增长最多是算术方式(、、、……),最后的结局当然十分悲惨。

到本世纪至年代,欧美一些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研究人类的生产活动、科学技术改进和资源消费方式之短期和长期的不同后果,其中最有名的是年代末提出的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罗马俱乐部报告》,这份报告及其他类似的文章、专著的一个共识是:如果人类继续现有的科技开发方式、人口增长速度和资源消耗结构不变,

那么,

地球的生态环境将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有可能耗尽,

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也将最终发生非常突然、无法控制的崩溃。年代,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出版的名著《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观首次做了系统阐述,它分析了经济发展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如土地沙化、资源耗竭、石油短缺、食品不足等,具体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开发再生资源等途径。最近二十多年,

可持续发展研究也逐渐从学术界的议论变成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和一些国家政府的议事日程。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首次召开了《人类与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并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吁;年联合国再次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最后通过的《环境与发展宣言》(又称《里约宣言》),

丰富多彩的世界作文正式确立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最近,在年年末,

为了使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聚集在日本京都,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又名“防止变暖京都会议”),并最后通过了《京都协议书》,

达成了各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尺度。[注]在这里,归根到底,

“发展”是核心的概念,“非持续性”是它的旧有特点,而“可持续”乃一新的属性。从国际政治视角分析,

这种发展观使国际关系具有了一种动态的面目,

一种在外延上、规模上不断扩大的形态,但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在这种过程里各种行为体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和发生作用,

为什么会有这样而不是那样的行为。因此,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是国际政治学观察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

但它还没有解决国际政治学家们关心的问题。

第二个重要的角度,是由所谓“古典的国际政治分析”确定的,它的通用说法是“生态环境问题引出的安全考虑”。

在传统国际政治学家关心的这一领域,

主要的研究兴趣在于地理及范围更大的环境要素对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国家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上面,这些研究兴趣不象“可持续发展观”那样只是最近几十年才明确形成的概念,甚至不是随着民族国家的生成一道出现的东西,而是从很久远的从前便具有的思想线索。对于很多国际政治学家来讲,

要透彻了解国际政治事务,必须参考“一系列环境要素,

不论它们是否属于人类的范畴,

也不管它们有形还是无形”。[注]因此,

亚历士多德就曾经讨论过海洋和气候对民族特征和人的才智的影响,

到了近代西欧更出现了让·博丁和孟德斯鸠等人的“地理决定论”,世纪后期至世纪前期欧美国家出现了以麦金德、马汉、斯皮克曼、拉采尔、豪斯浩佛等人为重要代表的不同地理政治学派,鲸的自述作文到了二战以后、尤其是-年代以来,

人口及资源、技术要素等全球性课题的显现,促使越来越多的国际政治学家去分析人口、资源、地理、气候及广义的生态环境对国家实力、战争冲突、国家间关系、相互依赖程度、一体化过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强化等“高级政治”的影响。这中间又分许多学派、分支,

有各种方法、工具和解释,比如,有的侧重纯粹自然条件(气候、地理、自然资源等)的国际后果,

有的注意所谓人造问题及环境(污染、人口、城市化、过度工业开发等)的世界性含义;有人看重国家间博奕等“战略性分析”,有学者纯粹关心(国际背景下)个人与自然的联系;

有“地缘政治学派”,也有生态学意义上的“人-境关系学派”;等等。

与前面提到过的经济学家的视角不同,国际政治学的“经典关注”不在于“发展问题”,

而在于“生存”或“权力”等概念(这里面又略有区分:传统现实主义比较强调“权力”,新现实主义更重视“生存”)。总之,国际政治学家们为人们开辟的完全是另一幅国际社会景观,

一幅长久以来便存在的人类以群体方式竞争斗争、“优胜劣汰”的政治画面。

还有一个大的角度,也是由国际关系理论家们推导出来的,由于没有定论,这里姑且称之为“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

它与前两个角度都有一些关系,但同时存在着重要的区别。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相似之处在于,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也极其重视国际关系中由于生态问题的严峻化所带来的相互依存过程及其深远后果,不同的地方是,

后者比前者更加看重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如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运动、动物保护机构以及跨国公司等集团力量)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不论消极或积极的作用),对国家扮演的传统角色则有所批评、有所否定;

而且,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不只同意“发展”的经济学观念,更强调国际社会的“进步”、“演化”和“质变”等术语包含的可能性及意义。与传统国际政治学家的“国家生态安全”考虑相比,

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更多地把关注焦点放在“族际安全”、“人类安全”、“物种安全”甚至“地球安全”等层面,这种安全范畴当然远远超出了狭隘的军事安全或政治安全或国家安全的范围;

不过,与国际政治学思想传统一致而有别于经济学思路的一点是,

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依然保持了对“安全”问题本身的执着思索。在这一相对较新的角度上,人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多半与旧的国际关系分析单元和分析途径(如国家能力、政府治理、现象、国内国外的严格区分、政治经济的泾渭分明等)的失效和困境有关,或者与新的世界政治分析单元和途径(如世界多元主义群体的崛起、各种国际的出现和活跃、“政治”与“权力”等概念的重新界定、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的新形态等)的受重视联系在一块。

在欧美国际政治学界,前面那种观点多被纳入“传统现实主义”或者“权力政治学派”的范畴内,

后面这种观点则基本上属于“全球主义”或者“新理想主义”等学派见解的名下。对于后面这些学派见解的倡导者,

生态危机与其说是是一种自然现象,

不如讲是一种人为结果,是人类以国家形式和传统国际政治结构管理和开发地球环境的不当所致,

所以,解决或缓和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是改进原有的政治结构和思维方式,逐渐把立足点从“国家”放到“国际社会”,

建立与旧时代有别的全球主义世界政治文明(包括开发资源方式、生活消费方式、群际交往方式、学习及适应方式等等)。

[注]与传统现实主义不大一样,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建立在一种进化论哲学基础之上,它把人类社会的成长,看成一个由单一性和冲突性朝整体性和协作性过渡、由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无政府世界状态朝更有向心力的国际社会乃至全球一体化转变的长期历史过程。

显然,

角度的各异常能够使人得到重要的启发。避免独断性和简单化,

是国际问题研究者应有的分析尺度。在简单的介绍之后,下面,

我们就“生态环境政治与国际关系”这一主题,分别从国家的角度和国际共同体的不同角度,进一步探讨国家安全与面临的威胁、全球政治的观念及分析视角等问题。

上篇、生态环境政治——国家的视角

“生态环境”属于合成概念,它既可区分开来讨论(英文分别是“”和“”)[注],

也可作为一个术语使用()。鉴于本文主要聚焦于国际关系所受到的影响和冲击,从方便计,我们主要使用后一个概念。就是说,

这里讲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条件、矿物资源、大气和地表等自然环境,以及人类力量对它造成改变以后形成的次生环境(如工业、农业、建筑、交通、通讯等工程造成的人为环境),总之,

指以地理条件为基础、人类周围的物理世界。

大体上,我们可以依国际政治学的分析途径,

从国家的利害关系出发,将它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分为地理政治关注、生态威胁关注和国家关注。

。地理政治关注

地理政治关注以纯粹的自然环境为分析前提。

如前所述,它已存在了很长时期,

甚至发展出了一门学科——地理政治学(也经常被称为“政治地理学”),这种关注在今天仍然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注]

地理政治分析的本质,在于揭示国家的政治权力和利益得失与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等外部天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象法国当代著名国际政治理论家雷蒙德·阿隆指出的,

它“把外交-战略关系与对资源作出的地理-经济分析以及由于生活方式和环境(定居、游牧、农业和航行)而引起的对外态度的解释,从地理角度加以系统化”。[注]英国当代政治地理学家杰弗里·帕克指出,地理政治学是“关于国家的地理空间现象的研究,旨在探寻对国家实力之地理基础的认识。

对国家行为的观察检验是以领土、区位、资源、人口分布、经济活动及政治结构这样一些特征为背景的。各个国家被当作世界政治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是地理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地理政治学具有整体性,其目标是把形形的现象综合起来,总体地加以表述和解释。”[注]总之,

它是一门以地理分析为基础、专门研究国际政治力量与地球自然性质之内在联系的学问;这门学问把领土国家视为国际政治力量的主要单元(非主要单元有诸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各种超国家集团等等),

而气候、植被、土壤、位置、矿物资源、海拔高度、陆块分布等因素则构成“地球自然性质”的内涵。地理政治理论提供了观察国际问题的重要视角。它相信,国家的权力和利益,牢固地根植于地球的天然物性之中;

假使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象玻璃球一样光滑,

对权力的地理研究就失去了意义。现代国家的力量恰恰来源于其安身立命的领土,

国土是国家实力的必要条件。国家领土系指隶属于国家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

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没有领土的,虽然必要的领土可以很小。

一个流浪的部落或种族,尽管可能有一个政府,或在其他方面是有组织的,但在没有定居自己的领土以前,

它不会被国际社会认定为一个国家。

正由于地表及相关因素在不同国家的差异,使地球成为人类上演一出出历史剧的舞台。

地理政治研究的实质在于把人及人的关系放到地球的环境中去看待。

纯粹地理分析的对象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地理学者们对特定的地理现象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它们多半属于认识深浅的不同;地理政治观点则必须随着人类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并且随着不同的学者对这种变化之性质的解释的不同而表现出理论的差异。

比如,飞机的出现以及人类对外层空间的不断开发,

给地理政治学增加了一个全新的方面。正象“海权论”的创始人马汉和“陆权论”的奠基者麦金德教授分析技术在便利海洋和陆地交通上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各自的地理政治理论一样,本世纪前半叶西方一些地理政治学家通过对飞行器技术改善造成的后果(如机动性的大大增加,地形障碍重要性的下降,前方后方观念区别的模糊,

等等)的考察,创立了崭新的“空权论”。与此同时,

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地理政治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确定或校准国家当局的对外政策、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政策;在这种场合,“地理政治”被用于指称处在世界体系中的各国筹划国家安全政策时的某种地理基准。

在决策者和决策智囊层那里,专门的地理政治区域并不是由恒定不变的地形所规定的地理区域,

而是一方面由自然地理所决定、另一方面由实力中心的动态转移所决定的战略区域。就是说,争夺权力的斗争本身会把一些地区提到显著地位,

把另一些地区暂时降到被人遗忘的地位,以致被审视的那些特殊区域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地理政治分析与纯粹的地理分析不同,其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它所研究的是动的而非静的形势。

政治世界中条件的改变,会改变某一时期给某些特殊因素所赋予的重要性、因而影响到最终的结局。技术条件的变化也会使形势改变,特别是在行使武力方面,

因为交通速度和工业技术的进步,必然会使一定国家的实力地位发生变化。地理因素不会改变,

但它们对外交政策的意义却会改变。

总之,地理政治观的根本,

在于教会各国如何根据既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自己在获得权力与和平的国际斗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一百多年以前,

现代地理政治学说的主要奠基者之一、英国牛津大学地理教授麦金德曾经提醒人们:“政治的进程是驱动和导航两种力量的产物。这种驱动的动力源于过去,它植根于一个民族的特质和传统的历史之中。而今天则是通过经济的欲求和地理的机遇来引导政治的动向。政治家与外交家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是否认识到了这些不可抗拒的力量。

”[注]在人类即将迈进世纪的当口,这种地理政治观仍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生态威胁关注

与地理政治的关注不同,

国际政治学家对所谓“生态威胁”的关注,

只是近四分之一世纪的事情,但后者所获重视程度相对前者而言有明显上升趋势。从罗马俱乐部在年代末、年代初发表著名的《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两份报告之后,

尤其在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以后,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始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

这方面的具体研究涉及许多“技术性”领域,主要是科学进步、技术改进和经济高速增长所造成的一系列始料不及的负面后果,如人口大量增长、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的各种废物对大自然的污染,

交通拥挤、食物短缺、药品短缺和资源匮乏,森林过度砍伐、河流改道、饮用水源被污染及大片区域沙漠化,油轮泄漏、电子噪音、化学废物和核威胁的迅速扩散,地球自然物种(植物、动物和其它生物等)的急剧减少和人造“怪物”(城市和工业排放的“三废”造成的“畸形儿”,

某些可怕的、类似“克隆人”的试管产品的出现等)的增加,

气候变暖、各种人为的灾害越来越频繁;简言之,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调,地球生态开始以各种灾害的形式惩罚“人的罪孽”。新的形势,迫使国际政治学家从生态危机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和权力斗争,而国际政治理论对于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所谓“传统关注”,

建立在这样一个信念之上:国家()是世界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国际关系是政治活动的一个领域;国际政治学者探讨的中心内容,

应当是在国际无政府的政治体系下、处于相互竞争的各国如何争取各自权力与利益的问题,是对国家之间冲突与合作的分析及说明。从这个立场看,生态威胁的出现,

给国际政治分析家提出了许多有重大压力、但并不陌生的研究课题。

这里面有两类课题:

一类课题是,生态问题以何种方式作用到国际权力结构的分配,又如何影响联盟与对抗的新组合模式?

在这方面,

所谓“南北关系”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典型的事例之一,是有关气候改变原因的争论。

基本上,有倾向于北方国家(发达国家)和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两种基本意见。

[注]前者认为,

气候的人为改变主要来自于落后、愚昧地区民众对森林的乱砍乱伐和对植被的各种破坏(包括不恰当的农业耕种方式、食物摄取方式、燃料原料结构等等),

所谓“沙漠化过程”完全是某些发展中国家错误的发展政策所致。后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发达国家的大众消费结构(大量使用家用电器、大量弃置城市垃圾等等)、工业高能耗结构和对发展中地区的不计后果的掠夺性开发(如石油的大量开采和其它矿物燃料的过量汲取),才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他们以城市化和汽车工业造成的严重生态污染为例,

强调工业发达地区各国要对当前生态失衡负主要责任。依照前一种意见,

某些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速度,已经超出了国际社会的道德容忍度,是完全不负责任的、不顾他人的方式;“不仅对自己的子孙后代缺少责任意识,而且对国际共同体缺少责任意识”。

因此,必须采取各种形态——不论是外界鼓励采用合理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或者是提供各种技术、资金等环保援助,

或者是使用强制的、国际法的和国际干涉的方式——制止发展中地区的这一势头;对于这种论点的人来讲,

所谓“可持续发展”,首要的目标是针对“野蛮的、不能持续的发展”,即制止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开发方式。他们批评说,有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以破坏环境为要挟,

强迫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种援助。这一派意见体现在国际政治观念中就是,要加强现有的国际制度和国际法的实施力度,加强国际干涉及其哲学基础的研究,加强对不合理开发方式的监督和控制。

相反的意见批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指责是一种虚伪且傲慢的态度,认为发达国家目前实际消耗着地球每日消费的绝大部分燃料、原料,却拒绝让后发展地区的人有享受(或有可能享受)同样的消费模式及舒适生活机会;真正的不道德是“了解事情的利害关系,

在自己不肯做出任何让步的同时却让别人做出牺牲”。批评者质疑,这能否算作公正、平等,能否称作道义的选择?在他们看来,

假如发达国家真的愿意与发展国家一道解决生态危机,

首先必须从自身着手,

比如增加对不发展地区的援助、放弃掠夺性贸易、减少过于奢侈的消费、改造旧的生活观念等等。

对于世界共同体而言,

这一过程的含义在于改造既有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放弃西方旧式的支配性模式,建立机会更加均等、权利更加平等、规则更加公正的国际民主机制(国际政治格局)。

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