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服务管理范文

基层卫生服务管理篇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各个环节,

医院感染管理也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强的涉及多学科的组织管理科学,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就更为重要。

通过对我院及周边地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调查了解发现他们确实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特别是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只有加强这项工作的管理,

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现状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制度不健全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院内感染制度不健全,无专人管理,

未能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人力物力配置也未能满足卫生服务站的需求,同时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给社区带不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这也是社区管理人员对这项工作不重视的主要原因。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滥用抗生素、医疗废物分类不清、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不合理现象

滥用抗生素产生细菌耐药性,给病人带来经济损失和痛苦。医疗废物未能按规范严格进行分类,

存在侥幸心理。

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回收不合理等。

.缺乏必要的监测管理工作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往往不做必要的监测,对消毒灭菌效果无从得知。

监测工作是控制院内感染最重要一部分。合理必要的监测工作是阻断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不到位

社区的人员往往很少参加院组织的相关知识的培训,以至于相关法律、技术操作法规知道不多,工作中未能严格执行规程标准,

特别是手卫生不规范,

存在交叉感染的安全隐患。

如何改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

.各级领导要加以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做好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监测工作,医疗废物处理及一次性用品的管理工作要落实到每位职工,

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工作,切实提高院内感染的控制水平。

.做好必要的环境学监测及生物学监测工作,医务人员手、物表、空气细菌的培养监测工作是控制院内感染最直接的措施,各种工作监测到位是切断院内感染的主要手段。

.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的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工作,

医院专人负责院感工作人员对社区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的培训,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特别是我们护理人员,工作中常与病人、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接触最频繁、最密切,

在护理病人过程中,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感染危险因素,严密采取隔离措施,

都有可能避免感染的发生。

基层卫生服务管理篇

关键词:卫生局;基层公共卫生改革;医疗改革

一、前言

卫生局作为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机构,

其日常工作不但要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还要结合国家医疗改革实际,积极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改革工作,使基层公共卫生改革能够取得实效,满足国家医疗改革的现实需求。

基于这一认识,

卫生局应从加强区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和增加基层公共卫生改革资金投入等方面入手,确保基层公共卫生改革工作能够得到全面推进,保证卫生局的公共卫生改革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满足卫生局工作需要。

二、加强区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建设

卫生局在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改革过程中,

应重视基层卫生管理机构建设,

应重点加强区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组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

卫生局在基层公共卫生改革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组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并明确层级,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应深入社区一线发挥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作用。

(二)根据基层实际需要制定具体的管理原则

考虑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特点,

在管理过程中,要制定具体的管理原则。

可根据“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一定的管辖范围和服务人口在社区设立派出机构,

派出专业人员直接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三)明确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管理职责

在基层公共卫生改革过程中,卫生局既要突出职能作用,

同时也要明确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管理职责,使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满足基层公共卫生改革的实际需要,

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

三、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建设

卫生局在基层公共卫生改革过程中,

应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

不但要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重要的改革着力点,还要结合基层公共卫生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并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的健全性,

使其作用能够得到全面发挥。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和建设应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

根据当地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每个街道(乡镇)或万~万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由此可见,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对基层公共卫生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只有认识到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实际,

积极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建设,才能保证基层公共卫生改革取得实效。

为此,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应成为基层公共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

四、增加基层公共卫生改革资金投入

卫生局作为基层公共卫生改革的上级管理部门,

在推动公共卫生改革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改革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当前基层公共卫生改革来看,

资金投入是困扰基层公共卫生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为此,只有加大资金投入,并从多方面入手,

畅通资金渠道,才能保证基层公共卫生改革取得实效。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体现,也是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的重要保证。按照公共财政分级管理的要求,

市、市(县)区和街道(乡镇)三级财政按相应比例承担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经费补偿。

为此,卫生局应发挥领导作用,应在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改革过程中,认识到资金的作用和重要性,

并根据公共卫生改革的实际需要,制定具体的资金投入和管理计划,保证资金能够按时足额的发放到位,形成对基层公共卫生改革的有力支持,

为基层公共卫生改革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卫生局作为上级管理部门,在推动公共卫生改革过程中,要想提高整体效果,就要从加强区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和增加基层公共卫生改革资金投入等方面入手,

确保基层公共卫生改革工作能够得到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李水根。对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思考[]。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李栋,

许琨,王兴涌。公共卫生服务的市场失灵和政府调节[]。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

[]冯兴元,李晓佳。公共卫生事权应该怎样划分[]。中国改革,()。

[]叶煜荣。揭阳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启示[]。卫生经济研究,()。

[]朱吉鸽,

张亮。“公共卫生服务券”评析[]。医学与社会,

()。

基层卫生服务管理篇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

应对;构建

近几年来,国家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加快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着力构建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本是一件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广大群众、有利于医疗事业发展的好事。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却没有同步跟上,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几年来出现了较快发展

长期以来,

国内医疗资源向大城市的中心医院、三甲医院倾斜,导致大城市的中心医院、三甲医院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并造成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在全国各地建设大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

年月,全国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有个,乡镇卫生院有个,村卫生室有个,

医务室(诊所)有个。年月,全国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有个,

乡镇卫生院有个,村卫生室有个,医务室(诊所)有个[]。

现在,全国每一个县都设有医院,每个乡(镇)都设有卫生院,每一个村都有卫生室,全国%的城乡居民可以在十五分钟内步行到达一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问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收支也出现了显著增长,年,

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平均收入为万元,每年平均支出为万元;年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平均收入超过万元,每年平均支出超过万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虽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几年来出现了较好发展,

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却没有跟上,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着各种问题,影响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具体来看,这些问题主要有:.不重视财务管理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明确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在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实行集中式财务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必须努力控制财务支出,

必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必须对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财务监督。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加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构简单,没有较多的层级,

没有较多的部门;财务活动也比较简单;因此,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重视财务管理,或只实行粗放式的财务管理。

.无法出具精细的财务报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明确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必须定期(按月度、季度或年度)向主管部门报送财务报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送的财务报告,必须详列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业务收入、业务支出、财政补助收支、基本建设收入、基本建设支出、净资产变动、以及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等等。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虽然定期报告财务报告,却无法出具精细的财务报告[]。以湖南省某市某区某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年财务年度报告,仅列举了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开办资金(万元)、年年初净资产总和(.万元)、年年末净资产总和(.万元),以及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全年业务收入、医疗收入;却没有列举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的业务支出、医疗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等其它会计事项。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聘用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才能顺利开展财务管理。但实际情况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资低、福利少、工作条件差,很难聘用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好在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内部找几个医护人员兼任会计人员[]。

这些兼任的会计人员没有财经专业背景学历,没有取得会计师资格证,甚至没有学习过专业的财务知识,他们的会计技能水平较差;而且,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很难胜任财务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明确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部收支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还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以“收支平衡”为原则编制预算,

预算中绝对不允许出现赤字。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虽然编制预算,但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每年都出现较大的赤字。研究如何应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下面,

我们来思考、研究如何应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在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

要应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就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必须看到:近几年来,

国家财政开支越来越大,每年都出现较大的财政赤字(仅在年,

国家财政赤字就超过.万亿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必须意识到:国家是在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坚持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大量政府卫生支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近些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直处在变动之中(年月,各地由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有个;年月,

各地由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有个,减少了个。

年月,各地的村卫生室有个,

年月,

各地的村卫生室有个,减少了个);

近些年来,

公立医院的数量也在持续减少,而民营医院的数量在持续增长(年月,

全国公立医院有家,年月,全国公立医院有家,减少了家。年月,

全国民营医院有家,年月,

全国民营医院有家,增加了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必须认识到: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民营医院、民营诊所的数量将出现迅猛增长,

民营医院、民营诊所将挤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空间,将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若依旧不重视财务管理,就很有可能在竞争中被民营医院、民营诊所淘汰出局。

因此,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必须紧张起来,必须在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必须狠抓财务管理。

.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

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从民营企业到大型公立医院,

都在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开展财务管理。而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旧在采用人工方式开展财务管理,这反映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因此,

我们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主动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财务管理,

可采取如下步骤:()首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的规定,

并结合本身的具体情况,构建适用于本机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各个科室为核算单位,

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还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费用进行精细化划分(包括西药药费、中成药药费、中草药药费,检查费、麻醉费、化验费、各科室的治疗费、手术费、床位费、取暖费、空调费,等等[]);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必须具备自动成本核算功能,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必须能够对各个科室的收入流水账、支出流水账实施自动记账管理。

()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构建完成后,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主动应用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应用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

详细掌握本机构每天的服务工作量,接诊患者的人数,接诊患者时支出的药品成本、卫生材料成本;并合理控制药品成本、卫生材料成本的支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应用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时,

要根据本单位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既往的财政收支,合理提出预算建议数。然后,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考虑各种情况(包括通货膨胀、医用耗材、药品价格上涨,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等),分别编制、、三份不同的预算方案。

预算方案基于收入大于支出,

预算方案基于收支大体平衡,预算方案基于支出大于收入,而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三份预算方案,开展富有弹性的全面预算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当财年中主动实施预算方案,

同时努力实现预算方案设定的目标。一旦当财年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如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且转入执行预算方案。这样,

无论出现怎样的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预算管理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这样,就可以确保预算管理真正执行到位,

并且可以避免出现财务赤字。在预算执行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及时向主管部门、财政和各核算单位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会计报表,预算执行情况等会计信息。

要按照单位年度预算,对核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控制,

督促核算单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每个财年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

要仔细仔细研究本单位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本单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本单位经济运行的长期发展趋势,以及本单位本财年全面预算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继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为下一财年的全面预算管理创造必要条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管理上,必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各个科室的全部收入一律上交,

各个科室的全部支出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安排。为充分体现精细化财务管理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可以为各个科室核定任务、核定收支;并为各个科室完善绩效考核补助;

严格实行“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财务管理办法。

.聘用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督促财务管理人员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仅需要先进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还需要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设法聘用一批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并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改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对财务管理人员实施绩效管理,

并制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责任制,

明确财务管理人员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分工,

督促财务管理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财务会计制度,

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同时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内部监督,督促财务管理人员严格实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认真收集各种会计信息,做好资金计划安排。这样,

财务管理人员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此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督促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结语

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正视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必须主动应对这些问题,主动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解决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可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可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周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策略分析[]。商讯,():-。

[]罗彩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内控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商业文化,

。():-。

[]袁素敏。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经界,():-。

[]姚二磊。试析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商讯,。():-。

[]郑小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财经界,。():-。

基层卫生服务管理篇

关键词:卫生;

医疗;收支;改革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对乡(镇)卫生院财务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统一开户,分户核算;各单位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不变的前提下,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行集中会计核算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充分体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社会公益性质,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实施范围

全市个乡(镇)卫生院。

三、实施原则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核定收支、集中收付、专户核算、绩效考核、属地管理”原则。

(一)核定收支。

根据吉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标准,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和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新的职能定位,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任务,明确经费补偿渠道,实行收支预算管理。

(二)集中收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得的医疗及药品等收入全额存入收缴账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需的一切经常性支出均由市财政核定安排,

按时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三)专户核算。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收入汇缴户”和“基本支出户”,对机构取得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

市财政部门通过“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专户”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进行管理。

(四)绩效考核。根据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和拨付挂钩,与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相结合,

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

(五)属地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

根据机构所属管理级次,

由市卫生、财政部门负责管理。

四、收入核算管理

(一)收入项目构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项目包括:经常性收入,财政专项补助收入,其他收入。

(二)各项收入核定。

。经常性收入核定。

()医疗服务收入核定。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医疗服务仍按现行项目和标准收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收入核定。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按国家和省规定执行。

按不低于服务人口人均元标准落实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其中,中央财政补助元,省和市财政各负担元。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

由市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

。其他收入核定。

由市财政部门根据以前年度收入水平并综合考虑影响收入的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三)收入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收入其他收入等,采取集中汇缴的方式进行归集。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月底通过其“收入汇缴户”,

缴入市财政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专户”。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汇缴户”月末余额为零。

五、支出核算管理

(一)支出项目构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项目包括:经常性支出,财政专项补助支出,

其他支出。

(二)各项支出核定。

。经常性支出核定。

人员经费及社会保障缴费,按定员定额的方式核定。

取暖费和水电费等公用经费,按标准支出定额方式核定。支出标准参考物价因素综合核定;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经费,根据核定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和成本定额等综合核定。

。财政专项补助支出核定。

根据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专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进度、质量、效益等因素确定。

。其他支出核定。根据以前年度实际支出水平合理核定。

(三)支出管理。

对离退休人员经费和经常性支出,由市财政部门根据年度部门预算序时拨付;对财政专项补助支出由市财政部门根据年度部门预算、投资计划和工作进展等,按照核定的用款计划支出。

六、绩效考核管理

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服务考核制度,对机构的一般诊疗费收入和医疗服务收入,

根据其年度收入计划进行考核,并与财政补助核定工作相衔接,建立奖罚机制:对未完成收入年度计划的,

根据其完成情况同比例扣减财政补助收入;对超额完成收入年度计划的,按超收部分的%安排绩效奖励经费,主要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绩效奖励和事业发展。

跟踪问效制度,保证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七、资金管理

为统一乡(镇)卫生院收支核算管理,在市卫生局设立乡(镇)卫生院进行会计核算,

财会人员协助单位负责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

配合统管会计共同做好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负责本单位财务收支的具体业务。

基层卫生服务管理篇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

*,,,

*,,

:。,

,

。,。

:;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年)的通知》(国发〔〕号),把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改革的重点。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和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网络的网底,承担了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大部分职责。

本文结合上海市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对基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公共卫生工作服务现状

.工作内容和模式

根据上海市医改实施方案,

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市民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保健、老年保健、精神疾病防治、学校卫生、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居民健康档案、职业病防治指导等内容的大类项,并且实行“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二级网络构架。

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个卫生服务站,每个卫生服务站由名临床医生、名公卫医生和名护士组成,

实行分片包干、主动上门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共有人,承担业务联系、培训质控、免疫规划和儿童保健等工作。

.取得的初步成效

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社区得到稳步推进。该医疗机构所在街道共有常住居民人,

年健康档案覆盖率%,全街道%高血压患者和%的型糖尿病患者已纳入管理,%老年人建立眼保健档案,

对位老人开展免费体检工作,居民健康素养总体具备率为%、知晓率为%。

年开展产后访视人次,儿童体检人次,

预防接种人次。传染病发病率./万,传染病人管理率%。

精神病人管理人次。年该医疗机构进行预防接种门诊、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并且实行了儿童保健免费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要实施者,

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阶段存在问题和不足

.对公共卫生重视程度不够

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公共卫生重视程度不够,重医轻防,医防结合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工作量大,

但是公卫医生占中心在职人员比例较低(该医疗机构为%),公卫医生身兼数职,然而收入却低于临床医生,

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工作质量。()将预防保健科和卫生服务站作为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体,导致中心临床医生和护士对公共卫生工作参与积极性不高,

医防结合不够紧密。

.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目前慢性病管理、传染病管理、儿童保健、免疫规划、精神病人管理等均已实现信息化,

为个案管理和数据统计带来了便捷。但是()信息化平台过多,各部门按照自己的业务要求设计系统,一个部门的信息只能为该部门所用,

浪费了社区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

()缺少统一标准和顶层设计,

如传染病报告使用国家系统,预防接种管理、精神卫生、肿瘤管理是上海市管理系统,

其他系统自行开发,

制约了不同部门和区域间信息共享;()健康档案缺乏动态管理,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居民健康档案一次性输入后,仅慢性病疾病史和血压值的信息实现更新,大部分健康档案仍是死档,

使用率低。

.管理科学性有待提高

)上级主管部门在布置工作时,重视人群覆盖面,

对目前人力财力能否承担相应工作量考虑不足,

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被动;

)工作人员奖金与工作量挂钩。

导致执行者忙于应付工作量,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如居民健康档案,该街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

但对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未能做到及时更新,有效健康档案数量大打折扣。

.技术力量薄弱

()从事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相对较少,

且存在专业不对口、学历低、职称低[]和流动性大等问题。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专职人员中,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中级及以上职称占%,%的人员是从临床医生或护士转变过来,

上岗前未经过专业系统培训。()由于工作量较大,公卫医生身兼数职,但收入却低于临床医生,加上居民配合度不高,

基层医疗机构公卫医生普遍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于工作很难做深、做细。

下一步工作设想和建议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工作机制

首先基层领导尤其是“一把手”要重视公共卫生工作,

要将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保证公共卫生项目经费和工作人员待遇。

以推行家庭医生为契机,将临床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紧密结合,深化公共卫生服务内涵。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除考核工作量外,增加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奖金、培养机会、职称晋升等挂钩。

.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效率

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群众身体素质的重要支撑。在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上,首先要稳定人才队伍,

加大培训工作力度。

实行岗前规范化培养和在岗综合性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在人际沟通、临床技能、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要保证医务人员的待遇,对于优秀人才要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

其次是加强交流,增加活力。从二级医疗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单位安排一定数量的中级职称人才到基层医疗机构任职或挂职,同时从基层医疗机构选调人才至区医疗卫生单位任职学习。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

提高工作效率

基层卫生服务管理篇

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管理制度已经全面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绩效工资的总体水平;引进第三方考核机制,

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建立完善医疗分级就诊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执业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级管理;引进医疗保险机制,

用保险机构的监督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最大化。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

建议

乡镇卫生院作为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

能否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对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至关重要。

所以在乡镇卫生院建立和完善绩效管理机制,能有效激励基层卫技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

从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为基层居民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目前推行的绩效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公平和效益这一矛盾的关键问题,

仍需进一步调整措施加以完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从新中国诞生到世纪年代末,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依靠国家和集体经济的支持而维持运行。

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逐渐“断奶”,

转而依靠业务收入来维持发展,通过诊疗、检查、开药等方式获取收入,

扣除运营成本后,进行员工工资和奖金的发放,这一扭曲的补偿机制,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渐失去了其公益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通过加大公共卫生经费补贴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

从而减少乱开药、乱检查的不合理医疗现象,

但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收支分配上的绝对自,使得其对利益的诉求无休无止,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并没有使其趋利意图有所改观,

导致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为此,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机构改革和制度探索。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一年)》相继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成为了“新医改”的重点对象。“新医改”的目的是以公益性为基础,

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的趋利行为,

从而维护基层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为切断医生与药品的利益联系,

国家陆续出台了“收支两条线”、“基本药物制度”、“药物零差价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改革”政策,旨在扭转“以药补医”带来的扭曲激励机制,将医务人员收入与服务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居民满意度等标准挂钩,实现新的激励导向。

这一政策在保障基层医务人员总体收入不降低的基础上,

以绩效考核为主要手段,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从而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

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其公益服务水平[]。

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制度几种模式

依据年的《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号),浙江省先后出台了《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进一步做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通知》,明确绩效工资实施的范围对象、绩效工资水平核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占比等问题。

至年底,

各县(市、区)按照省政策文件要求,均出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办法,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如嘉善县安排专项资金对考核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班子予以奖励,

奖金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龙游县将绩效工资总额的%分月拨付,预留%作为项目绩效考核经费通过考核后拨付;开化县则规定绩效工资总额的%由各乡镇卫生院对职工进行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中的%作为单位绩效考核奖,

%作为单位领导年终绩效考核奖。

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效分配制度上也形成了一定特色,如杭州市下城区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采用“有效工时”制[];

开化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新型工分评定”办法;舟山普陀蚂蚁岛乡卫生院采用“工分”制等。年,在深入分析绩效工资实施问题的基础上,浙江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搞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浙人社发〔〕号),

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可进一步搞活绩效工资分配,自主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形式和分配办法,不受绩效工资结构比例等限制。

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浙江繁星春水读后感600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效果,

特别新政策实施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改革成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但依然面临下列现实困境。

.绩效工资总量控制导致奖优罚劣效力不足,医疗机构积极性下降

当前,浙江省大部分地规定区绩效工资总量不能突破,

也就是说,

无论单位业务量多大,业务收入多高,工作人员的工资总量都不能增加或增加有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职工之间的差距变小,

总体趋于平均化。其结果是导致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和人员不用也不愿多干,并且为避免承担医疗纠纷风险,在门诊服务中把能推的病人尽量往上一级医院推,住院服务大幅下降,

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下降。这与“新医改”的宗旨背道而驰,无法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下降,

业务骨干流失增加

现行的绩效工资政策,由于过分强调保基本,基础绩效工资所占比例过高,尽管后来各地陆续提高了奖励性绩效工资所占比例,

但依然远远低于实施绩效工资前奖金及其他福利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导致大部分医务人员不用多干甚至少干就可以拿到大部分工资。同时由于各地区没有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以至于年绩效工资总量仍按年月份基本工资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核定工资总量,

所以很多业务骨干收入水平不升反降,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业务骨干流失情况不断增加,

进一步削弱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服务能力。

.缺乏有效考核评价办法,

管理考核成本过高

目前,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主要采用行政评估手段,考核的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

考核结果为财政补偿机制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提供决策依据。这种的绩效管理制度在运行中凸显三大弊端:一是行政评估是一个耗钱、耗时、耗人、耗力的繁重任务,导致成本太高;

二是行政评以温暖为题的作文估变成行政干预,容易催生异化价值、腐败寻租和形式造假;

三是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医疗机构的机制是“拿别人(财政)的钱为别人(居民)办事”,即考核主体和服务对象(居民)缺乏激励相容机制,从而导致较真程度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卫生机构人力有限,

行政评估的绩效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都疲于奔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也就演变为“看成绩、听汇报”形式主义。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制度的建议

.加大政府投入,

足额保障卫生经费

由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名誉和社会地位等的激励,所以必须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调动基层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

引导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流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各地财政部门应充分考虑医疗卫生行业服务量大、风险大、强度大、压力大等特点,合理上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水平,加大经费投入,并允许各单位依靠技术提升和服务优化获得的收支结余增量部分,按一定的比例用于提高职工奖金改善福利待遇,

从而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建立科学考核体系,引进第三方考核机制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

目前主要从综合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服务人群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服务数量,

从而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了迎合上级行政评估,把大量的人力投入到风险程度相对比较低的公共卫生服务上,从而出现居民被过度公共卫生服务的现象,

既浪费卫生资源,又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所以必须科学设置四方面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加大服务人群综合满意度所占比例,积极引进第三方考核机制,

拉大奖罚比重,

使绩效管理制度真正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建立与完善分级医疗就诊制度

建议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分级考核管理,根据其规模、人员构成、诊治水平将基层医疗机构分成若干等级,超过基本等级之上的级别应设置拉开差距的、高额的绩效考核收入项,

从而激描写广场的作文励各机构努力引进人才、提升治疗水平并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服务,进而达到更高的考核等级,并将分级医疗就诊制度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级结合起来,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对越等级转送病人的情况酌情扣除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收入,

从而有效减少高等级医院的就诊压力。

.引进医疗保险机制,实行按人头付费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中引进医疗保险管理机制。保险机构作为居民的保险人,

居民作为保险机构的参保人,两者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保险机构只有为居民购买到高性价比的医疗卫生服务,才能享受收支盈余的收益和续签合同的机会。因此,

由保险机构代表患者采用按人头付费制度考核医疗机构,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人不较真和不负责的道德风险,医疗机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往往可以产生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利他效果。

作者:钟要红王妮妮沈堂彪陈定湾胡玲蒋晓霞单位: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卫生系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参考文献

[]杨肖光,代涛,

王芳。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的政策分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朱月伟,章菱,周俊杰,

等。社区卫生“有效工时”绩效考核实践与探索[]。中国卫生经济,,():-。

基层卫生服务管理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坚持政府主导、稳妥有序,突出公益、综合改革,

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加快建立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持可持续的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机制,提高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全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立起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等新的体制机制,

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务人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运行效率显著提高,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明确机构职责。

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由市卫生局统一管理。

①乡镇卫生院的职责。

乡镇卫生院以维护农村居民健康为中心,

综合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承担市卫生局委托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以及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所需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的相关工作,对实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的人员、业务、药品、房屋、设备、财务和绩效考核等进行统一管理。

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提供与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相关的中医药服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业务、药品、房屋、设备、财务和绩效考核等进行统一管理。

、核定机构编制。根据市编办、财政局、卫生局《关于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等问题的批复》规定,我市共设处乡镇卫生院、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总编制个(具体编制核定见附件)。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调整结构、增减相抵的原则,

科学调整和使用本单位医疗卫生人员编制,不得擅自增加编制总量。核定的编制总数,作为其确定岗位数量和核拨人员经费的依据,实行统筹安排、动态调整。

、科学设置岗位。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类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公共卫生等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

优先满足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专业和中医药岗位需要。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岗位总量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的%。其中,乡镇卫生院用于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专业、中医药岗位分别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的%、%和%,

并逐步到位。岗位设置方案由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上述规定编制,报市人社局、编办、卫生局共同核准。

(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实行竞聘上岗

①机构主要负责人的选聘。积极推行乡镇卫生院院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聘任制和任期制。

由市卫生局会同相关部门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每届任期一般为年,可按规定程序连续聘任。

②其他人员的竞聘上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工作人员,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按照核定的编制及岗位设置情况,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

做到定编定岗不定人,

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符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进入的人员,均应按照岗位任职条件和规定程序参加竞聘。

优先聘用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中医药等急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把岗位任职条件关,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有准入要求的卫生专业技术岗位。

市人社局、卫生局要根据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实施竞聘上岗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具体的竞聘上岗办法并监督实施。

竞聘上岗工作结束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同竞聘上岗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聘期等内容,确立聘用关系,聘期一般为年。市人社局、卫生局按规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竞聘上岗和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审核认定。

、招聘新进人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编制限额内出现岗位空缺需补充工作人员时,

一律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相关规定实行公开招聘。优先聘用定向培养的医学生、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养计划的培训学员。

招聘的医疗、公共卫生人员一般应具备卫生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护理人员应具备护理专业学历和执业资格,

其他紧缺的专业人员也应具备专科以上学历。

、安置未聘人员。按照省人社厅、发改委、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妥善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聘人员安置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在编正式工作人员中的未聘人员,

采取系统内统筹调剂、实行三年待聘制、允许提前退休、鼓励自谋职业、支持学习深造等途径和办法妥善安置。对编制和人事计划外的未聘人员,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确保单位正常运转、确保稳定的前提下,

自行妥善处置,今后不得在编制计划外自行聘用人员。

(三)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开展绩效考核。在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的指导下,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

建立有激励、有约束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综合管理和满意度评价。其中,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数量和质量等,

基本医疗服务具体考核医疗质量、规范用药、医疗费用控制和工作效率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重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标准,

规范考核程序,定期组织内部绩效考核工作。##分页标题##

、实施绩效工资。市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已出台了《关于印发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该通知的规定,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四)规范药品采购机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要全部通过省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

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坚决杜绝网下采购行为。要严格执行基本药物货款结算制度,按规定及时上缴基本药物货款,确保基本药物足额供应,

及时配送。

(五)推进补偿机制改革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要求,在确保政府卫生投入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

逐步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市财政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规划足额安排;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财政补助的办法补助,

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实施步骤

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要按照制定方案、核定编制、设置岗位、竞岗聘用、绩效考核、实施绩效工资、总结验收的顺序,深入扎实地推进,确保年月底前完成。

(一)学习培训,制定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深入学习改革文件,

准确把握政策要求,理清工作思路和方法,找准改革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要围绕落实综合改革任务,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使广大基层卫生人员明确要求,掌握政策,

增强信心,积极投身改革。

(二)核编定岗,

竞聘上岗。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核定的编制数量以及岗位设置规定,

于月日前完成岗位设置方案制定及核准。严格按照岗位竞聘规定组织竞聘上岗工作,确保月日前完成。

(三)妥善安置,保持稳定。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关于妥善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聘人员安置工作的要求,制定具体办法和工作方案,

于月中旬完成未聘人员安置工作。

(四)绩效考核,兑现奖惩。

市卫生局负责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在市卫生局实施考核基础上,由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确定绩效考核等级,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安排挂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结果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挂钩。

月底前全面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并规范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月底前实现绩效工资制度入轨运行。

(五)考核评估,总结验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成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要及时考核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确保改革成效。

五、保障措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时间紧,

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周密部署,

精心组织,扎实有序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工作合力。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和协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着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把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参与改革的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强化纪律意识,依法合规办事,确保改革不走形、不变样。

(二)加强财力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市财政局要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确保各项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强化资金监管措施,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政府补助资金分配使用的规范、安全、有效。

(三)加强监督检查,实行分类指导。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深入基层,

加强对改革各环节的检查指导,加强对改革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规范运行。市政府对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明确一名市级干部和一名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干负责(具体名单见附件),

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时间要求扎实推进。

基层卫生服务管理篇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和发展,

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经国务院同意,

现就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要按照保障机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障医务人员合理待遇的原则同步落实补偿政策,建立稳定的补偿渠道和补偿方式;

同时坚持以投入换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功能。

二、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

多渠道补偿机制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

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建立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补助。各地要按照核定的编制人员数和服务工作量,

参照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核定工资总额。

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服务成本制定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

并逐步调整到位。按上述原则补偿后出现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进行绩效考核后予以补助。

(一)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经费。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年,各级政府要按照不低于人均元的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年起,进一步提高人均经费标准,建立稳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卫生、财政部门要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等绩效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由政府按照服务成本核定补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包括离退休人员经费)、人员培训和人员招聘所需支出,

由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相关人才培养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补助。

(二)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

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

不再单设药事服务费,合并项目内容由国家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具体规定。一般诊疗费的收费标准可在原来分项收费标准总和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并在不增加群众现有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比例。

具体收费标准(全国平均数为元左右)和医保支付政策由各省(区、市)价格主管、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等有关部门综合考虑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服务能力利用率、医务人员劳务成本、医保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及医保支付政策可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已开展基本医保门诊统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行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服务仍按现有项目和标准收费。

对已合并到一般诊疗费里的原收费项目,不得再另行收费或变相收费。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价格等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监管措施,

防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复收费、分解处方多收费。

(三)落实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落实政府专项补助和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入仍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由政府在年度预算中足额安排,

实行先预拨后结算,并建立起稳定的补助渠道和长效补助机制。各地要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经常性收支核定和差额补助的具体办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结余要按规定留用或上缴。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收支两条线,

基本医疗服务等收入全额上缴,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经常性支出由政府核定并全额安排。

三、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一)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要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卫生部要尽快制定指导意见,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服务范围。对服务能力已经超出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特别是一些服务人口较多、服务能力已经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可将其转为公立医院,或将其超出功能定位的资源整合到县级医院;也可以对其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偿。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

(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

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尽快完成人员编制标准的核定工作。各地区可以县(市、区)为单位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编制,

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工作量统筹安排、动态调整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要在核定编制的基础上,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以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妥善安置未聘人员,

相关费用由地方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统筹研究解决。同时,

要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制度同步落实到位。

(三)充分发挥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促进作用。依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推进基本医保门诊统筹,

将一般诊疗费纳入支付范围,并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

进一步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

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积极地开展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合理控制服务成本。

(四)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和激励机制。各省(区、市)要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根据管理绩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综合量化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和拨付挂钩。对绩效考核差的可扣减资金安排,对绩效考核好的可给予适当奖励。要督促、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收支管理,

严格成本核算和控制。

(五)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要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要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差距;

建立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以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人员竞聘上岗紧密结合。

各地制定人员分流、竞聘上岗等相关政策时要充分听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意见。要向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培养培训机会,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政策宣传,

使广大医务人员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四、多渠道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补助力度

对村卫生室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卫生部门要在核定村卫生室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人口数量的能力的基础上,

安排一定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由村卫生室承担,并落实相应经费。

各地在推进医保门诊统筹工作中,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的门诊服务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地区要积极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保险范围。

鼓励各地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村卫生室给予一定扶持,

并采取多种形式对乡村医生进行补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实行乡村一体化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并落实补偿政策。

对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各地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助,并将其中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同的医保支付和报销政策。

五、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作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抓紧落实,

将政府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基建支出计划足额安排,

及时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尽快建立起稳定、长效、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各省(区、市)要在本意见印发后个工作日内制定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具体办法,并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二)落实补偿责任。

省级人民政府要对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合理待遇水平负总责。各省(区、市)要统筹考虑地方各级财政和各项医保基金承受能力,

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明确地方各级财政分担比例和具体办法,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补助力度。

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并及时拨付应由本级财政负担的补助资金,认真落实调整后的医疗服务收费和医保政策。中央财政要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补助,支持各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各级财政可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及时下达补助资金,

保障基本药物制度按计划进度顺利实施。

(三)强化督促指导。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财政、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加强对各地工作的检查指导,定期进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政策。各省(区、市)要及时将贯彻落实本意见的情况报送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