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

出版时间:1989-01

    似是而非 : 词源:《孟子·尽心下》:“恶似而非者 恶莠 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 恐其乱信也。恶郑声 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 恐其乱德也。”
词由: 孟子有个学生叫万章 常请老师解难释疑。有一次 万章问孟子说:“孔子在陈国时 曾经慨叹说:‘我得赶紧回去了 我的那些狂妄的学生恐怕还是那个样子吧!’孔子身在陈国 为什么还要时时惦念着鲁国的狂士呢?”孟子回答他说:“孔子最器重的自然是温柔敦厚的人。但这种人难得 便不得已而求其次。故而想到了这次一等的狂士。如果狂士也得不到 那就只想得到再次一等的洁身自好的人了。”接着孟子告诉万章 孔子最痛恨的是乡愿那类人 把他们称为道德的贼。那种人要非议他却举不出其错处 要讥刺他却找不出毛病。那种人 若说他的居心 似是忠信的;察其品行 又似是廉洁的。一般世人都喜欢他 他们也自以为不错。但是终究不能同这种人谈仁义、德行和礼乐的道理。因此孔子曾说过他最痛恨那似是而其实不是的人最痛恨乡愿那类似有道德其实无所不为的人担心他们乱了真道德呢。
词义:原意是象好人其实不是好人。似:好象;是:对好;非:不对不好。现多用于对事物的判别好象对其实不对。
书证:汉·王充《论衡·死伪》:“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在日本布尔佐亚治的大新闻上发表那篇似是而非的普罗列塔利特的文艺论新闻的编辑者怕定然是感着苦笑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