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欧阳修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56-57] -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我来夸夸家乡的香菇_800字

      金秋十月,正值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家乡西峡的一大特产――香菇,也正鼓足劲向上窜呢。现在,我回想起那诱人的香菇,就忍不住来夸夸这家乡的特产。
      走进乡村,你就会被那古朴淳厚的乡土风情所征服,然而,这里最出名的还是那生长在菇袋里的香菇了。
      向路边地里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连串高大的香菇大棚。棚子是用竹竿或水泥柱子搭起的,外面蒙着遮阴网。生长在这里的香菇,个个都饱满圆润,褐色的菇盖上有着一道道裂痕,痕迹深处,可以清楚地看到菇体那稍带一点儿黄的白色,这就是着名的西峡花菇。这些香菇有大有小,大的有拳头那么大,小的如手指甲大小,让人看了不免有些想发笑的冲动。长着的香菇个个都像一把袖珍“雨伞”,那深褐色带一丁点黑的菇把儿,关怀作文和雨伞的手柄没什么两样;而那如斗笠帽的褐色菇盖,倒和雨伞顶差不多。小小的香菇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清香,让人忍不住馋涎欲滴。
      大棚里都是水泥砌成的像梯子一样的一排排菇架,每排一般设计成四层或五层,菇农们把竹竿横放在上面,用绳子固定好,制成香菇架,然后将香菇培养基袋码在上面,等待适当地道战观后感2000字的温度和湿度,将其翻动,作文成长的烦恼就可以进行催菇生产。大约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一朵朵香菇就从菇袋里开始冒头了。和主人一起走进香菇大棚,一排排、一串串、一簇簇旺盛的香菇,就像雨后茂密的森林一样在疯长。
      成熟后的香菇可谓是餐桌上的一大美味。这里的人们,请客吃饭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盘自家种的纯天然香菇。而这些香菇同样也受到了来自各地游客的一致青睐。香菇可以鲜食,可以加工成其他美味,尤其是那些香辣可口的香菇酱就是采用西峡香菇做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备受广大美食家的推崇。西峡香菇不仅架起了农民致富的桥梁,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等国,更成为了西峡人推介自己的一张名片,逐渐被海内外的人们所认可。现在,文明遐迩的西峡香菇成为了每个西峡人的骄傲。
      西峡的特产很多,然而我对西峡香菇却情有独钟。我由衷地来赞叹家乡的特产:西峡香菇,真好,真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