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欧阳修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56-57] -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糯米饭配甜豆花_650字

      早晨,阳光从窗帘细缝中钻出头来,打散了空气中的氤氲。楼下早餐店的蒸气,也随之飘了进来。

      “起床喽!”母亲进了我的房间。我张开了眼睛,揉了揉惺忪的双眼,下了床。洗漱完毕之后,我来到了餐桌前。

      早餐是糯米饭配甜豆花,这是我最爱的一餐,也是在他乡所没有的一餐。

      在江南地区之中,温州,是最爱糯米饭的。盛一碗晶莹剔透粒粒分明充满嚼劲的白糯米,淋上咸鲜适中肥而不腻的肉碎儿汤,再铺上爽脆可口香气四溢的油条碎末,香气携着热气向上翻滚,一碗别有风味的温州糯米饭便充实了每个早晨的期待。

      我去过宜兴和绍兴,那儿,糯米饭的影子随之消失,只有盘前的一根根油条。微博上有调查:90%以上在外的温州人,会想念温州的早餐――糯米饭。豆花,虽然在他乡也会见到,但在他乡随处可见的是咸豆花,未见温州熟悉的甜豆花,同时,家乡的味道也变淡了。

      父亲说:“糯米饭的另一个身份是‘炊饭’在我们小的时候,炊饭是从蒸笼里面蒸出来的,所以它的味道中也带有一丝竹香,苏轼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我觉得,糯米饭也颇有几分如东坡般视众生皆平等的洒脱。在糯米饭面前,每个人都风景名胜作文赤忱而平等。不管你是懵懂不知世事的孩童,还是阅尽沧桑的江湖老客,只要你还有一口想吃就吃的好牙和一颗不愿轻易言倦的心,你都可以从糯米饭这里寻得一份日常而熟悉的温暖。”

    攀登者观后感

      是啊,糯米饭是多么像古时候的做饭方式啊!父亲说的对,现在很多做糯米饭的,不再使用蒸笼了,取之代替的是电饭煲。可再怎么做,也做不出以前他小时候的味道。

    温故而知新作文  早晨,阳光从窗外透射了进来,盖在了我的身上。望望楼下早餐店的方向,从蒸气中闻到了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