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欧阳修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56-57] -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夫妻成长日记范文精选3篇(全文)
    夫妻成长日记篇1

    老公李先成一直不做家务事,他总强调:你不是希望我升官吗?我现在只有好好表现,才能有提拔的可能。这样的话每每捅到我的软肋,便任他去吧。

    不久,市里公布了一批被提拔的局级干部名单。李先成本以为自己能在这次晋级中有“进步”,可事与愿违,他仍然“原地踏步”,这令他很是丧气!

    这天之后,李先成选择低调地做起了“家庭夫男”,他上班没过去那么积极了,下班也早早地往回赶;菜市场或超市有了他出没的身影;小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人群里也显露他的踪迹;家里的厨房开始晃动他沉浸在油烟中的形象……

    李先成变了,变得让同事和邻居难以置信,惟有我越来越满意丈夫的变化,我心里暗暗发笑说:“看来,只有老公‘落难’了,我的家才安稳。”

    可惜,这种“女主外男主内”的日子,只过了半年多一点儿,次年元月的一天上午。李先成单位的局长把他叫到办公室,拿出一份表格对他说:“最近市里要公开选拔一批局级干部。我们推荐了你。”

    回到家里,李先成第一时间把这一喜讯告诉了我,我冒出的话竟然是:“别高兴得太早!你可别忘了上次被刷下来的教训。我看你还是好好地在家里做内勤吧。”

    见我大泼冷水,压抑已久的李先成被激了起来。他不服输地对我说:“你别想拿上次的失败来永久拴住我,我可不想再做家庭保姆了!我一定会当上局长的,你等着瞧!”

    浮躁的婚姻告急,我开始自省

    李先成为了能在这次选拔中胜出,又做起了“甩手丈夫”,没日没夜地投身于工作中。他不理家政,我想理却苦于分身乏术,无奈,只得把儿子送到娘家代管。

    尽管李先成这次“拼着小命”想上个台阶,可选拔名单张榜时,他再次榜上无名。而同时,我因为做成了一单大的生意,公司奖励了我10万元。

    那天晚上,我居功自傲地对情绪低迷的李先成说:“李先成,认命吧,别再逞强了!乖乖地在家料理好家务!”李先成再次被我击中了“要害”,他那男人的“自尊”一下子垮塌了,急红了眼的他说出了自轻自贱的话:“我是窝囊!没本事!你想离开我的话,我决不拦你!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了!”

    自打这天以后,李先成变得整天沉默寡言,我们进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冷战状态,之后半个多月里,“家庭冷暴力”的现实,令我陷入了极度苦恼之中!

    虽然我平时对他说话近乎刻薄,但在内心里还是关心他在乎他的,我也不希望家里每天都“寒气逼人”,毕竟我们之间并不缺乏和睦融洽的基础。之后的好几天,我都在思考如何改变我们的这种“冷战”。我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我想:造成丈夫“厌家”情绪的,除了工作上竞争激烈的一些客观原因外,与我长期攀比性的施压和冷嘲热讽也有一定的关系。

    理清思路,着手改变

    一天晚饭后,我找出几张“过时”的轻音乐光盘,边播放边摇头晃脑地跟着哼哼起来。正在沙发上看报纸的李先成,见到我的“异常”表现,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我没话找话地对李先成说:“这些曲子不错吧?你要不要选一首听听?”李先成没有接我的话茬,又埋头看他的报纸。见他不理我,我也没强求。换了一首曲子,继续自娱自乐。

    第二天早晨,我比平时起得早,起身时对李先成说:“你多歇一会儿,早餐我来做。”说着,下床走进了厨房。转身关卧室门时,我瞥见他的脸上又一次现出了纳闷的神情。

    接下来的一小段日子里,我的一举一动都带着明显讨好李先成的意味,对我的这些举动,李先成虽没明说什么,却也在我这“360度大转变”中脸色一天比一天温和起来。

    在我的提议下,那年的“五一”节,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了庐山之旅。在庐山,我随时有意识地调动李先成“大男人”保护弱者的责任,我和儿子吃喝拉撒的一切定夺都依赖他。这让原本只想做“陪同”角色的李先成,一下子成了家里的主心骨。

    庐山之旅结束后,李先成的心情开始“阴转晴”了,他冷峻已久的脸上有了些许的快意。

    建 “夫妻博客”,享婚姻 “午后茶”

    从庐山回来的第二天晚上,趁着李先成的好心情未消,我与他谈了一次心,我首先向他检讨了自己原来的错误态度和说话的方式,并为此向他道歉。然后我说:“先成,我们以前把你能当多大的官、我能挣多少钱作为衡量我们婚姻生活质量的标准,但这些其实都是没有根基的,它们决不可能成为婚姻的全部内容,家人的和睦也不可能只建立在这之上。就像现在,虽然你没升官,我这段时间也没发财,但我们家的融洽气氛又回来了。归根到底,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彼此相依相偎才是生活的重心。”李先成频频点头。我接着道:“先成,咱们俩能不能建个夫妻博客?这样既可以丰富我们的休闲生活,还可以成为我俩交流感情的平台?”李先成稍加考虑后,表态同意。

    当晚我们就申请一个博客。 在这个夫妻休闲平台上,我俩设置了“儿子成长日记”、“老公老婆记事簿”、“家庭图片区”、“奇闻轶事文摘”等多个栏目。“夫妻博客”建立的当晚,我就把全家人到庐山游玩的所有照片挂上去了。

    “夫妻博客”开通的第二天中午,我在公司做生意的间隙,写下了第一篇儿子成长日记:今天早晨,我按照往常的习惯准备给儿子穿背带裤,谁知,这小子竟然拒绝我给他穿,他说:“妈妈,从今天起,我要自己穿裤子了!我们学前班的小朋友都学会了自己穿。”听了儿子的话,我心里暗自高兴,这小子,居然有所进步了!

    我写的第一篇儿子成长日记,在单位吃午餐的李先成从“夫妻博客”上读到了,他接着我的文字继续写道:儿子是有进步,我今天送他去学前班时,路过烧烤摊子,他没有缠磨我买那些不卫生的零食吃。

    这一天,“夫妻博客”挂上了7条“儿子成长日记”的内容,这是我和李先成在网上首次交流育儿心得。

    对家庭的感受、对夫妻变化的点点滴滴,成为此后我和李先成写博客日记的主要内容。当然,在夫妻一方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另一方,则通过博客为对方排忧解难。

    2010年6月21日,是我和李先成结婚10周年纪念日,我们俩本已约定好好庆祝一下。就在此前两天,我接到了公司的指派,到山东济南去洽谈一笔笋干生意。无奈,我俩设计好的庆贺节目只得被取消。

    到达山东济南后的第二天,趁着做生意间隙,我在夫妻博客的“老婆记事簿”上写下了对婚姻的感受:结婚10周年了,回顾我与老公所走过的婚姻路程,尽管磕磕碰碰一路走来,甚至一度出现了感情危机,但经过一番心理调整,我们的婚姻又走上了正常的轨道……

    留守家中带孩子的李先成,很快读到“老婆记事簿”上我的心理表白,他也有自己的话要说:老婆总结得不错!结婚10年来,我与老婆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不少,检讨原因。主要是我俩没有摆正事业和家庭的关系,由无度的攀比、不切实际的奢望,引发了浮躁的心态,造成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想通了,人生的元素多样化。紧张的工作之余,千万别忘记还有很多种生活在等待我们去享受。

    写完了“老公记事簿”后,李先成还精心包装了一张10年前我们俩的婚纱照片,作为结婚纪念贺卡挂在“家庭图片区”上……

    现在,我和李先成在各自的岗位上,事业平稳,小“进步”不断,更可喜的是,我俩的爱家热情日益高涨,特别是“夫妻博客”,越办越有声色,经营得有滋有味。(责编/诗坤)

    夫妻成长日记篇2

    2017年4月,一批稚拙可爱,描绘父女生活的水彩画在网络走红。这批画的作者是江苏省南京市的王孝贤,网名“圈爸”的他,用2000多张水彩画表达了自己对女儿深情的爱。作为画画是“自学成才”的标准理工男,“圈爸”的画也许算不上十分“专业”,却打动了无数看画者的心。让粉丝们惊叹:“爱无大小,只有深浅。陪伴,才是最长久的告白。”

    诞生在卫生纸上的

    “全家福”

    王孝贤第一次作画,画的并不是女儿圈圈,而是“全家福”。他画画时的心境,也并不是因为高兴,而是因为“不开心”。

    2012年除夕,王孝贤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电视机旁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这年春晚有个特辑叫“最美全家福”。当屏幕上闪现出一张张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全家福时,一直兴致高昂的王孝贤突然意识到,因为自己喜欢摄影,总是操刀“摄影师工作”,自家的全家福里常常是幸福满满,却独独没有自己。

    幸福的“全家福”里独独缺了自己,王孝贤变得不开心了,他抓起茶几上的笔,就着桌上的卷纸,提笔就画起了心中的“全家福”。纸糙笔粗,又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王孝贤的画自然且充满任性,但全家人竟报以热烈的掌声,尤其是才4岁的女儿圈圈,更是捧着这幅“全家福”嚷嚷着:“我们也有‘全家福’!我们也有‘全家福’!”

    全家人的“捧场”让王孝贤很高兴,而女儿圈圈的话,却又让他陷入了沉默。因为平时工作太忙,他鲜少有机会陪圈圈,虽然带着圈圈拍了那么多张“全家福”,他却从没曾想过,人员齐全的“全家福”原来在圈圈心里也如此重要!那一刻,他“恶狠狠”地下了一个决心:以后每天画一幅画,画女儿,画女儿的成长,画全家的幸福……

    像很多有女儿的爸爸一样,王孝贤也是标准的“女儿奴”,圈圈出生后,光荣升级的王孝贤就决定记录下女儿的成长。一开始,他选择了记日记的方式,每天都写,主要内容就是每天吃了什么,上了几次厕所之类。尽管写得很认真,但王孝贤的妻子一直很“不屑”:“这有什么好看的,鸡零狗碎的。”不过,妻子的“不屑”并没有打断王孝贤的热情,他一直坚持着,并认定将来要当做“独属于父女俩的秘密”,与女儿分享。

    坚持到圈圈两岁时,王孝贤开始尝试着每天给女儿读这些成长日记。可是很可惜,他读得声情并茂,可幼小的圈圈完全听不懂他的话,总报他以“蒙圈”的表情。时间一长,王孝贤也渐渐泄气了,一天胜一天地懈怠,最后,他将这些成长日记一锁,封存进了“档案库”,彻底“封笔”了。

    没想到,“封笔”两年后,春晚“全家福”的刺激和女儿简单的一句话,让王孝贤内疚之余突生灵感:既然文字干瘪无趣,那么,干脆用女儿看得懂、易理解的漫画来当成长日记吧!

    “吃饱了没事干”

    创造出的奇迹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画风一变”,困难倍增。作为从未接触过绘画的电力学理工男,要让王孝贤以漫画的形式记录女儿成长,就好比张飞丢弃刀捏绣花针,他手足无措,无从下手。

    有两年的时间,“菜鸟”王孝贤还只在技巧上慢慢摸索,他自嘲:“一开始连怎么构图、比例如何都不懂,后来翻出以前的一些绘本,开始模仿着里面的结构画,慢慢地才摸索出门道”。

    对王孝贤来说,绘画水平一般还只是小关口,亲朋好友的不理解才是更大的y关。大家听说他要学画画做成长日记,都无一例外地嗤之以鼻:“画这个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直接拍照。”就连圈圈的外公也开玩笑地调侃道:“你呀,这叫吃饱了饭没事干。”

    可王孝贤觉得这事是拍照无法比拟的。他向圈圈的外公解释说:“有的事过得太快,当场来不及拍下来,又没法让孩子重新摆造型。而画下来,就不会错过了。”最重要的是,为了“情景再现”,画的时候还要揣摩孩子的心理,这样慢慢的,也能更好地理解女儿。

    为了更好地画下女儿,王孝贤不断锤炼画技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留住女儿”。生活里点滴的细节,他都记下来,晚上再画在本子上。为了防止遗忘,他还会随时把女儿说过的有意思的话录在手机里,晚上画画的时候拿出来放。他不方便的时候,就拜托圈圈的外公、外婆、妈妈帮忙记录、转述。

    自从开始画漫画记日记后,王孝贤的业余时间就只剩下了画画。他不上网,不看电视,不玩游戏,周末也尽量不去应酬。每天晚上,他就坐在灯下,选出一天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先用铅笔画草稿,再用墨水笔描一遍,然后完成细节,包括打阴影等等,最后用毛笔写下一段说明文字。完成一张,他约耗时30分钟到1小时。

    2014年年底,王孝贤的第一本漫画集诞生了。几句童言、父母与孩子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家人的笑料,都成了他笔下的精彩画面。最开始,他只是画简单的铅笔画,后来变成了水彩作品。

    王孝贤的坚持也慢慢改变了身边人的态度,不仅圈圈的外公外婆由“看笑话”转变成了“资深推手”,有客人来就会拿出漫画热情推荐,亲朋好友们也都一一成了“铁杆粉丝”。

    2015年年初,王孝贤开通微信公众号,专门保存这些画,他没做任何宣传,亲朋好友呼啦啦地给他涨了上万粉丝。而看过他的成长漫画的网友一阵轰动:“‘圈爸’太有才了!”“女儿萌哭!”“每一张画,满满都是爱啊!”甚至有无数网友激动地问:“太美了,请问哪里可以买到本子和笔?”

    画下的是你,陪伴的你我

    从此,画“成长日记”成了全家人共同的爱好和“事业”,拉近了全家人的距离。现在,王孝贤全家人都养成了习惯,出门遇到值得记录的事,都会打开手机录音,回家后,再转交给王孝贤,将它们还原在画纸上。有时还没画完,老人孩子就会忍不住跑进来打探,或者补充点细节,每每这时,王孝贤就会幸福不已,感觉“家里满是温馨的粉红泡泡”。

    2016年8月的一天,王孝贤一家人路过金饰店,看到了一块只有一半的玉佩,圈圈突然说:“其实爸爸并不完美,比如有时候会乱讲话……”女儿这句莫名其妙的话让他有点奇怪,就问:“那我到底怎样呢?”圈圈思维跳跃地答:“也没什么,很多玉也并不完美,就像那块只有一半的玉佩。”这样的回答让王孝贤更加深刻地感觉到了女儿一天天的成长。

    王孝贤的妻子对圈圈的管教很严格,而王孝贤则是“放养派”,认为只要女儿开心就好。这样截然相反的教育理念经常会在家庭里造成矛盾冲突,有了成长漫画后,每次争吵后,夫妻俩在心平气和地翻阅时,都学会了换位思考。

    “画得多了,我慢慢理解了圈圈妈妈的想法,而圈圈妈妈呢,也明白了我作为‘女儿奴’的心态,慢慢的,互相间变得体谅多了。”王孝贤这样认为。

    到2017年2月,王孝贤已经画满了三本,这2000多张漫画承载着全家人的回忆,他觉得“很值”。但更多的时候,这2000多张画就像一本承载着回忆的月光宝盒,给全家人带来满满的幸福与快乐。

    每当说起这个,王孝贤都是满满的感慨:“有时候,圈圈看到现在完全不记得的小时候的‘糗事’,还会大发疑问,惹得全家人欢笑声连连;有时候,我们翻翻之前的画时,看到圈圈的成长过程,又是欣慰,又是感慨。时光真是过得太快了,日子是那么的短,值得珍惜的,却又是那么的多。”

    在王孝贤的影响下,9岁的圈圈不仅爱上了画画,还学会了在长辈生日时主动送上贴心的绘画祝福。

    有一天晚上,圈圈突然拉着王孝贤和妻子的手,说:“这样我们就是开开心心幸福一家人。”说完,圈圈就睡着了。那一刻,王孝贤和妻子四目相对,所有的辛苦都温柔成了满满的幸福感。他在画中写下:“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女儿的那种幸福感,我感到好骄傲好骄傲!”

    这也成了王孝贤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与动力。至于外界的态度,点赞也好棒吓也罢,他都已经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非常庆幸在女儿的成长里没有缺席。”

    夫妻成长日记篇3

    你想升官我想发财,我们的家庭谁来打理

    清晨,手机闹钟响了。老公涂天允睁开眼睛,一骨碌翻身下床,一阵洗涮后,他拿起沙发上的公务包,准备出门。我叫住了他:“你早餐不做,孩子也不送。全推给我一人?”涂天允应付似地说:“今天省里领导要来局里检查工作,我得去安排一下,你就多担待一些吧。”

    我不高兴地回敬道:“你忙。难道我就不忙?我公司还有一大摊子生意没处理完呢。为什么非要我多做家务事?!”

    涂天允眨了眨眼,对我说:“你不是希望我升官吗?我现在只有好好表现,才能有提拔的可能。”他知道我的软肋在哪儿,果然,听他这么一说,我又没了脾气。只好对他说:“去吧,去吧!”

    一周之后,我要到福建厦门出差。临走时,我把安排早餐和送儿子去学校的事全塞给了涂天允。涂天允叫起苦来,说最近市里正在考察干部,在这关节眼儿上,需要积极表现。我说:“那就把你妈叫来!”涂天允急忙说:“我妈的身体一向不好,她帮不了我们做家务。要不跟你妈商量一下?”我冲口而出:“我妈也不行!她虽然退居二线了,可还兼着居委会的工作。我看还是再请个保姆吧。”涂天允心有余悸地说:“阿弥陀佛,上两次的保姆都被你的挑剔气走了,我再也不敢雇人来了!”

    “那你看着办吧!”说完,我一甩头背起旅行包。扬长而去。

    半个月后的一天傍晚,我从厦门回来了,一进家门,我目瞪口呆:两个男人换下来的衣裤、鞋袜高高地垒在洗衣机里:饭桌上锅碗瓢盆油腻腻的;筒装的方便面和矿泉水瓶塞满了垃圾箱:床上的被子、枕巾拧成一团儿……

    望着“惨不忍睹”的景象,我倒吸一口寒气。儿子一见到我,马上打起爸爸的小报告来:“妈妈,你终于回来了!这几天,爸爸除了带我去他单位吃了两顿好饭,剩下的那几天天天让我跟他一块吃卤菜方便面和干巴巴的馒头。我的肚子都痛了好几次了!”

    瞧着儿子菜色而憔悴的脸蛋,我一阵心疼,转过头去,把责备的目光射向涂天允:“你怎么能这样亏待我们儿子?”

    涂天允带着自嘲反驳说:“我和儿子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哪像你,一拍屁股跑到特区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我天天在外面做生意,不也是为了这个家的经济有个大翻身吗?你看看咱们现在住的70多平方,如果单靠你这个小科长,什么时候才能买上一套像样的大商品房?”

    涂天允不甘示弱地说:“你别门缝里瞧人!我会让你刮目相看的!”

    不久,市里公布了一批被提拔的局级干部名单。涂天允本以为自己能在这次晋级中有“进步”,可事与愿违,他仍然“原地踏步”,这令他很是丧气!

    这天之后,涂天允选择低调地做起了“家庭夫男”,他上班没过去那么积极了,下班也早早地往回赶:菜市场或超市有了他出没的身影:小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人群里也显露他的踪迹:家里的厨房开始晃动他沉浸在油烟中的形象……

    涂天允变了,变得让同事和邻居难以置信,惟有我越来越满意丈夫的变化,我心里暗暗发笑说:“看来,只有老公‘落难’了,我的家才安稳。”

    可惜,这种“女主外男主内”的日子,只过了半年多一点儿,次年元月的一天上午。涂天允单位的局长把他叫到办公室,拿出一份表格对他说:“最近市里要公开选拔一批局级干部。我们推荐了你。”

    回到家里,涂天允第一时间把这一喜讯告诉了我,也不知道我哪根筋搭错了,从我嘴里冒出的话竟然是:“别高兴得太早!你可别忘了上次被刷下来的教训。我看你还是好好地在家里做内勤吧。”

    见我大泼冷水,压抑已久的涂天允被激了起来。他不服输地对我说:“你别想拿上次的失败来永久拴住我,我可不想再做家庭保姆了!我一定会当上局长的,你等着瞧!”

    浮躁的婚姻告急,我开始自省

    涂天允为了能在这次选拔中胜出,又做起了“甩手丈夫”,没日没夜地投身于工作中。他不理家政,我想理却苦于分身乏术,无奈,我只得把儿子送到娘家代管。

    尽管涂天允这次“拼着小命”想上个台阶,可选拔名单张榜时,他再次榜上无名。而同时,我因为做成了一单大的生意,公司奖励了我10万元。

    那天晚上,我居功自傲地对情绪低迷的涂天允说:“涂天允,认命吧,别再逞强了!乖乖地在家料理好家务!”本来心情就坏到极点的涂天允,一下子爆发了:“做你的美梦!我涂天允虽然官运不济,可还是个科长,绝不可能成为你的跟班!”这话我不爱听:“那你有本事天天坐小轿车去上班呀!有本事让我和儿子住宽敞的商品房呀!……”

    涂天允再次被我击中了“要害”,他那男人的“自尊”一下子垮塌了,急红了眼的他说出了自轻自贱的话:“我是窝囊!没本事!你想离开我的话,我决不拦你!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了!”

    这当然只是一时的气话,但自打这天以后,涂天允又变了,变得整天沉默寡言像个哲学家。我们之间进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冷战状态,这是我所不愿看到的。之后半个多月里,“家庭冷暴力”的现实,令我陷入了极度苦恼之中!

    虽然我平时对他说话近乎刻薄,但在内心里还是关心他在乎他的,我也不希望家里每天都“寒气逼人”,毕竟我们之间并不缺乏和睦融洽的基础。之后的好几天,我都在思考如何改变我们的这种“冷战”。我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我想:造成丈夫“厌家”情绪的,除了工作上竞争激烈的一些客观原因外,与我长期攀比性的施压和冷嘲热讽也有一定的关系。

    理清了思路,那就着手改变。

    一天晚饭后,我找出几张“过时”的轻音乐的光盘,边播放边摇头晃脑地跟着哼哼起来。正在沙发上看报纸的涂天允,见到我的“异常”表现,用一种看神经病人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我自娱自乐了一阵后,没话找话地对涂天允说:“这些曲子不错吧?你要不要选一首听听?”涂天允没有接我的话茬,只是从鼻孔里挤出两声“哼哼”,又埋头看他的报纸。见他不理我,我也没强求。换了一首曲子,继续自娱自乐。

    第二天早晨,我比平时起得早,起身时对涂天允说:“你多歇一会儿,早餐我来做。”说着,下床走进了厨房。转身关卧室门时,我瞥见他的脸上又一次现出了纳闷的神情。

    接下来的一小段日子里,我的一举一动都带着明显讨好涂天允的意味,对我的这些举动,涂天允虽没明说什么,却也在我这“360度大转变”中脸色一天比一天温和起来。

    在我的提议下,那年的五一节,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了庐山之旅。在庐山,无论是游玩花径、仙人洞、锦绣谷、三叠泉,还是攀登五老峰和龙首崖,我都有意识地调动涂天允“大男人”保护弱者的责任,我和儿子1921电影观后感吃喝拉撒的一切定夺都依赖他。这让原本只想做“陪同”角色的涂天允,一下子成了家里的主心骨。

    庐山之旅结束后,涂天允的心情开始“阴转晴”了,他冷峻已久的脸上有了些许的

    快意。

    建立“夫妻博客”,我们享受“午后茶”般的婚姻

    从庐山回来的第二天晚上,趁着涂天允的好心情未消,我狠狠地与他谈了一次心,我首先向他检讨了自己原来的错误态度和说话的方式,并为此向他道歉。然后我说:“天允,我们以前可能更注重生活的一些外在形式了,把你能当多大的官、我能挣多少钱作为衡量我们婚姻生活质量的标准,但这些其实都是没有根基的,它们决不可能成为婚姻的全部内容,家人的和睦也不可能只建立在这之上。就像现在,虽然你没升官,我这段时间也没发财,但我们家的融洽气氛又回来了。归根到底,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彼此相依相偎才是生活的重心。”涂天允品味着我的话,并频频点头。我忽然又灵感闪现,策划道:“天允,咱们俩能不能建个夫妻博客,这样既可以丰富我们的休闲生活,还可以让那里成为我俩交流感情的平台,你说呢?”涂天允稍加考虑后,表态说:“想法有点儿意思,那就搞搞看吧。”一听自己的“策划”得到了丈夫的肯定,我兴奋异常。趁热打铁地说:“那我们今晚就申请一个博客。”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折腾,我和涂天允总算搞定了“夫妻博客”。在这个夫妻休闲平台上,我俩设置了“儿子成长日记”、“老公老婆记事簿”、“家庭图片区”、“奇闻轶事文摘”等多个栏目。“夫妻博客”建立的当晚,我就把全家人到庐山游玩的所有照片挂上去了。

    “夫妻博客”开通的第二天中午,我在公司做生意的间隙,写下了第一篇儿子成长日记:今天早晨,我按照往常的习惯准备给儿子穿背带裤,谁知,这小子竟然拒绝我给他穿,他说:“妈妈,从今天起,我要自己穿裤子了!我们学前班的小朋友都学会了自己穿。”听了儿子的话,我心里暗自高兴,这小子,居然有所进步了!

    我写的第一篇儿子成长日记,在单位吃午餐的涂天允从“夫妻博客”上读到了,他接着我的文字继续写道:儿子是有进步,我今天送他去学前班时,路过开学第一课学生观后感烧烤摊子,他没有缠磨我买那些不卫生的零食吃。

    这一天,“夫妻博客”挂上了七条“儿子成长日记”的内容,这是我和涂天允在网上首次交流育儿心得。

    我在一篇博客里这样写道:老公昨晚回来得很早,他还从超市买回来我喜欢吃的南瓜饼,我好久没收到老公意外的“礼物”了……

    涂天允有一篇博客是这样的:过去总觉得回家是一件烦人的事儿,但现在,我觉得家好像有吸铁石。下班后。我的脚步会不自觉地加快往回赶。说来见笑,我最近还学会了做“炸肉包藕饼”,妻子和儿子都很喜欢吃,呵呵!

    对家庭的感受、对夫妻变化的点点滴滴,成为此后我和涂天允写博客日记的主要内容。当然,在夫妻一方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另一方,则通过博客为对方排忧解难。

    今年的6月21日,是我和涂天允结婚十周年的纪念日,我们两个本已约定好好庆祝一下。然而,就在此前两天,我接到了公司的指派,到山东济南去洽谈一笔笋干生意。无奈,我俩设计好的庆贺节目只得被取消了。

    到达山东济南后的第二天,趁着做生意的间隙,我在夫妻博客的“老婆记事簿”上写下了对婚姻的感受:结婚十周年了,回顾我与老公所走过的婚姻路程,尽管磕磕碰碰一路走来,甚至一度出现了感情危机,但经过一番心理调整,我们的婚姻又走上了正常的轨道……

    留守家中带孩子的涂天允,很快读到“老婆记事簿”上我的心理表白,他也有自己的话要说:老婆总结得不错!结婚十年来,我与老婆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不少,检讨原因。主要是我俩没有摆正事业和家庭的关系,由无度的攀比、不切实际的奢望,引发了浮躁的心态,造成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想通了,人生的元素多样化。紧张的工作之余。千万别忘记还有很多种生活在等待我们去享受。

    写完了“老公记事簿”后,涂天允还精心包装了一张十年前我们俩的婚纱照片,作为结婚纪念贺卡挂在“家庭图片区”上……

    特殊的“结婚十周年纪念日”过去了,现在,我和涂天允在各自的岗位上。虽然事业没有显著的“进步”,但我俩的爱家热情在日益高涨。特别是“夫妻博客”越办越有声有色了。

    责编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