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理学】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3-16 08:47:43

导语:期末考试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从法国兴起的一个文学艺术思潮和流派,代表人物有布洛东、阿拉贡、艾吕雅、苏波等,他们开始参加查拉所发起的达达主义文艺运动,后来由于目标和宗旨方面的分歧而从达达派中分离出来,发动超现实主义运动。但是在对资产阶级传统思想、道德和文化的强烈反叛这一点上,他们却与达达主义并无二致。超现实主义流派的正式形成和运动的开展,是以一九二四年这一派别的领袖布洛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为标志的。超现实主义者在政治上极力标榜“革命”,以“前锋派”自居。超现实主义的文艺主张主要有两点:一是所谓“无意识书作”(或称“自动写作”),认为要达到绝对的真实,写作应当是纯粹无意识的,不能受任何理性的支配,“要摒弃所有笛卡儿的因素”。诗人在写作时,只须把脑子里涌现出来的东西快速记下,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全靠一种“偶然的结合”。二是写幻觉和梦境。幻觉和梦境都是不受理智支配的下意识活动。在这里,一些完全没有联系的东西凑在一起,组成莫名其妙的画面。超现实主义者最愿意说的一句话是:“雨伞和缝纫机在手术台上相遇,这也是美。”迭斯诺斯的《梦幻》和布洛东的《可溶解的鱼》是反映超现实主义的上述创作主张和美学思想的代表性作品。超现实主义流派由于内部政治和艺术观点方面的分歧,从二十年代后期发生分裂,到了三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急剧发展,法西斯势力的抬头,阶级斗争的日趋尖锐化,原有的裂痕进一步扩大。成员各奔东西。到了三十年代后期,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这一影响在其后出现的许多标榜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中反映出来。超现实主义是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开辟道路的重要流派之一。

理学

亦称“道学”。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哲学。汉儒(主要是古文经学派)治经侧重训诂,诠释名物。宋儒治经则多以阐述义理,兼谈性命为主,故有“理学”之称。理学的创始人有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等人。朱熹是集大成者。 理学产生于宋明时期。这时,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后期阶段。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虽然受到了生产关系的束缚,但比以往有显著发展。在政治上,封建统治者极端腐败,阶级矛盾特别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出现,严重地冲击了封建主义制度。理学正以适应维护封建主义制度的需要而产生的。而理学是集我国古代唯心主义之大成。理学家以思孟学派的儒家思想为主,并吸收佛道的某些唯心主义理论,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自然观上,主张“理便是天道”,“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遗书》卷二十一)认为“理”是“天理”或“天道”,并把“理”看成是至高无上的最高范畴,是唯一存在的。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原。在“理“与“气”的关系上,肯定“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是理,后生是气。”(《朱子语类》卷一)在认识论上,认为“知者,吾之所固有。”(《遗书》卷十八)“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不能存得心,不能穷得理;不能穷得理,不能尽得心。”(《朱子语类》卷九)认为人的认识,是内心所固有的,“理便在心之中”。只要诚敬地进行内心修养,就可以达到“明天理”。在人性论上,提出“性即是理”。“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同上,卷四)以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为基础,还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同上,卷十三)“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同上,卷十二)宣扬禁欲主义。这种理学曾受到张载以及后来王廷相、王夫之、颜元和戴震等人的深刻批判。 理学自南宋以来一直奉为官方哲学,长期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对日本和朝鲜等国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