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望月有感 望月有感白居易赏析

白居易画像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战乱灾荒祖先产业荡然空,弟兄漂泊寄居他乡各西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逃亡途中骨肉同胞流落离散。 顾影自怜好像离群的旅雁,行踪不定酷似无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分散的亲人都会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注释】 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 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 於潜七兄:白居易之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荒,一作“饥”。 世业:祖传的产业。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 羁旅:漂泊流浪。 寥落:荒芜零落。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 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形影相吊之意。 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 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 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九秋,秋天。 乡心:思亲恋乡之心。 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浮梁、於潜、乌江、符离、下邽。 【简析】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的思念凄苦之情。 白居易(年-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白居易的诗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平实真切,浅显易懂,感情流露自然。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 关于什么是“新乐府运动”,也简单介绍一下。“新乐府”一名, 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又名“新乐府运动” 。这类诗的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新乐府序》中全面提出了新乐府诗歌的创作原则,要求文辞质朴易懂,便于读者理解;说的话要直截了当,切中时弊,使闻者足戒;叙事要有根据,令人信服;还要词句通顺,合于声律,可以入乐。宣称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这首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秋至贞元十六年()春之间。其时诗人到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贞元十五年春二月,宣武(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三月,彰义(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南县)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平叛战争规模较大,时间亦长。此即诗题所言“河南经乱”。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值此人祸天灾纷至沓来之际,田园荒芜,骨肉离散,诗人不免忧国思亲,伤乱悲离。就在这一年秋天,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天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见祖业一空,兄弟姊妹失业羁旅,天各一方,于是有感而作。 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其实是被它的标题吓了一跳,数了一下足足有个字,我觉得这个标题可能比正文还难背诵。如果要评标题最长的古诗,这首应该可以排得上号。但我们通常不会也没有必要去背这么长的标题,而是简称其为《望月有感》。 此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时难,即指题目中所说的“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到白居易和产业,经过这场战乱已荡然无存,骨肉兄弟们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各奔东西。 古代战乱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写战乱结束后的凄凉景象。战乱纷争终于结束了,然而,田地荒芜,杂草丛生,骨肉亲人仍流离失所,漂泊者相望于道。这两联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描写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历来,战争带给人民的都是无穷无尽的灾难,亲人们有家不能回,战争一起,田地、产业个部付诸东流,劳命伤则一,所有的不幸都得由人民来承担,兴、亡,最苦的都是百姓。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所以结尾,诗人用“明月”这一自古以来就容易引人遐思的美好意象点明了题意。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形成了默契。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在白居易的诗中,我们似乎还能看到些许杜甫的影子。两人同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于公元年,白居易生于公元年,两人整整差了一个甲子(六十年),可以说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如今,我们经常说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而白居易生活在中晚唐时期。他们一个代表盛唐诗歌的最高成就,一个代表中唐诗歌的最高成就。杜甫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比如《三吏》、《三别》,都是伟大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