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维《汉江临眺》全诗原文、注释和赏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译文与赏析】

【唐】王维《汉江临眺》全诗原文、注释和赏析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 临眺:登高远望。楚塞:古代楚国的地界。泛指现在的湖南、湖北一带。三湘:湘水与漓水并称漓湘,与蒸水并称蒸湘,与潇水并称潇湘,这四条江水交汇的地方并称为三湘。荆门:山名,在湖北宜昌的南边。九派:指在汉阳附近汇入长江的各条河流。郡邑:州郡城镇,这里指湖北襄阳。前浦:前方的江水。动:震动。留醉:留给人醉酒赏景。山翁:即晋人山简,他曾任南征将军镇守襄阳,这里是作者以山简自喻。 【鉴赏导示】 《汉江临眺》是王维融画入诗的力作。千百年来被人们所喜爱。 【鉴赏】 这首诗写于开元年()秋,王维以殿中侍御史的身份去黔中,岭南任选补使。选补使是朝廷派往边远地区去选拔地方官的使臣,是一种临时出差,不同于放逐或贬谪,所以王维此时的心情较舒畅,在去桂州(今广西桂林)任所途中经襄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象,山与水成为全诗的抒情线索,贯串全篇。同时,它一开始就写出诗人泛舟江上,远眺中而且是想象中的景象,实景虚写,让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颔联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若隐若现。前句突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用莽莽苍苍的山色烘托江水的浩瀚之势。能给人以伟大新奇之感。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诗句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泛舟江上波涛在动,诗人却说是前方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诗人却说天空也为之动摇。诗人借助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的水势。浮、动这两个动词用得传神,一下子增强了画面的动感效果。尾联,诗人以山简自喻,当他欣赏到襄阳的美景时,情不自禁饮酒畅怀,从而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情与景交融恰到好处。诗中也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雅致、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又融情人景,情绪乐观,叫人美不胜收。 【鉴赏要点】 []名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恰到好处。[]意境优美,气象开阔宏大。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译文与赏析

【原文】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①。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出处】 《庄子·山木》。 【注释】 ①醴:指甜美的酒。 【译文】 君子之间的交往平淡若水,小人之间的交往甜美如酒。然而君子间的友谊却亲切常存,小人之间的情谊却常常断绝。 【赏析与启迪】 水平淡无味,却是所有生命赖以维持的最基本的物质元素。君子以文章学问交朋友,以志趣相投者为朋友,这样的朋友自然平淡如水,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无关乎利益,无关乎权势,因而是自然的、真切的、可亲的,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酒甘醇甜美,以酒交友,这样的朋友只能是酒肉朋友,这样的关系肯定是短暂的,没有真正的情谊可言。一旦失去了某种利益,双方就有可能疏远分开,甚至反目成仇。 君子之交淡如水,既可避免势尽人疏、利尽人散的结局,同时也能体悟到平淡之中见真情。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必须与他人发生联系。有些青少年学生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往往谈到自己因为交错了朋友,受朋友的误导,盲目追求哥们、姐们的义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以文章学问交朋友,与志趣相投者交朋友,就可以得到可亲、可信的朋友;以利益交友,利字当头表面热闹非常,利字消失友谊难以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