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十年)年均保障低保人员4000万人以上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

(中国这十年)年均保障低保人员4000万人以上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

  中新社北京9月8日电 (记者 王祖敏)近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这一体系年均保障低保人员4000万人以上、特困人员近500万人、临时救助人员1000万人次左右、各类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230万人次以上。

  中国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8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新时代民政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上述数据。詹成付还介绍称,十年来,民政部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兜底一批”的任务,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兜底脱贫。同时实施低保扩围政策,对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实施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巩固拓展了兜底保障的成果,有力有序衔接了乡村振兴战略。

  十年来,基本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高。2012年至2021年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增长了1.2倍和2.1倍;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或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集中和分散养育的孤儿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728元(人民币,下同)和每人每月1288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了77.9%和83.1%。

  十年来,基本民生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被纳入保障范围,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妇女、儿童关爱服务制度,构建起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立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每年惠及近两千万残疾人。

  十年来,慈善事业蓬勃发展。2020年慈善捐赠已突破2000亿元,2012年至2021年发行福利彩票18600亿元,总共筹集彩票公益金5408亿元。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进一步解释称,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城乡民众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都有相应的制度进行保障,社会救助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现在的社会救助不是民政部门一家‘单打独斗’,而是各部门统筹实施,综合救助的格局基本形成。”刘喜堂称,低保、特困是一个圈层,往外是低保边缘人口和支出型困难人口,再往外是所有临时遇困人员。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政策共同发力。为此,建立了全国社会救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救助资源统筹。

  刘喜堂还补充了几个数据:十年来,中国各级财政累计支出基本生活救助资金2.04万亿元,有力保障了困难民众基本生活;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277万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以及突发严重困难户被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巩固了脱贫成果。

  据介绍,民政部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拓展应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创新优化救助服务,进一步编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