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出版时间:1989-0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词源: 《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词由: 春秋时 有个晋灵公 是个残暴的昏君。有一次 他竟因为厨师没有为他把熊掌炖烂这点过错把厨师杀了 并让两个侍从把尸首放在筐里抬走。这件事恰巧被大臣赵盾和士季撞见了 他们认为灵公太残暴了 便想进宫劝谏。一天士季进宫朝见 晋灵公知道他的来意 假装没看见 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 来到屋檐下 晋灵公才看了他一眼 敷衍着说: 我已经知道那件事办错了 你不必多说了。士季说:“哪个人能没有错误呢? 知错能改 那最好不过了。”然而 晋灵公的残暴本性丝毫没有改变 不但在行动上依然如故 还屡次加害直谏的大臣。最后被赵穿杀死。
词义: 一般人既非圣贤 怎能没有过错呢?孰:谁。过:过失 过错。常用作对犯有过失的人的原谅之辞。
书证: 清·汤斌《汤子遗书》卷一:“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毛泽东《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 “我们每一个同志 都有一点毛病 哪有没有毛病的呢?‘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总要讲错一点话 办错一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