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采莲曲》原文与赏析-马蹄莲百科,马蹄莲寓意,马蹄莲赏析】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3-16 10:17:50

导语:书信

《白居易·采莲曲》原文与赏析

《白居易·采莲曲》原文与赏析 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曲,乐府旧题,《江南弄》七曲之一。白居易此诗,描绘了一对年青恋人湖中约会的情景,充满诗情画意,蕴藉含蓄,风格清新而明丽,颇具民歌韵味。“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是写湖面风清花好的幽美景象。片片的菱叶因水波流动而摇摆不定,清澈的水面之上,“一一风荷举”。荷叶茂密,荷花繁盛,荷塘深处有小小的木舟可以通行。同时,这又是借自然之景衬托怀春少女“叶翠本羞眉,花红强似颊”(王勃《采莲曲》)的秀丽容颜,给人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四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王昌龄《采莲曲》)的奇妙联想。不过,她不象王昌龄笔下那群采莲女那样爽朗喧闹,而是一个人悄悄地摇着木桨,向荷塘深处约好的地方划去。细细观察,从菱叶荷花的微微摇摆中,似乎可以发现她小船的行踪。她怀着一份隐秘,掩饰不住心中的欣喜,让小船在荷塘深处无声而迅疾地穿行。然而,当她左拐右绕,猛抬头见到情郎就在眼前时,却又羞涩得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可以想见,她一定脸儿顿时绯红了。“低头笑”三字,虽一语未吐,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不仅描绘出了少女那娇羞纯真的神态,更写出了她激动、热切的情怀。万般爱怜尽在这“低头笑”之中了。再往下是怎样一番情形呢?诗人也没说。只是再现了这样一个特写镜头: “碧玉搔头落水中。”碧玉搔头,即碧玉制成的头簪,它怎么会自己掉到水里去了呢?是少女因害羞而低头滑落的呢?还是因情侣登上少女小舟而摇落的呢?都没有交待。然而,这一细节却引发人们无限美好的联想,大大地扩展了诗境,令人回味——不用问,少年该为她下湖捞取,也是在人们的想象之中了。画面新美,隽秀中带含蓄,学民歌而又脱俗于民歌的直露,是这首小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马蹄莲百科,马蹄莲寓意,马蹄莲赏析

马蹄莲花形奇特,洁白的花苞如马蹄而得名,叶如慈菇叶、芋头叶,又叫慈菇花、水芋。马蹄形状的花苞植物学上叫佛焰苞,苞中心鲜黄色肉质柱状物是花序,整个花序与花苞,其形颇似观世音端坐在圣洁的莲座上,所以有人又叫它观音莲。马蹄莲是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厘米,具有肥大的内质块茎,叶基生,叶片翠绿,箭形,大而舒展,叶柄粗而长。巨大的佛焰苞洁白无瑕,长可达厘米,形如马蹄,似花冠,实为保护花序的苞片。开花时花茎抽长,肉穗花序金黄色,直立于佛焰苞中央,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花期春秋,果肉质。【养】马蹄莲原产埃及、南部非洲,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我国各地温室均有栽培。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好阳光,稍耐阴,不耐寒冷和干旱,好肥好水。在冬季不冷、夏季不热的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能全年开花。长江流域一带花期自月至翌年月,~月为盛花期。生长适温~℃,夜温℃以上。元旦、春节期间开花不绝,开花期要充足光照。花谢后移出温室,将盆侧放,避免雨水,使其休眠。月倒盆,取出球根,剥下子球,分级贮藏在通风凉爽的室内。可用播种和分球繁殖。种子须经人工辅助授粉,北方地区种子难成熟。一般用分球方法繁殖,分球在月进行。栽种小球,每盆栽~个,要用潮干土(即半干半湿土),栽后不能浇水,将盆置于阴处,待萌芽出土后,才能浇水。培养年,第年开花。马蹄莲可地栽、盆栽。盆栽,一般月上盆。花盆宜用大盆、深盆,以直径厘米以上的高脚盆为合适。马蹄莲喜肥,培养土中要加骨粉、厩肥或过磷酸钙。入温室前,一般需追肥次,室内每月追肥~次。要经常保持湿润,浇水量宜大,在叶面、地面经常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赏】同属植物约种,常见的有黄花马蹄莲,苞片略小,金黄色,叶鲜绿色,具白色透明斑点;红花马蹄莲,苞片玫红色,叶披针形。马蹄莲花叶并美,纯洁高雅,颇得人们的喜爱。郭沫若写有《马蹄莲》诗:我们虽然是非洲的原产,非洲和亚洲本一脉相连。我们已经移植到了中国,更处在万马奔腾的目前。我们也要响应着大跃进,雪白的马蹄倒踏破青天。号召亚洲非洲团结一致,快把帝国主义丢在后面。孙师孟《马蹄莲》诗:春风得意马蹄香,秀色妍姿浸月光。最爱玉瓶迷素影,几回消领几回肠。【用】马蹄莲花朵美丽,春秋两季开花,单花期特别长,是装饰客厅、书房良好的盆栽花卉,也是切花、花束、花篮的理想材料。用作切花,经久不凋,是馈赠亲友的礼品花卉。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是花坛的好材料。马蹄莲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已成为重要的切花品种之一。马蹄莲可药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治烫伤,鲜马蹄莲块茎适量,捣烂外敷。预防破伤风,在创伤处,用马蹄莲块茎捣烂外敷。马蹄莲有毒,禁忌内服。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