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四年级作文

哲狐问答范文精选3篇(全文)

全民阅读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2-12 13:06:57

哲狐问答篇1

1.大上海新本帮新川菜王兆华,田道华

2.有滋有味小厨菜张洪,李继

3.火锅用酱潮流四川烹饪 回归

4.简单菜质朴味

5.龙井问茶——"龙井虾仁"的华丽转身宋宪章

6.家乐新川盛典在沪举行

7.信息动态

8.闲说酱汁潘英俊

9.金蝉脱壳新做法李秀冬

10.酥(火靠)鲫鱼的制作任俊

11.吃油二三事投壶电笑

12.喜欢吃鸭的醴陵人李陵

13.秋来好食藕王征宇

14.故乡的腊八豆周婷

15.重庆菜肴新煮义王青华

16.承德乡土菜郝瑞元

17.粤式煲汤之随想陈小凤

18.烹饪实践中的一些非主流技法费伯平

19.浅谈黄秋葵温吉特

20.新版海螺鸡是这样做出来的徐江

21.腌坛小菜留品味方华

22.麻田会川式火锅靠什么热卖广州桂皮

23.清油火锅制作攻略余国全

24.四川烹饪 莫把配方当秘方罗飞龙

25.二十八元发票引发的思考马伟

26.盘点2010蓉城流行的特色食材杜贤君

27.给力de分子烹饪何苦

28.跟我学(96)香蒜黑椒炒鹅肝陈加春,杨军

29.甘笋面、蔬果汁和忌廉奶的分子之旅谭国辉

30.分子美食是这样做出来的李佳豪,郭爱明

31.王二的分子烹饪奇谈门卫小王

32.南京板鸭de新做法郑兴武

33.辣椒焖子兰楚

34.菜肴勾芡有讲究刘汉琴

35.风味菜5例余洪涛

36.小炒海鲜戚广安

37.云南的凉米线刘少林

38.脆瓜炒猪心管白少立

39.新式老醋汁白少立

40.我的复合红烧酱赖富平

41.用普通原料做出新意菜叶祥军

42.所谓的天下至味白忠懋

43.美味菜火热地卖贺书华

44.自贡冷吃兔周云

45.云南的铜锅豆焖饭胡峦

46.新菜传真菜品推介杨海波,晋来福,刘洪斌,杨成国,张冬,邓涛,杨志军

47.品味杂拌儿张宏宇

48.来自山野的自然原味宋艳华

49.重访攀西只为寻觅家常味道王诗武

50.烹制老百姓喜欢的味道胡友国,黎亚

51.家常菜馆也可以来一点新意胡友国,黎亚1.味美需下真功郝军,覃立茂

2.凉菜,在随意中显美四川烹饪 郝军,田春华

3.跟我学(81)番薯格格申占涛

4.新湘菜不——靠姿色靠味道刘国清

5.平民化的宾馆菜邓勇

6.宜昌流行鱼肴吴春华

7.家乐"金辣椒"川菜盛典

8.许君、阳信权食雕作品欣赏

9.饼有千姿

10.蒲菜新馔孔庆真,贾国防

11.重庆市井小吃忆旧陈小林

12.手机短信问答(十八)

13.左满右汉话宴魁(上)——中国『满汉全席解读吴正格

14.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吻香止步

15.川味热切丸子白少立

16.爽口凉菜刘洪斌

17.响螺(外一篇)美食森林

18.郑州流行菜三例杨宁波

19.叫花鸡与乞丐无关(外一篇)白忠懋

20.夏日美味冰冰凉武红旗

21.秀秀我的小点张小潘

22.自己动手做寿司杨同宝

23.东北三江鱼虾鲜杨成国

24.四川烹饪 干锅酱的制作及运用张冬

25.形形色色的皮冻菜马洪现hHTTp//

26.大厨与小厨(七)炊三哥

27.成都吃虫二帖朱晓剑

28.踏着兔子的踪迹寻味王诗武

29.一兔一江湖胡一刀

30.厨艺讲坛(十五)烹兔篇

31.虫草鸡豆花

32.别具一格黔味菜吴茂钊

33.烹兔肴,还需刚柔并济夏红亮,孙伟,阿细

34.一招鲜餐馆启示录蔡佳

35.富有设计感的甜品杨金振,杨中俭

36.浓浓的乡土情叶宴平

37.父亲,我永远的老师胡洪智

38.够味才会合胃廖学坤

39.乡味袭人何玉军,曾春明

40.两种臭豆腐的制作李飞

41.奇味榴莲入肴香孙鹏哲

42.家常鱼肴四款四川烹饪叶祥军

43.新菜传真菜品推介赵伟峰,孙维承,吴问宝,陈刚,刘伟

44.用金瓜调金汤赵节昌

45.创新柿子酱张泽峰

46.追根寻味话香料(四)生姜潘英俊

47.蛋黄香肚阿飞

48.对话泡菜烟雨,狐一刀

49.饮食随笔三则邵世新

50.回味无穷的吐司面包刘少才

51.读者来信选登

52.我的凉拌菜罗青龙

53.我的拿手兔肴林丹

54.啥汤永清

55.点心馅料的调制工艺苏志平

56.老菜新配搭邓勇

57.四川烹饪 滋味自贡菜阿细

58.遂宁烹饪技能大赛菜品选萃

59.提炼真味丁忠成

60.辣鲜演绎新食尚资讯会追踪报道

61.新菜传真(122)

62.以清爽滋味度夏魏国刚

63.凉菜叫醒夏天的胃王海军,刘峰

哲狐问答篇2

"剪灯二话"与明代传奇小说的发展趋势 皋于厚

清代前中期小说批评刍议 石麟,SHI Ling

吴敬梓《诗说》与《儒林外史》 顾鸣塘,Gu Min tang

《儒林外史》与《鸳鸯针》 金晓民

『葺城女士非『松江张宛玉辨兼及吴敬梓与袁枚关系问题 王进驹

曹雪芹及其《红楼梦》人文构成斠原举证 严迪昌

《红楼梦》与基督教文化 向彪,Xiang Biao

论《巴黎茶花女遗事》对清末民初小说创作的影响 许海燕,Xu Hai yan

1906新变与挣扎近代小说史上不可忽视的一年 张菡,Zang Han

妄续新篇愧昔贤《续镜花缘》研究 王琼玲

李伯元,《绣像小说》编者的确认 王学钧

试析《绣像小说》的读者定位 徐振燕

《绣像小说》与"益智问答" 李欣

《三国演义》与谶纬神学 熊笃

《西游记》及其作者与盱眙 敦玉林

《平妖传》二十回本与四十回本的先后问题 朴明真

林钝翁生平考 王长友,Wang Chang you

《水浒传》续书的叙事重构和接受批评 刘海燕,Liu Hai yan

论俞万春的《荡寇志》 魏文哲

台湾五十年来唐人小说研究历程及其特征 陈友冰,Chen Yiu bing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要目索引(2001年7月一9月) 淮茗,Huai Ming

神话历史化的原因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许并生,Xu Bing sheng

作为当代精神文化现象的明清小说--兼论明清小说的阅读与诠释 刘勇强

从公案到侦探--论晚清公案小说的终结与近代侦探小说的生成 苗怀明

史笔寓褒贬抑曹尊蜀汉--论《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史传渊源 关四平,Guan Si ping

下降到物质--肉体形象--论《水浒传》中的英雄 韩石

从玉皇庙到永福寺--《金瓶梅》的构思(续) 大塚秀高,柯凌旭

凌濛初佚作及交游补考 郑志良,Zgeng Zhi liang

《文木山房诗说》三题 周兴陆,金宰民,Zhou Xing lu,Jin Zai ming

有关红学的新材料 潘承玉,Pan Cheng yu

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 莫砺锋,Mo Li feng

男性历劫和女性阉割的双重主题--试阐《红楼梦》的男性写作视角 张媛

"绛洞花主"确属后人妄改--兼答蔡义江先生 邓遂夫

陆容和他的《菽园杂记》 吴道良

乾隆全盛时代扬州文明的实录--《扬州画舫录》 张蕊青

《柳崖外编》作者徐昆生平考 占骁勇,Zhab Xiao yong

《红白花传》研究 萧相恺,Xiao Xiang kai

汉喃研究院所藏越南汉文小说《传记摘录》研究 陈益源

《三国》版本研究的硕果--读中川谕的《《三国志演义》版本的研究》 黄霖,顾越

小说史研究的新突破--读陈大康先生《明代小说史》 刘秦

《三国》叙事学研究的开拓之作--评《三国演义叙事艺术》 沈伯俊

破谜与借鉴--评石钟扬著《性格的命运--中国古典小说审美论》 戴建国

金圣叹与中国叙事学 竺洪波

宋人说话家数考辨 冯保善

浅析文言小说叙事艺术的演进--以梦小说为中心 潘峰

"稗官野乘悉为制义新编"--论明清小说对八股文的影响 黄强

《三国演义》在泰国 吴琼

《三国演义》艺术心理探讨二则 王海洋

再论《金瓶梅》 徐朔方

论《金瓶梅》中西门家族的社交圈及其叙事张力 王建科

《金瓶梅》在韩国的流播、研究及影响 金宰民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三言二拍"传播社会规范与向往追求社会资源的矛盾 潘健

论"三言"之梦 周广秀

《肉蒲团》作者非李渔考辨 孙福轩

《铁冠图全传》为明末清初时事小说考 成敏

文康任凤阳府通判事迹辨正 许隽超

清代文言小说家潘纶恩生卒定考 陆林

明清文学中的打瓜子 张勃

论《儒林外史》的兄弟群体 陈兮

"万艳"芳魂筑红楼论《红楼梦》死亡描写的结构作用 王颖卓

论《浮生六记》陈芸形象的文化底蕴 黄芸珠

吴趼人在保守与改良之间 魏文哲

《新小说》创办刊行情况略述 郭浩帆

站在巨人肩上前行写在胡适先生逝世40周年的日子里 胡文彬

读《唐传奇新探》 程国赋,吕贤平

读徐保卫《李渔传》 徐柏容

《周仓考》补正 胡小伟

从孤独到归依论《红楼梦》创作的潜在心理动机 陈惠琴

《红楼梦》悲剧的近代思考王国维与鲁迅《红楼梦》评论之异同 徐敏

《西游记》与山西 孟繁仁

论冯梦龙、凌濛初与通俗文学的传播 聂付生

董说交游补考 陆勇强

《醒世姻缘传》的研究序说--关于版本和成书年代问题 杨春宇

论道教思想对《镜花缘》的影响 刘雪梅

《三异笔谈》与《绪南笔谈》二书之关系及其作者小考 占骁勇

近百年来的金圣叹研究--以《水浒》评点为中心 黄霖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明之人情小说"(下)所存在的几个问题浅谈 邱江宁

《邻女语》新论 朱德慈

李伯元与白云词人谈小莲 王学钧

佛山大树堂《吴氏族谱》的新发现 任百强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要目索引 淮茗

说诗与作诗林黛玉的两重性 张宏生

论白居易诗对《红楼梦》的影响 饶道庆

《红楼梦》笑话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意蕴 刘永良

论宝玉的年龄 叶永胜

《红楼梦》作者献疑 沈新林

《新小说》与清末的"政治小说" 于润琦

蔡元培与清末政治小说 侯敏

李渔小说的"反流俗"与"媚俗" 张蕊青

"团圆"与"因果"--论《五色石》与《八洞天》中的"补天"之道 王韬

明代话本小说中的徽商形象 刘艳琴

话本小说叙事的经典--李渔叙事美学特征论 孙福轩

"贬霸王"故事与城隍信仰 刘玉红

从《大别狐妖》到《二刻拍案惊奇》再到《型世言》看狐妖谭内容的变革与继承 村田和弘,李寅生

《怪异录》非袁枚作考论 王英志

《何氏语林》是否包含《世说》的内容 周小兵

朱鼎臣本《三国志史传》探考 张志和

论《水浒传》的设色之道及其"五色"构图原理 李桂奎

从《姑妄言》看三教文化的衰落 王长友

文化自觉、身份体认、诗意生存《儒林外史》的文化诉求 胡发贵

中国理想女性之美--从中、越《金云翘传》比较中看民族审美的差异 王玉玲

杂谈红学史的编纂--序陈维昭《红学通史》 黄霖

本世纪第一届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扬州举行 胡晴

庸众的沉沦与哲人的悲哀--《金瓶梅》读札 耿春红,Geng Chunhong

"小小一物,遂能作无数文章"--谈《金瓶梅》中几件"物事"的妙用 朱全福,Zhu Quanfu

《聊斋志异》的梦幻世界 石育良,丁岸,SHI Yuliang,DING An

论《聊斋志异》假象寄兴的审美世界 吕逸新,Lv Yixin

题咏派红学的缘起、衍化及价值新估 赵建忠,Zhao Jianzhong

张大受《书楝亭银台诗后》的发现及作期考辨与曹立波先生商榷 孙书磊,刘水云

《红我的小天地作文200字楼梦史表》"红学"史上最早的"表解"著作 周兴陆,Zhou Xinglu

从虚无党小说的译介与创作看无政府主义对晚清小说的影响 张全之,Zhang Quanzhi

从前期《小说月报》看清末民初对小说长短篇的认识 邱培成,Qiu Peicheng

《娇红记》研究二题 丁烨

新发现明代中篇传奇小说《巫山奇遇》考略 潘建国,Pan Jianguo

关于《绝缨三笑》 大塚秀高,刘珊珊

未见著录小说两种叙录 萧相恺,Xiao Xiangkai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补正 任明华,Ren Minghua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神魔化浅谈 刘红林

《祷杌闲评》文化意蕴管窥 关四平

《祷杌闲评》"棬"字意义考 张成全

成年人的童话从政治美学的角度看《七侠五义》 王韬

论《花笺记》的体裁特征 叶岗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 叶楚炎

第四届中国古代小说文献与数字化研讨会综述 孟杰

同源异派,二水分流——略论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两个发展路径 冯保善,Feng baoshan

明代小说与民间说唱之双向互动现象初探 纪德君,Ji dejun

论乾隆朝小说禁毁的种族主义倾向 胡海义,程国赋,Hu haiyi,Cheng guofu

从明清通俗小说看皇权专制制度下中国商人及商业资本的命运 刘倩,Liu qian

古代小说中的"九天玄女"考论 李景梅

"西游戏"与《西游记》的传播 王平,Wang ping

现代学术的范式——"五四"时期《西游记》学术史论之二 竺洪波

上图抄本《红楼梦》与沈星炜 杨绪容,Yang xurong

评红学索隐派的"明珠家事说"——对红学史的一个检讨 王人恩

新发现的黄世仲小说《义和团关于环保的作文》 颜廷亮,Yan tingliang

出房·堂备·寅半生——对晚清一位小说理论研究者的考察与探讨 刘德隆

刘向《列女传》的体例创新与编撰特色 陈东林

晚明文言小说《觅灯因话》发微 乔光辉

论杨慎小说观及文言小说创作 吴波,曾绍皇

李渔交游考辨 黄强,王金花,Huang qiang,Wang jinhua

论李渔的"怪异"——兼论其启蒙思想与人文精神 沈新林,Shen xinlin

从《连城璧》及其《外编》看李渔的两性观 刘淑丽

论《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传达方式 曹萌,Cao meng

論笑笑先生是徐渭 邢慧玲

《姑妄言》与江阴 王长友,Wang changyou

"情""欲"的意义《姑妄言》的夫妻情爱观 段江丽

《夷坚志》在古代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周以量

哲狐问答篇3

本文为2014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典诠释视域下的朱熹与戴震孟学比较研究》(AHSKQ2014D13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 文章认为用西方现代诠释学理论的观点诠释孔子的《论语》是不适宜的,只有借鉴孔子的智慧和方法对其进行解读是比较理想的:第一,从孔子对当下问题的解答中去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智慧,而不是仅仅把握其具体的答案;第二,学习“举一反三”和“下学上达”的方法;第三、历史地看待孔子思想,即不把孔子的思想看作是一贯的;第四,诠释《论语》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简单的回到孔子的智慧本身,而是以期达到既吸收古代先贤圣哲的智慧,又能够适行于当下的思想性内容。

【关键词】 《论语》;孔子;经典;诠释

几乎每个民族都十分注重对自己的经典(canon)进行不间断的诠释,这不仅仅对探寻与承继前代先贤的圣德和智慧,以挣脱当下的困顿;更重要的是传承各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并在各自传统中进行人的教化小标题作文、塑造。自从诠释理论传入中国后,很多学者都借之以理解《论语》,甚至将以西方现代诠释学理论作为理解《论语》的基础,或者在解读过程中或隐或现地附和诠释学方法。但西方现代诠释学的方法是否适宜于《论语》的理解?这里将从诠释学的不同路向开始,分析这一问题。“现代诠释学真正研究的是诠释学三要素――作者原意、文本原义、与读者领悟之意――之间的关系。”[1]与此相应,西方诠释学理论大致可分为三种路向:作者中心论诠释学;读者中心论诠释学和文本中心论诠释学。下面分别阐述借它们理解《论语》之得失。

作者中心论诠释学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他们认为,文本存在的意义在于表达作者的原意,理解就是要排除读者的一切先入之见,去把握作者的原意。为此,在传统的语义学和考古学方法之外,“解释者通过把他自己的生命性仿佛试验性地置于历史背景之中,从而可能由此暂时强调和加强某一心理过程,让另一心理过程退后,并从中在自身中引起一种对陌生生命的模仿。”[2](P90)理解旨在揭示文本背后隐含的作者的生命体验和精神状态,通过对消解读者的个体性和历史性,来重建作者的个体性和历史性,以此正确地理解文本的“原意”。从以上论述可知,作者中心论诠释学认为文本与作者的思想是一致的,或文本完满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如果读者通过语义学或考古学的“客观的”方法,辅以“心理移情”的“主观的”方法,就可以理解文本的“原意”亦即还原作者的思想。

但如果我们以此来直面《论语》时,困难便出现了:《论语》文本是孔子在具体场景中的话语的记录,这些记录又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在记录中不免加入了记录者本人的话语选择倾向,使得记录形成的话语不会也不能完满地表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因此,旨在分析孔子具体话语的语法学和考古学的方法都将无法窥见孔子的全部思想,甚至会起到的阻碍的反作用;而旨在借助场景还原的方式去体验孔子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实验方法,所体验到的也仅仅是我们所理解和认识的孔子与弟子们对话的具体情境,以及我们当下以某种方式所感受到的孔子当时的心理状态,仍然无法摆脱当下对话的具体性和有限性,通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从诠释学自身的发展史来看,作者中心论“为了保证理解的客观性,或者说为了保证对文本中的‘作者原意’的把握,几乎完全消解了读者的个性。在‘作者中心论’的视域中,读者实际上成了‘无个性的’、‘无差别的’抽象存在物。”[3](P64)实际上,在运用作者中心论来解释《论语》的过程中,情况却恰恰相反,读者以消解个性去理解《论语》的具体话语时,其结果是读者拥有了文本中的“个性”,而这个“个性”又是被有所倾向的记录着的孔子只言片语所限制着、束缚着,进而遮蔽了“无个性”的圣人智慧。

海德格尔开启,并由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读者中心论诠释学认为,理解不是此在的行为方式,而是此在的存在方式;理解不是去追寻文本与作者的“原意”,而是读者依据自身的历史性使文本的意义得以创生和流动。这样,读者以及读者带有历史性的先入之见就具有了合法性并成为决定文本意义的关键,读者与文本的时间距离就不被看作成是必须被克服的东西,而是理解的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可能性。所以,基于读者历史性的“视界融合”,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既是对此在的昭示性理解,也是对文本意义的创生。

但借此理解《论语》,则会出现以下问题:首先,伽达默尔给予读者的历史性以合法根据,但“视界融合”和文本意义的创生仍然是以承认读者能很好地理解传统和文本为前提的,否则,任意性的诠释虽然呈现了读者的历史性和个体性,但却以损害文本思想的深刻性为代价。其次,诠释学认为时间距离可以“使得文本逸离了它们赖以形成的那个短暂的情境,在历史中获得了一种普遍的意义,使它们自身所拥有的特殊性上升为普遍性”,[4]这一点对于《论语》来说,也是无法真正实现的,因为《论语》本身就是对短暂情境对话的描述,时间距离的作用仅仅在于:以新的短暂情境代替旧的,而不能从根本上逸离当下性,而这种新的短暂情境的出现,则会造成更加“坏”的结果,即逸离了《论语》对话的当下性,使得具有极小适应性的对话成为了“普遍的”教条,更加遮蔽了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再次,在对《论语》的理解中,此在的存在意义不仅不能得以显现,反而会导致此在的没落,因为,读者中心论认为,理解即是存在,读者以自我的历史性对《论语》的解读所得到的是唯我的意义,但这种意义却是基于对《论语》具体话语的自我认同,这种具体话语如果脱离了当下情境且不能上达为智慧的话,则只能起到对自我存在的进一步束缚和遮蔽。例如《论语?子罕》篇中有一则故事:孔子赞扬弟子仲由说:“衣敝A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随后孔子便引诗经一句:“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意思是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不好呢,然而,子路听后便“终身诵之”,孔子便道:“是道也,何足也臧?” 批评子路如果一直固执于这一句诗句,却是好不了的。

以利科尔为代表的文本中心论诠释学是西方诠释学发展的第三个路向。其认为,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都在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关系上偏执一端,因此要在三者之间达成一种协调,对“作者原意”的追求不能放弃,对读者在文本解读中开启的“创生意义”也要予以考虑,利科尔认为,“文本”就是使三者能够协调的中介点。利科尔把文本界定为“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并与“作为口语形式出现的话语”区分开来。[5](P148)读者在理解文中的过程中,既要尊重文本自身的客观性,因为文本是作者表达自己意图的媒介;又要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性,因为脱离了作者语境的文本必然要建立读者的语境才能得到理解。利科尔通过反思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诠释学而建立起来的文本中心论诠释学,给解读《论语》的困难性问题提供了很多启发。从这样的角度看来,对于孔子思想和智慧的通达,似乎只有通过我们可以直接观照到的《论语》文本才可以达到。

但是,《论语》文本不能直接通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究其原因,亦在于《论语》文本有其特殊之处。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其《论语》文本的体例而言,它是以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为主要形式。对话总是为了解决具体的和当下的问题,所以对话的语言仅仅具有极小的适应性,如果离开了当下的语境和问题(孔子弟子在编辑《论语》时往往省略了问者的提问),孔子的话语便不可清晰地理解,而如果强以普遍化、概念化,则必然会陷入谬误。正如庄子所言:“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庄子?齐物论》)即是说,对象是瞬息万变的,但概念却不能像吹风一样随之变化,故而静止的概念无法表达变化的事物。

第二,就《论语》文本的内容而言,《论语》记录下来的关于孔子和弟子的对话,仅仅是就当下的情况而做出的回应,并没有专门的理论探讨,这并不是指《论语》记载的特点或是记载的遗露,而本身就是孔子教学和思想的特点,孔子从不颁布某一具体的规则和定义,而是就具体的问题给予具体的解答。因此,孔子的思想和智慧是要从具体事件的论述中加以理解和把握的,因而是难以捉摸的,子贡有“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雍也》)的惋惜,颜回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的感叹,所以,期望通过这些具体的问答去理解孔子思想和智慧,是难以实现的。

第三,就《论语》与孔子的关系而言,虽然《论语》主要是记载孔子的言行,也是理解孔子思想和智慧的主要根据,但《论语》并不是孔子所著,也就是说,孔子无欲作《论语》,因此,《论语》在述记的同时就掺杂了记录人本人的意见。

第四,就孔子本人的思想而言,在每一个时期都是有变化,甚至是转变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论语》中关于孔子的话语在未经辨析之前,是不能代表孔子一贯思想的。由上可知,《论语》文本与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具有一定的距离。

综上所述,用西方诠释学理论去解读《论语》文本是困难的,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方诠释学认为文本与作者思想是一致的,最少是部分一致的,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达到对作者思想的解读。而《论语》恰恰不是这样,孔子总是说出应对当下情境时的话,它们是在孔子变化着的思想中处于一个特定的阶段,并且由不同的弟子转述,再传弟子记录,才形成《论语》,所以仅仅具有极小的适应性,而执着于这些话,却恰恰是违反孔子智慧的,因为圣人的智慧正在于其思想的应时性与灵通性,故而,越是执着于对《论语》文本的诠释,就越远离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既然《论语》文本不可直接通达圣人智慧,而且对《论语》文本的诠释反而远离了圣人智慧,那么,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又该如何通达呢?对此,可以根据《论语》文本和孔子思想的本身特点,并借鉴孔子的智慧和方法对其进行解读,即以孔子的方式理解《论语》。

第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这不仅是对孔子行为和智慧的描述,而且也是对其弟子如何理解老师言语的方法而言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主观臆断我的意思,因为任何当下的唯我的解释都不足以表达我的意思;我说的话不可当作必然之则,更不可概念化、普遍化;我的话只是对当下做出的应对的结果,不可固执、拘泥于其中,否则就走向了智慧的反面;总结一点,就是不唯我独是,即不把具体性普遍化。因此,我们通过《论语》来理解孔子,就不能过分偏执于《论语》文本中具体的对话。因为,孔子总是应“时”而说,如孔子“色斯举矣,(山雉)翔而后集”,随后便道:“山梁雌雉,时哉时哉!”(《论语?张党》)孔子以雌雉喻己,唯时而发。又如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易传》),所以孔子对其弟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惟有不得不说之时才说。(《论语?述而》)。而孔子所应之“时”则又是以当时历史为背景,以“史”述道,所以如果专注于“史”,所获得的也只是孔子对其当下的历史问题的回答,而无法深入其“道”。所以,理解孔子要不离开《论语》又不执着于《论语》,从孔子对当下问题的解答中去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智慧,而不是仅仅把握其具体的答案,例如王阳明认为六经皆为“圣人糟粕”,应“得鱼忘筌”。

第二、“举一反三”和“下学上达”的方法。孔子的思想唯有通过孔子的言语方可通达,故而又不得不依赖于具体的言语,但对其不能执着,而要灵活应变,“举一反三”。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述而》)这并非与孔子“诲人不倦”相矛盾,而是反映出孔子的智慧,因为如果不懂得举一反三,就必固执于一隅之见,适得其反,所以,理解《论语》文本,也只有不囿于一隅之见,“举一反三”,方可在整体上理解孔子的思想。“举一反三”是从思想的横向说,而“下学而达”则是从纵向去说。《易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并称不闻其性与天道的子贡为“器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的形上智慧是超越于形下之“器”的,而对于《论语》文本而言,孔子应时的对话言语则可称之为“器”或“用”,而不同于孔子之“道”或“体”,但“道”不离“器”、“体”亦不离“用”,所以,唯有依于《论语》而又超拔于《论语》、在孔子言语的“流逝”中才能把握孔子之“道”和“体”。

第三、历史地看待孔子思想,即不把孔子的思想看作是一贯的。孔子虽然提出“吾道一以贯之”(《论语?曾子》),但孔子并未给出以何“物”而贯之的答案,而按照孔子的智慧,也不会给出明确的说法,因为一说就陷入了固执的圈套之中,因此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同上)便偏执于一隅之论了。不仅如此,就孔子对其一生的描述中,也能发现孔子思想是发生转变的,尤其是“五十而知天命”以后,感悟天道,故有“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的抒发;提出“损益”的思想,对自己执着已久的周礼开始反思,故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体悟宇宙的流行,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更对曾经的“信而好古”进行反思,故有“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的自我纠正等等。因此,孔子思想是有变化的,且对自身亦是在不断地损益之中,故而对《论语》文本的态度则更应该历史地看待,这不仅是要把《论语》文本和孔子思想放入先秦这个历史之中去解读,如王阳明提出的“六经皆史”的观点和近代龚自珍提出“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乙丙之际著议第六》)的观点;而且也要历史地看待孔子自身思想的发展,把《论语》文本放入孔子思想不同的发展时期去解读,唯独这样,才可以不囿于孔子所极力反对的固执之中,进而开启通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的门户。

第四、诠释《论语》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简单的回到孔子的智慧本身或者只是为了去了解孔子的思想世界。对于经典的诠释,归根结底的作用是为了在未有隔断的历史传统中塑造当下人的人格,以期达到既吸收古代先贤圣哲的智慧,又能够适行于当下的思想性内容。在规范塑造的层面如孔子所说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在诠释过程中,以“君子之德”的引领作用为旨归,通过发掘《论语》中孔子的智慧,达到意义上的创造与生成,促进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潘德荣.理解方法论视野中的读者与文本[J].中国社会科学,2008(2).

[2] 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A].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3] 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2005.

[4] 潘德荣,彭启福.当代诠释学中的间距概念[J].哲学研究,1994(8).

[5] 利科尔,陶远华等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孙义文(1981-)男,安徽五河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诠释学、易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