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四大道场,即通常所说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道场是佛教术语,指佛祖或菩萨显灵说法的场所。中国佛教除敬奉西方佛祖如来之外,还特别敬奉他的四个东来使者,也就是四大菩萨,因此,分别在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为他们各建立了一个道场。
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菩提意为觉悟,萨埵意为有情。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有:文殊菩萨(象征“智慧”),其道场在北方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象征“德行”),其道场在西方四川峨眉山;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其道场在浙江普陀山;地藏王菩萨(象征“愿力”),其道场在东方安徽九华山。
五台山——文殊菩萨Manjusri Bodhisattva
文殊,是“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之略称,意为“妙吉祥”。专司“智慧”,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若骑青狮,表示智慧威猛。相传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在今山西省五台县东北约60公里处),属太行山支脉。北魏时就建有寺院,北齐时已达200余所。盛唐时寺院极盛,宋元明清不断扩建,清嘉庆中期后逐渐衰颓。现仍有寺院100余所。传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普陀山——观音菩萨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观音,是“观世音”或“光世音”之略称,新译“观自在”或“观世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佛经称其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法力无边的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为“西方三圣”之一。相传其道场在浙江普陀山。其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农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农历九月十九。
普陀山(在今浙江省舟山市南北8.6公里处),因唐代大中年间(847-860)有一印度僧来此自燔十指,“亲睹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于是称此处为显灵之地。又因佛经说观音住在南印度普陀洛伽山(Potalaka),故略称此岛为“普陀山”。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日本僧慧锷从山西五台山得观音像回国,船到此触礁,于是留观音像而创建“不肯去观音院”。此后寺院渐增,僧众云集,香火日盛,成为观音显灵说法之道场,也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峨眉山——普贤菩萨Samantabhadra Bodhisattva
普贤,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意译为“徧吉”。专司“德行”,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其造像多骑白象,手持如意。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相传古时有一药公上峨眉山采药,见鹿脚印而寻迹,鹿化为光明,中有普贤菩萨显灵说法,遂称此为普贤菩萨显灵说法之道场。峨眉山有很多寺院和胜迹,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九华山——地藏菩萨Ksitigarbha Bodhisattva
地藏,音译为“乞叉底蘖婆”,因“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而得名。据佛经称其受释迦牟尼嘱咐,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自己发誓要度尽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据《宋高僧传》卷二十说:地藏原本是新罗国(朝鲜)王族,名叫金乔觉,出家后于唐玄宗时来到中国九华山,居数十年圆寂,然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后将九华山月(肉)身殿传为地藏成道处。
九华山(在今安徽省青阳西南20公里处),旧名九子山,传说唐代诗人李白以山有九峰如莲花,改名九华山。自唐以来建寺院,宋元明清均大规模建寺院,多时达三百余所。传为地藏菩萨道场,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毓秀路与北横巷是相互连通的街巷,都有一个出口在中华北路。毓秀路1938年因为毓秀里而命名,而北横巷则是因为横贯于城北得名。
说起贵阳有名的背街小巷,就不得不提毓秀路与北横巷。
毓秀路与北横巷是相互连通的街巷,都有一个出口在中华北路。毓秀路长500米、宽不过10米,东面路口正对成都路,由西往北通往永乐路。毓秀路1938年因为毓秀里而命名,历史上的地名名称有:文家坝、般若寺、五显庙。
在民国时期,毓秀路北是一个在老城墙上新开的出口,因为紧邻外黑神庙,庙里供奉南霁云而得名霁云门。霁云门是没有城门的出城通道。毓秀路上有几条小巷:毓秀巷可以通往合群路,马家巷与黔灵西路相通,白果巷是北横巷的一部分。现在,毓秀路沿路以居民住宅为主,也有不少机构单位,主要有:市各民主党派市委和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办公楼、市城市管理局、贵阳市文物局、云岩区民政局、毓秀路小学等。
毓秀路35号大院,解放前是文家大院,文家坝因此得名。1958年4月,当时的云岩区与富水区合并,新的云岩区人委搬到这里办公,将文氏宗祠作为大礼堂,左右厢房及祠堂前楼房作为办公用房。1980年,云岩区委从中华北路迁入。上世纪90年代建设了7层高的办公楼。进入新世纪,根据“退二进三”战略,区委作出搬迁决定。2005年,区党政机关迁大营坡新址。
北横巷也叫北横街,因为横贯于城北得名。曾经的地名还有:金箔行、黉池街。北横巷长约150余米,向南一段通往毓秀路,因为有白果树作为地标,后来改叫白果巷。过去,北横街东口往北就是六广门,六广门外就是城郊了。现在,北横街东口往北是金辉大厦,往南一直到毓秀路口是搜秀新城大厦。已经和中华北路融为一体,成为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北横巷内原来有一座般若庵,也叫般若寺,般若寺的读音是“勃勒寺”,般若寺因为《金刚经》中般若心经得名,系佛教寺院。般若寺后来改作学堂,称蒙养义学。1803年,蒙养义学迁大兴寺。如今,般若寺早已在岁月流逝中消失,般若寺址成为居民宿舍。
北横巷因为紧邻蒙养义学、北书院,曾经得名黉池街。北书院在云岩区公安局现址。1800年,即嘉庆五年,由时任巡抚常明在贵筑县治废址上所建的正本书院,因为位于城北,又称北书院。1819年贵阳遭遇地震后,由粮储道倭臣布修葺。1902年,贵阳府在这里创办贵阳府中学堂,为贵州最早学堂。1905年,府中学堂迁到次南门雪涯洞后改为北区警署。解放后至今为云岩区公安分局。
金箔行作为地名是因为这一带金银器加工出名。过去贵阳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穿金戴银的习俗,每逢农历四月八要到喷水池盛装出游、载歌载舞,所以金银饰业主要集中在城北。旧时贵阳贵金属加工业的特色是:店铺的垃圾每年要堆积到年关时才清扫,为的是沙里淘金;对现在称为24K金的金饰品要打刻“上上足赤”、“十成足金”等印记,表明货真价实;金店学徒最怕老板请自己“打牙祭”,这是让人赶路的“最后晚餐”。
白果巷现在仍然是居民住宅区。白果巷口的对面是市城市管理局办公楼,那里原来是建于清末的五显庙。清人刘蕴良题五显庙联:“才兼乎三,德备乎三,玄功贯乎三,三亦微亦显;气运其五,行超其五,化身纷其五,五乃圣乃神。”五显庙1934年改建成为大同电影院,后又改作炸药库,也曾经作为卫生管理机构用房。
五显庙里供奉的五显是民间信仰中无时不显的五位神仙,也叫五位菩萨。能赐药治病、显灵退贼、滴水救火。毓秀路五显庙供奉的五显财神也是民间的“偏财神”。五显财神信仰普遍观察日记植物流行于江西,五显财神指兄弟五人行侠仗义,封号首字皆为“显”,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民间合称为“五显财神”。贵阳曾经有过几座五显庙。解放初期,中山西路旁边通衢街的五显庙还在,说明当时城内江西籍人较多。《西湖游览》载:“五显者,五行之佐也,无姓氏可考。宋时赐号,一曰显聪昭圣李顺福善王,二曰显明阳圣事义福顺王,三曰显正昭圣伊智福应王,四曰显直昭圣军爱福惠王,五曰显德昭圣争信福庆王。五王封号皆有显字,故谓之五显庙云。”民间认为五显相助,求子如愿、经商赢利、读书成就功名、农事丰收,有求必应。
在民间,称为五显的还有五圣大帝、五通大帝、华光菩萨等。在民俗中,五显是由神到人,又由人到神和神灵。这些五显与毓秀路供奉的五显就没有太大关系了。相传玉皇大帝封之为“玉封佛中上善王显头官大帝”,永镇中界。五显作为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初五接的财神是《封神榜》上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的赵公明,因助纣攻打武王,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由于关公亦称武显,民间也普遍视为财神。现在,许多商铺、住宅都供奉赵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坐骑黑虎的神像或关云长红脸美髯、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塑像,庄严威武。在江南一带,每月初一、十五,经商之人都要去五显庙焚香供财神,正月十五至十八迎五显大帝回庙,用鸡鸭鱼猪牛和香蜡纸烛炮祭礼。蠡海集载:“九月二十八日为五显生辰,盖金为气母,五显者,五行五气之化也。” 又云:“五行大帝,按俗以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黄帝”。五显大帝又称华光大帝,诞辰在农历九月二十八日。传说华光大帝是三只眼火神,称为三眼华光,因喜欢玩火烧了玉帝的九龙墩,玉帝令其每年八月初一由天上下凡。农历八九月间正是天干物燥,容易发生火灾。华光诞辰日,百姓把易燃的木炭、纸屑等捆成一把放置门口,由巫师、和尚逐户收取,集于纸船投入江海中焚烧,认为这样能“灭火消灾”。同时,家家户户到火神华光大帝庙参拜,祈求一年平安。农历九月二十八日这天,各地基本都有参拜与庆祝五显的习俗。
在毓红色经典作文秀路,解放前还有一所寺庙叫地藏寺。寺庙建于清末,供奉地藏王菩萨。地藏是佛教大乘菩萨之一,是救度天上及地狱一切众生的菩萨。地藏由于像大地一样,含藏无量善根种子,所以名地藏菩萨。抗战时期,因为人口激增,学校不够,1944年,市参议员余筱田出面将地藏菩萨移到弘福寺,地藏寺改为毓秀路小学。学校将地藏寺的正殿隔为4间教室,另将右厢房隔成两间教室,后殿设小礼堂。因为紧邻霁云门,命名为霁云中心国民学校,校门面对永乐路。1952年,校门改设在毓秀路后改名毓秀路小学。毓秀路小学1973年改为云岩三中,1984年停办并恢复毓秀路小学。
贵阳历史上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民间曾经对地藏菩萨顶礼膜拜,在众多的寺庙里都供奉有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梵名 Ksitigarbha,是八大菩萨之一。《宋高僧传》卷二十载:“地藏菩萨的生日是7月30日,降诞为新罗国(朝鲜)王族,叫金乔觉,在唐玄宗时期出家来到九华山,居数十年后圆寂,九华山供奉他的肉身殿传为地藏成道处。地藏菩萨的道场也因此在安徽九华山。九华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地藏十轮经》谓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述:过去无量劫前有一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母生前不积善因,死后必堕恶趣,遂变卖家宅供养佛寺。后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点,以念佛力来到地狱,见到鬼王无毒,得知因自己供养佛、寺之功德,使自己的母亲以及其他地狱的罪人,得以脱离地狱之苦,超拔升天,婆罗门便在自在王如来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菩萨,当时的婆罗门女就是现在的地藏菩萨。释迦牟尼在经中讲述了地藏菩萨种种不可思议行愿。地藏菩萨发出“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使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获得救度。
尽管时光荏苒,在老贵阳人的心目中,毓秀路、北横巷仍是一个难以忘怀的地理坐标。它们虽然是贵阳的背街小巷,但是同样见证和记录了贵阳城市发展演变的片断。
(作者系贵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
每一种宗教都有独特的信仰对象。一般说来,这些神灵既与基本教义相联系,又长期受到信徒的顶礼膜拜。佛、罗汉和菩萨,构成了中国佛教的信仰体系。在这些信仰对象身上,既有承袭印度佛教的因素,又有中国信众新创造的内容。
佛信仰
对佛的崇拜,经过了从一佛到多佛的演变过程。自释迦牟尼创教到大乘佛教兴起的五六百年间,释迦牟尼始终被认为是唯一现存的佛。这种信仰本质上是与教主崇拜相联系的一佛信仰。
在部派佛教时期,产生了“过去七佛”的信仰。“七佛”是指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之前的6位佛都是古佛,并不是处于同一个时期,彼此相隔的时间非常久远。每一位佛出现于世的时候,人们的寿命都很长,佛弟子都很多,佛法很兴盛。比如,第一位毗婆尸佛是在过去九十一劫(用以表达极长时间的概念)出现的,当时人们的寿命是8万岁,佛一次说法时就有弟子7万人。七佛倡导的教义基本相同。有一个“七佛通戒偈”,表述了佛教最核心的思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由于七佛并不是同时存在,所以“七佛”信仰本质上依然是一佛信仰。
大乘佛教建立了多佛同时并存的新信仰体系。大乘认为,十方世界同时存在的佛数量,比恒河岸边的沙粒还多,根本数不清。同时,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也就是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佛教不同经典和不同教派,所宣扬和供奉的主佛并不一致。中国佛教也崇拜多佛,比较流行的有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等。
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等,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据《无量寿经》等载,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法藏(即后来阿弥陀佛)的比丘,发下拯救众生的48个愿望,经过历劫修行,于西方建成净土,号“阿弥陀”。西方净土世界与现实世界(秽土)相对立,那里没有任何痛苦,只有“妙乐”。众生只要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死后就可以往生到净土世界,获得最终的解脱。
“弥勒佛”是未来佛。根据《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等记述,弥勒菩萨曾是释迦佛的弟子,释迦佛曾预言他将于大约57亿6千万年后,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说法救度众生。中国的弥勒信仰从三国两晋时期就开始流传,到唐代开始衰落。现在寺院中袒胸露腹、箕踞而坐、笑口大开的弥勒佛形象,并不是唐代以前的形象,而是本自五代契此和尚。传说契此常背一布袋,见人就乞物,装入袋中,人称“布袭和尚”。契此在圆寂时口诵偈言:“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后来人们就把他作为弥勒佛的化身。
药师佛金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医王薯逝”等。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根据相关经典记载,药师佛在本行菩萨道时,曾经发过十二大誓愿,要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和祈求,拯救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轮回达到解脱。据说,凡是没有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如果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都能在临终时得到8位大菩萨指示道路,顺利往生东方净琉璃世界。
在佛教经典中还常见有3位佛相搭配的组合,如“三佛身”、“三世佛”等。
“三佛身”有多种不同说法,比较通行的是指“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法身佛”是指佛法所成的佛身,这是佛法人格化之后产生的崇拜对像。法身的特点是无形无像,永恒存在。由于法身没有能为人们的感官所把握的形像,所以,人们不能直接接触佛的法身。“搬身佛。是指经过修行实践,成就正果而获得的佛果之身,其形像是相好庄严的,有不同于常人的外部特征。。应身佛”是指为救度众生而根据需要随机应化的佛身,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众生需要,应身佛有不同的形像。
“三世佛”,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合称,或三个世界佛的合称。其一,“竖三世佛”,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佛。过去佛有多种说法,在常见的寺院塑像中,过去佛是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是弥勒佛。其二,“横三世佛”,指三个世界的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罗汉信仰
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前,佛只有释迦牟尼一位,其他人修行的最高果位是罗汉,全称“阿罗汉”。达到罗汉果位,就超脱了生死轮回。罗汉的职责,就是遵照佛祖的嘱托,常住世间,推动佛法流传,护佑众生。所以,罗汉也成为信众的崇拜对象。
到大乘佛教时期,罗汉崇拜并没有被废除,也比较盛行。在中国佛教中,流行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我国南北各地许多寺院中都有罗汉堂,供奉罗汉的画像或塑像。
关于“十六罗汉”,最初见于玄奘所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记述了十六罗汉的名字和住地。“十八罗汉”是在十六罗汉之外又加上庆友和宾头卢,也有的是加上迦叶和军屠钵叹。元代以后,十八罗汉就基本取代了十六罗汉,成为寺院中塑像的流行式样。
关于“五百罗汉”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指参加第一次佛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为上首。除了其中的佛十大弟子外,其余的罗汉都没有名字。但是,在中国流传的五百罗汉都有名号。这是宋代及其以后逐渐在民间增补完成的。
菩萨信仰
大乘佛教兴起之后,修行者的主要样板不是罗汉而是菩萨。菩萨全称“菩提萨堙”,也意译为“觉有情”、“大士”等。菩萨的修行,是以自度和度人为特点。在众多大乘经典中,所记载的菩萨也和佛一样,多得数不清。而且,相同名字的菩萨,在不同经典中的记载也颇有差异。一般说来,菩萨也和罗汉一样,是佛的弟子,地位应该在佛之下。但是,也有一些经典把某些大菩萨与佛并列,更有一些经典甚至把某些大菩萨塑造为佛的老师。由此可以发现,大乘佛教中的菩萨崇拜,远远超过此前的罗汉崇拜。
在我国佛教信仰中,菩萨崇拜是非常流行的,主要菩萨有4位,即观音、文殊、普贤、地藏。他们都源自印度佛教经典,又在我国的流传中增加了新的信仰内容。
观音,也称“观世音”,“光世音”、“观自在”等。观音菩萨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根据佛教的说法,菩萨的可视形象本来无所谓男女,人们看到的或男或女的菩萨形象称为“应化身”,是菩萨根据拯救世间众生的需要而显示出来的。观音菩萨的形象在我国也经历了从男相转变为非男非女相,最后定型为庄严、慈祥、美丽的女相的过程。观音菩萨不仅能够在世间众生发声、发意求救时立即前往拯救,而且能够在看见世间众生身受各种痛苦时就前往拯救。观音化身很多,都是为解除芸芸众生所遭遇的多种苦难而应现的。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是梵文音译词,意译作“妙德”、“妙首”、“妙吉祥”等。记述文殊菩萨的经典非常多,而且普遍给他以很高的地位。《菩萨处胎经》说文殊本来是佛,为了协助释迦牟尼教化芸芸众生,才变现为菩萨。《放钵经》说文殊是众佛之母。《华严经》认为文殊可以代佛立言,可以“宣如来旨”。《悲华经》说文殊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在我国佛教寺院的塑像中,文殊菩萨的形象是骑狮子,手持宝剑。
普贤又意译作“遍吉”等。大乘佛教各类经典多把普贤描述为修行成佛的样板,大乘经典的总护法,与大日如来同体。根据《华严经》的描述,普贤在修行解脱方面,在成就佛果方面,与三世诸佛都没有任何差别。唐代以后,我国寺院中的普贤形象为骑六牙白象。普贤菩萨为护持佛法、从事修行和拯救众生所发的十个愿望,称为“普贤行愿”,在僧俗信徒中都很流行,并且为华严宗、净土宗和密宗所重视。
地藏菩萨曾被释迦牟尼佛封为“幽明教主”,职责是拯救地狱中的众生,让他们都获得解脱,往生极乐世界。地藏菩萨曾在佛面前立下誓愿:要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办法,让地狱中的众生都获得解脱,到那时候自己再成佛。这就是地藏菩萨的大愿。以后随着地藏菩萨信仰的流行,其大愿一般概括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觉悟成佛);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按照中国佛教的传说,地藏菩萨降诞在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于唐玄宗时航海到九华山修道,圆寂后肉身不坏。
在传统佛教的经典中,以上的4位大菩萨并没有成为完整的一组信仰对象。在中国佛教传说中,四大菩萨则相互联系,各有分工:文殊代表大智、普贤代表大行、观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愿。
四大菩萨信仰也逐渐与四大名山联系起来。其中,山西的五台山是文殊显灵说法的道场,四川的峨眉山是普贤的说法道场,安徽的九华山是地藏成道、说法的道场,浙江的普陀山是观音的道场。四大名山原本都是风景秀丽之地,成为佛教名山和菩萨道场之后,不仅是游客观光的旅游胜地,也逐渐成为信徒朝拜的宗教圣地。
在中国佛教中,佛信仰也与菩萨信仰密切结合。这也表现在寺庙的造像组合中,常见的有“西方三圣”、“华严三圣”等。其中,西方三圣是教主阿弥陀佛,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华严三圣是教主卢舍那佛,左边为文殊菩萨,右边为普贤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