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篇
强调基本理论学习的目的是掌握解决实践难题的工具。事实上在前面的部分,“问题导向”教学环节中,已经生动地申明了理论学习的意义,
学生已经在期待理论能够成为指导实践的工具。
结合“问题导向环节”提出的问题来讲解理论。还以前面大气污染为例,课堂上结合北京大气污染的案例,
生动讲解“外部性”理论。
这样的理论学习,避免了对枯燥理论的宣讲,给学生以兴趣激励,抽象的理论更能被学生关注并吸收。
从基本理论出发推导出公共事业管理的规范性措施。
从“外部性”理论出发,推导出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应该系统性地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环境污染。
例如“外部性”理论要求,让排污者承担更多的社会成本,由此推导出采取罚款、税收、排污量限制等政策措施体系。
以案例分析为主体
基本理论规范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案例分析环节是通过大量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例如分析各国应对环境污染的公共政策的成败得失。案例分析环节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综合培养学生理论素养、表达能力和制度设计能力的理想平台,
成为课程的主体部分。
案例分析紧扣理论应用。
例如在分析年英国为治理“雾都”而出台的《空气污染控制法案》的案例中,以“外部性”等环保的基本理论对该法案的政策进行分析和归类,指出各个政策实证了什么样的理论要求,
分析其效果。
举一反三让学生提出新案例。例如学生应用环保的基本理论,举一反三在课本之外,分析当前环保实践的热点案例,
并系统提出政策解决方案。
对论文撰写进行先期训练。案例讨论和分析课本之外的新案例,
采取学生制作登台演讲的方式。这样一方面训练口头表达,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讨论事实上构成了论文撰写的开题工作:选题说明、理论综述和提纲撰写。
以课程论文为考核
课程考核方式是课程学习方式的反映。案例核心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论为工具、以案例分析为主体,
这样的学习模式必然采取论文方式进行考核。
论文选题需要进行规范开题。学生已经在课堂做了案例讨论并宣讲,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逐一汇报课程论文选题,
全班选题不能重复。
论文选题的确定程序模仿毕业论文的开题要求。
论文成绩的评判采取互动式。论文并非一次性决定最终成绩,笔者在实践中采取反复修改的方式,如果学生对成绩不满意,
教师指出其论文的问题并提供修改思路,
直到师生双方满意为止。这种方式下,论文考核成为教学过程的延续,学生更能直观掌握论文评判标准和写作技巧。
为毕业论文构建桥梁。
大学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的最终检验,但长期以来存在“重课程、轻论文”的问题。案例核心模式的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在模拟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
传授论文写作的经验和技巧,课程论文考核则直接在专业课和毕业论文之间构建了桥梁。
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篇
关键词:财政基本理论;思维方式;
创新与发展
一、改变思维方式,推进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近几年来,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在坚持国家分配论,
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公共财政论的基础上,
取得明显的进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名词、概念之争的浅层次上较多,
而从中国国情出发,采取继承、扬弃、创新的方法,
创建有利于指导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理论不足;不是固守传统基本理论不放,就是照搬照抄外国的一套,即所谓“食洋不化”。在不少情况下,
运用传统的、陈旧的观念来面对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回答不了许多财政现象背后的实质问题。因此,中国财政基本理论往何处去,
这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话题,
而是到了非正面回答不可的时候了。
探索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一个视野、一个立足点、一个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首先,
如果不了解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不懂得国内发展的新特点,研究财政基本理论必然是坐井观天无的放矢,犹如瞎子摸象,
自以为是,达不成基本的共识。
例如,
当今世界主导产业信息化、农村人口城市化、经济发展多极化、贫富差距扩大化的趋势,从多方面影响一国财政经济的发展。又如,
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短期内不易缓解,国家正处于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供求关系深刻变化的阶段。再如,知识经济的兴起,
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政府和财政面临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挑战是空前的。这些既为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又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次,立足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坚持用市场经济方式发展生产力,着眼于依赖发展的理论解决难题,这三大基点或出发点不可忽视。
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只有立足发展、促进发展、加快发展、扩大发展,才能打开所有困难的大门。
财政基本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最后,革新思维方式,摆脱僵化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束缚。
例如,
学会从全局观察财政,从财政把握全局,跳出财政之外观察财政问题;学会从国际、国内比较中,
认识国情、省情,提高驾驭宏观财政运行的能力;学会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一般分析和局部分析等分析方法,按系统、分层次,
综合运用于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有利于做到方向明,思路清,
路子对,创新不断深入,理论之树常青。
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不从创新思维方式入手,不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不懂得知识正在日新月异地实现重组,
是很难推动理论自身的发展的。
二、中国市场经济下创新财政基本理论的若干难点
紧密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实际,
创新财政基本理论,
有下列八个方面的难点和重点,需要作出科学的回答:
。市场经济存在财政以什么为前提?一般认为是市场失灵所决定的。但在现实条件下,
政府失灵也时有发生。因此,关注总供求失衡、经济周期波动,重视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足,防止信息不充分、资源整体优化配置不当,
控制收入分配不公、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差距等,
是政府和财政所认同的头等大事。
。财政与什么最有本质联系?一般认为与国家或政府有着本质的联系,其实国家和政府虽有差异,但经常交叉使用。
全世界都在重新思考政府和改革政府。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
政府职能作用的范围就小,财政经济管理的权限就小,
直接配置资源的比例就低。美国信奉“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但它和市场增长、财政的关联,却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把财政的本质联系一头与政府(或国家)作为根本的发动者相联系,
一头与市场的内在联系作为存在的前提条件相比较,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财政,它和政府、市场之间的双重本质联系,也有其客观必然性。
有人提出财政与再生产之间存在本质联系,这和生产力发展的总前提是一样的,属于另一层次的问题。因为没有社会再生产的运行、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政府)、财政、市场等都不复存在。
财政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环节中,
始终处于分配的中间环节。
。财政具有哪些特点?市场经济下的财政特征概括为政府主体性、公共产品性、利益机制性、公平效率性,以区别于政府其它的经济活动是较切合实际的。这就把传统的财政“三性”(国家阶级性、无偿性、强制性)进行了全面创新,
并深化了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特性的认识。
。财政是干什么的?
西方财政理论将之归纳为合理配置资源、公平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增长三大职能。我国理论界强调增加宏观调控职能,
即四大职能,也是有说服力的。表明市场经济下的财政,主要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去干市场、企业干不了也干不好的事。
因此,
财政职能的理论占有重要地位。
。财政的功能或作用是什么?从财政与政府、市场的双重本质联系考察,它具有对政府机器运转的公共需要的保证作用;对财源开发及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对各经济利益主体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对财力统分结合的均衡作用;
对公平效率的监督作用。它既是政府配置资源、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又是维护公平分配、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后盾。
。怎样定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综上所述,
财政可定义为:以政府为主体,为实现其职能的公共需要,通过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经济稳定增长所进行的公共经济活动、公共经济管理及其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它一方面回答财政属于什么、其特征是什么、功能是什么;
另一方面按其内在联系区分为四个层次来认识:作为经济范畴是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关系体现,作为经济活动是政府的公共经济行为,
作为经济机制是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经济运行的实现方式,作为经济管理是政府管理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样,至少理顺了认识财政本质的思路,回答了财政基本理论的中心问题,
是针对基本理论继承和创新的大胆尝试。
。财政特有的规律性是什么?财政基本理论不深入研究和回答其特有的规律性是不可思议的。那种认为财政规律和经济规律可以划等号,
或者是可以用经济规律替代财政规律的观点,
都是站不住脚的。
有些将财政若干原则视为财政规律,这也背离了科学的原理。我们应当在深入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财政实践的丰富经验,
从中抽象出财政特有的规律性。例如,
人们提出的保证正常、合理、最低公共需要的规律;政府、企业、居民利益统筹兼顾分配规律;
财力总量和结构均衡发展的规律等,打开了认识财政规律的大门,也是财政基本理论扩展研究的崭新领域。
。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是何种关系?现在财政理论界多数赞成完善、发展国家分配论,
这包括吸收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有益成果在内。但也存在着照搬公共财政论,或者是以公共财政论否定国家分配论的主张。实际上,
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它在经济上的体现是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它的目标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公共财政论是国家分配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应用和发展。它们之间在主体、目标、手段、措施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关键是职能活动范围、边界的定位和调整。
作为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和应用,它们是可以兼融和互补的。那种认为国家分配论是财政的基本理论,公共财政论只是财政类型的理论是不正确的。
而把公共财政论贬为唯心论的产物,也太过于偏激。我们的任务是把公共财政论的有益部分,吸收到国家分配论中来,
真正为我所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基本理论。
三、怎样创新和发展财政基本理论体系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依据发展的理论、市场经济的理论、改革政府的理论,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实际上,“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
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
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①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创新也不例外。因此,
必须牢牢地把握贯穿于财政基本理论体系始终的若干主线:一是建立和形成发展的财政基本理论,包括发展的道路、动力、阶段、任务、战略等在内,
怎样为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为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共同富裕服务。
人们提出改革的目的是发展,衡量改革、指导改革的标准也是发展,是十分正确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对指导财政的现代化建设,
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是公平与效率。财政运行,一方面应公平收入分配,
另一方面又要促使生产要素有效利用。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但总体目标应该力求实现有机的统一。
这是因为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效率是维护公平的基础。既不能牺牲效率求公平,也不能放弃公平论效率。必须通过税负公平、体制公平、政策公平,
以提高效率和效益,把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降到最低限度。三是宏观调控。为保持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抑制通胀或通缩,保持财政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特别是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和多样化调控,就能大大地提高驾驭宏观经济运行的能力,充分发挥调控的整体效应、交叉效应和扩散效应。
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中心是在发展国家分配论,
应用公共财政论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包括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含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公共财政支出体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资金应逐步转移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上来,提高对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卫保健、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
加大财政收支结构调整力度,严格规范财税监督管理等,这都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需要创新制度体系和支持经济增长的方式,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法制。
通过深化改革的经验积累,反过来,又会大大地丰富财政基本理论及其体系。
为推动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许毅最近提出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构成,包括主体论、制导论、结构论、机制论(见《财政学基础理论的理论基础——国庆周年和跨世纪新时期的财政学思考》)是很有创新精神和说服力的。随着当代新兴科技的突飞猛进,
生产力的发展已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财政基本理论体系还在不断演化和扩展。例如,
分配过程论、分配模式论,
正在引起普遍的关注。又如,
分配的社会化、分配的一体化、分配的区域化、分配的综合化、分配的规范化等,也在实践中得到发育。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必须努力注入这类新知识,
开阔新思路,树立新观念,研究新方法,发展新理论,
形成新体系。这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基本理论体系,才能生机勃勃地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
在跨入世纪的征途中,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研究,
需要瞄准全球在改体制、改政府、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目光短浅,
思路狭窄,害怕注入精、深、新的理论思维,不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很难闯出一条新路子来的。中国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创新,
面临经济运行市场化,经济成份多样化、经济主体自主化、市场竞争公平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发展外向化、经济管理规范化的全面挑战。
这一切均意味着理论转轨、体制转型,不仅跨度大,覆盖面宽,而且传统理论的惰性、惯性交相传递,
再加上新的知识不够,“拦路虎”不少。
因而只能知难而进,朝着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适应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现代政府职能需要的方向前进。把创新的过程、改革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开放的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
使不断推进的体制改革有新突破、结构调整有新扩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有新举措、对外开放有新改观、经济整体素质有新提高,从而为财政基本理论创新开辟广阔的前景,为建立一种服务性强、约束力大、权威性高、开放度广、开源与节流并重、公平与效率统一、财权统一与分权适度、财力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新型公共财政模式,
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
第卷第-页。
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篇
关键词:财政基本理论;思维方式;
创新与发展
一、改变思维方式,推进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近几年来,
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在坚持国家分配论,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公共财政论的基础上,取得明显的进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
仍然停留在名词、概念之争的浅层次上较多,而从中国国情出发,
采取继承、扬弃、创新的方法,创建有利于指导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理论不足;不是固守传统基本理论不放,
就是照搬照抄外国的一套,即所谓“食洋不化”。在不少情况下,运用传统的、陈旧的观念来面对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回答不了许多财政现象背后的实质问题。
因此,中国财政基本理论往何处去,这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话题,而是到了非正面回答不可的时候了。
探索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
一个视野、一个立足点、一个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如果不了解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不懂得国内发展的新特点,
研究财政基本理论必然是坐井观天无的放矢,犹如瞎子摸象,
自以为是,达不成基本的共识。
例如,当今世界主导产业信息化、农村人口城市化、经济发展多极化、贫富差距扩大化的趋势,
从多方面影响一国财政经济的发展。又如,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短期内不易缓解,国家正处于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供求关系深刻变化的阶段。
再如,
知识经济的兴起,
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政府和财政面临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挑战是空前的。这些既为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
又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次,立足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坚持用市场经济方式发展生产力,着眼于依赖发展的理论解决难题,
这三大基点或出发点不可忽视。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只有立足发展、促进发展、加快发展、扩大发展,才能打开所有困难的大门。财政基本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最后,革新思维方式,
摆脱僵化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束缚。例如,学会从全局观察财政,
从财政把握全局,
跳出财政之外观察财政问题;学会从国际、国内比较中,
认识国情、省情,提高驾驭宏观财政运行的能力;学会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一般分析和局部分析等分析方法,
按系统、分层次,综合运用于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有利于做到方向明,思路清,路子对,
创新不断深入,理论之树常青。
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创新财政基本理论,
不从创新思维方式入手,不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不懂得知识正在日新月异地实现重组,是很难推动理论自身的发展的。
二、中国市场经济下创新财政基本理论的若干难点
紧密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创新财政基本理论,
有下列八个方面的难点和重点,需要作出科学的回答:
。市场经济存在财政以什么为前提?一般认为是市场失灵所决定的。但在现实条件下,
政府失灵也时有发生。因此,关注总供求失衡、经济周期波动,重视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足,
防止信息不充分、资源整体优化配置不当,控制收入分配不公、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差距等,
是政府和财政所认同的头等大事。
。财政与什么最有本质联系?
一般认为与国家或政府有着本质的联系,其实国家和政府虽有差异,但经常交叉使用。
全世界都在重新思考政府和改革政府。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职能作用的范围就小,财政经济管理的权限就小,
直接配置资源的比例就低。
美国信奉“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但它和市场增长、财政的关联,却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把财政的本质联系一头与政府(或国家)作为根本的发动者相联系,一头与市场的内在联系作为存在的前提条件相比较,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财政,它和政府、市场之间的双重本质联系,也有其客观必然性。有人提出财政与再生产之间存在本质联系,这和生产力发展的总前提是一样的,
属于另一层次的问题。因为没有社会再生产的运行、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政府)、财政、市场等都不复存在。财政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环节中,始终处于分配的中间环节。
。财政具有哪些特点?市场经济下的财政特征概括为政府主体性、公共产品性、利益机制性、公平效率性,以区别于政府其它的经济活动是较切合实际的。
这就把传统的财政“三性”(国家阶级性、无偿性、强制性)进行了全面创新,
并深化了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特性的认识。
。财政是干什么的?西方财政理论将之归纳为合理配置资源、公平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增长三大职能。我国理论界强调增加宏观调控职能,
即四大职能,也是有说服力的。表明市场经济下的财政,主要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去干市场、企业干不了也干不好的事。因此,财政职能的理论占有重要地位。
。财政的功能或作用是什么?从财政与政府、市场的双重本质联系考察,它具有对政府机器运转的公共需要的保证作用;对财源开发及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对各经济利益主体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对财力统分结合的均衡作用;对公平效率的监督作用。
它既是政府配置资源、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又是维护公平分配、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后盾。
。怎样定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综上所述,财政可定义为:以政府为主体,
为实现其职能的公共需要,
通过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经济稳定增长所进行的公共经济活动、公共经济管理及其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它一方面回答财政属于什么、其特征是什么、功能是什么;另一方面按其内在联系区分为四个层次来认识:作为经济范畴是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关系体现,作为经济活动是政府的公共经济行为,作为经济机制是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经济运行的实现方式,
作为经济管理是政府管理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样,至少理顺了认识财政本质的思路,回答了财政基本理论的中心问题,是针对基本理论继承和创新的大胆尝试。
。财政特有的规律性是什么?财政基本理论不深入研究和回答其特有的规律性是不可思议的。那种认为财政规律和经济规律可以划等号,或者是可以用经济规律替代财政规律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有些将财政若干原则视为财政规律,这也背离了科学的原理。我们应当在深入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财政实践的丰富经验,
从中抽象出财政特有的规律性。例如,人们提出的保证正常、合理、最低公共需要的规律;政府、企业、居民利益统筹兼顾分配规律;财力总量和结构均衡发展的规律等,
打开了认识财政规律的大门,也是财政基本理论扩展研究的崭新领域。
。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是何种关系?现在财政理论界多数赞成完善、发展国家分配论,这包括吸收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有益成果在内。
但也存在着照搬公共财政论,或者是以公共财政论否定国家分配论的主张。实际上,
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它在经济上的体现是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它的目标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公共财政论是国家分配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应用和发展。
它们之间在主体、目标、手段、措施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关键是职能活动范围、边界的定位和调整。
作为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和应用,
它们是可以兼融和互补的。那种认为国家分配论是财政的基本理论,公共财政论只是财政类型的理论是不正确的。而把公共财政论贬为唯心论的产物,
也太过于偏激。
我们的任务是把公共财政论的有益部分,吸收到国家分配论中来,真正为我所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基本理论。
三、怎样创新和发展财政基本理论体系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依据发展的理论、市场经济的理论、改革政府的理论,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实际上,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
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①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创新也不例外。因此,
必须牢牢地把握贯穿于财政基本理论体系始终的若干主线:一是建立和形成发展的财政基本理论,包括发展的道路、动力、阶段、任务、战略等在内,怎样为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为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共同富裕服务。人们提出改革的目的是发展,衡量改革、指导改革的标准也是发展,
是十分正确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对指导财政的现代化建设,
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是公平与效率。
财政运行,一方面应公平收入分配,另一方面又要促使生产要素有效利用。
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但总体目标应该力求实现有机的统一。这是因为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效率是维护公平的基础。既不能牺牲效率求公平,也不能放弃公平论效率。必须通过税负公平、体制公平、政策公平,
以提高效率和效益,把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降到最低限度。三是宏观调控。为保持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抑制通胀或通缩,保持财政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特别是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和多样化调控,就能大大地提高驾驭宏观经济运行的能力,
充分发挥调控的整体效应、交叉效应和扩散效应。
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中心是在发展国家分配论,
应用公共财政论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包括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含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公共财政支出体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财政资金应逐步转移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上来,提高对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卫保健、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加大财政收支结构调整力度,
严格规范财税监督管理等,
这都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需要创新制度体系和支持经济增长的方式,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法制。通过深化改革的经验积累,
反过来,
又会大大地丰富财政基本理论及其体系。
为推动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许毅最近提出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构成,包括主体论、制导论、结构论、机制论(见《财政学基础理论的理论基础——国庆周年和跨世纪新时期的财政学思考》)是很有创新精神和说服力的。
随着当代新兴科技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发展已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财政基本理论体系还在不断演化和扩展。
例如,分配过程论、分配模式论,
正在引起普遍的关注。
又如,分配的社会化、分配的一体化、分配的区域化、分配的综合化、分配的规范化等,也在实践中得到发育。
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
必须努力注入这类新知识,开阔新思路,
树立新观念,研究新方法,发展新理论,形成新体系。
这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基本理论体系,才能生机勃勃地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
在跨入世纪的征途中,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研究,
需要瞄准全球在改体制、改政府、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目光短浅,思路狭窄,害怕注入精、深、新的理论思维,不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是很难闯出一条新路子来的。中国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创新,面临经济运行市场化,经济成份多样化、经济主体自主化、市场竞争公平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发展外向化、经济管理规范化的全面挑战。这一切均意味着理论转轨、体制转型,
不仅跨度大,覆盖面宽,而且传统理论的惰性、惯性交相传递,
再加上新的知识不够,
“拦路虎”不少。
因而只能知难而进,
朝着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适应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现代政府职能需要的方向前进。
把创新的过程、改革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开放的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不断推进的体制改革有新突破、结构调整有新扩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有新举措、对外开放有新改观、经济整体素质有新提高,
从而为财政基本理论创新开辟广阔的前景,为建立一种服务性强、约束力大、权威性高、开放度广、开源与节流并重、公平与效率统一、财权统一与分权适度、财力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新型公共财政模式,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注释:
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篇
【关键词】本科院校;国际贸易;
课程建设
作为一所上世纪年代中期升本成功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我们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它的培养目标为:要求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以及从事对外贸易及其它国际化经营所需的基本技能,
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熟悉通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制度、惯例以及中国对外经贸的政策、法规,
能在政府涉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工商企业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研究、实际业务、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训练,掌握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以遭遇为话题的作文素质: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主要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是管理学、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熟悉规则及其它国际经济与贸易惯例;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现状、趋势及其经济贸易政策、措施。
、熟悉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法规和措施;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趋势;
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能熟练利用计算机及网络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
、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身心健康,懂礼仪,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毕业时获得一种专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
应该说我们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是恰当的,
实际的,也闯出了自己的一边天地,具体体现为年月,湖南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第一类专业建设点(高教函[]号)。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进展顺利,我们的基本经验是:我们将专业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将教学团队建设和精品课程紧密结合,
将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使它们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构建了良性互动的机制。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实现了教学与科研、请进来与走出去,
以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有机结合。
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篇
关键词范式社会科学范式范式结构
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认为,科学知识进步增长的基本单元不是具体理论,
而是“一般理论”或“伟大的理论”。
为此库恩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见证作文科学范式”的概念和思想,七十年代,
拉卡托斯提出了“科学研究纳方法论”理论,劳丹提出了“研究传统”的概念。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但我认为,若奖“范式”的思想观点扩展至社会科学领域,它对于社会科学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科学进步和知识增长问题是现代科学哲学的重要主题。
库恩认为科学进步是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交替出现的过程,其中核心的概念是科学范式。“范式”()原意是指语法中词形的变化规则,可引伸为模式、模型、范例等意思。库恩对范式有许多解释。
英国的玛斯特曼认为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至少以二十一种不同的意思在使用范式,这二十一种含义可分析为三种主要意思:()形而上学范式或元范式:范式是一种信念、一种有效的形而上学的思辩、一个新的观察方式、一个指引感觉本身的有条理的原则,是某种决定广大实际领域的东西等等。
()社会学范式:范式是一个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象一个公认的法律判决等。()人工范式或工具范式:范式是教科书或经典著作,是一些供给的工具等等[]。
拉卡托斯认为,
科学总是以研究纲领的形式向前发展。
研究纲领由三部分组成:()“硬核”。
“硬核”是相对稳定的,是作为研究纲领未来发展基础的最普遍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理;()保护带。硬核外部是柔韧多变的保护带,它是由各种辅助假设构成,
遇到反常时可通过调整保护带以保护硬核;
()方法论规则。包括反面助发现法和正面助发现法。反面助发现法告诉我们应当避免哪些研究途径,禁止将矛头对准硬核。正面助发现法体现长期研究方针,
提示、暗示如何改变、发展该研究纲领的“可反驳”的保护带。正面助发现法还提出一个纲领,此纲领开列一系列模拟实在的越来越复杂的模型,科学家遵循这个模型进行研究。[]劳丹在其《进步及其问题》一书中认为,
每一门科学都有一部充满研究传统的历史。“一个研究传统就是这样一组普遍的假定,这些假定是关于一个研究领域中的实体和过程的假定,是关于在这个领域中研究问题和建构理论的适当方法的假定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
”[]
不仅自然科学存在科学范式,在社会科学领域,范式也是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过程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构成因素。美国社会学家。约翰逊认为:“社会学理论象任何其他科学的理论一样,
它的巨大基础是未说明的假定。……这些假定包含社会学家对他们的主题的基本意象、他们用以描述和分析这一主题的概念选择、为调查而对具体问题的挑选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也可包括理论家的基本价值前提。
”[]我们认为,所谓社会科学范式,
是指隐含在社会科学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过程中,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活动的一组基本观念。这组基本观念包括:
[]。关于研究对象属性和作用过程的本体论社会历史观观念;
[]。关于如何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认识论方法论观念;
[]。由[]和[]所影响决定的作为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出发点的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以及
[]。研究领域和理论的兴趣主题;
[]。(某些学科中的)基本政策纲领。
无论科学家是否承认或有没有意识到,在实际研究过程中,
哲学思想和方法论观点对研究工作具有重大影响。虽然某些人宣称拒斥形而上学,
然而实际上哲学从前门被赶出去又从后门或窗口偷运进来。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基本研究范式,它们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两者在关于社会历史现象的基本性质以及认识论方法论观点上具有不同的信奉倾向。科学主义以实证哲学、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于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
在认识论方法论上,受自然科学的强烈影响。他们认为社会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社会科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等,
从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出发,描述社会现象的外部联系,研究和发现社会历史领域的普遍一般规律。人文主义研究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释义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
认为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的主体精神的外化,是精神世界、价值世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一种个别的、……仅仅一度发生于一定时间内的事件。”与自然科学追求“普遍的定然判断”不同,
社会科学的目标是“单称的实然判断”。因此,社会科学是运用“个别化方法”去研究对象。
[]狄尔泰把解释学方法扩展为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韦伯则提出了“移情式领悟”的理解方法。
如果说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更多地表现为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不同认识,那么,与此相联系的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争论则由主要反映在对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看法。方法论整体主义以新黑格尔主义为哲学基础,以迪尔凯姆客观社会学为代表。
他们认为社会本身是一个整体结构和有机系统,
它不能够还原为个人或以个人为单位的现象或活动。社会规定制约着个人的活动。一个社会事实只有通过与其他社会事实的整体联系才能得到解释。因此,他们主张应该通过社会的整体来研究社会的理论,
对社会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不是个体或个体现象,而是社会的法则、倾向和运动等等。
他们强调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客观性,社会科学能发展客观规律进行科学预言。方法论个体主义受到霍布斯等“社会契约论”社会历史观的影响,以新康德主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潮是其哲学基础,以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为代表。
他们认为社会个体的存在、活动必然先于、高于社会整体的存在和活动,这种个体及其属性又往往归属为某种特定的永恒不变的人性,所以,现代个体主义往往表现为心理主义。
他们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是个人活动,而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所以,应从主观动机、人的人性等着手去解释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只具有从属意义,
应从个人行为、个人心理动机出发去建构社会整体。两次大战以来,社会科学范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中很主要的内容是研究方法论的变化,
由以前的定性方法为主发展为定性定量方法相结合,
由以前的分析归纳为主转变为走向系统综合研究。总之,本体论社会历史观和认识论方法论观念是社会科学范式的基本成份。
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反映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谈到科学抽象时说:“抽象使我们能够从一种观点观察一个对象或一组对象,
而抛开对象的所有其他特性。”[]社会科学研究中,这种抽象过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研究对象提出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符合科学条件和要求的假设条件,往往构成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一般地说,各种理论之间的区别往往是基本理论假设的区别,而新旧理论的更替也首先表现为基本理论假设的变化。
例如,在经济学发展史上,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以经济自行调节、自动均衡等人们拥有完全知识能进行理性预期这些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而所谓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摧毁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这些最基本的假设。
对此西蒙说:“研究纲领的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在经济学中,人们开始在更加广泛的领域里利用更为现实的(和心理的)假设,
即承认人类理性的限度以及这个限度对人类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取代传统经济学中过于简单化的假设。”[]在社会学领域,。里茨尔认为社会学有三种基本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
而这些范式的区别的基础是基本的理论假设的不同。例如,
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的基本理论假设是认为社会与有机体一样,社会制度和过程都有它们的生命。
而互动理论的基本假设不同,他们认为社会和社会现象是人们互动过程的产物。可见,最基本的理论假设是研究范式的重要因素。
社会科学的一个特点是“范式的多重性”或者说是存在着许多“不可完全通约的”范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研究者所持范式中上述[][][]三方面的区别外,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者的着眼点和理论兴趣主题的不同。例如: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现实包括个人层次、人际关系层次和社会结构层次等不同层面。不同的范式往往关注不同层面的社会现象。象征互动理论和交换理论主要关注人际关系层面的问题,
而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的兴趣主要放在社会结构层面的问题。在经济学领域,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边际革命”的边际效用学派与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大区别,
是研究重点或兴趣的转变。他们一反传统经济学着重研究供给(生产)的传统,转而注重研究经济现象的需求消费效用方面,
主要研究经济主体在经济生活中的个人行为如个别的消费行为等。
同样,在凯恩斯革命中,也包括研究主题的变化,从传统经济学视野中的个人、厂商的经济行为以及个别市场、个别商品的经济问题等微观分析,转变到全力考察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体分析上,
开创了宏观经济学。在历史学领域,
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史上,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史学,
之所以“新”,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突破封建传统史学以帝王将相为中心和以政治史为基干的研究主题,把史学研究领域扩大到人类生活和各个方面,特别是重点研究与现实生活联系更为密切的史学问题。英国著名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论述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世界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时,把研究兴趣的变化列为重要方面。[]英国经济学家。哈奇森分析社会科学革命构成因素时认为:“兴趣或研究重点的变化理所当然地也应该算做革命的一个构成部分。
”[]所以,范式应包含研究主题这一因素。
在一些应用性鲜明的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学等学科中,
理论研究往往与政策研究密切相关。
理论研究为政策纲领提供理论支撑,而政策纲领的实践效果则检验其依据的理论学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劳格认为:“大多数经济学说不仅是拉卡托斯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纲领,
而且也是政治行动纲领。”[]例如凯恩斯经济理论。他在理论上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在经济政策上也坚决反对自古典学派以来一直信奉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大力鼓吹只有国家干预经济才能确保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
提出了赤字财政、通货膨胀等具体经济政策。政策纲领是应用性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因素。所以,社会科学范式也包含基本政策纲领。由于社会科学范式包含政策纲领,
这就给评价范式带来特殊困难。社会科学理论会影响人的意识和行动,
特别是转化为政策纲领加以推行,其本身成为改变社会现象和运动进程的重要因素。
仍以凯恩斯理论为例。两次大战后,凯恩斯经济理论和根据这一理论提出的政策纲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
在整个社会推行,从而大大地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使得经济周期的频率和幅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出现了象滞胀这样前所未有的现象。随着这种政策的宣传推行,
公众对国家政策由开始时的毫无预期逐渐转变为理性预期,结果导致了凯恩斯理论和政策纲领的失败,公众和国家对经济学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凯恩斯理论本身虽不是唯一因素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正因为如此,在社会科学领域,有可能出现一个范式既是“进步”的科学范式又是“退步”的政策纲领,
或者出现相反的情况,从而使得社会科学范式的评价更为复杂。
社会科学范式是上述五个方面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有序整体。
本体论观念和方法论观念是范式的核心,它们影响决定着其他因素,
而理论假设、研究主题和政策纲领则体现着本体论和方法论思想,
表征其特征。范式中本体论与方法论观念对基本理论假设具有更直接明显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例如,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范式是以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人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为哲学基础,
以伏尔泰、爱尔维修、边沁等人的“社会契约论”、“功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洛克从感觉论出发,认为经验的标准是欢乐和痛苦。爱尔维修宣称人的永恒不变的本性是趋乐避苦。
在方法论上,他们受到方法论个体主义思想和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正是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下,斯密、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了作为他们经济理论基础的基本假设:无数自私自利的“经济人”,
在一双无形的手的指挥下,
从事着对整个社会有益的活动。斯密说:每个人“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
范式中的基本理论假设,
对研究主题具有更直接明显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基本理论假设规定了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的基本特征和逻辑起点,因而常常逻辑地包含着理论的主题和研究方向。
例如,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无数个“经济人”的自私自利的活动构成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因此,
他们的研究主题是个人、个别厂商的经济行为。凯恩斯认为人们不能完全预期经济现象,否定了供需自动平衡的伊森定律,由此出发,他自然要把研究视线投向国民经济的总体宏观问题。
如前所述,社会学中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与互动理论的基本理论假设不同,
因而它们关注的问题也不同。
互动理论从社会现象是人们互动的产物的基本假设出发,把理论视点集中在人与人的关系层次的问题。
政策纲领是以整个理论学说为基础,因而范式中其他四个因素对它都有影响作用。
由于政策纲领与理论的具体观点内容联系紧密,
而基本理论假设和研究主题对理论的具体内容观点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而,相对地说,基本假设和研究主题对政策纲领更具影响。以上分别对社会科学范式五个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作了分析。其实,
在实际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中,范式的五个因素的相互联系、互为影响是错综复杂的,每一因素还受到其他条件比如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科学家的气质、个性等等的影响。
因此,
范式五个因素之间,不存在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一定采用某种方法论,而这种方法论又一定提出某种理论假设这样简单的推衍关系。
社会科学范式与具体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每种范式都与若干具体理论相联系。范式体现在存在于这些具体理论中,这些具体理论则说明或部分构成范式,例如:科学主义范式,
在社会学中包括孔德的实证社会学、迪尔凯姆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等,在历史学包括结构主义史学理论、科学主义史学理论,在经济学中包括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绝大多数流派等等。
范式对具体理论具有一系列作用。
范式规范着具体理论的研究范围,指明哪些理论和问题是恰当的,哪些观点和问题是不恰当的等等;范式对建构具体理论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能为具体研究工作提供思路;
范式对具体理论还具有辩护作用,从更高的层次说明具体理论的合理性,提供理论基础。范式的转换是社会科学理论演进的主要模式。
范式和具体理论也有区别。
首先,两者的内容结构和表现形式不同。具体理论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并系统地加以陈述的命题所构成的系统,它既概括地描述和解释某些社会历史现象及其规律。
在具体理论的各种载体(如理论论著)中,
理论的具体内容被明确地详细加以表述和论证。而范式是由一组基本观念组成,
它本身不是对具体社会历史现象的陈述和解释,在具体理论的载体中,这些观念常常没有被明确地加以陈述和讨论,而是作为科学共同体“理所当然”的自明公理而隐含在具体理论中。其次,
两者的作用目标不同。具体理论对具体的社会历史现象问题的描述和解释,为人们认识、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因而,
具体理论原则上是可以直接检验的。范式则不同,它不是对某些具体问题的解释,也不预测未来的经验现象。
如上所述,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具体理论和研究工作的影响上。因此,一般不能用某些经验现象直接地检验范式。
综上所述,
社会科学范式是由本体论社会观观念、认识论方法论观念、基本理论假设、研究主题和基本政策纲领等五个因素,
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整体,是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因素。
注:
[][]拉卡托斯等《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华夏出版社,年第版第—页、第—页。
[]拉里·劳丹《进步及其问题》,
上海译文出版社,年月第版第页。
[]。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年月第版第页。
[]文德尔班《历史与自然科学》,
见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
上海商务印书馆,年月第版第—页。
[]转引自科普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求实出版社,
年第版第页。
[]转引自。哈奇森《经济学的革命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第版第页。
[]参阅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月第版第—页。
[]同[]第页。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
年月第版第页。
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市场营销;
培养方案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社会大量需要对市场营销人才,
而我国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普遍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
使得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相互脱节,结果形成一方面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企业又缺乏高素质的营销类人才。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
以期促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牢固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熟悉现代营销管理理论和方法,掌握市场营销策略与技巧,具备市场营销、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渠道设计与管理、产品的推销与谈判等实用技能,
服务各类企业营销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毕业生应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拥护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毕业生应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相关经济法规、政策;具有一定的市场调研、市场开发、营销策划和推销等市场营销工作必备的能力。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
鼓励获得行业相关资格证书,如营销师(推销员)、会计证、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物流员、外销员、外贸业务员等资格证书。
三、知识结构与要求
()文化基础知识: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
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必备的体育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
()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策划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推销技巧、营销礼仪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消费者心理、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零售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大型节庆活动策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四、能力结构与要求
()基础能力: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常识;
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对企业发生的基本经济业务能够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专业核心能力:学会应用经济法律知识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掌握管理者应具备的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方法和技巧;掌握产品推销、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调研能力;掌握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者行为的一般特征及规律,掌握零售经营的技巧与方法;
掌握公共关系及商务谈判、营销礼仪技能;具有营销战略管理的能力;具有渠道设计与管理的能力;
具有策划和管理大型节庆活动的能力。
()专业拓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贸易的能力;了解服务营销的基本方法;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方法;
掌握促销的组织和管理方法;熟练操作电脑,
熟悉应用办公设备及进行日常的维护。
五、素质结构与要求
()政治素质:毕业生要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懂得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具有服务意识和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精神。
()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达到国家规定的高职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职业素质:热爱市场营销专业,具有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从事市场营销专业各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具有爱岗敬业、自律、诚信、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具有扎实的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
并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人沟通、共事的能力;具有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韧劲。
()人文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六、毕业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
主要包括参加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全国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同时建议毕业生取得下列其中一项职业资格证书:
。全国营销师(推销员)职业资格证书
。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资格证书
。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普通话水平二级乙等证书
七、毕业生就业岗位群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主要到生产及流通企业的从事营销调查、销售内勤、业务洽谈、市场开拓、客户管理、广告促销、活动策划、商品推销与管理等工作,
还能在事业单位、其它非赢利组织或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主要面对岗位群包括:销售人员、销售经理、销售策划员、渠道拓展员、广告业务员、外贸物流员、销售渠道管理员、客户服务经理、市场开发员等。
参考文献
[]冷志明。加入和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兰州学刊,,:-。
[]李铁敏。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探索[]。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
[]王木丹,
林伯明。育旅游能人——旅游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振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
:-。
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篇
关键词:教育公平研究特点量化分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现代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随着社会和教育学科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受到社会和教育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继续深入研究教育公平问题之前,
对前人的研究情况作一梳理,
了解一下中国研究教育公平问题的历程是有必要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年-年间以教育公平为主题的篇文章进行量化分析,梳理出年以来中国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情况,从中初步了解中国教育学界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特点,
及其研究尚需完善的地方。
一、数据采集与分析框架
为了比较全面、真实和权威的反映中国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情况,特选取了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第五版中教育类的种期刊。
这种期刊涉及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该分类来自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社会科学Ⅱ辑,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中国教育的整体情况。考虑到论文题名的特点和所选样本的合理性,在进行论文检索时特选取了标准检索-主题:教育公平进行检索。
搜索出的篇符合条件的文章,
可以大致反映近十几年来中国对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情况。在选定分析的文章之后,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论文作者的身份和归属、研究内容的类型与研究方法的二维分析四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本文的主要分析工具是。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研究教育公平问题的文章,-年最少,之后逐渐增加,到-年达到最多,且篇数是前几年的两倍多。
教育公平问题中涉及家庭教育的文章只有篇,
涉及学校教育的教育公平文章有篇,其他类的有篇。
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问题、教育政策、教育改革、教育制度、教育现状、教育法、教育机制和教育体制九个维度来考察论文的研究内容,统计结果显示,对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研究最多,
其次是对教育公平的问题研究,然后是教育公平的政策研究,教育公平涉及的教育改革、教育制度、教育现状、教育法、教育机制和教育体制问题的文章都少于篇。
再细分到研究的主要问题,教育基本理论、农村教育问题和教育财政问题都是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重点。其他类的教育问题有篇,拥有丰富的内容,但研究的问题过于宽泛和单一。
各类问题研究的时段也存在差异,对国外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的教育上,
研究涉及的国家有二十几个,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我国从世界各国的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从论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来看,
统计结果显示,所选样本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中,按研究方法使用的频数从高到低进行的排序依次为:实证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定性研究中,运用最多的是描述性研究法,
其次是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研究方法运用的相对集中,定量研究运用比较少。
从论文作者的身份来分析,统计资料显示,
研究教育公平问题的人员身份多样,但高校教师是作者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再次是高校行政人员和编辑部,其他领域的人员参与的程度还比较低。
将研究方法类型和时间段进行二维分析可以看出,
大部分的文章属于定性研究,定性研究的各时段分布情况应该与总体的情况相类似,定性研究类的文章处于主导地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类文章也越来越多。
通过研究内容的类型与研究方法的二维分析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描述性研究方法占绝大多数。
只有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运用了所提到的所有研究方法。
其他内容研究方法的运用比较简单,有待提高研究方法运用的丰富性。此外,除了描述性研究方法之外,
实证研究是运用最多的方法。但实证研究方法只运用了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问题和教育政策之中,个案研究方法,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问题、教育政策、教育改革、教育制度、教育现状中都有运用,但总体较少。
二、年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根据以上统计分析结果及其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
年以来我国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呈现一定的特点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特点
年以来,我国对教育公平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和加深,特别是年以来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在研究领域、国际化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群体等各个层面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涉及领域广泛微观化研究有待深入
教育公平的研究涉及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层面,
内容上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政策、教育问题到教育改革、教育机制、教育法等都有研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具体到各研究问题,
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差异与公平的关系、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等教育公平内涵的探讨,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资源配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的宏观政策规划研究,
也有对教育券制度、全纳教育理论、教育产业化理论等综合理论的分析,还有对高考制度、择校问题、政府责任、研究生教育、残疾儿童教育、女性教育、助学贷款等微观层面问题的研究。对教育公平基本理论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应该转向对于更具体的问题的深入研究,以致力于解决实际的问题,
从理论走向实践。
、借鉴国际研究成果本土化程度有待加深
随着国际化的深入,
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教育公平问题在各个国家都存在,只是存在的形式或问题重点上有些差别,
研究和借鉴国外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有利于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进展。
我国有多种专门针对国外教育研究的期刊,研究国外教育理论和教育问题的人也逐渐增多,
但大部分仍是单纯对国外教育理论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国外教育理论本土化的程度有待加深。
例如,国外教育券制度的研究和引进,对解决我国基础教育财政资源的配置问题会带来有价值的借鉴,
一些研究者也开始注重将教育券制度和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例如《中国“教育券”实践的现状、问题与前景》、《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适用教育券制度的思考》、《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制度性创新》和《教育券保护弱势群体与弱势教育的法理思考》等。还有对全纳教育理论的研究、对美国特许学校的研究等等,都丰富了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内容,为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模式,而继续将国外教育公平理论本土化,
具体运用到教育实际中是接下来更需要做的事情。
、定性研究为主方法多元化有待提高
从统计分析就可以看出,
我国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还是大部分停留在理性思辨和描述性研究上,更多的是对理论和问题的应然阐述和对未来的猜测上,
缺乏对实际情况和理论在实践中的总结、分析和反思。
定性研究的比例远大于定量研究,
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也不够灵活和多元。对教育公平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阶段,有必要从基本理论的研究转向对理论实践的检验上来了。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调查研究甚至是个案研究方法来研究教育现状,
查找之前理论的优势和不足,以修正理论指导实践,应该成为之后的趋势。
、研究群体集中丰富化有待提高
从统计分析来看,关注教育公平问题的群体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教育公平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不应只有专门的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研究机构、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还应该有社会组织、社会人士,特别是一线教师,
当然由于本文的研究样本来自核心期刊,对结果的推广度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大致可以说明现阶段研究群体的情况。若想实际推进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需要研究者、一线工作者和社会监督者、甚至是受教育者本身来积极的参与进来,
不能只是教授、博士的思考和推断。因此,
研究群体的丰富化对于教育公平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期刊也应该鼓励、吸引和接受更多一线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以丰富期刊的实践内容,
形成整个社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和对教育公平实现的推动。
(二)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展望
我国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的理论成果已比较丰硕,教育公平也已经被纳入了教育政策之中,
接下来应该是理论的实践阶段和实践的总结反思阶段了。一是要将研究领域细化,关注更具体、微观、可操作的问题,逐步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是要将对国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本土化用以解决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三是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式和方法,从各个角度来了解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和教育公平理论的实践情况;四是要充分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研究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结合来关注、研究和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总之,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全社会的人都应该加入到关注和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队伍中来,
逐步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直至社会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
[]师东海,刘亚敏。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刘亚敏,师东海。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研究探析[]。教育理论与实践,,():-。
[]吴华,薛兆丰,
艾萨克。中国“教育券”实践的现状,问题与前景[]。教育发展研究,,()。
[]王霞。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适用教育券制度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
,()。
[]赵宏斌。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制度性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
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篇
【关键词】工程经济资金时间价值市场经济理论
工程经济自身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工程经济与技术经济的主要区别
技术经济一词来自东方,
以前苏联为代表。
工程经济一词来自西方,以美国为代表。年代前,
原技术经济中基本方法多为静态分析方法(或采用单利计算),采用静态经济指标,而工程经济自年就提出了复利计算,一向用动态分析方法,
采用动态经济指标。如今事实证明技术经济就是工程经济,并全用动态分析方法与动态经济指标了。
.工程经济的含义
工程经济是运用经济学中的理论、名词、术语及方法研究技术先进、工程技术方案的优选及可行的技术本身的经济效果问题,
以使先进的可行技术与最佳的经济融洽的结合。因此,工程经济除了主要研究工程投资的经济分析、经济评价、控制、决策等理论外,还担负了研究工程经济与社会需求、生态资源、环境条件等之间关系的协调任务,这也是人类永续的话题,
更是人类行为的宗旨与理想的目标。
.工程经济学科属性
由工程经济的含义可见,工程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分支,
是应用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的边缘学科,而且是人类追求高质量生活行为的基础学科,
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相当完善与普及。
.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
.。资金时间价值理论
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条件、考虑方法等问题都已被一致默认。在进行等值计算时可有十多个公式,但其基本公式可以归结为一个复利终值公式(=(+)),
因为其他所有公式都是由此公式推导出来的,关键在于清楚推导前的假设条件。资金时间价值理论、等值计算方法、计算技能是工程经济的最基本的理论、方法、技能与核心内容。
.。市场经济理论(意识)
这里更强调的是市场经济理论(意识)与资金时间价值理论间的关系,通俗地说两者如同绿叶与红花。市场是人、物、财、生态、资源协调发展的中心,
不按人的主观意志转移,
而能自觉遵守客观的经济规律并融自然规律为一体;市场经济理论(意识)是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得以充分发挥、充分应用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资金时间价值理论是客观的经济规律,不是由人主观承认与否而决定的,因此,
应该深入地研究,自觉地应用。然而,
在接受、学习、研究与运用资金时间价值理论时一定要有市场经济理论意识。
.工程经济的基本方法
不同的工程经济和技术经济类书籍与教材有不同的提法与分类。不同的经济问题应当并可以采用不同的工程经济分析方法;同一问题也应该并可以用许多工程经济分析方法,因此可以见到许许多多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同时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其实,
工程技术经济的基本方法仅有两大类,静态与动态之分。其中静态方法并不始于工程经济,因此,
工程经济中的基本方法可归结到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即称动态方法)。事实证明将原有的静态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即可得到动态的同名指标,
相反,
动态的方法不予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便可得到同名的静态方法。
事实还可证明真正掌握了资金时间价值理论、计算方法与技能的人,是有可能进行某工程技术经济问题分析的。
对进行经济分析的许多问题、项目、方案也可归纳为两大类。需要强调的是在此提出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虽然浓缩到了一个内容,
但绝非指学习本学科时专门学习这一内容就能获得这一内容“知识理论方法”的,因为工程经济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尤其是可应用的面更宽、更广,为此本文须阐述工程经济外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工程经济外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从工程经济的功能及适用性看,工程经济能应用于任何行业的技术与工程,应用于一切部门、单位、企业管理乃至家庭。然而不同行业(专业)应用工程经济理论、方法的同时,
应该具备各行业技术独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化工、农业、药业、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工程等专业等等,应首先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行业标准、规范与规定以及本专业的“工程经济特色”理论。
)从工程经济是经济学分支的属性看,
掌握、应用工程经济时,必须掌握一定的宏观、微观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应该熟悉财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制度、政策及规定等。
)从工程经济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的边缘学科看,在掌握、理解工程经济时,
必须具备一定的概率与统计、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以及对社会的深刻认识与责任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