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百科!
所在位置: 首页 > 三年级作文

加强不动产管理范文

全民阅读 http://www.jiayuanhq.com 2024-01-27 10:46:07

加强不动产管理篇

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目前,航天企业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专业化、规范化与全面化,并大力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确保生产活动有序、顺利开展。

首先,安全生产管理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综合考虑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其次,专业化是指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与素质,

以增加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规范化是指合理使用现代技术手段,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高效进行。全面化是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将全部生产要素涵盖在内,

注重统一协调。最后,

信息化系统有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并能为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提供极大便利。

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社会进步,

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愈发重视安全生产,并对其提出了更高标准。航天企业率先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引入现代技术,但是,

其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受经济利益驱使,企业领导及工作人员过度关注生产效益,

忽略安全生产管理,造成安全事故频发;

第二,在个别企业内部,还存在安全生产组织不完善、生产规范缺乏可行性、管理范围狭窄等问题;

第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应包含教育培训、行为规范、应急预案等多项内容,但是,

在航天企业实际运转过程中,普遍存在监管不到位、遗留较多安全隐患、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第四,

对安全生产管理投入经费不足,生产及管理系统陈旧,

存在运行隐患,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较大;第五,安全生产管理贯彻落实不到位,违规操作现象频发,

且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无法及时反馈评估,

相同事故会再次出现。

安全生产管理实践应用

.加强培训教育,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首先,结合企业具体生产情况,定期组织开展专业与安全培训,着重做好新上岗人员培训教育工作,

对特殊岗位,要求持证上岗。其次,

安全生产活动要有规律性。因此,要遵循生产活动规律,有效规避安全事故。最后,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身也应加强日常积累与学习,切实提高业务素质,

从源头抑制安全事故,降低损害程度。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与机构,加强监管

第一,

要根据航天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与机构,

加强监管,保证生产活动安全进行。第二,贯彻落实生产责任制,

使各个岗位员工明确自身职责,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尽量降低企业损失。第三,

要加强监管,严格参照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工作,

一旦发现违规操作行为,

应严肃处理,

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

首先,要向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使其全面掌握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并能严格遵守,切实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其次,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专项活动,

例如,

定期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标兵竞赛、应急演练等,确保宣传口号与生产操作一致;最后,

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切实保障企业生产活动顺利开展。

.增加资金投入,有效调控基础设备

资金是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正常开展的物质保障,安全培训活动、应急物资的供应等均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航天企业应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增加资金投入,

从多种渠道筹集安全经费,并合理使用,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若条件允许,

要优化工作环境,

强化投资改造,升级改造变配电站等基础设备,

增强调控能力。此外,还应对危险化学品设置动态监控系统,加大监督力度,确保企业生产活动安全、有效开展;

改进住宿环境,关注员工自身需求,

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注重反馈与评估,加强事故防控能力

反馈与评估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占重要地位,

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因此,首先,要对已出现的安全问题综合分析,

全面预防,避免出现类似事故;其次,增强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编制可行的应急预案,防范安全事故。再次,凭借自身资源条件,

科学、提前预估安全生产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明确发生几率与后果,进而开展针对性的防护工作。

最后,凭借先进、精准的安全预估手段,

有效诊断企业安全管理现状,明确不足,

并不断完善,增强防范能力。

结语

目前,航天企业正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管理。为有效实现这一目标,航天企业应积极创新,不断尝试,

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强不动产管理篇

(一)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杜绝等级事故和较大事故,

减少一般事故,全面完成省厅和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安全生产任务。

(二)基层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强化。

实现安全监管规范化,安全管理制度化。

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重点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确立的领导带班、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生产安全事故查处督办三项新制度。

继续严厉打击建筑施工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以严格执行标准规范为重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活动,严肃查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行为;

推动市场现场“两场”联动,对不满足资质标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和个人,要及时依法严肃处理;不断改进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

做好事故查处、统计分析等工作。

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安全监管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基本制度和基础台账;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员的工作职责;要全面提升监管人员素质。

(二)加强市政公用设施运行安全监管。要继续完善应急供水技术,

加强对应急供水安全保障的指导和技术的研究;继续加强极端天气下城镇供排水设施安全运行的指导;加强城市公园公共设施、游艺设备管理,

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三)做好房屋使用安全监管工作。各监管单位切实履行房屋使用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对建筑年代较长,

建设标准较低房屋的安全排查,

督促产权人安全使用房屋。

(四)加强安全管理能力建设。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法定代表人负总责和分管负责人“一岗双责”责任制;

分层次建立健全各管理部门、班组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有生产建设项目的承包、转包,务必一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行业企业特点,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基础台账;

实施安全生产奖惩激励机制;

严格“三级教育培训”制度,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各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规定。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全面开展“零事故活动”,加强现场管理和作业人员自主组织实施风险识别、安全检查、隐患整治、事故抢险工作能力,切实做到全员参与、超前管理、系统防范;

严格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执法,及时消除设备、操作、管理等安全隐患,

确保始终在安全状况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五)加强企业组织领导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

谁分管谁负责”的“一岗双责”责任制,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化企业生产一线负责人管理安全生产的能力,全面推行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关键岗位考勤打卡制度,

在重要工程、重点时段、关键环节或重大危险源施工时,

保证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关键岗位人员在岗到位,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处于受控状态,

打造“人人安全”环境氛围,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能力。

(六)深入开展建设行业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和专项治理整治。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建筑施工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进一步强化建设施工“三落实”(落实安全专项措施经费、落实安全专项措施方案、落实从业人员安全培训),

强化建筑施工工地现场安全管理,积极全面地推行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管理措施得到落实。

重点突出深基坑、脚手架、高大模板支撑、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事故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重大危险源实现“一盯一”有效防控。

切实加强重要时段的安全监管,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准确把握各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特点,突出工作重点,开展检查督查,严防死守,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七)强化安全文化保障建设。

以“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依托,

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板报、法制讲座、知识竞赛等各种宣传形式,

开展好安全生产宣传活动。要深入开展“安全读本进企业文化室”等活动,不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诚信、安全文明、安全道德意识。

要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提高各类安全培训质量;

加强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生产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培训达到%以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到%;各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以及从业人员转岗、换岗的安全教育达到%。要在所有建设企业深入扎实地开展富有特色、生动活泼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使安全文化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开展好第十个“全国安全生产月”等各项宣传活动。

(八)完善应急救援保障。

要进一步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的重点部位、重大活动等方面的应急预案编制和;要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的修订、培训和演练,构建“高效灵敏、注重预防、强化处置、重视善后”的工作格局;

加强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切实提高系统各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要督促各有关单位切实履行安全保卫职责,重点加大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设施的安全防范力度。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委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系统内各建设企业要将安全生产与生产建设任务同布置、同检查,从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安全保障型住建系统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定期研究部署,

及时解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维护好安全生产秩序,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工作的机构、人员、装备、经费四到位。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事故后果承担全面责任。要按照号文件和省市相关文件的要求,

进一步落实各企业的安全管理职责,理顺关系,

依法按责实施安全生产管理。

(二)分解任务,

严格奖惩。按照委各安全生产专委会的职责,同时将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单位、落实到班组、落实到岗位。推行安全生产进单位、企业,

到班组,做到安全生产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级分解安全生产任务,实行定量定性考核,将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一岗双责”纳入系统对单位、企业的考核,

严格考核和奖惩。

加强不动产管理篇

为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基础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遏制伤亡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促进石油天然气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号)以及《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石油天然气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

通过推行管理体系和实施安全生产审核、评价、许可等工作,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但石油天然气行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点多面广等特点,一旦发生井喷失控等事故,

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管理任务艰巨,

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已建立了较好的安全管理基础,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由于高含硫天然气、深水和边际油气田的开发,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化,用工结构多元化,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安全基础管理出现与之不相适应的状况,

与国际石油大公司存在一定的差距,安全基础管理亟待加强。主要表现在:安全责任制在基层落实不够到位;“三违”现象仍有发生;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有待加强;

安全投入相对不足和安全培训不够到位,

不能完全满足石油天然气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等。因此,应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抓住关键问题,

促进石油天然气企业(以下简称为企业)安全发展。

二、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指导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安全发展”,

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始终把从业人员生命和健康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坚持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原则,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工作目标:全面实施管理体系,减少一般事故,遏止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

力争在*-年后安全生产管理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主要任务: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强化现场规范操作和技术管理,

加强隐患排查与治理,加大安全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

加强应急管理,全面实施管理体系。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完善管理体系

。设立专门安全管理机构,

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各级生产单位应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委员会(领导小组)主任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

企业各级生产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比例不宜低于从业人员总数的%;中央企业所属二级单位和中央企业之外的企业应积极推行安全总监制,安全总监进同级领导班子;

重点建设(工程)项目,

按上述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安全生产专业技术知识,取得安全资格证,

工作岗位保持相对稳定。

。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应重点健全和完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设备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及工作许可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等。

。完善管理体系。

企业应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加强管理、监督和审核队伍建设,健全信息系统,

完善体系运行的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审核工作,切实做到可持续改进。

四、明确安全职责,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为主要内容,

以主要负责人为中枢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逐级逐项分解,

落实到各部门、岗位和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责任。

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在组织生产和经营时,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安全生产工作,并负有下列职责:()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生产、安全、设备、计划、财务、人事等部门在招投标、采购、生产组织、安全监督、安全投入、安全培训、人员聘用等方面的安全职责。

。明确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

企业从业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不违章作业,并能制止他人违章行为,主动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主要有:()掌握本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遵守工作纪律;()正确维护和保养岗位安全防护装置及设施,保持其完好、齐全、灵敏、有效,

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掌握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和故障排除方法,按规定巡回检查,

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不能消除的应立即向上级如实汇报;()有权制止、纠正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权拒绝执行违章作业的指令并可越级汇报;

()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

协同配合,共同搞好安全生产。

。明确承包项目和承包方安全职责。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

企业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加大考核、奖励与处罚力度。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及考核办法,严格奖惩,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各级安全生产奖励资金在年度工资总额中列支。对安全工作责任不落实导致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关于坚持的作文

。加强现场安全技术管理。

要依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加强钻井现场(平台)、关键生产装置、要害部位及油气站库等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技术管理,重点突出“三高”(高压、高含硫、高产)气井、“两浅井”(浅井、浅层气)的井控技术管理和防硫化氢技术管理。

完善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审批制度。严格安全技术资料审查和管理,健全安全技术资料档案。

。加强井控技术管理。全面落实井控技术标准、技术规程,

将井控技术管理贯穿于钻井、地质、测井、录井、试油(气)、修井、采油(气)等作业的设计和施工全过程;配置足够的井控设施、设备和人员防护器材;落实井控设施、设备质量控制程序;完善井控技术管理制度;

落实上述作业的施工设计、技术措施的技术论证和审批程序。

。加强防硫化氢技术管理。全面落实防硫化氢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对重点装置、关键部位设置防硫化氢泄漏安全控制系统;配置足够的防硫化氢中毒的气防设备、设施和人员防护器材,

落实防硫化氢设施、设备质量控制程序;完善防硫化氢技术管理制度。

。“三高”气田技术管理。高含硫气井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套管、井口的腐蚀问题。钻开气层前必须加装剪切闸板防喷器和钻具内防喷工具,

井下、井口应安装安全阀,集气管线应安装关断阀。集气管线、站场和净化厂应在现有通用气田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

加强井场硫化氢的监测,以及气质组份的动态监测。

。制定修订安全生产标准。根据生产实际,定期对企业有关安全、钻井、采油采气、储运等专业标准进行清理和制定修订工作,突出含硫油气井钻井、井控、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提高标准的有效性,增强标准的现场适应性。

。采用成熟、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企业应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

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力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100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对重大事故隐患或技术难题进行分析论证。

重点推广应用高压高硫化氢油气田综合防治、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长输管道不开挖检验、在役特种设备长周期运行等安全生产工程技术。

。大力研发和引进安全生产技术。根据生产需要,积极开展安全科技攻关,保证必要的安全科研经费;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先进安全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步伐。

六、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严格安全“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预评价,编制《安全专篇》,并按照审查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组织施工;试生产前,

应制订并落实试生产的安全保障措施;

竣工后经验收合格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加强基层岗位风险管理。组织基层从业人员开展岗位作业危害和不安全行为辨识活动,对基层关键岗位人员、工艺、设备变更及时开展风险识别、评价,

将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与日常生产运行和现场活动紧密结合,合理确定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频次和时机,

建立动态、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机制。

。强化生产现场安全检查。根据实际,

可按专业设置物探、钻井、井下作业、海上作业、建筑施工、生产装置检维修等安全检查站(所),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要害部位的安全检查。

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综合安全检查,其所属二级生产单位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安全检查,基层单位要切实落实岗检、巡检、交接班、干部值班制度。

。加强现场高风险作业管理。

对动火、动土、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吊装作业、高空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制度。

。加强施工作业管理。对油气田重点施工井施工、生产装置检维修及开工、管道施工,严格施工单位准入审查,严把施工资质关、安全业绩关、队伍素质关、施工监督关和现场管理关。

打开油气层前、生产装置停工检修和开工前、管道打开等关键施工环节,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

进行严格的现场监督检查。

。加强特种设备管理。

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依法进行登记注册,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做好维护、保养、检查和监控。

。加强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

企业对承包单位实行准入制度,进行资质审查;要将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纳入管理体系,实行统一协调、管理,

对其安全表现和业绩进行评估和考核,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现场检查。

。加强作业现场劳动纪律管理。所有从业人员应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履行岗位责任,遵守劳动纪律,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要制定违章处罚规定,加大教育、检查、监督和处罚力度。

。加强放射源、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实行许可证制度。加强对放射源使用、储存、运输和废物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与防护,设置明显的放射性安全警示标志,

定期进行监测与检查,防止丢失或放射性污染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储存、销售、购买、运输、使用和清理、销毁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废弃处置等环节,

油(气)库和长输管道等场所进行重点整治。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企业应配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防护设备与装置,落实现场防治高低温、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和放射性危害的措施,

切实改善作业环境;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情况。

七、加强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企业应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设备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分级,并将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与事故隐患排查相结合,实现了事前管理和源头控制。

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

建立隐患管理台账、档案。

。严格执行重大隐患报送制度。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统计工作,建立重大隐患信息报送制度,按规定向地方政府及集团总公司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数量、类别、危险程度及整改情况,

特别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事故隐患,

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

采取有力措施,尽快予以消除。

。规范隐患治理工作。企业应明确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资金渠道、进度安排和质量要求,加大隐患治理力度,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在隐患治理期间,要落实监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并设立专用帐户,专项用于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和隐患治理。

按照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号)的规定,

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八、加强劳动组织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

。严格劳动定员管理。

企业严格按照规定定员组织生产,要层层建立劳动定员考核办法。生产设备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方法发生重大改进,以及发现劳动定员存在较大问题时,劳动定员标准应及时予以修订。

严禁违反劳动定员标准组织生产,科学安排作业班次,

保障从业人员必要的休息和休假时间。

。严格从业人员劳动管理。

对录用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劳务工),企业应按照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进行上岗前的安全培训,依法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参加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

。强化全员安全技术培训。企业要制定全员安全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安全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强化操作人员,尤其是班组长、新上岗和转岗人员、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

落实井控培训和防硫化氢培训,确保从业人员具备相关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技能以及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加强安全培训机构建设。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合理布局,

建设专业培训基地,配备能够满足培训需要的教学及生活等硬件设施,加强培训大纲、考核标准、教材和考试题库建设,健全培训档案,提高培训水平。

。加强先进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

增强安全措施的执行力。

积极借鉴吸收国际石油大公司的安全文化理念,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九、加强应急管理,严肃事故调查处理

。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制定应急预案。

企业应成立应急领导机构、指挥机构、日常工作机构。依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各生产单位应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各生产单位的应急预案应逐级上报,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并报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备案。

。规范应急演练工作。企业下属单位事故应急演练的频次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其中中央企业所属地区公司和中央企业之外的企业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演练。

演练结束后,

应及时组织对演练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针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

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加强应急资源管理。按照专业救援和职工参与相结合、险时救援和平时防范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专业队伍为骨干、兼职队伍为辅助、职工队伍为基础的企业应急队伍,并与有关专业应急队伍建立合作、联动机制。

加强企业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以及通讯与信息系统建设;加大对应急物资的投入,保障防护用品、救援装备、救援器材的物资储备;加快应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严格事故报告制度。企业及下属生产单位要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

对于发生的伤亡事故或社会影响较大、涉险达人以上以及媒体披露的特大伤害未遂事故,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时限等要求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严禁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认真组织和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企业要树立井喷失控就是责任事故、事故是可防可控的观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调查分析未遂事故、轻伤事故和重伤事故,查找设备设施、工艺技术、规章制度缺陷、安全管理漏洞等原因,

制定有针对性的事故预防和控制对策措施,杜绝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对于由有关政府部门组织调查的事故,

企业应做好配合工作,并全面落实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

十、支持和推进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发展中介机构服务。

积极引导安全监管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和安全评价、检测检验、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培育和发展石油天然气安全基础管理的技术服务体系,

促进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加强政府安全监管。

进一步落实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水平,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投产等环节依法强化源头管理,

依法加大日常安全监管力度,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对存在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其责任。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加大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力度,

强化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监督;做好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油气田周边群众的安全意识;要公开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和事故调查处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鼓励对外交流与合作。对经验不足或现有国内技术不过关、安全风险大的石油天然气开采项目,特别是高压、高含硫气田的开采项目,

鼓励与国外有经验的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标准,提高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生产水平。

加强不动产管理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为载体,认真组织实施四次集中行动,巩固和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成果,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方主体责任,

加强安监机构及人员建设,强化监督执法,努力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确保全县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有效防范一般事故,

全力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建设工程亿元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以内,建筑工程安全监督覆盖率%。

三、工作措施

(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落实施工企业主体责任。

各施工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足配齐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落实好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委派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控制体系,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加快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实行预警谈话制度,加强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的上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保证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落实监理单位安全责任。各工程监理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理责任和义务,

建立健全安全监理组织机构体系,组织专业配套、技术强的安全监理队伍实施工程项目监理。

要加大对监理项目部、项目总监的监管力度,对项目部监理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严格督查检查,保证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落实。

、落实建设单位安全责任。

各工程建设单位要加大安全文明施工投入力度,按时足额向施工企业支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并督促专款专用。不得提供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施设备,

不得随意压缩合理工期。要经常性参与工程项目的安全检查,协调监理和施工单位抓好安全生产管理。

(二)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为抓手,

深入开展“高空坠落专项治理年”活动

、开展好四次集中行动。

各工程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要围绕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每个季度组织开展一次集中行动,健全组织、强化领导、精心安排,扎实开展好四次集中行动,

确保集中行动取得实效。

、加强安全预警信息管理。县住建局通过网站短信群发系统渠道,及时指挥各相关单位开展好安全生产防范工作,确保施工现场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在恶劣天气情况下,施工现场建设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要坚守工地,对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实行全过程监控。

、加强高大模板、脚手架和深基坑工程管理。

严格执行高大模板、脚手架、深基坑工程专家论证评审制度,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查、论证、审批和实施严格监督管理,做到入场前确定到位,施工前论证到位,施工中治理到位。

、加强起重机械设备管理。

严禁使用已淘汰型号的起重机械设备,

推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备案、安装(拆卸)告知、使用登记制度。严厉查处使用未经检测起重机械设备、雇佣无资质拆装队伍、使用已淘汰型号起重机械设备、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等行为。

、加强高处作业管理。

加强高处悬挂作业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持证上岗、现场安全、应急救援处置等安全管理。制定高处悬挂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严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加强临边和洞口的安全防护管理。各类临边、洞口安全防护设施安装要确保牢固、严密、齐全、有效。加强脚手架操作层等易发高处坠落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

严格落实防护设施验收制度,未经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联合审批不得拆除。

、全面提高安全数字化监管水平。

充分利用笔记本电脑、力矩扳手、电阻检测仪等检测工具,在施工现场进行建筑工程安全措施监督检测,

提高工程安全监管科学技术含量,全力提升我县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水平。

(三)大力开展施工现场扬尘整治,全面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水平

、加强施工扬尘和车辆带泥上路整治。

一是加强施工场地硬化管理。施工现场道路、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区域必须采用混凝土硬化,土地用石子覆盖。

施工现场的土堆、砂石等应使用密目安全网覆盖,避免扬尘。

二是加强施工车辆管理。建筑施工车辆运输散流物体必须确保密闭、覆盖,不得有洒落。施工现场大门处应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设施,

对出场车辆的车身、轮胎进行有效冲刷,

防止出场车辆带泥土污染城市道路。三是加强施工现场作业管理。施工现场水泥、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应入库、入罐存放。混凝土搅拌机等机械设备应设置安全防护棚,使用密目网有效围护,

严禁从建筑物内向外抛撒建筑垃圾。

、开展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完善激励机制,规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

逐步解决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规范安全文明工地评审条件、程序,推广标准化施工图集,提高施工标准,

以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引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减少工地安全事故发生。

(四)加强行业安全知识培训,提升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加强施工现场农民工培训教育。组织好“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竞赛活动,

利用工地宣传栏、警示教育栏等对广大一线农民工开展安全生产、事故警示等知识培训教育。

、加强监理人员安全技能培训。

加大工程监理单位落实安全监理责任力度,组织工程监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实行监理人员安全资格持证上岗管理制度。

、加强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教育。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组织安全监管人员学习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重点加强对施工临时用电、起重机械、高大模板、脚手架防护等安全技术的培训和学习,

提高安全监管整体水平。

要深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优化监管人员结构,提升监管人员素质,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

(五)依法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继续实行建设工程简易处罚制度。日常安全监督以检查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的责任落实情况为主;重点检查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的检查记录及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对未按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不及时、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和责任人给予建设行政简易处罚。

、强化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依法组织或参加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

严格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的要求,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依法查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加强不动产管理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关于食品安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总体要求,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生态健康养殖与执法监管两手抓,进一步加大畜产品质量抽检频率和执法监管力度,切实增强畜产品生产经营者自律诚信意识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建立覆盖全过程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整体提升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争创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力度不断加大。

年,

全市完成养殖、投入品、屠宰等环节份抽样监测任务。畜产品抽检的范围和强度不断加大,畜产品质量抽检水平不断提升。畜产品和兽药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以上。

——监管对象主体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的监管覆盖面达%。抽查涉牧业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有关培训内容知晓率%以上。

——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对抽检或群众投诉查出的畜产品质量问题,依法立案查处率、结案率均达%。无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层层落实市、镇、村三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上墙,档案资料收集整理规范,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畜产品质量抽检监测,不断提升抽检水平

、加强检测监测。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

增加抽检频次,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市投入品监控计划,

重点开展对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饲料加工及经营企业、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畜牧投入品的监测和监督抽查。一是配合抽检。积极配合完成部、省级畜产品质量监督抽检任务,

分别为畜产品不少于批次,

兽药不少于批次,合格率分别达到%、%以上。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份的抽检监测任务,其中定量半定量检测份,定性监测份。

二是主动送检。在全市养殖场中选择个猪场、个家禽养殖场,

抽检饲料批次送省抽检。三是全面自检。坚持在养殖场实行拉网式排查和平时监督检查相结合进行抽检,自检合格率达到%以上;

在屠宰环节对瘦肉精实行官方兽医抽检与企业自检相结合,屠宰企业自检率达%以上,

监管部门抽检率达%以上。重点在养殖和屠宰环节开展“瘦肉精”、氟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瘦肉精”检测不少于批次;

鸡蛋中氟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残留快筛批次不少于批次。四是强化督检。

强化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针对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

依法进行查处,

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源头防控。一是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生产,

加强养殖环节的监管。市动物卫生监督局和各镇(办事处)动物防疫办公室要依法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

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监督指导养殖场(户)科学用药、用料,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从源头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管理。

加大对动物饲养场、屠宰场、诊疗市场以及与动物防疫有关活动的防疫条件审核。

三是严格检疫把关。认真落实检疫申报制度,出栏畜禽要实施现场检疫,并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加强动物屠宰检疫,

坚决按照“五不放过”原则,派驻定点屠宰场的官方兽医要实行小时值班监管,做到有宰必检,严防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

、加强痕迹管理。

加强养殖、投入品、屠宰、无害化处理、畜产品抽检、送检等档案的管理,强化监管检测人员的培训,切实做到记录清晰、档案完整、报告精准和处理规范。

规范制定年度检测工作方案,明确检测对象、内容和具体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对所有抽送检畜产品及兽药都要登记造册,记录在案,

做到清晰明白。科学制定检测处理流程,对每次检测都要认真分析,

规范制作检测结论报告,并且每季度都要制作出全市的畜产品检测评估报告。

(二)强化畜产品质量案件查处,

不断提升监管质效

、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抽检不合格、自查自检以及群众投诉、媒体曝光等环节发现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追根溯源,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坚决做到有线索必追踪,有问题必追查,

有案件必查处,做到事实清楚,程序合法,案卷质量高,整理规范,

确保立案率、结案率达%。加强对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加大对假劣兽药和禁用药物的清理检查力度,针对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

依法依规进行查处,集中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认真执行可追溯管理制度,

督促生产、经营企业建立畜牧投入品购销台帐、使用记录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无购销台帐和兽药使用记录的企业(个人),依法予以查处。

、建立联动办案机制。

继续推行以动物卫生监督局为主体的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规范执法程序,

坚持在服务中执法,

在执法中服务,

树立部门良好形象。积极主动与市食药、卫计、公安、工商、农业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实行信息互动,资源共享,

做到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无缝监管。强化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对明确属于刑事处罚范围的,坚决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严禁有案不移和以罚代刑,

及时曝光有关案件。

、加强分类考评管理。市畜牧兽医局全面推进监管对象风险评估管理工作,

科学制定工作方案,负责统一制定针对涉牧企业的养殖、投入品、屠宰及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质量安全信誉分类管理评分细则,每半年进行一次等级评定,并将考评结果在《畜牧兽医信息网》进行公示,

制定“畜产品质量安全信誉公示牌”并进行悬挂。对、类定时监管抽检,对质量信誉度一般的类企业加强监管和抽检;

对质量信誉度差的类企业纳入“黑名单”管理,规定一律不得享受所有畜牧产业方面的政策扶持。

(三)强化畜产品常态化监管,

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加强培训指导。一是利用党员春训和每月集中学习制度,加强对全体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人员关于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培训,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和责任担当意识。

二是采取专题培训、分片办公、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强对市、镇(办事处)、村三级畜产品安全监管网格员关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确保网格员指导防疫有技术、监管产品安全有资质、处置突发事件有办法。三是每季度组织畜牧技术人员加强对规模养殖场业主关于养殖档案规范填写、投入品的安全使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进一步强化涉牧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层层落实责任。一是层层签订责任状。年初由市政府与镇(办事处)签订畜牧工作责任状,

从养殖、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要求,统一纳入综合目标管理体系考核兑现。市畜牧兽医局与所有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职责要求,自觉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是张贴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重点在镇(办事处)、村主要路口和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畜产品生产企业、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畜产品批发市场等地张贴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告知使用禁限用兽药的危害,增强广大养殖户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三是签订承诺书。

市畜牧兽医局统一制定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与养殖户进行签订,由养殖户向社会公开承诺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四是印发致广大农民朋友和市民的公开信,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监督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日常监管。一是强化日常巡查。

市动物卫生监督局要充分发挥动物检疫申报点的作用,

建立日常巡查监管机制,对养殖、经营、屠宰等环节进行拉网式排查、监督和突击检查,强力推进兽药暨禽蛋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春季行动;坚持做到屠宰环节的检疫与生猪“瘦肉精”同步检测;

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屠宰销售病死畜禽、注水和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违法行为。

二是实行挂图作战。根据全市畜牧养殖现状,制作畜禽养殖分布图并上墙,通过建立“数字畜牧”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畜牧企业日常生产、销售及加工环节的监控,

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

三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卡通信息平台作用,对动物经纪人实行网络化管理,达到规范动物经纪人的经营、交易行为和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违规问题的目的。

初步建立市、镇(处)、村三级畜产品安全监管网格化体系,完善畜产品安全应急预案,

做到各级有监管责任,有能力应对,应急处理及时有效。

四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投资多万元高标准建设实验室,

具备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检测能力。五是建立无害化处理机制。发挥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的作用,不断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实行“一账四单”制度,

做到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月日—月日)。研究制定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及时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及工作措施,大力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使用禁用兽药的严重危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参与意识,营造创先争优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调查摸底阶段(月日—月日)。组织专班深入到镇(办事处)、村,对全市已经登记在册的家规模猪场、家规模牛场、家规模羊场、家规模蛋鸡场、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家兽药门店、家仔猪交易市场、家畜禽饲料生产企业以及家畜禽饲料经营企业进行调查核实,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人,明确监管职责。

(三)集中整治阶段(月日—月日)。

按照《市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创先争优活动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重点开展对畜禽养殖业合作社、畜产品生产企业、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畜牧投入品的监测和监督抽查,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四)建章立制阶段(月日—月日)。规范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引导投入品经营企业建立进货查验、进销货台帐、质量安全承诺等制度,指导规模养殖场、畜禽专业合作社和生产企业完善养殖生产记录等制度,大力推进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工作,切实做到有规可循、遵章办事。

(五)建立长效机制阶段(月日—月日)。认真开展“回头望”,汇总创先争优活动台账资料,及时总结创先争优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大督办检查力度,

巩固建立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向省畜牧兽医局提交正式考核申请,迎接省畜牧兽医局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先争优活动的考核评定。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畜牧兽医局成立由局长洪德清为组长、副局长唐昌林为副组长,

赵昌仕、孙耀国、周建红、徐德智、曹良武以及各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为成员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领导、指导、协调和督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动物卫生监督局,

赵昌仕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日常监管协调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先争优活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保障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地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将万元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市畜牧兽医局相应配套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创先争优活动,确保创先争优活动顺利推进。

(三)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平台、“农业”报等各种宣传媒体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及时总结宣传推介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

采取层层召开会议、印发宣传资料、技术人员上门服务等方式,向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消费者和社会各界普及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提高公众参与度和认知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不动产管理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省道路运输条例旅行为契机,以落实责任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重点,以持续整治为抓手,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建设“安全、畅通、便捷、绿色”道路运输业的目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行动。

全面加强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严格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和“一岗双责”制。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事故应对能力,促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推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向管理规范化、监管法制化、设施现代化、应急高效化方向发展。实现一遏制、一平稳、三下降的目标。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平稳,道路运输安全事故起数、伤亡人数、事故直接损失稳步下降。

三、具体工作

(一)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按照省厅“安全生产年”工作部署,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活动方案,细化安全监管和应急措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继续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按照“重在预防,深挖隐患,强力整治”的要求,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

重点强化危货、客运企业、驾培机构、汽车维修、汽车客运站等领域的隐患排查与治理,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加强安全生产督查检查。根据“安全生产年”活动方案部署,

通过明查暗访和安全隐患排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行动。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利用车辆、客运站,采用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宣传教育,围绕第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

营造活动氛围,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普及群众应急知识,提高群众应急自救能力。

、在全县道路运输企业范围内开展一次“安全在我手中”争当百名优秀驾驶员活动。

这项工作将由县运管所主办。活动方案将由县运管所制定,在充分征求各企业的意见后实施。通过开展这一活动,

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今年将以夯实安全工作基础为重点,举办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提升管理水平。

(二)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休责任

、督促企业完善企业安全和应急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链,加强责任考核,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运管机构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

完善“一岗双责”制度。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服务与指导。

、继续推进“四个一”工程,

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四个一”工程是落实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主要内容。

年,通过各级交警部门、安监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共同努力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年要在宣传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措施上下功夫。

、督促落实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道路专用车辆、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有效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严格执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加大企业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力度,加大安全监管责任追究,

对失职、渎职行为加大问责力度。

、召开全县道路运输企业分管安全工作经理座谈会(或现场会)。交流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方法,探索安全管理工和思路,

总结安全管理工作经验。

(三)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

、加大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力度,保持整治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强化非法营运和非法载客车辆的治理。

、强化道路客运安全生产管理。

严格“三关一监督”的安全工作职责,严格“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安全管理规定,运输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驾驶员聘用、管理、退出机制,强化对驾驶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的源头监管。

(四)做好重点时段运输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

、认真部署,

周密安排。做好春运、节假日以及“两会”、建党周年、全国城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运输安全保障。

、加强台风、洪涝、寒潮大风、冰冻雨雪等极端气象灾害的预警预防工作,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五)继续开展“双基”(基层、基础)建设活动

、制定县运管所“一岗双责”制度。

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县运管所将制定“一岗双责”制度。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一岗双责”制,做到安全责任分解到部门、细化到岗位、落实到个人。各道路运输企业同样要出台“一岗双责”制度,

全面履行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夯实安全工作基础。

依法强化安全监管,切实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按照“双基”建设活动方案,

制定年度工作安排,细化工作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建设目标。

(六)加强安全生产与应急队伍建设

、加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专兼职队伍建设,

重点加大安全和应急关键岗位、高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不动产管理篇

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一)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加大安全投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保持安全设备设施完好有效。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要切实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

带头执行现场带班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律经严格考核、持证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培训合格后上岗。持续开展企业安全生产级别评定工作,

以此为抓手推动企业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强化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各乡镇(场)要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

严格落实行政首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完善履职报告和点评制度,健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各乡镇(场)主要负责人要定期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组织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各乡镇(场)安委会主任要由政府(管委会)行政正职领导担任。

(三)强化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

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严把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加强监督检查,

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关闭和取缔非法以及不符合安全条件、存在重大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要不断探索创新与经济运行、社会管理相适应的安全监管模式,

建立健全与项目核准、用地审批、银行贷款等方面相挂钩的安全生产约束机制。

二、着力强化安全生产基础

(四)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

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强化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核准,把安全生产条件作为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

未通过安全评估的不准立项,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要依法取缔。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制度。

实施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配备。

(五)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控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强化监测监控、预报预警。

企业要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析,重大隐患要及时报安全监管监察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由政府挂牌督办。

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动态全程监控。

(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各类企业、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企业,依据有关规定暂扣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责令停产整顿;

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依法予以关闭。加强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审、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七)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切实抓好矽尘、热害、粉尘、高毒物质等职业危害的防治,切实做好职业病诊断、鉴定和治疗。

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严格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预评价报告未经审核同意的,

一律不得批准建设。落实企业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强化职业危害申报,对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企业,

要依法责令其整改,

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三、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八)加大交通运输安全综合治理力度。强化交通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营运车辆安全管理,严格驾驶人资格准入,

禁止客运车辆挂靠或变相挂靠运营。规范机动车辆驾驶员培训考核、机动车辆维修企业的管理,严格落实机动车辆登记检验、强制报废、回收管理等制度。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

严厉整治超载、超限、超速、酒后驾驶、高速公路违规变道、违规停车等违法行为。完善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违法行为通报、客运驾驶员“不适岗”名单公布制度。

认真开展道路、桥梁、隧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继续强化农机安全监管。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强化校车安全监管。

(九)加强消防领域的安全监管。

全面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

加强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落实建设项目消防安全设计审核、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持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重点整治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工业园区火灾隐患。

(十)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强化源头管理,推进矿山采矿秩序的治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开采、无序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矿山,

杜绝非法生产。组织开展露天矿山采场和排土场边坡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分层分台阶开采情况、边坡监测监控措施落实情况、高陡边坡和危险级排土场治理情况等,

严防边坡坍塌事故。

(十一)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科学规划化工园区,优化化工企业布局,严格控制城镇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加快城区高风险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

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普查评估,开展地下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设施安全整治,继续推进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改造。

(十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落实建筑工程各环节安全监管责任,

强化参建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体系,

完善失信惩戒制度,严厉打击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违法分包转包工程等不法行为。持续开展起重机械、高大模板、深基坑、吊罐、脚手架等设施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完善重点工程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十三)加强渔业生产及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推行马力以上渔船公司化、协会化安全管理模式,完善海上渔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商渔船通讯互联机制和海上搜救联动、奖励补偿机制,推进渔船自动识别、渔港视频监控、渔船管理信息化等系统建设。

严厉打击“三无”船舶和渔船、农用船、自用船非法载客载货行为,持续开展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以及重要设施安全综合治理,继续实施渡改桥工程。

(十四)强化其他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切实加强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教育、旅游、特种设备、电力、冶金、有色等行业领域安全管理,

严格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大型集会活动等安全责任制。

四、大力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十五)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加大事故预防、先进技术推广、宣传教育、监管能力等投入。企业在年度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

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用。完善落实工伤保险制度,提取一定比例的工伤保险基金专项用于工伤事故预防,积极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十六)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企业必须加快国家规定的各项安全系统和装备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安全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金安”系统。

(十七)加强产业政策引导。

要制定相关政策,遏制安全水平低、保障能力差的项目的建设和延续。加快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对技术设备落后、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

要予以公布,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予以关闭。

(十八)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

进一步整合应急抢险救援资源,加强性能可靠、机动性强的应急装备配备,

加强应急信息平台、应急救援队伍及装备、应急专家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落实预案报备制度,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推动应急管理示范单位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五、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和安全文化建设

(十九)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律制度体系,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激励约束、督促检查、行政问责、部门联动等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法制教育,加强日常执法、重点执法、跟踪执法和联合执法。强化各乡镇(场)、各行业部门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责任,

切实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严格问责的惩治措施。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事故,严肃追究事故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处理结果。

(二十)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要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普及安全常识,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新闻媒体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公益宣传,中小学要普及安全基础教育。

加快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大力开展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完善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建设安全社区,

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

(二十一)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依法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充实基层监管力量,落实监管人员、设施、装备和经费。

加强乡镇基层安全监管机构队伍建设,各类工业园区要明确承担安全监管职责的机构,

配备与监管任务相适应的专职监管人员。村居、社区安全监管任务可由农村“六大员”和社区服务相关人员承担。

(二十二)加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

把安全生产考核控制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系,

加大各级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中安全生产的权重和考核力度。

(二十三)发挥社会公众的参与监督作用。推进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完善隐患、事故举报奖励制度。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动员职工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监督和隐患排查,

推进群防群治。

加强不动产管理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重心下移、机构加强、素质提高、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要求,健全体制机制,落实安全责任,

强化工作措施,夯实保障基础,扎实推进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落实年活动,有效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促进街道辖区内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一年抓强化、两年抓落实、三年抓提升”的要求,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企业安全保障水平,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任务:

、安全生产运行保持良好态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全面下降,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

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其它相对控制指标保持在控制范围之内。

、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配强专(兼)职人员,

完善企业及车间、班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实施企业安全准入和安全资质淘汰机制,建立安全绩效工资制度。

、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全面加强。

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安全标准化、隐患排查治理、现场安全管理、员工安全素质等基础工作。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建立完善安全投入、安全法制、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应急救援等五大体系,

增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保障。

二、活动内容

(一)健全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强化安全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切实抓好领导责任制、特别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的落实;进一步健全部门责任制,完善部门行业安全监管措施,履行好审批、监管职能;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分工,

逐级分解落实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与每位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完善奖惩措施,

形成完备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安全保障能力。结合各行业企业特点,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会议、安全检查、领导带班作业和“三下”(下基层、下矿井、下车间)、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奖惩、教育培训、安全投入及安全费用提取、应急救援、安全设施“三同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项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建立安全会议、安全投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生产安全事故、安全工作考核与奖惩、安全防护用品、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安技装备、特殊工种人员、现场管理等本安全管理基础台账。在完善安全管理机构的基础上,

配齐配强安全管理人员。矿山、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都要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足额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安全技术中介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安全生产专家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二)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打牢安全生产基础

、完善事故防范制度。

按照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淘汰落后及安全性能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认真执行《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号),严把技改和新建项目安全准入关。

严格安全生产许可,凡是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予落户。加大职业危害治理,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和条件。

进一步完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机制,确保灾害信息和预防措施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第一时间传达到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海上船舶“逢七不开”、矿山企业“逢大暴雨天气停产撤人”、“矿山调度室项授权和分钟通知到井下”的规定,严防事故灾难发生。

、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企业安全设备更新改造力度,强化设备维护保养,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完善生产设备安全自动防控系统,

提升设备安全性能。

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推广阻隔防爆技术,建筑施工现场全面安装安全监控系统,

非煤矿山实现机械化开采。利用先进安全技术改善特种设备、农业机械、冶金等行业(领域)的安全基础保障条件。

、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健全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和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按照“管理台账化、装备现代化、指令书面化、操作程序化、行为规范化”的要求,

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示范班组”等活动,

制定标准,抓点带面,动态管理,跟踪问效。

、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个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开展隐患拉网排查、挂牌整改、档案管理、追踪督办,

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要建立重大安全隐患登记、整改销号和特别整改管理机制、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

、强化安全生产现场管理。

深入开展安全设施标准化、现场定置管理标准化、文明生产管理标准化、要害部位管理标准化、安全标志标准化、安全操作标准化等系列活动,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现场安全管理。

严格生产现场安全管理,

及时消除设备、操作、管理等各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特种设备规范管理,

确保安全运行;

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维护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开展“零事故活动”,自主组织实施风险识别、安全检查、隐患整治、事故抢险工作,促进全体员工积极、主动、自主参与安全预知和预防行动。

、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严格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以及从业人员转岗、换岗和农民工的安全教育,

各行业(领域)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以上。督促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完善企业员工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技术培训机制,

建立强制培训制度,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规定,

未经安全培训合格,一律不得上岗作业。建立高危行业企业员工安全信息卡,

将安全培训、安全资质、安全绩效、违章情况等基本信息录入信息卡,公开“三违”信息,对严重“三违”人员实施终身淘汰。

(三)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水平

、建立安全投入保障体系。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经济政策,

加强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财务管理。加大对安全生产的预防性投入,扩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安保互动”防灾防损基金等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充分利用市、区各级相关安全生产专家组、安全技术中介组织和有关安全生产协会学会的智力支持作用,为街道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的决策咨询、安全标准制订、安全评价评估、安全检测检验、安全检查、事故抢险、事故调查、项目审查、安全标准化建设、隐患治理、安全培训等提供技术支撑。

、建立安全文化保障体系。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负责、社会参与、企业落实”的要求,

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加强安全诚信、安全道德教育,开展安全文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丰富“安康杯”、“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

采取制作专题片、开辟安全专栏等形式,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工作成效,

曝光安全事故、安全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建立应急救援保障机制。

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重点部位、重大活动等方面的应急预案编制和,搞好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在应急管理和处置的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高危行业企业每年至少开展次应急演练。进一步整合现有应急装备和队伍资源,

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各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三、实施步骤

开展“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落实年”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安排部署阶段。各村居、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提高对加强基础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把加强基础管理作为事关安全生产工作全局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结合各自特点,制定开展基础管理落实年活动工作方案,指导活动深入开展。

(二)单位自查、深化管理阶段。

各企业按照有关要求和本单位的实施方案,认真开展自查,重点查摆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从抓制度建设入手,

建立健全覆盖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体系,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按照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对已修订完善的基础管理制度,

逐项整理入档、编印成册,作为安全生产的行业指导用书,

组织员工认真学习,规范员工安全生产行为,有效防范“三违”现象,促进本质安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各村居、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落实年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层层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细化目标任务,

从领导、政策、体制、技术、经费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要把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落实年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

严格考核奖惩。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街道安监、工商、公安、电力、教育等相关部门根据街道的统一部署,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针对本部门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工作保障机制。

要按照全面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要求,一季一个主题、一月一个重点、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抓一件成一件、件件见成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