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的定义范文

admin
发布时间:
2023-12-26 16:43:51

导语:诗人李白

社会政策的定义篇

【关键词】公共卫生;政府职能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医疗卫生需求的增加,

如何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近年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发挥的重大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同时国家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也不断增加。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态度与行为取决于政府与公众对公共卫生概念的理解。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公共卫生的定义不同,不同定义中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职能也各不相同。

本文遴选了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分析来探讨不同公共卫生背景下政府的职能。

国外公共卫生定义中政府的职能

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教授温思络在年对公共卫生进行了描述,

认为“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他笑了作文400字提高效益的科学和艺术”。

温思络定义中的一个关键词——“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提出了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职能。政府在公共卫生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政府应组织教育公众解决个人卫生问题,

应组织控制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应组织保护和改善环境卫生,

应组织医护人员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防,

应组织建立能保证每个公民维持健康的社会体系。政府公共卫生工作做到实处,才能提高整体公共卫生水平,才能保障每个公民实现与生俱来的健康和长寿权利。

我国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态度与行为

年月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吴仪就我国政府在抗中的态度、行为与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在报告中提出了公共卫生的定义[]:“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这个概念首次从政府的角度对公共卫生进行了定义,

并阐述了公共卫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同时明确了政府对公共卫生负有主要责任。

政府有责任制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公共卫生工作的执行提供依据;

有责任协调社会各界共同建设公共卫生;有责任教育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责任培养公共卫生人才,促进公众健康。

我国最新公共卫生定义中政府的职能

年,

中国公共卫生专家曾光和黄建始教授的团队在系统研究了之前已有的公共卫生定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新的公共卫生定义[]。其定义如下:“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通过国家和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提供基本医疗卫榜样心得体会生服务,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创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社会。”

这是当前国内对公共卫生最新的定义。其强调公共卫生是一项公共事业,

政府领导建设公共卫生事业,制定法律法规和公共卫生政策,分配、使用国家资源,对公众的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负责。

总结

通过对上述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卫生定义的分析,

可以看出政府在公共卫生建设中的职能变化不大,政府主要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负责,承担领导和组织公共卫生建设的义务,享有支配国家资源在公共卫生中投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执行卫生政策的权利,

同时积极协调、联系社会各界及国际力量共同建设公共卫生。

总之,国家要在和平与发展的康庄大道上持久地前进,离不开公共卫生的保驾护航,

政府要建设人人享有健康的社会,就必须要主动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义务。

参考文献

[]。:。,():-。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开创我国卫生工作新局面――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

社会政策的定义篇

目前,我国对信息安全政策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

但我国很多专家学者都对信息政策做出了定义。虽然目前国内外关于信息政策的含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对信息政策的范围和内容也缺乏统一的认识,但对于作为我国信息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安全政策的定义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因此,

笔者首先对信息政策定义进行归纳研究,

从而进一步探讨我国信息安全政策的定义。当前,

我国学术界对国家信息政策的概念有多种表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信息政策是国家根据需要规定的有关发展与管理信息事业的方针、措施和行动指南;②从决策的角度出发,信息政策是政府或实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跟班学习心得体会,

如信息自由流通、信息资源共享而采取的行动准则;③从信息活动出发,认为信息政策是调控社会信息活动的规范和准则。以上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政策进行了定义,但它们在目标和功能上是一致的,

可以归纳为信息政策是指在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

涉及公共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借鉴信息安全和信息政策的定义,笔者认为:信息安全政策是指为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使内部信息不受到外部威胁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行动指南。

信息安全政策的作用

.信息安全政策是保障社会团体组织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目标的行为准则

不同的组织团体根据自身的信息安全的需要制定一系列作用于组织内部的信息安全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保障信息在收集、传播、服务和共享等方面安全的规章制度,

以及相关的激励和处罚条例,这些信息安全政策对组织内部人员对信息的安全使用提供了行为规范,从而保障了信息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信息安全政策是对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机制进行调节的一整套政策体系,

对我国信息事业安全发展具有宏观推动作用

信息安全政策是一个庞大的政策体系集合,

它是在国家信息政策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信息安全状况,而制定的一系列保障信息工作安全进行,信息市场快速、安全、稳定发展的原则、指南、规定、条例等。

这些安全政策为我国信息工作和信息产业的安全发展起到了宏观指导和规划作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我国信息工作安全进行和信息产业安全发展。

.信息安全政策是我国信息安全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办法,它对我国信息安全活动起到指南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事业的发展,涉及信息安全领域的问题愈来愈多,

如何才能保障信息在流通使用各个环节中的安全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

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虽然为信息安全起到了技术保障作用,

但却不能对信息安全使用、保障信息安全建立起秩序并起到指导作用,信息安全政策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

建立起了我国信息安全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办法,

对我国信息事业的发展建设和信息活动的安全进行起到了指南作用。

信息安全政策的本质

信息安全政策是一种政治政策措施,而政治政策措施具有多种规定性,这些规定性放在一起使得政策成为权力机关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它是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

因此它具有理论和实践的二重性。

?.信息安全政策是维护信息环境趋向和谐和正常运转的基础

信息安全政策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最直接环节,

信息安全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信息安全政策目标能够实现与否和信息安全政策实施的程度及范围,信息安全政策的实施是完善、维护现有信息安全政策,

制订新的信息安全政策的基础,通过信息安全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完善健全,

信息在信息流通的各个环节的正确性、安全性、完整性、冗余性得以保障,从而使信息环境更加美好和谐的运转。

.信息安全政策是政策主体站在公共立场上维护信息不受侵害的重要工具

信息安全政策的制订实施为维护信息安全提供了保障工具,

它的制订和实施从公共立场上维护了政策主体的利益,然而由于信息安全政策主体即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实施者和信息政策客体即政策目标人群之间存在着价值取向地位不同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信息安全政策主体和目标群体的价值能否独立在信息安全政策过程之外,

换而言之:信息安全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及目标群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是否会影响政策最终地价值趋向就成为了研究关键。笔者认为:虽然信息安全政策的主体是站在维护公共信息安全的角度来制定和执行信息安全政策的,但是由于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在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中或多或少的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政策目标与政策目标群体在价值取向上不完全吻合,

使得信息政策过程不再是直线过程,因此,

希望信息安全政策一出台就能解决所有的信息安全政策问题是不现实的,这是对信息安全政策主体和信息安全政策目标群体主观能动性的否定,

也是对信息安全政策过程中自上而下的信息流的忽视,

更是把信息安全政策当做一成不变的决策结果和行动指南的唯心思想。

信息安全政策的功能

.导向功能

信息安全政策的向导功能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表现出来的:①借助于信息安全政策目标群体目标因素,来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方式。

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者根据其对信息安全事业发展的客观过程、变化趋势以及目标群体的需求分析进行预测,

提出政策目标,并为目标实现制定具体方针、步骤、方法及措施等,以此规定人们的行为准则,从而使信息活动能够安全进行。②借助目标群体的价值因素,

来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方向。信息安全政策目标群体的自利性以及对信息安全政策的理解认知程度,都是影响信息安全政策颁布施行的关键因素,信息安全政策能够通过其价值系统来明示人们信息安全政策的是非界限,统一人们的价值观念,

从而达到信息安全政策的目标。

.调控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信息需求量日益增加,信息为社会各个团体带来的巨大利益清晰可见,信息的拥有量和经济效益成正比例趋势攀升。

现实社会中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摩擦、冲突和对抗,政府必须使用公共政策这种有效工具来对信息使用中的各种矛盾进行调控,从而减少利益团体在对信息使用争夺过程中对信息造成的泄露、破坏、丢失等危害,以及这危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其次,信息社会之所以能够运用信息安全政策对信息的安全流通进行调控,是因为现代信息社会的运行不是一个自发的无序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据客观规律、有序的过程。

.管制功能

信息安全政策的解决,

可以通过令信息安全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来达成信息安全政策的目标,信息安全政策主体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条例来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

或者说要使信息安全政策对象不发生政策主体不愿见到的行为,如信息泄露、信息丢失、信息盗用等行为,就必须使信息安全政策对政策目标

的行为具有管制功能,

这种功能是通过信息安全政策条文规定表现出来的。

目前,

我国还没有相应的信息安全法律出台,

因此信息安全条例的管制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结束语

社会政策的定义篇

软件是劳动工具

软件是加工数据、信息、知识(简称信息)的劳动工具,用于改变信息的形态和形式。通信也是劳动工具,

用于改变信息的位置。

而信息则是劳动对象。由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都是非物质,

劳动者为了更好地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必须学习与农业系统和工业系统完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的知识和技能,并掌握软件工具和通信工具。

信息是非物质资源、无形资产、生产要素、社会财富,具有保值增值的属性。但是劳动工具会随时间而贬值,

并且需要持续更新换代。例如,软件必须不断研发新版本,

并随着用量增加而变得越来越便宜。

所以,

我们国家要重视对数据的积累和应用形成的大数据,重视对数据赋予语义而形成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推理所产生的知识体系,以及以此为基础升华成的智慧。

软件定义一切

软件定义()是近两年的热议话题。

那么软件究竟能定义什么呢?

从最早的软件定义无线电,到软件定义网络、数据中心、信息系统、世界。

也就是说,软件可以定义一切。

为什么现在才提出软件定义一切呢?因为两个最为重要的条件近年来才基本具备。

第一个条件是硬件越来越小,功耗越来越低,散热越来越少,

可靠性越来越高,加工工艺越来越成熟,成本越来越低,可以比前些年更加圆满地完成软件发出的指令。

第二个条件是通信网络已经完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存在,而且带宽越来越高,可靠性越来越高,建设和运营成本越来越低。

这当然也得益于软件,因为软件定义了频率,定义了传输交换。于是,软件不但可以指挥本地硬件实现各种功能,

还可以通过通信网络指挥远处的信息系统协同实现各种功能。正是在硬件和网络的大力支持下,软件才进入了定义一切的时代。

人作为高级动物,可以主动地移动,

这是与植物和非物质的主要区别。人际交往是人类的基本社会需求。随着软件定义逐渐普及、完善,

信息系统会更好地为人的移动交际提供服务,

更好地满足人的本能和需求。尽管在硬件和通信支持下,软件好像已经无所不能,但软件定义的世界才刚刚开始。人类社会还有很多尚未发现的真理、未曾发明的技术、有待掌握的知识技能。

社会政策的定义篇

关键词:民族新闻;报道;改进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明确民族新闻的定义

新闻报道中的民族问题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部分,而民族新闻报道的正确与否事关我国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友爱、共同繁荣和发展。因此,

研究新闻报道中的民族问题,即民族关系问题、民族政治问题、民族经济问题、民族宗教问题等,探讨民族新闻的性质、特性、地位、作用和其采写的规律等,对于加强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

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实现民族现代化,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既有和其他新闻一致的地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深刻认识和认真把握这些特点,对搞好民族新闻报道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自年《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发表张儒的《论民族新闻》开始,

“民族新闻”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学者和实践者克服重重困难,在民族新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何定义“民族新闻”,

是民族新闻理论研究的基点,也是近年来在民族新闻理论领域里一个尚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在社会通用汉语的一般语境中,人们都知道所指称的“民族新闻”是“少数民族新闻”的简称或统称。习已成俗,

习惯使然,语言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那么,

究竟什么是“民族新闻”呢?以往对于“民族新闻”定义的研究中,

按新闻发生的地域定义的,将其定义为发生在民族地区的、反映少数民族各方面的新鲜而有价值的事实报道;

按新闻报道的对象和内容定义的,

则将其概括为以少数民族为报道对象的新闻;而按新闻报道形式定义的,

则将其定义为运用符合民族个性特点的报道形式,对新近发生的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关事实的报道。

究竟如何界定“民族新闻”这一概念,在当前民族新闻学专业理论研究领域内说法不一,有地域界定法、对象界定法、内容界定法等。

“民族新闻”的合格定义,应该是能够概括出“民族新闻”共同本质的定义,

而以往对“民族新闻”的定义都不符合这个要求,

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按照某一特征给“民族新闻”下定义,结果是缩小了“民族新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不能完全涵盖“民族新闻”的范畴;二是过多纠缠于一般性的“新闻”概念,而没有涉及“民族新闻”的特殊本质。

有学者在总结对少数民族新闻活动研究新成果基础上认为:民族新闻即新近发生的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关的具有一定民族意义的事实的报道。[]民族特性、社会结构、语言文字、经济状态、文化生活、宗教信仰、心理素质、风俗习惯等构成民族新闻特色的要素。

二、把握民族新闻报道的核心

马列主义民族论认为,民族是一个人们共同体,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新闻报道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促进我国个民族的大团结,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前,媒体在做好民族新闻报道时要正确把握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实现国家观与民族观与时俱进。民族新闻报道除具有一般新闻的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服务性等共性以外,还有自身的特点。

构成民族地区新闻报道不同特点的因素很多,既有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方面的原因,

又有地域、心理等方面的因素。但总括起来,

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即民族政策特点、文化(包括宗教习俗)特点和历史背景特点。[]只有把握民族性这一根本要素,才可能突出民族新闻的个性,体现民族新闻的民族特色,

使民族新闻报道名符其实。

民族新闻要受到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新闻政策的双重影响和制约。一般新闻只需以一定新闻政策为依据,来选择和评价事实,而民族新闻则不仅要依据新闻政策,

而且还要以民族政策为准则来选择意义深刻的民族题材。从民族新闻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它的发展、繁荣与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党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落实分不开。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必须具体,

而不能抽象化。在体现民族自治制度方面就可以从自治区的立法、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方面着手。比如,年新疆在总结多年来宗教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出台了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

比国务院年出台的宗教事务条例早了年。

根据新疆多民族聚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亟待加强保护的实际需要,年新疆制定出台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国家目前也在抓紧制定这方面的法律。

《新疆人大》杂志对这些自主性地方立法及时报道引起了社会对新疆地方性立法的广泛关注。在做好民族新闻报道时,媒体要自觉了解和把握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切实做到尊重差别,尊重差异,缩小差距。

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进步是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手段。宣传民族团结必须作为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的责任。

对于宣传民族团结要长期坚持,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断断续续。民族团结的报道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

其次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积极宣传能激发人上进的新闻事实,要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意图和决策,引导群众自觉接受党的方针、政策。

新闻媒体应当自觉地了解和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所做出的贡献,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媒体对拉萨“?”、乌鲁木齐“?”事件报道,全面反映了我国的民族团结事业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加强民族团结,

搞好民族关系,成为全社会非常强烈的共识。民族团结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报道已经成为新闻界共同的行为。

[]

民族问题往往跟宗教问题、民族风俗习惯交织在一块。

作为新闻记者必须要正视民族报道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重要性,要研究民族信息传播的趋势,要妥善把握一些影响民族团结的特殊问题。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态势,

对各民族地区的文化将产生一定的碰撞。国家对民族地区非常重视,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但一些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比较落后,

而且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比较多。

因此新闻报道要实事求是的把民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反映民族地区的困难和需求。在突出民族特色时,

还应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要综合认识各民族的发展规律,要面对它的复杂性,

不夸大小民族的问题,

要实事求是。

要更加注重发展和稳定的报道,

对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反动思想和政治图谋应及时予以曝光。

三、防范民族新闻中出现偏差

民族新闻是新闻的一个分支,以党和国家的新闻政策为原则,

媒体在报道民族新闻时,应当以服务民族工作、宣传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主要内容,

但当前,国内主流媒体对少数民族新闻的报道中,

较少对少数民族的成就和贡献的报道,而偏重于对民族文化的报道。[]民族新闻报道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值得重视的地方:

民族新闻的民族性存在于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内容上看,少数民族的新闻受众最关心、最欢迎的题材,

往往是与其民族生活、生产、文化、政治相契合的题材。

可近年来的民族新闻报道,却是偏重于民族风情和民族风俗的报道,

反映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显得色调平淡,缺少个性,使民族新闻报道显得简单、片面。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民族新闻时,

头脑里必须时时都有一种民族政策的意识,并把它慢慢变为新闻实践中的自觉行动。要畅想民族大繁荣的主旋律,及时报道党委、政府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重大部署,

深度挖掘民族经济、民族工作、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新经验、新亮点、新举措,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偏差和错误,可以比较准确地切中当地新闻事实的真实的核心内容。

民族特色是民族新闻个性的表现,

强调民族特色不是“为了民族特色而民族特色”,

而应该是要赋予民族新闻崭新的时代特色。

一些报道民族地区或发生在少数民族身上的新闻报道,缺乏民族性,几乎和一般新闻没有什么差别,

甚至混同于非民族地区的新闻;有些新闻作品尽管主题好,但既无历史背景,也无现实画面,

更缺乏特殊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把民族报道混同于一般报道。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甚至自然状况不同,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生活自然也就会与别的地区有差别。了解和掌握民族地区独特的历史发展背景是在这些地区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的必修课,是发掘当地新闻的重要参照。民族新闻民族特色的突出要体现民族工作的特殊性,如果新闻报道中离开了民族、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的特点,

也就没有民族特色了。

民族新闻本来是丰富多彩的,然而,有些民族新闻报道没有自己的风格,文字语言也缺乏民族特色。

从形式上看,民族新闻语言和图片的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突出特点的作用。一些富有民族传统形式和反映民族特点的新闻图片、图案、以及剪纸、木刻等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新闻真实感,增强美感,

而且也可以突出民族特点,更富于吸引力。例如,

衬有艾德莱斯绸图案就能体现新疆特色,银饰图案能反映贵州风情。对少数民族受众而言,同一条民族新闻是否使用本民族语言习惯来表达传播效果就不同。

在民族新闻的传播中,使用与受众具有相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语言符号,能更好地实现预想目标。

参考文献:

[]王晓英。对民族新闻定义的评析[]。当代传播,()。

[]徐利。民族新闻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

[]刘亮明。认识和把握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特点[]。新闻战线,()。

[]陆彩荣。新时期民族报道的认识与实践[]。新闻战线,()。

社会政策的定义篇

内容摘要: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自其诞生以来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且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实践界对其内涵的探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至今仍没有达成一致的见解。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外文献,描述了社会责任产生、发展的全过程,

并最终就社会责任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以供后来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社会响应社会表现

社会责任定义的提出

社会责任理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一种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

然而对于社会责任的定义在学术界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

学术界公认的完整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是由英国学者年在“”一书中提出的,

认为企业在生产商品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应关注产业内外各种群体的需要,企业的经营应该有利于增强社区服务水平,为社区利益作出贡献,社区利益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衡量尺度,应远高于企业盈利。

至此,首次将企业社会责任与满足产业内外相关群体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包含社会道德因素,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年在其著作中将企业社会责任明确定义为:经营者的社会责任即经营者根据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制定政策、作出决策并采取行动的义务。

正如&()所说,对社会责任的定义包含了两种前提条件:其一,企业存在的前提是社会的满意,

它的行为和运营标准必须符合社会设立的标准;其二,

企业是社会中的道德主体。这两种观点为社会责任的概念提供了两种基本的前提,同时也为后来的社会责任批评家们提供了两种主要的攻击目标。()也认为经营者在作出决策和采取行动时除了考虑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利益之外也要顾及那些受企业行为影响的人的需要和利益。也就是说企业不仅要为自己负责,

必要时也要考虑到与其发生联系的其他人的感受。

社会责任定义的发展

然而,()却认为企业在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唯一的社会责任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企业管理的支持者是股东,股东唯一关心的是财务回报。管理者因为社会责任行为而减少对股东回报,实际上相当于对公司征税,通过决定这些自我强加的税收的使用方式来逐渐破坏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

并委任自己作为非选择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另外,他还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会产生问题或者带来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管理者可能以股东利益为代价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达到自身社会的、政治的或者职业的目的的一种方式。

总之,

社会责任是自由社会中企业社会契约理论的破坏学说。

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责任观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很多学者对其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和()认为该观点将导致企业短期利益导向。()也认为经济责任导向对管理者来说不是一个正确的向导,

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它忽略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长期影响;它没有正确识别管理者与变化的外部政治和法律条件之间的关系。

()认为工商界从来没有严格遵守经济责任框架,博爱、社区参与、家长式作风和自愿性伦理准则都是有别于经济责任导向的长期的、实用的指示器。该点作者重点强调了企业社会责任慈善维度。然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总之结论只有一个,就是经济责任作为唯一的社会责任是不现实的。

超越经济责任的社会责任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然而针对经济责任之外的社会责任所应包括的范围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

()承认经济责任作为企业首要的责任应该加以重视,但也应扩大社会责任关注视角,即企业应该将经济和法律义务之外的对社会的某种特殊的责任纳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之内。该观点得到了()的认可,

他也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涉及经济表现之外的并得到企业重视的动机或者目标。在这里,

和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法律责任,而且包括除此之外的其他责任。然而,和()仅将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一种“自愿”的行为,这种行为凌驾于经济责任之上,

企业可为也可不为,没有强制性。()整合了前人的观点,

提出一个几乎串联所有观点的定义,

他将企业社会责任从“传统的经济责任”拓展到政府指定的“法律责任”再到“自愿的领域”,最后超越现实的期望。

社会责任衍生概念的发展

进入世纪年代后期,学者们由对社会责任定义和范围的研究逐渐转向了对社会响应的探讨,它强调企业响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一些学者认为对静态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过分关注将导致不能完全展现对企业社会责任所作的努力以及企业的表现。比如,()就批评当时学者对社会责任内涵的表达,并坚持认为责任的内涵就是假设一种义务的过程,

他们强调动机而非表现,对社会需求的响应比决定做什么更为重要,即相对于社会责任来说社会响应是一个更好的向导。

而()从另一条不同的但相关的路径完成了由“社会责任”到“社会响应”的转换,即他开发了一种针对社会需求的三维度企业行为架构:社会义务;社会责任;

社会响应。社会义务指响应市场力量和法律约束的企业行为,社会责任意味着在社会义务之上与主流的社会规则、价值观和期望保持一致的企业行为。

而社会响应暗示了这样一种含义,即对企业重要的不是如何应对外部压力,而是企业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系统中的长期角色应该是什么,

因此,该阶段企业必须具有预见性和防御性。年,

明确区分了社会责任和社会响应的概念,指出社会责任回答了为什么,

为了谁的利益,

而社会响应回答了如何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问题,并将社会响应明确定义为企业应对压力的能力。()也指出社会响应不能替代社会责任,社会响应只是与社会责任并行的社会表现的另一面。

在社会响应进入学者们的视野的同时,另一个与社会责任相关的但又有区别的概念―社会表现也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社会表现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它将社会责任和社会响应都吸纳为自身的组成元素,成为社会责任的又一重要衍生领域。

企业社会表现最早是由提出的,

该词频繁地出现在的著作中,但他并没有给出企业社会表现的明确定义。()是第一个对企业社会表现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他提出了一个社会表现模型,

在该模型中,包含三个维度,分别是:公司社会责任、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响应。作者认为该模型的三个维度驱使我们思考在分析社会表现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和()对的社会表现模型进行了改进,

将“社会责任―社会问题―社会响应”模型替代为“原则―过程―政策”模型,并指出社会表现模型表明企业社会参与依赖于企业社会原则、社会响应过程以及问题管理政策,每一部分都有其与众不同的指导和导向意义。总之,

该模型为目前的企业社会参与提供了一种综合的概念化框架。社会表现模型三维度之间是一种静态的组合关系,而没有更多考虑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

只是说明在各维度下对企业的要求。和提出的新模型弥补了社会表现模型的这种缺点,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三者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该点在和提出的有关社会表现的定义中可以察觉,即企业社会表现反映了企业社会责任准则、社会响应过程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之间的根本性的相互作用。

至此,社会表现理论已基本趋于成熟,由最初的单纯概念的探讨至社会表现模型的不断完善,社会表现理论已成为社会责任理论一个重要的衍生领域,为更加深入地研究社会责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社会责任定义研究的回归

整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责任的衍生理论(如社会响应、社会表现等)吸引了大多数研究者的目光,而对社会责任的研究似乎有消退之势。其实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仍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学者们对其内涵的探讨仍然在继续着。年,

对其四责任学说进行了改进,将自由裁量责任更名为慈善责任,

并构建了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处在模型最底层的是经济责任,往上依次是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处在金字塔顶层的是慈善责任。该模型描述了总体企业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彼此有区别的内容,

但这四部分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且经济责任与其他社会责任之间也不是处于并列地位,而不同的责任在某一个企业的身上是同时存在,

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条件以及外部情况作出决定履行责任的范围和程度。至此,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主体框架已趋于成熟,虽然学术界对社会责任的定义仍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的社会责任学说获得了多数学者的认可,在当前有关社会责任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础。

世纪年代初至今,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指标体系的确定与测量以及与其相关的衍生理论的发展,对社会责任的定义与范围的探讨已渐渐淡出研究者们的视野。随着研究的展开与结论的得出,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也会随着其不断地发展,以适应市场经济浪潮所带来的冲击。

结论

通过本文以上部分对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梳理,

本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狭义的定义和广义的定义。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以为代表,他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即经济责任,

对其他除了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负责必然会分散企业的资源,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终给股东造成损失。

笔者不认同这种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狭义的社会责任定义只考虑到企业的短期利益,没有顾及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可否认在短期内企业承担较少的社会责任可以节约企业的成本,减少资源的支出,

这可直接反映在企业的盈利水平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利润可能是不可持续的,

因为企业的形象是与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相一致的,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本或者关系资本是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的,

而且这种社会资本一旦形成就可以维持较长时间,

也就是说这种社会资本在长期内具有可持续性,可以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不过这种社会资本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持续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并满足他们合理的要求以形成利益共同体,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被当今大多数学者所认可,

虽然在涉及定义的具体细节方面有所差异,不过在主题内容框架上是大体一致的,该方面的代表当以为首,他认为企业不仅要满足股东的盈利即经济责任需要同时也要承担法律的、伦理的以及慈善的责任。

经济责任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也是企业承担其他责任的前提。如果一个企业连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就谈不上其他责任了,但这并不是说经济责任就是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承担法律责任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偷税、漏税的企业终会受到制裁,

严重的可能会被禁止进入市场,

相信这是企业法人所不愿看到的。

除了经济和法律责任之外还有伦理和慈善责任,这是对企业更高层次的要求,

也是企业发展的助燃剂。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众多企业无不求助于伦理和慈善责任来笼络消费者,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便在竞争中获胜。

鉴于以上观点,笔者赞同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即将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参考文献:

。,。[]。:,

。。。[]。,()

。,。。[]。:-,

。,

。。[]。:-,

。,。[]。,

()

社会政策的定义篇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价值目标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方社会主义的一个学派,

有其合理成分,

深入研究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市场社会主义的内涵

高鸿业、吴易风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下册)把市场社会主义定义为“关于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经济学”。[]这个定义似乎认定社会主义社会资源配置必然不能缺少市场的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雷戈里(。。

)和斯图尔特(。

。)以所有制、决策机制、调节机制和激励机制四个要素为依据划分经济制度,从而把市场社会主义定义为“生产要素的公共所有制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决策采取分权制并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调节,兼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来推动参与者实现这一体制的目标”。

[]

英国的市场社会主义学派认为把市场作为手段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市场社会主义,即“利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这里的“市场”是指特定的经济组织形式,是配置经济资源、分配经济权力和协调经济决策的手段,是调节商品生产和服务供应的工具,

也是人们据以做出有关消费、投资和就业抉择的方式;“社会主义的目的”则是指人们为消除现有社会的各种弊端、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提出的一系列目标,如消除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收入、福利、地位和权利等方面的较大平等,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人的潜能和个性的充分实现创造条件等等。

资本主义经济必然是市场经济,

但是市场、市场经济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尽管使资本主义完全脱离市场是不可能的,然而使市场完全脱离资本主义则是极为可能的”。[]手段和目的不能混为一谈,“市场的内在实质也不会阻碍人们用它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

[]市场能够极大地促进自由(消费自由、择业自由、言论自由等),市场社会主义的自由是一种积极的自由观;市场还能够极大地促进民主(企业民主、国家民主等),市场社会主义追求的是真正的民主。

波兰经济学家。

布鲁斯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撰写的市场社会主义的定义是“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

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律。对于现有的种种社会主义经济来说,这一名词往往是更广地概括这样两种体制:在严格意义上趋于接近这一定义的那种体制(像南斯拉夫年后形成的体制),

以金融调节和种种刺激作为中央计划的手段来替代命令和对生产商品进行实物分配的那种体制(即受调节的市场,像匈牙利年改革后的‘新经济体制’)”。[]这个定义强调“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资源配置通过市场,这也是人们对市场社会主义的一般性理解。到目前为止,

这是最有权威性的、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定义。

综上所述,市场社会主义是把市场视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实现公平竞争、最优的效率和最公平的分配,最终实现社会主义;

限制权力过分集中,防止政府的官僚主义化,促进民主化进程;实现劳动者自治。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运用市场机制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

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分配平等、社会公正、自主自由、充分就业等,而市场能够使经济效益最优化,但是,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要坚四项基本原则,

而市场社会主义则没有这一要求,绝不可混淆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这是我们必须搞清楚的。

二、“市场”(货币)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市场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进步性,市场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特别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经济,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从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来看,我们很难完全取消“市场”(货币),

否则,便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要走弯路。

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列宁的领导下,

俄国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年秋冬季节,苏俄的经济状况日趋严峻,

甚至演化成政治危机。

列宁及时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并迅速带领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调整。年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废除小企业国有化法令,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行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废除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实行新的劳动和薪酬分配制。

实行新经济政策,苏俄(苏联)的经济状况迅速好转。事实证明,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正确的。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最大的转变是新经济政策又承认了商品货币关系,贸易自由,

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市场(货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是指令性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商品生产和贸易自由,只允许在个人消费品方面存在极其有限的商品交换;企业缺乏活力,

经济效率低下;高投入、低产出,浪费严重;资源配置非常不合理,

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

从上述对斯大林模式的分析中也能看出,市场(货币)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消除市场(货币)恐怕还是在遥远的未来,

马克思当年设想消除商品货币关系仅仅是个逻辑上的推理和哲学上的设想。

把遥远的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搬到当下,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

社会政策的定义篇

【关键词】风险传播危机传播区别联系

自从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从国外引入我国以来,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相关研究在国内传播学界逐渐盛行,然而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

国内传播学界在实际研究中存在把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两者等同或完全割裂的误区。本文主要从定义、范畴、时态、研究的学科视角来深入分析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区别与联系。

一、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区别

、从定义上看,

风险传播的本质是对风险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而危机传播的本质则是对危机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其中学术界关于风险传播(-

)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美国国家科学院()风险信息传播角度的定义,认为风险沟通是个体、群体以及机构之间交换信息和看法的相互作用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多侧面的风险性质及其相关信息,它不仅直接传递与风险有关的信息,也包括表达对风险事件的关注、意见以及相应的反应,

或者国家或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措施等。还有,,,

。环境或健康角度的定义,

“关于健康或环境的信息,在利益团体间任何有目的的交换。更明确地说,风险传播是在利益团体之间,

传播()或传送健康或环境风险的程度、风险的重要性或意义,或管理、控制风险的决定、行为、政策的行动。”①最后还有被与评价为有强调风险信息沟通网络的互动性,

有助于培养“参与式民主”的②民主参与互动角度的定义,认为“风险传播中,价值、信仰和情感不只来自公众,技术信息也不只来自专家。相反地,

这是一个信息的互动交换,在此所有的参与者均沟通、诉求、参与价值信仰和情感。通过这个过程,公众政策决定被社会建构出来”。③从以上三种定义中可以看出,

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界定,风险传播的指向性都非常明确,就是围绕风险信息而展开的,所以其本质就是有关利益的各方之间的风险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而关于危机传播(或者)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美国学者费姆?

邦茨()将危机传播定义为:“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传播。

”④台湾学者吴宜蓁通过对危机传播与危机管理(-

)概念的比较,认为,危机传播偏向于“对人”,并接受,。。、,

。。与,。。省略//_

。。

⒂张海波,《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江海学刊》,

()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社会政策的定义篇

摘要:本文从如何定义资金流动性过剩、我国资金流动性的规模、过剩的根本原因、过剩利弊分析及对策,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人们的困惑和疑虑,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资金流动性状况。

关键词:资金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一、如何定义资金流动性过剩

在近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没有哪个概念比“资金流动性过剩”出现得更为频繁。虽然人们在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上达成一定的共识,但内涵却众说纷纭。

第一种定义是指实际货币存量高于均衡水平的情形。在这种定义下,

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潜在危害是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第二种定义是指货币的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并超过了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经济运行中的货币存量超过了经济增长所必需的数量,这些“剩余的流动性”要么转化为暂时不准备投入使用的定期存款,

要么投入到股票等非实体经济领域,其潜在危害是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第三种定义是指金融机构存贷差的持续扩大和存贷比的持续走低。在这种情况下,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危害是给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造成很大压力。

第四种定义是指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宽松情况。银行间的市场利率往往视为流动性是否过剩的关键表征,该利率可看作是判断流动性状况的一个良好指标。

第五种定义是指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强制性的,因而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和超储率持续处于高位。第六种定义是指流动性偏好。

即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

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这是凯恩斯提出的,具有严格的经济学定义。从某种意义来说,

人们对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定义有点像盲人摸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定义不一样,人们对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判断和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

二、我国资金流动性的规模

经济学家吴敬琏()在香港表示,

中国目前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合万亿元人民币,而央行只发行了万亿元央行票据来冲销。这样,在乘数效应下,

等于起码有万亿元的流动性在市场中,中国境内的流动性过剩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测算,年央行到期票据以及新增外汇占款可能释放的流动性在.万亿元左右。

但也有人认为,

我国同时存在资金流动性过剩和资金流动性短缺。目前,

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只是一种资源配置不均衡的过剩。一边是社会生产、社会消费有大量的资金需求,

另一边是商业银行存在着极大的资金运用压力。很多需要资本流人的领域并没有顺畅的渠道来导入资本,如公共医疗、基础教育等公共部门的投资严重不足,而资本大量聚集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导致了局部流动性过剩。

我国大企业的资金过剩,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却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遍面临资金不足问题。

城市存在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农村却依然资金匮乏。还有人认为,我国明显存在资金流动性不足。从社会保障来看,

目前我国%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

%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

如果要还清社会保障的历史欠账,我国的资金不是过剩,而是短缺。从城乡居民的财富占有以及生活水平的差距来看,

国家对农民也有大量的欠账。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预测,“到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万亿元至万亿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资金不是宽裕,

而是囊中羞涩。

三、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

观点之一,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于国内储蓄大于消费。

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养老、看病以及孩子教育的问题。由于财政未能充分承担起其应该承担的职能,即不能解决老百姓的公共医疗、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优,

老百姓不敢消费,只有把钱存入银行,从而导致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

消费能力的欠缺是产生资金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观点之二,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是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的共同作用。

外部失衡是指中国同时存在着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在我国强制结售汇体制下,贸易顺差的不断增长意味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伴随外汇储备增长而不断投放的基础货币,最终演化为实体经济中过剩的流动性。

内部失衡主要是指中国经济中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恶化趋势,

表现为投资相对于消费的过快增长。

国内经济投资与消费的不平衡需要通过外部失衡来平衡,

而外部不平衡需要资本的流动来平衡,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格局。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二者均能造成流动性过剩。

观点之三,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是典型的银行储蓄与投资不协调的结果。由于银行风险控制能力与吸收储蓄能力不相匹配,吸收的存款太多,

虽然经济运行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但银行不具备控制信贷风险的技术能力,贷不出去,导致银行的存贷比逐年下降。

储蓄不能顺利地转化为投资,

使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内部,从而恶化了资金的流动性。

四、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利弊分析

关于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利弊分析大致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资金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隐患,是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流动性过剩会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泛滥,利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如果不回收过剩的流动性,

要么会引发实体经济投资过热与通货膨胀,要么推动楼市、股市等资产价格上涨,并形成泡沫损害整个国民经济。

第二种看法是,中国目前不是资金流动性过剩,而是资金流动性繁荣。资金流动性过剩和资金流动性繁荣在机理上有根本区别。资金流动性过剩是实体经济出现低迷、资本投资回报率下降状态下的结果;

资金流动性繁荣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断改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反映。资金流动性充足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动力,

可以使中国能够效法西方发达国家,

走“财富创造财富”之路。

资金充裕也为企业直接融资带来新的契机。

第三种看法是,

资金流动性过剩并不可怕。关键是我国要因势利导,巧妙利用当前资金流动性向中国汇集的大好时机,让外资为中国经济向市场机制转型提供资金、技术、管理乃至市场的支持。对于国际游资,

没有必要过于恐惧,利用得当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当前我们既存在挑战,但更面临机遇。

五、对策

(一)人民币是否应升值。

花旗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

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方法是保持人民币适当的快速升值。

目前加快升值已经是大势所趋。但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人民币过快升值不是明智之举。

过快的升值速度,

非但不能减少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的继续增加,相反只会给热钱的流入释放出更强劲的信号。兴业银行宏观分析师鲁政委()认为,

合适的升值方式不应该是单边升值太多,而应是让汇率在较大的区间来回波动,只有双向波动,

企业才有危机感,才会主动寻求各种避险措施,才能实现升值的良好效果。从决策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应该升值还是贬值,

的确还需要决策者三思而后行。

(二)是否加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认为,加息不仅对控制流动性无太多帮助,而且会制造出新的流动性。

加息将导致中美利差缩小,本来就对人民币升值趋之若鹜的海外热钱将由此更大规模地涌入中国,这无异于抱薪救火。也有人认为,

改变金融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是政府化解流动性过剩的核心。低利率政策不改变,国内流动性过剩就不能缓解。

国内流动性过剩也正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的大好时机。二些专家则认为,从提高资金成本、抑制投资过热的角度讲,

今年存在进一步加息的空间。但也有专家反对,认为加息很难改变外部失衡问题,无法从源头上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

人民币是加息还是维持不变,

经济学家也很难达成一致的共识。

(三)提高超额准备金率是否有效。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于国内储蓄大于消费,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结构性失衡问题。也有人认为,在对冲流动性方面,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一个效果相对剧烈的工具。它一方面直接冻结银行一定数量的流动性,

另一方面则影响货币乘数,

产生多倍收缩效应。如果大幅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会产生明显的效力。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则指出,

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央行目前较为偏好的流动资金管理工具。

提高超额准备金率是否有效不仅有一个客观标准,而且还涉及到人的主观判断。调整超额准备金率的效用还有待于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

(四)是否有必要使用财政政策。有人认为,

资金流动性过剩是一种货币现象,主张用人民币升值、加息、提高超额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来解决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困境。也有人认为,

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不能光靠货币政策,更需要财政政策配合。我国央行自去年以来已多次加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历史最高位,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甚至还有加剧的趋势,就是有力的说明。

我国是个高税收的国家,高税收既抑制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也抑制了居民的消费。

只有在运用货币政策的同时,减少税收以及增加公共开支,才能有效缓解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矛盾。李扬()甚至认为,

中国货币政策面对流动性的增长压力事实上处于疲于应付的局面,财政政策应在流动性治理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