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行动方案范文

admin
发布时间:
2024-03-19 21:54:03

导语:诗人李白

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篇

【关键词】乡镇档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模式;改革创新

乡镇档案是指乡镇机关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多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其形成的文件材料涵盖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

包含了乡镇土地承包合同、财政经管帐薄、计划生育档案、综合治理、农村建房合同、农业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它真实地记录着乡镇的发展历程,是乡镇各方面建设的历史见证。乡镇档案工作是乡镇党委、政府重要的日常性和基础性工作,齐全、完整的乡镇档案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具有察前启后的重要借鉴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镇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加强乡镇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对于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维护农村稳定、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改造工程,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前沿的参与者和实施者,乡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但是目前乡镇档案管理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档案意识淡薄,缺乏档案理念。一方面,

乡镇档案工作者没有意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档案意识淡薄,

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在建档内容方面,

乡镇档案工作多重视文书、会计、人事等档案,尤以乡镇机关文书和会计档案为主,没有及时对乡镇经济、民生、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建档,档案内容不合理,种类不齐全;

在建档形式上,目前乡镇档案往往偏重于文书档案,很少涉及图表、音像记录,形式单一;

在档案载体上,多数乡镇仍采用单一、传统的纸质档案,缺乏对电子信息化手段的利用和保存。档案工作仅仅局限于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乡镇档案服务机关、群众和社会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彰显。

部分乡镇档案服务理念陈旧,服务方式单一,档案检索方法还比较原始,

缺乏整体观念和主动服务的意识,导致乡镇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乡镇档案工作基础薄弱,

缺乏完备的档案工作机制。

首先,

乡镇档案机构先天不足。由于乡镇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人员少,领导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

导致多数乡镇只有档案室,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

因而在档案的接收范围、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服务的对象与方式等方面局限性都比较大;其次,乡镇档案管理资金不足,缺少专项经费,

设施设备不完善。多数乡镇没有专用档案室,保管条件差,

而且室藏档案贫乏,资料不全,多数档案收集的仅是办公室日常收发的公文,缺乏工作活动形成的文件,

如专项工程、专题工作档案等,而且部分乡镇档案没有进行系统整理,档案管理混乱;

此外,

档案队伍建设成为困扰乡镇档案建设的关键制约因素。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知识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政治观念、广博的知识层面和精深的业务素质。但目前多数乡镇没有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乡镇档案管理员大多由办公室秘书兼任,

少数乡镇安排其他岗位的兼职,有的安排临时人员兼管,从事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员大多数都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岗位培训,档案业务水平普遍不高,

致使档案归档整理和管理缺乏科学性。

三是封闭的档案管理模式和分散的档案管理方式制约了乡镇档案工作的发展。

我国主要采用“条块结合”方式对专业档案进行管理,即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块)和专业主管部门(条)相结合对专业档案实施管理。在这一体制下,办公室主要保管本级党政机关形成的文书档案,至于财政经管部门的会计档案、农村建房档案、农业科技档案、计划生育档案、综合治理档案等专业档案则另成系统,

由各自的专业主管部门按专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在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单一、分散的档案管理模式导致档案查找利用困难,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和弱化。

乡镇档案内容涉及广泛,信息形式多样,

年代跨度大,由于档案管理机构缺失,档案工作基础条件差,档案工作人员少、业务素质低,加之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体系和有效的管理模式,

现阶段乡镇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得不到发挥。

基于上述现状,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镇档案工作的发展,使乡镇档案更好地服务于城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应当立足现实,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档案完整、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乡镇档案体系: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乡镇档案意识。一是强化乡镇档案工作意识。

乡镇是形成档案的基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来说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因此必须重视乡镇档案工作,

努力增强各级人员的档案意识。通过对档案工作者进行培训,对档案工作进行系统解读,

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档案工作者明确乡镇档案在国家档案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意义,

熟悉档案工作要求和内容,熟练掌握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二是强化档案利用意识。

提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档案利用和服务意识,将档案管理和档案利用工作与城镇发展和群众生活结合起来,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工作宣传和教育,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农村经济秩序服务。

其次,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提升乡镇档案管理水平。一是完善基础条件,创造良好的乡镇档案工作环境,

确保档案工作经费的投入、乡镇档案工作人员培训和农村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针对当前乡镇档案工作中存在的意识淡薄、机构缺失、人员不足的现状,各区、乡镇应切实加强领导,把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统一部署中,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

设立档案室,

配备档案柜、防盗门窗、灭火器等档案工作设施设备,为乡镇档案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档案工作人员配备上,应保持档案工作人员岗位的相对稳定,定期对乡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按档案工作相关规范、岗位职责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

同时适当加大对档案事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将档案经费开支列入乡镇财初三作文政预算,确保档案工作与其他工作同步开展,并逐步解决档案工作所涉及的观念意识、机构体制、设施设备等问题,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档案工作给予支持和保证。

二是做好档案管理日常工作,加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建立覆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档案资源体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方面及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以及涉及农民各方面利益的文件进行收集归档和管理利用,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对涉及农民权益的各种档案的收集整理。围绕“农”字建档,

建立农村改革档案、农业科技档案、新农村建设专门档案、农村特色档案、社保民生档案和民情档案等门类档案,

有效完善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档案资源体系。三是创新乡镇档案管理体制,建立乡镇档案工作长效机制:①不断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

加强乡镇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充实档案人员,完善乡镇档案工作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各级档案部门应根据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多的特点,

不断建立完善乡镇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鉴定、保管借阅、统计利用、保密销毁以及消防安全等档案管理制度和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并根据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求,建立新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促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②建立乡镇档案工作协调配合机制,

确保城镇档案工作的高效开展。加强档案管理部门与农业、民政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推动各类涉农档案工作的开展,实现城镇档案工作的全面化、系统化。

乡镇是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中坚力量,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和健全乡镇档案工作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关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镇档案的管理应主动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合拍共振,乡镇档案工作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服务新村建设、服务民生改善、服务经济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放飞中国梦作文参考文献:

[]曹航。杨智勇,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困境与对策――从和县模式的现状说开去,

档案学通讯[]。():

[]许岩,

奏响新农村建设的和谐乐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成果巡礼,中国档案[],(Ⅱ):

[]刘涛。卜凡意,

谈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黑河学刊[],():

[]刘朋云。高菊梅,青岛:构建乡镇档案管理新模式,

中国档案[],():

[]昝征,

新型档案管理模式构建的实践价值,交流[],():

作者简介:

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

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农村档案工作体系,为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围绕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工作要求,今年所有乡(镇)要将近几年的档案全部整理规范,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要达到省三级以上标准,每个乡(镇)至少要建立个以上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点,示范点要做到有管理人员、有档案库房、有档案柜、有档案管理制度、有符合标准的档案盒、有整理较规范的档案。

今后每年每个乡(镇)要增加-个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点,通过示范推动全县行政村档案工作,

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行政村档案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三、工作要求

、统一认识。

各乡(镇)、行政村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要将档案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

使档案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

要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高度责任感,主动承担记录农业、农村和农民变化过程和历史面貌的责任,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创造条件,确保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有序开展。

、加强领导。

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重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确保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和设施到位。分管领导要具体抓,选好档案员,要让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同志来担任这项工作,

专门负责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编目和归档工作,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也要明确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

确保乡、村档案管理规范化,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

、规范建档。

各乡(镇)、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村要根据县档案局制定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结合实际制定本乡(镇)、行政村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并报县档案局审批。按照档案业务要求,科学分类,

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科学分类,

规范整理,达到便于保管和方便利用的目的。

、严格标准。各乡(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要建立综合档案室,

档案室集中统一保管本乡(镇)、行政村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特殊载体档案等档案资料。配备充足的档案柜、空调等设备,并达到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虫霉、防光、防尘、防鼠等“八防”要求。

、分类指导。县档案局要加强对乡(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

不断提高基层档案工作水平。各乡(镇)档案员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与县档案局的业务联系与往来,

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档案工作的业务监督与指导,确保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顺利进行。

四、检查验收

、开展档案执法检查。今年将开展一次全县档案执法检查活动,

并抽查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村,一是检查各乡镇是否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二是检查新农村建设档案文件材料收集是否齐全完整;三是检查新农村建设档案归档质量、保管和利用情况。

检查后将向全县通报检查结果。

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篇

关键词:农村档案;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为提升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长双府办〔〕号《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阳区年政府系统重点工作调研方案的通知》以及吉林省档案局、吉林省民政局、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吉档联发[]号《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乡镇、村创建活动的通知》,为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乡镇、村创建活动的开展,

区档案局先后深入“千村示范、万村提升”中的行政村,利用一周的时间对我区当前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现状

随着我区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全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农村档案领域不断拓展,农业农村档案数量逐年增加。

目前,全区个乡镇(街道)有四个乡镇(街)建立了综合档案室,乡镇(街道)涉农站、所建档率达%;

基本实现了各门类和载体的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全区个行政村,

实现“村账乡管”以后,会计档案全部由乡镇(街道)经管中心统一归档,统一保管。

条件好的行政村建立了自己的档案室,

对文书档案及其他各门类档案实行规范的管理。农村档案建档领域也不断的拓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泥草房改造、农业科技、阳光工程、农村劳务输出、产权产籍、农村土地承包、农村低保、退耕还林等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均规范建档;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经营大户、农村名人、科技示范户建档工作。

几年来,

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在全区农村稳定和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我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档案资源建设及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分析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

、农业农村档案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乡村两级财力不足,档案工作经费投入少,档案保管条件和服务手段都比较落后,多数乡镇(街)管理档案工作处于手工阶段,档案检索方法还比较原始。

没有独立的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几乎为零。

乡镇(街)档案保管条件较差。全区一半以上乡镇(街道)受办公用房的限制,没有专门的库房。

档案在办公室保管,

缺乏必要的档案安全防护措施(门窗没有必要的防护栏),更难做到乡镇(街)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农业农村某些领域的档案工作开展深度不够

村级档案工作发展缓慢。村级经济发展落后,

村级档案意识薄弱,

多数村的档案管理处于空白状态,村级档案资料散失、遗失严重。

虽然有的村留存少量的档案,但基本都处于分散保管状态。各行政村虽然都具备办公所场所,但却缺乏档案管理的环境,

村干部各管一摊,办公不固定,工作各自独立性较强,

使村里的档案资料集中保管困难。农村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户建档对建档工作认识不足,建档开展艰难。

、乡镇(街)档案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

农业农村档案涉及农村各个部门,

由于涉及部门较多,乡镇(街)的档案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很多部门私自留存材料,

不愿意移交归档。不能做到“应存尽存”;同时乡镇(街道)站所,独立性较强,各站所档案利用频繁,

和乡镇综合档案室很难做到有效的融合,乡镇(街)全部档案做到集中统一管理很难,档案保管上缺乏统一的监督和管理。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强领导,

完善机制。

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工作列入乡镇(街道)工作计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

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档案人员全力做的档案工作机制。

只有提高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领导,才能进一步增强搞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责任感,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积极发挥乡镇(街道)档案管理的主导作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应设置综合档案室或联合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乡镇(街道)机关和各站、所形成的各种载体和门类的档案。档案管理上接受乡镇(街道)综合档案室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指导。

、搞好协调、齐抓共管。

积极开展常规化、制度化的档案业务分类分层指导,加强与民政、农业、组织、财政、国土、水利、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档案工作协调机制,分工负责、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依法监督,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水平。

、积极引导、主动服务。

探索村级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村级档案工作。

将建档工作列入村委会的议事日程,明确村两委的一名领导专门分管档案工作,并指定村两委中的一名成员具体负责本村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要设立行政村档案室,

集中统一管理全村各种载体和门类的档案。

目前,村级档案工作难度还很大,档案部门要经常深入到基层,有针对性的的开展指导服务,

不断提高农村农民的档案意识,通过我们实实在在的服务,就会逐步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赢得他们的支持。

、抓好典型、以点带面。

逐步探索和总结适应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档案工作经验,以点带面,逐步形成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的档案工作机制和档案服务方式。

在乡镇(街道)、村档案管理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循序渐进,条件好的村可以先行一步,规范和完善档案的管理,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条件不好的村先建立档案工作,确保村级文件材料的完整与安全。要以全省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村”创建活动为契机,做好乡镇(街道)、村档案工作的引领和示范,

带动和推进乡镇(街道)、村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结束语:

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篇

发展新型城镇化不意味着让农村凋敝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建管机制。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欠账多、缺口大,补足短板的关键是建立长效投入机制。

《方案》提出,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

探索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机制,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

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机制。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两翼,

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发展新型城镇化决不意味着让农村凋敝。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脱节、重城轻乡的问题。《方案》提出要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规划体制。构建适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编制体系,

尽快修订完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提高规划科学性和前瞻性,

强化规划约束力和引领作用。

鼓励地方开展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推进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

长期以来,

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城市居民面更窄、水平更低。为此,《方案》提出要完善县域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机制,

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地方开展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要进一步健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方案》从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两大方面着手,提出了明确要求。

细化完善和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权利,

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建立和实施居住证制度,

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把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同时,

要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多管齐下,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让他们有尊严地变成新市民。

探索开展以村民小组、自然村和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农村的组织结构、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农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明显变化。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方案》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遵循。

搞好乡村治理,

关键在于坚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核心作用不能削弱。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

《方案》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建设、严肃党内基层政治生活、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几个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旨在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团结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

发挥农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根据农村人口结构的新变化和农民群众的新要求,

必须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方案》提出了村民自治向上扩展和向下延伸的新思路,就是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依托土地等集体资产所有权关系和乡村传统社会治理资源,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

在已经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的地方,开展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根据农村组织结构的新变化,《方案》要求研究明确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定位及相互关系。在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区,

探索剥离“两委”对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职能,开展实行“政经分开”试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

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篇

一、当前乡镇纪委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㈠乡镇纪委基础力量单薄

在人力方面,

我县个乡(镇),有个乡(镇)是配备专职纪委书记的,个乡(镇)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书记在分管工作方面,与党政班子其他成员一样,

主要精力放在做好乡(镇)中心工作上,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的,

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同时,各个乡(镇)纪委委员职数为至人(全县个乡镇除云和镇配备名委员外,其余均为人),每个乡镇配备名专职纪检干部。乡镇纪委委员、专职纪检干部绝大多数是站所负责人,

工作任务繁杂,在遇到纪检工作与其他工作相冲突时,他们不可能抽出很多的精力去搞纪检工作,同时又要按其它分管领导的要求去下乡驻村或做一些应急性事务。长此以往,

纪委书记和纪检干事或纪委委员都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工作上,基础力量薄弱成为乡镇纪委工作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直接导致乡镇纪委工作缺乏主动性,

完全处于应付状态。

㈡乡镇纪委办案缺少主动性、积极性

乡镇纪委是由乡镇一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与党委、政府完全融为一体,人和事都与乡镇党委、政府分不开。

由于缺乏独立性,纪检工作的开展,与乡镇中心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村干部的协助,纪检干部一方面要查处违规违纪的镇、村干部,另一方面又害怕得罪他们,

完不成中心工作任务。加上乡镇纪委所处的工作圈子小,人事基本不流动,遗留人际关系多,致使纪检干部患得患失,

不能主动开展工作。

上级纪委对乡镇纪委工作考核与干部提拔任免、评先树优不直接挂钩,也是乡镇纪委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纪检工作干得好与不好,

乡镇党委基本不作参考,在干部任免奖惩中还是依据中心工作、应急性工作的完成情况。这些问题和现象,

致使纪检干部失去信心,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缺少主动性、积极性。

㈢乡镇纪委干部业务能力不高

绝大部分纪委书记要分管信访、综治等工作,接待应酬较多,

很少钻研纪检业务,导致工作无主次、办案无章法、管理无制度、检查无资料。同时其它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相对较少、从事业务工作的时间、精力也不多;因此,乡镇纪委干部普遍存在业务知识不足,

办案能力较低等问题,乡镇纪委干部的业务素质急待加强。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所致:一是机构改革后,编制体制和工作机制发生了变化,

有些关系还不够顺,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二是乡镇党政领导包括纪委书记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跟不上形势发展,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有的乡镇纪委书记、纪检干部平时学习不够,

业务素质不强。

二、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找到妥善的思路和措施。我县从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入手,以干部队伍管理为根本,

强化对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的领导与指导。

㈠规范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解决加强领导方面的问题

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的提升,

科学合理的领导机制是核心,

规范有效的工作机制是关键。县纪委着手建立了四项制度:一是建立县纪委主要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县纪委分管副书记与常委挂钩联系乡镇纪委查案工作,加强案情的上通下联,完成全年案件查办工作任务;

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

挂钩联系领导定期到挂钩点,了解、掌握挂钩单位工作的具体情况,

抓好检查和督促落实,帮助乡镇纪检干部协调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业务上遇到的疑问;二是建立县纪委定期听取乡镇纪委工作汇报制度。每个季度召开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例会,及时掌握基层纪检工作动态,

对基层纪检工作加强领导与组织;三是建立案件分级办理制度。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

把镇、村一般干部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办,交由乡镇纪委办理,

每个季度根据线索来源,由县纪委落实案件至有关乡镇,充分发挥基层纪委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四是严格查案责任追究制度。对基层有案不报、有案不查、查而不实等行为,严肃责任追究,

将追究办法与年终纪检考核挂钩,单独列出案件办理内容加以考核。

㈡强化乡镇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解决业务开展方面的问题

㈢创新乡镇纪检工作内容,解决办案工作体系性的问题

乡镇纪检工作内容陈旧单一,

难成体系,也是造成办案工作被动的原因。县纪委以“三个延伸”创新工作思路,力求乡镇查案工作有体系、有特点。一是案件协作机制向乡镇延伸。

为提高乡镇办案的能力和水平,县纪委实行乡镇纪检监察案件联查联审制度。由县纪委建立乡镇纪检监察案件联查联审工作领导小组,县纪委副书记任组长,

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负责人任副组长。

全县个乡镇划分为个工作片区,即云和片,石塘片,崇头片,每个片区设片长一名。

片长由各片中心乡镇的纪委书记担任,具体负责片区内案件查办审理的牵头协调和组织工作。

联查的范围主要涉及案情复杂的重大疑难案件、发案乡镇或县纪委认为有必要的案件以及县纪委直接交办的案件。

明确要求联查联审工作执行落实情况纳入全县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二是案后交流互动向乡镇延伸。对于乡镇案件的办理,及时召开查办案件经验交流会,

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不断提高乡镇纪委的办案水平。同时要求乡镇纪委每查处一起重大典型案件,都要认真分析发案原因,由党委统一制定防范措施,避免使典型问题普遍化。

三是案后跟踪教育向乡镇延伸。

针对农村干部重复违纪问题,各乡镇建立了受处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开展访家庭、搞培训等形式,大大降低了农村干部的重复违纪率。

㈣强化监督检查和管理落实,

解决监督管理方面的问题

抓管理的方向明确了,

关键就是如何抓落实。一是抓平时考查考核。平时考查主要由县纪委挂钩联系常委和工作室负责,

着重考查日常工作和专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分值占全年考核分数的%。二是抓专项检查考核。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

如纪检重点工作专项督查,纪委委员年中向县纪委述职等,专项检查工作量化分值,

列入对其全年考核。三是抓年终检查考核。

结合廉政谈话、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档案等制度,

加强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专项考核。先由各乡镇纪委按照目标管理评分标准进行自评,

再由乡镇党委审核把关,然后由县纪委组成考核小组进行全面检查。

此项分值占全年考核分数的%,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干部考核评议的主要依据,

体现考核结果的严肃性。四是抓检查结果落实。该通报的要通报,奖惩结合,

树立公平正义形象,

鼓励乡镇纪委工作人员安守本份,

尽职尽责,做好纪检工作,为当地反腐倡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几点思考

以上是我县工作的一些做法,有一定的成效,

但离上级纪委对我们的要求差距还是很大,

如何提升乡镇纪委办案能力,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

㈠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

乡镇纪委的办案,自身党委政府以及上级纪委的支持是关键。今年是村两委换届选举年,

各乡镇纪委在县纪委的指导下,查处了云和镇睦田村**、**乡木樨花村赖建华和**乡木樨花村赖建荣等人的贿选案,并在处理方式与结果上与同级党委政府充分沟通,

较好地维护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稳定,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因此乡镇纪委开展工作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来部署纪检监察工作,

立案前要主动请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争取领导重视;查案时主动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通气,依靠领导决策攻克难关;

结案时主动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确保案件定性处理恰当,力争把查办案件工作纳入乡镇党委建设总体规划。

㈡要直接查办侵犯农村村民利益的案件。有为,

有威。

查办侵犯农村村民利益的案件是树立乡镇纪委权威,

调动办案积极性的关键。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和农村干部经济违纪违法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难点问题,农村群众对这类问题十分关注。

近两年我县查处的云坛乡沈岸村村委主任雷陈土、云坛乡霞晓桥村委书记魏国友、原村委主任杨克标、付主任杨克龙、石塘镇规溪村支部书记王建伟、云和镇红光村委副书记魏毅等农村党员干部贪污受贿、敲诈勒索等典型案件,在农村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

干部群众十分拥护。

因此乡镇纪委要推开案查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这类案件线索的搜集,积极主动与县纪委沟通,严厉查处这类案件,营造农村基层办案工作的新氛围。

㈢要把案查工作放在党风廉政建设的体系中推进。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农村的稳定发展,这就需要在农村各个领域全面铺开廉政建设体系。查案工作只能作为一个抓手,

不能涵盖全部。因此要充分结合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执法监督等多项内容进行整体推进。

要把强有力的宣传工作作为先头军,利用廉政文化进农村这个载体,积极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

取得广大农村群众尤其是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要积极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规范领导权力的运行,

把廉政建设与政府的管理职能结合,

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意识;要延伸廉政谈话,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农村党员干部进行警示谈话,

对群众意见大的农村党员干部进行诫免谈话,对受纪律处分的农村党员干部进行跟踪谈话,切实维护案查工作的成效。

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篇

档案文化建设触角伸向乡村

随着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一些乡村的山川风貌、风俗古迹和传统文化正渐行渐远。如何留住乡村记忆,传承乡村文明,建好村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用先进的档案文化来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浙江省绍兴县档案部门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着力打造“越地记忆”档案文化建设工程,以行政村为单位,

以村落文化、宗族历史、民俗风情、和谐乡风为重点,全面实施以“乡村史苑”命名的乡村记忆基地工程,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和发展优势,发挥档案的记忆功能,着力将乡村记忆基地打造成村落文化的传承地、乡村文明的弘扬地和先进文化的培育地,

将档案文化建设的触角伸向基层、贴近群众。

年,“乡村史苑”建设工程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了由宣传、旅游、农业、发改、档案等部门组成的推进工作协调机制,

列入了全县大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和县对镇(街道)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县档案局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制订了全县推进“乡村史苑”建设总体规划,总的要求是以室为主建设陈列室文化苑或以墙为主构建墙头文化苑,利用纸质档案和图片资料,

按照村档史话、族谱家史、沿革变迁、峥嵘岁月、乡贤名士、先进模范、显绩荣耀、新村新貌八个方面全面介绍村级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全貌。强化对历史文化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有显著特色的村的重点规划、精心指导。

今年月,县档案局与县委宣传部联合发文,

对个“乡村史苑”示范基地进行了命名。目前,全县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乡村记忆基地个。

梅东村,

改革开放前是出了名的穷村,人称“烂东坂”、“烂梅湖”,工业经济一片空白。经过年辛苦耕耘,年全村三大产业总产值达亿元,

村级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达到了万元和元。富裕后的梅东村民逐渐开始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生了追求,在县档案局的指导下,

“富了口袋富脑袋”的计划被提上了工作日程。

短短两年时间,梅东村贤馆、梅东生活记忆馆和梅东史馆三个独立的特色展厅相继建成。

走进梅东村贤馆,历史上出自村里的知名乡绅、官宦、文化先哲,

当今活跃在各地的社会名流、实业人士、领导干部、知识分子、技艺达人、致富带头人、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从古至今本村的各类名士都能在这里找到。

走进梅东生活记忆馆,一股浓烈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犁、水车、竹簟、谷筢、筛格箉、风箱、斗桶、箬帽、草鞋、团窠等这些具有鲜明水乡农家特色的传统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年轻的一代已经难以想象祖辈在农耕时代所过的“原始”生活,

为还原传统农耕时代的真实生活,县档案局和村两委在全村开展了史料大征集活动,将村民家中留存的实物档案集中到这里,配以相关必要的文字说明,

建成了风格独特的农耕记忆园。

走进梅东史馆,区区余平方米的小屋却浓缩了整个村庄从改革开放前一穷二白到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蜕变的过程。

依托档案资料,梅东村自宋嘉泰元年(年)到今天余年的历史沿革一览无余;依托档案资料,村级大事记、各式荣誉以及已经散失的文物影像都得到了完整记录。为了充实史馆内容,

县档案局还将馆藏民国时期梅东村民的结婚证、计划经济时代的各式票证等珍贵史料以仿真件的形式进行陈列展出,

进一步增强了史馆的历史性和可看性。

像梅东村这样的乡村记忆基地在绍兴县还有很多,富盛镇上旺村在世纪六七十年代用“八把锄头创大业”的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精神,

将穷山恶水、贫瘠荒凉的上旺发展成了“山上是银行,山下是粮仓”的富裕之地,成为了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一面先进红旗,被誉为“江南大寨”,

红极一时,

通过“江南大寨”记忆追寻,建设了“上旺乡村记忆基地”。

让记忆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住

乡村记忆基地除通过固定场馆展示乡村不同时期历史发展、民俗风情、经济社会和重大活动外;

突出强调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具有历史记忆内容的图文、标识等延伸

示到有关文化墙、活动中心等开放性场所;围绕乡村独有的历史文化,

通过挖掘家谱族谱、乡土文献中的档案记忆,丰富现存历史古迹、文化遗存的文化内涵,打造能参观、游览的乡村记忆场所;

同时,对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俗活动、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和记录,

形成相关档案文化产品,充实乡村记忆的展示内容,

吸引人们参与和互动。乡村记忆基地完全突破了原来仅限于室内陈列的档案展览,而是把档案元素活化地应用到生活、工作、休息的各个场景中,让记忆真正使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住。

丰富文化内涵,

着力提升服务功能。

“乡村史苑”建设要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试点探索,

绍兴县档案局不断加大“一村一品”特色史苑的建设比重,摆脱传统文化建设室内展览的固定形式,

跳出档案工作开展“乡村史苑”建设,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造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基层发展的新引擎。

以富盛镇上旺村为例,根据县委宣传部、县档案局和当地政府联合制订的《上旺村“乡村史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总体规划》,

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工作方法,将实现记忆文化与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打造既能传承艰苦奋斗的传统文化又能承载乡村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乡村记忆基地。“乡村史苑”陈列室、“江南大寨”人文景观、“上旺记忆”体验基地、“红山公社”农货市场、“上旺乐园”运动基地等项目都列入了建设规划,

项目建成后,乡村记忆基地将真正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注重领域拓展,服务多样文化建设。“乡村史苑”在全县推广以来,

基层各单位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到今年年底,全县“乡村史苑”基层文化阵地数量将突破家,福全镇福全山村的秋瑾纪念馆、稽东镇高阳村的高阳创业精神陈列馆、安昌镇安昌居委会的师爷文化馆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档案文化阵地将陆续开建或完善。从今年开始,

由行政村主题文化史苑、特色文化陈列等构成的复合型、多元化建设模式将逐步走向常态化,档案文化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作用。稽东镇冢斜村是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以丰富的舜禹文化和特有的古村落文化闻名,针对这一特点,县档案局以原有的宗祠为基础,通过查找史料,

将各祖先的画像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出自本村的名人都上墙进行了集中展示,配合统一的古村落保护项目,形成了冢斜古村落文化园。

鼓励群众参与,

共建共享基层文化。绍兴县档案局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群众主体意识,

积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热情。一是组织村民进行村落文化挖掘,

通过“乡村史苑”构建,进一步激发群众对宗族历史、村落演变等历史记忆元素追寻的兴趣,倡导掀起了编修村落发展史、家(族)谱的热潮;二是组织村民进行历史文化传承,通过“乡村史苑”构建,

积极发挥老一辈村落发展见证者的作用,发挥档案优势,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对本村各阶段发展概况和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记录留存;

三是组织村民进行档案特色编研,由档案部门牵头,对“乡村史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存史价值的资料进行提练整理,开展基层文化特色编研,以贴近社会需求、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目标,

编辑出版相关成果,分发到所有农户。

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篇

直投“三农”示范先行

各地党委、政府对档案工作高度重视,

经费投入有所增加,软硬件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各地更有多种奇思妙想,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

宜都市委、市政府成立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相继出台了创建实施方案、新农村档案建设规划、加强新农村档案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创建工作提供各项保障。市财政划拨专款作为创建工作经费,近三年全市累计投入创建资金万元,

其中市乡财政预算投入万元。全市个乡镇、街道档案管理全部达到省二级以上水平;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有档案室、有陈列室、有档案装具、有档案、有制度、有人管、有电脑查询系统的“七有”目标;所有涉农部门档案管理被评为省特级或省一级。

在陆城、高坝洲两个乡镇街道,宜都市选取了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村,落实专班专人,落实工作经费,全面加强村级建档、农户建档、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等工作,

并组织观摩学习交流,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整体推动了创建工作。

九龙坡区在每个镇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村开展新农村建档试点建设,集中力量进行打造,

形成创建工作标杆,分别于年月、年月、年月召开次全区村级规范化建档试点培训、示范推进会,

现场观摩推广村级规范化建档。

随后,在陶家镇、石板镇等镇开展村级建档工作整镇推进工作,所辖村(社区)全面达到区级规范化管理标准。

三年来,九龙坡区、镇两级开展镇村档案业务培训次余人次,

区档案局还专门建立了九龙档案群,网上远程、实时指导各镇村开展规范建档工作,并将档案业务培训课件、档案工作文件、各种表册上传共享,供档案员日常工作使用。石板镇为推进全镇所辖村居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制定了以奖代补政策,

按实际建档户数补助村(社区)档案工作经费,一次性验收合格的按元/户补助,第二次验收合格的按.元/户补助,三次以上验收合格的按.元/户补助,

极大地推动了所辖村(社区)的建档工作积极性。

辽宁省东港市成立了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东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全力推进乡、村和社区档案工作。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将乡镇档案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评之中,每个乡镇也将村级档案工作纳入村级目标管理之中,

实行优奖劣罚,直接与村干部考绩挂钩,保证了档案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同步开展。

普兰店市以基础较好的个乡、个村和个企业作为先进典型,

进行重点指导、重点创建,每个乡镇确定个村(社区)作为试点单位,优先创建,树立样板。先后召开了次会议,

下发了份文件,播放了条《普兰店新闻》,了网站信息多条,宣传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及先进典型的经验,从而使各乡、村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超有目标,

收到了老典型有新发展、新典型有新高度的效果。

涉农联动丰富资源

各地档案部门联合多家涉农部门,

建立起协调机制,围绕“农”字建档,有效地完善了农村档案资源体系。

宜都市档案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了党员个人档案建设、民情档案建设、村情档案建设、农村人才档案建设等一系列创建活动,

与市财政、水利、畜牧、林业等部门联合发文,重点对村级财务、土地延包、林权改革、农田水利、畜情防疫等涉农档案进行了规范建设。

市档案局与市农业、水利、民政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宜都市村级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了涉农部门、一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建立了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统计、交接、保密等制度。同时,

各地各单位还普遍编写了地方志、单位志、组织沿革、大事记,

积极发挥档案在维护村集体和农民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宜都市围绕建立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普遍建立了农村改革档案、农业科技档案、新农村建设专门档案,

农村特色档案、社保民生档案和民情档案等类档案。

九龙坡区格外注重加强农户、土地流转、土地确权颁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户籍、城乡医保、城乡低保、农村社保等档案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全区个镇、个行政村、个镇辖社区建档率达到%。个镇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均达到市三级以上标准,

个村达到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区级以上示范标准,规范化建档率达到,

%。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建立了涉农特色档案,

进一步增强了村级档案服务“三农”的能力。白市驿镇海龙村作为市城乡统筹发展示范村及重庆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建立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入驻企业档案,幼儿园档案、照片档案,

并且利用档案建立起海龙村城乡统筹展览馆,展示海龙村的发展变化及取得的辉煌成就。

走马镇存有民间故事档案卷、故事录音带盒,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充实着档案资源体系,而且产生了一定社会效应,其民间故事的资料已被重庆市非遗中心借走整理。

辽宁省档案局与省农委共同编印《辽宁省三农文件选编》,收录了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有关问题和政策法规文件份,约万字。

普兰店市和东港市注重县、乡镇和村级组织档案资源建设,以修订和完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为契机,将土地承包、林权改制、粮食直补、农村社会保险、婚姻档案、复员军人档案、两委换届档案等纳入归档范围,

确保各类档案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同时,

各乡、村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还建立了特色档案,如炮台镇的农民增收致富档案、北乐村的名人照片档案……多措并举强化利用

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利用。各地档案部门因地制宜,

多管齐下,

大大推进了农村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宜都市在市档案馆建立政府信息查阅大厅和电子文件中心,收集全市个乡镇、街道和个市直一级单位的涉农现行文件份,发文汇集册,

为老百姓提供一站式“超市”服务。同时依托中国宜都政府门户网、宜都档案信息网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对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和馆藏开放档案目录及时进行数字化处理,

通过“三农档案”“惠民政策”“政务公开”“经济信息”“业务指导”等专栏,

目前,全市已经上传余万条开放档案目录和万多份已公开现行文件。各乡镇、街道、市直涉农部门、乡镇站所、行政村、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依托综合档案室,

不断开发档案资源,充分利用电脑查询系统,

及时惠农政策及信息,

开放惠农档案,方便农民查阅。目前,全市共有.万人在村级档案室获取了档案信息,

基本实现了农民查阅利用档案不出村的目标。

三年来,全市共有.万人通过档案信息平台获取档案证明,化解矛盾纠纷起;帮助户农民获得低保、养老证明;

提供农业科技信息.万条;提供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档案资料份;帮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全国驰名商标爪、省级著名商标个,

九龙坡区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涉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一是利用区档案信息网开通了专题子网站――九龙坡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利用区党建网、区政府门户开设了档案栏目,

积极整合、共享馆藏档案及已公开现行文件等信息资源。截至今年月,已更新条开放档案目录、条现行文件信息、条三农档案目录、涉农政府信息条,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网站点击量达到余人次。二是坚持送档下乡,

向未联通互联网的个村及时赠送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光盘。

三是利用九龙坡区数字档案馆应用系统平台,在各镇开展区档案馆镇级查阅点建设,实施档案查阅代办制度,

远程共享馆藏电子文档,使各镇群众可就近查阅、取得档案证明。

九龙坡区陶家镇借助档案解决了不少民事纠纷,他们积极利用这些典型事例进行宣传,达到了“利用一例、宣传一片”的效果,由于宣传到位,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都能以积极地态度配合档案人员开展工作,

并能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自觉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工作。含谷缜华新村于年查阅关于引进企业奖励的决议,明确了相关规定并向群众进行公布和讲解,调动了全村人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

同年,该村先后引进了重庆翼虎动力等余家企业,既促进了村经济发展,也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切实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辽宁省普兰店、东港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普兰店市档案局在档案信息网站开通了“聚焦三农”专栏,东港市档案局在东港档案信息网站上开设了涉农档案信息专栏,

将政府及涉农部门的信息、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和以开放的档案资料在网上公布,各乡镇和村级组织能借助互联网查阅到相关政策。乡镇、村级档案室开展了面向农民的档案利用服务,

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

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篇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总体要求,立足县情实际,围绕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这条主线,

以“精简、效能、统一”为目标,

以经济杠杆为手段,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合理确定建制村的规模和数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农村改革发展活力,

促进和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二、总体目标

通过并村改革,减少建制村的数量,

扩大建制村的规模,优化建制村的布局。

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班子结构优化,管理能力提高,经费保障到位;

村级经济得到发展,形成产业特色,

集体收入门路拓宽,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面貌得到改善,整合资源要素,集中力量办大事,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村级自治能力得到增强,管理制度健全,村规民约完善,

真正建立起“村为主、乡负责、县统筹”县域治理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规模适度、实力增强、班子更优、机制更活”的目标。

三、合并标准及任务

全县建制村数量控制在个以内,

合并建制村个以上,减幅约.%,

可以多合并,

但不能少于规定的合并数量,更不能将村委会改居委会抵扣并村任务,并村工作在年月底前全面完成。按照省定类平原湖区的标准确定我县各乡镇合并村的指导数(见附件)。

四、工作原则

。坚持乡镇负责。各乡镇党委、政府是并村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此项工作。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乡镇长和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

。坚持合大并强。并村方案要综合考虑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文渊源、河流水系、山脉走向、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等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村级规模。

。坚持民主协商。并村方案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

经相关村的村民会议适当形式通过方可上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并村方案不得随意变更。

。坚持依法依规。

并村工作要严格依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坚持农民享受的政策不变,农村山林、土地、及其附着物、水利、资源等权属不变,农业经济利益关系不变“三个不变”原则。要依法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

依法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村庄。

五、工作步骤

全县并村改革工作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和部署,各乡镇党委、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宣传发动。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并村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县并村工作。

各乡镇党委、政府分级召开动员会对并村工作进行安排动员。

各乡镇、村通过会议、广播、宣传资料、横幅标语、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把并村工作政策宣传到位,

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为并村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清产核资。各乡镇成立村级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门班子和力量指导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集体资产、债权债务和村干部任期财务等进行全面清理审计,

摸清家底,核定权属,做好登记,张榜公布清理结果,

接受群众监督。在合并调整期间,

冻结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杜绝新的债务产生,确需发生的日常运转经费开支经集体研究报乡镇审批后由个人先行垫付。清产核资工作结束后,

所有账务和日常运转支出移交乡镇村账代管中心代管和代付。

。制订方案。一是征求意见。

各乡镇在制定并村方案前,

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重点摸清现有各村规模、地域面积、耕地、人口户数、自然条件、历史沿革、人文渊源、资源分布、发展现状、村级集体资产、债权债务和群众意愿等基本情况,并就并村的基本思路、新村布局、资产及债权债务处置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二是拟定方案。各乡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尊重民意,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三是通过方案。并村方案要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经村民会议以适当形式表决通过。

村党组织要加强领导,做好群众工作,切实保障和支持村民会议合法有效召开。

如遇紧急情况、重大情况要及时报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四是报批方案。各乡镇把按程序形成的实施方案报县民政局审核、县人民政府审批,并由县人民政府统一报市民政局备案。报批方案包括以下内容:⑴关于并村工作的请示。

应当包括并村理由、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合并具体方案(村的合并、新村命名、办公场所地点等)、组织领导和纪律要求等内容;⑵村民会议记录;⑶村民会议决议;

⑷村民签字意见表;⑸并村前后有关村地域面积、耕地、人口、户数、党员人数、村“两委”干部等基本情况;

⑹并村前后区划图。

。组织实施。方案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后,由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实施。一是公布实施方案。

召开村组干部、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公布并村批准方案,让群众知晓。原村“两委”牌子、公章由乡镇统一收回。二是设立新村党组织领导班子。

新合并设立的建制村要成立新村临时工作委员会,工委书记由乡镇党委决定,其他成员由乡镇党委提出意见,在合并前几个村的村支“两委”成员中产生,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通过。

新村临时工作委员会尽可能减少干部人数,少数情况特殊的新村也可以由合并前原有村干部组成新村临时工委。临时工作委员会负责主持新村全面工作直到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完成为止。过渡期间,

原村的村“两委”成员补贴发至年月日。三是接管集体资产财务。新合并设立的建制村的集体资产财务交接工作,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主持。所有财务账目、现金、存款统一移交转入新村账户;

原则上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按原范围分配不变;原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按性质分类处理,

逐步化解;原学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集体土地等集体资产一并转入新村资产分类统一管理。四是筹备选举。

所有的建制村(包括新合并设立的建制村)村民委员会在年上半年进行换届选举,各乡镇要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组织做好新一轮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确保村级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检查验收。

并村工作结束后,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并村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检查验收后,

总结经验,形成书面材料报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六、切实解决好并村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关于新设建制村名称的确定。

建制村的命名要按照《地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充分尊重地域特征、历史沿革、文化渊源,考虑地方知名度和群众认同感,

选择著名地名、历史用名、文化特色名,尽可能以原有建制村拟作为中心村的,或者最有影响力的,或者当地历史文化名村命名,

或者使用融合名。对争议不定的村名,

由乡镇党委政府确定备选方案后报县民政局地名办按相关程序认定。

。关于新设建制村驻地的选择。

村委会驻地应当选择已成为或可以发展成为本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位置,且尽量靠近本辖区中心,要按照方便群众办事和发挥现有资产作用的原则,由乡镇人民政府制定方案,征求村民代表会议意见,

报县人民政府确定。

。关于村级债务的处置。原村债务要按照“界定权属、分清类别、利益不变”的原则进行清理锁定,不能因债务处置问题影响并村工作的推进,新设立建制村后一并移交,

逐步化解。

七、政策配套

。实行项目统筹安排。对合并后的新村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从年月起新增项目安排到合并后的新村中。县直相关部门要做好规划,

严格标准,整合项目,统筹安排。合并前的村争取的项目资金或已安排计划的项目原则上仍由原村享受和实施。

。实行一次性奖补。乡镇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并村目标任务的,每合并减少一个村一次性奖补万元。主要用于改善和提升村级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可以用于化解村级历史债务。

八、工作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协调和指导;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并村工作中违规违纪人员的追责工作,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组织部门要合理调整设置村党组织,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

宣传部门要加强并村工作宣传与舆情处置;政法、部门要加强并村工作中的处置;农办、财政、农村经营管理等部门要加强村级集体资产及债权债务处置指导工作,对违规处置和变相侵吞集体资产的行为及时纠正,

严肃处理;财政部门要切实保障并村工作所需的工作经费;

公安、档案、国土、统计、林业、水务、交通、卫生、住建、审计、民族宗教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民政部门要主动向县委、政府做好汇报,

当好参谋,主动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争取各方面支持,确保并村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抓好新村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在并村工作中,认真谋划和实施合并后新村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并村方案中要体现新建制村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要指导新村按照规划统筹使用新村运转资金、项目奖补资金,多方争取社会资金投入,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政府公共服务,

落实村民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服务,逐步实现政府服务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

。加强新旧村级组织牌匾和印章管理。并村启动后,

原村党组织、村委会牌匾由乡镇统一收回。新村成立后应启用新村印章,原村党组织、村委会印章由乡镇统一保管,

新村牌匾和印章按规定制作,

并加强使用管理。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