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的例子范文精选3篇(全文)

人性本善的例子篇1

摘 要: 人性的善恶永远是个值得争论的话题,本文就人性本善进行探讨,结合美科学家试验婴儿乐于助人依据、提出人性本善的孟子及到心里有善的佛印这几个例子阐述世界原本向善的观点。

关键词: 人性 性善 抑恶扬善

据美联社曾报道:在一项试验中,科学家故意把衣服夹子丢在地上,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主动走过去帮他捡起夹子,并且还给了他。这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仅有18个月大的孩子也有帮助他人的无私品质和能力。经过多次试验,科学家意外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小朋友。由此得出“人性本善找到科学根据,婴儿天生有助人的欲望”的观点①。一闪烁,思维的线路链接到了生物界的本性问题,想到了“人性善恶”。其实关于人性的善恶,历来为人们所关注,但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依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可从大多数人的认知角度,还是坚持人性本善的观点。“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个人都知道这句话,但人性本善的本质,还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最极力提倡人性本善的是孟子。他在《孟子?告子上》②中曾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是没有不善良的,水是没有不往低处流的。所以人性的善良,正像水性的向下流一样,是不变的规律。人区别于禽兽就在于人有善性的本质,就在于“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善端。纵观中国的儒教,儒学家普遍认为,人性不但本来是善的,而且是向善的。也就是说,总是会向善的方向发展。从人天生的属性看,是可以使人善良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善。即是说,人性善这一观点合乎人的目的,符合认定愿望。如果我们否认人性是善的,就等于说,人类的存在不符合人的目的,这是不符合逻辑的。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无数物种生命的延续与繁荣,是因为上代的无私付出,而付出的终极没有一滴的回报。这大概就是生物的本性。由此推论,从生物上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儒家经典理念具有不可颠覆的真理价值。这说明了人的善性与无私,源于他的生物性,为人的天性。至于有些人不善良的动机和行为,而被归属于人性本恶,这是不成立的,因为不善之行不能归罪于他的属性,这应是他由于外在的因素,不能充分发挥他的人性本善的缘故。

有人提出,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人类为何以制定法律平息暴力,以规范道德减少斗争,以设立政府处罚叛逆,又倡导坚贞反对意乱行迷,编写童话诅咒忘恩负义呢?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为何进一步加了一句,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人性本善,那么言中所述的屠刀又是哪来的呢?其实,正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目当中也许会有一千个善恶标准,但人类总是主张“人性本善”的。况且,如果人不是本善,那么怎么能做到“放下屠刀”这一点呢?再者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们认为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不可否认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有恶行,人会变得世故,甚至势力,这是为什么?因为人生来的善良之心被后天的权利贪欲熏染了。但是这些恶行的产生则是由外在环境造成的,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硬要说恶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说人性本恶,那么人世间根本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无论外在环境多恶劣,都应怀有善种,把恶劣环境当做考验善心的手段,应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著名哲学家康德就认为,人不分聪明才智、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至于人性是善是恶,正如有先见之明的南宋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说过一则苏东坡的故事。他与一个名叫佛印的和尚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一起在林中打坐。苏东坡脑海里万念纷飞,他兴奋地问道:“大师,你看我的坐姿如何?”佛印说:“我看你的坐姿很像佛祖。”接着,苏东坡又恶作剧地说:“我看师父的坐姿,活像一堆牛粪。”佛印和尚倒是不生气也不反驳,只是淡淡一笑。回到家里,苏东坡高兴地把捉弄佛印的经过告诉了他的妹妹。苏小妹感悟地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佛印大师心中有如来,所以看到的你也是如来。你心中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他人也是一团牛粪。每个人看到的外在事物的形象,其实都是他内心的投射啊!”苏东坡恍然大悟③。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佛印告诉我们;如果你是善的,那么你看别人也是善的。如果你是恶的,那么你看别人也是恶的。所以,是我们在决定人性的善恶。所有的恶念其实都是因为自我意识作祟。当放下自我之后,人性本善的一面就会真切地显现出来。人世间有如此多的善举:婴儿的助人为乐、雷锋的舍己为人,等等,正源于人的本性中有善的种子。善待他人,他人亦善待,如此良性循环,人类的生活才会幸福美满。

无论是科学家婴儿试验也好,还是从性本善的孟子也好,又有哪一家哪一派不要我们抑恶扬善的呢?其实善和恶也就在一念之间,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世界就是一个向善的世界。

注释:

①北京科技报华夏经纬网[日期2006-03-09]

②告子章句上:文言汉语网[日期2012-11-11]

③佛印百度百科[日期2013-04-12]

人性本善的例子篇2

摘要:刘明明主编的《经济思维逻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是一部教科书,如作者所说:“它是从经济思维的实际出发,为帮助从事经济工作、经济研究的人士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而写的创新之作。”笔者读后获益良多,但同时也发现书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在此不揣浅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经济思维逻辑;教科书;存疑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06-02

在该书第二章第二节“预设的应用”部分,作者举了几个例子,其中的案例2是这样的:“甲:‘宋波是惠泉啤酒公司最得力的部门经理。’乙:‘这怎么可能呢?据我所知,宋波只喝大江啤酒。’乙的断定基于的假设(预设)是什么?(1)大江啤酒公司是惠泉啤酒公司的子公司。(2)大江啤酒比惠泉啤酒受欢迎。(3)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只会使用市场同类产品中的本公司产品。(4)宋波只喜欢喝大江啤酒。(5)宋波实际上可能是惠泉啤酒公司的一个雇员。A.(2)(3);B.(3);C.(3)(5);D.(2)(3)(4);E.(2)(3)(4)。乙的断定必须预设‘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只会使用市场同类产品中的本公司产品’。否则他的回答就是没有根据的。其他的选项都不必作为预设。所以正确答案是B。”(第44~45页)

这个例子的选项D和E内容一样。(该书第75页的“案例1”也有类似情况)此类失误的出现无足轻重,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预设的应用”的,但是这个例子所涉及的核心内容并不是预设问题,因为它不符合作者关于预设的论述。关于预设,作者说:“要说清楚预设问题,就要区分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义预设是一个语句所隐含的意思和命题,并且是该语句是否有意义或可使其为真为假的前提条件。它跟语句的意义或语句的真假构成一种逻辑制约关系。”(第37页)关于语用预设,作者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说:“上面的讨论只是从逻辑-语义方面分析,只能解决预设在语句中的逻辑―语义关系,但不能揭示预设的语用关系,因为话语中的预设还与说话的时间、地点、场合等语境条件有关,甚至与说话人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说话的姿态都有关系。”(第40页)有学者给出的关于语用预设的特殊定义是:“如果话语A只有当命题B为交谈双方所共知时才是恰当的,则A在语用上预设B。”显然,无论是语义预设还是语用预设,都针对地是某一个语句的真假和有无意义。而作者所举的例子中的所谓“预设”,针对的是一个推理的正确与否,而与其有无意义无关。这个推理的结构是:宋波只喝大江啤酒(前提);宋波不可能是惠泉啤酒公司最得力的部门经理(结论)。要想使此推理正确,他则必须加上一个隐含的前提: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只会使用市场同类产品中的本公司产品。由此可知,作者搞错了问题域,把本属于推理中隐含的假设问题,当成关于某个语句的预设问题进行探讨了。

而“预设的应用”部分的第二个例子也存在不少问题。在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中,正方一辩在论证“人性本善”时说:“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反方三辩反驳道:“对方一辩说,有的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不错,但我请问,如果人都是本善的话,谁还会拿起屠刀呢?”这个反问是基于“放下屠刀”预设“已拿着刀(意指已作恶)”而提出来的,即并非人性本善。这就指出了其隐含着自相矛盾。(第45页)

这个例子,其实主要的还是探讨推理中的假设问题,而不是预设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作者的解释值得商榷。“‘放下屠刀’预设‘已拿着刀(意指已作恶)’而提出来的”,这种说法基本上可以令人接受,但“已拿着刀即并非人性本善”的说法却很值得怀疑。无论再多的人“已拿着刀”也不能证明“并非人性本善”。作者显然假设了“‘并非人性本善’是‘已拿着刀’的唯一原因”,或者假设了“人性是不能改变的”。然而,“人性是不能改变的”这种假设是错误的,因为世界上所有的思想道德教育都是以“人性是可以改变的”为假设的。事实上,反方三辩所说的“如果人都是本善的话,谁还会拿起屠刀呢?”(如果人都是本善的,则没有人拿起屠刀)正是以“人性是不能改变的”为假设的,因此,笔者认为与作者的说法相反,反方三辩并没有驳倒正方一辩的论述。

作者关于语义预设与语义蕴含的关系的论述也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作者说:“一个句子的所有语义预设,都是语义蕴含;但并非一个语句的所有语义蕴含都是语义预设。”(第48页)但是依据作者自己的相关论述可以否证这一论断。关于语义蕴含,作者引用道:“在自然语言中,一个语句一般都有许多语义蕴含命题。所谓一个语句的语义蕴含命题,就是指离开任何语境都可以从句子本身(即句子字面意义)推出的命题。”(第46页)作者进一步论道:“一个句子S的意义项a、b、c、d、e、f、g、h等都是由S本身的字面意义推理出来的。它们之间的真假逻辑制约关系是:如果S是真的,则a、b、c、d、e、f、g、h等都是真的;如果S是假的,则a、b、c、d、e、f、g、h等或者为真或者为假;如果a、b、c、d、e、f、g、h等任何一个是假的,则S是假的。”(第47页)而作者在上文说:“语句S与它的语义预设(N)之间的真假逻辑制约关系是:如果S真,则N真;如果S假,则N仍然真;如果N假,则S无所谓真假(无意义)。”(第38页)

依据作者关于句子S与其意义项之间的真假逻辑制约关系和语句S与其语义预设之间的真假逻辑制约关系的论述,可知,语义预设是语义预设,语义蕴含是语义蕴含,两者是全异关系,而不是像作者所说的“一个句子的所有语义预设,都是语义蕴含,但并非一个语句的所有语义蕴含都是语义预设”(这其实是说两者是包含关系),因为句子S与其意义项之间的真假逻辑制约关系明显,不兼容S与它的语义预设之间的真假逻辑制约关系。

另有一个例子本来并不属于语义蕴含问题,但是作者却把它置入“语义蕴含的应用”部分进行讨论。“原告律师:‘30平方米的一般民房,每月租金800元,不公平。请法庭判决更改此项约定,降低租金。’被告:‘法律并无明确规定禁止约定高租金,这是两厢情愿的事情。’原告律师:‘那么,被告作为出租方为何要撵走原告请来暂住一个月左右的母亲呢?’被告:‘合同无此项规定,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允许承租人之外的第二人住进承租房。’原告律师:‘我归纳一下被告的观点,看看怎样。关于租金,依你说,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对吧?’被告:‘对的。’原告律师:‘关于原告母亲同住承租房,依你说,凡是法律没有明确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对吧?’被告:‘可以这么说。’原告律师:‘法律并没有明确允许你高价出租房屋,就是属于禁止的(但是,被告却允许自己高价租房,这是自相矛盾的);法律并未禁止承租人之外的第二人暂时陪住就是允许的(但是,被告却禁止承租人之外的第二人暂时居住,这是自相矛盾的)。怎么样,你自己的观点打架了吧?……房价过高正是民法上的显失公平,是法律的公平原则所禁止的。’”

作者总结道:“在这场辩论中,原告律师根据被告的说法,先引出其观点(语义蕴含命题):‘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和‘凡是法律没有明确允许的都是禁止的’。然后推断出:被告按照他自己持有的这两个观点所采取的实际做法与被告持有的这两个观点自相矛盾,从而推断这两个观点之间存在自相矛盾。”(第49页)

实际上,原告律师根据被告的说法,引出的被告的观点――“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和“凡是法律没有明确允许的都是禁止的”,都不是语义蕴含,而是推理中省略了的假设或者说隐含的假设。本例与所谓“语义蕴含”根本就是毫不相干的,与作者本人对语义蕴含的描述也完全不符。因为,语义蕴含是针对单个句子而言的,而不是针对由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的推理。被告的第一个推理是:法律并无明确规定禁止约定高租金(理由),因而30平方米的一般民房,每月租金800元是允许的(结论)。这个推理隐含了一个假设性前提: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允许的。被告的第二个推理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允许承租人之外的第二人住进承租房(理由),因此,我撵走原告请来暂住一个月左右的母亲(结论)。这个推理也隐含了一个假设前提:凡是法律没有明确允许的都是禁止的。这两个假设分别决定着上述两个推理的正确与否,是把已知理由和已知结论结合起来而推导出来的,而不是案例中任何句子所蕴含的,因而它们都不是“语义蕴含”。

以上就是笔者所发现的《经济思维逻辑》一书中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本书中出现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但是,由于此书是教科书而且又是一本逻辑教科书,教科书中的知识性疏漏一般是要极力避免的,因此为了很好地发挥该书作为教科书的作用,有必要把某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指出来。

参考文献:

[1]陈波.逻辑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路径研究”(acjyzd20142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岳汉景(1971-),男,安徽蒙城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东问题、核不扩散问题。

人性本善的例子篇3

【摘要】管理思想作为生产力的一种关系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先导。人性研究是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向内”道德建设与“向外”实践指导的源头。本文通过对孟子管理思想中人性分析与Y理论的人性假设分析基础之上,对两者“人性善”进行比较分析,提炼出各自不同,跨越两者各持一端的片面之见,以求实现孟子管理思想与Y理论融合发展彼此超越。

【关键词】人性善;孟子思想;Y理论;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78-02

一、孟子管理思想“性善论”

孟子讲善,由“本其性善,闭塞利欲,疾无由至矣”,即说人之本性在于善,有性本善为本,方生“四端之心”,这些皆出于人的本性。孟子通过“人人皆可为尧舜”倡导,人只要保持本性,免受其外物的诱惑,就会成为善人乃至圣人。此外,认为善在于“养”,“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积极努力发扬心善的本质,就可表现善。

(一)“四端”之心

孟子认为存在是由心所趋向的外在化的展现,但外在化的展现并不全体现为人性的本质,因为人的心理特征趋向展现为两种外在形式:一种是对物欲功利的追求,另一种是仁、义、礼、智的道德外化。“口之于味也,有同曹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当豢之悦我口。”口能食,能辨别味道的好坏,是人们期望吃好的;目能视,能辨美丑,于是人们总是期望得美色;耳能听,可以辨别声音的美恶,人们总希望听到悦音;身能感触,可以辨舒适与否,人们总希望身体舒适。这是人所共有的。但是,这些并不是人的本意,口身耳目之欲,诱发出人对外界物欲功利的追求,此时人的本性已经丧失了,这是人的局部的外在的表现形式。然而,人的真实的本性在于内心心灵道德情感。即为“四端”之心。所谓“四端”是指存在有人内心的四种道德,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其中,“恻隐之心”又称之为“不忍人之心”为最核心的部分,是人内在情感的维系和人性最真实的反映。

他怎么了作文400字

(二)人人皆可为善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这个本性就是人所存在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即人有道德属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以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认知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认为人性的向善,犹如水向低处流一样。人的本性是没有不善的,水得本性是没有不爱向低处流一样。一拍打它,一时可以高出你的头额,设法阻挡它,一时可能使它飞流上山。这难道是它本性吗?这是形式逼迫它这样,人可以使他干坏事,他本性的改变,就像改变水的本性一样。孟子通过这个例子说明,后天人所表现出恶的行为,是因外在条件的干预或强迫所为,并非本性恶的表现。人的本性具有天资向善的特性。

(三)善在于“养’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举例说,山上的树,原来长得很茂盛,由于人的砍伐和放牧,使得山上成了光秃秃的一片空地,人们看见它便误以为是它本来的面目,这难道是它本来的样子吗?到了人的身上,就像山一样,难道没有善心存在吗?之所以有人会丧失它,是因为就像山上的树木一样,天天都去砍伐它,能保持原来的繁茂吗?孟子突出强调了人性的向善,是存在与人内心的善心。但这种善心需要后天不断的培养和保持。从这个意义来讲,人的善是一种潜在善的属性。通过进一步发展可以使之成为人的可能。这说明人性的善是自然人到社会人发展的结果,是先天资质与后天培养的结果,是人异于动物的存在。

二、X、Y理论中人性善论分析

“人性本善”的提出及内容。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说,把人的一般性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对管理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麦格雷戈所提出的X、Y理论就是基于需要层次说发展而来的。X理论建立于传统管理思想“经济人”假设的前提基础之上。X理论从“人性本恶”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天生好逸恶劳、逃避工作、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工作和要求缺乏积极和理性的认识,安于现状,没有创造力等。因此,在管理中应珍惜 作文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

随着科技进步,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在管理过程中X理论已经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麦格雷戈提出与之相对应的Y理论。该理论认“人性本善”的人性假设出发,主要内容是:(1)厌恶工作不是人的本性,工作是一种自我满足,员工会自愿去执行。(2)外来的控制和监督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人们愿意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完成的工作。(3)人的自我实现和组织目标的实现之间是没有矛盾的,如果给员工适当的机会,他们能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4)在适当的条件之下,人们会学会接受责任,而且能够学会主动地承担责任。(5)在遇到组织困难时,多数人都会发挥想象力和聪明才智。

麦格雷戈指出,管理的根本性问题在于对人性的分析,管理中一切决策和方法都赖依人性为前提。Y理论基于“人性本善”假设为出发点,对管理方法是一种革新的思维方式。一方面,从人的依从心理来看,Y理论是基管理绩效的提高于人的自我价值的内在判断为依据。通过对人生存、安全等最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转向人生尊重和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上来,这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和对自我价值认可的依赖心理的阐释。另一方面,从管理思想出发,Y理论所追求的是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基于对个人人格的充分信任和尊重基础之上,其潜隐这人性本善的理性思考。

三、孟子管理思想与Y理论的人性比较

成中英先生认为“麦格雷戈所说的X理论相当于西方的理性管理传统,Y理论相当于东方的理性管理思想”。首先,两者在人性假设中认为,都从“人性本善”出发。“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表明人性向善,是人的本善,是人内在具有的潜质。Y理论认为人都是勤劳的,能主动承担责任,在实现个人目标时,会考虑到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要求等。注重强调人在组织实践当中的自主性和自控性,主张充分尊重个人以及组织要为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最大的支持。是管理人性化的体现,是“人性善”的实践解答。其次,在人的依从关系来看,孟子在小学生作文 春天人性善的论述中,提到“四端’之心,认为善是人性的必然存在状态。人的这种内在存在不是完全孤立于外界的,而是与他人它物共同依托为基础。“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世界观。可见,孟子强调的人际关系不仅表现在个人内在自我德性的完善,而且要注重日常人际伦理的和谐互动基础之上。Y理论则认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基础上。是员工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不仅这种互动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上下级之间得以维持,而且更多员工自我管理和上下级以及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互动的气氛逐步得到稳定。

孟子“性善论”是一种人的潜能论,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发展,使之具有社会属性的可能,并通过持续教化和自省,最终达到“善行”。Y理论中所谓的“性本善论”基于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统一的基础上。其实质是探求一种人本身所具有的潜能,通过对人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培育和发展有利于个人能力机制发展的条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其两者在管理目标,管理价值层面以及人性路径方面具有其差异性。具体体现为:

从管理目标分析,孟子管理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万物皆备于我”以及“诚”的学说。在天人系统当中,孟子始终认为人是实现天人统一的核心,是自我高尚道德人格在天地之间的贯穿,道德主体有情有思,这便是人道的“诚”。同时,又是天道的落实,是“天之所欲,故又为天道之城”。最后,孟子提出“尽心,知性”“存心,养性”以“知天”“事天”,这是道德人格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所要实现的是以人为主体人伦精神。Y理论主要是把控制和指挥转移到,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鼓励发展和帮助引导为上来,力求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融合与实现,强调构建外在引导机制,激励个体自我潜能的发挥,实现自我的控制。只要个人目标得以实现,个体就能为组织尽更多义务和责任,并将它作为组织实现目标的途径。

从管理价值层分析,孟子管理思想讲求心善。孟子管理思想在用人和施政中,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朝矣”推行其“仁政”,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皆出自于“性善”,仁政是其中之一。仁政出于人心,人心本为善,故有善是施政的根基,并贯穿于行为中。从管理科学角度来讲,孟子用人之道的最根本目标是将管理置于一个最高的道德层面,才能做到以德服人,达到心悦诚服的管理效果。Y理论从“人性本善”假设出发,认为人在工作实践中具有自主理性,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管理,管理者只是员工实现目标的辅助者,其管理的意义是为员工创造有利环境,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自主与参与决策的权力。此时的善,只是员工行为合乎善的表现,是恶的对立面,并非本质上所说的内在本性的善。

从人性路径分析,孟子管理思想“人性善”发自于内,表现于外在行为。孟子提出“性善”,其“天道”自然存在于“性”中,即为人性的根本,无需孔子所讲的“正心”,只需要将其外化用行动表现就可以。因此,孟子认为“性善”是本质的,通过“四端”等将性善实施到行为当中。指出人性本善,不是可善可不善,或者有善有不善。Y理论的“性善论”是“社会人”假设逻辑演进。认为人是有情感的,有社会需要的,应该对人加以引导。此时,作为个体的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表现的是外在驱使下的“善性”,其善产生在外在引导基础上,所要达到的目的则是通过外在引导,最终做出自愿的行为,其善是教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姜杰.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