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流言范文精选3篇(全文)

空间流言篇1

摘 要:电影《早春二月》改编自现代作家柔石的小说《二月》。在将文学叙事转化为电影叙事时,精湛地发挥了电影空间艺术之长,通过地域、文化、诗性三重空间的建构和串联融合,呈现出江南小镇的生存镜像。影片不仅传达了原作对知识分子形象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精彩表现,且以诗性美的抒情风格、水墨国画的银幕效果,确立了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地位。

关键词:早春二月;空间建构;地域空间;文化空间;诗性空间

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表现知识分子性格、命运和道路的名作,1963年谢铁骊将其改编导演成电影《早春二月》。影片不仅传达了原作对知识分子形象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精彩表现,且以含蓄幽深的诗意美、细腻绵长的抒情风格、水墨国画的银幕效果,确立了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地位。

电影伊始便以一个长方形镜框,展现出空间建构的巧妙。棕色的木质墙壁铺满屏幕,上一镜框镶嵌着柔石的黑白肖像,右侧竖题“纪念柔石同志遇难三十三周年”。接着,镜框叠化为一扇小窗,右侧题字亦叠化为影片的标题“早春二月”。在开篇的长镜头里,画面移动起来,从一个长方形的景框向外望去,江树、矮屋、远山、石拱桥、小亭缓缓向后移去。然后镜头切换船内掠过满堆的货物,定到另一个长方形景框里,一个推镜头扫过拥挤嘈杂船舱里的众生相,中景镜头切到昏睡老汉身旁的萧涧秋。船舱内充塞着沉滞压抑的气氛,跟镜头随着萧涧秋走到甲板上,放眼望去,满目江南春色。这样,透过两个小小的长方形景框,摄像机游移于船舱及两岸景色所构成的地域空间之中。柔石的黑白肖像及题字则构成了文化空间及意蕴:通过改编《二月》,传达对左翼作家柔石的纪念以及对知识分子出路的思考。船舱沉滞空气和江岸春的气息,昏睡的民众与清醒的知识分子,在镜像对比中,构成了诗意的抒情空间,特别是萧涧秋浸染在春的朝气里内心升腾的希望,充满了诗意激情。

小说《二月》如抒情诗,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然寥有景物等空间描写。在小说电影化的策略上,《早春二月》精湛地发挥了电影空间艺术之长,通过地域、文化、诗意三重空间的建构,将文学叙事转化为电影叙事。

地域空间是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不同的地域会形成不同的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

萧涧秋乘船前往芙蓉镇,江水两岸的村树、矮屋、石拱桥、小亭及远山,无不带有浓厚的江南水乡地域特征。此行之地芙蓉镇,就是典型的江南小镇。随着剧情的发展,电影精心安排了几场江南水乡的外景:雪后初晴,一片白茫茫的原野;早春时节,桃李争艳,石拱桥下游鸭戏水;萧涧秋与陶岚的交心之谈,正是在大片的梅林中漫步之时;细雨石板路,湿腻惆怅的江南雨巷。

初到芙蓉镇的萧涧秋,以为在外漂泊倦了后终得了个暂且可以安身舒心之地。然而看似世外桃源的芙蓉镇,并不全如其名意味的那样。随着萧涧秋的进入,展现的是贯通小镇的逼仄河道,幡旗招展的临河街市,低矮古旧的民房老屋。陶家的高门楼,文嫂家的破木门,荒凉的石亭,罕有人迹的郊道,一同构成了芙蓉镇封闭的生存空间。

窗是芙蓉镇封闭空间内蕴张力的外化,隐喻着芙蓉镇与外界的关系。船舱里,萧涧秋面朝窗外,从昏睡麻木的民众中脱离;接风酒席上,众人大谈主义,陶岚则伫立一旁,望向窗外的大雪纷飞;特写镜头里,北风穿过文嫂家破洞的窗纸直吹进来;校舍里,萧涧秋和陶岚在窗旁热烈地讨论,在烛光中留下剪影;课堂上,灿烂的阳光透过窗洒进来,教室一片明亮。窗兼具封闭和开启的特征,是芙蓉镇和外界空间的纽结点,象征着人物渴望打破闭塞空间的心理状态。

萧涧秋乘船来到芙蓉镇,终又乘船离去,船隐喻着萧涧秋与小镇的关系。在电影开头,船舷边的萧涧秋回身,甲板上蜷缩着文嫂一家,老太太讲出文嫂的丈夫在战争中牺牲的消息,镜头转向萧涧秋一个面部表情特写:刚舒展的心情又陷入凝重。接下来是在一条在浪花拍打下摇晃的无主小船的空镜头,虽然暂时地拴在岸边,却随时可能被卷入江心漂荡无依。两组镜头的剪接,隐喻着文嫂的悲惨命运,也暗示着漂泊者萧涧秋此行并不能真正地靠岸、终将离去的结局。小舟这一空间道具意象,就是承载着人物跌宕漂泊的命运之舟。

小说《二月》因其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传达,而带有浓厚的文化意蕴。有别于小说的语言性描述,电影通过视听语言的创新成功地将原著中的文化内蕴投射在银幕的文化空间之中。

学校是芙蓉镇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空间,也是萧涧秋在此的主要生活空间。题着“芙蓉镇中学堂”的校门庄严厚重,校门口的小吃摊热气腾腾,上课的摇铃响起,学生们小跑进教室,老师们穿过庭院里菱形孔门走向课堂。教室里窗明几净,两侧张挂格言训句,后墙贴着海棠花形状的中国地图,墙角立柜上放着显微镜和地球仪,讲台旁角落放置一盆绿植,热水瓶在玻璃窗台上。学生戴的帽子,有前清瓜皮帽、毛线帽,也有新式海军帽。这是一个新旧交杂的空间。萧涧秋带着同学们在简陋操场打篮球,画外音是音乐课上学生们合唱《骊歌》,国文课上传授司马迁的《史记》及《礼记》中的《苛政猛于虎》,折射出民国时期蔡元培提倡的“五育并举”的现代教育理念。男女同校同学,亦是现代教育的平等开明。办公室里,教员们集体备课,谈论军阀混战和灾乱。校舍里,萧涧秋与陶岚共读《新青年》,畅谈新思想。新旧文化在学校交杂碰撞,构成包容并蓄的文化空间。

茶馆作为芙蓉镇的社会文化缩影,其“质朴里面含着奸刁”(陶岚语),汇聚各色人物,播散流言蜚语,是小镇沉滞灰色的文化空目标 作文间。萧涧秋初入芙蓉镇,茶馆里正唱着弹词《宫怨》,茶客和店小二用疑虑的眼神打量着这个外来者,交耳私语。隆泉苑茶楼逼仄的空间里,靠窗悬着鸟笼,或抽水烟或看报的各色闲散茶客满座,店小二提壶穿梭其间。流言盛行之时,钱正兴与方谋酸言冷语地评论萧涧秋,隔座的茶客马上就议论开了,流言蜚语在茶馆播散。影片中的一个正反打镜头极精练地表现出流言之害:萧涧秋带采莲去上学,文嫂目送着他们离去,邻居则在后面指指点点,文嫂关门,失声痛哭。而萧涧秋连续推开两道门进入其家,门口是张望的邻居们,隐喻着萧涧秋帮助文嫂所要经历的的重重阻碍,并揭示文嫂的死就是来自乡间流言的压力。匿名信中“左手抱着小寡妇,右手想把芙蓉采”的诗,更是恶毒地伤害了三个无辜的人。从茶馆播散的流言,直接导致了文嫂自杀的悲剧,最终逼迫萧涧秋离开芙蓉镇。流言是氤氲在芙蓉镇内部的沉滞传统文化和集体文化心理的表征,其聚集地茶馆则构成了芙蓉镇灰色的文化符号象征。

陶家作为芙蓉镇的书香门第,传统儒家乡绅文化和新式教育观念在此交汇,在传统家庭结构中显露出新旧交杂的文化空间。方桌、藤椅、字画对联、文竹幽兰、茶盏、花瓶等摆设,传递出诗书之家的传统气息,而钢琴、相框、西洋灯等现代物品的出现,又显示出这个富足之家的现代风尚。在空间的展示上,精致大方的陶家与破败寒酸的文嫂家,强烈的贫富对比中折射出人道忧思的文化意味。而同样是在这个空间里,陶家兄妹的手足之情,萧涧秋与陶岚的爱情蔓长,圆桌上教员的把酒言谈,启蒙与保守之间的碰撞交战,追随与守候的情感抉择,都在陶家产生交集,杂烩成斑驳的家庭文化。

影片除了富于特色的地域空间、文化空间的建构外,更着力于诗意空间的营造。对于原著文字表达的诗性特色,在用视听语言转化和造化上十分出色。

诗意首先存在于江南的春景之中,或者说景物是内在诗意在银幕上的外化。学校里,萧涧秋和陶岚漫步在一大片梅林间,烂漫的寒梅映满屏幕,是早春的诗意。陶岚吐露出内心对萧涧秋这只大雁的羡慕,而萧涧秋则表示自己是一只孤雁。孤雁的自喻饱含传统文化的诗意,而萧涧秋内心的孤独和悲凉也在早春景色对比假期计划作文中愈显深重。萧涧秋许诺接济文嫂一家,回来的路上,他在洁白的雪地里欢跳,充满生气地环顾四周,有如一只鹤在云中飞,洋溢着内心的纯洁与愉悦。萧涧秋接采莲上学的路上,一系列的空镜头,鲜艳的桃花,石桥下戏水的鸭子,正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他内心的雀跃。萧涧秋和陶岚漫步于蒙蒙细雨中,油纸伞,石板路,如戴望舒的诗,结着愁怨的江南雨巷的神韵跃然荧屏。早春景象是灰暗底色中明亮的一笔,如中国水墨画,在银幕诗意地绽放。

诗意也表现在镜头语言与影像语法的运用上。萧涧秋弹起《徘徊曲》,陶岚倚着听琴,镜头缓缓推向陶岚,由近景到面部特写,在陶岚的眼神中,闪回镜头从现实空间跳转到过去,叠印到萧涧秋在杭州西湖边徘徊的场景。电影传神地刻画出了五四退潮后孤独徘徊的青年形象:月光下,穿着白色中山装的萧涧秋凸显在夜色下的远山湖光背景中。在镜头组接上通过声音连接匹配转场,将陶岚回忆中的笑声和此时的笑声剪辑在一起,巧妙地跳接到听琴的镜头。这一诗意空间的营造,表现出导演精湛的艺术手法和诗意抒情的风格。

影片中两次“脚步”的片段更是精到地表现出运用镜头语言建构诗意空间之妙。接采莲上学的路上,得知乡里的流言后,电影给了一个萧涧秋沉默不语的仰拍镜头,这既是采莲的视角,又暗含着萧涧秋内心的沉重和愤懑。萧涧秋的脚步加快,伴随着急促的节奏,一系列的空镜头,天上乌云,风吹柳条,水中波澜,细雨忽至,都隐喻着此刻他内心的阴郁和波动。影片结尾,陶岚夺门而出,下楼梯,过栅栏,上石桥。电影在以运动摄影为基调的前提下,运用丰富的前景层次, 强化陶岚奔跑的速度感,表现了陶岚急切的心情。一连三次前景的景物遮挡――楼梯栏杆、院中的树林和田间的篱笆――都用来表现她奋力冲破樊篱,最后摄影机追随着陶岚上桥后摇向蔚蓝的天空,全片结束。“纱、篱笆、树木、楼梯的运用都是为了营造思想情绪,让陶岚用奔跑的动作和调度来表现她的内心的世界。”[1]最后一个镜头就像中国画的留白一样运用于开放式的结尾,意味无穷。

萧涧秋多次往返于学校与文嫂家的情节,在电影里表现为七次过桥的镜像。石桥作为小镇英语 作文的地标,既是展现早春景色变化的外景空间,又联系着学校与文嫂家两个空间,更见证着萧涧秋情绪的起伏:雪地里跳跃的诗意,流言缠身时的愤懑。在七次过桥的重复蒙太奇中,地域空间、文化空间以及诗意空间在银幕上达到了水乳交融、交相辉映的镜像展现。

小说中对萧涧秋的心理描写是通过抒情性的语言和大量书信来展现的,而电影则通过地域空间、文化空间及诗意空间三个主要叙事空间的构建,运用镜头来展现空间里的人及人物心理,将小说文本内容转化为空间影像。通过巧妙而精湛的空间构建,将江南小镇的生存镜像呈现于银幕,电影《早春二月》对小说《二月》完成了一次极为成功的改编。

参考文献:

[1]崔畅.早春二月茂,二月桃李馨――《早春二月》摄影师李文化访谈录[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5).

空间流言篇2

摘 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化手机的大发展,人们依赖网络获取并交换信息的频率越来越高,以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为手段,通过手机、电脑、数字化电视等终端的科普传播模式和媒介形式也应运而生,我们称之为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普。

关键词:科学流言;互联网;科普

1 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普

网络科普作为现代科普传播中的重要力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首先它丰富了科普传播的内容与手段,从传统的图文,演变成为音频、视频、互动、体验等多种表现形式的集合,提高了科普的多样性;

第二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最大程度的促进了空间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并且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公众,扩大了科普的传播力度;

第三,它注重公众的参与性,将科普从单方向变成了双向互动,提高了受众的感受度。

2 “流言”的传播及危害

正如我们所期待的,互联网为科普带来了新的契机,科普变得前所未有的“亲民”。基于微博、微信、QQ群体、论坛等平台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了解科普。2013年底,一个名为“月球车玉兔”的微博号开始用拟人化的口吻玉兔号的相关信息,大量的太空探索科普知识通过网络语言方式表达,既通俗又风趣,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粉丝,目前已拥有60万粉丝。这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为科普带来的广泛影响。

但在人们感受网络科普便捷的同时,也看到了虚假科学流言的泛滥。我们在网络经常可以看到诸如“吃一碗方便面得花32天解毒”、“wifi辐射有损健康”、“瓶装水暴晒后可致癌”……等科学流言,并通过微博、论坛、微信、网站等主要社交载体广泛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有些流言转发量已超亿次。

任何流言都是伴有社会风险的,它的大量传播不但会造成对公众的错误引导,处置不当就会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如近日由“中东呼吸综合征通过空气传播”引起的口罩、洗手液等产品脱销,就是恐慌心理带来的群体性事件。而一些流言对社会秩序也造成了间接危害,如几年前的 “饮料中含有肉毒杆菌”事件,虽然专家媒体及时出面辟谣,但事件的负面效应至今还存在,直接影响相关企业甚至行业的效益。

3 科学流言的特点

3.1 身披“伪科学”外衣

要让流言增加信服力,必须以科学之名。那些看似“科学”内容或利用公众对科学的模糊认识,使用大量专业术语与未经科学话语证实和评议的内容;或利用公众对国外高科技的盲目崇拜,引用国外学术著作与专家言论来移花接木,用看似有理有据的“引经据典”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流言的模糊性与可信度。比如“抢盐事件”中,流言附带了日本辐射图、辐射对人体影响,甚至引用了β摄像等专业术语,人们对流言解读深信不疑,造成了社会恐慌。

3.2 流言多源于社会“热点”

由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技记协联合的“2014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榜”显示,广为传播的流言多与食品安全、医疗保健、环境污染等社会热点有关。由于热点问题的时事性,许多问题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官方解读,时间差给了“流言”可乘之机。官方的严谨表态被理解为讳莫如深,坊间流言成为了权威解释,高热点带来的高关注引发了传播的“蝴蝶效应”。

3.3 戳中“痛点”,宁可信其有

随着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问题的曝光,人们对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开始抱有怀疑态度,在伪科学信息面前缺失了应有的辨别能力,变成了“宁可信其有”。多数人产生了从众心理,用“半信半疑”来降低风险,这实际上是一种不求收益最大,但求遗憾最小的谨慎决策。这种“半推半就”的心理使得流言不能得到及时的终止。

3.4 监管力度不够,传播迅速

热点伪科学流言,有很多的已经被超过多次的“冷饭”,媒体专家多次进行辟谣,却依然在网络上一次又一次的传播。

这里的原因:

一是不少编辑、版主缺乏对科学信息的关注与辨别能力,没有及时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造成了大面积的传播。

二是由于监管的不及时,没有专门的机构与机制来约束网络制度的执行,而是单纯的网络环境的自我纠错能力。

3.5 缺乏权威的声音

政府部门以及专家代表着科学信息的权威性,但在公众对流言问题抱有怀疑时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听到他们的声音。相反,却有大量来自所谓“专家”或知情人士的健康信息在大肆传播,等到谣言满天飞时再来辟谣,则难免事倍功半。

4 真相如何跑赢流言

4.1 打造“权威之声”

科学流言的大量传播,一部分原因跟权威信息的匮乏有关。专家缺乏发声的平台,媒体缺乏权威的信息来源。政府应积极促进专业机构、专家与媒体的合作,将政府的公信力、科学公知的专业性与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精选、辨别、整合权威媒体的求证信息,打造具有公信力的“科学之声”品牌,要担当起谣言粉碎机的重任,为公众提供科学支撑。

4.2 提高监管力度

政府有关部门和新媒体机构都应加强网络监管,传播正确的知识和信息、资讯,过滤转发的信息,对错误或不准确的信息及时予以澄清、纠正,保持网络科普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互联网科学的传播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在传播渠道上,相关网站、平台要有专门技术或人员,发现谣言后要第一时间开展调查,一旦核实为谣言,要立刻删除谣言并进行辟谣,同时报警等。

4.3 加大科普的主动性

科学流言的干预应是未雨绸缪的,权威机构和专家们应该增加科普主动性,从被动的辟谣,变为主动的介入,及时为公众提供热点科学服务,通过权威信息的与引导,做好防止流言传播的预防工作。科普工作并不仅仅是宣传科技知识,而是要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从某种角度说,这是一种以批判的、实证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公众在流言面前的“免疫力”和基本的辨别能力,使谣言不攻自破。

社会发展到今天,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同时,也带来了流言的快速传播。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全民素质的提高,求真务实、谨言慎行的科学精神,才是真正的“流言终结者”。

空间流言篇3

提要:一直以来,人们总会被一些不时冒出的所谓“科学常识”所左右,而这些常识的背后,都是对真正科学的种种误读

地震时躲进“生命三角”

流言:地震来时要到桌子、冰箱、沙发旁蹲下,如果建筑物倒塌,靠近它们的地方会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生命三角”。

真相:这个说法早在2004年就开始流传,它的倡导者、号称“全世界最有经验的救援队队长”的加拿大人Doug Copp认为,地震来时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间的位置躲避。他甚至通过炸毁楼房的试验来证明自己这一理论的有效性。不过,Copp所做的“实验”根本不能算是对地震的研究。曾对1999年土耳其7.8级大地震进行过详细调研的抗震减灾专家Marla Petal指出,炸药爆破导致的房屋倒塌不能等同于地震中可能出现的房屋倒塌。房屋受到地震波袭击时,可能发生各个方向上的平晃。坍塌也分成房顶平塌、墙体外倒、墙体内倒和房顶M形向下弯折几种。即便“生命三角”有效,地震时人们也无法预知地震的方式、倒塌发生的方向,更无法知道什么地方会有所谓的“三角求生空间”。最重要的是,能将建筑物震塌的地震,是不会让你和你家中沉重的家具待在原地的。伊朗国际地震工程学和地震学研究院的Mohammadreza Mahdavifar博士在2009年就曾,比较了地震救生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和“生命三角”这两种方法的优劣。研究的结论是:前者是更好的选择。

结论:流言终结。你无法预知所谓的“生命三角”在哪里,而在“生命三角”形成之前,你可能早就被飞来的各种杂物打伤了。

生吃泥鳅养生

流言:被吹捧为“养生教母”的马悦凌在自著的《不生病的智慧》一书中称,生吃泥鳅能去肝火,百益无一害。

真相:寄生虫极易通过淡水鱼传播给人类。像泥鳅这类的淡水鱼吞食螺肉后,蚴虫便会进入鱼体,并在鱼的肌肉组织内沉积下来。人如果生食被感染的泥鳅,这些蚴虫就会进入人体的消化道,继而进入胆道和肝脏,在那里长期定居并发育为成虫,轻者会造成发烧头痛、四肢无力等身体不适的症状,重则引起黄疸、胆管结石、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胆管癌。马悦凌曾传授经验,“泥鳅买回来以后,在清水里多养几天就能去除寄生虫。”这纯粹是毫无根据的臆想。寄生虫的蚴虫定居在泥鳅的肌肉组织内,就算在清水里养到泥鳅自然老死,这些小家伙也绝不会从安乐窝里主动跑出来送死。

结论:流言终结。生吃泥鳅不但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还会增加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不少“养生大师”的“养生秘方”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电脑病毒能导致核电站自毁

流言:Stuxnet蠕虫电脑病毒能够导致核电站自毁甚至控制核武器发射,最终毁灭整个世界。

真相:在Stuxnet蠕虫病毒诞生前,大多数攻击普通电脑的病毒并不会对世界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即使一些经济学家幻想过全球的银行被同时攻陷,导致世界经济体系彻底崩溃的状况,这似乎也不至于带来世界的末日。不过Stuxnet改变了这一切,作为世界上首个专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编写的破坏性病毒,它能够利用西门子SIMATIC WinCC系统若干漏洞攻击各种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其中也包括了核设施和军事设施在内。而且这不是停留在可能性阶段,而是实实在在已经发生。去年,Stuxnet曾攻击伊朗布什尔核电站。而就在今年11月,美国一家水厂的水泵也因为遭到Stuxnet的攻击而“罢工”。

结论:虽然类似Stuxnet这样的工控病毒尚不具备控制核武器发射这样的主动攻击能力,但是Stuxnet已经证明了它具有破坏基础设施的能力。

外星人频繁造访地球

流言:2011年全球发生多起重大UFO事件。8月20日,中国也发生了迄今规模最大的一起UFO事件――有多地目击者称看到了巨大不明移动发光体。

真相:有关“8.20”重大UFO事件的最不可思议的目击报告来自上海空域。自称民航客机驾驶员的“采姑娘的小蘑菇”在微博上称:“20日晚21时6554航班,上海区域,高度10700米发现巨大球状发光天体,由小变大,规则几何圆体,比月亮大几百倍……”但这之后这名目击者就“消失”了。其实,类似的气泡状UFO并不是头一次在地球上出现。6月22日凌晨,夏威夷莫纳克亚天文台的网络摄像头记录到了一次非常类似的“发光球体”事件。然而,最终证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Minuteman III型洲际弹道导弹是这起UFO事件的“罪魁祸首”――“气泡”是火箭熄火之后剩余燃料在太空中迅速扩散而形成的。

结论:不明飞行物和外星人的话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没有人敢保证,在浩瀚宇宙中绝对不存在地外生命。

催熟的香蕉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流言:用来催熟香蕉的化学试剂会影响儿童的激素水平,导致性早熟。

真相:成熟的香蕉不便于长途运输,为此人们将未完全成熟的香蕉采摘下来,在运输过程中用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一种植物激素)来催熟香蕉――由于香蕉本身就释放乙烯,乙烯利催熟实际上就是一个唤醒香蕉内源乙烯释放的过程,这种被催熟的香蕉对人体无害。但是,催熟香蕉并不代表催熟儿童。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物质,人类性成熟靠的是性激素――它有特定的结构和特异性受体,而外来的植物激素不会参与人体性激素的合成,更不会影响性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

结论:流言终结。过量摄入乙烯利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但香蕉催熟剂乙烯利在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问题上,完全是无辜的。(来源:果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