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文范文精选8篇(全文)

逻辑学论文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常识推理。归纳逻辑。广义内涵逻辑。认知逻辑。自然语言逻辑现代逻辑创始于世纪末叶和世纪早期。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数学中的公理化运动。当时的数学家们试图即从少数公理根据明确给出的演绎规则推导出其他的数学定理。从而把整个数学构造成为一个严格的演绎大厦。然后用某种程序和方法一劳永逸地证明数学体系的可靠性。为此需要发明和锻造严格、精确、适用的逻辑工具。这是现代逻辑诞生的主要动力。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世纪逻辑研究的严重数学化。其表现在于:一是逻辑专注于在数学的形式化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二是逻辑采纳了数学的方法论。从事逻辑研究就意味着象数学那样用严格的形式证明去解决问题。由此发展出来的逻辑被恰当地称为“数理逻辑”。它增强了逻辑研究的深度。使逻辑学的发展继古希腊逻辑、欧洲中世纪逻辑之后进入第三个高峰期。并且对整个现代科学特别是数学、哲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是:世纪逻辑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来自何处?大致说来将如何发展?我个人的看法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将至少是世纪早期逻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并将由此决定世纪逻辑学的另一幅面貌。由于人工智能要模拟人的智能。它的难点不在于人脑所进行的各种必然性推理(这一点在世纪基本上已经做到了。如用计算机去进行高难度和高强度的数学证明。“深蓝”通过高速、大量的计算去与世界冠军下棋)。而是最能体现人的智能特征的能动性、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活动中包括学习、抉择、尝试、修正、推理诸因素。例如选择性地搜集相关的经验证据。在不充分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尝试性的判断或抉择。不断根据环境反馈调整、修正自己的行为。……由此达到实践的成功。于是。逻辑学将不得不比较全面地研究人的思维活动。并着重研究人的思维中最能体现其能动性特征的各种不确定性推理。由此发展出的逻辑理论也将具有更强的可应用性。实际上。在世纪中后期。就已经开始了现代逻辑与人工智能(记为AI)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例如。哲学逻辑所研究的许多课题在理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AI从认知心理学、社会科学以及决策科学中获得了许多资源。但逻辑(包括哲学逻辑)在AI中发挥了特别突出的作用。某些原因促使哲学逻辑家去发展关于非数学推理的理论;基于几乎同样的理由。AI研究者也在进行类似的探索。这两方面的研究正在相互接近、相互借鉴。甚至在逐渐融合在一起。例如。AI特别关心下述课题:·效率和资源有限的推理;·感知;·做计划和计划再认;·关于他人的知识和信念的推理;·各认知主体之间相互的知识;·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示;·常识的精确处理;·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容错推理;·关于时间和因果性的推理;·解释或说明;·对归纳概括以及概念的学习。[①]世纪的逻辑学也应该关注这些问题。并对之进行研究。为了做到这一点。逻辑学家们有必要熟悉AI的要求及其相关进展。使其研究成果在AI中具有可应用性。我认为。至少是世纪早期。逻辑学将会重点关注下述几个领域。并且有可能在这些领域出现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如何在逻辑中处理常识推理中的弗协调、非单调和容错性因素?()如何使机器人具有人的创造性智能。如从经验证据中建立用于指导以后行动的归纳判断?()如何进行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特别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库以及各认知主体相互之间的知识而进行的推理?()如何结合各种语境因素进行自然语言理解和推理。使智能机器人能够用人的自然语言与人进行成功的交际?等等。.常识推理中的某些弗协调、非单调和容错性因素AI研究的一个目标就是用机器智能模拟人的智能。它选择各种能反映人的智能特征的问题进行实践。希望能做出各种具有智能特征的软件系统。AI研究基于计算途径。因此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号模型。一般而言。AI关于智能系统的符号模型可描述为:由一个知识载体(称为知识库KB)和一组加载在KB上的足以产生智能行为的过程(称为问题求解器PS)构成。经过世纪年代包括专家系统的发展。AI研究者逐步取得共识。认识到知识在智能系统中力量。即一般的智能系统事实上是一种基于知识的系统。而知识包括专门性知识和常识性知识。前者亦可看做是某一领域内专家的常识。于是。常识问题就成为AI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常识表示和常识推理。即如何在人工智能中清晰地表示人类的常识。并运用这些常识去进行符合人类行为的推理。显然。如此建立的常识知识库可能包含矛盾。是不协调的。但这种矛盾或不协调应不至于影响到进行合理的推理行为;常识推理还是一种非单调推理。即人们基于不完全的信息推出某些结论。当人们得到更完全的信息后。可以改变甚至收回原来的结论;常识推理也是一种可能出错的不精确的推理模式。是在容许有错误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推理。简称容错推理。而经典逻辑拒斥任何矛盾。容许从矛盾推出一切命题;并且它是单调的。即承认如下的推理模式:如果p?r。则pùq?r;或者说。任一理论的定理属于该理论之任一扩张的定理集。因此。在处理常识表示和常识推理时。经典逻辑应该受到限制和修正。并发展出某些非经典的逻辑。如次协调逻辑、非单调逻辑、容错推理等。有人指出。常识推理的逻辑是次协调逻辑和非单调逻辑的某种结合物。而后者又可看做是对容错推理的简单且基本的情形的一种形式化。[②]“次协调逻辑”(ParaconsistentLogic)是由普里斯特、达·科斯塔等人在对悖论的研究中发展出来的。其基本想法是:当在一个理论中发现难以克服的矛盾或悖论时。与其徒劳地想尽各种办法去排除或防范它们。不如干脆让它们留在理论体系内。但把它们“圈禁”起来。不让它们任意扩散。以免使我们所创立或研究的理论成为“不足道”的。于是。在次协调逻辑中。能够容纳有意义、有价值的“真矛盾”。但这些矛盾并不能使系统推出一切。导致自毁。因此。这一新逻辑具有一种次于经典逻辑但又远远高于完全不协调系统的协调性。次协调逻辑家们认为。如果在一理论T中。一语句A及其否定?A都是定理。则T是不协调的;否则。称T是协调的。如果T所使用的逻辑含有从互相否定的两公式可推出一切公式的规则或推理。则不协调的T也是不足道的(trivial)。因此。通常以经典逻辑为基础的理论。如果它是不协调的。那它一定也是不足道的。这一现象表明。经典逻辑虽可用于研究协调的理论。但不适用于研究不协调但又足道的理论。达·科斯塔在世纪年代构造了一系列次协调逻辑系统Cn(≤n≤w)。以用作不协调而又足道的理论的逻辑工具。对次协调逻辑系统Cn的特征性描述包括下述命题:(i)矛盾律?(Aù?A)不普遍有效;(ii)从两个相互否定的公式A和?A推不出任意公式;即是说。矛盾不会在系统中任意扩散。矛盾不等于灾难。(iii)应当容纳与(i)和(ii)相容的大多数经典逻辑的推理模式和规则。这里。(i)和(ii)表明了对矛盾的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iii)则表明次协调逻辑对于经典逻辑仍有一定的继承性。在任一次协调逻辑系统Cn(≤n≤w)中。下述经典逻辑的定理或推理模式都不成立:?(Aù?A)Aù?ABA(?AB)(A??A)B(A??A)?BA??A(?Aù(AúB))B(AB)(?B?A)若以C为经典逻辑。则系列C,C,C,…Cn,…Cw使得对任正整数i有Ci弱于Ci。Cw是这系列中最弱的演算。已经为Cn设计出了合适的语义学。并已经证明Cn相对于此种语义是可靠的和完全的。并且次协调命题逻辑系统Cn还是可判定的。现在。已经有人把次协调逻辑扩展到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多值逻辑、集合论等领域的研究中。发展了这些领域内的次协调理论。显然。次协调逻辑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③]非单调逻辑是关于非单调推理的逻辑。它的研究开始于世纪年代。年。D·麦克多莫特和J·多伊尔初步尝试着系统发展一种关于非单调推理的逻辑。他们在经典谓词演算中引入一个算子M。表示某种“一致性”断言。并将其看做是模态概念。通过一定程序把模态逻辑系统T、S和S翻译成非单调逻辑。B·摩尔的论文《非单调逻辑的语义思考》()据认为在非单调逻辑方面作出了令人注目的贡献。他在“缺省推理”和“自动认知推理”之间做了区分。并把前者看作是在没有任何相反信息和缺少证据的条件下进行推理的过程。这种推理的特征是试探性的:根据新信息。它们很可能会被撤消。自动认知推理则不是这种类型。它是与人们自身的信念或知识相关的推理。可用它模拟一个理想的具有信念的有理性的人的推理。对于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中获得成功的应用而言。非单调逻辑尚需进一步发展。.归纳以及其他不确定性推理人类智能的本质特征和最高表现是创造。在人类创造的过程中。具有必然性的演绎推理固然起重要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的归纳、类比推理以及模糊推理等。因此。计算机要成功地模拟人的智能。真正体现出人的智能品质。就必须对各种具有不确定性的推理模式进行研究。首先是对归纳推理和归纳逻辑的研究。这里所说的“归纳推理”是广义的。指一切扩展性推理。它们的结论所断定的超出了其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而前提的真无法保证结论的真。整个推理因此缺乏必然性。具体说来。这种意义的“归纳”包括下述内容:简单枚举法;排除归纳法。指这样一些操作:预先通过观察或实验列出被研究现象的可能的原因。然后有选择地安排某些事例或实验。根据某些标准排除不相干假设。最后得到比较可靠的结论;统计概括:从关于有穷数目样本的构成的知识到关于未知总体分布构成的结论的推理;类比论证和假说演绎法。等等。尽管休谟提出著名的“归纳问题”。对归纳推理的合理性和归纳逻辑的可能性提出了深刻的质疑。但我认为。()归纳是在茫茫宇宙中生存的人类必须采取也只能采取的认知策略。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实践的必然性。()人类有理由从经验的重复中建立某种确实性和规律性。其依据就是确信宇宙中存在某种类似于自然齐一律和客观因果律之类的东西。这一确信是合理的。而用纯逻辑的理由去怀疑一个关于世界的事实性断言则是不合理的。除非这个断言是逻辑矛盾。()人类有可能建立起局部合理的归纳逻辑和归纳方法论。并且。归纳逻辑的这种可能性正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推动下慢慢地演变成现实。恩格斯早就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④]有人通过指责现有的归纳逻辑不成熟。得出“归纳逻辑不可能”的结论。他们的推理本身与归纳推理一样。不具有演绎的必然性。()人类实践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相应的经验知识的真理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归纳逻辑和归纳方法论的力量。毋庸否认。归纳逻辑目前还很不成熟。有的学者指出。为了在机器的智能模拟中克服对归纳模拟的困难而有所突破。应该将归纳逻辑等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机器学习、不确定推理和神经网络学习模型与归纳学习中已有的成果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已有的归纳学习成果上。在机器归纳和机器发现上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⑤]这是一个极有价值且极富挑战性的课题。无疑在世纪将得到重视并取得进展。再谈模糊逻辑。现实世界中充满了模糊现象。这些现象反映到人的思维中形成了模糊概念和模糊命题。如“矮个子”、“美人”、“甲地在乙地附近”、“他很年轻”等。研究模糊概念、模糊命题和模糊推理的逻辑理论叫做“模糊逻辑”。对它的研究始于世纪年代。其代表性人物是L·A·查德和P·N·马林诺斯。模糊逻辑为精确逻辑(二值逻辑)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可能。它目前在医疗诊断、故障检测、气象预报、自动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研究中获得重要应用。显然。它在世纪将继续得到更大的发展。.广义内涵逻辑经典逻辑只是对命题联结词、个体词、谓词、量词和等词进行了研究。但在自然语言中。除了这些语言成分之外。显然还存在许多其他的语言成分。如各种各样的副词。包括模态词“必然”、“可能”和“不可能”、时态词“过去”、“现在”和“未来”、道义词“应该”、“允许”、“禁止”等等。以及各种认知动词。如“思考”、“希望”、“相信”、“判断”、“猜测”、“考虑”、“怀疑”。这些认知动词在逻辑和哲学文献中被叫做“命题态度词”。对这些副词以及命题态度词的逻辑研究可以归类为“广义内涵逻辑”。大多数副词以及几乎所有命题态度词都是内涵性的。造成内涵语境。后者与外延语境构成对照。外延语境又叫透明语境。是经典逻辑的组合性原则、等值置换规则、同一性替换规则在其中适用的语境;内涵语境又称晦暗语境。是上述规则在其中不适用的语境。相应于外延语境和内涵语境的区别。一切语言表达式(包括自然语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直至语句)都可以区分为外延性的和内涵性的。前者是提供外延语境的表达式。后者是提供内涵性语境的表达式。例如。杀死、见到、拥抱、吻、砍、踢、打、与…下棋等都是外延性表达式。而知道、相信、认识、必然、可能、允许、禁止、过去、现在、未来等都是内涵性表达式。在内涵语境中会出现一些复杂的情况。首先。对于个体词项来说。关键性的东西是我们不仅必须考虑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外延。而且要考虑它们在其他可能世界中的外延。例如。由于“必然”是内涵性表达式。它提供内涵语境。因而下述推理是非有效的:晨星必然是晨星。晨星就是暮星。所以。晨星必然是暮星。这是因为:这个推理只考虑到“晨星”和“暮星”在现实世界中的外延。并没有考虑到它们在每一个可能世界中的外延。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个可能世界。在其中“晨星”的外延不同于“暮星”的外延。因此。我们就不能利用同一性替换规则。由该推理的前提得出它的结论:“晨星必然是暮星”。其次。在内涵语境中。语言表达式不再以通常是它们的外延的东西作为外延。而以通常是它们的内涵的东西作为外延。以“达尔文相信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这个语句为例。这里。达尔文所相信的是“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所表达的思想。而不是它所指称的真值。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所表达的思想(命题)就构成它的外延。再次。在内涵语境中。虽然适用于外延的函项性原则不再成立。但并不是非要抛弃不可。可以把它改述为新的形式:一复合表达式的外延是它出现于外延语境中的部分表达式的外延加上出现于内涵语境中的部分表达式的内涵的函项。这个新的组合性或函项性原则在内涵逻辑中成立。一般而言。一个好的内涵逻辑至少应满足两个条件:(i)它必须能够处理外延逻辑所能处理的问题;(ii)它还必须能够处理外延逻辑所不能处理的难题。这就是说。它既不能与外延逻辑相矛盾。又要克服外延逻辑的局限。这样的内涵逻辑目前正在发展中。并且已有初步轮廓。从术语上说。内涵逻辑除需要真、假、语句真值的同一和不同、集合或类、谓词的同范围或不同范围等外延逻辑的术语之外。还需要同义、内涵的同一和差异、命题、属性或概念这样一些术语。广而言之。可以把内涵逻辑看作是关于象“必然”、“可能”、“知道”、“相信”。“允许”、“禁止”等提供内涵语境的语句算子的一般逻辑。在这种广义之下。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知逻辑、问题逻辑等都是内涵逻辑。不过。还有一种狭义的内涵逻辑。它可以粗略定义如下:一个内涵逻辑是一个形式语言。其中包括()谓词逻辑的算子、量词和变元。这里的谓词逻辑不必局限于一阶谓词逻辑。也可以是高阶谓词逻辑;()合式的λ—表达式。例如(λx)A。这里A是任一类型的表达式。x是任一类型的变元。(λx)A本身是一函项。它把变元x在其中取值的那种类型的对象映射到A所属的那种类型上;()其他需要的模态的或内涵的算子。例如。ù、ú。而一个内涵逻辑的解释。则由下列要素组成:()一个可能世界的非空集W;()一个可能个体的非空集D;()一个赋值。它给系统内的表达式指派它们在每w∈W中的外延。对于任一的解释Q和任一的世界w∈W。判定内涵逻辑系统中的任一表达式X相对于解释Q在w∈W中的外延总是可能的。这样的内涵逻辑系统有丘奇的LSD系统。R·蒙塔古的IL系统。以及E·N·扎尔塔的FIL系统等。[⑥]在各种内涵逻辑中。认识论逻辑(epistemiclogic)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识论逻辑研究与感知(perception)、知道、相信、断定、理解、怀疑、问题和回答等相关的逻辑问题。包括问题逻辑、知道逻辑、相信逻辑、断定逻辑等;狭义的认识论逻辑仅指知道和相信的逻辑。简称“认知逻辑”。冯·赖特在年提出了对“认知模态”的逻辑分析。这对建立认知逻辑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J·麦金西首先给出了一个关于“知道”的模态逻辑。A·帕普于年建立了一个基于条规则的相信逻辑系统。J·亨迪卡于年代出版的《知识和信念》一书是认知逻辑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提出了一些认知逻辑的系统。并为其建立了基于“模型集”的语义学。后者是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先导之一。当今的认知逻辑纷繁复杂。既不成熟也面临许多难题。由于认知逻辑涉及认识论、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并且认知逻辑的应用技术。又称关于知识的推理技术。正在成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之一。因此认知逻辑在世纪中后期成为国际逻辑学界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这一状况在世纪将得到继续并进一步强化。在这方面有可能出现突破性的重要结果。.对自然语言的逻辑研究对自然语言的逻辑研究有来自几个不同领域的推动力。首先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研究。人机对话和通讯、计算机的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等课题。都需要对自然语言进行精细的逻辑分析。并且这种分析不能仅停留在句法层面。而且要深入到语义层面。其次是哲学特别是语言哲学。在世纪哲学家们对语言表达式的意义问题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精力。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意义理论。如观念论、指称论、使用论、言语行为理论、真值条件论等等。以致有人说。关注意义成了世纪哲学家的职业病。再次是语言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例如在研究自然语言的意义问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脱离语境的抽象研究上面。而要结合使用语言的特定环境去研究。这导致了语义学、语用学、新修辞学等等发展。各个方面发展的成果可以总称为“自然语言逻辑”。它力图综合后期维特根斯坦提倡的使用论。J·L·奥斯汀、J·L·塞尔等人发展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P·格赖斯所创立的会话含义学说等成果。透过自然语言的指谓性和交际性去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自然语言具有表达和交际两种职能。其中交际职能是自然语言最重要的职能。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而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简称语境)中进行的。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语境仅指一个语词、一个句子出现的上下文。广义的语境除了上下文之外。还包括该语词或语句出现的整个社会历史条件。如该语词或语句出现的时间、地点、条件、讲话的人(作者)、听话的人(读者)以及交际双方所共同具有的背景知识。这里的背景知识包括交际双方共同的信念和心理习惯。以及共同的知识和假定等等。这些语境因素对于自然语言的表达式(语词、语句)的意义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具体表现在:(i)语境具有消除自然语言语词的多义性、歧义性和模糊性的能力。具有严格规定语言表达式意义的能力。(ii)自然语言的句子常常包含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时间副词等。要弄清楚这些句子的意义和内容。就要弄清楚这句话是谁说的、对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什么地点说的、针对什么说的。等等。这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进行。依赖语境的其他类型的语句还有:包含着象“有些”和“每一个”这类量化表达式的句子的意义取决于依语境而定的论域。包含着象“大的”、“冷的”这类形容词的句子的意义取决于依语境而定的相比较的对象类;模态语句和条件语句的意义取决于因语境而变化的语义决定因素。如此等等。(iii)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在语境中会出现一些重要的变化。以至偏离它通常所具有的意义(抽象意义)。而产生一种新的意义即语用涵义。有人认为。一个语言表达式在它的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才是它的完全的真正的意义。一旦脱离开语境。它就只具有抽象的意义。语言的抽象意义和它的具体意义的关系。正象解剖了的死人肢体与活人肢体的关系一样。逻辑应该去研究、理解、把握自然语言的具体意义。当然不是去研究某一个(或一组)特定的语句在某个特定语境中唯一无二的意义。而是专门研究确定自然语言具体意义的普遍原则。[⑦]美国语言学家保罗·格赖斯把语言表达式在一定的交际语境中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字面意义的特殊涵义。叫做“语用涵义”、“会话涵义”或“隐涵”(implicature)。并于年提出了一组“交际合作原则”。包括一个总则和四组准则。总则的内容是:在你参与会话时。你要依据你所参与的谈话交流的公认目的或方向。使你的会话贡献符合这种需要。仿照康德把范畴区分为量、质、关系和方式四类。格赖斯提出了如下四组准则:()数量准则:在交际过程中给出的信息量要适中。a.给出所要求的信息量;b.给出的信息量不要多于所要求的信息量。()质量准则:力求讲真话。a.不说你认为假的东西。。b.不说你缺少适当证据的东西。()关联准则:说话要与已定的交际目的相关联。()方式准则:说话要意思明确。表达清晰。a.避免晦涩生僻的表达方式;b.避免有歧义的表达方式;c.说话要简洁;d.说话要有顺序性。[⑧]后来对这些原则提出了不少修正和补充。例如有人还提出了交际过程中所要遵守的“礼貌原则”。只要把交际双方遵守交际合作原则之类的语用规则作为基本前提。这些原则就可以用来确定和把握自然语言的具体意义(语用涵义)。实际上。一个语句p的语用涵义。就是听话人在具体语境中根据语用规则由p得到的那个或那些语句。更具体地说。从说话人S说的话语p推出语用涵义q的一般过程是:(i)S说了p;(ii)没有理由认为S不遵守准则。或至少S会遵守总的合作原则;(iii)S说了p而又要遵守准则或总的合作原则。S必定想表达q;(iv)S必然知道。谈话双方都清楚:如果S是合作的。必须假设q;(v)S无法阻止听话人H考虑q;(vi)因此。S意图让H考虑q。并在说p时意味着q。试举二例:()a站在熄火的汽车旁。b向a走来。a说:“我没有汽油了。”b说:“前面拐角处有一个修车铺。”这里a与b谈话的目的是:a想得到汽油。根据关系准则。b说这句话是与a想得到汽油相关的。由此可知:b说这句话时隐涵着:“前面的修车铺还在营业并且卖汽油。”()某教授写信推荐他的学生任某项哲学方面的工作。信中写到:“亲爱的先生:我的学生c的英语很好。并且准时上我的课。”根据量的准则。应该提供所需要的信息量;作为教授。他对自己的学生的情况显然十分熟悉。也可以提供所需要的信息量。但他有意违反量的准则。在信中只用一句话来介绍学生的情况。任用人一旦接到这封信。自然明白:教授认为c不宜从事这项哲学工作。 逻辑学论文篇 尽管主要身份是社会学家的布迪厄在原则上反对建立一种普遍性元话语。然而。他的确在事实上创造了一整套话语系统。并将它令人咋舌地运用在农民、失业、、、、阶级、、宗教、、语言、住房、婚姻、知识分子、国家制度等极为广阔的领域里。而他特别留意的对象之一。似乎是文学艺术。他不仅在许多著作中屡屡提及文学艺术。而且还专门写了几部专著如《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艺术之恋:欧洲艺术博物馆及其观众》、《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发生和结构》、《文化生产场:论艺术和文学》等等。要绍介布迪厄的文学理论。我们可能会有一种浩浩茫茫不知从何处说起的慨叹。因为布氏几乎没有遗漏文学社会学的任何一个重要领域。但是。正如上述书名所暗示的那样。文学场显然是布迪厄文学理论的一个关键词。正是通过文学场的概念。布迪厄的文学理论才得以清楚的表述。所以。不妨让我们从文学场开始说起。一、为什么是文学场?布迪厄自认独擅胜场。并得到了一些学者赞同的学术闪光点之一是。他超越了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经验和理论研究、内部阅读与外部阅读、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等之间的二元对立。具体到文学研究领域。布迪厄认为。主观主义或本质主义的文学分析。诸如浪漫主义者基于卡理斯玛意识形态。将作者视为独创者;新批评派之类的形式主义者沉迷于文本的形式之中。将陌生化等形式因素视为文学性的一般特质;实证主义者相信经验数据的科学性。把赖以统计的分类范畴当成文学事实的自在范畴;萨特在传记材料中寻求作者的个人特性。并将它与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特性混为一谈;弗洛伊德或荣格借助于俄狄浦斯情结或集体无意识来解释文学的本质;而福科则拒绝在话语场之外发现文学发生的解释原则;……凡此种种。都不同程度地把文学观念、文学实践和文学作品当作理所当然的现实加以接受。而完全忽视了这种现实在人的头脑中赖以构成的社会条件和条件。另一方面。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例如卢卡契或者以发生学结构主义者自命的戈德曼。则完全无视文学自身相对独立的形式特性。无视作家作为能动者在文学生产中对于文学意义的塑造。而将作者简化为某个社会集团的无意识人。将文学的发生简化为政治力量的直接作用。布迪厄超越二元对立的理论工具是场域、资本和习性(habitus。或译惯习)诸概念。就文学而言。布迪厄使用了文学场或者文化生产场的概念。一方面。文学场在作为元场域的权力场中居于被支配地位。也就是说。归根到底。还是要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文学场可以被描述为独立于政治、经济之外。具有自身运行法则。具有相对自主性的封闭的社会宇宙。这说起来很有点类似于阿尔都塞对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表述。但是。对于布迪厄来说。文学场的隐喻不仅仅是对于文学与宏观的社会世界之间互动关系的一个阐释工具。重要的是。它还是超越上述二元对立、反对本质主义文学观的一种叙事框架。同时也是理解文学的本质、文学作品的形式与。文学家的文学观与创作轨迹。文学史的发展与变革。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等等几乎重大的文学理论的。当然。还需要提上一笔的是。他的文学场的理论主要关注的文学事实是近世以来逐渐获得文学自主性的文学现象。换句话说。前资本主义的文学实践基本上不在他考察的范围之内。二、什么是文学场?那么。布迪厄何以能够声称他超越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规定性上来了解文学场的一般结构。跟任何场域一样。文学场首先可以被视为一系列可能性位置空间的动态集合。占据这些位置的行动者。比如作家或者批评家。在文学场这一游戏空间中的实践活动与其拥有的资本具有对应关系。在文学场。行动者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本就是文化资本、符号资本或者说文学资本。这种文化资本既可以表现为行动者被合法认同的某些信誉指数。例如一个作家被选入某一级别的作家协会。被授予某种荣誉头衔。其作品发表于某一权威文学杂志。获得某一重要文学奖。被选入某种作品选或者甚至收入到教材之中从而被经典化。也可以是以表现为身体化形式或物化形式。例如一个人的修养谈吐、藏书、文凭、职称等等。行动者的文化资本的构成及其数量决定了他在文学场上的地位。这就是统治地位或者被统治地位;与此同时。也决定了他们的文学观。比如捍卫或者颠覆文学场主流话语的基本立场。换句话说。文学家所打出的艺术旗号甚至他们自身的艺术风格。作为根据文学场的自主逻辑所随机发明的策略。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乃是文学家所据文学场位置的客观反映。文学行动者的文学观与自己在文学场结构中的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就表现在。他们总是力图将自身的优势合法化为文学场的普遍性话语。为了避免机械决定论的危险。布迪厄还强调行动者的习性的调节作用。这就是说。行动者在场域中的位置并不直接就支配了他的立场。实际上。作家在实践中具体行动方案根据的首先是某种感知图式和评价系统。这就是经由一系列轨迹筛积、凝聚而成的某种性情倾向。正是布迪厄称之为习性的这种性情系统。决定了行动者的"实践感";其次。行动者还根据与游戏中自己的位置相联的特定形式的利益来做出自己的行为选择。这一切。用布迪厄自己的话说:"被卷入到文学或斗争中的行动者和体制的策略。亦即其根据位置所采取的立场(或者是特有的。例如风格。或者不是特有的。例如的或者伦理的)。依赖于它们在场的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也即是依赖于无论业已体制化了或还没有体制化了的(’名声’或者认同)特定符号资本的分布。并且。通过构建了其习性(这些习性对于它们的位置具有相对自主性)的性情的调节。还依赖于维持或者改变这一分布结构。因而将游戏的现存规则永久化或者对它进行颠覆等构成其利益的程度。"这样。布迪厄就可以以某种关系主义的逻辑声称他摆脱了本质主义。并且这种关系主义又没有堕落为另一种新形式的相对主义:要是我们问文学的本质是什么。他就会回答说这要看在哪一个特定时空中的文学场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行动者对于文学的合法定义是什么;要是我们问文学家究竟是决定于集体无意识、童年的个体经验、文学形式的变革压力。还是其阶级出身、社会的状况。他就会回答说这要看作家在文学场中所处的位置。他与其他文学家的结构关系。他的习性对于文学场的建构方式。亦即对此游戏的赋值限度。以及文学场与社会空间尤其是权力场的关系。实际上。所有上述思路并没有被他抛弃。我们在下文的部分中可以看到。它们在他的文学社会学中通过被整合到文学场之中。而借尸还魂了。三、文学场的发生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讨论了文学场作为一般场域的游戏规则。即文学场作为可能性空间。行动者所拥有的资本倾向于使他占据一定的位置。并在由场域所塑形的一定的习性的调节和特定的利益的召唤下。表现出某一立场或者行动策略。换句话说。文学行动者例如作家、批评家、报刊文化记者或者出版商等其文学观或文学选择与其所立足之位置具有结构性对应关系;但是。必须指出。文学场不能化约为一般场域的运作。与其他场域一样。它具有自身特殊的。也具有自身特殊的逻辑。布迪厄把文学场的特殊逻辑称之为"颠倒的体系(economy。或译经济)":"因此。至少在文化生产场中最具有充分自主性的部分在那里唯一被瞄准的受众是其他生产者(正如象征主义诗歌一样)。就像’负者获胜’的流行游戏一样。实践的体系基于对于全部普通体系的基本原则的系统颠倒:包括商业(它排斥对于利润的追求。并且拒绝确保在投资与金钱收益之间的任何对应)、权力(它谴责荣誉和暂时的伟大)。甚至体制化的文化权威(缺少任何学院训练或者圣化也许会被认为是个优点)。"既然与支配世人的日常逻辑相敌对。不言而喻。文学场的发生和成熟。显然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也就是一点一滴的与社会世界相决裂的历程。布迪厄以大量笔墨描述了法国文学场的形成过程。具体地说。即是以波德莱尔、福楼拜等人为代表的追求艺术自主性、反对政治经济力量干涉文学的过程。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文学领域对于权力场的结构从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市场。通过文学作品的销售额。通过改编成戏剧的票房收入。或者通过报纸等产业文学受制于商业逻辑;其二是通过沙龙。从而受制于政治势力。波德莱尔和福楼拜对于"为艺术而艺术"文学观的诉求。是通过与资产阶级世界断裂。特别是与资产阶级的文学体制决裂开始的。通过拒绝家庭、拒绝前途和拒绝社会。波德莱尔确立了此岸世界的受难是彼岸世界得救的条件这一类似于宗教的文学场内部运动的模式;而福楼拜。则通过自己的文学实践。通过对当时文坛的一种双重拒绝。确立了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张扬艺术自主性的第三种立场。具体地说。在福楼拜。文坛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派"。以蒲鲁东、乔治·桑等人为代表。反对唯美主义。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接近现实主义。这些人不乏工人阶级或外省的背景。与其社会地位一致。在文学场中处于被支配的位置。而处于文学另一极的是"资产阶级艺术"。它们主宰着当时最走红的艺术类型戏剧。享有优厚的物质利益和崇高的社会地位。其中有些人例如小仲马。还拥有法兰西学院院士的头衔。他们张扬厚重的浪漫主义。重视文学的道德价值。福楼拜所标举的"为艺术而艺术"多少是有些奇怪的艺术主张。它不喜欢资产阶级艺术的道德约束。以及对一些体制(如政府、法兰西学院、报纸等)的热衷。也看不起社会艺术的粗俗。这种双重拒绝用福楼拜自己的话来说。是这样的:"所有人以为我热爱现实。而实际上我却讨厌它。正是因为我憎恶现实主义。我才动手写这本书(按指《包法利夫人》)。不过我也以同等的程度鄙视理想主义的虚假招牌。它在现如今是个空虚的骗局。"福楼拜一方面反对资产阶级。另一方面又漠视公众或说"群氓"的阅读期待。纯粹的眼睛拒绝看到形式之外的东西。作家应该无视任何事物的实体性。应该对政治或社会的各种具体情势无动于衷。艺术家的道德就是对社会的道德信条置若罔闻。只遵守艺术内部的特殊法则。显然这种艺术观与文学场的任何一极。不论是支配的一极或是被支配的一极。都大相径庭:"’为艺术而艺术’是一个有待制造的立场。缺乏权力场的任何对应物。并且也许不需要或者并不必然被认为需要存在。"四、美学革命与知识分子的发明因此。波德莱尔、福楼拜等人带来了一场美学革命。艺术的目的在于艺术自身。而形式才是文学追求的最终目的。布迪厄以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为例对此进行了相当精彩的。《包法利夫人》作为一部文学史的杰作。在当时是无法归类的。它同时具有浪漫主义精致的风格、现实主义琐碎平庸的人物。以及通奸这种资产阶级轻歌舞剧所擅长的娱乐性题材。让诗和散文杂交。让粗鄙的现实赋以抒情的风格。让史诗的笔触去描摹凡人俗事。这种把文学的形式置于至高无上地位的做法。一方面固然可以理解为对文学场诸对立面进行调停的一种努力。另一方面。其古生物学家式超然客观的态度。又使得那些总是想在文学里证明什么的人大失所望。与莫奈把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与流氓无产者画在同一画布上一样。福楼拜以诗(这一最高级的文学形式)的语言去描绘蠢笨低贱的下民百姓。描写其灰色贫乏的生活。当他在道德、价值、情感保持中立对此布迪厄称之为超脱、无情、玩世不恭甚至虚无主义的同时。他诉诸形式以最高的权力。但是。纯粹美学的发明不仅仅是指向文学文本。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观的发明。而且。它还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实际上。它还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发明。亦即是所谓波希米亚生活方式(Bohemianlifestyle)的发明。波希米亚人是指居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一批文学无产者。这些受过一定程度数量庞大的青年人不能被资产阶级主流社会所吸纳。他们缺乏稳定富足的谋生手段。缺乏社会保护。因此只好选择毋须高级文凭和高贵身份的文坛因为文坛的基本特点是不需要类似于场中的经济资本一类的东西。是一个前沿可渗透性很强的、不确定的、低章程化的所在作为自己栖身的场所。并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将资产阶级对他们的拒绝转化成一种艺术家的特权。将一贫如洗的物质生活转化成高尚的精神生活的标志。将放浪不羁的越轨生活转化成反对资产阶级严肃刻板伪道德的生活艺术。从而建立起一个与日常社会世界断裂的另一个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中。只有文学作品中才会存在的拒绝功利的生活旨趣成为其无上法则。正是波希米亚人。正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生活趣味的制定者或者生活的发明者。诉诸形式的美学革命才可能找到其受众。才可能合法化。从而超越社会艺术与资产阶级艺术。成为文学场上的支配性法则。最后。借助于纯粹的凝视。美学革命还带来了文学家和知识分子形象的发明。作为将全身心献身于的全职的艺术的人格化。文学家不营物务。因而得以超越物务;无心于事物的功利价值。因而能够看清事物的"无用之用"。即美学价值。左拉在德雷法斯事件中成功的干预创造了一个文学家和知识分子的神话。通过"我控诉"的声明。左拉将文学场内部的自主性原则强行推行到政治场:因为只有能够独立于政治、和道德强制的文学家才有可能与特定的政治、经济以及道德立场相决裂。才可能使自己的话语具有客观性和纯粹性。因而也才可能以正义、真理和全人类良心的名义来进行批判。尽管在布迪厄看来。这只不过是文学家把自己在知识分子场域中的特殊语境加以普遍化而已。必须指出。这种知识分子与"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代士大夫的理想是大相径庭的。与标榜独立性并与权力场相决裂的知识分子相比。后者在主观意识上与统治阶级是合谋的。这是为什么被鲁迅讥为动机与贾府上的焦大相似的屈原以及时刻不忘忠君爱国的杜甫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最伟大的宗师。而敌视资产阶级的波德莱尔和福楼拜却成为资本主义法国的文化巨人的原因。五、文学场的结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观被确认为文学领域的合法信念乃是文学场得以建立的一个明显标志。一个文学场的自主性越强。外部因素就越是需要通过对于文学场内部的重新塑形才能发挥作用。这在文学场的结构上。就表现为两极对立的极端化。一极就是标举"为艺术而艺术"的先锋派文学。布迪厄又称之为"为了生产的生产"、"纯粹生产"或者"限制生产"。其受众就是生产者的同行。也同时是其竞争者;另一极是从属于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的"社会艺术"或"资产阶级艺术"。布迪厄称之为"为了受众的生产"或"大生产"。前者因为挑战既定的社会准则和文学常规。蓄意冒犯流行的社会趣味。拒绝普通读者的阅读期待。因而注定不可能在短时期里获得经济回报。也不可能得到社会的符号资助。因而可能会陷入生活的全面困顿。但是。经济资本的匮乏则可能暗示了文化资本的增值。文学受难者的形象则可能预示了未来得到拯救的希望。因此。假如波德莱尔起初穷困潦倒、被资产阶级主流话语拒之门外。但后来却得到更崇高的圣化地位这样的故事成为一种文学成功的范式。成为一切后来雄心勃勃的文学觊觎者的可资继承的符号遗产。那么。渴望成为新的波德莱尔的先锋派以捍卫文学纯洁性的名义在文学场中的斗争必然会获得胜利;另一方面。"为了受众的生产"旨在迎合受众的阅读趣味。无论其预想受众是资产阶级或是普通的芸芸众生。它由于满足了受众的阅读快感而得到当下的经济回报。这就是畅销文学的写作模式。由于它看起来象是"圣殿里的商贩"。因而它得到的经济资本越多。相应的所得到的文化资本也就越少。换句话说。它必然在文学场中占据被支配地位。文学场的这种双重结构说来简单。其实还可以细分为更多的次场的结构对立。比如说。在限制生产场。存在着已经得到圣典化的先锋派作家与正在谋求文学场合法承认的先锋派作家之间的对立;在大生产场。存在着拥有丰厚的物质利润与符号利润、与广泛意识形态保持一致的作家与居于边缘、以人民大众代言人自居、表现下层百姓姿态情趣的作家之间的对立。布迪厄谈到的是资产阶级艺术与社会艺术之间的对立。这多少让我们想起在当代中国《生死抉择》、《雍正王朝》与汪国真、琼瑶的某种对立。但这种对立并不是布氏关注的重点。此外。这种双重对立还可以表现为文类的对立。比如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法国诗歌与戏剧的对立。前者拥有文化资本。却极度缺乏经济资本。而后者刚好相反。小说则居于两者之间。最后。这一对立也体现在出版社之间的对立。比如只雇佣了十几个人的出版先锋派作品的午夜出版社与拥有雇员、基本上出版畅销书与已有定评的文学名著的诺贝尔·拉封出版社。这两者之间的对立。布迪厄好像没有提到批评家的类似对立。不知道是因为他认为这不够重要。还是因为他找不到有关经验材料。这使他的在这方面看上去不那么精致。无论如何。这种对立是不对称的。占据统治地位的先锋派总是能够把符合自己长期利益的写作原则强加为文学场的合法原则。其所及。是迫使文学场中的所有行动者。包括"为了受众的生产者"。总是强调自己作品的性。强调自己与权力场保持哪怕是表面的距离。这一点我们从鲁迅与梁实秋的笔战的一个小细节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梁实秋诬陷鲁迅拿了苏联的卢布。而鲁迅则痛骂梁实秋是资本家的乏走狗。需要说明的是。文学场的结构及其运作规则既不违背马克思的决定论。即经济是世界的最终决定动因。也不违背社会能量守恒定律。文化资本作为时间、精力、激情甚至金钱等的长期投资。只有行动者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有可能收回成本并使自己增值。换句话说。经济基础是使文学行动者免于经济压迫的条件。而另一方面。与那些畅销文学迅速流行。也随着语境条件的变化迅速淡出、迅速贬值的情形相反。起初遭遇冷眼的先锋派文学会伴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及其对于文学场结构的影响。会成为经典。会被选入大学教材。会成为书店中长盛不衰的常备书。也就是说。先锋派文学最终会获得经济上优厚而经久的利益。其拥有的文化资本最终会转化成可观的经济资本。六、文学场的符号斗争文学场的双重结构决定了它的存在形式表现为永无休止的符号斗争。布迪厄说:"如果说场域的即是为了争夺强加以感知和评判的合法范畴的垄断权的斗争的历史。这种说法并不充分。斗争自身创造了场域的历史;通过斗争。场域被赋予一个暂时性的维度。"我们可能会以为布迪厄谈论的斗争是纯粹生产者与大规模生产者之间的斗法。但实际上布迪厄主要讨论的是希望得到圣化地位的新锐先锋派与已经得到圣化的先锋派之间的文学角逐。斗争的目的在于争夺更多的符号资本。从而获得垄断文学合法定义的权力。或者说祝圣文学行动者的权力。对于这两派文学家。布迪厄借用韦伯宗教社会学的术语。将已经得到经典地位的先锋作家与希望获得经典地位的作家分别称之为牧师类型和先知类型作家。牧师以正统自居。强调文学历史的连续性。强调当下文学法则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倾向于将现时凝固为永恒。倾向于将当初自己领导的符号暴动所带来的断裂视为历史性的断裂。也就是不言而喻的断裂。而拒绝文学新锐对自己的合法化了的断裂进行全新的再度断裂。另一方面。先知则以预言者的身份强调新一轮文学革命的必要性。并挑战既定的符号秩序。他们在标榜自己回溯到文学本源、成为文学真理的唯一合法守护者的同时。以自己的种种话语实践和文学行动力图将文学场上现行的游戏规则宣判为无效。并发明出有利于自己场上位置或者符号资源的新的区隔原则。最后将此原则强加为文学场上的普遍性话语和合法信念。新进先锋派最常采用的策略就是种种文学命名活动。通过新的命名标签。他们得以重新组织文学系谱。从而将得到经典化地位的先锋派作家区隔为历史和传统。也就是贬入到退出话语场的正在消逝的过去之中。最终构建出全新的现实。也就是将自己在文学场中的被支配的位置置换为统治性位置。文学革命的成功是两种历史相遇或契合的结果。就文学场自身的逻辑而言。首先。文学场的发生本来就是从上文已经描述的双重拒绝开始的。波德莱尔的反叛的示范意义在于。从他以后。文学对于既定法则的颠覆已经变成了一种体制化的范式。从此以后。文学造反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文学场一再发生的历史宿命。其次。新的美学因素向文学场的进军。在事实上也使得经典文学黯然失色:"先锋派的颠覆行为。使得现行惯例亦即美学正统的生产规范和评价规范丧失信誉。并使得根据这些规范生产的产品已经落伍、过时。这种颠覆行为从对于圣化作品的印象的厌倦的中获得客观的支持。"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布迪厄在总体上拒绝了俄国形式主义者的文学理论。但是在这里实际上又将其阐释文学史变革的动因的"陌生化"理论资源挪为己用。最后。经典先锋派不仅常常不能摆脱使自己成名的那种创作方式的迷恋。而且。当他们获得巨大的符号财富和经济资本之后。他们创新的原动力可能会停滞不前。因而也就可能会偏离文学真理的纯洁的源头。而新锐先锋派正好处在他们未发迹时的结构位置上:新锐作家除了对于文学的真诚信念之外。一无所有。当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文学付出全部青春和热情时。他们也就积累了足够的符号资本。从而为异日取代其先辈先锋派作家准备好了条件。但是新锐先锋派的文学业绩只是为促使先辈先锋派文学作品的衰老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美学革命的成功最终还要依赖于外部条件的变化。也就是、甚至技术等语境的变换。只有经历上述语境条件的变化。例如体制的变化或者新的消费阶层的形成。才能为建基于新的美学趣味之上的文化产品生产出大量的潜在的新的接受者。而只有当这些文化接受者数量大到构成具有购买力的市场的时候。新的先锋派的文化使命才能完成:先知才会成为牧师。异端才会变成正统。而其宣布的新的感知图式和评介系统才会成为君临文学场的合法规范。七、信念的生产和文化炼金术争夺文学场合法定义的符号斗争在具体策略上常常是通过诸如标举什么主义这样的实践上的分类工具来制造差异。并由此获得远离文学场现有位置的新的位置。虽然从原则上来说。差异是无限的。但是。如果每个文学行动者都以标新立异作为自己进入文学场的条件。如果只有发动新的文学运动才是唯一有效的符号筹码。如果文学场的合法定义被越来越快地刷新。那么。文学场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内部结构必然变得弱不禁风。文学无政府主义必然大行其道。而赖以制造差异的符号资源必然有竭泽而渔之虞。布迪厄尽管没有得出黑格尔终结论那样的悲观结论。但是他的确了种种文学革命在形式上带来的这种现象。"纯诗"的革命使命是摧毁传统上构成诗歌特点的那些东西。即诗体的形式。如十四行诗体或者亚历山大诗体。如押韵或者修辞格。甚至还要摧毁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中最拿手的那些方面。例如抒情。至于小说。"小说的。至少从福楼拜一来。也可以用爱德蒙·德·龚古尔的话来说。被描述为’杀死小说性’的长期的努力。也就是说。清除似乎是定义了小说的其所有方面:情节、行动、英雄。"文学不断寻找新的区隔原则来表现自己的活力。其逻辑结果并不仅仅是刺激过多使文学失去传统意义上的活力或者说吸引力。也就是失去受众。而且是文学在形式上越来越变成了对文学的反思。"纯小说"使得小说家和批评家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失。因为小说家成了自己小说的家。这就使得像马拉美这样的文学家提出如此可怕的:"像文学这样的东西存在吗?"布迪厄对此的回答是。对于文学的幻象(Illusio)是存在的。实际上。文学场就是围绕着对于文学的幻象而被组织起来的。处在文学场之中的全部行动者。不管是支配者还是被支配者。其唯一相同之处即是对于这一游戏的信念的集体性执著。而文学场上永无宁日的符号斗争其功效在于对此幻象进行了无意识的持续再生产。幻象作为游戏的利益和筹码。既是游戏的产物。也是游戏的条件:"执著游戏、相信游戏及其筹码的价值的某种形式。使得玩此游戏值得不辞劳苦。乃是游戏得以运作的基础。而在幻象中的行动者的共谋。是使他们彼此对立的竞争的根源。以及制造游戏本身的竞争的根源。"这里的行动者就不只是指作为作品的物质生产者的文学家。而且还涉及到一个信仰圈。一套体制。或者用贝克的术语说。一个艺术世界。包括批评家、出版商、文学史家、学院、报纸、教育系统、政府有关文化主管部门、各种学术委员会等权威机构等等。正是这个信仰圈的集体性信念或者说误识。一些即使是作家一时心血来潮的文学游戏也有可能化腐朽为神奇。被确认为艺术经典。这方面最极端的例子来自于艺术界。来自于杜尚著名的尿盆。杜尚的本意是对于个体创造性的嘲弄。通过在尿盆上签名并作为艺术品展出。他激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艺术体制。在杜尚之前。从来还没有人寻求区隔达到了消解社会生活与艺术实践。从而消除艺术形式特性的程度。但是。正如彼德·彼格尔所指出的那样:"假如一个艺术家在烤火烟囱上签名并展出它。那么这个艺术家肯定没有否定艺术市场。而是适应了艺术市场。这样的适应并未消除个体创造性的观念。而是确认了这样的观念。这就是企图使艺术脱节的先锋派所以失败的原因。早期的先锋派反对作为体制的艺术。这种反对被当作艺术而为人们所接受。"美学家或艺术史家通过解释杜尚实际上并不是"随便做"。从而收买了达达主义者的美学理想。并维护了艺术幻象。布迪厄通过这个艺术个案揭露了崇拜艺术家创造力的艺术幻象如何使一个签名具有转铁成金的魔术般的神奇作用。如何使它可以对公众进行有效欺骗与权力的合法滥用:"艺术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个现成品上面。从而生产了一个其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不相称的物品。这种物品被集体性授权进行一场魔术表演。如果没有整个传统为艺术家的姿态做好准备。没有神父和其信徒的宇宙根据这一传统赋予它意义与价值。这一表演将一无所有。"八、美学性情、区隔与符号反抗对文学幻象的批判必然还会涉及到对于美学性情的批判。何谓美学性情?布迪厄说:"美学性情是一种将日常紧迫性中立化和排除实践目的的普遍化能力。一种没有某一实践功能的实践的持久的倾向和才能。它只有被建构在摆脱了紧迫性世界的经验之内。并通过其自身即是目的的活动的实践。诸如学术训练或者对于品的沉思。才能奏效。换言之。它预先注定了与作为这个世界资产阶级经验基础的世界的距离。"这一美学性情其基本特征就是强调形式高于功能。强调表征模式高于表征对象。它要求人们对于客体尤其是艺术品进行纯粹的凝视。比如说。在阅读小说的时候不应该过多的关注故事的情节。也不应该进行任何个人感情的不加节制的投入。更不应该混入任何道德义愤或立场。而只应该欣赏小说的形式维度。换句话说。不应留意故事叙述了什么。而应注意故事是如何被叙述的。秉有这种美学性情被资产阶级美学家假定为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才能:我们相信热奈特能读懂普鲁斯特的叙事话语而我们芸芸众生如读天书。是因为他是慧根人。而我们却天生是智短汉。但实际上。一方面。美学性情是的产物。它对于文化习性的建构只有在文化生产场中才能得以形成。也才能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形式的解读并不是自古以来唯一正确的合法阅读;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社会学调查显示。美学性情首先与水平密切相联。其次与社会出身相关。作为一整套感知图式和欣赏系统。美学性情预设了对于编码了文学作品的代码的实践把握。只有一个人拥有这样的解码技术。一部文学作品对他而言才可能具有意义和旨趣。但是这样的文化能力。只有超越了生活直接性并受到一定程度教育的人才可能拥有。也就是说只有拥有足够的(由资本转化而来的)文化资本的人才可能具备这样的条件。布迪厄揭露了克理斯玛意识形态是如何掩饰真相。并骗取文化资本欠缺者认同的:"趣味的意识形态其貌似有理的特性及其功效归于这一事实:正如产生于日常阶级斗争的全部意识形态策略一样。它将真实的差异自然化。将文化习得模式中的差异转化为自然的差异。"这样。美学性情通过将自身自然化和合法化。将诉诸功能的自然趣味从自身诉诸形式的自由趣味中区隔开来。将前者区隔为粗俗和卑下。把自身区隔为优雅和高尚。并无视其赖以构建的经济条件。将其隐含的阶级对立和人类不平等转化为得到被支配阶级认同的文学趣味的区隔。因而。文学实践与其他文化实践一样。在调节各社会阶级之间对立关系的同时。还作为一种符号暴力。掩饰着社会不平等的事实。从而充当着将社会阶级的区隔加以合法化的功能。而教育系统。则强化了对此社会不平等关系的再生产。马克思曾经指出。家的任务不仅是解释世界。而且还要改变世界。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布迪厄很大程度上是马克思的信徒。他的文学社会学既是对于资本主义文学历史与现实的系统解释。又是旨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话语实践。实际上。在他看来。由于知识分子属于统治阶级中的被统治阶级。与广大被压迫阶级有着结构上的对应性。因此能够理解后者的困境。并有可能成为其代言人。布迪厄把自己的任务界定为反对种种社会不平等和符号控制。就文学或者文化领域而言。他强调通过捍卫文化生产场的自主性来抵制权力场的殖民。在《关于电视》等著作中。他不无忧虑的看到隐含在大众媒介中的商业逻辑对于文化生产场无孔不入的渗透。看到在文化生产场上居于被支配一极的那些"特洛伊木马"们借助于外部资源来调节内部的符号斗争。从而试图将从属于政治经济资本的文化标准强加为文化生产场的合法原则。对此。他具体的应对策略不是让人们重温左拉或者萨特的个人干预。他呼吁开创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方式。他提出。在或者为统治者服务。从而屈从于经济压力或者国家体制的权威。或者成为象牙塔的知识分子。成为独立自主的旧式小生产者。这两难选择之外。还可以尝试成为集体性知识分子。文化生产者首先立足于作为一个群体的独立存在。保卫住自己的自主性。也就是成为自主的主体。然后。在此基础上的社会参与或者政治干预就可能是有效的。由此。正如伊格尔顿说的那样。任何文学都是政治的。布迪厄的文学社会学不仅仅可以加以政治阐释。而且它本身的价值指向在意识层次就是政治的。八、对反思性文学学的反思尽管我们已经用相当长的篇幅绍介了布迪厄的文学社会学。但必须指出。布迪厄的文学观不仅仅停留于此。他的视域实际上比我们上文所提到的要宽阔得多。布迪厄不仅仅讨论作家在文学场的位置与其文学实践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且还将这套模式引入文学批评中。例如对福楼拜《情感》的分析。正如《文化生产场:论和文学》一书的英译者R.约翰逊所指出来的:"布迪厄的文化场理论可以说具有一种激进的互文本化(contextualization)的特性。"在考虑文本的因素时。布迪厄把它结合到作家的策略、社会轨迹及其文学场的客观位置中加以考察。从而指出形式自身也是地、社会地被建构的。而且。在考察文学场的自在结构时。他不仅占主导地位的作家。而且注意居次要地位的作家。有时甚至是被今天所遗忘的作家;他不仅研究作为生产者的作家。而且注意那些赋予文学场以合法性的人。诸如阅读大众、出版商、批评家、报纸、政府文化部门。特别是教育系统;此外。他不仅研究文学场自身。而且将它置于权力场的背景下进行探讨。从知识分子在统治阶级位置上的结构从属性得出文学家必然与社会世界保持距离的基本立场。从而将文学社会学引入到实践领域。也就是引入到社会批判的维度。最后而非最不重要的是。在布迪厄的文本中。还有一种反思性或者说自我指涉性。他不断质疑自身的逻辑前提。布迪厄以场的独特视角来透视文学现象。为文学研究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景观。文学场概念的创设。比之许多过于宽泛因而显得大而无当的理论术语例如环境种族三因素决定论、俄狄浦斯情结、集体无意识、意识形态、能指的自由游戏、编码和解码等等。似乎更有可能实现宏观理论和微观的经验事实的结合。布迪厄将文学场理解为一个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权力场也具相当程度的理论概括力。特别是文学史上出现或真或假的美学变革的时候尤为如此。以的文学事实来说。我们在理解为什么创造社一会儿打出的旗号是"为艺术而艺术"。一会儿又变成了"为革命而艺术"时。我们就得到了一种新解释:艺术口号其实是使自己增加符号资本以及合法化权力的一种策略。既然是一种在文学场上为符号斗争提供武器的一种策略。那么这两者之间前后的不一致就可以被创造社的同仁们忽略不计了。至于八十年代李杭育等人扯出"文化寻根"的旗帜。九十年代批评家对当下文学创作实践的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命名。前不久。"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以喝狼奶长大的叛逆者自居。说"鲁迅是一块臭石头"。无论其出发点是有意或无意。未尝不可作如是观。布迪厄将涵义复杂的资本、习性的概念引入文学场内。在使得这种文学分析趋于性、实证性的同时。又没有丧失作为一种文学分析所应该具有的活力。这部分地归因于布迪厄一些理论术语的弹性。例如他在谈到习性和策略时说:"习性包含了对一些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