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教学管理范文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管理;

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创新职能

课题项目:陕西省教改项目(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年全国累计培养高职毕业生达到,万人,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数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

办学规模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核心。为了提高高职高专教学质量,

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管理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创新职能,合理配置人、财、物、信息等各项教学资源以实现其最大的效益。

一、充分发挥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管理的计划职能

、落实科学发展观,

制定高职高专发展战略计划。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科学发展,规模必须以质量为保证,

教育质量提高才能实现教育效益。效益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为经济社会生产发展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是树立学校的办学质量形象,实现学校的生存、发展;三是实现千百万家庭对子女成才的教育投入的效益。

学生的就业有保障,整个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才能实现其效益。

、各项具体管理计划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工作要以为学生服务为中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任务。后勤、机关等部门都要为教学服务,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学生培养计划。管理者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依据市场需要科学制定专业设置计划、设置课程、选用教材,合理分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计划并掌握培养工作进度,

辩证分析生源的具体学习基础和思想状况因材施教;

()教学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过程监控为重点,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专业建设制度、教学计划制定制度、课程设置制度、教材建设与选择制度、教学日常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学研究工作制度、教学质量检查制度、考勤制度、学生实践能力考核评价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督导工作条例、实习实训工作条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双师”素质培养方案、学校评价工作条例等,

形成对教学质量各方面、各环节的系统化管理,并严格组织实施、检查落实,提高质量监控的规范化程度。

二、充分发挥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管理的组织职能

组织设计的任务是提供组织结构图和编制职位说明书。用组织结构图勾画出学校管理系统的权责关系,使组织中的成员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向谁汇报、相互间的工作关系。职位说明书使每个职位分工明确合理、权责相符,工作队伍精干高效。

人员配备上做到依据各部门所分管工作的性质和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挑选和配备称职的人员及其负责人,还要将合格的兼职教师恰当地配备到教材选编、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中。

三、充分发挥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管理的领导职能

、管理者的必备素质。管理者必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

品德高尚,校(院)长和副校(院)长必须具有高等学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系、科、专业负责人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管理素质。

即达到一定的学历水平,在有某项专业技能的基础上,

有管理学及其相关专业学习的经历,这样才能为管理工作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领导职能的艺术性。

依据实际面对的管理环境采取不同管理方式,

从而使管理最有效,例如集权或分权管理或权变式管理方式的选择等等。

具体到对教师的管理上,为了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任务,在对教师的管理中应该根据教师群体的特点采用合适的管理方法。由于教师群体学历层次高、基本素质高、工作内容知识集聚化,在管理机制上就不能太僵化、太苛刻,

不能采取以“管”为主的管理方式,要采取以“理”为主的管理方式,

要充分利用双因素理论使教师受到激励,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既从生活方面关心教师,例如教师生活区建设、子女入托、上学等方面,

还要从实现工作成就感方面给教师创造工作平台支持教师科研创新,实现对教师的工作激励,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例如学校制定对专职教师的培训方案、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方案、对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方案、对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方案等。

、树立服务意识,

正确认识“管”与“理”的辩证关系。管理人员不能以“管”自居,更应该注重“理顺”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

“理顺”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关系,使学校处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充分利用外界信息、资源生存、发展,这样才能把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充分利用非职位权力提高领导能力。

非职位权力也就是领导的人格魅力、专业成就和威望,非职位权利强的领导能从感情上受到下属的尊敬与爱戴,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下属愿意追随他实现学校的目标。

四、充分发挥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管理的控制职能

、控制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监督”和“纠偏”。

通过监控系统及时准确地接收、处理和利用各种反馈信息,对管理工作在执行中出现偏离预定目标和要求的情况,及时做出分析,

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第一,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设立具体详细的工作标准;第二,

在校内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机构,安排校级领导分管负责该机构。这个机构应该能够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等结合起来,

将在校生评价与毕业生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评价结合起来,

将理论教学质量评价与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成为全员参与、良性互动的网络;第三,

分析教育质量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信息系统。信息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内教学质量信息系统。以教务处为核心,

建立一条“教务处――各专业教研室――教师――学生”的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通过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师生交流会、校领导与学生见面会等,在学生与学校之间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听取、收集学生对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整理、分析,

及时反馈到教学部门和教师本人,使发现的问题及时得到修正;

二是学校与职业界的信息跟踪、反馈系统。以就业指导中心为核心,

负责收集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在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单位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点,

每年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全面了解毕业生质量。调查的内容应包括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师资配备的满意度,

对工作单位的满意度以及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困难和最急切的需要等。调查的形式可以分为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等。

召开招生、就业研讨会等,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各教学单位。

五、充分发挥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管理的创新职能

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这几年发展规模较快,财政支持有限,

因此办学经费不足就成了各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实践性,如何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学生创造校内外实习实训机会,

就成了教学管理机构需要经过创新管理而突破的问题。

深化高职高专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对高职高专教育的一种创新管理。实践中这种例子很多,

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中心”的建设是高职产学合作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典型成功实例,

最为突出的特色就是注重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建实训室,使工业训练中心更为接近真实的生产环境,切实提高了学生实训质量。

同时,学院还成立了“中小企业支援中心”,

致力于使工业中心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一批生命力旺盛的中小企业进入工业中心园区,他们与学院各专业在产品研发、技术推广方面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对工业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产生了长远的效益。再如订单式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案例是武汉职业技术科技学院。

该学院与华中数控公司和海尔集团成功合作,学校按照企业的生产需要培养人才,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力资源,学生毕业后被企业聘用,企业为学校解决了就业问题,

企业和学校实现了双赢。由此可见,

创新管理能创造性地解决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樊耘,李随成,

齐捧虎。管理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篇

摘要:《管理学》是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是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管理素质和管理绩效观,

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设计了一套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并取得一定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管理学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高校《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是使学生了解管理的思想、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具备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基层管理者的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

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需要增设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搭建一个平台。文章总结实践教学经验,并进行文献调研[-],

设计了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地位:管理学课程实践是一座桥,

桥的一端是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桥的另一端是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课程实践应运而生。

()实践作用:第一,可以激发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的兴趣,

因为管理学本身理论性强,比较枯燥,课程实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目标

选用的教材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依据教材,制定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四大管理职能。

()能力目标:①制定计划、编制计划书的能力;②绘制组织结构、编写职务说明书的能力;

③有效激励下属的能力;④控制会议时间和进度的能力;⑤解决实战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人际沟通能力,

以及具备基层管理者应有的素养。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对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管理学课程设置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

这些学生求知欲比较强,但是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而且该专业招收学生中往往是女生较多男生较少,所以班级整体比较内敛、课堂上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

基于上述教学对象分析,

采取了针对措施。第一,实践内容的设计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这样可以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第二,实践小组的划分要综合考虑性别和性格因素,

每个小组~人,必须男女搭配,

而且每个小组至少~人性格开朗,

积极活跃,这样可以带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第三,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热情。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内容

选用的教材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学重点是管理的四大职能,

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因为实践学时有限,所以针对这四大职能,

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分别设计实践项目,

最后设计了一个综合项目,共有个实践项目。

()策划一台班级晚会,制定计划书。(划能力)

晚会对于学生并不陌生,

如周一次的团日活动、元旦晚会等,所以这个实践项目对于大一学生非常适合。

()调查本校组织结构,

绘制组织结构图,编写职务说明书。(组织能力)

社会调研有一定难度,而调研本校相对简单,

学生可以通过上网、实地职能部门咨询访谈,来完成这个任务。

()如果我是班长――为班级制定激励计划。(激励能力)

这个实践项目最贴近学生生活,结合所学知识,

为班级献计献策。

()某研究所周五下午例行会议的控制。(控制能力)

这个实践项目主要是对会议时间和进度的控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如何把会议精简又能处理所有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是学生需要解决的。

()实战分析――视频案例:黄女士的蜂蜜事业。

(综合能力)

这是个视频案例,选自赢在中国第一季,这个案例非常经典,学生通过这个案例的解决,可以调用所有的知识,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方法

针对上文设计的个实践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实例演示法。第一个实践项目是晚会的策划和计划书的制定。

先给学生演示一个足球比赛策划书,

讲解其中的要点,比如计划书的框架组成、的体现等,给各小组制定晚会计划书提供必要的参照和借鉴。

()调查访问法。

第二个实践项目是对本校组织结构进行调研,并编制职务说明书。给学生讲解调查访问法一些要点,

然后各小组可以用互联网搜索、实地调研等方法,完成任务。

()头脑风暴法。第三个实践项目是以班长的角度,为激励班集体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在完全不受约束的环境中,敞开思路,

畅所欲言,应用所学知识,

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启发引导法。

第四个实践项目是对会议出现时间拖沓问题的解决。引领学生回顾管理中控制的类型和含义,以此启发各小组如何使用恰当的控制策略解决问题。

()视频案例法。

第五个实践项目是一个视频案例,视频能声情并茂地展现问题,

吸引学生,

激发最大的热情和兴趣。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学时

根据所在高校情况,制定实践课时为学时,具体分配见表。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组织

.实践的教学组织流程

上文设计的个实践项目,

在学生分好小组之后,每一个项目的教学组织流程如图所示,有个环节。

第一步,布置实践项目。

首先把实践项目布置给学生,并在课堂上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该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步,搜集资料。

学生理解项目的内涵和要求之后,各小组就要搜集材料,

可以去图书馆,

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等等,搜集到尽可能多的有用资源。

第三步,小组讨论。

在搜集资料后,各成员带着自己搜集的材料,在自己小组里面进行讨论,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并撰写项目报告书。

第四步,成果汇报。

在撰写报告书后,各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以课件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

第五步,

教师点评。各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进行点评,对优点进行表扬,指出尚待解决的不足和问题。

第六步,

成果完善。

各小组在听取教师的点评后,修改和完善报告书。之后开始第二个实践项目,以此循环。

.小组成员角色分工

根据学生人数,

~人为一组。每个小组的角色应有:组长、资料搜集员、记录员、撰稿人、发言人。

组长主要负责主持大局和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

由各小组成员选举产生。在小组讨论中,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冲突,组长就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激励和协调。

资料搜集员必须是全体小组成员,组长对需要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分工,

避免对资源的重复搜集。

记录员应该有~人,负责记录和汇总小组讨论中所有成员的发言。因为小组讨论时可能比较激烈,出现的意见比较多,

所以组长应该任命本组中文字工整、具备速记能力的人担任此角色。

撰稿人负责对汇总后的发言再提炼总结,

撰写成果报告书。

因为信息量较大,需要撰写出结构清晰、辑缜密的报告书,所以组长应该任命本组中思维逻辑强的人担任此角色。

发言人负责在全体班级成员面前,用课件的形式汇报本组成果。因此组长应该任命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善于课件制作、不惧怕三尺讲台的人担任此角色。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评价

采用综合考评的策略对各小组成果进行评价,

实践成绩由成果考核和过程考核两部分组成,即“实践成绩=成果考核成绩(%)+过程考核成绩(%)”。

其中,

成果考核方法见表,过程考核方法见表。

结语

文章设计的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在多年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李秋霞,高洁。管理学课程多样化教学实践[]。教育教学论坛,():-。

[]石淼。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柔性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就是结合学生不同专业,

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积极的主动探索,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柔性管理被广泛地应用到高校管理中。柔性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坚持“以人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者的积极主动性,结合实际情况,

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提升管理的效果。但是在高院校实践教学柔性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需要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不断挖掘悲观者的潜能,

提升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柔性管理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与传统的“刚性管理”相比,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基础上,采取与以往不同的非强制方式,不断挖掘人们的高尚的品德,

培养良好的责任心,激发人们积极性,

把组织的意志逐渐转变为人们自觉行为。

柔性化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重视人的情感培养,重视对人的启发、引导和支持,强调效力治理,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效力主要来源上层管理人员,

而不是传统的规范条例,从而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主动性。

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而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的质量,但长期教学过程中,

主要采用行政命令和纪律约束的管理方式,强调学生组织管理的权威性和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性,

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很难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创新净胜。

高职院校采用柔性化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一,

可以提升高职院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教师教学的聪明才智,从根本上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二,

在进行学生管理上,

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学生自主自律意识,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对高职院校而言,

可以不断健全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力资源资源配置,

完善人才培养标准,推动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管理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要处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关系,

做到刚柔并济,提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的实效性。

柔性管理条件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高职院校而言,主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性人才”。其中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人才教育和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导致在柔性管理下,实践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下面就一一展开论述。

.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目标对实践教学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但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实验、实习以及实训等环节,非常重视学生技能操作,

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实践教学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导致对实践教学理解不够全面,使得实践教学不够明确具体,无法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高职院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共性发展,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

高职院校教师会要求学生在同一时间,做同一实训,

然后进行统一的讲解,要求学生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时间标准和步骤进行实训,虽然教师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能激发学生进行试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只能按照教师布置好的方案和框架进行学习,

不能有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

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

因此,高职院校会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双师型比例,

通常主要采用外因内建的方法,但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外引”主要是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过程中,引进标准单一,盲目的要求高学历,

但是那些具有丰富经验但学历不高的人才很难得到高职院校的青睐。“内建”就是在高职院校内部,专业的教师面临较重的教学任务,

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课题,没有时间和精力提升自身的实践素质和技能。并且高职院校会派送教师进行进修和培训,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实践继续教育效果不明显,

导致“双师型”教师质量较低,无法保障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

.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缺乏弹性

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刚柔并济的评价标准,采用为具体的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通常情况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的主体、对象、内容以及标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

实践教学评价主体主要包括教务处等管理部门。评价对象主要包括学习全体师生、实验室等。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包括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评价标准主要是根据实践教学目标,

对教学环节进行考核的指标。从整体上来看,实际的评价标准不完善,

缺乏一定的弹性,不能真实客观反映学生实践学习的真实水平。

柔性管理理念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措施

根据前文论述,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

虽然采取一些改进措施,但是受到师资投入和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高。下面就针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采用柔性化管理展开论述,

帮助消除潜在的不足,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合理定位教学实践目标

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目标。

第一,高职院校要建立完善的专业咨询指导委员会,

结合学生的专业,做好市场调研,

分析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根据本学校的师资资源和课程设置,建立符合学生发展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第二,

高职院校教师要针对企业和行业需求,分析工作岗位标准,

对制定的整体目标进行细分,

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走上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

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实践,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既定的实践教学目标。

.采用开放性试验教学

在进行试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开放的试验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

有条不紊的完成试验的所有步骤,提升学生试验的独立性。在柔性化管理理念下,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要摒弃传统被动的教学试验方式,

把传统的演示验证试验,

逐渐转化成创造性试验,从而提升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教师在采用开放式试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式,采用“提问、思考、动手、总结”的教学模式,

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试验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质量

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整体教学质量,

在制定学校发展策略上,

要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与质量,

优化内部教师资源配置。第一,双师型教师外引上,

高职院校要建立弹性的引进机制,摒弃传统单一的引进理念和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师引进机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不断探索综合评价教师引进的标准,

从而吸引更多的教师人才,为学校储备更多的人才,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推动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第二,在教师内建方面,

高职院校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教师培训机制,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结合不同专业的教师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

为教师提供更加便利的进修机会,积极鼓励教师不断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教师把教学理论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提升教师综合实践能力,

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合理的指导,也为教师塑造良好的职业生涯提供机会。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真实客观反映学生实际学习的效果,

需要结合式教学实际,

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丰富教学评价主体、方法和内容。在评价主体上,要从不同角度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在完成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以后,

还要进行企业评价。在评价方法上,高职院校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全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对实践教学提供指导。教师可以采用形成性的测评方式,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改造,

提升实际教学课堂效率。在评价内容上,教师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以后做好本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遵守学校纪律,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篇

自国家在建立了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后,各个高校纷纷制订了人才培养的方案和计划,

围绕社会的需要,

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制定。目前,

必须要将人才培养围绕着实践和应用两个方面,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这才能实现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社会竞争性的提升。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化解的设置能否成功,与是否可以办出有成效的教学,有着很直接的影响。所以,

高校应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高校开展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将理论知识后额实际操作相互联系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当前这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等现象,经过分析和研究后发现,大部分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要求很高,

要求学生不但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运用的能力,也是在实际的生活中,

使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当前很多的学生在学习中,

自身动手能力较差,

并且课下的时间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课程实践,

自身的能力缺失和企业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就是为了缩短这种差距,摆脱当前高校教学的困境,

通过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弥补学生自身经验不足的缺陷,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新的课程,

很多的院校都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但是因为没有经验,所以很多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识不到位,实践性建设条件较差,学校的实践性经验不足,

教师的实践性能力较差等。

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不到位

既然是管理者,

那么就要具有深刻的管理知识,只有学生身在教室学习,才是大学。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

大部分都是偏重理论知识,课时占用较多,专业实践性课程课时很少。所以即便是安排时间进行专业学习,但是因为经费的紧张,

很多的实习单位不愿意接受等原因,

导致学生在实践性学习的过程中都是走马观花,并没有达到预期实践性训练的效果。

教学环境比较差,教学的设施比较薄弱

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是需要有一定的环境基础的。

专业实验室的建立可以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学习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操作联系在一起。但是高效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训室建立的时间很短。

发展很慢,

还有一些学校在这一方面出于一片空白。这就使得很多的学生在毕业前都没有使用和见过这种财务的软件,

到了工作中并不会使用。同时学校在实训室的经费投入不足,这就会导致在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被耽误,或者是学校在投入的经费不足以支撑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导致虽然进行了实践性教学但是没有达到实践性教学的目的。

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的学校在教学的计划中设置实践性教学的环节,但是整体的系统还是存在问题的,

系统内部的指导性不强。有的在课程中加入了一些实训的课程,加入了一些实践性课程的课时,但是这些可操作性不强。

实践性教学的师资力量较弱

我国高校的师资力量主要是高校的优秀的毕业生。

但是他们的学历虽然比较高,但是自身没有在公司工作的经验,]有相关的经历。

所以,在教学中这些教师难免就会将理论和实际脱离。

这些教师在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就会影响到实践性课程的效果。同时,因为我国的各个学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设置上起步较晚,但是招生的速度很快,

很多从事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教学培训,大部分都是转专业过来的,没有相应的经验,这就会导致实践性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建设的具体措施

转变观念,

构建适合高校发展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知识是来自实践的,能力是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的,所以必须要建立各种教学的实践环节,转变高校观念,

建立以培养理论和实践结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坚持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培养,完善各种教育的制度和规范,

建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实习。实习是学生亲自体验的过程,是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

独立地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

这也是学生初步去认识社会实践,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专业工作的重要方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实训课程的教学环境

实训课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践性教学的基础。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训基地的建设,

这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应尽可能地开辟多个实验室,为其提供经费。还要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实验室,让学生在校门内就有可以亲身体验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

让每个学生在实践的课程中,完善方案设计,扮演合适的角色,感受到财务管理专业的真谛,

培养自身的实践性能力。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这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实现。

()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开展企业的咨询活动或者是进行企业的专题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老师的实际知识的应用还能弥补教师在教学中的经验不足。

()加强校企合作,

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办公环境和资源。这样就可以弥补学校的场地不足,并且在学生实习中,可以邀请企业人员对其进行讲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意义。

提高学生对系统训练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但为企业培养了人才,还为学生的实践课程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需要加强对现有的实训人员的培养,

并且制定相关性的政策,引进高水平的教师,

鼓励教师参与到实训课程中。学校还应该为教师的自身的水平的提升开展各项培训、考察等活动,调动教师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促进实训教学课程水平的提升。

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实践;

理论;

存在问题;反思与探讨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的含义

财务管理这门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财经类专业课程中算得上是一门核心课程,它具有抽象的理论、复杂的计算等特点。

该课程的教学对方法的应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实际能力的操作格外的重视。因此,

在财务管理教学目的上,力求使学生在系统的掌握相关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的基础上,

要求对财务管理的相关业务的方法熟练地掌握,从而达到具有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财务管理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在财务管理教学要求上,能够使学生最终可以达到财务管理师、会计师所应具备的业务水平。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教学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院校普遍存在“重传授、轻参与,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取得的效果不尽人意,

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人才大多无法满足对市场的需求。具体来看:

.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在教学方法的形式上过于单一和枯燥,

只是简单的授课与听课的模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学科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可能会挫伤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产生较大的依赖性,会抑制学生的拓展性与创造性思维,降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在教学内容上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只注重课堂上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带领学生付诸于实践,

从而使理论与实践产生脱节,使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胜任其相关财务管理工作,造成部分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市场相关人才短缺、国家资金投入浪费等现象。

.在教学师资团队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才与管理教学师资团队上大多数教师可能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但是具有较高的学位、职称或资龄所以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

无法真正的做到对财务管理有深入的了解,可能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对财务问题略懂皮毛、一知半解,使学生听起课来云里雾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达成产生严重的后果。

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探讨

通过对高职院校财务教学实践中当前现状的具体分析,高职院校对于财务管理教学问题上首先应给予思想上的重视,

其次应给予一系列关于提高财务教学实践问题上的相关改革方案,

大力增强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教学创新改革,扭转其局面。具体措施:

.对财务管理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加大对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完善,

增强财务管理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对学生相关专业实训项目的开发,

进一步改善校内外学生实习的条件,

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有利于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问题的改善。

.财务管理教学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针对财务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和乏味,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这一问题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添趣味教学,

提升学生对财务管理学习的吸引力,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教师团队进行岗前专业培训,打造过硬的师资力量。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关于财务管理教学的任课老师进行岗前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应用现代化科学教育技术,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高职院校应积极将现代化科学教育技术融入财务管理教学实践中,引用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技术,如网络授课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投影教学等形式,来增强财务管理教学的实效性。

.利用网络增强财务管理教学的沟通与交流,尽量实现因材施教。现如今,

我们已进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网络时期,及时性与交互性是网络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

财务管理教学可以利用网络跨时间、跨地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的情况,以及对学生问题的在线解答等,

可以帮助老师在接下来的课程进展和改善教学内容上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使教学更好的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共同发展。

.建构校内外仿真实习培训基地,将案例教学融汇其中。高职教育具有与相应社会工作岗位相对接的功能,所以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训,建构校内外仿真实习基地,

并且融入企业模拟实战教学、案例教学等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在完成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后,结合实战演练和操作,使学生好似身临其境,

不仅可以验证学生对相关理论学习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锻炼其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结语

一言以蔽之,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它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只有重视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并且在此基础上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将结合,

创新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加大财务管理教学资金设备投入,才能打造出适应市场的技术性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胡丽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樊月娟。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李红梅。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教育与职业,()。

[]张忠慧,

单猛。案例教学在经管专业本科与教学中的比较研究[]。北方经贸,()。

[]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

()。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应用型专业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专业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也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不容替代的环节[]。

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正式成立于年,

设有旅游管理和物业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年旅游管理专业被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年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学校首批升本专业之一,年旅游管理专业再次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

年旅游管理专业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年物业管理专业升本成功,年物业管理专业被学校确定为第四批校级重点专业,年物业管理专业被确立为湖南省和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作为两个应用型本科专业,

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方面,旅游管理系专业依托校内实践中心,结合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构建“实训+实习+就业”实践教学模式。

坚持“资源社会化”办学理念,根据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探索“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就业拓展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初步建立了包括签订实习合同、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产学结合的有效机制,

学生实践教学效果满意度高。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课程体系改革重视实践教学质量,二是制度和人才建设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三是实习实训检验实践教学质量,四是校内实践活动强化实践教学质量。

课程体系改革重视实践教学质量

.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首先,根据学校版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件的最新精神,

增加了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的学分(具体为行业管理模拟操作、企业实地考察、企业业务实习等)、将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分。在学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

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其次,强化了行业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如旅游管理专业的酒店与旅游地产管理方向设置了形体训练、饭店服务技能实训、饭店实地考察、模拟导游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开设了《茶艺》、《插花》、《餐饮管理基础》等开放实验课程;

物业管理专业采用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情境模拟、视频教学等教学手段,以增强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

.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行业人才需求特征改革课程体系。旅游管理专业在广泛调查已开办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各高校(以湖南省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情况、毕业生就业面向的岗位(群)分布情况、采取的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基础上,在旅游与休闲管理方向设置了规划与景区管理模块、旅行社模块、特色课程三个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完善,课时充足,

版人才培养计划中,

实践教学课时比例高达.%,达到了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了建筑工程管理模块、机电设备管理模块、物业经营与管理等三大模块,版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为.%。

制度和人才建设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运行管理的制度化

通过《长沙学院实验室工作制度》、《长沙学院实验室规则》、《长沙学院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长沙学院实验教学管理办法》、《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心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心机房管理细则》、等一系列制度,

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落实了课漫画老师作文500字前检查设备情况,

课中记录设备使用情况,

课后教师登记课程内容及设备使用情况,再由管理人员复查设备及清扫场地等细节管理,确保了日常教学的顺利开展;通过《长沙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心开放管理制度》、《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心开放流程》、《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心开放课程考核办法》为实践教学中心的开放提供机制管理保障。

.高素质的实践教学队伍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心现有专职和兼职人员人,

教授人,副教授人,

高级职称占%,

硕士及以上学位占%,岁以下占.%。

实践教学队伍在实践教学中爱岗敬业,已成为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成果丰富的骨干力量,是实践教学中心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制度规范和成员的自律,

实践教学中心已形成一种团结向上,相互协助的良好工作氛围。

近三年学生评教中学年平均分别为.分、.分、.分,学生的满意度高。

实习实训体现实践教学质量

.实习基地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制定了完整的实习实训方案,内容和体系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能按照实践教学方案实施实践教学,能%开出实践教学方案中所有实践教学内容。旅游管理系拥有旅游管理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个,

下设旅游综合实验分室、酒店综合实验分室,具备的教学条件能满足学生各阶段实习、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旅游企业实操训练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良好平台。旅游管理系长期以来与旅游、物业企事业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目前有省级优秀实习基地个,

校外实习基地共个。依据“满足教学、管理先进、效率优先、相对稳定”的原则,推进和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合理安排实习实训计划

在“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下,系部开展了行业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就业拓展实习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为了顺利开展毕业实习工作,旅游管理系制定了科学的实施计划。在实践教学环节,

规定教师必须参与指导,每年都会选派-名带队老师,绿豆芽观察日记8天负责实习学生的现场管理和指导,

确保认知实习、毕业实习的顺利进行。

同时,旅游管理系非常重视毕业实习,

对实习单位调研及遴选、学生实习意向征询及引导、实习动员大会、实习中期考核、实结表彰大会等具体环节进行质量监控,

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毕业实习成绩的确定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将实习单位的鉴定及考核纳入评价体系。

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能力培养为主的原则,不仅使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得更为紧密,

而且能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导向和依据。

校内实践加强实践教学质量

.开设校内实践课程

通过大幅调整,优化了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将管理学科新知识、新技术、新问题引入实践教学中,

淘汰了一批陈旧的验证性实践项目,开设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程门,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通过建设,

目前实践项目总数达到项,综合性、设计性比例到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项目得到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角度出发,

开设了《茶艺》、《花艺》、《调酒与果盘制作》、《酒店技能训练》等门开放课程,并制定了整套开放管理流程和实施办法,开放效果好,在校内连续举办了两届“开放课程汇报表演”和三届“走进五星大酒店”酒店技能巡展,

在学校师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实践活动展示专业特色

为全方位检验与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方向学生的操作技能,

面向我校非专业学生普及酒店行业常识,

拓展其知识面,旅游管理系已连续举办了三届“酒店行业技能风采系列巡展”,通过餐巾折花达人大赛、餐巾折花成果巡展、中餐摆台巡展、西餐摆台巡展等传统环节与主题餐厅创意文案设计大赛、宴会菜单设计暨制作大赛等多个新型环节相结合,

共同展示了旅游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特色。为将物业管理专业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打造物业管理行业精英,同时为即将到来的毕业实习预热,旅游管理系物业管理教研室每年都举办“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管理模拟竞赛”,

通过竞赛深化学生对物业管理专业学习的认识,培养学生专业敏锐度及多维度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与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陈元华,王国富。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篇

【关键词】管理类专业培养实践教学加强。

目前,

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向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

综合性,创新性,学生通过实践与思考,接受各种信息,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现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提升,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使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

提高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一、实践教学在高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按照学科门类划分,

管理类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五个一级学科和十五个二级学科。

从管理类专业的性质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这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理论传授为主,

使学生掌握管理类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方法,许多学生对管理类实践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以致在就业之初就出现所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感受。

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

也大都存在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

能够优化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

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加强教与学、学与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不仅能够使学生更深刻、更具体地掌握管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

二、当前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传统教育观念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轻视文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

一般认为文科类专业不需做实验,重在理解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理论。因此,

对于已安排的实践课,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生,在思想上对实践教学任务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学生对自己不清楚的问题不愿问指导教师,在有些问题上只作表面了解,不进行深入探究。大部分教师授课依然是从理论到理论,实践教学没有落实。

如案例教学选择的案例往往缺乏针对性,不能全面的反映问题、说明问题;情景模拟往往因缺乏一些条件和学时不足而开展不多;课程设计一般都随堂进行,纸上谈兵、力度不够,

效果不够理想,并且更多的课程仅限于课堂讲授,没有安排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落实实践教学计划,

投入经费不足,真正直接从事实践环节工作或了解实践环节工作的较少等问题,这些都影响到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二)尚未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许多高校缺乏一个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方面是实验教学问题突出。表现为:教学软件不适用,

软件开发往往存在滞后现象,而购买的软件有时功能不足或者功能过剩,

使用起来不太合适。实验课教学教师难以胜任实验课程,从而使得实验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实验课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是教学实习困难重重。表现为:一是联系难,由于企业是经济实体,

一些企业怕干扰生产管理的正常运行,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所以,很难联系到合适的实习单位。

二是学习难,大部分高校在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培养上,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存在脱离企业生产实际的现象,

许多企业即使接纳了一部分学生,也对实习学生不重视,

视为编外人员,不安排实际工作,

或者把接纳的实习生当成免费的勤杂工,并未开展专业相关实践工作。三是成本高,学生外出实习需要多项费用开支,

包括交通费、实习指导教师费用等,如果班级多,学生多,甚至需要现场实习的课程多,

则需要的实习经费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四是管理难,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的实习都是分散实习,

包括毕业实习,大部分学生都忙于找工作,

很少有人将精力集中在教学实习上,甚至有的同学随便找个单位应付了事。

教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难以统一管理,实习效果参差不齐。这样的教学实习名不副实,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实践教学师资的缺乏。

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不少教师实践能力缺乏。高校的师资主要来源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尽管他们的学历可能较高,

但是没有在企业、公司参与实际的经营与管理的经历,

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近几年一大批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走上了大学的讲坛。尽管年轻教师自学能力强,思维敏捷,

但大多从高校到高校,从书本到书本,缺乏科研锻炼和实践锻炼时间,缺少实际管理经验,

自身动手能力欠缺,要想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实训和模拟软件操作,实在是力不从心。另外,

教师对有些具体实践操作存在较含糊或逃避的现象,由这样的实践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虽然实践教学环节的课能开出,但未见得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忽略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考核评价。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始终没有纳入正轨,

规章制度不健全,更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估措施,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许多高校尚无一套完整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多数高校对于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小发明、学科竞赛活动、学术作品、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活动等实践性环节并不纳入学分评定的范畴,

难以对学生的创新成果和实践能力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现有的评价手段也比较单一,

对学生的考核注重出勤、成果、报告的质量等较多,

对学生通过实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提高了实践能力没有反映。

三、加强和完善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设想。

(一)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

作为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管理技能。

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科学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坚持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

重实践,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目标,

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建立起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

(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关于专业基础和方向限选课的设置与实践教学环节各项内容的安排一定要做到内容规划合理,从而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把实验教学分解为多个模块来实现。一是实验教学模块,应该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通过改变按课程开设实验的做法,丰富综合性、职业性、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模式,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实训教学模块,

这是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训练的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训练等,要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

采取集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为一体的实践教学运作模式,

让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链条式专业训练。三是实习教学模块,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以及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活动,通过实习教学,对学生进行管理技术和管理技能训练,

使学生了解管理业务流程和管理工作内容,使学生将相关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促进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把所学理论知识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进一步加深、巩固和提高,

获得从事管理、经济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管理理论和管理技能向管理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转换。同时,还要注重大学不同学期实践教学合理安排,根据社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在不同的阶段达成不同的目的。

(三)丰富实践教学方法。

加大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

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首先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法,使得学生置于管理类理论思考和实践的研究环境之中,

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

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应用所学知识对现实企业中复杂的信息流和市场变化进行模拟,

作出相应决策,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将教学与学生的课外社团活动相结合,通过教师指导,

将专业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

组建各种形式的社团性质的模拟管理公司,丰富模拟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和体验管理的机会。

(四)强化实践教学资源保障。

实践教学资源是确保实践教学各环节内容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

这方面最重要的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一是要优化实验教学资源,以学科专业为依托,

统筹规划,使各种硬件资源、软件资源配置合理、科学、有效。二是在实践教学软件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其先进性、通用性和实用性以及软件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同时还应按照实验课程的要求,

开发利用好现有资源,使开发和购买的软件更适合实验教学。

三是建立综合实训模拟系统,仿真企业的环境、模拟企业的流程和企业的岗位,将各学科的知识集成在一起进行训练,使学生熟悉信息化条件下各种管理职能的运作模式。而实习基地的建设,

一方面应强化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办企业、学校的各种实训平台等。另一方面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实习安排和管理上,

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实际,关注企业的盈利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明确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的具体项目,

使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

与社会相融合,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升师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保障教学质量必须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首先,在招聘管理类专业教师时,提高对其实践经验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不仅要求应聘者对相关理论掌握得好,

而且优先选择具有相关工作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的人。其次,

提高在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应加强教师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让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运用到实践教学课程中,

在教学中丰富实践经验,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

还应为教师创造条件,通过与相关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

或进行课题调研,

或顶岗工作,为教师进行科研和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机会,

也为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提供实践平台。另外,还可以柔性引进校外实践水平高的老师,

或是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管理人员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弥补在职老师的不足,

从而实现强化实践教学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效结合。

(六)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制度。

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是管理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首先要制订并推行有关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使实践教学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实施和质量监控。遵循全过程实践原则,就是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实践教学计划、具体内容的设计、实施的具体过程进行论证与督导,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整个过程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

以师生共同参与为基础设置的监控。同时建立以激励为目的的考核评价标准,

激发教师和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使强化实践教学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王卫京等。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探索[]。大连大学学报,

()。

[]胡红云等。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新问题与改革方法[]。教育教学研究,()。

[]吴宝华。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王建明。进一步完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湖南商学院学报,()。

[]孙淑华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

[]薛静。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培育创新型应用人才[]。职业教育研究,

()。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篇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迅猛,

面貌曰新月异,特色益发鲜明,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竞争力。一般说来,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目标,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

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面向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为目的。众所周知,

实践教学在现代高职教学实施中,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通过实验、实习、专业实践等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应用知识、掌握技能、获取知识和熟悉职业等教育目标的教学形式,也是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的有效教学手段。

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己成为近年来探讨的热点。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和强烈的技能应用性的专业,主要是为旅行社、景点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等培养具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灵活的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从业创新意识的技术性、应用型、职业化的服务与管理人才。强调博学识、宽视野、远见识、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素质教育是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需求与方向,

这要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十分注重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教学。

“一个核心”实践教学的目标指向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应该紧紧围绕“一个核心”一就业而展开,坚持以为旅游行业领域提供服务为宗旨、市场为导向,

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摒弃以学科为中心,树立能力为本的思想,理论够用为度,强化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

以“圆满完成学业,学成本领就业,抓住机遇创业”的“三业”教育为抓手,在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大胆的有益的尝试。一个就业率低下的学校是很难谈得上办学成功的。

而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追求的实践教学,必须注意以下环节。

()以市场为导向。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类型等实际情况,

依据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结构确定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从业人员培养模式,以确保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而这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开展。

()以服务为宗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应该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和理念。其培养的人才服务面向的区域应该立足于为区域经济服务。因此,

要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培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

立足地方、面向省市、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生产、管理一线,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旅游行业高级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手段,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符合旅游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强调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作为办学工作的中心。

学生的整体素质如果得到提升,就能进一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在社会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这里的素质主要包括独立处事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操作适应能力、理论应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等。而这些能力,

对于旅游服务与管理人员来说,要求尤高。

()以实用为原则。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加强,一切教学手段、方式和内容都得遵循一个重要原则一实用。

高职院校学生尤其是专科在校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和宝贵,无论在对其理论教学或者实践教学时,都必须注意实用的原则,

让他们学有所用、学能立用、学能好用,这就要求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要始终贯彻实用的原则,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学习和掌握与其旅游行业与职业紧密相关的各种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很快适应未来就业需要。

()以动手为关键。实践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动手实践,

离开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毫无帮助。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高年级的旅游管理学生可适当让他们参加一些科研工作。

旅游专业教师的某些课题和项目的前期调查、问卷统计等工作也可由高年级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做。这既是对其原有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检测,也有助于増强其观察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两腿走路”实践教学的明确定位

专业理论教育与实训操作课程齐头并进

高职院校教育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

但现在许多学校仍将实践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根据理论教学的安排来确定实践教学环节。

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修订中,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应有的重要地位,避免出现实践教学完全依附、从属于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内容零散、重复的现象,努力构建相对完整,与理论教学联系紧密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得专业理论教育与实训操作课程相辅相成,

构筑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旅游管理是一项对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的特色性强的专业,其教学计划的内容应充分考虑到其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

进一步増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而且在上课时间、地点、方式、考核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旅游行业的实际,提高资金和时间的使用效率。另外,实践教学相对来讲动态性大,

涉及到旅游行业更是如此。因此旅游管理教学计划应保持一定程度的弹性,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要以当前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社会和企业需要为依据,进行调整和完善。

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

第一学年专业课的学习主要是专业基础课,

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旅游经济学〉)等课程,在此阶段,实践的重点是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同时也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在课程实习期间,

除了专业任课老师安排一定量的参观实习外,可以在假期安排野外集中实习。

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直接让学生参加旅行团,以一个游客的身分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风景名胜进行认识实习,同时也观察旅行团中全陪、导游的工作,并进行模拟导游讲解将他们领进旅游工作的门槛;

另一种方式是建立比较稳定的旅游服务专业实习基地,由各专业课程老师分别下到实习地,各自就所讲授的内容制作出整套的实习项目,如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景点模拟规划实习等,

让学生纖些项目参与实习。

专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拓展并驾齐驱

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需要的是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是指从事现代化旅游行业的能力,是心理、知识、素质、技能等在职业活动中的外在综合表现。在经济时代,

培养和发展能力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从事旅游行业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由于行业特点,既要求从业人员是个知识渊博的“杂家”,又要求具备较强的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沟通与协调能力、团队组织与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各方面能力,

达到优秀人员的条件要求非常之高。因此,为了培养深受社会青睐的从业人员,要求我们在旅游实践教学中既要注重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的培养,

又注重知识面的拓宽,同时加强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各种综合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増强感性认识,

帮助其接受、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因此,

通过实践教学,

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也拓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整体素质如果得到提升,就能进一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在社会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这里的素质主要包括独立处事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操作适应能力、理论应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等。

职业通识教育与职业专业教育统筹兼顾

当前高职院校旅游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相当普遍存在着注重技能“专才”化的现象。当今社会及旅游行业需要实践能力强且职业素质好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而高职旅游实践教学的考核往往以行业技能等级证为标准,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技能“专才”化,

忽视职业整体素质的培养。实践环节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服务操作技能和业务施行能力的培养,更是为了毕业生能真正胜任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的具体目的既包括旅游行业最基层服务技能的掌握,

更包括职业意识的培养,旅游行业、企业管理环境的熟悉,

对旅游业经营活动中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对旅游行业实际管理活动的考察和见习。因此,在课程设置上,

职业通识教育与职业专业教育应该相互结合。可以按“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两类课程平台对全校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素质养成的培养。学科基础课模块是按学科类群设置的课程平台,包括自然科学基础和相同学科类群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原则上相近专业尽可能横向打通。

学科基础课平台内课程采用统一大纲、学分、学时、教材,为今后打通专业基础课,

按大类招生培养奠定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在于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融合和优化通识课程平台按一级学科,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按二级学科由学校统一搭建,相对稳定,体现“理论基础较扎实,

专业知识面较宽”的要求,为后期专业教育奠定厚实基础。

专业实践理论与企业案例分析携手同行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改革另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实践指导教材。旅游院校应该在考虑多方实际的基础上,选用和编写具有较高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教材。

另外,

还要广泛调查和时刻关注旅游行业人才需要的特点和变化,以适宜地调整实践教学相关内容,做到专业实践理论与企业案例分析统筹兼顾。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

一方面要追踪课程内容的更新;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加科研或创新活动。要对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进一步减少验证性实验,

増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型实验。

建设和引进高水平、多样性、立体化实践教材,既体现基础性又体现先进性,既体现学科的内涵、内容的更新,

又反映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使用计算机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

促进虚拟、仿真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对辅助教材一习题、案例和实训,

应紧密结合实际,体现实际操作方法,选用有代表性、时代性的典型案例,根据实际情况可每年更新教材内容。

教师“走出去”与“引进来”比翼双飞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支较高水平、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实践教学需要专门教师进行指导,

实践教师包括旅游实习指导教师、旅游实验室工作人员、旅游课程实践教师等。

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措施来加以解决。“走出去”是指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经历的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或闲暇时间走进企业进行经验积累和实践锻炼,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适应了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引进来”是指可以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相关企业服务或管理人员来校兼课。比如主讲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师要么是曾经在导游岗位上工作过的现任教师或者正在从事导游工作的职业导游。这样,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师资策略既精简了机构,又提高了效率,

符合高职高专的实际需求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

另外,

学校应鼓励教师旅游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同时把其作为业绩考核的指标,与奖繼韩国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颁布的《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职业证书方面的要求。

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都来自工业企业,都具有工程资格。许多国家的应用型大学都在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他们从企事业单位招聘既有专业技术特长、又有余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或是高级主管来校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