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五年级作文

【鲁迅《野草·题辞》抒情散文鉴赏-鲁迅杂文《天上地下》原文与赏析】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3-16 10:16:41

鲁迅《野草·题辞》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鲁迅 【原文】: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有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鉴赏】: 这是作者为自己散文诗集《野草》写的一篇序文。它没有一般序跋的套语和成式,而是一篇新颖、独特,而且充满强烈感情的散文诗。通过对野草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愤怒,对光明未来充满信心的战斗情怀。 文章短小精悍,内涵却极为丰富,每一句话都蕴含着炽烈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内容,使读者受到很强烈的感染,发人深思。开头一语,交待出作者当时复杂矛盾的心情,“当我沉默着的时候”,作者回顾过去的战斗生活,感到一种欣慰和满意,因此,“我觉得充实”;而“我将开口”时,险恶的环境,反动势力不让他开口,任何语言又不能足以表达作者的愤怒,因此,“感到空虚”。隐含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强烈抗议。作者站在新的思想高度,欣然地对过去做了形象的总结。“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这是多么勇敢的自我否定!同世界观中旧的东西彻底决裂,表现了一个永远前进的革命战士最可宝贵的精神。作者又是这样的乐观:“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他对过去的“曾经存活”、“还非空虚”感到欣慰,对新的战斗更是充满信心。作者满怀深情,含蓄而又喻意深刻地赞美了野草,它虽“根本不深,花叶不美”,喻作品虽然不被重视,但它“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喻根植现实斗争的土壤,在批判旧社会的斗争中成长,既使遭践踏、删刈甚至死亡的厄运,作者也是“坦然、欣然”,大笑与歌唱。作者还以“地火”喻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希望它能象火山熔岩喷发一样喷溥而出,彻底烧毁罪恶的社会制度,渴望它“火速到来”,即使自己心爱的野草一同被烧尽,也不顾惜。表现了他对新世界的热烈渴望与呼唤。另外,文章也表现出语言含蓄的特点,“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含蓄地反映了当时白色恐怖的社会使作者不能言语。 文章充满了强烈的感情,他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抒发了作者与旧我彻底决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战斗情怀,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战斗性,曾引起敌人的恐惧和忌恨,给革命群众以巨大的激励和鼓舞。

鲁迅杂文《天上地下》原文与赏析

鲁迅杂文《天上地下》原文与赏析 中国现在有两种炸,一种是炸进去,一种是炸进来。炸进去之一例曰:“日内除飞机往匪区轰炸外,无战事,三四两队,七日晨迄申,更番成队飞宜黄以西崇仁以南掷百二十磅弹两三百枚,凡匪足资屏蔽处炸毁几平,使匪无从休养。……”(五月十日 《申报》南昌专电)炸进来之一例曰:“今晨六时,敌机炸蓟县,死民十余,又密云今遭敌轰四次,每次二架,投弹盈百,损害正详查中。……” (同日 《大晚报》北平电)应了这运会而生的,是上海小学生的买飞机,和北平小学生的挖地洞。这也是对于“非安内无以攘外”或“安内急于攘外”的题目,做出来的两股好文章。住在租界里的人们是有福的。但试闭目一想,想得广大一些,就会觉得内是官兵在天上,“共匪”和“匪化”了的百姓在地下,外是敌军在天上,没有“匪化”了的百姓在地下。“损害正详查中”,而太平之区,却造起了宝塔。释迦出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此之谓也。但又试闭目一想,想得久远一些,可就遇着难题目了。假如炸进去慢,炸进来快,两种飞机遇着了,又怎么办呢?停止了“安内”,回转头来“迎头痛击”呢,还是仍然只管自己炸进去,一任他跟着炸进来,一前一后,同炸“匪区”,待到炸清了,然后再“攘”他们出去呢?……不过这只是讲笑话,事实是决不会弄到这地步的。即使弄到这地步,也没有什么难解决:外洋养病,名山拜佛,这就完结了。五月十六日。记得末尾的三句,原稿是:“外洋养病,背脊生疮,名山上拜佛,小便里有糖,这就完结了。”十九夜补记。【析】 辑录在《伪自由书》 中的杂感,矛头大多是指向国民党当局对外妥协的不抵抗主义和对内用兵的所谓 “攘外必先安内”。鲁迅在本篇以及《“以夷制夷”》、《中国人的生命圈》、《文章与题目》诸篇里一再指出,国民党向国际联盟的哭诉,并不能如日本报纸上说的 “以夷制夷”,请外国人制裁外国人; 倒是“先安内后攘外” 的行径正应合了国际联盟里帝国主义老爷们“以华制华”即让中国人打中国人的策略。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攘外”不过是一句空话,其实际意义正是 “安内而不必攘外”,说得更清楚一点,也就是“迎外以安内”。彼此一家,同心协力地进攻中共,实现国际帝国主义包括日本在内的所谓 “共同防共” 的第一步。鲁迅思辩过人,鞭辟入里,揭发出日寇侵华和蒋介石 “剿共” 的内在联系,有着出人意料的深刻。自由想象与联想是杂文写作的重要方法。此篇就是将日本飞机轰炸中国和国民党飞机轰炸苏区联系起来,巧妙地归纳为 “炸进来”和 “炸进去”,联想到当局竟至于发动上海小学生募捐买飞机以“安内”、发动北平小学生挖地洞以“攘外”,对当局“非安内无以攘外”或“安内急于攘外”的言行构成辛辣讽刺。接下来更是妙语联珠: “内是官兵在天上,‘共匪’ 和 ‘匪化’了的百姓在地下,外是敌军在天上,没有 ‘匪化’ 了的百姓在地下。”以官兵与敌军对举,暗示对于与敌军沆瀣一气的失尽民心的当局,尚未“匪化”的百姓也是随时可以“匪化”的。至于敌机轰炸的损害还没有查详,太平区却造起了宝塔,值此国土日渐沦丧之际,你释迦(影射当局)还摆什么“天上地下,惟我独尊”的臭派头呢?然后关于“假如炸进去慢,炸进来快,两种飞机遇着了,又怎么办呢”的想象和诘问,简直是匪夷所思,令对手有口莫辩。行文至此,鲁迅又发挥他的幽默天才,说这“不过这只是讲笑话……”顺便列举汪精卫、戴季陶、黄郛等国民党政客于内讧中失利后惯用的脱身之计,对这有心弄权、无道救国的一伙再刺一枪。末尾犹不忘补记一笔,复原文章发表时被删改的内容,意在抗议当局的法西斯文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