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论语·述而》记载:子路问孔子,你若领兵打仗,和谁在一起呢?孔子说:空手斗老虎,不用船去渡河,一味蛮干,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本段大意:子路勇武,认为孔子如带兵,一定要和他在一起。但孔子认为子路有勇无谋,表示不能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打仗。本条两句:遇到大事能恐惧而慎重,善于动脑子并能取得成功。这是说,孔子若打仗,喜欢和这种人在一起。后指做事谨慎,喜欢动脑子。 成语:临事而惧。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宋·苏轼《贺欧阳修致仕启》中将《老子》的这两句演化为“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后人摘取老子和苏轼的句子各一,成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修养、造诣高的人,不肯轻易地显示其才华,大智的人表面上似乎很笨,大巧的人表面上似乎很拙。常用以告诫人们不要锋芒毕露,要含蓄些。 成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