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五年级作文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精选5篇)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8-01 20:38:49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第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传导效应;

发展战略:发展模式

一、引言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正式演变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性救市行动同步展开。美国金融史学家金德尔伯格的研究表明,面对年始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实力衰落的英国无力担当“国际性的最后贷款人”,

而有能力的美国又不愿意承担该角色,反而在年通过旨在强化贸易保护的《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案》,其他各国也纷纷高筑贸易壁垒自寻出路,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大萧条。历史的教训应当汲取。

国集团华盛顿和伦敦峰会的接连召开彰显了全球主要经济体联手应对危机的决心。其中,

中国以自身稳健的金融体系、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充足的外汇储备等优势被国际社会寄予厚望,以至有观点认为全球经济复兴取决于中美“两国集团”()的合作。面对这种最新版本的“中国责任论”,中国政府强调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始终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

但中国只能承担与自身国力相匹配的国际责任,而“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势头本身就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这一立场清晰地表达出中国致力于自主解决自身问题的决心,显然,这并非权宜之计,

而是中国在新形势下谋求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由于中国参与美国金融的比例和深度有限,

中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有限。但考虑到近年来中美经济形成了“复合相互依赖”。中国出口导向型模式将面临极大考验,

加之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恰好与中国国内经济周期性回调相叠加,从而导致本轮经济回调势头迅猛,不仅在短期内将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还有可能诱发长期积累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集中爆发。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发酵的持续冲击,中国既需要出台短期性的应急措施,同时更需要从战略层面推进经济发展战略升级,探索应对危机的长效机制。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传导效应

金融危机的传导是一场由投机者、本国公众、外国公众、本国政府、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多方参与者参加的多方非对称信息的动态博弈过程。

危机的形成和传导必然导致博弃各方的实力对比、利益格局和所获信息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又将导致博弈均衡的变化,从而导致危机的迅速传播和扩散。

现代金融危机在不同领域、不同地理空间的传染性显著增强,

具有突出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特征。自世纪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有关金融危机的传导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课题。一般认为,狭义的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主要指接触性传导,

是贸易和金融溢出的结果,

即一国金融危机发生后,

由于实体经济或虚拟经济的相互衔接,产生金融和贸易的“溢出效应”。使得危机得以在国际间传播:广义的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泛指一国金融危机的跨国的传播和扩散,

包括与贸易金融关系并不密切的非接触性传导,

这种非接触性传导可能是由于共同的冲击产生的“季风效应”。也可能是由于投资者预期的变化引起自我实现的多重均衡。即传染效应。

就接触性传导而言,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表现在:金融资产受损,体现为中国的金融机构投资于美国次贷证券及其相关产品的损失:对外贸易萎缩,体现为美欧等国的消费减少导致对华进口减少,外需走弱使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国际资本回流,体现为伴随金融产品急剧的“去杠杆化”,发达国家经济开始由流动性过剩转为流动性不足,使得一部分母国的总部经营出现困难,需要调回资本,

从而影响到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规模。

就非接触性传导而言,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表现在:汇率面临干扰,体现为美元进行战略性贬值使得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和以美元为主体的外部储备缩水,并可能冲抵中国货币政策效果且不利于中国资产价格的理性形成;

流动性减弱,体现为在金融环境恶化的环境下,即使货币当局大幅放松货币政策,银行为规避风险仍会主动紧缩信贷,

这容易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失效:市场信心受挫。体现为全球金融和经济市场不景气增加了中国的企业和消费者形成对未来经济的悲观预期,

在这种预期的推动下,出现企业投资减少,居民消费放缓等不利局面。

必须看到。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其影响力远非此前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等局部性金融危机可比。美国虽然最先遭遇金融危机的重创。但是迄今并没有其他力量能取代美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

而且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经济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转嫁危机的能力。在金融危机加速向全球扩散的过程中。中国不仅要防止金融危机带来的直接威胁,也要警惕被转嫁危机的现实风险,

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国际风云中,中国如何站稳脚跟。

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成为中国克服金融危机冲击、避免被转嫁危机进而化“危”为“机”,

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课题。

三、国际金融危机警示中国应推进发展战略升级

能否制定并实施顺应现实要求且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不仅决定中国应对当前危机的当期成效,更决定中国未来的长期后劲发展。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

暴露出中国既有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在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升级势在必行。

(一)要牢牢掌握中国自身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能否掌握自身发展主动权提出严峻考验。对于美国而言,金融危机暴露了自身软肋,其国际体系主导国地位受到削弱,

但美元特权的存在使美国可以依据自身需求,实现风险扩散和危机转移。对于在国际体系中处于被动和依附地位的国家来说。提升经济自主性,

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是其改变不利地位的根本条件。与政治自主性不同。

经济自主性不是一个可以通过法权加以确认的规范性概念。而是一个刻画一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描述性概念。一国实现政治独立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经济独立,同样,一国拥有政治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拥有经济自主性。

鉴于经济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如果没有实现经济自主,

那么,一国的政治自主也将是不完整甚至虚幻的。可以说,实现国家经济自主。

赢得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是每一个国家的愿望,但能否实现上述目标却有着很高的资格限制。纵观历史,只有那些在技术、制度和观念等重要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家才可能取得完整的自。客观而言。目前尚没有

哪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可以取代美国的国际分工体系主导国地位,对于其他国家来说,

首要问题是能否在危机中保持自身发展的主动权,从而在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不断提升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为增强国家发展主动性夯实基础,这才是防范外部风险的根本所在。

(二)中国要坚持自主探索本国的发展模式

一般认为。

本轮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美国的“透支消费”、“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以及“世界经济失衡”,但这些原因均未触及危机根源。这场危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内在表现,是“新自由主义”大肆泛滥的必然结果。世纪年代,

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输出以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为核心的“华盛顿共识”,

引导拉美进行“新自由主义”改革,鼓动俄罗斯推行激进式的经济转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近年来,超越“华盛顿共识”寻求更具自主性的发展模式已经在亚洲和拉美展开并渐成气候,

正是对新自由主义的强力反弹。

这次由“新自由主义”思潮导演的金融危机首先在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地区发生,客观上宣告了美国在后冷战时代苦心经营的“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权威的坍塌,美国确立的全球性的制度迷信也将走弱。

随着各国对美国模式的反思,关于国家发展道路和世界前景的理性论辩将在全球重新兴起,而且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变革。

中国作为全球瞩目的新兴经济体,

必然要在新的制度竞争之间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性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型发展模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无论是“北京共识”的概括,还是“中国特色”的定性,

中国对本国发展模式的探索将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经受考验、实现升华。

(三)中国要坚持“发展依靠自己、发展为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一个内在的逻辑是,在发展动力上做不到发展依靠中国自身,就无法实现发展成果由中国人民分享这一根本性的价值诉求。

因为发展受制于人,必然会导致在利益分配上博弈能力的缺乏,从而在利益分配上陷于不利地位。

此次危机再次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世界经济处在繁荣时期,经济发展的成果如何在各国分配?世界经济处于衰退时期。

经济滑坡的损失如何由各国分担?历史的事实是,在国际体系中,

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国家和集团总能成为经济繁荣的主要分享者和经济衰退的主要规避者,这是由其强大的利益控制能力和危机转嫁能力所决定的。如果说在经济繁荣时期,

各国在国际分工中进行利益分割的重点是得利多寡,缺乏博弈能力的后果尚不严重:那么。在经济衰退时期,各国在国际分工中进行利益分割的重点则转移为争取更少的损失,

此时利益争夺的激烈程度以及后果的严酷程度就可能令缺乏博弈能力的国家无法承受了。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在中国日益融入全球化进程而全球化进程也在不断发展的双重背景下,中国不仅不能独立于国际体系之外,

而且中国自身发展能力的提升以及国家利益和国民福利的增加都离不开参与国际体系,此时从战略高度上思考开放条件下如何实现对传统外向战略进行调整变得必要甚至迫切起来。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发端于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具有外生性,但在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

国际金融危机会深刻影响中国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

主要是出口导向型的外向战略要进行根本调整。这一战略对外多重依赖不仅增加了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的风险性,

增加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

这警示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从根本上回答“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

只有在依靠力量上,毫不含糊地把中国人民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努力营造全体中国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在发展成果上,才能实现全民共享。

参考文献:

、理查德,

。金德尔伯格,经济过热、经济恐慌及经济崩溃:金融危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俊志,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中国金融出版社,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第篇

关键词:外宣媒体;深度报道;

经济新闻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在全球性重大事件中,承担着对外传播功能的主流媒体,

对重大国际新闻事件的报道,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在国际上的地位。人民日报海外版承担着对外传播的功能,分析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报道,

可以一窥宣传策略对于外宣媒体的重要性。

一、站在高度,全球视角

外宣媒体在对金融危机进行报道时以全球视角,面向世界传递信息。

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对金融危机进行报道,不仅传播金融危机如何发生,还剖析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阐释其对世界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其利弊,

并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报道不是局限于传递信息,还体现出一种倾向,引导国际舆论,

呼吁全世界联合起来,以饱满的信心克服危机。

人民日报海外版月日发表文章《华尔街给我们什么警示》,月日报道《看好中国条理由》,月日报道《全球金融体系当推倒重建》,

月日报道《恢复信心从何着手》,月日报道《“金砖四国”打造全球经济之锚》等文章客观反映国际金融危机的健康状况,详细阐释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引导国际舆论,解疑释惑。

二、全面细致,形成体系

金融危机是一个复杂的议题,

外宣媒体围绕金融危机展开多角度诠释,使世界全面了解金融危机。

(一)关于金融危机本身的报道传播信息是媒体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最初阶段,

人民日报海外版主要报道了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的表现、各国的应对政策等基本情况。年月日发表了《雷曼公司破产预示着什么》,月日发表了《亚欧携手应对挑战》等报道,

主要介绍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历史原因,导火索以及各国面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二)对金融危机的深入解读,

外宣媒体更加注意宣传专家的观点。年月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全球金融危机何时现曙光》一文,主要内容是专家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解读,解答它正处在一个怎样的阶段、何时结束、今年全球经济形势如何、怎样评价当前各国的经济救助措施等问题。年月日发表了《我们如何吸取金融危机教训?

》、《金融危机两面看》等一系列解读性质的报道。总结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客观分析其带来的有利因素。

深度报道成为媒体对金融危机进行解读最常用的报道方式。

这是由于金融危机专业性极强,

而媒体报道不仅要传递信息,还要进行舆论引导,尤其是外宣媒体,对外传播代表着国家形象,这样只有权威人士、专家对其进行解读才有更高的可信性。

(三)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和成效,我国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在实施的举措和取得成效方面,外宣媒体的报道主要涉及国家、地方、企业、个人四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实行的政策调控、大规模的财政投资激励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优越性、国有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机制等;

二是地方开展的好的活动,出台的政策等,比如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年月日发表的《金融危机给广东上了生动一课》,通过报道广东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指明科技创新、结构调整是回避金融危机的一项有力措施;

三是展现我国企业在国际性金融危机中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

对外报道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对外传播首先应该力图融入读者群体所在的区域,

做到“入乡随俗”。

外宣媒体的传播理应做到,与当地受众的文化背景、信息需求、生活规律、收视习惯相接轨,增强节目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同时,要摒弃传统上中国媒体倾向于“报喜不报忧”的做法,

平衡报道,既要看到中国经济的成就和对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贡献,同时也要报道我们经济效率不高、市场调控手段有待更加科学等一些问题,摆脱“宣传”的痕迹,

增强“客观报道”的分量,这样才能逐渐赢得更多西方受众的认可。

总之,

媒体报道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我国外宣媒体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为展现国家成就、提升国家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对外传播正在积极探索新的路子,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逐步实现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第篇

正逢金融危机渐渐消退,欧洲多国债务危机却逐渐显现。在其影响下,

许多国家开始审视因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世界一些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正试图从刺激经济政策转向财政紧缩。

在此,

峰会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恐怕是力不从心了,而峰会的多边国际合作与协调机制更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在“后危机时期”。

面对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

成员在多边合作与协调的机制下,

通过协调一致的刺激经济政策,共同渡过了艰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期,这是有史以来国际经济不可多见的全球性宏观政策的合作与协调。

从金融危机到金融市场稳定、从经济衰退到经济复苏的周期性规律,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需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是经济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阶段;其次是经济出现明显复苏迹象和金融市场逐步恢复稳定的周期性逆转阶段;最后是经济的全面复苏和金融市场的繁荣与活跃阶段。

第一阶段,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的多边合作与协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显示了多边合作与协调的活力。

各国不断出台的利好经济、金融数据证实: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急剧恶化的势头得到抑制。然而,虽然这标志着全球经济基本走出表退时期,金融危机也已经过去,

但不能说明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由此步入了全面复苏的时期,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基本特征依然处在由衰退和危机向复苏过渡的转折阶段。

合作与协调机制架构形成的初衷,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表退的情况下,

使世界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多迫国际合作与协调,共同承担风险才有可能渡过难关,

实现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

在形式上,的合作与协调机制是以不同经济体国家的独特方式来协调经济、金融政策的多边架构。虽然,

峰会在这方面曾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峰会在主导全球经济,金融的代表性和权威性等方面不断受到质疑。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第篇

【关键词】金融监管体系;

改革;启示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但是这种紧密联系也是一把双刃剑,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正说明了这一点。

美国危机前的金融监管体系源于世纪年代的经济危机后形成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而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

这种“双重多头”的监管模式逐渐不适应经济的发展,暴露出许多问题,“次贷危机”的产生表明这些问题终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这种危机的联动效应给我们各个国家敲响了警钟,

因为它意味着某一个国家自身金融体制的问题已经不单单是这个国家的问题,它很可能蔓延到其他国家,甚至以一种放大的形式传递到海外各个国家,因此,这也是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于其他国家的重大意义所在。

本文的写作思路是:首先简要分析了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危机之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措施的特点,并从中得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启示:①实现监管全方位与多层次的平衡;②处理好严格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的关系;

③注重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④学习先进的国际监管理念和措施。下面结合具体情况分别于以阐述。

一、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美国的“次贷危机”暴露了金融监管体系的一系列问题,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于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质疑。

美国危机前的金融监管体系源于世纪年代的经济危机后形成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而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

这种“双重多头”的监管模式逐渐不适应经济的发展,暴露出许多问题,“次贷危机”的产生表明这些问题终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一)监管重复

危机前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是“双重多头”的分业监管体制,

“双重”是指监管的纵向层面包括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多头”则是表示在横向层面上的监管多主体,

表现出“分业监管”的特征。

表面上看这种纵横交错的监管模式十分有效,但是在实践中却暴露出很多问题,

首先是监管重复,

监管重复意味着一个金融机构要接受两个及以上的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的繁荣,各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已经趋于复杂化,

主要表现方式就是混业经营,这种经营方式已经被各大金融机构广泛认可并应用,之前的分业监管方式尽管有它自身的行业优势所在,但是重复监管一方面会造成监管资源利用的无效率,

甚至浪费,

无形之中提高了监管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能引起各监管机构之间的争执,导致监管效率的降低。

(二)监管空白

分业监管体制的另一个弊端就是监管空白的存在,

一方面,这是分业金融监管体系固有的缺陷导致的,各金融监管机构在执业标准、监管程序等各方面的规定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放大了就会导致监管缺位的产生,产生“大家都不管”的情况。另一方面,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的复杂化导致了这种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业务经营纵横交错,导致监管存在的交叉地带越多,由于监管标准的不统一产生矛盾的地方就越多,而调节这种不统一的成本往往很高,因此越可能导致监管空白区的产生。

而因为监管空白而忽视的风险就会不断地积累成系统性风险,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三)金融机构选择监管机构产生套利行为

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够选择监管机构,主要是由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模式造成的,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对于同一个金融机构,可能涉及到几个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

而在选择监管机构时,金融机构能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监管机构,这就产生了监管套利行为,这种行为很有可能掩饰了很多潜在风险,

也为风险的传递埋下了隐患。而多个监管机构监管同一金融机构的行为还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一方面被监管金融机构的负担太重,这就加大了其经营高风险业务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这种“多对一”的模式也容易使监管机构懈怠监管,

缺乏动力对金融机构严格监管。

(四)没有统一的权威监管机构

尽管联邦政府对于整体风险有一定的监管权力,但是美联储的监管不够严格,

缺乏对整体性系统风险的掌控。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各监管机构对于各自行业下的金融业务进行监管,而没有一个能识别并预防整体性系统风险的权威机构对整个金融市场进行掌控。而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

各行业之间的金融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缺乏统一的监管行为主体,组织并整合关于整个市场风险的信息,另一方面,分业监管体制下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信息的流动性也存在不足,

因此很可能忽略风险的存在性,导致风险的累积,

最终产生严重后果。

(五)被动的诱致性的监管改革理念

历史证明,美国的金融业改革往往基于危机的产生,而不是政府主动的强制性监管改革制度演变,简而言之,

美国的金融业改革是“事后”的,而不是预防性的。

这个改革理念有一个基础,那就是美国往往过于相信市场力量,

认为市场力量能纠正很多金融行为,

因此美国政府一般对金融业的监管采取主动放松的态度。这样的监管理念一方面有利于金融新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但另一方面,这种过于相信市场力量的理念也会忽视市场风险的存在性,尤其是各种金融创新很可能掩盖很多风险的存在,而在金融市场上畅通无阻,

“次贷危机”的产生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二、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特点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美国政府认识并反思了本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归纳起来,这些改革措施的特点如下:①完善市场主导下的金融监管体系;

②赋予美联储更多的金融监管权力;③有原则地鼓励金融创新;④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引入问责机制;⑤给予投资者更多的保护以及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一)完善市场主导下的金融监管体系

改革之后,美国政府依然认可金融业发展的市场主导地位,这也与其一贯的市场经济发展理念一脉相承,

但是,经过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认识到金融业的监管仅仅依靠市场的自我修复和自我防御能力是不够的,毕竟市场有其自发性,

因此,美国政府在承认市场力量的前提下,提出了很多完善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的措施,可以说,

此举是对监管体制的补充而不是否定。

(二)赋予美联储更多的金融监管权力

危机的爆发暴露出美联储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是不到位的,因此,美国政府赋予美联储更大的权力,使得美联储能对各金融构进行更全面、更严格的监管,

同时单独设立一个监管机构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可以说,

这弥补了一部分监管空白,

同时也弥补了不存在统一权威的监管机构的缺陷。

(三)有原则地鼓励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在实践上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多种多样的金融衍生产品,而这些形式多样的金融衍生产品一方面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收益,

另一方面其极具迷惑性的包装形式掩盖了其本身存在的风险,不仅会给投资者带来投资风险,而且投资者的盲目和过度投资往往会成为大的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因此,美国政府要求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更严格的监管,

在比较安全的原则上鼓励金融创新。

(四)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引入问责机制

对于纷繁复杂的金融业务以及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者做出判断和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信用评级机构对各金融产品的评级,而通过“次贷危机”我们可以看到,信用评级机构在防范危机时并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信用机构的评级是不承担法律责任的,因此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实际上是没有制约的,

评级机构容易受到各金融机构的收买而出具虚假的信用评级,掩盖其金融产品潜藏的风险,吸引消费者进行投资,同时随着投资者的增多也使其风险不断攀升。因此,

改革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引入问责机制,形成对评级机构的法律制约。尽管这一改革措施在实施上面可能存在难度,但是部分地加大对评级机构的制约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五)给予投资者更多的保护以及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宏观上对国家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在微观上则挫伤了每一个金融投资者乃至纳税人的投资积极性和信心。各种体制上的、机构上的监管漏洞不仅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反而产生了更多信息失真的问题,因此,美国政府提出对投资者在立法和行政等方面实施更多的金融保护。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事实告诉我们,

对于危机的防护和风险的防御也是世界性的,

只有各个国家齐心协力,形成协调统一的国际监管体系,才能防止金融机构“钻空子”,

将风险扩散到监管宽松的国家,

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三、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措施的普遍适用性很强,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未来金融监管的方向,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我国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实事求是地基于事实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不应该简单地对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措施进行生搬硬套。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实现监管全方位与多层次的平衡;②处理好严格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的关系;③注重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④学习先进的国际监管理念和措施。

下面结合具体情况分别于以阐述。

(一)实现监管全方位与多层次的平衡

和美国金融监管相似的是,我国实行的是“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那么这种监管模式就同样存在一些该体制本身固有的弊端,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实行的是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的监管方式,同时我国的金融监管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因此我国的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风险相对于美国来说是比较小的,这也能从“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方式看出来,

“次贷危机”主要影响的是我国的实体经济而并非金融市场,因此我国的金融市场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力量的逐渐认可,

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性也将逐渐和国际接轨,因此我们应该吸取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教训,加大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能,

处理好全方位监管与分业监管的关系。

(二)处理好严格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的关系

我国的金融市场是不够发达的,而有效的金融创新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国际化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国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对金融创新应该持鼓励态度,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金融创新给市场,给投资者可能带来的风险,

所以我国政府又应该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严格的监管,防止不合格的金融衍生产品挫伤民众的投资积极性,

破坏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总而言之,

我国政府对于金融创新要“有收有放”,有保留地鼓励金融创新。

(三)注重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保护投资者权益,一方面是出于保护弱者的理念;

而另一方面,

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对于金融市场风险的防范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项金融业务价值的实现以及风险的传递和转移就是通过投资者进行投资的行为实现的,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能在源头上杜绝一些高风险的金融业务的产生,因为这样的业务是不被投资者认可的。

(四)学习先进的国际监管理念和措施

学习别国的监管理念和技巧对于没有发生危机的国家来说,意义就如同于“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一样,

一方面来说,尽管各个国家的现实情况各有千秋,但是从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以及处理危机的措施中我们是能学习到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东西的,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不完善的,

对于金融市场的监管同样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因此其他先进国家的优秀经验对于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能减少很多“试错成本”;而另一方面,

学习先进的国际监管理念和措施对于加强国际监管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有利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同时对于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的国际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别国的优秀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其灵活地运用在我国的金融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尹继志。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评析[]。金融发展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第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

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

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

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

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

因而从本质上说,

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__)[]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

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

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

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

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

世纪末的年里,

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

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

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

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

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

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

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

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

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

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

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

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

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认为,

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

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

只是将矛盾分散化,

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

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

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

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

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

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

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

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

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

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

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

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

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

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

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的借贷,

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

通过卖空相当于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亿美元[]。在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

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多天内,外资撤走亿美元,

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

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对国际游资的统计,世纪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万亿美元,

到年底增加到。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__年末,

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万亿美元,

比年末增长约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

从最初的“卖空+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

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世纪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

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

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

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

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

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

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

国际直接投资()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

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从经济表象来看,

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

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

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

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__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

__年月利差曾达到%,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

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

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

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

其收益率会更高,__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

__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

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__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亿美元。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

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

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

并在适当时机抽逃,

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

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

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

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

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

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

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

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

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金融研究,__,

()。

[]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研究,,()。

[]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经济研究,__,

()。

[]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金融研究,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