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人”,我们该如何自处 姜饼人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2-25 13:56:52

导语:想象

“煎饼人”,我们该如何自处 姜饼人

发布时间: 影响了: 人

如今,随着各种信息渠道的发展,许多人不再将精力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而是让自己的关注点,浅浅地散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如煎饼一样薄而大。这样的人被称为“煎饼人”。什么都懂,可又什么都懂得不深。“煎饼人”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写照。每一个人都希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到头来却是样样稀松。信息时代,我们无法拒绝来自各个方面信息的冲击,有时候我们是主动学,有时候是被动学,过程都是学,可效果却差不多,那就是不求甚解。

而面对这样的群体和诸多的社会质疑,我们自问:我是“煎饼人”吗?为什么会出现“煎饼人”现象呢?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呢?

我们是“煎饼人”

A“人们常开玩笑说,‘百度一下,你就什么都知道了;谷歌一下,你就知道得太多了’。”上海某培训机构职员曾柯觉得,现在网络搜索引擎技术发达,不少人都懒得深入思考了,因为上网一搜便知“天下事”。曾柯每天都会上网看各类新闻,但他只是“知道而已,并不会深入探究,确实如薄而大的煎饼”。不过周围同事都觉得他懂得多,喜欢和他聊天,这让他很有自豪感和存在感。

B 深圳市公务员巩固发现,如今一些聚会快变成微博八卦播报了。他不久前到北京出差顺便和几个同学聚会,场景让他很尴尬:“他们都热火朝天地聊微博上的事情,我觉得很无聊,想聊一下大学时我们都很喜欢的散文集,寻找久违的感觉,却被同学们奚落了一番,我好像成了老土的代表。”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因为兴趣爱好聚在一起了,聚会基本上都是浮于表面的聊天打诨。有时为了有话说,都使出浑身解数网罗天下事,热闹成了一群人的孤单,有些关系也在这种浮夸的形式中疏远了。”巩固说。

C 山东省济南市某国企职员翟伟晨自称“煎饼人”,他感觉生活都被网络占据了,自己变得不求甚解。在工作中,领导交给的任务他总是先上网去搜索,不过很多时候还得自己拿主意,白白浪费时间;下了班回家也泡在网上,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他很怀念几年前没有网络的日子,空闲时会读些书,现在网络带来了搜索便利,也带来了惰性,自己不想思考,慢慢也就得过且过了。

D 小车在单位里是大家公认的“百事通”,不知道公交车路线问他,历史野史典故他也知道,他懂得的生活小窍门更是不比已婚妇女少……有人调侃他是“人工智能电脑”,他也因此而沾沾自喜,并经常卖弄他的“学问”。

年初单位和其他联谊公司举行辩论会,大家推荐小车参加,理由是“他知道的多,肯定能舌战群儒”。可没想到,辩论会上的小车被对方辩手说得哑口无言,他的辩驳句句是漏洞。原来,平时那些小知识都是忽悠人的,沾点皮毛,但大部分都是他的主观想象,加上夸张描述……什么都知道一点儿,是他的软肋。从此以后,小车在单位的称号,由“百事通”变成了“百事吹”。

E 北京林业大学大三学生王丹说,她和周围很多同学都是经过高中的“题海战术拼杀过来的,只会考试,没什么兴趣爱好”。上了大学后,大家对什么都好奇,又发现要读的书太多了,专业要学好,英语四六级要过,经济、法律、文学、历史要懂得点皮毛,时关于六一儿童节的作文尚的潮流也要跟上。于是很多人选择“多快好省”的办法解决问题,把一些“前辈”总结攻略搬过来,就等于学习了,大家都成了一张张“微型煎饼”。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煎饼人”

对于成为“煎饼人”的原因,.%的人首选“人们越来越浮躁,很少深入读书思考”;.%的人认为是“各种信息渠道发达,获得答案方便快捷”;.%的人指出源于“应试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独立和深度思考的能力”;.%的人表示是“虚荣心作怪,懂得多有面子”;.%的人觉得原因是“社会上专才不吃香”;.%的人认为源于“人们爱好庞杂”。

为何现在“门门通、门门松”的“煎饼人”多了起来?恐怕与当下的社会大环境不无关系。

科技是双刃剑,虽然谷歌或者百度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多少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动动手指就可以知道答案,不需要大量阅读或者深入思考,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沉下心来思考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人也就变得越来越浮躁。书,也许已经变成了很多人家里的摆设。

“现在什么都知道一点儿的人才吃得开”,这是问题的另一面。当下的现实是,这种人越容易被人赏识,甚至会被认为“是个人才”,若是在官场上,便会仕途顺利,在其他职场上则会春风得意。而那些埋头于术业者,往往并不被看好,甚至被冷眼以待,这无疑又为“煎饼人”的增多助推了一把。

人造环境,环境造人。当个人无力改变自己所在的环境时,你就得委曲求全地适应它,融入它,否则就是抛弃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孤独的“我”。这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悲哀。如是很多人就有了充当一回“百度”、充当一回“谷歌”的欲望。换言之,当社会处在一种浮躁状态时,在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下,我们都有可能成为“煎饼人”。

“煎饼人”背后的快餐隐喻

“煎饼人”作为快餐文化的一个缩影,隐然存在于我们的肌理之中。

对于快餐,人们的感受可谓暧昧难清。教育整顿心得体会 辅警它虽然缺乏营养,却能填饱肚皮;虽然缺乏内涵,但能直达目标。快餐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文化隐喻。于是乎,在日常生活中,看名著喜欢精简版,学东西青睐速成班,“求职宝典”一部接一部,“考试秘籍”一本接一本。

在乐观者看来,快餐文化是一种文化进化。现代社会讲究效率,追求精准,对技术的依赖和对科技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的异化,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理性的樊笼”——激烈的社会竞争,沉重的生活压力,让人们不堪重负,而快餐文化,成为人们释放压力、慰藉情感的工具。

而忧心者则认为,快餐文化的实质就是文化含量稀薄,恶意炒作,简单复制,膨化发泡。当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成为人们精神食粮主流的时候,当形形色色的文化赝品将文化空间挤压得水泄不通的时候,“繁华的荒芜”便成了当代人的精神病根。虚假繁荣的“面子”背后,隐藏着精神苍白、创新匮乏的“里子”。

观点对立的双方,总是从功能主义的不同侧面来解读快餐文化。一方面,快餐文化在资讯获取、休闲娱乐方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具有一定显性的正功能;另一方面,快餐文化侵蚀了人们的价值观,加剧了社会心态的功利化和社会结构的碎片化,具有难以估量的隐性的负面功能。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